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語文試卷(北京)(解析卷)_第1頁
2008年高考語文試卷(北京)(解析卷)_第2頁
2008年高考語文試卷(北京)(解析卷)_第3頁
2008年高考語文試卷(北京)(解析卷)_第4頁
2008年高考語文試卷(北京)(解析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2008年北京市高考語文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3分)下列詞語中,字形和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傳媒難以起齒自詡(yǔ)閉目塞(sè)聽 B.芯片鉤玄題要豢(juàn)養(yǎng)車載(zài)斗量 C.轉軌眾口鑠金執(zhí)拗(niù)半嗔(chēn)半喜 D.幅射賦于重任補給(jǐ)便(biàn)宜行事 【考點】11:字音.【分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識記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字音的能力,涉及多音字、同音異形字、形近音異字的讀音.作答字音題首先需要仔細審題,明確題意,是選擇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確的選項.其次聯(lián)想相關詞語,因義定音,排除法與認定法相結合,逐項逐字分辨.【解答】A.“難以起齒”應為“難以啟齒”,“自詡”中的“詡”應讀“xǔ”;B.“鉤玄題要”應為“鉤玄提要”,“豢養(yǎng)”中的“豢”應讀“huàn”;C.正確;D.“幅射”應為“輻射”,“賦于重任”應為“賦予重任”。故選:C。【點評】本道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多音字、形聲字、形近字的讀音和書寫的辨識,而且是對常用字的易錯音和常用字的同音代替考查得比較多.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對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見讀音的識記.2.(3分)將下列詞語依次填入下面這段話的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唤M是()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濱的聶耳紀念碑,用素凈的大理石成,稍稍傾斜地平置于長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邊緣內,著勻稱的海濱卵石。碑石“耳”字形,有如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傾聽著大海的呼嘯和浪濤之聲。A.雕鋪呈貼 B.塑鋪像畫 C.塑擺像貼 D.雕擺呈畫 【考點】13:字義、詞義辨析.【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相似、相近詞語在意思上的細微差別,正確辨別他們的感情色彩、修飾對象、使用范圍等。解答時聯(lián)系上下文,從詞語與語境的語意關系、搭配關系等方面篩選,再運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選項。【解答】對“紀念碑”所用材料用“雕”字準確,“擺”有放的意思,不固定,而“石砌邊緣內”應該用“鋪”,碑石的形狀是有意設計的,所以用“呈”,“貼”與前面的“鋪”相照應。故選:A?!军c評】此題主要考查正確使用詞語(成語)的能力。在平時的復習中應養(yǎng)成規(guī)范使用漢語言文字的習慣,不要被一些媒體的錯誤用法所誤導,并注重積累。積累一些常見的近義詞、易錯詞,注意區(qū)分近義詞中不同語素的含義,做題時根據(jù)語境分析哪個更合適;更重要的是在閱讀中培養(yǎng)語感,注意基本詞語使用的語境。3.(3分)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痪涫牵ǎ〢.許多分析人士認為,微軟收購雅虎這場角逐,可謂兩敗俱傷,而讓他們強大的對手谷歌漁翁得利 B.環(huán)境專家試圖用向湖里放魚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為這里的漁業(yè)資源已經(jīng)到了竭澤而漁的地步 C.一些老師擔心,如果學生滿足于網(wǎng)上搜索素材,很容易使寫作流于復制和拼貼,這并非杞人憂天 D.上山路上,我們常找開等高線圖察看,有的同學還用軍事望遠鏡煞有介事地東張西望,引來不少人圍觀 【考點】18:成語.【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相關成語的意思,正確辨別他們的感情色彩、修飾對象、使用范圍等.解答時聯(lián)系上下文,從詞語與語境的語意關系、搭配關系等方面篩選,再運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選項.【解答】A.漁翁得利:趁著雙方爭執(zhí)不下而從中得到好處。同“漁人得利”。B,竭澤而漁: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是動詞性短語,而這里要用一個形容詞性的詞語,應改為“枯竭”。C.杞人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jù)的憂慮和擔心。D.煞有介事:指裝模作樣,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樣,好像很了不起的樣子。故選:B?!军c評】此題主要考查正確使用詞語(成語)的能力.在平時的復習中應養(yǎng)成規(guī)范使用漢語言文字的習慣,不要被一些媒體的錯誤用法所誤導,并注重積累.積累一些常見的近義詞、易錯詞,注意區(qū)分近義詞中不同語素的含義,做題時根據(jù)語境分析哪個更合適;更重要的是在閱讀中培養(yǎng)語感,注意基本詞語使用的語境.4.(3分)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我國在水墨畫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紙上浸染,互滲,通過不同濃淡反映不同審美趣味,被國人稱為“墨寶” B.一名韓國官員透露,有關成員國已達成一致意見,同意建立該項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樣的金融危機不要再次發(fā)生 C.由于環(huán)境污染,常繼發(fā)厭氧細菌的嚴重感染,極易發(fā)生破傷風,致使在當?shù)鼗蜻\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D.世界衛(wèi)生組織這份一年一度的報告,提供了兒童與成人的死亡率、疾病譜以及吸煙飲酒等健康風險因素嗇的最新資料 【考點】27:病句辨析修改.【分析】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與修改能力,要結合常見病句類型來分析語句.常見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如果遇到難以確定的選項,可以按病句類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過劃分句子的結構來發(fā)現(xiàn)病因.【解答】A.句式雜糅,“我國在水墨畫的主要成分是墨”去掉“在”字,改為“我國水墨畫的主要成分是墨”;B.不合邏輯,多重否定失當,“以防止1997年那樣的金融危機不要再次發(fā)生”去掉“不要”,改為“以防止1997年那樣的金融危機再次發(fā)生”;C.成分殘缺,“致使在當?shù)鼗蜻\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改為“致使患者在當?shù)鼗蜻\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D.表述正確故選:D?!军c評】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與修改能力,了解常見病句類型以及掌握劃分句子結構的能力是解決此題的關鍵.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正確表述,也可以和同學多交流,這樣就可以慢慢培養(yǎng)我們的語感.5.(3分)下列語句畫線處所指的文學家,依次是()①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②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③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④幽愁發(fā)憤,著成信史照人寰。A.李清照李白蘇軾歐陽修 B.白居易曹植辛棄疾司馬遷 C.白居易李白辛棄疾歐陽修 D.李清照曹植蘇軾司馬遷 【考點】3B:古代文學常識.【分析】此題雖然考查的是文學常識,但是最重要的是在于審題,“下列語句畫線處所指的文學家,依次是”,而不是這些句子是誰寫的,這個一定要搞清楚,不然就答非所問.【解答】①司馬青衫,作為典故,出自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詩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后來高中語文課文王實甫《長亭送別》“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林覺民《與妻書》“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都用到這個典故。白居易任江州司馬,在送客上船時,偶然聽得琵琶聲,于是邀請琵琶女演奏。在和琵琶女對話中,白居易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覺得他們兩人命運相同,寫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驚人句,并為之淚濕青衫。青衫,是白居易司馬身份的標志。②此處運用典故,說到“唯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之句。古來酒徒歷歷,而偏舉“陳王”,這與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開,他心目中樹為榜樣的是謝安之類高級人物,而這類人物中,“陳王”與酒聯(lián)系較多。這樣寫便有氣派,與前文極度自信的口吻一貫。再者,“陳王”曹植于丕、睿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亦激起詩人的同情。一提“古來圣賢”,二提“陳王”曹植,滿紙不平之氣。由此這句詩既展現(xiàn)了李白的自信,也流露出他內心的憤憤不平之情。③全句為:“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指的是該詞人繼承了蘇軾豪放派的風格,“美芹”指辛棄疾寫的《美芹十論》,陳述抗金救國、收復失地、統(tǒng)一中國的大計;“悲黍”見黍苗叢生,悲國家之顛覆?!凹侥纤文S鴻雁南飛”,希望南宋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復失地。④“憂愁發(fā)憤,著成信史照塵寰”說的是司馬遷被處以宮刑后,他為了完成《史記》的寫作,忍辱負重,茍且偷生,希圖出現(xiàn)一線轉機。故選:B。【點評】解答本題主要依靠平時對文學常識的積累,同時解題時要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語,把它和作者的生平、評價和貢獻聯(lián)系起來.二、(共8小題,滿分75分)6.(15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5)題。延壽字長公,燕人也?;艄膺訅蹫橹G大夫,徙潁川。潁川多豪強,難治。先是,趙廣漢為太守,患其俗多朋黨,故構會吏民,令相告訐,潁川由是以為俗,民多怨仇。延壽欲更改之,教之禮讓??职傩詹粡模藲v召①郡中長老為鄉(xiāng)里所信向者數(shù)十人,設酒具食,親與相對,接以禮意,問以謠俗、民所疾苦,為陳和睦親愛銷除怨咎之路。長老皆雙為便,可施行,因與議定嫁娶喪祭儀品,略依古禮,不得過法,百姓遵用其教。數(shù)年,徙為東郡太守,黃霸代延壽居潁川,霸因其跡而大治。延壽為吏,上禮義,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賢士,以禮待用,廣謀議,納諫爭;修治學官②,春秋鄉(xiāng)射,陳鐘鼓管統(tǒng)弦,盛升降揖讓,及都試講開武,設斧鋮旌旗,習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賦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會為大事,吏民敬畏趨向之。又置正、五長,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閭里仟佰有非常,吏輒聞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煩,后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約誓明。或欺負之者,延壽痛自刻責:“吾豈其負之,何以至此?”吏聞者自傷悔,門下掾自剄,人救不殊③,因瘖不能言。延壽聞之,對掾史④涕泣,遣吏醫(yī)治視,厚復其家。延壽嘗出,臨上車,騎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議罰白。還至府門,門卒當車,愿有所言。延壽止車問之,卒問:“今旦明府早駕,久駐未出,騎吏父來至府門,不敢入。騎吏聞之,趨走出謁,適會明府登車。以敬父而見罰,得無虧大化乎?”延壽舉手輿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過。歸舍,召見門卒。卒本諸生,聞延壽賢,無因自達,故代卒,延壽遂待用之。在東郡三歲,令行禁止,斷獄大減,為天下最。(取材于《漢書?韓延壽傳》)注釋:①歷召:一一召請。②學言:學校。③不殊:沒死。④掾史:下級官吏的通稱/(1)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A.或欺負之者,延壽痛自刻責欺負:壓迫、侮辱B.略依古禮,不得過法過法:逾越法規(guī)C.霍光擢延壽為諫大夫擢:提拔D.門卒當車,愿有所言愿:希望(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BA.問以謠俗、民所疾苦其后楚日以削,竟為秦所滅B.微子,太守不自知過微斯人,吾誰與歸C.高酒具食,親與相對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娶D.因與議定嫁娶喪祭儀品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DA.潁川由是以為俗,民多怨仇理解:潁川人從此相互告發(fā)成風,百姓間多仇恨B.閭里仟佰有非常,吏輒聞知理解:里弄等道出了事,官吏就會接到報告C.騎吏一人至后,敕功曹議罰白理解:騎吏不守時,延壽命功曹擬定處罰并且公布D.以敬父而見罰,得無虧大化乎理解:因敬愛父親而受罰,這樣該不會吃虧太大了吧(4)下列語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反映韓延壽理政特點的一組是C①延壽欲更改之,教以禮讓②因與議定嫁娶喪祭儀品,略依古禮,不得過法③其始若煩,后皆便安之④又置正、五長,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⑤聞延壽賢,無因自達,故代卒⑥騎吏父來至府門,不敢入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④D.③⑤⑥(5)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DA.韓延壽不喜歡百姓互相告發(fā)的民俗,主張和睦、禮讓、寬容。B.韓延壽以律己,屬下犯了錯誤,常深刻責己,感動了官吏。C.黃霸借助韓延壽打下的基礎,繼續(xù)倡導親愛和睦,潁川大治。D.韓延壽善于審案,嚴格約束下屬,因此令行禁止,訴訟銳減。【考點】51:文言文閱讀.【分析】(1)文言文實詞的推斷,基本方法就是代入原文,據(jù)上下文的文意進行排除或篩選,至于據(jù)結構、語法等進行分析,還不如平時多讀一些文言文短文(難度不要大),積累一定的文言文,形成語感.(2)所考查的虛詞均出自大綱規(guī)定的18個文言文虛詞.對照句出自教材或選文.對于前者可以此句中該詞的意義和用法代入前一句子,看看講的通還是講不通.對于后者,則需要先找到句子在原文的所在,看整個句子乃至一段的意思而定.(3)用選擇題的形式考查翻譯,難度不大,但一定要據(jù)上下文仔細辨別其翻譯中的細微之處.(4)一定要有原文意識,找到備選項在原文的所在,據(jù)上下文讀懂大意,再據(jù)題干進行篩查.(5)對于需要讀懂幾個句子或是一段乃至全篇才能回答的這類概括題,比較犯難.其實,只要牢牢把握一點,就是找到信息源,進行比較、歸納、概括,也就迎刃而解了.【解答】(1)欺負:欺騙,對不起.(2)A項使后面的“疾苦”一詞名詞化/與“為”一同構成被動句式.C項他們/你.D項于是/乘機.(3)虧:對…有損.大化:良好的社會風氣;D句應譯為:因敬愛父親而受罰,這樣該不會有損良好的社會風氣的形成吧.(4)③是吏民對韓延壽理政方法的反映,⑤是諸生代門卒的原因,⑥是騎吏父親的做法,都與韓延壽理政特點無關.(5)D項“嚴格約束下屬”錯.答案:(1)A(2)B(3)D(4)C(5)D參考譯文:韓延壽字長公,是燕地人.霍光提拔韓延壽到潁川擔任諫大夫.潁川多豪強大戶,難以治理.在這之前,趙廣漢做太守,憂慮潁川同類的人為私利相互勾結的風氣,所以結合串通官吏百姓,讓他們相互揭發(fā),潁川從此把這當作風氣,百姓之間產(chǎn)生很多怨怒仇恨.韓延壽想改變這種風氣,教育百姓以禮讓為先.恐怕老百姓不聽從,便召集郡中被鄉(xiāng)里人信任的長者老人數(shù)十人,擺酒設宴,親自與人們相互應對,用禮節(jié)迎接,詢問徭役、風俗及百姓所痛恨、困苦的,給他們陳述和睦相處、親近友好、消除嫌怨的方法.年長的人認為便利,可以推行,于是和他們商議制定婚喪嫁娶的儀禮規(guī)格,要人們大體依照古禮,但不能越過法律,老百姓遵從他的教導.幾年后,韓延壽遷官為東郡太守,黃霸代替了他的官職,就沿襲他的做法而把政事治理得很好.韓延壽作為官吏,崇尚禮節(jié)仁義,喜好古代教化,所到的地方一定聘用賢士,以禮相待,他廣泛征求意見,善于接納勸諫的良官;修建學校,在春天、秋天舉行鄉(xiāng)間射戲,陳設鐘器,彈奏樂器,倡導官職調動、賓主相見的禮節(jié),等到匯集考試練習比武時,設置刀斧旗幟,練習射箭和駕馭車馬的本領.修建城墻,收取賦稅,事先宣告它的日期,來期望一起完成這件事,官吏、百姓嚴肅畏懼而跟從.又設置了正、五長,帶頭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不準容留壞人.鄉(xiāng)里之間有不正常的情況,官吏就會立即知道,壞人不敢進入他管轄的邊界.剛開始人們好像覺得麻煩,后來都因覺得便利而安于他的管理.他接待官吏,給以很多的恩惠但紀律嚴明.有人欺騙或辜負了他,他總是自己責備自己:“難道是我對不起他們嗎?他們怎么會到了這種地步呢?”官吏聽說后,都自己非常后悔,有的竟然自殺,經(jīng)搶救,人沒有死,但因此成了啞巴說不出話來.延壽聽說了,對著掾吏流下了眼淚,派醫(yī)官診治,厚待他的家人.韓延壽有一次出行,臨上車,有一個騎馬的官吏遲到了,他便下令讓功曹把處罰的結果上報給他.等回來到了官府門前,有一個門卒擋住了他的車,希望韓延壽聽他說說自己的心里話.韓延壽停下車問他,門卒說:“今天早上您駕車出門,我等了很久您還沒出來,我的父親來到官府門前,不敢進去.我聽說后,急忙出去迎接,恰好您登車出門.因為尊敬父親而被處罰,(這)豈不是有損教化嗎?”韓延壽在車上揮了揮手說:“如果沒有你,我差點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回到官舍,他就召見了門卒.門卒本來是個書生,聽說延壽賢能,只是因為沒有讓自己得志,所以臨時當了門卒,韓延壽于是接待并任用他.他在東郡三年,有令即行,有禁則止,案件大減,天下名列第一.【點評】此題考查的考點有以下的幾個: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2、虛詞運用;3、文意句子理解;4、篩選信息;5、歸納內容要點.平時的學習中,我們要培養(yǎng)閱讀淺易古代詩文的能力,注重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積累,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譯的技巧.7.(5分)用斜線(/)給下面短文畫橫線的部分斷句。楊朱過于宋東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惡者資美者賤楊子問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羨吾不知其美也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楊子謂弟子曰:“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羨?!保ㄈ〔挠凇俄n非子?說林上》)【考點】3A:文言斷句.【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的閱讀能力.碰到斷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斷句的技巧:(1)要找虛詞,文言文中常見放在句首的發(fā)語詞有:夫、蓋、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語氣詞有:也、矣、乎、哉、與(歟)、焉、耶(邪)等等;出現(xiàn)在句中的虛詞有:于、為、則、而、以等等.當然,還有些復音虛詞(包括一些復句中的關聯(lián)詞)也是我們的好“幫手”.它們大體上都位于一句話的開頭,這些詞前一般要斷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雖然、至于、是故、向使、縱使等等.(2)察對話: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曰”“云”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xiàn)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來斷句.(3)辨句式: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別是文言文的固定結構可以幫助我們斷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斷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斷句,或表示判斷關系的詞,如“為、乃、即、則”等,都可以為我們斷句提供幫助);“不亦…乎”“孰與…乎”“其…乎”“安…哉”“何…為”等反問句式;“為…所…”“受…于…”“見…于…”等被動句式;還有“如…何”“況…乎”“何(以)…為”等固定句式.這些都是我們斷句時很好的“幫手”.【解答】做這道題首先要通讀文段,理解文章大意.然后從易到難進行斷句.要抓住文言虛詞“也”“也”“曰”進行斷句,然后從意思上進行斷句;再抓住“逆旅”“有妾二人”是介紹兩個人的,所以后面是分說,要斷句;后面“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兩個并列句,需要斷句.故答案是:楊朱過于宋東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惡者貴/美者賤/楊子問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楊子謂弟子曰譯文是:楊子從宋國經(jīng)過,住在旅店里.店老板有兩個妾,長得丑的地位高,長得美的地位低.楊子問這其中的原因,店老板回答說:“漂亮的人自認為漂亮,我并不覺得她漂亮;丑的人自認為丑,我并不覺得她丑.”楊子對學生說.【點評】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在通讀文言句段的基礎上,掌握斷句的基本技巧,就可以完成這些題目.在斷句之后還要再讀讀,翻譯試試,就可以基本確定正誤.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多積累,打牢基礎.還要多讀經(jīng)典培養(yǎng)語感.最后還要多做些練習題,從實踐中總結知識,鞏固知識.8.(10分)讀下面這首詩,完成①﹣③題。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顧炎武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離懷消濁酒,愁眼見黃花。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注釋:顧炎武,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詩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權貴斗爭。清兵南下,參加人民抗清起義。入清后,多次拒絕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勢,志存恢復。(1)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A.是日驚秋老:是無情的日月送來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驚。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遙相矚望。C.離懷銷濁酒:離別的情懷只能借濁排遣。D.逐客已無家:亡國之人,已無家可言。(2)“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中的“肝膽”和“閱”在這里各是什么意思?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3)一般認為顧炎武的詩風接近杜甫。請指出顧炎武這首詩的風格特征,并作簡要分析?!究键c】52:古詩詞閱讀.【分析】(1)理解詩句的含義,重在從整體上把握;(2)解釋詞語的意思,注意聯(lián)系語境;(3)分析詩歌的風格特征,主要是從詩歌的語言入手,再結合內容進行分析概括;【解答】(1)“是日驚秋老”中“是日”是這一天,也就是重陽節(jié);“驚”是“驚訝”;“秋老”字面意思是秋天老了,也就是到了晚秋;整個句子應該理解為“重陽節(jié)這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到了晚秋時節(jié)”,故A錯,選A;(2)理解詞語的意思需要結合詩句來理解.“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意為“我且把自己這一腔報國的忠肝義膽留存給蒼天大地,讓故國的江山見證我斑白的鬢角吧”,所以,“肝膽”解釋為“指自己的愛國之志,或對于故國的赤膽忠心”;“閱”解釋為“見證”;(3)作答此題先回憶杜甫詩歌的風格,沉郁頓挫.在這首詩中,顧炎武把自己深沉的愛國情懷與自己的人生遭際、眼前的具體情境緊密結合在一起,寫成詩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風格.參考答案(1)A(2)肝膽:指自己的愛國之志,或對于故國的赤膽忠心.閱:見證.表出了作者雖已衰老,且明知復國無望,仍然矢志不渝、堅持到底的決心.(3)①風格特征:沉郁悲愴或深沉凝重.②這首詩是把深沉的愛國情懷與自己的人生遭際、眼前的具體情境緊密結合在一起,融鑄為凝練精純的詩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風格.作品賞析這是一首贈詩.王處士,名煒是作者的好友.此詩寫出了他們雖天涯淪落,卻肝膽相照的友情,寫得沉著深摯.這是一首酬答詩,但與一般應酬之作不同.它在抒寫離情別愫之中,又交織著對國家興亡的深沉感慨,而這兩種情感卻是如此有機地熔鑄在一起,整首詩蒼涼沉郁,情切意深,表達了作者對清朝統(tǒng)治者的不滿,頗能打動讀者的心弦.詩中“肝膽“指自己的愛國之志,或對于故國的赤膽忠心.“閱”見證.表出了作者雖已衰老,且明知復國無望,仍然矢志不渝、堅持到底的決心.此詩風格:沉郁悲愴,深沉凝重.顧炎武的這首《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在晚秋的背景下,抒寫著身事、家事、國事的情懷﹣﹣驚覺秋老,滿眼黃花,蕭索的色調充溢字里行間;故人天涯,離懷濁酒,悲愴的感慨觸手可接;兩鬢斑白,逐客無家,蒼涼的情緒彌漫不散;天地變色,神州易主,郁結的哀愁直透骨髓;但肝膽猶存,江山作證,堅貞的心志更催人淚下.詩人將滿腔塊壘,訴諸這些交織的形象,熔鑄成一首節(jié)奏鏗鏘的五言律詩,展現(xiàn)出沉郁蒼涼,悲壯凝重的風格特征.【點評】所謂風格,是指詩人在長期創(chuàng)作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語言藝術個性,是詩人的個人氣質、美學觀念在作品中的凝結,具有區(qū)別于其他詩人的鮮叫特色.風格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詩人、同一詩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1.豪邁雄奇多用具有氣勢和節(jié)奏奔放的語言來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營造恢弘闊遠的意境,表現(xiàn)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青山”(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問》).2.沉郁頓挫即深沉蘊藉.在此類風格的詩中,作者似乎有千高萬語積壓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發(fā)于筆端,如“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3.悲壯慷慨含思悲壯,山語高昂,充滿著對時代的感慨,或懷才不遇,或感時傷亂,心中郁結,憤慨不平,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4.樸素自然語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辭藻的華麗,但于平淡中蘊含著深意,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5.婉約細膩具有“曲、細,柔”的特點,曲徑通幽,情調纏綿,表達感情細如抽絲,如“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這種風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說出來,而是藏在形象中,讓讀者自己展開想象,思而得之,如“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人時無”(朱慶馀《閨意獻張水部》).7.清新明麗剛清麗的語言營造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喜悅的心情.其意象多為大雨過后的青青柳色、荷葉上顫動著的晶瑩水珠,如“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周邦彥《蘇幕遮》).8.幽默諷刺指詼諧、風趣或辛辣的筆調,如“竹帛煙銷帝業(yè)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章碣《焚書坑》).9.激越高亢情緒強烈激昂,聲音高亢清越,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豪放派詞作.10.清婉秀麗詩韻清亮婉轉,意境清秀美麗,如李清照《聲聲慢》等婉約派詞作.11.濃艷華麗用語美艷靡麗,風格華貴,如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詞作.12.雋永凝練用語含蓄簡練,令人回味悠長,如李商隱的《夜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13.平實質樸不加雕飾,明快曉暢,如白居易的新樂府詩.14.清新雅致新穎清美,優(yōu)雅別致,如楊萬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頭.”15.形象生動詩歌中的形象生動傳神,讀之如在眼前,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亂石穿空,晾濤拍岸,卷起千堆雪.”16.絢麗飄逸寫景燦爛華麗,抒情恬淡自然,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9.(7分)在橫線上填寫作品的原文。①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試《前赤壁賦》)②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ń纭稉P州慢》)④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關漢卿《竇娥冤》)【考點】39:名篇名句默寫.【分析】古詩文默寫首先要能夠背誦相關古詩詞,不能多字或者少字,多字或少字都不得分;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夠正確書寫,只要有錯別字就不得分,因此,答題時書寫一定要仔細,不能出現(xiàn)書寫錯誤.【解答】①渺滄海之一粟羨長江之無窮(重點字:渺、滄、粟)②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重點字:盈、脈)③波心蕩冷月無聲(重點字:蕩)④只合把清濁分辨(重點字:辨)【點評】此題考查點為“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平時學習中一是要認真背誦考綱規(guī)定的篇目,二是對考綱沒有涉及的名篇名句也要有所積累,三是要注重正確書寫,注意一些易錯的字.總之,要做到“一字不差”.10.(10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3)題。人類利用聚乙烯材料指稱塑料袋使用的歷史不過50年,但近年對塑料袋的職責卻不絕于耳。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000億到1萬億個塑料袋。廢氣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掩埋他們會影響農(nóng)作物吸收營養(yǎng)和水分,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燒塑料袋則會產(chǎn)生有毒氣體,影響人體健康。所以,科學家十分關注如何處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問題。一般來說,將垃圾生物降解是解決其污染問題的有效方法。科學家用“呼吸運動計量法”來測量垃圾的降解率。他們在一個富含微生物的容器中防如作為測試樣本的垃圾,例如報紙或香蕉皮,使他們包樓在空氣中,微生物會一點點地吸收著下樣本,并釋放二氧化碳,單位時間內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個重要指標。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報紙需要2到5個月完成生物降解,香蕉皮則只需要幾天就足夠了。然而當科學家用同樣的方法對塑料袋進行測試時,卻發(fā)現(xiàn)它毫無變化,根本沒有二氧化碳生成,科學家們還提出,在陽光下聚乙烯內部的聚合鏈將發(fā)生破裂,因此,聚乙烯可以見光分解,但這個過程可能漫長得無法確定。人們想了很多辦法尋求塑料袋的替代品。紙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為首選。然而,制作紙袋需要耗費木材,一旦舍棄塑料袋而選擇紙袋,大量的樹木將被砍伐。生產(chǎn)一個紙袋所需的能量,相當于生產(chǎn)一個飼料帶的4倍。紙袋比同樣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這意味著運輸過程中紙袋還能更高。另外,制造同等用途的紙袋要比塑料袋多生產(chǎn)70%的空氣污染和50倍的水污染。同時,處理垃圾紙所需要的空間也更大。目前處理垃圾的方式是將垃圾掩埋并利用水泥隔絕,接觸不到空氣、水和陽光,紙袋的生物降解過程會極為緩慢??磥恚徽撌鞘褂眉埓€是塑料袋,要保護環(huán)境,恐怕都得注意不要隨意丟棄,而要循環(huán)、重復利用。統(tǒng)計材料表明,飼料帶的回收和再生產(chǎn)比紙袋的回收和再生產(chǎn)所需要的能兩要少91%。目前,科學家們也在抓緊研制廉價易得且能夠降解的塑料。我們期望,不遠的將來垃圾塑料袋的處理就不再是問題了。(取材于《塑料袋的科學迷思》)(1)下列說法符合文藝的一項是CA.“呼吸運用計量法”是測試垃圾降解率的唯一有效方法。B.在太陽光照射下,微生物的參與能加速塑料袋的分解。C.可降解垃圾在空氣中與無微生物作用,產(chǎn)生化學變化實現(xiàn)生物降解。D.同樣大小的紙袋與塑料袋相比,前者的運輸成本比后者低很多。(2)下列推斷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BA.塑料袋污染環(huán)境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難以降解性。B.使用紙袋比使用塑料袋要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C.未來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的成分不大可能是聚乙烯。D.現(xiàn)在看來,使用塑料袋比使用紙袋節(jié)約能源。(3)根據(jù)文意回答問題:在可降解的塑料袋發(fā)明之前,解決塑料袋污染環(huán)境問題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為什么?【考點】4A:一般實用類閱讀.【分析】說明文的結構并不復雜.常見的結構形式有“總(概說)﹣﹣分(具體)”式、“總(概說)﹣﹣分(具體)﹣﹣總(概說)”式、“分(具體)﹣﹣總(概說)”式、并列式、遞進式等.理清結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領會內容要領.科技小品文常用的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閱讀時抓住有一定標志作用的語言,特別是關聯(lián)詞和代詞.【解答】(1)A項由文中第二段一、二句可知,“呼吸運動計量法”是測試垃圾降解率的有效方法而不是唯一有效方法;B項由第二段第五句可知,微生物不能分解塑料袋;C項見第二段三、四句;D項由第三段第五句“紙袋比同樣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可知,紙袋的運輸成本比塑料袋的運輸成本高很多.(2)A項由第二段最后兩句可知;B項由第三段,尤其是此段中第六句話可以看出,紙袋的使用在空氣污染和水污染方面比使用塑料袋造成的污染要嚴重得多;C項由第二段末兩句可知,聚乙烯不能生物降解,而其見光分解的過程又極其漫長.最后一段提到科學家目前在研制的是能夠降解的塑料.因此,未來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的成分不大可能是聚乙烯;D項推斷可由第三段得出.(3)通過文章主體部分可知,紙袋雖然容易降解,但相對于塑料袋來說,其生產(chǎn)和運輸成本都很高,制造過程中產(chǎn)生的空氣污染和水污染非常嚴重,同時,處理垃圾紙袋需要很大空間,目前處理垃圾的方式使得紙袋的生物降解過程極為緩慢,而塑料袋的回收和再生產(chǎn)需要消耗的能量相對要少得多.因此,在可降解的塑料袋發(fā)明之前,循環(huán)、重復利用塑料袋是解決塑料袋污染環(huán)境問題最有效的方式.答案:(1)C(2)B(3)第一問:循環(huán)、重復利用塑料袋第二問:(1)用紙袋替代塑料袋不可取,因經(jīng)濟、環(huán)保成本過高.(2)循環(huán)、重復利用塑料袋,可減少“白色污染”.(3)塑料袋回收再生產(chǎn)成本較低.【點評】現(xiàn)代文主觀題答題方法:1.掌握語言組織方法:(1)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點),進行壓縮;(2)合并法:在各層意思不可缺時,可將各層內容合并起來;(3)提煉法:對于沒有中心句的段落,要概括各段大意,分析語句間的關系,把握其內容的重點,選擇主要內容.2.答案要點:要①根據(jù)分數(shù)提示、②按照一定角度、③用數(shù)字號、④歸并整合、⑤相關要點.3.陳述句式,正面作答,力求簡潔①作答表述是否與題干自然銜接②要點是否明確,是否可以分點(層)表述③字數(shù)是否合乎既定要求,是否寫有錯別字,是否出現(xiàn)了語病.11.(18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4)題。碧云寺的秋色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個大寺院,又是一個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樹木或花草。那些樹木,種類繁多,其中不少還是活上了幾百歲參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土和山嶺上,樹木也相當繁密。我是中秋節(jié)那天搬到寺里來的,在那些繁茂的樹叢中,還很少看到黃色的或紅色的葉子。半個月過去了。寺里有些樹木漸漸開始在變換著顏色。石塔前的柿子樹,院子里那些攀著石橋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葉子慢慢地黃的黃、赤的赤了。可是,綠色的統(tǒng)治基本上還沒有動搖。近日,情景突變。黃的、紅的、赤的顏色觸目都是。它來得是那么神速,將我那模糊的季節(jié)感驚醒了。不論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換上新裝。它們大都由綠變黃、變紅、變丹、變赤……我們要找出整片的綠葉已經(jīng)不很容易的了。羅漢堂前院子里靠北墻有株纏繞著大槐樹的爬山虎,平日,我們沒有注意到它跟槐樹葉子的差別。幾天來,可大不同了?;睒溆幸恍┤~子漸漸變黃,可全樹還是綠沉沉的。而爬山虎的無數(shù)葉子,卻由綠變黃、變赤,在樹干上、樹枝上鮮明地顯出自己的艷麗。特別是在陽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紅的、淺紅的、金黃的、柑黃的葉子都閃著亮光,把大槐樹反襯得美麗可愛了。釋迦牟尼佛殿前的兩株梧桐,彌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聳的白果樹,泉水院石橋邊的那株黑棗樹……它們全都披上黃袍了。中山紀念堂一株娑羅樹的大部分葉子鑲了黃邊,堂階下那株沿著老柏上升到高處的凌霄花樹的葉子也大都變成咖啡色的了。自然,那些高聳的老柏和松樹還是比較保守的,盡管有很少的葉子已經(jīng)變成了刀銹色,可是,它們身上那件墨綠袍子是不肯輕易褪下的?;睒涞娜~子,也改變得不踴躍。但是,不管怎樣,現(xiàn)在,碧云寺的景色卻成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別的情調和風格。夏日花園的美不代替它,也不概括它。古代的詩人,多喜歡把秋天看作悲傷的季節(jié)。過去許多“悲秋”的詩篇或詩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黃落”的景象的。其實,引起人們的傷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從許多方面看,它倒是一個叫人感到愉快的時辰。所謂“春秋佳日”,決不是沒有根據(jù)的一句贊語。在夏天,草木的葉子綠油油的,這固然象征著生長、繁榮。但是,它到底不免單調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許多樹木的葉子變色了,柿紅的、朱紅的、金黃的、古銅色的、赭色的,還有那半黃半綠或半黃半赤的……五顏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個盛裝的姑娘。加以這時節(jié)天色是澄明的,氣候是清爽的。你想想,這豐富的秋色將喚起人們怎樣一種歡快的感情啊。我們曉得古代詩人所以對秋風感喟,見黃葉傷情,是有一定的社會生活的原因的。詩人或因為同情人民的苦難,或因為傷掉個人遭逢的不幸……那種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現(xiàn)象的感觸而發(fā)泄出來。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詩人面對那些變了色的葉子都唉聲嘆氣?!巴\囎鴲蹢髁滞?,霜葉紅于二月花”,明白地頌揚紅葉的生機與美麗;“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詩人對于江南秋色分明艷羨不已。此外,如像“紅樹青山好放船”、“半江紅樹鱸魚”……這此美麗的詩句也都遠離“滿山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那種飽含著哀傷的情調。大家知道,“現(xiàn)在”跟“過去”是對立的;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們又有著一脈相聯(lián)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舊進代里的詩人,對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們沒有權力判定,過去一切詩人對于紅葉和黃葉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取材于鐘敬文的同名散文)(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ADA.本文對秋葉的描寫采取了有詳有略的技巧,著重描繪了得秋意之先的爬山虎,而對其它樹種的葉子則點到即止。B.作者對急速換上新裝的爬山虎傾注了熱烈的贊美之情,意在對老柏和松樹和“保守”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批評。C.作者在行文過程中用對比的手法具體描述了夏日花園之美,借此突出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別的情調與風格。D.古代詩人寫下了許多“悲秋”之作,從“滿山紅葉”中見出“離人眼中血”,這與詩人的生活背景有一定關聯(lián)。E.在結尾一段,作者援引了一系列描寫秋色的詩句,是為了證明中國古代詩人見秋葉而傷情是完全不足取的。(2)請仔細體會第三段結屬畫線的一句話:“它來得是那么神速,將我那模糊的季節(jié)感驚醒了?!被卮鹣旅鎲栴}。①這句話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是什么?②作者使用了“驚醒”一詞,好在哪里?(3)本文大量運用描寫色彩的詞語,這與文章主旨有什么關系?產(chǎn)生了怎樣的藝術效果?(4)文章結束說:“‘現(xiàn)在’跟‘過去’是對立的: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們又有著一脈相聯(lián)的源流?!苯Y合上下文,談談你的理解?!究键c】42:散文閱讀.【分析】(1)此題綜合考查閱讀文學作品的能力.(2)此題考查在結構上的作用.(3)此題考查語言表達的藝術效果.(4)此題考查作者在文中的觀點的評價.【解答】試題解析:(1)此題為客觀選擇題,考察考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正確答案為A、D兩項.該題最容易排除的是B、E兩項,而C項為強干擾項,在閱卷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部分考生誤選C項,是沒有充分注意到文中的表述.該選項的錯誤之處在于“具體描述了夏日花園之美”.文章中的確寫到了有關夏日花園的景色,但只是一筆帶過,作者并沒有展開描寫,所以“具體描述”是錯誤的.(2)第一個問題,題目問文中第三段結尾一句話﹣﹣“它來得那么神速,將我模糊的季節(jié)感驚醒了.”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是什么,在這里要注意的是“結構”一詞,它的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理解了文中的脈絡,上下文的關系,但有部分考生答成“點明文章中心”、“強調(強化、深化)文章主旨”、“使文章更加連貫、流暢、生動鮮活”、“表明詩人對碧云寺的喜愛、熱愛之情”等,都是答非所問,這說明他們沒有理解“結構”一詞的用義.而該問題的正確答案為兩個要點,一是“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該要點中,答成“轉折”作用的是完全錯誤的;二是要答出“引發(fā)了下文作者對秋色的集中描寫”,在該要點中,只要考生答成“引領了下文描寫秋色”或者是將“秋色”具體到如秋葉顏色的變化、爬山虎顏色的變化、樹木(林)換上了“新裝”等具體文本分析的表述上,在閱卷過程中,我們都視作答出了該要點.此問較好的答案舉例如下:“承上啟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照應上文的情景突變,引出下文對秋天景色的描寫,表現(xiàn)出了作者對秋的喜愛.”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題目問問此句中“驚醒”一詞的好處在哪里.該題的要點也為兩個:一是表明了秋色的突如其來,二是表達了作者對秋色的驚嘆.在第一個要點中,只要答出秋色(秋季、季節(jié))的來的快、快速、迅速等的,就算正確.而第二個要點中將驚嘆表述成震驚、驚訝、驚醒、感嘆、感慨、驚喜等的,也視為正確.而只是答“歡喜”、“愉悅”、“喜愛”的此要點不得分.在閱卷過程中部分同學只是解釋了“驚醒”一詞的含義,如“吃驚的醒了”、“驚字用的好,就像在渾沌之中,閃過一道光,使天空明亮,使作者本不清楚的季節(jié)感變得清楚”等的,是不得分的.此外,還有的考生答成“突出了碧云寺秋色的美麗”、“引起/引發(fā)讀者往下閱讀的沖動”、“使得文章更生動、形象”等空泛、籠統(tǒng)的,也不能得分.此問較好的答案舉例如下:“‘驚醒’一詞可以從側面表現(xiàn)葉子顏色變化的‘神速’,與前文呼應;并且表現(xiàn)出了變了顏色后的葉子的艷麗,使人眼前一亮,有‘驚醒’的感覺”.(3)此題抓住本文在寫景上大量運用色彩描寫詞語的特點,考查學生對情、景關系的理解;既考查了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又避開了文本多樣解讀的復雜與麻煩,是一道應該有較好區(qū)分度的好題.(4)要點一:作者通過對古代詩人贊美秋色的詩句的引用,說明了古人與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處的;要點二:因此,“過去”與“現(xiàn)在”并不是割裂的,兩者之間是一種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答案:(1)(4分)A、D(2)(5分)①直接觸發(fā)了作者對秋色的集中描寫,起到了承上啟下的結構作用.②彰顯了秋色的突如其來,表達了作者對秋色之美的驚嘆.(3)(5分)第一問:文章表達了作者對秋色之美的發(fā)現(xiàn)與贊嘆,并結合古人的創(chuàng)作,傳達了作者對審美體驗和社會生活關系的理解.描寫色彩的詞語的大量運用,凸顯了文章主旨.第二問:在藝術效果上,則寫出了秋葉的絢爛多彩,展現(xiàn)了秋色的豐富性:給人以一種視覺的享受,富于藝術感染力.(4)(4分)作者通過對古代詩人贊美秋色的詩句的引用,說明了古人與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處的.因此,“過去”與“現(xiàn)在”并不是割裂的,兩者之間是一種辨證統(tǒng)一的關系.【點評】所謂“文中重要句子”,可以是形象生動的句子,可以是畫龍點睛的句子,可以是意蘊深刻的句子,也可以是含蓄委婉甚至隱晦曲折的句子,等等.對文章這類關鍵句子的準確理解,是中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項閱讀能力,也是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所以,該項能力的考查也在北京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題干中明確要求“結合上下文談談你的理解”,也就是要求考生必須扣住文本而絕不能游離文本來答題,要寫出針對文本內容的具體解說而不是脫離文本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抽象空談.這樣的命題用心,是深解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之味的﹣﹣尤其在“架空分析”“偽個性化閱讀”式的教風學風仍大有市場的時下.另外,所要解釋的句子本身含有較強的辯證性,也就同時考查了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并進而醒示語文教學要注重這方面能力的訓練.12.(4分)公元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省汶川一帶發(fā)生里氏8級強烈地震,舉世震驚。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請為下面一幅圖片配寫幾句話,抒寫你的真摯感情。要求:緊扣畫面,鮮明生動,連貫順暢,不超過45個字?!究键c】87:圖文、表文轉化.【分析】漫畫類圖文轉換題得分要點:1.細察漫畫,抓住矛盾看標題,看畫面,看畫中文字,看夸張之處2.分析細節(jié),揣摩夸張之處的寓意.3.注意提示,抓住關鍵.4.聯(lián)系現(xiàn)實,展開想象,揣摩畫外音看畫面指向,對應相關現(xiàn)實;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多個角度思考創(chuàng)作動機,選擇最佳的答題切入點.5.答題格式第一步,概括說明畫面:畫面上有…(抓住空間關系如左右、上下、背景與主體等)第二步,揭示寓意:漫畫諷刺了(揭露/表現(xiàn))了…,警示了…,歌頌(贊揚)了…【解答】分析:認真讀圖,廢墟上的時鐘標示著下午2時28分.2時28分已不僅僅是時間,它是災難,降臨到汶川十多萬民眾的頭上;但更多的是災區(qū)人民的堅強,中國人在災難面前的凝聚力,它是愛心的傳遞,關愛他人、關愛生命在這里得到最好的詮釋.可以展開聯(lián)想,集中表達“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主旨,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參考答案:廢墟中的鐘表永遠停在了14時28分,而全國人民的心也在這一刻緊緊連在一起.四川挺住,中國加油.【點評】本題考查圖文轉化的能力.答題的時候要注意:表達中不能出現(xiàn)語病,特別是反映事物變化和規(guī)律時,選用詞語要準確.13.(6分)為迎接北京奧運會,學校擬制作“奧運史話系列展板”。請依據(jù)下面資料寫一段話,并擬一個恰當?shù)臉祟},作為其中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第23屆奧運會這塊展板的文字說明。第23屆奧運會于1984年7月28日﹣8月12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辦。7月29日首枚金牌誕生﹣﹣中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在男子手槍60發(fā)慢射決賽中以566環(huán)的成績獲得冠軍,成為中國首位奧運會金牌得主。140個國家和地區(qū)派團參加本屆比賽。參加的單位、運動員人數(shù)和比賽單項數(shù)目,均超過以往各屆。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代表團共有225名運動員參加了16個大項的比賽。本屆奧運會破11項世界紀錄。獲得金牌10枚以上的國家,依次是美國(83枚)、羅馬尼亞(20枚)、聯(lián)邦德國(17枚)、中國(15枚)、意大利(14枚)、加拿大(10枚)、日本(10枚).就參加夏季奧運會而言,此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只在1952年派團參加芬蘭赫爾辛基第15屆奧運會,未獲獎牌。要求:根據(jù)需要提信息,語言簡明準確,不超過80字?!究键c】81:綜合讀寫.【分析】本題考查學生信息篩選和壓縮語段的能力.考查的形式也是考生非常熟悉的校園展板的文字說明,應該說命題老師是動了一番腦筋的,給了考生似曾相識的感覺,較好地處理了選拔考試、語文教學、學生生活三者的關系.在解答本題時要抓住一些關鍵詞:第23屆奧運會、射擊運動員許海峰、首枚奧運金牌、15枚金牌、金牌榜第四位.【解答】標題:中國重返奧運,成績輝煌第23屆夏季奧運會1984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代表團重返奧運賽場,并以15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四位.首枚金牌為射擊選手許海峰獲得,這是中國首枚奧運金牌.【點評】要解答好此題需要考生有較好的分析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考生可以在平時多閱讀此類的題材,在閱讀中嘗試概括文章主旨,揣摩作者寫作目的,分析文章的主要內容;也可以嘗試寫一寫展板的文字說明,以此來熟悉此類文體,提高自己的語言概括能力.三、(60分)14.(60分)作文課堂上,老師說:“今天我們來做個小實驗?!彪S后,他拿出一個裝滿石塊的玻璃廣口瓶,放在講臺上,問道:“瓶子滿了嗎?”所有學生答:“滿了!”“真的?”老師從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進去,填滿石塊的間隙,“滿了嗎?”學生們若有所思。老師又拿來一壺水倒了進去,直到水面與瓶口持平?!斑@個實驗說明了什么?”老師問道。課堂活躍起來。一個學生說:“很多事情看起來到達到了極限,實際上還存在很大空間?!币粋€學生說:“順序很重要。先放這桶沙子,有此石塊肯定就放不進去了。”一個學生說:“對,得先放石塊。有些分量重的東西就得優(yōu)先安排。”一個學生說:“也不一定,先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請就以上材料,展開聯(lián)想,自定角度,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自選(除詩歌外),不少于800字?!究键c】92:話題作文.【分析】作文題目提供的“材料”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材料﹣﹣課堂上老師向學生演示實驗:向裝滿石塊的玻璃廣口瓶內先后倒進沙子和水。“老師”應該是高考作文命題的代言人?!斑@個實驗說明了什么?”是向十萬考生提問?!罢n堂活躍起來”,我們當然也希望北京市幾千個高考考場上,十萬考生思維活躍起來。第二部分是提示材料﹣﹣第一個學生關注實驗的結果;第二個學生關注實驗的過程;第三個學生向正向延伸;第四個學生向逆向延伸。四個學生是十萬考生的代表。作為高考作文命題代言人的“老師”,都沒有阻止,也沒有否定,全部綠燈放行。省略號在這里表明了更多角度的關注和更多方向的延伸。與2002年的作文題目不同,由于沒有話題的限制,省略號中對“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的認識可以海闊天空??忌梢赃x取多種角度去立意寫作,如站在老師的立場,老師沒有限制學生思考,鼓勵多樣化的答案,啟發(fā)引導學生,體現(xiàn)了一種“民主和進步”的學習氛圍,可引申到對建設民主和進步的社會的思考,考生可以從這一點去思考立意;也可從這個實驗提煉出觀點﹣﹣學無止境;如第一個學生的觀點,可以提煉出﹣﹣如何辨別似是而非的現(xiàn)象,揭露本質;第二個學生的觀點可以把過程歸納為“科學”的一部分,嚴格有序的步驟對事物的積極影響等等。有話說,文好作,但務必要作出亮點,突出考查要點﹣﹣思辨能力,才能拿取高分?!窘獯稹可囊饬x一個杯子,一塊石頭,一些沙子,一些水,這是什么?如果你是化學家,也許你會告訴,他們的結構,他們的成分;如果你是物理學家,也許你就會告訴我,他們能夠產(chǎn)生什么樣的物理現(xiàn)象;如果你是哲學家,也許你又會告訴我很多的道理。而我呢,我是一個普通人,我認為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大的杯子,當我是嗷嗷待哺的嬰兒時,杯子里空空如也,當我們慢慢地成長,父母、親人、朋友、同學、同事、社會、國家不斷地給予我們時,我們的杯子便開始有了很多的東西,愛、財富、榮譽等等。這里最大的最重的,莫過于“愛”,這個愛包含了生活太多的內容,小時候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而我們成長后,又有很多人給予我們愛,我們成家立業(yè),有了更多的。當我們?yōu)槿烁改?,我們又會給予孩子們愛,同時也會給予周邊的朋友、同事們很多的友情,這也是一種愛。特別是,當5?12大地震來臨之后,在我們的華夏大地上,玉名再次明白了,什么是愛,什么是大愛無邊。當看到我們的解放軍和警察、搜救人員、志愿者們日夜奮斗,為了哪怕一絲的希望,都要付出百倍努力的時候;當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時,當為了學生、為了親人、為了能夠讓更多的人有生的希望時,有很多人寧可讓自己去承受死亡的威脅,也要奮不顧身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每一個中國人都伸出援手,獻出自己的愛心時。我深深地明白了,生命的意義。面對著這樣的大地震時,也許我們會丟失很多,但是只要人間有愛,我們的杯子就會是滿滿的,我們的生活就是充實的,一切就能夠重來,我們也必將重建家園,讓生活變得更加精彩。反思我們平時的生活,日復一日的忙碌、奔波,有時候為了生活中一點點的財富和榮譽而絞盡腦汁時,我們是不是把一些事情弄錯了呢。也許,你的財富會增加,也許你有令人羨慕的榮譽和名利,但是你的杯子中是不是早已經(jīng)缺失了生活中最應該有的“愛”了呢,當你財富、榮譽的增加,而占據(jù)了本該屬于愛的位置,那么這樣的人生是不是注定是空洞、殘缺的人生呢?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讓我們又在一次從生活的安逸中警醒,讓我們再一次明白了什么是愛,什么是生活中最沉甸甸的東西,我們是不是也該看看自己的杯子,到底還有什么了呢,是不是該清理出去一些,加入一些了呢。生命的意義,也許就是在這取舍之間,就是在這杯中杯外吧?!緝?yōu)秀范文二】月出青云,臨風書雪獻之勤練書法已經(jīng)五個春秋了,他從書房走到院里,又從院里走回書房,院子里春風不知何時吹過,柳枝已經(jīng)悄悄抽出嫩綠的新芽。他手里緊緊攥著一張紙,紙上是一個新寫的“大”字。墨汁是新磨的,圓潤黑亮;字寫得五分遒勁,五分柔媚,似乎充滿了天地間的靈氣,把春色全部注入其中。獻之再次欣賞手中的那個字,終于長長出了口氣,昂起頭,挺起胸,滿懷春風地敲起了父親的門。羲之端詳著兒子的字,一句話沒有說,順手在案桌上提起筆,稍稍潤了墨,在“大”字底下重重點了一點。獻之見父親并不作任何評語,狐疑不解,只得跨過內堂,敲起了母親的門。“我兒練了幾年書,只有一點像羲之啊?!薄恢挥X,柳枝長長的,伸手就可以觸摸到它的綠色。字寫得六分遒勁,四分柔媚。獻之心中的火苗在上竄,他不能忍受父親的沉默,母親的謬贊,他整日整夜呆在書房里,附近的水池早已成了醬缸,光是用壞的筆就堆了三尺高。他相信自己這次的字已經(jīng)爐火純青了。羲之還是一句話沒說,重重點了一點。母親繼續(xù)贊嘆著,贊許的眼光還是停留在那個點上。…大雁南歸,風掃落葉,柳樹綠意雖濃,卻似乎有些憔悴了。字寫得四分遒勁,六分柔媚。獻之的右手長了一層厚厚的繭,他心中熊熊旺火升騰,懸腕提筆,用盡全身的氣力寫出了這個眉飛色舞、氣吞山河的“大”字。羲之還是一句話沒說,重重點了一點。母親繼續(xù)贊嘆著,贊許的眼光仍是停留在那個點上?!┗w舞,爐火正紅,不知不覺又過了五年。獻之的手還在揮毫,可他已經(jīng)不再寫那個“大”了,他寫的是“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路鹳馊羟嘣浦卧?,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五分遒勁,五分柔媚,還有十分瀟灑開朗。羲之抬起頭來,端詳著自己的第七個兒子。他記得小時候的獻之練字時,自己曾在后面拽他的筆,結果沒有拉動,當時自己就預言“此兒以后當有大名”,沒想到當年的預言如今成了真言。羲之若有所思地說:“好,很好!”獻之的手沒有舉向空中,而是垂了下來,恭敬地侍立著。如果是五年前,獻之也許會得意地高呼自己的成就,現(xiàn)在,他終于明白,自己和書法之間的距離了?!緝?yōu)秀范文三】杯中窺人生一棵蘆葦并不會快樂,當她快樂了,是因為她開始了思考。﹣﹣題記在一堂課上,老師往空杯中放一塊石頭,再向其中充入沙子,然后是加水。一個杯子裝上石頭滿了嗎?安于現(xiàn)狀的人說滿了;裝進了沙子后滿了嗎?聰明的人說滿了;善于思考的人說還可以加水。這就是思維,這也就是人生!人生就如這杯子,裝進什么完全是自己個人的思維態(tài)度和想法。一樣的人,只要有不一樣的態(tài)度,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常常聽見周圍有人整天抱怨、指責、牢騷滿腹:有人因為一點點小事而郁郁寡歡,心有芥蒂。實際上,就看你的杯子里到底裝了什么并缺少了什么?生活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鮮花和掌聲,還有叢林和荒原,有時候是風平浪靜,有時候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