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3章平面圖形的畫法3.1常用繪圖和編輯命令3.2三視圖的畫法 3.1常用繪圖和編輯命令
3.1.1常用繪圖命令
1.直線命令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繪圖→直線。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line(或l)。
2)操作方法
按上述方法調(diào)用直線命令,按命令提示指定第一點,然后指定第二點,即完成第一條線段繪制。若要繼續(xù)畫,則輸入下一點。若要退出直線命令,可回車確定或按Esc鍵。
3)舉例
(1)兩點坐標法畫直線。
用鍵盤輸入點的坐標有直角坐標和極坐標兩種方式。具體又分為絕對直角坐標、相對直角坐標、絕對極坐標和相對極坐標四種,其中相對坐標應用較多。
①絕對直角坐標:是相對于絕對坐標原點的坐標,輸入X和Y坐標,中間用逗號分開,即“X,Y”,?如圖3.1(a)所示。具體操作是調(diào)用直線命令,指定第一點輸入原點坐標0,0,再指定第二點輸入A點坐標5,4,回車。②相對直角坐標:是指終點相對于起點的坐標,輸入時應先在X、Y坐標前輸入符號@,即“@X,Y”,如圖3.1(b)所示。具體操作是調(diào)用直線命令,指定第一點A的坐標2,2,再指定第二點輸入B點坐標@3,2,回車。
③絕對極坐標:輸入對坐標原點的長度和角度,兩者用“<”分開,即格式是“長度<角度”,如圖3.1(c)所示。具體操作是調(diào)用直線命令,指定第一點輸入原點坐標0,0,再指定第二點輸入A點坐標40<30,回車。④相對極坐標:輸入終點對起點的長度及終點對起點的角度(而不是對原點),兩者也是用“<”分開,即格式是“@長度<角度”,如圖3.1(d)所示。具體操作是調(diào)用直線命令,指定第一點A的坐標40<30,再指定第二點輸入B點坐標@20<60,回車。圖3.1注意:應用極坐標時要注意角度的正負號問題,其遵循的原則是“順-逆+”,即直線若是通過其起點水平線順時針旋轉(zhuǎn)到位的則其極坐標的角度為負值,反之為正值。
以圖3.2為例,點擊直線命令,從A點開始繪制,命令提示行如下:
命令:line
指定第一點:10,10回車
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60<30即B點
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30<-90即C點
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C回車(C為閉合)圖3.2
(2)定方向定距離法畫直線。
此法主要用于繪制正交直線,首先將狀態(tài)欄中的正交按鈕按下。以圖3.3為例,用鼠標定出A點后,然后拖動鼠標往AB方向(右邊)移動,之后在命令提示行直線輸入長度值80,即定出B點。然后再拖動鼠標往BC方向(上邊)移動,之后在命令提示行直線輸入長度值50,即定出C點。以此類推,分別定出D、E、F三點,最后輸入C閉合。圖3.3
(3)捕捉法畫直線。
以圖3.4畫外公切線和中心線為例,具體操作如下:圖3.4①設置捕捉方式為切點,即移動鼠標到狀態(tài)欄中的對象捕捉按鈕處,單擊右鍵,選擇“設置”,彈出“草圖設置”對話框,選擇“切點”作為捕捉模式。注意要關(guān)閉其他捕捉模式,如圖3.5所示。圖3.5②點擊直線命令圖標。
③將鼠標分別移到左圓R20的A處,則會自動產(chǎn)生捕捉切點標記,按左鍵確認。
④將鼠標移到右圓R20的B處,也會自動產(chǎn)生捕捉切點標記,單擊左鍵確認,回車,退出直線命令,此時已把切線AB準確畫出。同樣可把CD、EF兩條外公切線畫好。
⑤設置捕捉方式為圓心,此時可不必關(guān)閉其他捕捉模式。⑥點擊直線命令圖標,將鼠標分別移到左圓R20的圓心P1處或圓弧處,則會自動產(chǎn)生捕捉圓心標記,按左鍵確認。再將鼠標移到右圓R20的圓心P2處或圓弧處,也會自動產(chǎn)生捕捉切點標記,按左鍵確認,則畫好了中心線P1P2。繼續(xù)畫P2P3、P3P1,最后回車。
利用上述方法完成圖3.6~3.9的繪制。圖3.6圖3.7圖3.8圖3.9
2.圓命令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繪圖→圓。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circle(或c)。
2)操作方法
調(diào)用圓命令,按命令提示分別采用不同的方式繪圓。繪圓方法共有六種,下面舉例說明。
3)舉例
(1)圓心、半徑方式(默認方式),見圖3.10(a)。
調(diào)用圓命令,按提示輸入圓心坐標或用定點的方法確定圓心A,再輸入半徑值20,回車即可。
(2)圓心、直徑方式,見圖3.10(b)。
調(diào)用圓命令,用定點的方法確定圓心A,定出圓心后,在命令行輸入D,回車,再輸入直徑值40,回車即可。若從下拉菜單“繪圖/圓”中點擊此方式,定出圓心后,直接輸入直徑值40即可(不必輸入D)。
(3)三點方式,見圖3.10(c)。調(diào)用圓命令,在命令行輸入3P回車,然后打開捕捉模式,在繪圖區(qū)捕捉三點A、B、C即可。若從下拉菜單“繪圖/圓”中點擊此方式,直接在繪圖區(qū)捕捉三點即可畫出一個圓。
(4)兩點方式,見圖3.10(d)。
調(diào)用圓命令,在命令行輸入2P回車,然后在繪圖區(qū)捕捉兩點A、B,這樣就直接畫出以A、B兩點連線為直徑的圓。若從下拉菜單“繪圖/圓”中點擊此方式,直接在繪圖區(qū)確定兩點即可畫出一個圓。
(5)相切、相切、半徑(T)方式,見圖3.10(e)。
調(diào)用圓命令,在命令行輸入T回車,然后打開捕捉模式,選擇切點,用相切的捕捉方式指定與圓相切的第一條線l1,再指定第二條線l2,最后輸入半徑值14即可。此方式用下拉菜單輸入命令較方便。
(6)相切、相切、相切方式,見圖3.10(f)。
用下拉菜單“繪圖/圓/相切、相切、相切”調(diào)用此命令,然后直接指定與圓相切的三條線l1、l2、l3即可畫出內(nèi)切圓。圖3.10利用圓命令繪制圖3.11和圖3.12。圖3.11圖3.12
3.矩形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繪圖→矩形。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rectangle(或rec)。
2)操作方法
按上述方法調(diào)用矩形命令,按命令提示分別繪制不同的矩形。矩形分為三種:一般矩形、倒棱角矩形和倒圓角矩形,其具體畫法見下面的舉例。
3)舉例
(1)一般矩形的畫法。
如圖3.13(a)是一個80×50的一般矩形,首先點擊,用抓點的方法輸入矩形的第一個角點(如左下角A點),然后輸入對角點B點的相對坐標@80,50,即繪出此矩形。
(2)倒棱角矩形的畫法。
如圖3.13(b)是一個80×50的倒棱角矩形,首先點擊,根據(jù)提示輸入C(即選擇“倒角(c)”選項),輸入第一個倒角距離值(X方向)10,回車。輸入第二個倒角距離值(Y方向)10,回車。用抓點的方法定矩形的第一角點(如左下角A點),然后輸入對角點B點的相對坐標@80,50,即繪出倒棱角矩形。
(3)倒圓角矩形的畫法。
如圖3.13(c)是一個80?×?50的倒圓角矩形,與倒棱角的矩形的畫法相似,首先點擊,根據(jù)提示輸入F,再輸入圓角半徑10,后面的操作與一般矩形相同。圖3.13如圖3.14所示,若分別以A、B、C、D四點作為第一角點,則其另一角點的坐標分別為:
;
;
;
。
利用矩形命令繪制圖3.15。圖3.14圖3.15
4.正多邊形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繪圖→正多邊形。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polygon(或pol)。
2)操作方法
調(diào)用正多邊形命令,填寫正多邊形的邊數(shù),用抓點的方法指定正多邊形的中心,選擇是內(nèi)接于圓(I)還是外切于圓(C),再輸入圓的半徑即可。也可利用邊長來繪制。注意在繪多邊形時將狀態(tài)欄中的“正交”按鈕按下。
3)舉例
(1)內(nèi)接正多邊形,見圖3.16(a)。
調(diào)用正多邊形命令,輸入正多邊形的邊數(shù)“6”,用抓點的方法指定正六邊形的中心,選擇內(nèi)接于圓(I),再輸入圓的半徑“40”即可。
(2)外切正多邊形,見圖3.16(b)。
調(diào)用正多邊形命令,輸入正多邊形的邊數(shù)“6”,用抓點的方法指定正六邊形的中心,選擇外切于圓(C),再輸入圓的半徑“40”即可。
(3)定邊長繪正多邊形,見圖3.16(c)。
調(diào)用正多邊形命令,輸入邊數(shù)“6”,回車后,輸入E,依次指定邊長的第一點和第二點(輸入邊長45)即可。圖3.16利用正多邊形等命令繪制圖3.17~圖3.19。圖3.17圖3.18
圖3.19
5.橢圓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繪圖→橢圓。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ellipse(或el)。
2)操作方法
繪制橢圓、橢圓弧有三種方法(具體見下面的舉例),畫時應將“正交”按鈕按下。
3)舉例
(1)軸端點法:已知一軸兩端點及另一軸半軸長繪橢圓,如圖3.20(a)所示。調(diào)用命令,輸入橢圓其中一根軸的一個端點(如A點),輸入另一個端點(用定方向、定距離的定點方法定點)(如B點),即輸入100,回車;再輸入另一軸半軸的長度30,回車。
(2)中心點法:已知一中心、一軸端點及另一半軸長繪橢圓,如圖3.20(b)所示。
調(diào)用命令,輸入C,捕捉橢圓中心點。輸入一半軸端點(用定方向、距離的定點方法定點)(如A點),即輸入50,回車;再輸入另一半軸端點B,即輸入30,回車。
(3)橢圓弧的畫法:已知一軸兩端點及另一半軸長繪一段橢圓,如圖3.20(c)所示。
調(diào)用命令,輸入A,捕捉一軸兩端點(如A、B兩點),輸入另一半軸長30,輸入起始角度-30,再輸入終止角度180,即得圖(c)的橢圓弧。圖3.20利用橢圓命令繪制圖3.21和圖3.22。圖3.21圖3.22
6.樣條曲線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繪圖→樣條曲線。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spline(或spl)。
2)操作方法
在二維圖形下繪制波浪線時,先輸入樣條曲線命令,用左鍵選擇一定數(shù)量的點,選完后按鼠標右鍵三次即可繪制曲線(曲線自動擬合)。
3)舉例
如圖3.23(a)、(b)所示,調(diào)用樣條曲線命令之后分別點擊1、2、3、4、5、6、7、8各點即可畫出波浪線。圖3.23利用樣條曲線等命令繪制圖3.24。圖3.24
7.圓環(huán)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繪圖→圓環(huán)。
●命令行鍵入:donut(或do)。
2)操作方法
激活圓環(huán)命令后,按提示填入圓環(huán)的內(nèi)徑,再填入圓環(huán)的外徑,抓取圓環(huán)的圓心即可。當內(nèi)徑取為0時,有時可作為繪特殊點使用,如圖3.25所示。
3)舉例
如圖3.25(a)所示,調(diào)用圓環(huán)命令之后,在命令行直接輸入內(nèi)徑20,回車,再輸入外徑22即得出圖中圓環(huán)。圖3.25利用圓環(huán)命令繪制圖3.26和圖3.27(尺寸自定)。
圖3.26
圖3.27
8.圓弧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繪圖→圓弧。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arc(或a)。
2)操作方法
圓弧的畫法比較多,常用的操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三點畫?。簭南吕藛巍袄L圖”中點擊“圓弧”,選“三點”,再按抓點的方法取三點,如圖3.28(a)所示。
(2)起、心、終點畫弧:注意輸入順序,圓心是相對起點坐標,終點是相對圓心坐標。如圖3.28(b)所示。
(3)起、心、角畫?。狠斎肫瘘c、圓心和角度(圓心角)畫弧,如圖3.28(c)所示。
(4)起、心、長畫?。杭摧斎肫瘘c、圓心和弦長畫弧,如圖3.28(d)所示。圖3.28
3)舉例
如圖3.29(a)所示,利用直線命令先繪制出三條垂直線后,再利用起、心、終點的方法來畫出半圓弧。請讀者自行思考3.29(b)圖應如何繪制。圖3.29利用圓弧命令繪制圖3.30。圖3.30
9.多義線
多義線是指具有給定寬度且起點和終點的寬度可相等,也可不相等的連續(xù)線段。這些線段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圓弧,該連續(xù)的線段屬于同一實體。多義線編輯命令是一條功能很強的命令,而它的使用方法相對于其它命令而言,比較復雜。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繪圖→多義線。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pline(或pl)。
2)操作方法
下面以圖3.31為例來說明多義線的用法。
指定起點:100,100
指定下一點或[圓弧(A)/半寬(H)/長度(L)/放棄(U)/寬度(W)]:A
指定弧的終點或[角度(A)/半寬(H)/圓心(CE)/方向(D)/長度(L)/半徑(R)/放棄(U)/寬度(W)]:H
指定半寬起點<0.0000>:0
指定半寬終點<0.0000>:9
指定弧的終點或[角度(A)/半寬(H)/圓心(CE)/方向(D)/長度(L)/半徑(R)/放棄(U)/寬度(W)]:R指定圓弧的半徑:50
指定圓弧的終點或[角度(A)]:@0,100
指定弧的終點或[角度(A)/半寬(H)/圓心(CE)/方向(D)/長度(L)/半徑(R)/放棄(U)/寬度(W)]:H
指定半寬起點<9.0000>:9
指定半寬終點<9.0000>:6
指定弧的終點或[角度(A)/半寬(H)/圓心(CE)/方向(D)/長度(L)/半徑(R)/放棄(U)/寬度(W)]:R
指定圓弧的半徑:60
指定圓弧的終點或[角度(A)]:@0,-120指定弧的終點或[角度(A)/半寬(H)/圓心(CE)/方向(D)/長度(L)/半徑(R)/放棄(U)/寬度(W)]:L
指定下一點或[圓弧(A)/半寬(H)/長度(L)/放棄(U)/寬度(W)]:H
指定半寬起點<6.0000>:6
指定半寬終點<6.0000>:6
指定下一點或[圓弧(A)/半寬(H)/長度(L)/放棄(U)/寬度(W)]:@80,0
指定下一點或[圓弧(A)/半寬(H)/長度(L)/放棄(U)/寬度(W)]:H
指定半寬起點<6.0000>:9指定半寬終點<9.0000>:0
指定下一點或[圓弧(A)/半寬(H)/長度(L)/放棄(U)/寬度(W)]:@15,0
指定下一點或[圓弧(A)/半寬(H)/長度(L)/放棄(U)/寬度(W)]:回車圖3.31利用多義線命義繪制圖3.32和圖3.33。圖3.32圖3.33
10.圖案填充
該命令在機械零件圖中主要用于剖面線的繪制。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繪圖→剖面線。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Hatch(或BH,H)。
2)操作方法
下面以繪制圖3.34中P1、P2區(qū)域的剖面線為例說明其操作方法。圖3.34
(1)點擊繪圖工具條中的圖案填充圖標,彈出如圖3.35所示的“圖案填充和漸變色”對話框。將“類型”置為“預定義”;“圖案”主要根據(jù)材料定,零件是金屬材料時圖案選為ANSI31;“角度”為0(但此時剖面線角度為45°;“比例”用來改變剖面線的間距,應根據(jù)圖形的具體情況來定,直到剖面線間距合適為止。圖3.35
(2)點擊“拾取點”按鈕,用鼠標左鍵在P1區(qū)域內(nèi)選一點,單擊右鍵,選“確定”,再次彈出如圖3.35所示的對話框。然后點擊該對話框中的“預覽”按鈕,觀察剖面線的間距是否合適。若合適,則回車或點擊右鍵即可;若不合適,則點擊左鍵回到如圖3.3所示的對話框,修改比例即可。
(3)用同樣的方法得到P2處區(qū)域的剖面線,但應將圖3.35對話框中的角度值改成90(此時剖面線的角度為135°),其他方法同上。請讀者嘗試完成其他區(qū)域的填充。利用圖案填充命令繪制圖3.36~圖3.38。圖3.36圖3.37圖3.38
11.點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繪圖→點。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Point(或Po)。
2)操作方法
調(diào)用點命令,彈出如圖3.39所示的菜單。從圖中可看出,可繪單個點,也可繪多個點。圖3-39下面以圖3.40為例具體介紹如何將直線進行定數(shù)等分的方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按圖繪制兩條正交直線AB、CD。
(2)設置點樣式:點擊下拉菜單“格式/點樣式…”,彈出圖如3.41所示的點樣式對話框。選擇打“×”樣式或其它樣式,單擊“確定”按鈕。
(3)點擊下拉菜單“繪圖→點→定數(shù)等分”,選擇要定數(shù)等分的對象:點擊線段AB。
(4)輸入線段數(shù)目或[塊(B)]:6,即已將線段AB6等分,見圖3.40。
(5)同理將線段CD進行6等分。
(6)用直線命令連接各節(jié)點。圖3.40圖3.413.1.2常用編輯命令
同手工繪圖一樣,用AutoCAD設計一個完整的圖形也要經(jīng)過反復修改和編輯才能達到設計的目的。利用AutoCAD提供的編輯命令,就可對已作的圖形進行修改、復制、移動等操作。掌握了編輯命令可加快繪圖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圖形編輯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先輸入命令,后選擇編輯對象;另一種是先選擇編輯對象,后輸入命令。一般第一種方法用得較多。
1.刪除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修改→刪除。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erase(或e)。
2)操作方法
繪圖時單選或框選多余的對象,對象呈現(xiàn)藍色,然后右擊鼠標即可。
2.復制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修改→復制。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copy(或cp)。
2)操作方法
復制命令可進行單一復制和多重復制,AutoCAD2006直接可進行多重復制。具體方法如下:
(1)單一復制。如圖3.42(a)所示,使用復制命令后將左邊10的圓復制到右邊的中心線上。具體操作如下:
調(diào)用復制命令
選擇對象:選取圖3.42(a)中的f10圓后回車
指定基點或位移,或[重復(M)]:用捕捉的方法選取圓心點
指定位移的第二點:用捕捉的方法選取第二個點,即可復制另一個10圓圖3.42
(2)多重復制。如圖3.42(b)所示,復制出9個10圓。具體操作如下:
調(diào)用復制命令
選擇對象:選取圖3.42(b)中的左邊10圓后回車
指定基點或位移,或[重復(M)]:輸入m后回車
指定基點:用捕捉的方法選取圓心點
指定位移的第二點:
用捕捉的方法分別選取水平線與垂直線的交點即可復制出9個f10圓利用復制命令繪制圖3.43和圖3.44。圖3.43圖3.44
3.鏡像
鏡像命令主要用于繪制對稱圖形。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修改→鏡像。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mirror(或mi)。
2)操作方法
如圖3.45,用鏡像命令將圖(a)中的上半部分(已經(jīng)按標注尺寸繪制完畢)以AB為對稱軸畫成圖(b),操作方法如下:
選擇對象:用框?qū)⑸习氩糠诌x上,回車
指定鏡像線的第一點:抓取A點
指定鏡像線的第二點:抓取B點
是否刪除源對象[是(Y)/不(N)]<N>:回車即可圖3.45利用鏡像命令繪制圖3.46和圖3.47。圖3.46圖3.47
4.偏移命令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修改→偏移。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offset(或o)。
2)操作方法
偏移命令有以下兩種用法:
(1)已知距離法:輸入偏移距離,再指定偏移方向,如圖3.48(a)所示,將P1線分別向上、向下偏移到P2和P3,偏移距離均為50。
指定偏移距離或[通過T]<1.0000>:50選擇要偏移的對象或<退出>:(用鼠標點擊P1線)
指定點以確定偏移所在一側(cè):(點擊P1線的上側(cè))
這樣即將P1線偏移到P2處。用同樣的方法將P1線偏移到P3處。
(2)通過一點法:通過某一點偏移,如圖3.48(b)所示,將直線P1通過A點偏移到P2。
指定偏移距離或[通過T]<1.0000>:t
選擇偏移的對象或<退出>:(用鼠標點擊P1)
指定通過點:用捕捉端點或交點的方法抓取點A這樣即將P1線移偏移到P2處。
請讀者思考圖3.48(c)、(d)中橢圓和矩形這兩個實體是否也可向內(nèi)或外偏移。圖3.48利用偏移命令繪制圖3.49(方格長為10,寬為10)和圖3.50。圖3.49圖3.50
5.陣列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修改→陣列。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array(或ar)。
2)操作方法
按照圖形的分布陣列可分為環(huán)形陣列和矩形陣列。
(1)矩形陣列,如圖3.51(d)所示。
選擇對象:(選擇圖3.51(a)中8的圓作為陣列的對象)
輸入陣列類型[矩形(R)/環(huán)形(P)]:R回車
輸入行數(shù):2,回車輸入行數(shù):2,回車
輸入行間距或指定單位單元:32(行間距為正表示向Y軸正方向),回車
輸入列間距或指定單位單元:48(列間距為正表示向X軸正方向),回車
這樣即可得到圖3.51(d)。
讀者思考:圖3.51(b)、(c)中已知8,則行間距、列間距應輸入多少?圖3.51
(2)環(huán)形陣列,如圖3.52所示。
選擇對象:選擇小圓R5作為陣列的對象
輸入陣列類型[矩形(R)/環(huán)形(P)]:回車
指定中心點:用抓點的方法捕捉圓R20的圓心
輸入陣列中項目的數(shù)目:6,回車
指定填充角度(+=逆時針,-=順時針)<360>:回車
是否放置陣列中的對象[是(Y)/或(N)]:回車圖3.52注意:在AutoCAD2004、2005、2006版中則會彈出對話框,如圖3.53所示。在對話框中,首先選擇陣列方式,再根據(jù)各提示輸入相應的數(shù)值。圖3.53利用陣列等命令繪制圖3.54和圖3.55。圖3.54圖3.55
6.移動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修改→移動。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move(或m)。
2)操作方法
移動命令是將一個或多個實體從原來的位置平移到一個新的位置,平移后原圖消失。這與復制命令有相似之處,不同之處是復制后原圖形還存在。
3)舉例
如圖3.56所示,調(diào)用移動命令后,選擇移動對象,回車,指定基點A或者打開正交模式輸入位移100,再指定第二個點B即可。圖3.56如圖3.57所示,請將圓移動到三角形任一角上。
如何將圖3.58(a)移動至圖3.58(b)內(nèi)。圖3.57圖3.58
7.旋轉(zhuǎn)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修改→旋轉(zhuǎn)。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rotate(或ro)。
2)操作方法
例如,將圖3.59中的矩形繞A點旋轉(zhuǎn)30°,操作方法如下:
選擇對象:選擇矩形,回車
指定基點:捕捉A點
指定旋轉(zhuǎn)角度或[參照(R)]:30,回車圖3.59將圖3.60(a)中的六邊形用旋轉(zhuǎn)命令轉(zhuǎn)換成圖3.60(b)所示圖形。圖3.60
(2)利用旋轉(zhuǎn)等命令繪制圖3.61。圖3.61
8.修剪命令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修改→修剪。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tram(或tr)。
2)操作方法
用一條或幾條線段剪除與之相交的另一條或幾條線段的一部分(以交點為界)。前者為裁剪邊,后者為被裁剪邊(或要剪除)的目標。兩者可以互換。裁剪邊界可以是封閉的,也可以是不封閉的。下面以圖3.62(a)為例說明該命令的用法。圖3.62選擇剪切邊…
選擇對象:(點選邊界即圖3.62(a)中的直線AB),回車
選擇要修剪的對象或[投影(P)/邊(E)/放棄(U)]:(點選修剪的對象CD)
這樣即可得到修剪后的圖形。
注意:為了提高修剪效率,點擊修剪命令后,將光標移至繪圖區(qū)直接點擊右鍵確認,然后再用左鍵點選多余的線即可。讀者可自行練習掌握,并完成圖3.62(b)、(c)、(d)。利用修剪等命令繪制圖3.63。圖3.63
9.延伸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修改→延伸。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extend(或ex)。
2)操作方法
延伸命令與修剪命令完全相反,即有界延伸,如圖3.64所示。使用時先選延伸到的對象,再選要延伸的對象。
調(diào)用延伸命令
選擇邊界在邊…
選擇對象:選擇P2(延伸到此處)
選擇要延伸的對象:選擇P1圖3.64將圖3.65中的直線延伸與圓相交。
將圖3.66中的直線P3、P4分別延伸到P1、P2,然后進行修剪。圖3.65圖3.66
10.倒角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修改→倒角。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chamfer(或cha)。
2)操作方法
調(diào)用倒角命令后,先輸入距離?D,再輸入第一個、第二個倒角值,然后選擇要倒角的對象即可。若要繼續(xù)倒角,回車就可以重新彈出此命令。具體操作如下:
(1)兩直線的倒角,以圖3.67(a)左端為例。
調(diào)用倒角命令選擇第一條直線或[多段線(P)/距離(D)/角度(A)/修剪(T)/方法(M)]:D
指定第一個倒角距離:6,回車
指定第二個倒角距離:4,回車
然后選擇需要倒角的兩條直線即可。
注意:倒角時一定要注意選擇直線的先后順序,即哪個倒角距離在前就先選哪條直線。讀者可自行完成圖3.67(a)中剩余的兩個倒角。
(2)多段線的倒角,如圖3.67(b)所示。
調(diào)用倒角命令選擇第一條直線或[多段線(P)/距離(D)/角度(A)/修剪(T)/方法(M)]:D
指定第一個倒角距離:10,回車
指定第二個倒角距離:10,回車
選擇第一條直線或[多段線(P)/距離(D)/角度(A)/修剪(T)/方法(M)]:P
選擇矩形后自動倒好四個10×10的直角。這種倒角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
(3)直線的相交,如圖3.67(c)所示。
利用倒角命令可將不相交的直線相交于一點。其操作要點是將倒角距離D值設為0。圖3.67利用倒角等命令繪制圖3.68和圖3.69。圖3.68圖3.69
11.圓角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修改→圓角。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fillet(或fi)。
2)操作方法
圓角命令與倒角命令的操作相似,不同之處是輸入的是圓角半徑。倒圓角的對象可以是直線、圓弧或曲線。
(1)兩直線的倒圓角,如圖3.70(a)所示。
調(diào)用圓角命令
選擇第一個對象或[多段線(P)/半徑(R)/修剪(T)]:R
指定圓角半徑:20,回車
選擇第一個對象或[多段線(P)/半徑(R)/修剪(T)]:選第一條線
選擇第二個對象:選第二條線
(2)圓弧的倒圓角,通過倒圓角和修剪命令可得到圖3.70(b)。
(3)直線與圓或弧之間的倒圓角,如圖3.70(c)所示。圖3.70利用圓角等命令繪制圖3.71和圖3.72。圖3.71圖3.72
12.打斷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修改→打斷。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break(或br)。
2)操作方法
利用打斷命令可以刪除對象的某一部分或?qū)ο蠓殖蓛蓚€可以截斷的對象,如線、圓、弧、多段線、樣條曲線、坐標線與射線。當截斷一個對象時,應先選對象(點選對象時,點選的位置也同時被視為第一個截斷點)。具體應用如下:
(1)單點斷開,見圖3.73(a)。此法既可以將圖形在某點斷開并保留原圖形,也可以將圖形在某點斷開并刪去某部分。下面以圖3.73(a)中的第三條直線為例。
調(diào)用打斷命令
選擇對象:選點A處(記住選擇對象一定要在打斷處選擇)
指定第二個打斷點或[第一點(F)]:用鼠標點擊超過直線右端點任意處圖3.73
(2)兩點斷開,見圖3.73(b)。此法可將圖形在兩點處準確斷開。
調(diào)用打斷命令
選擇對象:選圓
指定第二個打斷點或[第一點(F)]:F,回車
指定第一個打斷點:捕捉A點
指定第二個打斷點:捕捉B點利用打斷命令繪制圖3.74和圖3.75。圖3.74圖3.75
13.比例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修改→比例。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scale(或sc)。
2)操作方法
利用比例命令可將原圖形的尺寸按實際放大或縮小,下面以圖3.76為例說明其操作方法。選擇對象:框選正五邊形
指定基點:捕捉參考點(以中心點為例)
指定比例因子或[參照(R)]:2,回車
這樣即將原正五邊形放大2倍,同時尺寸也隨之放大2倍。
注意:比例因子>1為放大,比例因子<1為縮小。圖3.76利用比例命令將圖3.77各放大和縮放一倍,并觀察它的尺寸變化。圖3.77
14.分解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修改→分解。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explode(或x)。
2)操作方法
利用分解命令可將多段線、尺寸、圖塊等實體分解成獨立的線、線段、圓弧、箭頭、文本等,這樣就便于編輯操作。比如要偏移矩形的某一條邊,若不分解,則整個矩形都會偏移;若進行分解,則整個矩形就成了四條獨立的邊,分解后可對每條邊進行編輯,如圖3.78所示。
調(diào)用命令
選擇對象:選擇矩形,回車
讀者可對比分解前后的矩形狀態(tài)。圖3.78分解圖3.79中的矩形組和圖3.80中的多義線。圖3.79圖3.80
15.拉伸
1)命令調(diào)用
●下拉菜單:修改→拉伸。
●繪圖工具條:。
●命令行鍵入:stretch(或s)。
2)操作方法
可將對象以拉伸的方式改變其長度。注意操作時,必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院住院綜合樓建設項目發(fā)展前景與實施方案分析
- 公民道德建設行動計劃
- 地塊平整項目實施方案優(yōu)化升級
- 標準化廠房建設項目設計方案解析
- 提升品牌美譽度的有效途徑計劃
- 技術(shù)研發(fā)路線圖計劃
- 創(chuàng)造長期價值的工作計劃設計
- 班主任的時間管理與工作效率計劃
- 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計劃
- 個人信用評分與貸款利率的關(guān)系試題及答案
- 電動吸引器的應用及護理培訓課件
- 人教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2復習課件
- 家庭農(nóng)場相關(guān)規(guī)章制度
- 能源與環(huán)境概論(盧平)教案
- 24小時值班和領(lǐng)導帶班制度
- GB∕T 17602-2018 工業(yè)己烷-行業(yè)標準
- GB 38454-2019 墜落防護 水平生命線裝置
- 中考物理命題培訓講座
- 生產(chǎn)安全事故風險評估報告(參考模板)
- 125萬噸硫鐵礦斜坡道施工組織設計
- 畢業(yè)設計10層框架—剪力墻結(jié)構(gòu)體系設計計算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