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學年高中化學32醛課件新人教版選修5_第1頁
2021-2021學年高中化學32醛課件新人教版選修5_第2頁
2021-2021學年高中化學32醛課件新人教版選修5_第3頁
2021-2021學年高中化學32醛課件新人教版選修5_第4頁
2021-2021學年高中化學32醛課件新人教版選修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標導航預習導引目標導航預習導引1231.醛類(1)定義:醛是分子中由烴基與醛基相連接而形成的化合物。(2)官能團:醛基(—CHO)。(3)通式:飽和一元醛的通式為CnH2n+1CHO(n≥0)或CnH2nO(n≥1)。(4)常見的醛類物質目標導航預習導引123是不是分子組成為CnH2nO的有機物都屬于飽和一元醛?答案:不是。根據分子中的C、H原子個數比為1∶2可知,該分子若為鏈狀應有雙鍵;若為環(huán)狀,也可形成通式為CnH2nO的有機物,如分子式為C2H4O的有機物,可能為乙醛(CH3CHO),也可能為乙烯醇(CH2CHOH),還可能為環(huán)氧乙烷()。目標導航預習導引1232.醛的化學性質(1)醛的基本性質醛基既具有還原性,又具有氧化性,可以發(fā)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①

中的C—H鍵可斷裂,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羧酸;例如:2R—CHO+O22RCOOH,醛也可被KMnO4酸性溶液等強氧化劑氧化。②RCHO均可與銀氨溶液、新制的Cu(OH)2反應RCHO+2Ag(NH3)2OHRCOONH4+2Ag↓+3NH3+H2O、RCHO+2Cu(OH)2+NaOHRCOONa+Cu2O↓+3H2O。③

含有碳氧雙鍵,可以與H2等發(fā)生加成反應(還原反應),生成相應的醇。例如:RCHO+H2RCH2OH。目標導航預習導引123(2)乙醛的化學性質①氧化反應a.乙醛與銀氨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O+2Ag(NH3)2OH2Ag↓+CH3COONH4+3NH3+H2Ob.乙醛與新制的Cu(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c.乙醛在有催化劑存在并加熱的條件下,能被氧氣氧化為乙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CHO+O22CH3COOHd.燃燒反應方程式:2CH3CHO+5O24CO2+4H2O目標導航預習導引123②加成反應(還原反應)

+H2CH3CH2OH乙醛能使溴水或KMnO4酸性溶液褪色嗎?為什么?答案:能。因為醛具有較強的還原性,能被銀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劑氧化。而溴水或KMnO4酸性溶液的氧化能力比銀氨溶液、新制的Cu(OH)2強得多,故溴水、KMnO4酸性溶液也能氧化乙醛,而自身被還原,從而使溶液褪色。目標導航預習導引1233.酮酮是由羰基()與兩個烴基相連的化合物,可表示為

。丙酮是最簡單的酮類化合物,結構簡式

。丙酮不能被銀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劑氧化,但能催化加氫生成醇。一二知識精要思考探究典題例解遷移應用一、醛類的性質1.醛類的重要反應(1)加成反應與H2加成:RCHO+H2RCH2OH醛不能與Br2、HBr等物質發(fā)生加成反應。(2)氧化反應:強氧化劑(如高錳酸鉀酸性溶液、溴水等)、弱氧化劑(如銀氨溶液、新制的氫氧化銅等)都能把醛基氧化成羧基。(3)甲醛的結構式為,甲醛雖然是一元醛,但可以看作是含有兩個醛基,所以在被氧化劑氧化時相當于二元醛。一二知識精要思考探究典題例解遷移應用2.乙醛被弱氧化劑氧化實驗能成功的關鍵(1)銀鏡反應實驗成功的關鍵①試管內壁必須潔凈。②必須水浴加熱,不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③加熱時不可振蕩和搖動試管。④須用新配制的銀氨溶液,銀氨溶液不能久置,以免發(fā)生危險。⑤乙醛用量不宜太多。⑥實驗后銀鏡可用硝酸浸泡,再用水洗而除去。(2)乙醛與新制的Cu(OH)2反應實驗成功的關鍵①所配制的Cu(OH)2呈堿性。②加熱至沸騰。③Cu(OH)2必須為新制的。一二知識精要思考探究典題例解遷移應用某醛的結構簡式為

。(1)檢驗分子中醛基的方法是

;

檢驗

的方法是

。

(2)實際操作中,哪一種官能團應先檢驗?答案:(1)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若有銀鏡出現,則含—CHO取與足量銀氨溶液充分反應的溶液少量,用硝酸酸化后再加入溴水,若溴水褪色,則含(2)先檢驗—CHO,然后再檢驗

。一二知識精要思考探究典題例解遷移應用【例1】

對有機物

的化學性質敘述正確的是(

)A.能將新制的氫氧化銅氧化B.1mol該有機物最多能與1molH2發(fā)生加成反應C.能發(fā)生加聚反應生成高聚物D.1mol該有機物能與1molBr2反應解析:醛基能被新制的氫氧化銅氧化,A項錯誤;碳碳雙鍵、醛基都能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故1

mol該有機物最多可與2

mol

H2加成,B項錯誤;碳碳雙鍵能發(fā)生加聚反應生成高聚物,C項正確;碳碳雙鍵能與Br2發(fā)生加成反應,醛基能被Br2的水溶液氧化,所以1

mol該有機物能與2

mol

Br2反應,D項錯誤。答案:C一二知識精要思考探究典題例解遷移應用1.已知檸檬醛的結構簡式為

,根據已有知識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它可以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B.它可以跟銀氨溶液反應生成銀鏡C.它可使溴水褪色D.它被催化加氫的最終產物的分子式為C10H20O答案:D一二知識精要思考探究典題例解遷移應用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醛、乙醛、丙醛通常情況下都是液體B.是乙醛的同系物C.可用濃鹽酸洗去銀鏡反應實驗生成的銀鏡D.1mol最多能與5molH2發(fā)生反應解析:甲醛在通常情況下是氣體;不是乙醛的同系物;應用稀硝酸洗去銀鏡反應實驗生成的銀鏡。答案:D一二知識精要典題例解遷移應用二、醇、醛、酸的衍變關系及相關定量計算1.醛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其轉化關系為醇

酸,即RCH2OHRCHORCOOH2.有機物的氧化、還原反應(1)氧化反應:有機物分子中失去氫原子或加入氧原子的反應,即加氧去氫。(2)還原反應:有機物分子中加入氫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應,即加氫去氧。一二知識精要3.相關定量計算(1)一元醛發(fā)生銀鏡反應或與新制的Cu(OH)2反應時,量的關系如下:1mol~2molAg1mol~1molCu2O(2)甲醛發(fā)生氧化反應時,可理解為所以,甲醛分子中相當于有2個—CHO,當與足量的銀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作用時,可存在如下量的關系:1molHCHO~4molAg1molHCHO~4molCu(OH)2~2molCu2O典題例解遷移應用一二知識精要典題例解遷移應用

一二知識精要典題例解遷移應用

一二知識精要典題例解遷移應用一二知識精要典題例解遷移應用完全燃燒0.1mol某飽和一元醛生成8.96L(標準狀況)二氧化碳。3.6g該醛跟足量的銀氨溶液反應,生成固體物質的質量為(

)A.10.8g B.7.2gC.9.4g D.11.6g答案:A知識鏈接案例探究能使溴水或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有機物歸納1.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機物(1)與烯烴、二烯烴、炔烴等不飽和烴發(fā)生加成反應而使溴水褪色。(2)與具有還原性的含—CHO的物質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使溴水褪色。(3)與苯酚等有機物發(fā)生取代反應而使溴水褪色。(4)汽油、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化碳、己烷、氯仿等與溴水混合時,能通過萃取作用使溴水中的溴進入有機溶劑層,從而使水層褪色,但此過程屬于物理變化。注意:在利用溴水鑒別一些有機物時,應分清溴水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明確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因為不同的作用可以產生不同的現象,這是鑒別的關鍵。知識鏈接案例探究2.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有機物(1)分子含有

或—C≡C—的不飽和有機物,一般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而使之褪色。(2)苯的同系物(與苯環(huán)相連的碳原子上連有氫原子)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3)含有醇羥基、酚羥基、醛基等的有機物,一般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而使之褪色。知識鏈接案例探究下列是芳香族化合物A、B、C、D、E的轉化關系,其中A、E的分子式分別是C9H8O和C9H8O2,E分子中除苯環(huán)外還含有一個六元環(huán),且E中不含甲基。根據下列轉化關系回答問題:(1)寫出A分子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

(2)A→B的反應方程式為

;反應類型是

。

(3)D、E的結構簡式為D

;E

。

(4)A、B、C、D中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有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