![2024年雨巷高中教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4/02/wKhkGWeA6haAWLQTAAIKCkTQmQk176.jpg)
![2024年雨巷高中教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4/02/wKhkGWeA6haAWLQTAAIKCkTQmQk1762.jpg)
![2024年雨巷高中教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4/02/wKhkGWeA6haAWLQTAAIKCkTQmQk1763.jpg)
![2024年雨巷高中教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4/02/wKhkGWeA6haAWLQTAAIKCkTQmQk1764.jpg)
![2024年雨巷高中教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4/02/wKhkGWeA6haAWLQTAAIKCkTQmQk17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雨巷高中教案
雨巷高中教案1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必修1第一單元第二課。朱光潛先生曾說
過:"詩比別類文學較謹嚴、較純粹、較精微?!?一切純文學都要有詩的特質。"學習詩歌,對學
生而言,無疑是對其認知體系以及情感、想象力所進行的一次美的洗禮。我們的教學設計應立足
于詩歌的審美和情感這一維度,覆蓋到從內容到形式的方方面面。也是匡繞這個教學主旨,擬探
討以下兩個大層面的問題:一是從詩歌的憂郁情懷中去感悟詩人情感個性的幾種具體體現,如孤
獨、幽怨、迷惘和執(zhí)著的追求等。二是分析詩歌形式的獨具匠心,如意象選擇的朦朧傷感、意象
構成的獨特性和語言的形象生動、含蓄蘊藉等特點,最后可以組織學生就詩歌的深層內蘊進行討
論,讓學生從內容到形式全方位體會詩歌的美,并學會一些基本的鑒賞方法。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對于中國古代詩歌,高一學生基本上有了一定程度的積累,一些膾炙人口的名篇多半學生可
以做到爛熟于胸。他們對中國現代詩歌也并不陌生,一些學生還寫過一些自由體的小詩。同時,
有相當TB分學生對一些時下流行的唯美抒情文字也有所偏好,這些都將成為《雨巷》教學的基
礎依托和興趣點所在?!队晗铩返墓诺湟饩趁篮透袷揭繇嵉暮椭C美,學生在誦讀及教師的點撥下
應該不難領會,但對于《雨巷》意象的朦朧隱曲以及深層意蘊的理解,可能會因學生的情感稟賦
和語文基礎的差異出現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這部分內容在教學設置上應該靈活開放一些,可創(chuàng)
設各種情境,利用相關資料進行印證融通,多角度多方位地引導學生置身其間,疏通學生的思維
路徑。
三、設計思想
■沒有生命元素就沒有詩?,詩歌是人類生命體驗最凝練的表達,因而詩歌教學不可單純從文
章學角度對詩歌進行斷章取義的理性分析和中心主旨的挖掘,而應本著"尊重與要求”的教學理念,
從教師"主導"地位出發(fā)引導學生作為?主體”的自我體驗,在走進作者的內心天地的同時構筑自己
的體驗空間。在合作、探究的小組活動中倡導教學的多元化和開放性,以多變的教學形式應不變
的審美和情感宗旨。在師生互動交流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聆聽他們對詩歌和人生的理解,同
時教會學生把握好詩歌詮釋的邊界,并要求他們將教學內容落到實處。針對部分程度好的學生,
課外可就他們的興趣進行單獨指導,目送他們在詩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四、教學目標
在誦讀和小組研究性活動中品味詩歌意象、進入詩歌意境、領悟作者的情感。
理解和把握詩歌的藝術形象和作者的憂郁情懷,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整體感知和體驗能力,初
步掌握現代詩歌的基本鑒賞方法。
真正體會詩歌的音韻美、畫面感以及朦朧幽婉的意境美,正確看待詩人的孤獨和憂傷,培養(yǎng)
學生審美感悟力和想象力。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首先應對學生的詩歌誦讀給予更細致的指導,包括訓練朗誦的語音語速、斷句停頓、重音等
方面,同時還應引導學生在詩歌形象的感受中讀出詩歌的情感。其次,讓學生貼切地感悟詩歌朦
朧意境中所傳達的細膩情感是教學的重點難點所在,需要賞析時對詩歌進行整體與細節(jié)上的情感
氛圍營造,必要時作適當的橫縱向拓展,幫助學生理解。再次,對詩歌中浸潤了古典情懷和江南
風韻的意象,如“丁香花"、"雨巷"可作重點鋪展,在更富傳統文化氛圍的情境中,引導學生入境。
六、教學過程設計
l.#i§
艾青曾說:"每個詩人都有自己的一個詩神",戴望舒,一生留下的詩作僅有90多首,但他卻以
獨到的技藝、纖巧的筆觸和詩作所流露出的幽怨之情刻畫出自己背后的詩神形象,在詩壇上獨樹
一幟成為現代詩派的代表。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為其贏得“雨巷詩人”聲譽的成名詩作《雨巷》。
2.品讀入境
(1)自由大聲朗讀。
(2)有感情地小聲讀,讀完之后在紙上寫下自己的直覺感受和原初體驗。
(3)嘗試?美讀",揣摩朗讀技巧.
課件展示:現代詩歌朗讀要領
①確定情感基調②確立語速③誦定輕讀重讀及音長音短。4確定詩句的停頓
(學生揣摩朗讀,教師作適當指導)
(4)請學生朗讀,教師評點,擇取部分進行范讀。
3.探究賞析
(1)讀完全詩后你的感受是什么,詩歌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學生作答:憂愁、感傷、寂寥、迷惘等。
明確:①整首詩字字句句都在訴說著"我"的心曲,暢訴著.我"的夢想、"我"的失望和"我"的
執(zhí)著追求。②"我"是一個“獨自徘徊?的孤獨者、在"寂寥""夢一般""凄婉迷茫"的路途中糾結著幽
怨、迷惘,但又是另瞭熱切地"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執(zhí)著地等待著。③這孤獨、幽怨、
迷惘、追求恰也是詩人人生的一個縮寫,是他情感個性的幾種具體的表現。
資料呈現:《雨巷》創(chuàng)作時詩人的人生經歷。
①戴望舒出生于一個銀行職員家庭,雖然不太富有,生活也是無憂無慮。然而一場天花給他
臉上留下了片片瘢痕,這生理上的缺陷,在那個缺乏真誠、友愛和同情心的社會中,常常被當作
取笑的把柄,詩人的性格從此變得非常沉郁。
--性格的憂郁
②五四運動雖然震醒了他,但這只不過是一閃而逝的火花,因為沒有成熟的思想僅憑幼稚的
熱情是經不住交替時代的狂風惡浪的。面對革命的長期性、曲折性和艱巨性,沒有也不可能有清
醒認識的他只有避居在松江施蟄存的家中"去咀嚼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去了二
一時代的憂郁
③匿居松江期間,詩人對施蟄存的妹妹絳年產生了愛慕之情,但生理的缺陷使詩人心中滿溢
著自卑感,給本來甜蜜的初戀罩上了一層無形的陰影。沒有真城的理解,愛情之花注定要枯萎,
他終于與戀人分手了。
--愛情的憂郁
思考:透過這些材料,結合《雨巷》你受到哪些啟示?
學生自由發(fā)言,針對學生各個層面的思考,適當地給予評點。
歸結:阿德勒說:?了解一種生活樣式就像了解一位詩人的作品一樣反過來說,■個人的生
活樣式也是一種最豐富和最復雜的作品.。詩人的人生經歷養(yǎng)就了他的情感個性,而這種情感個
性在他的作品中也巨細無遺地展現出來,戴望舒的人生際遇中似乎擺脫不了憂郁的縈繞,而《雨
巷》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上這種憂郁的情緒,甚至可以說他的創(chuàng)作會直接受到其人生際遇的.影響。
(2)你怎么看待.憂郁",它美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美,與多愁善感、脆弱、飄渺、消沉等因素相關。
歸結:古今中外,的確有很大一部分藝術家對憂郁偏愛有加,憂郁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宗教,
一種精神的安慰。雪萊說得好:”傾聽最哀傷的思緒才是我們最甜美的歌。"作為象征主義的重要
代表人物波德萊爾,曾對戴望舒發(fā)生過很大的影響,他也認為憂郁乃是美出色的伴侶,并說很難
想象美沒有不幸伴隨。彌爾頓視憂郁為"賢明圣潔的女神";代爾說憂郁是甜蜜的音樂;濟慈”幾
乎愛上了給人撫慰的死神";拉馬丁喜爰大自然的悲涼;弗萊契堅信:■沒有什么比可愛的憂郁更
優(yōu)雅甜蜜:為什么憂郁是美的呢?可以說憂郁同"沉思""脆弱.相關,又同時表征著一種“寧靜二
憂郁是一種愁心、一種柔腸。一個憂郁的人往往沉緬于個人的憂郁而不把自己放之于眾生,暖意
的心腸抗拒著人世的冰涼或刺傷。從深層看,憂郁的實質乃是對生的愁思,對生命方方面面的迷
惘憂慮,這種憂思蘊含著對生的無助疲軟的掙扎,這種掙扎代表著不麻木,代表著抗爭,它是力
量,是美。戴望舒的憂郁也來自內心寧靜中產生一份迷惘和哀思,這種哀思的緣由且不去追問,
但它至少是一種非麻木狀態(tài)下的靜默的渴望,一種隱性的抗爭。
(3)那么詩歌中的憂郁美又是如何傳達出來了的呢?下面我們進行分組討論,大家可以從詩歌
意象和語言特色二個方面來探討一下作者在詩歌形式上的獨運匠心。
小組討論,推舉發(fā)言人發(fā)言,教師評點。
歸結:意象朦朧、傷感。"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頹圮的籬
墻〕"雨的哀曲:從物象的選擇,到物象的顏色狀態(tài)以及賦予其上的感情都透露著一種朦朧的
哀怨,我們可以想象在詩人所營造的音樂氛圍里,江南的雨巷、江南的油紙傘,詩人彷徨的暗影
漸漸淡出…他的身旁"象夢地?飄過f女郎,這樣f憂怨的.丁香"姑娘是詩人"希望逢著.
的。
①"丁香"姑娘。詩人化用古典詩詞■芭蕉不展丁香結"(李商隱《代贈》)、"丁香空結雨中愁"(李
璟《浣溪沙》)中的"丁香"形象。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jié),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
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總之,丁香是美麗、
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
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我們看到,由單純的丁香結作愁心的
借喻,變成了一個含著憂愁的美好形象的化身,這個形象包含了作者對生的美感意識,這正是唯
有哀傷可以安慰哀傷,唯有憂愁可以理解憂愁「丁香"姑娘雖然?象夢一般地“飄過,"凄婉迷茫?,
又“在雨的哀曲里"消散了她的芬芳和惆悵,但她的憂愁短暫地安撫了詩人的心靈。
②雨巷。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狹
長的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雨打房檐,滴滴答答,濕漉漉的小徑,人跡稀疏,
平添幾分凄清傷感。小巷綿延,看K到盡頭,左右高墻堆砌,日久班駁,置身其間免不了要愁腸
百轉。
③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在特殊環(huán)境下會構成更典型的意象。雨打油傘的意境是朦朧
迷蒙的,況且油紙傘本身又具有復古、懷舊、神秘的特點,而且能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時間
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撐一傘風雨獨立銷魂的形象,多少會因這個小小的道具更顯得絕塵飄
逸、幽渺迷離,而一種淡淡的感傷也會夢境般彌散開來。
語言:形象生動,含蓄蘊藉,體現出一種散文美和音樂美。這都得益于他深厚的中國古典詩
詞的功底。"丁香一樣"的設喻將"憂愁"這一抽象概念寓于具體事物中表現,更形象地表現了這“
愁”的特殊性,彷徨、寂寥、愁怨、冷漠、凄清,惆悵等一系列雙音節(jié)詞語的運用,很好地表現
了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情緒,況且其中的雙聲疊韻詞本身就具有音韻和節(jié)奏美,把它們巧妙地放
在詩行中,形成了精巧優(yōu)美,舒緩涌動而又迷蒙空靈的意境。
4.問題質疑
資料呈現:
在《雨巷》的深層意蘊的探究中,一些研究者從作品產生的時代氛圍出發(fā),認為1927年反
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所造成的白色恐怖,是詩人陷入迷惘的客觀原因,《雨巷》就是一部分
進步青年在失望中渴求新的希望心境的反映?!鲈娙税旬敃r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
狹窄而寂寥的‘雨巷’;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
希望。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在自己面前。詩人筆下‘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
的象征。"對此,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學生討論、發(fā)言,教師作結。
明確:這種解釋確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且使《雨巷》中迷惘的情絲升華為一種積極的因
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時代的氛圍,是否會滲入一切詩的內蘊中,這便與抒情詩的主人公的
主體感受息息相關了。從前面我們所給出的戴望舒的人生際遇的幾重憂郁中,我們也完全有理由
將這首詩看成是一首愛戀詩,就戴望舒《雨巷》的創(chuàng)作來說,這篇詩作成于1927年,發(fā)表在1928
年的《小說月報》上,這個時期,參加過中國共青團的戴望舒不僅革命的熱情已經消退或淡化,而
且對施絳年的愛戀與追慕,正是他難于排遣的“情結,由此可以說,不管是深有意識的,還是潛
意識的,都會使后者溶入他的胸懷,潛入他的詩篇。事實上,《雨巷》以前的詩作,作為一個系
列加以參照,也大多屬于愛情詩;《雨巷》以后的詩也多為個人情緒的抒發(fā)。這樣看來,把《雨
巷》突然和時代的憂患勾連起來,便顯得有些隔膜,而難于使人接受。由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
《雨巷》中所抒發(fā)的愛的憂怨和失落的情懷,實際應該是生活本真的寫照,而作為抒情詩中的詩
人的自我,則宣泄著人類純真的愛戀和自然涌動的生命精神。
5.作業(yè)
(1)背誦《雨巷》
(2)搜集戴望舒其他詩作,以《我看戴望舒》為題寫一篇短論,字數400字左右。
七、教學反思
詩歌教學容易流于空泛和形式化,對于像《雨巷》這樣朦朧意境的現代詩更需要反復斟酌。
理想的詩歌教學應以引導學生審美體驗的達成為宏旨,拿捏好虛實之間的尺度,在營造整體美感
的氛圍中將教學指向明確化,讓學生在個體體驗中進入詩歌的內部世界,體味作者的情感。本篇
教學設計在對《雨巷》所傳達的情感傾向的引導上注重多方位映射和多指向性,讓學生在對詩人
生平資料的大面積占有之上和對主要意象的立體式解讀之中達到對《雨巷》的情感共鳴。
八、點評
鑒賞文學作品是一種積極的審美活動主體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躍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
詩歌教學不能只有理性的分析而沒有審美的體驗。
本篇教學設計是一種開放的體驗模式,從詩歌的情感切入,重在引領學生將詩人情感"內化”
為自我體驗,并最終獲取"獨我”的藝術感受和思考。教學過程既尊重學生對作品的初始反映,又
有效地發(fā)揮教師的指導職責,能夠根據教學目的篩選和利用一些學術資料,化繁為簡深入淺出,
便于學生接受卻又不顯學究氣,整個過程解讀與資料互證,感悟和探究兼顧。意象與詩歌語言的
鑒賞也做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問題質疑"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地建構文本意義,也培養(yǎng)了學生多視角的閱讀思維習
慣。
雨巷高中教案2
一、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現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探討,掌握學習現代詩歌的方法,鍛煉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樹立起對作家的尊重、對作品喜愛的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感受現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體會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設置情境法。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
播放《丁香花》,并順勢導入新課《雨巷》。
(二)知人論世,整體颯
1.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2.教師配樂范讀全文,同學聽讀,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學生理解生字詞,體會語氣。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指導學生如何斷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調以及主要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深入研讀,體會情感
學生按語文興趣小組分組討論PPT展示的問題串,10分鐘時間后,指名學生具體分析問題
的答案。
1.本文描寫了哪些意象?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意境?選取這些意象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姑娘象征著什么?
3.本首詩歌的情感主題是什么?
4.賞析本詩的藝術特色。
(四)拓展延伸,發(fā)散思維
再一次一起聆聽《雨巷》。
(五)小結作業(yè),鞏固提高
1.師生共同總結。
2.舉辦詩朗誦比賽。
雨巷高中教案3
教學目標
1、了解戴望舒及象征主義詩歌才是升詩歌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2、反復誦讀,感受意境,品味語言,把握形象。
3、探討詩人的情感及詩歌主題,學會從深層次體味感情。
教學重點
鑒賞姑娘的形象。
教學難點
探究詩人的情感及詩歌主題。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相阿
一曲《丁香花》讓我們認識了唐磊,一把木吉他,一曲簡單的音樂,訴說著一個凄美的故事。夢
蝶的出生是她痛苦的開始,她善良、純潔,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世間萬物,她清澈的眼眸里透I寸出的
是對健康的渴盼,他的逝去是痛苦的結束,也是幸福的開始。伊人已乘風去,唐磊只能借《丁香花》
祭奠曾經的友情,音樂中唐磊沙啞的聲音憂傷地訴說著這個凄美的故事,讓人不免潸然淚下。每聽
這首歌,在唐磊的淡淡的哀愁中總能想起一位詩人,他也曾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
雨巷中,希望縫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他就是一戴望舒。
二、作者介紹
戴望舒,原名戴朝實,又名戴夢鷗,中國現代著名詩人?,F代派詩人。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
年4月出版第一本詩集《我底記憶》,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
舒草》,1948年出版了《災難歲月》,一生留下了詩篇92首。《雨巷》寫于1928年,是詩人前期
的代表作,這是一首既具有音樂美,又具有朦朧美的象征詩。這首詩發(fā)表后,戴望舒獲得了“雨巷詩
人”的美稱。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近雨巷,走近詩人那顆朦朧潤濕的心。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兩遍錄音,整體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第一遍學生合上書本,靜聽。第二遍學生同時
看書。)
低沉、孤獨、惆悵、失落、無奈、傷感,彌漫著一種纖細朦朧的凄美。
2、模仿朗誦(2~3人)
四、再讀課文,研討問題
作者為了能營造"低沉、孤獨、惆悵、失落、無奈、傷感”的情調,表現"纖細朦朧的凄美"
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說是景物)?
6個,主要是3個。
(1)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并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
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紙傘
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
寂寥的雨下,憑添了T分冷漠,凄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huán)境中就能
產生奇特的意象。
(2)雨巷。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
是種優(yōu)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
(3)丁香。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來源于“丁香"兩字。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
聯系在一起。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憂愁。(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jié),開花為淡紫色或
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和愁怨。)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
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4)籬墻。這個籬墻是頹圮的,就讓人有種哀怨、凄涼的氛圍。
(5)姑娘。"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著一個/T香一樣的顏色/T香一樣的芬
芳"的一個姑娘,但這個姑娘同時又帶著淡淡的‘憂愁。"丁香一樣的憂愁"她的心境和"我”的
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時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
但是連這最后的一點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
光"。而"我"仍舊彷徨在這雨巷,仍舊"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般的/結著愁怨的姑娘"。詩人
將丁香般的姑娘寫得那般清雅,凄美、飄渺、哀怨,使這個雨巷包含了豐富的內容,象征著詩人對理
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現了空虛、幻滅和感慨的心境?!队晗铩肥窃娙思拍撵`
的痛苦歌唱,詩人把美好生活虛擬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詩人明明看到了她,卻又無法走近她,象夢一
樣來,又象夢一樣地飄逝。
⑹“我"。
古人說:“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不必追問得那么具體,不必回答得那么確切。這首詩,
或許,就是一種隱蔽靈魂的宣瀉。這是一個人在夢中流露自己的潛意識,像夢一般朦朧。
五、朗誦指導
總體節(jié)奏:舒緩悠揚。
第一”
"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悠長",重疊運用,舒緩悠揚的節(jié)奏.這個詞,要讀出江南雨
巷幽深、綿延、空蒙的特點。
"我希望逢著。""希望",應滿含深情地讀,讀出希冀、企盼、向往的感情。
第一----”W-、-第--二44-
"丁香一樣的。"丁香,散發(fā)出幽微的芳香,仿佛詩人正以鼻嗅之,讀出心馳神往的情態(tài)。
"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哀怨"、"彷徨",重疊運用,讀時聲音
低沉舒緩,要讀出詩人哀怨而又彷徨的心境。
"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回環(huán)復唱,詩歌的節(jié)奏巧妙地拉長,讀時也要盡量拉長聲音。
第四節(jié)、第五節(jié)
"她靜默地走近"靜默",仿佛姑娘邁著輕巧緩慢的步履向你走來,要讀出這份悄無聲息
中的“靜默"色彩,聲音要低要沉。
"走過,走近”,仿佛姑娘正向你走來,你熱切地注視著,眼神充滿期盼和渴望,要讀出這種驚喜。
"你夢一般的,你夢一般的凄婉迷茫"你夢一般的",妙用復沓句式,形成詩歌回環(huán)往復的
效果,要讀出"夢"的飄忽、迷離。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遠了",讀的聲音要越來越輕,讀出悵然若失,讀出迷茫失落。
六、閱讀拓展
(略)
七、練習作業(yè)
背誦本詩,并以“我為‘丁香姑娘‘畫像"為題,寫一段文字。
雨巷高中教案4
高中語文人教必修1《雨巷》教案設計
體會詩歌創(chuàng)造的朦朧迷離,低回動人的意境。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歌情感。
一、導入:
今年夏天有一個很明顯的天氣特征,是什么?
生答:"多雨!"
一到陰雨的天氣,天是濕漉漉的,地是濕漉漉的,讓我們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幾分濕漉漉的。雨總
是帶給我們一些莫名的憂郁、無可名狀的哀傷,但這種微妙的情緒又很難準確把握,用語言傳神
地表達“雨巷詩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下面,就讓我們共同走進
二、作者簡介
"雨巷詩人"的大名我們早已聽過,有誰知道作者的基本情況?
根據學生回答總結: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給自己起的筆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
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望舒是神話傳說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純潔而溫柔,多情又瀟灑。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學的說法,屬于雙魚座。雙魚座的人浪漫柔情,以愛情為生
命的養(yǎng)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現實,優(yōu)柔寡斷。戴望舒就是典型的雙魚座性格。
三,詩歌賞析:
1、有這樣溫柔多情的筆名,又有這樣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筆下流淌出來的詩句也必然是
細膩多情的,下面就讓我們共同欣賞這首《雨巷》。
師配樂朗誦。
2、欣賞完了這首詩,我們不約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麼,你們覺得這首詩美在何
處?
有好幾個男生脫口而出"丁香一樣的姑娘美!"(生笑)
這個姑娘美在何處?她長什麼模樣,穿什麼衣服?(生安靜)
無從知道,那何以見得這姑娘的美?
3、從文本中,我們只知道她是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板書:丁香)丁香是什麼樣的呢,
有同學見過嗎(展示丁香圖片)?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開花,花紫色,密集成圓錐花序。有淡雅細沉的香氣。因為它的高潔與
冷艷,文人墨客把它作為哀婉、愁怨、惆悵的象征反復吟詠,古來已久。唐代詩人李商隱有詩曰: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詞曰:"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p>
可見,丁香在古典文學當中是個“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麼,丁香一樣的姑娘會是
個什麼樣子的姑娘呢?
生1:應該是一個纖弱的、優(yōu)雅的、楚楚動人的、惹人愛憐的小家碧玉。
生2:應該是憂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同學的描述很形象生動,這樣一個動人的姑娘,我們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麗的臉龐,看
一看她到底長什麼模樣呢?
我們看不到,就連詩中的我也看不到。因為,姑娘打著一把油紙傘。我想請同學們注意這把
油紙傘。(板書:油紙傘)大家最早聽說油紙傘是在哪個故事里?
生齊答:《白蛇傳》。
油紙傘出現在白娘子初遇許仙的旖旎傳說里,出現在丹青繪就的江南煙雨中,出現在少女玲
瓏的舞蹈中,也出現在歌曲動聽的旋律中,不知不覺當中,油紙傘已經定格為美的背景、美的點
綴?,F在,這把油紙傘出現在丁香姑娘的肩頭,我們單只看到傘,已經覺得它很美,那麼它點綴
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油紙傘的出現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雨一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
是怎樣描繪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針、象細絲,細細的、密密的。
宋人秦觀又在詞中這樣描繪春雨:"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春雨也是一個惹
人閑愁幾許的經典意象。(板書:春雨)而《雨巷》則把文人對雨的喜愛推向了極至:象一幅微微泛
黃的舊水墨畫,自在飛花、無邊絲雨之中,一個長發(fā)披肩的女子,從雨巷中裊裊走來,攜著一縷
丁香花的幽香,載著一懷嫣然極致的心事,有嘆息,但不哀傷,有顧盼,但不凄然。
4、至此,丁香姑娘已經成為抒情主人公和我們讀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麼,我們是不是
可以說,這個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詩人愛情向往的象征?
生回答,師歸納總結: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詩人渴望而終未能得的愛情,可能是青
年時未酬的壯志,可能是年少時青澀的一個愿望也可能只是對曾經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懷戀,
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轉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憶的寄托。
詩人只是通過她來表達這種對于美好事物的飄忽短暫、轉瞬即逝的痛惜和追憶,念念不忘卻
又無從把握,只剩下淅瀝春雨中的深深追憶,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無可奈何。盡管全詩沒有一
句直白的情語,但情語卻已涵染在委婉的景語之中了。同學們總結一下,詩歌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生回答,師歸納總結:對丁香姑娘的期盼,對眼前現狀的迷茫和對往昔之美的'深深追憶。
四、延伸拓展:
其實,對美的追憶和留戀是人類共同的情結,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同學們能否聯系一下自
己的閱讀和欣賞的經驗,談談自己的理解?
學生踴躍發(fā)言:
生1:李商隱的《錦瑟》中有"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教師點撥)這段感情
早已經逝去了,只剩下當事人面對著多少年后的物是人非來深深的懷戀,然而無論心里有多少痛
惜,曾有的深情卻也無可挽回了。當初怎麼就不知道珍惜呢?
生2:王菲的歌曲《滄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詞特別動人,”給我一剎那,對你寵愛;給我一
輩子,送你離開。"(教師點撥)兩個人的交會只有一剎那,于是兩個人的相互溫暖也只在一剎那。
短暫的寵愛過后,用漫長漫長的一生來回味這一剎那,珍藏這一剎那,于是,剎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成誦,在反復誦讀中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
2、聯系自己的情感體驗,寫一篇隨筆,寫下自己對某件往事、某網物的回憶。
補充資料:
高中語文人教必修1《雨巷》讀后感
又是細雨斜飛,暮色蒼蒼,聽那雨聲渺渺然淅淅瀝瀝,似是一首憂傷而美麗的詩,輕撥我的
心弦。思緒如潮,飄向雨巷,飄向遠方。
青石小巷,風里雨里,我走入蒼茫。煙雨朦朧中,我遇見一個撐著油紙傘的姑娘,結著丁香
般的惆悵,晶亮清純的眸子蒙蒙望著遠方,嘴角掛著幽幽的哀傷,她緩緩向我走來,裊裊婷婷,
綽綽約約,一時間,我竟分不清這是幻還是真。
丁香花盛開的季節(jié)里,我遇見了這樣一個丁香般的姑娘,雖然她向我投來太息般的目光,象
夢一樣的迷茫,雖然她即將從我身邊翩然飄過,攜著一陣淡淡的幽香,而這夢境般的綺麗,已注
滿我的心房。
姑娘!你可曾聽到我的心跳,感到我的慌張?迎著你彷徨的目光,和丁香一樣的芬芳,我想問
一聲:能否能否,請你駐足,今后的漂泊中,將我一起帶上?你是我夢中的姑娘。我知道,有這
樣的邂逅已是奇跡,我感激上蒼,可是讓我如何忍受,你瞬間的消逝和我永久的思量?
用那靈動的眼神,你望著我,明凈而又帶著絲絲迷茫。你說,你只屬于這個雨巷。每當雨季
到來,你總會在雨巷徘徊,這里有你的回憶,你的過往,你的無奈,你的期待,你的寂寞,你的
憂傷……這里演繹過太多的浪漫,交織過太多的悲喜,刻骨神傷。每個雨季,念著遠去的緣分,
你只能在這里癡癡倚立、哭泣、彷徨。
從你的雙眸中,我看見了閃忽即逝的璀璨的光芒,看見了一泓湖水中的輕波蕩漾。心'事擾亂
了守候,雨絲迷蒙了雙眸,藍色的油紙傘一如你藍色的憂愁。我無言以對,憐惜開始在心底蔓延。
既然你相信你的緣分,請讓我分享你的悲傷。每當細雨夢回,我會想起你的模樣,但愿等待不會
消了你的顏色,散了你的芬芳。
終于,你靈秀的身子,和那盈澈的油紙傘,還是和我擦肩而過……從今往后,我的思念會為
你披上霓裳,我的牽掛會祝你穿上嫁妝。
而我的心,從此被囚困在冷冷的雨季,從此留給了悠長的雨巷,凄清的目光,和憂郁的姑娘。
雨巷高中教案5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感知、體驗能力;
2、訓練學生對詩歌詞語的認識能力;
3、掌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義;
4、掌握詩歌基礎知識,高中語文必修一雨巷教案。
教學方法:
1、感悟法;
2、問題法;
3、演繹法。
多媒體手段:
L錄音機;
2、投影儀。
教學過程及步驟:
一、導入課文:
導語設計:我們在前階段學習了聞一多的《發(fā)現》、郭沫若的《太陽禮贊》。這兩首詩歌都
屬于感情激烈奔放的愛國詩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風格截然不同的詩歌--戴望舒的《雨巷》。
二、介紹-教案作者:(投影作者照片,讓學生對作者有初步感知)
戴望舒,原名戴朝實,又名戴夢鷗,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詩集《我
底記憶》,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
了《災難歲月》,一生留下了詩篇92首?!队晗铩穼懹?928年,是詩人前期的代表作,這是
一首既具有音樂美,又具有朦朧美的象征詩。這首詩發(fā)表后,戴望舒獲得了■雨巷詩人”的美稱。
三、初步感知詩歌《雨巷》(朗讀此首詩,讀完后談談對這首的初步印象)
1、放錄音(第一遍)。學生合上書本。靜聽。放完。
2、放錄音(第二遍)。學生同時看書。
3、教師提問:課文讀完了,我們感覺到什么了嗎?這首持美嗎?是一種什么樣的美?
歸納:我們感覺到這首詩很低沉、傷感,充滿著愁緒和無奈。我們被這種感覺控制住了。心
里難受嗎?想去安慰一下詩人嗎?
對。有難受感我們就基本上理解了這首詩,而且我們品質良好,有同情心。
這首詩很美。為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燭光漫步什么讓人難受的詩也美呢?
我們還能舉出曾讓我們難受過,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動過的人、事和作品嗎?對每個人都有這種體
驗。不只是讓人愉悅的東西才美,讓人感傷、感悟的東西有時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無
限豐富的。
4、剛才,我們談了我們對這首詩的感覺和體驗。
我們體驗到了這首詩的低沉、哀怨和無奈。我們也認定了這首詩是美的。那么,我們的感覺
和體驗是如何獲得的?我們?yōu)槭裁凑J為它很美呢?
我們已經知道,詩歌是依靠形象來傳達思想感情的。下面我們來放錄音。大家一邊聽一邊在
書上畫出你認為是形象的內容。(放錄音第三遍)。
5、這首詩的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明確:朦朧。整首詩都籠罩在朦朧的意境之中。
作者為了能營造成這種朦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說是景物)?(結合第1-4號張投影片)
明確:一共是6個,主要是三個意象(景物)。
第一個是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并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
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
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
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huán)境
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個是雨巷。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
路。這是種優(yōu)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
朦朧美。(結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經歷)
第三個是丁香。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來源于“丁香"兩字,教案《高中語文必修
一雨巷教案》。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系在一起。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憂愁,為什么
要選用丁香?
[明確: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jié),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
征著美麗、高潔和愁怨?!队晗铩分袑憽耙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詩李景詞"丁香
空結雨中愁(《攤破沙浣溪沙》)]
(附全詩)全詞: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夕植,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峽望,接天流
李商隱有詩: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獨自愁。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jié),詩人們對著丁香
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
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而
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詩中另外的物象還有籬墻。這個籬墻是頹圮的,就讓人有種哀怨、凄涼的氛圍。另外的意象
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個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緒、動作、物態(tài)的詞。這些意象一起構成了全
詩迷離飄渺的超然意境。
四、分析姑娘的象征含義
在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是重要的一個意象,雨巷、油紙傘、丁香等意象都是為了表現女子的
形象而服務的。那么詩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象征著什么?
明確:詩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著一個廳香一樣的顏色廳香一樣的芬芳"
的一個姑娘,但這個姑娘同時又帶著淡淡的憂愁,正如作者所說的“丁香一樣的憂愁“她的心境和
"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時希望自己也能找到
出路,但是連這最后的一點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
息般的眼光\而"我"仍舊彷徨在這雨巷,仍舊希望飄過一個/T香一般的/結著愁怨的姑娘?!鲈?/p>
人將丁香般的姑娘寫得那般清雅,凄美、飄渺、哀怨,使這個雨巷包含了豐富的內容,象征著詩
人對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現了空虛、幻滅和感慨的心境?!队晗铩肥窃娙?/p>
寂寞心靈的痛苦歌唱,詩人把美好生活虛擬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詩人明明看到了她,卻又無法走
近她,象夢一樣來,又象夢一樣地飄逝。
五、藝術特色
1.變幻文法結構,經過巧妙組合,實現由散文到詩的轉化。(通過感受投影中的意境來體會
詩歌中的藝術特色)
《雨巷》令人嘆為觀止的是作者絕妙地切割散文式長句而又渾然天朦目成了現代詩的神形兼
備的能力。以第一節(jié)為例: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寞的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工作
計劃,工作總結-燭光漫步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
文。詩人寫詩手段是打破散文的文法結構,詩歌可以自由切割,原本相對完整的語意組合,以某
種詩藝標準做原則。此詩中詩人遵循的原則是語音,強調語音的節(jié)奏和音調,節(jié)奏有長短停頓,
詩歌更注重語音的結構。
2.《雨巷》的音節(jié)特色
可以說《雨巷》在音韻,節(jié)奏方面所達到的神奇效果是這首詩最為突出的成就。
(1)總體節(jié)奏:舒緩悠揚
①詩行的頓數基本為三頓,加上詩歌語言的音質配合,因此讀起來有舒緩悠揚的效果。
②單字頓都設置在詩行的的行首。韻律詩停頓時值需基本一致,而詩行間停頓稍長,節(jié)與節(jié)
之間停頓更長《雨巷》單字頓放行首,一開始就拉長了這個字的韻尾,起著一種強調、舒緩的效
果。
③復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節(jié)為例"象我一樣"象我一樣地"第四節(jié)"象夢一般地""象夢一般
地凄婉迷茫.等連貫上下句式,可以說是詩歌內在的巧妙拉長,形成了詩歌回環(huán)疊唱的效果,使
閱讀時有起勢-強調-飛躍的遞進效果。復沓藝術運用的最好的是戴望舒的第二本詩集《望舒草》
中的代表作《尋夢者》如"夢會開出花來的/夢會開出嬌妍的花來的""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
航九年的旱雪吧”復沓也表現在《雨巷》首尾兩節(jié)上,從而使詩歌節(jié)奏顯得整齊和諧。
④詞的重疊運用
有時在同一行詩中,如"悠長,悠長",有時在兩行詩的隔開處,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
時在詩節(jié)的分開處如二、三節(jié)間的‘彷徨"。
詞的重疊把時值相同的頓復沓化了,從而形成了舒緩悠揚的節(jié)奏?!队晗铩吩谝艄?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新員工試崗期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與實施合同3篇
- 應急預案與突發(fā)事件類型
- 電子行業(yè)產品維修培訓總結
- 建筑與市政工程質量安全巡查的背景
- 托育防恐防暴安全教育
- 交通運輸行業(yè)促銷策略評估
- 二零二五版外貿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環(huán)保設備委托托管合作協議3篇
- 《學校心理輔導》課件
- 二零二五年度居間服務合同范本6篇
- 學校制度改進
- 各行業(yè)智能客服占比分析報告
- 年產30萬噸高鈦渣生產線技改擴建項目環(huán)評報告公示
- 心電監(jiān)護考核標準
- (完整word版)申論寫作格子紙模板
- 滾筒焊縫超聲波探傷檢測報告
- 古典芭蕾:基本技巧和術語
- DB43-T 2612-2023林下竹蓀栽培技術規(guī)程
- 質量檢驗人員管理及綜合業(yè)務管理知識培訓課件
- 浙江省公安民警心理測驗考試題目
- 冀教版六年級上冊英語全冊單元測試卷(含期中期末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