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4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4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4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4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546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如果我們要學習農作物種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飼養(yǎng)等知識,可以參考()A.B.C.D.2、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大學發(fā)表演講時,提出了中國關于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設想,即建立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統(tǒng)一交通基礎設施,消除貿易壁壘,并進一步推進各方合作。關于我國古代陸上絲綢之路,說法錯誤的是()A.是在漢代張騫通西域后開通的B.西域的葡萄、石榴等作物傳人中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C.其路線是從西漢首都洛陽出發(fā),直達西亞、歐洲D.這條通道在我們今天的現(xiàn)實生活中仍有著重要的價值和作用3、青銅器的品種繁多,用途廣泛司母戊鼎的用途是()A.食器B.酒器C.祭祀用的禮器D.樂器4、古代帝王的勵精圖治能促使盛世局面的形成.下列搭配正確的是()A.文景之治--漢高祖B.光武中興--漢武帝C.貞觀之治--武則天D.開元盛世--唐玄宗5、下列制度在西周沒有實行過的是()

①禪讓制②郡縣制③世襲制④分封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6、請在題后的括號中寫出與下列思想觀點對應的學派。(6分)(1)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2)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7、1127年,“靖康之變”北宋滅亡。______。(判斷對錯)8、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進京,在吸取昆劇、秦腔、京調、漢調等地方戲優(yōu)點的基礎上,于光緒年間逐步形成新的劇種京劇。______(判斷對錯)9、約公元前______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______。10、請寫出相對應書籍文獻的名稱。

(1)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______。

(2)翔實記錄玄奘西行天竺的見聞:______。

(3)孫思邈第一次記錄火藥配方:______。11、在中國境內已發(fā)現(xiàn)的早期直立人遺存中,以______化石最為著名,______已經使用天然火,提高了原始人類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2、東晉南朝時,江南的瓷器燒制技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白瓷已成為人們日常的生活用具。13、玄奘西行與岳飛抗金、文天祥抗元雖都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件,但兩者有本質區(qū)別:前者屬于友好和平往來,后者則是抵御外來侵略。。A.正確B.錯誤14、青銅器和牛耕的推廣應用,使得春秋戰(zhàn)國大量開墾荒地和深耕細作成為可能。(對的填T,錯誤的填F)()15、宋朝政治的一個明顯特點是重文輕武,就是提升文官地位,輕視武備乃至軍隊。。A.正確B.錯誤16、戰(zhàn)國七雄是齊楚秦燕趙魏韓。______(判斷對錯)17、公元前841年,西周爆發(fā)“國人暴動”,周幽王被驅逐出鎬京。______(判斷對錯)18、唐太宗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整頓吏治,發(fā)展經濟,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A.正確B.錯誤19、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______評卷人得分四、連線題(共4題,共36分)20、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加強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永恒不變的追求,也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請把和下列歷史人物相關的歷史事件用線連起來,共6分)雍正帝抗擊倭寇戚繼光收復臺灣鄭成功設駐藏大臣康熙帝設伊犁將軍順治帝冊封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乾隆帝冊封五世達賴為“達賴喇嘛”21、根據(jù)下列內容提示寫出相對應的歷史人物(1)大慶石油工人“鐵人”——(2)解放軍好戰(zhàn)士——(3)黨的好干部——22、連線:

儒家____無為而治。

法家____兼愛非攻。

道家____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墨家____用“刑罰”統(tǒng)治。

兵家____以禮治國23、元昊遼朝臨安阿保機西夏上京。

趙構金朝興慶阿骨打南宋會寧評卷人得分五、材料題(共2題,共14分)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鄭和七下西洋,到過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鄭和船隊每到一處,都以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換取當?shù)氐奶禺a。與當?shù)毓俑蜕倘碎_展貿易。在古里進行交易時,商議貨價,寫成合約,最后握手擊掌為定,不再悔改?!私贪妗吨袊鴼v史》七年級下冊(1)依據(jù)材料一,鄭和下西洋船隊最遠到達哪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鄭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2)依據(jù)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回答,鄭和船隊與海外各國交往有什么特點?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3)根據(jù)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鄭和為什么能成功地實現(xiàn)遠航?25、材料:商鞅把小的鄉(xiāng)邑合并為縣;全國共設31縣,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標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賦稅,保障國家的財政收入。變法五年后,秦國富強起來。

(1)商鞅變法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期的哪個諸侯國?

(2)材料所反映的是商鞅變法中的哪兩項具體措施?

(3)商鞅變法的積極影響是什么?

(4)從效果上看,商鞅變法給了你怎樣的歷史啟示?評卷人得分六、識圖題(共4題,共8分)26、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一中的人物是誰?他有什么壯舉?該壯舉始于哪年?(2)圖一人物的壯舉有什么重大意義?(3)圖二人物分別是誰?

(4)圖二中的人物在反侵略方面有什么重大貢獻?我們該如何評價這個人物?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

。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個學派的觀點?這個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誰?(2)材料二、三分別反映哪個學派的觀點?(3)以上三則材料共同反映的是什么時期思想文化領域的什么現(xiàn)象?(4)如果你生活在這個時期,你會接受哪個學派的治國觀點?為什么?28、下圖為我國古代某一朝代的疆域圖?;卮饐栴}:(1)上圖所示行政區(qū)劃最早出現(xiàn)于哪個朝代?是誰建立的?(2)從圖中可以看出當時統(tǒng)治者采取什么制度對遼闊的疆域進行有效管理的?管理西藏的機構是什么?(3)今天的沈陽市位于當時的哪個行???(4)北京在當時叫什么?屬于哪個部門管轄?29、下圖為《唐朝疆域》,請將下列地點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圖中對應的方框內。A.唐朝都城:長安B.藏族生活的地區(qū):吐蕃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C【分析】北朝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該書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內容十分豐富。賈思勰強調農業(yè)生產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種植農作物必須因地制宜,不誤農時;要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還提出了多種經營和商品生產等寶貴思想。這部農業(yè)科學技術的著作,突顯了中國古代科學家以民生為本的務實精神,反映出當時農業(yè)生產技術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這部農書對后世農學的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我們要學習農作物種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飼養(yǎng)等知識,可以參考《齊民要術》。

故選:C。

本題以學習農作物種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飼養(yǎng)等知識為依托;考查《齊民要術》.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三國兩晉南北朝科技、文化和藝術成就。【解析】C2、C【分析】A.古代陸上絲綢之路是在漢代張騫通西域的基礎上開通的。

B.西域的葡萄;石榴、核桃和苜蓿等作物傳入中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C.絲綢之路的出發(fā)點是長安;直達西亞;歐洲的。

D.絲綢之路在我們今天的現(xiàn)實生活中仍有著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題目中ABD表述正確。

故選:C。

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的相關內容。張騫出使西域后;漢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張騫出使西域的貢獻就是溝通了西域各國與漢朝的聯(lián)系,最重要的是開辟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西域的葡萄、石榴、核桃和苜蓿等作物傳入中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絲綢之路這條通道在我們今天的現(xiàn)實生活中仍有著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解答本題需要識記絲綢之路的大致時間、路線、意義等。【解析】C3、C【分析】【分析】司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兒子丁文為祭祀母親而鑄造的鼎,故為孝心。因此選C。【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4、D【分析】A文景之治--漢文帝和漢景帝;B光武中興--光武帝;C貞觀之治--唐太宗;ABC對應均不正確.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對各朝代皇帝統(tǒng)治時期的識記.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解析】D5、A【分析】①禪讓制是原始社會部落聯(lián)盟首領更替的辦法;公元前約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的第二任國王。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西周沒有采用,②郡縣制是秦朝秦始皇創(chuàng)立的管理地方的措施,西周沒有采用,③世襲制和④分封制都采用過。

故選:A。

本題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熟練掌握中華文明起源的相關知識.【解析】A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6、略

【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們的準確識記。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老子是春秋晚期的思想家,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到互轉化,是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觀點是“無為而治”;孫武是兵家的鼻祖,他著有《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的軍事格言就出于此書;儒家在戰(zhàn)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要求統(tǒng)治者用“仁政”治國提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键c:人教課標版七年級上冊·中華文化的勃興(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思想家老子,百家爭鳴【解析】【答案】(1)道家、(2)兵家、(3)儒家(6分)7、略

【分析】1126年;金軍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軍俘虜宋徽宗和宋欽宗以及宗寶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滅亡.歷史上把這次事件稱為“靖康之變”.1127年,“靖康之變”北宋滅亡的表述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北宋滅亡.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fā)動兵變,他的部下?lián)砹⑺敾实郏w匡胤奪取后周政權,以開封為都城,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和他的后繼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統(tǒng)一方針,陸續(xù)消滅了南方割據(jù)政權,結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據(jù)局面.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金滅北宋的史實.【解析】√8、略

【分析】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京劇形成于清道光二十年以后到咸豐末年這段時間,即1840年至1860年。當初徽班風靡京華,到嘉慶;道光年間,湖北的漢調藝人紛紛進京,形成徽漢合流的局面,徽戲在聲腔、劇目、演出諸方面都發(fā)生新的變化。經過較長時間的孕育、演化,經過多種融合與嬗變,終于產生了一種新的劇種京劇。所以本題表述錯誤。

故答案為:×。

本題主要考查明清時期的藝術成就的相關史實。明清時期;戲劇表演成為城鄉(xiāng)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動。北京是戲曲薈萃之地。在19世紀中期,以徽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劇。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明清時期的藝術成就的相關史實?!窘馕觥俊?、略

【分析】依據(jù)所學;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定都陽城.

故答案為:2070;夏朝.

本題考查夏朝的建立.

本題以夏朝建立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解析】2070;夏朝10、略

【分析】(1)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唐朝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翔實記錄玄奘西行天竺見聞的是《大唐西域記》.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由天竺回到長安.貞觀二十年,玄奘將自己的游歷所見所聞寫成了《大唐西域記》,是研究7世紀中亞和南亞各國,特別是研究印度歷史地理的珍貴文獻.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

(3)據(jù)所學知;唐朝中期的書籍里留下了火藥配方的記載,孫思邈在在《丹經》中第一次把火藥配方記錄下來.

故答案為:

(1)《金剛經》.

(2)《大唐西域記》.

(3)《丹經》.

本題以填空題的形式考查古代的重要書籍文獻.

注意識記中國古代重要書籍文獻的內容及其作者.【解析】《金剛經》;《大唐西域記》;《丹經》11、元謀人北京人【分析】生活于距今約170萬的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也是在中國境內已發(fā)現(xiàn)的早期直立人遺存中,最為著名的遠古人類遺址。北京人已經能夠人工取火,這大大提高了原始人類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

故答案為:

元謀人;北京人。

本題考查的是元謀人;北京人的知識點。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本題考查的是元謀人、北京人的知識點,考查的是學生對元謀人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窘馕觥吭\人北京人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2、×【分析】【分析】這是基礎題,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知識積累,學生根據(jù)自己平時的歷史知識儲備,不難得出正確答案,江南的青瓷燒制技術在此時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技術的提高有助于青瓷器具的使用,青瓷成為人們日常的生活用品。【點評】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13、×【分析】本題考查玄奘西行與岳飛抗金、文天祥抗元的相關知識。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件,屬于友好往來,但岳飛抗金、文天祥抗元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內部的矛盾斗爭,不屬于抵御外來侵略。故題干敘述錯誤。故選B?!窘馕觥緽14、×【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的相關史實。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個體生產成為可能,出現(xiàn)了“公作則遲”,“分地則速”的現(xiàn)象。故題目說法錯誤。【解析】F15、×【分析】本題考查宋朝政治的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太祖時期,重文輕武,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宋太宗時期,抑制武將,提升文臣的地位。武將帶兵打仗要按照“陣圖”行軍布陣。故本題題干敘述錯誤,故選B?!窘馕觥緽16、√【分析】戰(zhàn)國初年;晉國分裂為韓;趙、魏三國,與原有的秦、楚、燕、齊,并稱戰(zhàn)國七雄。因此題干的說法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戰(zhàn)國七雄。戰(zhàn)國七雄指的是戰(zhàn)國時期七個較大的諸侯國。

本題以戰(zhàn)國七雄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解析】√17、×【分析】公元前841年;周厲王與民爭利,橫征暴斂,加重了對勞動人民的剝削,暴虐無道,獨斷專行,引發(fā)了“國人暴動”,周厲王被趕走,西周開始走向衰落。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國人暴動;知道“國人暴動”使西周開始走向衰落。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熟練掌握夏商周的更替?!窘馕觥俊?8、×【分析】本題考查唐太宗統(tǒng)治的相關知識。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明白統(tǒng)治者不可過分樂榨農民。政府要輕徭薄賦,發(fā)展生產?;实垡谟谡。坡犝_意見。大臣要廉潔奉公,統(tǒng)治才能鞏固。唐太宗注意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那時候,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fā)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tǒng)治為“貞觀之治”。唐玄宗的統(tǒng)治被稱為開元盛世。故題干敘述錯誤。故選B。

【解析】B19、×【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出現(xiàn)青銅器。到了夏朝,青銅器種類逐漸增多。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青銅器生產規(guī)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著名的青銅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等。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zhèn)國之寶”的美譽。故題干表述錯誤。

故答案為:×。

本題主要考查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青銅器的相關史實?!窘馕觥俊了?、連線題(共4題,共36分)20、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先看事件根據(jù)事件的相關知識來確定是哪位歷史人物的貢獻,雍正帝設駐藏大臣、戚繼光抗擊倭寇、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帝冊封五世班禪、順治帝冊封五世達賴、乾隆帝設伊犁將軍考點:明清重要歷史人物【解析】【答案】21、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大慶石油工人“鐵人”的主要事跡。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60年4月,王進喜帶領的鉆井隊打出了大慶油田的第一口油井。王進喜以吃大苦、耐大勞、公而忘私、忘我拼搏的勞動贏得了人們的贊譽,人們稱他是“鐵人”。故填寫:王進喜。(2)本題考查的是雷鋒的主要事跡。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雷鋒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以“甘當螺絲釘”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被譽為“解放軍好戰(zhàn)士”。故填寫:雷鋒。(3)本題考查的是焦裕祿的主要事跡。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制定了治理風沙、內澇、鹽堿“三害”的規(guī)劃,大力提倡在蘭考種植泡桐,鎖住黃沙。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癥后,仍頑強堅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稱頌為“黨的好干部”。故填寫:焦裕祿?!窘馕觥浚?)王進喜(2)雷鋒(3)焦裕祿22、以禮治國用“刑罰”統(tǒng)治無為而治兼愛非攻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分析】【分析】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主張“無為而治”,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莊子的思想是以老子的學說為基礎而發(fā)展的,主張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天人合一,一切順其自然,不可強求,因此道家與無為而治連線;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主張“兼愛”和“非攻”,要求對待別人就像對待自己一樣,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堅決反對以大欺??;以強凌弱的戰(zhàn)爭。墨家連接兼愛非攻;兵家孫武著《孫子兵法》,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的思想,“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與兵家連接;韓非子是戰(zhàn)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主張改革,用“刑罰”統(tǒng)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深受秦國國君的賞識。法家連接用“刑罰”統(tǒng)治;荀子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強調“禮學”,“禮”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標準和治國的根本。強調把“禮”和“法”結合起來才能治理好國家,明確尊卑等級。以禮治國與儒家連接起來。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考查百家爭鳴。23、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兩宋時期,中原王朝實力較弱,無力完成對全國的統(tǒng)一,北方民族政權并立。遼由耶律阿保機于916年建立,都城在上京;西夏是黨項族首領元昊于1138年建立,都城在興慶;出現(xiàn)遼、西夏與北宋有和有戰(zhàn)的局面;受遼壓迫的女真族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騎兵抗遼,并于1115年在會寧稱帝,國號金,金于1125年和北宋一起滅了遼國,1127年金滅掉北宋,同年趙構在臨安重建宋朝,史稱南宋,出現(xiàn)西夏、金與南宋和戰(zhàn)的局面。【解析】五、材料題(共2題,共14分)24、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鄭和下西洋的相關知識點。明朝前期,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聯(lián)系,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1405-1433,鄭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明朝時期,我國是世界上強盛的國家,國力雄厚,社會安定,這是鄭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2)本題考查的是鄭和下西洋與海外各國交往的特點和產生的積極影響的相關知識點。依據(jù)材料“鄭和船隊每到一處,都以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換取當?shù)氐奶禺a。與當?shù)毓俑蜕倘碎_展貿易。在古里進行交易時,商議貨價,寫成合約,最后握手擊掌為定,不再悔改”可知,鄭和船隊與海外各國交往時非常的公平、公正,沒有恃強凌弱、強買強賣。由此可知,鄭和船隊與海外各國交往的特點是和平、公平。鄭和下西洋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開創(chuàng)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yè)作出了偉大貢獻。(3)本題考查的是鄭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的相關知識點。通過對上述材料和問題的探究可知,明朝前期,國力強盛,這是鄭和下西洋成功的前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指南針運用于航海,造船業(yè)發(fā)達為鄭和下西洋通過了支持;鄭和吃苦耐勞、英勇無畏、勇于探索的精神支撐鄭和七下西洋;此外還有明成祖的支持?!窘馕觥浚?)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社會安定,國力雄厚。(2)特點:和平;公平。積極影響: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開創(chuàng)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yè)作出了偉大貢獻。(3)明朝前期國力強盛;指南針運用于航海;造船業(yè)發(fā)達;鄭和吃苦耐勞、英勇無畏、勇于探索的精神;明成祖的支持等等。25、略

【分析】

本題考查了戰(zhàn)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的措施;影響及啟示.

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最后一問屬于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戰(zhàn)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為了確立封建統(tǒng)治;發(fā)展封建經濟,紛紛掀起變法運動,其中以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徹底.

(2)由材料“商鞅把小的鄉(xiāng)邑合并為縣;全國共設31個縣,由國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反映的變法內容是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標記;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賦稅,保障國家的財政收入.”反映的變法措施是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3)商鞅變法的積極影響是經過商鞅變法使秦國的經濟發(fā)展;軍隊的戰(zhàn)斗力不斷加強,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為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4)從效果上看;商鞅變法給我們的最大歷史啟示是順應歷史潮流,適時改革,改革使國家富強等.

故答案為:

(1)秦國.

(2)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3)經過商鞅變法使秦國的經濟發(fā)展;軍隊的戰(zhàn)斗力不斷加強,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為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4)順應歷史潮流,適時改革,改革使國家富強等言之有理即可.六、識圖題(共4題,共8分)26、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鄭和下西洋的相關內容。結合圖片信息,根據(jù)所學可以得知指的是鄭和。1405-1433年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先后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訪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了紅海沿岸和非洲東岸。鄭和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2)本題主要考查了鄭和下西洋的意義。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的偉大航海家,鄭和下西洋不僅增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開創(chuàng)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網(wǎng),為人類的航海事業(yè)作出了偉大的貢獻。(3)本題主要考查了戚繼光的相關內容。結合圖片信息,根據(jù)所學可以得知,圖中的人物是戚繼光。(4)本題主要考查了戚繼光抗倭的相關史實。明朝時期,倭寇出現(xiàn)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他們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勾結一些中國的奸商組成,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qū)。明朝政府派戚繼光抗擊倭寇,他率領戚家軍,在臺州九戰(zhàn)九捷,取得了抗倭的重大勝利,后來他又率軍開赴福建、廣州抗倭,到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戚繼光的抗倭斗爭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反抗外來民族侵略并取得勝利的斗爭,戚繼光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解析】(1)鄭和。七次下西洋。1405年。(2)鄭和下西洋不僅增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開創(chuàng)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網(wǎng),為人類的航海事業(yè)作出了偉大的貢獻。(3)戚繼光。(4)戚繼光取得抗倭斗爭的勝利;他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27、略

【分析】(1)本題考查孔子??鬃由钤诖呵锿砥?,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提出“仁”學說,要求統(tǒng)治者“為政以德”。材料一反映的是儒家學派的觀點。這個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孔子。(2)本題考查道家和法家的思想。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是老子,是春秋后期的楚國人,著有《道德經》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并且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老子認為,萬物運行有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順應自然;老子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戰(zhàn)國的韓非,主張改革,提倡法治;主張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根據(jù)材料二可知,這是道家的思想。材料三是法家思想。(3)本題考查百家爭鳴。戰(zhàn)國時期,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崩潰,新的社會制度逐步確立。此時的學術思想領域非?;钴S,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各陳其說,史稱“諸子百家”。本題的三則材料都反映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4)本題考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我們可以選擇儒家思想,因為儒家思想主張統(tǒng)治者要體察民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