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導學案(全冊)_第1頁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導學案(全冊)_第2頁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導學案(全冊)_第3頁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導學案(全冊)_第4頁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導學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導學案

第一單元認識上、下、前、

課題課型新授課

后(教材P1-2頁)

執(zhí)教楊應江上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課時1課時

1.通過學習,讓學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應用實

際生活。

教學目標2.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方法。3、培養(yǎng)學生樂學、愛學。

2、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方法。3.培養(yǎng)學生樂學、愛學。

2、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方法。3、培養(yǎng)學生樂學、愛學。

重點: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

教學

難點: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對性。

重難點

難點: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對性。

學法指導觀察、引導、當堂訓練。

學具準備實物

教學流程

教師復備

一.課前導習。

(學生生成)

游戲:(1)用手比出上、下、前、后。

(2)用手比比相反的口令。

二.課堂研習。

1訂.正完成課前準備。

2.引導學生完成自覺要求:

(1)請小朋友看課本第1頁,看課本主題圖。

⑵說一說圖上有什么?

⑶卡車在誰的上面?火車在誰的上面?

⑷小朋友根據圖再說一說,問一問,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

下面?

3.匯報交流。

4、用課本,學習用具比一比位置。(上、下)

5.引導學生認識前后

5、引導學生認識前后

教師復備

(1)觀察第2頁的主題圖。

(學生生成)

(2)同桌互說圖上有什么?(說位置)

⑶說位置,引導學生完成:

()在()的前面,()在()的后面根據左邊格式

張寧在李林的()面,王英在張寧的()面說一說。

我在()的前面()在我的()面

6.匯報交流。(小組交流)

三、當堂訓練。

(一)必做題。

1.聽口令擺一擺。(完成教材做一做第1題)

2.完成做一做笫2題。

(二)選做題。

你會填嗎?

1.(1)太陽在樹的(湎。

(2)小鳥在小雞的()面。

(3)小雞在小鳥的()面。

(4)太陽在小雞的()面。

2.(1)小明的前面有()個人,后面有()個人。

(2)最前面是(),最后面是()o

(3)把小東前面的5個同學圈起來。

四、課堂小結

談收獲!

五.板書設計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導學案

第一單元2,認認識識左左右右|、中~~~

課題課型新授課

(教材P3-4頁)

執(zhí)教楊應江上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課時1課時

1通.過觀察操作,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關系。

2、聯系生活實際,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

教學目標

2聯.系生活實際,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

2、聯系生活實際,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

重點:左、右位置關系。

教學

難點:體會左、右的相對性。

重難點

難點:體會左、右的相對性u

學法指導引導、自主、當堂訓練

學具準備主題圖

教學流程

教師復備

一.課前導習。

(學生生成)

1聽.口令,擺一擺(上、下、前、后)。

2游.戲:

聽口令,讓學生做出來,比一比誰最快。

二.課堂研習。

1、訂正,完成課前準備

2出.示自學提示

(1)請把你的右手舉高,說一說我們平常都用右手做什么?

⑵請把你的左手舉高,說一說我們平常都有左手做什么?

3.匯報交流

4.游戲活動,體驗左右

聽口令做動作:

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教師復備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學生生成)

5.體會左右相對性

師和生面對面站著,師舉起右手,讓學生說一說舉的是哪只手。

三、當堂訓練。

1.必做題。

⑴完成教材P4做一做第2題。

⑵按順序數一數

△△△△△△A△A

從左往右數,把第3個三角形圈起來,從右往左數,在第5個三

角形下面畫Oo

2選.做題。

(1)排在從右邊數的第()個,從左邊數的第()個,與它相鄰的

動物是誰?請你在與它相鄰的動物下面回“

⑵左面的小動物是誰?請你用把它圈起來。右面的小動物

是誰?請你用“口”把它圈起來。的左面一共有()個小動

物,右邊有()個小動物。一共有()個小動物。

四、課堂小結

談收獲!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導學案

第一單元2.確定位置

課題課型新授課

(教材P5-6頁)

執(zhí)教楊應江上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課時1課時

1.能夠在具體的情景中,根J履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

2、讓學生說一說,找一找才修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使學生能從兩個角

度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目標2.讓學生說一說,找一找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使學生能從兩個角

度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2、讓學生說一說,找一找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使學生能從兩個

角度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重點: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

難點:根據行、列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重難點

難點:根據行、列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學法指導觀察、引導、合作、探究

學具準備課本主題圖

教學流程

一.課前導習。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同桌互說一下你所坐的位置。

二.課堂研習。

1、訂正,完成課前準備

2.談話提示課題

3、出示自學提示:

(1)看課本第5頁的圖;

(2)請同學們根據第5頁的圖,把用紅線連著的同學在第()組第

()個填空。

⑶小組合作討論:

你的座位是第()組、第()個。

你前面的同學是第()組、第()個。

你左邊的同學是第()組、第()個。

你右邊的同學是第()組、第()個。

4.匯報交流

4、匯報交流

教師復備

5.檢查自學情況:

(學生生成)

指名玩游戲:請第4組第2個同學站起來

請第2組第1個同學拍拍手

XXX同學在哪里?

第3組第4個同學是誰?

三、當堂訓練。

1.必做題。

⑴完成第6頁“做一做二

⑵說說生活中交通方面哪些地方要考慮位置關系。

2.選做題。

把下列水果放在相應的格子里(畫圖)。

例:把放在第3層第2格。

(1)把放在第2層第2格。

(2)把放在第4層第1格。

(3)把放在第一層最后一格。

四、課堂小結

談收獲!

五.板書設計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導學案

第二單元課時一:十幾減9

課題課型新授課

(教材P10-12頁)

執(zhí)教楊應江上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課時1課時

1.從情境圖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進行十幾減9

的計算。

教學目標2.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進行十幾減9

的計算。

2、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進行十幾減9

的計算。

教學

正確計算十幾減9

重難點

學法指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當堂訓練

學具準備

教學流程

一.課前導習。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1.1015181419

9()10()10()10()10()

2.9+()=139+()=129+()=17

9+()=169+()=119+()=20

二.課堂研習。

1.明確學習目標

2自.學提示

(1)看第10頁主題圖。說說圖意

⑵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3)圖中的問題你能用什么方法計算?

()0()=()

(4)討論計算方法。

3.匯報交流、總結方法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4.檢測自學情況

獨立完成教材第12頁的例1

指名說算法。

三、當堂訓練。

1.11-9=16-9=13-9=17-9=

15-9=18-9=12-9=14-9=

2圈.一圈,算一算。

△△△△△△△△A

13-9=18-9=

3.連一連。

9-615-96+3

2+618-912-9

4.思考題。

11一9=1+()12—9=2+()

14—9=4+()17-9=8+()

四、課堂小結

談收獲!

五.板書設計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導學案

第二單元課時二:十幾減

課題幾課型新授課

(教材P15頁)

執(zhí)教楊應江上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課時1課時

1.學會利用加減法的關系,計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2.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的樂趣。

2、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的樂趣。

教學

正確熟練計算退位減法

重難點

學法指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當堂訓練

學具準備

教學流程

一.課前導習。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1.1010101010

7()4()()5()21()

2.6+()=12()+8=155+()=11

9+()=13()+7=114+()=12

3.說說看可以怎么計算12-9=()

二.課堂研習。

1.明確學習目標

2.自學提示

⑴觀察教材第15頁例2主題圖,同桌互說圖意c

(2)列式計算。

⑶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⑷歸納計算方法。

教師復備

3.檢測自學情況

(學生生成)

14-5=

三、當堂訓練。

L我會算

14—6=11—5=16—9=13—4=

18-9=12-7=17-8=15-8=

2.我會填

8+()=129+()=136+()=11

()+7=136+()=12()+5=14

3.在。里填“+”或“一”。

605=111708=91509=6

1205=7307=101406=8

4.我會看圖列式計算。

oooo??e

ooooeeeeAAAAAAAA

四、課堂小結

給同桌說說計算方法

五.板書設計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導學案

第二單元課時三:

課題課型新授課

用數學解決問題

執(zhí)教楊應江上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課時1課時

1.學會看圖理解圖意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

2.學會分析解決簡單的求總數加法應用題和求剩余的減法應用

教學目標題。

2、學會分析解決簡單的求總數加法應用題和求剩余的減法應用

題。

教學學習目標L2

重難點

學法指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當堂訓練

學具準備

教學流程

一.課前導習。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1.7+5=15-6=18-9=4+8=

2.□□□□□□□OOOOOO

口和。一共有多少個?口。口二口

3.

還剩多少個蘋果?口??诙?/p>

二.課堂研習。

1.明確學習目標

2.自學提示

(1)觀察教材第19頁主題圖,同桌說說圖意。

(2)13個同學玩捉迷藏,這里有6個人,藏起來幾人?

3提出問題,并列式解答

3提出問題,并列式解答

教師復備

(1)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

(學生生成)

學,??

列式:

⑵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

人,?

列式:

⑶歸納小結:

當堂訓練。

1.完成課本第20頁的“做一做”

2、小明一共拿了12個氣球,左手拿了5個,右手拿幾個?

3.

?個

4.圈圈算算

?000Q000OO0O0

13-9=

5.選做題

13個同學排成一排,小麗左邊有9人,小麗右邊有幾人?

四、課堂小結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導學案

第三單元

課題課時一:平面圖形的拼組課型新授課

課時一:平面圖形的拼組

執(zhí)教楊應江卜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課時1課時

1通.過觀察、操作、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

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教學目標

2.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2、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教學

正確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重難點

學法指導自主學習、觀察操作

學具準備長方形、正方形

教學流程

教師復備

一.課前導習。

(學生生成)

1、你知道它們是誰嗎?

O□

2.說一說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

3.說一說止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

二.課堂研習。

1.交流課前準備

2明.確學習目標

3自.學指導:

(1)拿出長方形紙,先上、下對折,說說兩條相對的邊怎么要,角

怎么樣?再左右對折,說說兩條相對的邊怎么樣?角怎么

樣?

⑵方法向上,用正方形紙上、下對折、左右對折,說說正方形的

邊長怎么樣?角怎么樣?

⑶學做風車:

⑶學做風車:

教師復備

①拿出準備的長方形紙,剪成一個正方形;

(學生生成)

②參照P27的內容,自己學做一個風車。

4.交流展示

5、你能將一個長方形變成正方形嗎?自己試試看,把你的方法

說明給小朋友聽?

當堂訓練。

1.必做題。

1.猜猜它是什么圖形?

⑴它有三條邊、三個角。()

⑵它有4個角,4個角相等,4條邊也相等。()

⑶它相對的邊相等,四個角相等。()

2.判斷題

⑴正方形四條邊相等。()

⑵長方形對邊相等。()

(3)3根同樣長的小棒可以拼成一個三角形。()

(4)4個正方形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

4.選做題。動手分一分

分成3個長方形分成4個正方形分成3個三角形

4.選做題。

用一個長方形,兩個三角形,拼你喜歡的圖案

四、課堂小結

談談你的表現

五.板書設計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導學案

第三單元

課題課時二:平面圖形的轉換課型新授課

課時二:平面圖形的轉換

執(zhí)教楊應江上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課時1課時

1.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二角形和圓的特點,并能辨別這些圖形。

2、動手拼一拼,經歷圖形的分解與組合過程,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

力。

教學目標2.動手拼一拼,經歷圖形的分解與組合過程,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

力。

2、動手拼一拼,經歷圖形的分解與組合過程,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

力。

教學目標1.2

重難點

學法指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動手操作

學具準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教學流程

一.課前導習。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1、請你給下列圖形分類:

1234567

長方形()圓()

正方形()三角形()

2.請你用小棒擺一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二.課堂研習。

1.檢查課前準備

2明.確學習目標

3自.學指導:

⑴拿出兩張相同大小的長方形紙,拼一拼,會拼成什么樣的

圖?

⑵拿出四張相同大小的止方形紙,拼一拼,有幾種拼法?

⑶拿出12張小棒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教師復備

4.匯報交流

(學生生成)

當堂訓練。

1.必做題。

⑴完成課本P28頁“做一做”

⑵完成課本P29頁笫2題。

2.選做題

⑴完成課本P29頁第5題

⑵下面的各圖像什么?由哪些圖形線成?這些圖形各有多少

個?

1.2、

像()像()

()個()形()個()形

()個()形()個()形

()個()形()個()形

像()像()

()個()形()個()形

()個()形()個()形

3.思考題:拆紙飛機

四、課堂小結

五.板書設計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導學案

第三單元

課題課型新授課

課時三:立體圖形的拼組

課時三:立體圖形的拼組

執(zhí)教楊應江上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課時1課忖

1.通過拼、擺,使學生初步感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

2、通過觀察、操作、動手,使學生初步感知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2通.過觀察、操作、動手,使學生初步感知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之間的關系。

2、通過觀察、操作、動手,使學生初步感知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1.2

重難點

學法指導觀察引導、動手操作、當堂訓練

學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

教學流程

一.課前導習。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1.數一數

二.課堂研習。

1.檢查課前準備

2自.學提示:

(1)用2個正方體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圖形?

(2)用4個長方體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圖形?

(3)用3個正方體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圖形?

(4)用8個正方體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圖形?

3.匯報交流

當堂訓練。

1.必做題。

⑴完成課本P28頁“做一做”。

教師復備

⑵完成課本P29頁第3.4題。

(學生生成)

(3)做成一個正方體

數字4的對面是數字()

數字1的對面是數字()

數字6的對面是數字()

2.選做題

3.思考題:P30頁第4題

四、課堂小結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導學案

第四單元L數數、數的組成

課題(教材P31-33)課型新授課

執(zhí)教楊應江上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課時1課忖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熟練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

2.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目標

3.體會數位的意義。

3、體會數位的意義。

重點:計數單位“一”和“十”,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

教學難點:掌握接近整十數時,確定一個整十數是幾。

重難點難點:掌握接近整十數時,確定一個整十數是幾。

難點:掌握接近整十數時,確定一個整十數是幾。

學法指導自主、合作、觀察、引導等

學具準備小棒等

教學流程

一.課前導習。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1.6個一和1個十組成(),()個十和()個一組成19o

2.1個十和2個一組成(),20是由()個十組成的。

二.課堂研習。

1.出示自學要求,引導學生自學:

(1)畫中有幾個小朋友?池們在干什么?

(2)圖中的羊大概有幾只?

⑶學生交流匯報,怎么數數。

小結:用小棒數10根一捆,10個是()

20個是()

100個是()

2.從三十五到一百(數小棒)

三十五:由3個()和5個()組成。

四十二:由4個()和2個()組成。

六十七:由()個十和()個一組成。

六十七:由()個十和()個一組成。

教師復備

八十九:由()個()和()個()組成。

(學生生成)

五十三:由()個()和()個()組成。

八十六:由()個()和()個()組成。

當堂訓練。

1.填數:

(1)76.77、(卜79()、()、82.83。

(2)46、45、()、43、42.()、()、()。

⑶??IIIIIIlli

0102030()()607080()()

2.8個十是(),10個十是()。

5個十和8個一是()o

78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69后面的一個數是()。

3.連一連

586910073

十位是7十位是510個十十位是6

個位是3個位是8個位是9

4.選做題

同學們站隊做操,李英從前面數和從后面數都是第6個,李

英這一隊一共有多少人?

四、課堂小結

五.板書設計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導學案

第四單元

課題2.讀數、寫數(P34-35頁)課型新授課

2、讀數、寫數(P34-35頁)

執(zhí)教楊應江上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課時1課時

1.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

2.掌握100以內的各數。

教學目標3、理解數位的意義,初步建立數感。

3.理解數位的意義,初步建立數感。

3、理解數位的意義,初步建立數感。

教學

正確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重難點

學法指導引導、自主、探究等

學具準備計數器等

教學流程

一.課前導習。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1.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35數到42,從86數到100o

(2)一個一個地數,從10數到70,從40數到100o

2填.空:

(1)()個是一H,十里面有()個;

(2)()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個十;

(3)75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4)6個十和2個一組成();

(5)5個一和3個十組成()。

二.課堂研習。

1、出示計數器:

從()邊起,第一位叫()位,第二位叫()位。

從()邊起,第一位叫()位,第二位叫()位。

教師復備

2.出示2捆鋁筆和4枝鋁筆:

(學生生成)

有()個十和()個一枝。

3.小組討論:一共有幾枝鉛筆?這個數該怎么讀?怎么

寫?

學生交流報告。

寫數:先寫()位,再寫()位,十位上是幾,就寫(),個位

上是兒,就寫(),這個數寫作()o

讀數:先讀()位數,再讀()位數,十位上是幾,就讀(),

個位匕是幾,就讀(),這個數讀作()。

4.自學例5、例6.

學生交流、匯報。

5.小結:

讀數和寫數,都從()位起。

當堂訓練。

1.寫出下面各數:

四十六三十九六十一百七十八

()()()()()

2.讀一讀,寫一寫。

寫作:寫作:寫作:

讀作:讀作:讀作:

讀作:讀作:讀作:

教師復備

3.選做題。

(學生生成)

有一個兩位數,它個位上的數字與十位上的數字相加的和是

8,這樣的數你能寫出幾個?

答:能寫出()個,分別()、()、()、()、()、()、()、

()。

四、課堂小結

五.板書設計

五、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導學案

第四單元3.數的順序、比較

課題大小(教材P38-39頁)課型新授課

執(zhí)教楊應江上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課時1課時

1,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目標2.熟練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

2、熟練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

重點: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

難點: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少”的相對性。

重難點

難點: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少”的相對性。

學法指導引導、自主、合作、探案

學具準備課本主題圖

教學流程

一.課前導習。教師復備

1、讀出下列各數:(學生生成)

1007546298321

2.寫出下面各題:

九十三五十八二十七六十四十三

3.一個數從()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

位是()位。

4.一個數有3個十和8個一,這個數是();()個一和()

個十組成98o

二.課堂研習。

1、自學教材P38例7,完成后集體討論、訂正。

2、自學教材P39頁例8,交流匯報:你是怎樣比較這兩個數的大

小的?

2、自學教材P39頁例8,交流匯報:你是怎樣比較這兩個數的大

小的?

2、自學教材P39頁例8,交流匯報:你是怎樣比較這兩個數的

大小的?

2.自學教材P39頁例8,交流匯報:你是怎樣比較這兩個數的大

小的?

2、自學教材P39頁例8,交流匯報:你是怎樣比較這兩個數的

大小的?

小結:先看()位上的數,()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小大,如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果()位上的數相同,再看()位上的數,()位上的數大,則

這個數就大。

當堂訓練。

1.必做題。在O里填上“V”或“二”。

200104805個十24016

9909個十一百01002709

(1)、按順序填一j填C___________________

59606167

525047

(2)、看圖寫數,并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0()()0()

2.選做題。

寫出三個十位上是5的數()、()、()。

比較它們的大?。海ǎ荆ǎ荆ǎ﹐

四、課堂小結

談收獲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導學案

第四單元4.多些、少些

課題課型新授課

(教材P40)

執(zhí)教楊應江上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課時1課時

1.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義。

教學目標2.逐步建立數感。

2、逐步建立數感。

教學

理解多些、少數的含義

重難點

學法指導自主、合作、探究

學具準備課本主題圖

教學流程

一.課前導習。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1.52后面連續(xù)的五個數是()、()、()、()、()。

52后面的第五個數是()。

2.按順序寫數:

(1)18,()、()、()、()、()、()、()、26

(2)()、()、()、()、()、()、()、69、70

3.按人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234517397830

()

二.課堂研習。

1.出示教材P40例9

紅金魚有(),花金魚有()條,黑金魚有()條。

(1)()多;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比()多一些,()比()多得多;

出()少;

()比()少一些,()比()少得多。

2.用“多一些,少一些”各說一句話。

用“多得多,少得多”各說一句話。

當堂訓練。

[.選一選。

⑴比43少一些的數是():

A.85B.44C.20D.39

⑵比67多得多的數是();

A.100B.65C.70D.67

(3)比80少得多的數是();

A.10B.35C.42D.80

(4)比60多一些的數是();

A.99B.90C.68D.40

2.用“多一些”“少一些”或“多得多”“少得多”填一填。

小明今年9歲,哥哥今年12歲,奶奶今年68歲;

(1)哥哥的年齡比小明(),比奶奶()o

⑵奶奶的年齡比哥哥(),也比小明()o

連線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小狗39只小貓86只小雞42只

小雞也比小狗小雞比小貓小貓比小狗小狗比小雞

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

3.選做題:

蘋果56個菠蘿86個蘿卜18個

()比()多一些()比()少一些

()比()多得多()比()少得多

四、課堂小結

談收獲

五.板書設計

五、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導學案

第四單元5.整十數加一位

課題數和相應的減法。(教材P41)課型新授課

執(zhí)教楊應江上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課時1課時

1熟.練口算整十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教學目標2.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2、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

難點:會用不同方法計算。

重難點

難點:會用不同方法計算。

學法指導自主、合作、操作、探案等

學具準備小棒等

教學流程

一.課前導習。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1、填空:

⑴62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2)3個十和2個一是()o

(3)7個一和2個十組成的數是()。

(4)58里面有()個()和()個()o

二.課堂研習。

L出示教材P41例10

⑴小組說圖意。

⑵列式計算。

⑶小組討論計算方法。

(4)交流匯報總結算法。

2.小結、歸納算法。

2、小結、歸納算法。

當堂訓練。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1.必做題:

(1)算一算。

10+7=60+7=50+6=

7+10=7+60=6+50=

(2)

20+4=80+5=40+2=24-4=85-5=42-2=

(3)32=30+()4+()=7450+()=57

20+()=2984=8()+()()+3()=38

(4)比大小:

80+306376-607087-7090

69-907070+207260+8067

2.選做題。

括號里最大能填兒?

50+9>()40+()<46

85-()>8067-()>61

四、課堂小結

談收獲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導學案

第五單元1.認識人民幣

課題課型新授課

(教材P46-49頁)

執(zhí)教楊應江上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課時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C

2、懂得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目標

3.教育學生勤儉節(jié)約和愛護人民幣。

3、教育學生勤儉節(jié)約和愛護人民幣。

重點: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

難點:人民幣之間的換算和簡單計算。

重難點

難點:人民幣之間的換算和簡單計算。

學法指導操作、觀察、合作、探究等

學具準備硬幣等

教學流程

一.課前導習。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1.填空:

(1)10個一是()個十,1個十里面有()個一;

⑵一百里有()個十,一百里有()個一;

(3)2個十是(),5個十是()o

2.

19-9-5=12+8-9=11+4-9=

16-6-9=16-8-4=17-9+7=

二.課堂研習。

1.談話提示課題。

2檢.查訂正課前準備。

3、自學例1。(提問這此人民幣你知道嗎?)

3.自學例1。(提問這此人民幣你知道嗎?)

3、自學例1。(提問這此人民幣你知道嗎?)

4.自學例2:教師復備

2角人民幣可以換()個1角(學生生成)

5角人民幣可以換()個1角

人元人民幣二()角

5.自學例3:

師問:(1)1張2元可以換()張1元。

(2)1張5元可以換()張1元。

(3)1張20元可以換()張10元。

(4)1張50元可以換()張10元。

(5)1張100元可以換()張10元。

(6)1張100元可以換()張50元。

6.自學例4:

1角二()分1元=()角1元二()分

當堂訓練。

1.必做題:

在()填上適當的數

(1)1張5角錢可以換()張1角錢。

(2)1張1元錢可以換()張5角錢。

(3)1張10元錢可以換()張1元錢。

(4)1張1元錢可以換()張1角錢。

(5)1張100元錢可以換()張10元錢。

2.選做題(連線)。教師復備

(學生生成)

(1)1元70分(2)50角1角

7憊8角10分5元

80分2元4角3元

20角10角3()角40分

3.思考題。

3元=()角50角二(沅1角二(沅

8元=()角70角二()元()分=11元

四、課堂小結

談收獲

五.板書設計

五、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導學案

第五單元2.簡簡單單的的計計算算|皿

課題課型新授課

(教材P50-51頁)

執(zhí)教楊應江上課時間

主備人*審核*

年級一年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