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 語文 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訓練試題及解析_第1頁
初中中考 語文 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訓練試題及解析_第2頁
初中中考 語文 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訓練試題及解析_第3頁
初中中考 語文 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訓練試題及解析_第4頁
初中中考 語文 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訓練試題及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中考語文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訓練試題及解析

一、中考語文詩歌鑒賞訓練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小題。

宣州謝眺樓①餞別校書②叔云③

(唐)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注】①謝跳樓又名北樓、謝公樓,在陵陽山上。②校書:官名,即校書郎。③叔云:

李白的叔叔李云。

(1)以下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鑒賞,判斷正誤。

①這首詩的一,二兩句直接抒寫了詩人郁積的煩憂和苦悶,表現(xiàn)了詩人長期以來政治上遭

受挫折,理想和現(xiàn)實的矛盾長期糾纏在詩人心頭,使他難以解脫。

②第三、四句是個轉折,從極度苦悶突然進入遼闊開朗的境界,點出在樓上餞別的主題,

展示出詩人豪邁寬廣的襟懷。

③“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一句,語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諧統(tǒng)一,是詩中最精

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不可調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來描繪愁

緒的名言。

④“懼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進一步渲染了長空萬里的秋雁激發(fā)起來的壯思逸

興,用現(xiàn)實主義手法,把詩人的性格和昂揚豪邁之氣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⑤最后四句詩人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回到現(xiàn)實,豁達樂觀,意境高遠。

(2)簡要賞析“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p>

【答案】(1)①正確;②正確:③正確;④錯誤;⑤錯誤。

(2)人生在世是如此的不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披著頭發(fā),駕著扁舟到海上遨游去吧!這

兩句反映了詩人懷才不遇,壯志不能伸,宦途不得意,心情抑郁,思欲遠離這愁人的環(huán)

境,擺脫煩憂,到一個逍遙的新世界去。

【解析】【分析】(1)④句,“懼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運用的是浪漫主義手

法,不是現(xiàn)實主義手法。理解錯誤。⑤句,從詩歌最后的四句詩來看,"抽刀"二句,也在

抒寫強烈苦悶的同時表現(xiàn)出倔強的性格。“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寫出了李白

的進步理想與黑暗現(xiàn)實的矛盾,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是無法解決的,因此,他總是陷于“不

稱意〃的苦悶中,而且只能找到“散發(fā)弄扁舟〃這樣一條擺脫苦悶的出路。這結論當然不免有

些消極,甚至包含著逃避現(xiàn)實的成分。所以⑤句中的“詩人從痛苦中解脫出來〃顯然不準

確。④⑤兩項是錯誤的,其它三項正確。按要求填寫作答。

(2)詩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敘寫了李白總是陷于“不稱意〃的苦悶中,而

且只能找到“散發(fā)弄扁舟〃這樣一條擺脫苦悶的出路。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壯志難伸抑郁

之情,也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對光明世界的執(zhí)著追求。據(jù)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為:⑴①正確;②正確;③正確;④錯誤;⑤錯誤。

⑵人生在世是如此的不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披著頭發(fā),駕著扁舟到海上遨游去吧!這兩

句反映了詩人懷才不遇,壯志不能伸,宦途不得意,心情抑郁,思欲遠離這愁人的環(huán)境,

擺脫煩憂,到一個逍遙的新世界去。

【點評】⑴本題考查詩歌的理解和鑒賞的能力。解答時結合詩句及注釋進行理解分析即

可。大多都是關于詩歌內(nèi)容、情感、主題和手法的分析。

⑵本題考查關鍵詩句的賞析能力。解答時從“內(nèi)容+手法+情感〃進行全面分析即可。

2.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錦江思

(宋)李新

獨詠滄浪古岸邊,牽風柳帶綠凝煙。

得魚且斫①金絲膾②,醉折桃花倚釣船。

【注】①斫:zhub,用刀或斧砍。②繪:kuai,蛉魚。

(1)從全詩來看,詩人〃思〃到了哪些內(nèi)容?請概括作答。

(2)本詩末句中的“醉”和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清簡要賞

析。

【答案】(1)“思”到了在春風吹綠柳枝的時節(jié),水面騰起淡綠色的煙霧,如能得到一條

活蹦亂跳的魚兒,定會斫成生魚片,悠閑地倚靠在漁船之上,伴著整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鉤

的魚兒。

(2)不同。本詩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畫美景中,為美景所醉,表達的是一種悠閑、愉悅的

心情。而“醉里挑燈看劍”的"醉〃,是說詩人醉夢中還不忘細細看“劍",表達的是作者殺敵報

國,收復失地的理想,以及強烈的愛國之情。

【解析】【分析】(1)“牽風柳帶綠凝煙”寫的是在春風吹綠柳枝的時節(jié),水面騰起淡綠色

的煙霧。"得魚且斫金絲繪”寫的是"能得到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兒,定會斫成生魚片〃?!白碚?/p>

桃花倚釣船''寫的是悠閑地倚靠在漁船之上,伴著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鉤的魚兒。

(2)從這首詩的文字中,可以讀出作者輕松閑適的心情,而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是初

中階段學過的一首詞,辛棄疾其人,便是一個有著崇高的政治理想,一生渴望殺敵報國的

詞人,聯(lián)系到他所看的“劍”,再聯(lián)系到這個人,便能得出“醉”所表達的情感。

故答案為:⑴“思”到了在春風吹除柳枝的時節(jié),水面騰起淡綠色的煙霧,如能得到一條活

蹦亂跳的魚兒,定會斫成生魚片,悠閑地倚靠在漁船之上,伴著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鉤的

魚兒。

⑵不同。本詩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畫美景中,為美景所醉,表達的是一種悠閑、愉悅的心

情。而“醉里挑燈看劍"的"醉",是說詩人醉夢中還不忘細細看“劍”,表達的是作者殺敵報

國,收復失地的理想,以及強烈的愛國之情。

【點評】⑴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此類題不能單純的翻譯,先結合注釋翻譯為

現(xiàn)代漢語,再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用恰當?shù)恼Z言描繪所寫的畫面即可。學生在平時要多讀

書,積累優(yōu)美詞句,做題時才能得心應手。

⑵本題考查賞析古詩煉字的能力。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

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答題步驟:①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②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

句中描述景象。③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3.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1)詩句“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2)尾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案】(1)畫面:牧人驅趕著牛群回家,獵人們帶著收貨的獵物回家,好一派田園氣

象。

(2)①舉頭四望,身邊竟無相識的熟人或朋友,無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②只

好唱起《采薇》之歌,與伯夷、叔齊共享心境,抒發(fā)詩人孤獨無依的荒涼之感和隱逸山林

之志。

【解析】【分析】(1)這兩句詩描寫的景物有:牧人、牛犢、獵馬、飛禽,既然題目要求

描繪畫面,就要在頭腦中把這些意象想象成畫面,并用恰當、優(yōu)美、形象、生動的語言把

它描繪出來。

(2)結合全是內(nèi)容分析:首聯(lián)寫傍晚時分,夕陽西下,詩人獨自一人登上東皋極目遠

望,左右徘徊不己。頷聯(lián)描寫秋天山林之靜景,進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悶的心緒。頸

聯(lián),寫傍晚時分人的活動,反襯詩人的郁悶孤單的心境。尾聯(lián)環(huán)顧四圍,身邊沒有一個相

識的熟人和朋友,沒有人能夠分擔這份寂寥,只好拉來已經(jīng)遠去的伯夷、叔齊了。詩人唱

著《采薇》之歌,抒發(fā)自己隱逸山林之志。據(jù)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為:⑴畫面:牧人驅趕著牛群回家,獵人們帶著收貨的獵物回家,好一派田園氣

象。

⑵①舉頭四望,身邊竟無相識的熟人或朋友,無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②只好

唱起《采薇》之歌,與伯夷、叔齊共享心境,抒發(fā)詩人孤獨無依的荒涼之感和隘逸山林之

,七、O

【點評】⑴本題考查描繪詩句景象的能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很多寫景的詩句都給

人以美的享受。解答這樣的題,首先要分析詩句中的意象和意境,棄在頭腦里想象這樣的

意境,然后再結合詩意進行描繪。描繪的語言一定要恰當、優(yōu)美、生動、形象,給人以美

的享受。

⑵本題考查把握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答題時首先要反亞閱讀古詩,分析詩歌寫了什么

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結合詩人的經(jīng)歷或寫作背景體會這些人、事、景、物所蘊

含的詩人的感情,然后再抓住詩中的抒情句或主旨句概括詩人的思想感情,概括思想感情

的一般模式為:這首詩通過描寫(敘述)……的景色(事件),抒發(fā)(表達或贊頌了)

的感情。

4.閱讀下面古詩詞,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下面對詩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是作者寫給白居易的回贈之作,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

的憤慨不平的心情。

B.一,二句回首往事,抒發(fā)感慨并點明酬答題意。從空間和時間的角度,寫出詩人貶謫請

地之偏,貶謫時間之久。

C.三,四句運用兩個典故表達回歸之后的感受?!奥劦奄x”表達懷念友人之情:"爛柯人"抒

發(fā)了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

D."長精神〃即振作精神,表達了詩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堅韌不拔的意志。

(2)白居易極其欣賞這首詩的頸聯(lián),稱贊它"神妙"。這一聯(lián)景、情、理結合,將思想性和

藝術性巧妙融為一體。請你任選角度賞析此聯(lián)。

【答案】(1)B

(2)哲理:這兩句詩包含著一種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常用來說明;沒落的事物或由它沒

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著自己的規(guī)律發(fā)展下去。(個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

要向前發(fā)展的,新事物也必將取代舊事物。未來總是有希望的,前景將無限美好)

情感:詩人通過寫沉舟側畔仍有千帆競發(fā)和病樹前頭依舊萬木皆春的情景,表達了自己身

處逆境仍能自信樂觀、豁達灑脫的情感。

修辭: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浮沉表現(xiàn)出曠達的襟懷。

景:沉舟的旁邊千帆過往,病樹前面萬木向榮,描繪出一幅境界開闊、生機勃勃的畫面,

給人以鼓舞。

【解析】【分析】⑴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上,根據(jù)各個選項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斷正誤

即可。B項有誤;結合內(nèi)容可知,“點明酬答題意”應在尾聯(lián)。而非一、二句。故選B。

⑵對詩句的賞析,注意可以從比喻修辭的角度分析含義,也可以從詩人的思想感情和詩句

富含的哲理去分析。"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意思是: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

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劉禹錫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

相當達觀。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從詩中翻出這二句,反而

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昵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xiàn)出豁達的

襟懷。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個人的沉淪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要向前

發(fā)展的,未來肯定會比現(xiàn)在好。詩意為:大江之上,沉舟之側仍有千帆競發(fā);大自然中,

雖有病樹但萬木依舊爭春。作者以"沉舟""病樹"自比,并與千帆競發(fā)、萬木爭春的富有生

機的景象形成反襯,蘊含深刻的哲理:新陳代謝,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表現(xiàn)了詩人對

仕宦升沉、世事變遷的豁達胸襟,以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故答案為:⑴B;

⑵哲理:這兩句詩包含著一種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常用來說明;沒落的事物或由它沒落

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著自己的規(guī)律發(fā)展下去。(個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要

向前發(fā)展的,新事物也必將取代舊事物。未來總是有希望的,前景將無限美好)

情感:詩人通過寫沉舟側畔仍有千帆競發(fā)和病樹前頭依舊萬木皆春的情景,表達了自己身

處逆境仍能自信樂觀、豁達灑脫的情感。

修辭: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浮沉表現(xiàn)出曠達的襟懷。

景:沉舟的旁邊千帆過往,病樹前面萬木向榮,描繪出一幅境界開闊、生機勃勃的畫面,

給人以鼓舞。

【點評】⑴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答題時應注意,準確把握各個選項的說

法,再和詩詞相關詞句比照,字斟句酌歸納辨析正誤。

⑵本題考查賞析詩歌的遣詞煉句.答題時應注意,從煉意、煉境、煉結構和煉手法等角度

進行分析,一般都有煉意的內(nèi)容,如是寫景的詩句往往有煉意的成分,煉結構主要是統(tǒng)領

全詩或在詩歌的結構中起關鍵的作用,如轉折、過渡等,煉手法主要是修辭和表現(xiàn)手法。

5.閱讀詩歌,完成小題。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劉基

風驅急雨灑高城,云壓輕雷殷①地聲。

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

【注】①殷:震動。

(1)試對本詩描述的夏天所特有的雷陣雨前后的自然景象作簡要分析。(提示:請先分別

概述前兩句和后兩句所描繪的畫面,再分析這樣寫的作用。)

(2)詩人喜歡通過自然景觀抒發(fā)人生的哲理,使天籟中賦有理趣。本詩蘊含著怎樣的理

趣,請作簡要分析。

【答案】(1)這首詩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陣雨前后的自然景象。前兩句極

力描述大雨的磅礴威猛氣勢:風急雨驟,黑云壓城,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后兩句描述雨

過天晴的恬靜平和景象:雷雨過后,池塘水溢,草色滴翠,蛙聲一片。前兩句的景與后兩

句的景形成鮮明的對照,給人以回味。

(2)理趣:大風大雨雖然猛烈,但維持的時間決不會長久;一個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時,

應當勇敢頑強,難關終將過去。

【解析】【分析】(1)結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前兩句極力描述了大雨的氣勢。詩人描寫的景

物有:大風、急雨、烏云、雷聲,讓我們看到一幅黑云壓城,風急雨驟,電閃雷鳴,大雨

傾盆的畫面。"急"、"驅〃、"灑〃三字形象地表現(xiàn)出夏雨的驟猛。后兩句描述雨過天晴的景

象,描寫的景物有:青草、蛙鳴,讓我們看到一幅雷雨過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漲,蛙聲

一片的畫面。把這前后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分析,可以看出前兩句的景與后兩句的景形成鮮明的

對照,給人以回味。

(2)在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聯(lián)系實際進行分析,這首詩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

的雷陣雨前后的自然景象,開門見山,展現(xiàn)了大雨奇觀。詩人站在坂樓上,眼見疾風驅使

著大雨,頓時大雨磅礴。然而夏天的陣雨來得快,去得疾。不一會兒雨過天晴,只留下一

片蛙鳴。詩人通過自然界的風雨,感悟到了人生哲理,告訴讀者大風大雨雖然猛烈,但時

間不會長久,當人遇到困難時,要堅持、要勇敢頑強,與之斗爭,難關是會度過的。

故答案為:⑴這首詩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陣雨前后的自然景象。前兩句極力

描述大雨的磅礴威猛氣勢:風急雨驟,黑云壓城,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后兩句描述雨過

天晴的恬靜平和景象:雷雨過后,池塘水溢,草色滴翠,蛙聲一片。前兩句的景與后兩句

的景形成鮮明的對照,給人以回吠。

⑵理趣:大風大雨雖然猛烈,但維持的時間決不會長久;一個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時,應

當勇敢頑強,難關終將過去。

【點評】⑴本題考查對環(huán)境描寫及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環(huán)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

的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其中,自然環(huán)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節(jié)變化、風霜雨

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環(huán)境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有: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

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渲染氣氛;烘托心情:顯示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品質;奠定感情基

調;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為下文的某一故事情節(jié)埋下伏筆等。

⑵木題考查分析詩歌蘊含哲理的能力。要想準確地理解詩歌所蘊含的哲理主旨,要在理解

詩歌的內(nèi)容的基礎上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理解詩歌的深層含義,注意一定不能停留在表面,就事

論事。

6.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水調歌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

宮閥,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字,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間。

轉朱闊,低綺戶,照無眼。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

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詞中小序(小記)交代了這首詞創(chuàng)作的和,詞中劃線的"此事〃指的

是。(請用原文語句回答)

(2)下列關于這首詞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中,"轉”"低〃是指月光的移動,暗示夜已深,"無眠”表示離情

正濃。整句話既寫月,也寫月下離人。

B.“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兩句中,蘇軾把酒問天,將青天視為自己的朋友,顯示了

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

C.詞的上闋寫月下飲酒,由幻想超脫塵世轉化為喜愛人間生活。下闋寫對月懷人,由傷感

離別轉化為對離人的祝福。全詞以消極悲觀的情緒作結。

D.這是一首中秋詠月兼懷親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詞深沉婉曲,流轉自如,以美麗的想象、

明睿的哲理,創(chuàng)造出幽遠高深的境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答案】(1)時間;緣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2)C

【解析】【分析】(1)結合小序的具體語句分析,“丙辰中秋”交代時間,“兼懷子由”點明

寫作緣由,結合前面句子分析,可知“此事”指的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2)ABD賞析正確。C錯在〃全詞以消極悲觀的情緒作結”。這首詞所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本

來甚為明顯,蘇軾因為政治處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蘇轍的別離,中秋對月,不無抑郁惆

悵之感。但是他沒有陷在消極悲觀的情緒中,旋即以超然達觀的思想排除憂患,終于表現(xiàn)

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

故答案為:⑴時間:緣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⑵C

【點評】⑴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答題時要在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再從文中篩

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即可。

⑵本題考查古詩的賞析,注意通讀全詩,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結合詩句體會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

7.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榔葉落山路,權花明驛墻。

因恩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1)詩中除了“晨起〃"雞聲"表現(xiàn)了早行之外,還有什么詞語也表現(xiàn)了早行?

(2)請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兩句詩所展現(xiàn)的畫

面。

(3)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案】(1)“月""板橋霜",月尚未落,板橋結霜,可見其早。

(2)雞鳴之聲從朦朧殘月下的茅店中傳出,行人的足跡印在那板橋凄清的白霜上。

(3)抒發(fā)了詩人羈旅他鄉(xiāng)的思鄉(xiāng)之情。

【解析】【分析】(1)古時旅客為保證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而本

詩寫的是早行,那么雞聲和月,就是很有特征性的景物。茅店又是具有山區(qū)特征的景物。

“雞聲茅店月”五個字,便把旅客住在茅店里,聽見雞鳴就爬起來看天色,看見天上有月

亮,就收拾行囊,準備趕路等很多內(nèi)容,都繪聲繪色地表現(xiàn)了出來。同樣板橋、霜和霜上

的人跡也都是具有特征性的景物。雄雞報曉,夜色朦朧時,詩人就起床出發(fā),沒想到此時

外面已經(jīng)到處都是人跡,自己已經(jīng)不算早行了。據(jù)此分析答題即可。

(2)“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兩句詩皆用名詞,代表了十種景物:雞、聲、茅、

店、月、人、跡、板、橋、霜。內(nèi)容涵蓋豐富,畫面多重組合,可以形成各種景象。例如

"雞聲","雞"和"聲"結合起來,詩人想起雄雞引頸啼鳴的形象。同樣,"茅店"、"人跡"、

“板橋”也會使人聯(lián)想到不同的畫面。如:雞鳴之聲從朦朧殘月下的茅店中傳出,行人的足

跡印在那板橋凄清的白霜上。

(3)抓住“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理解詩人的感情,可知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羈旅他鄉(xiāng)

的思鄉(xiāng)之情。

故答案為:(1)“月〃"板橋霜",月尚未落,板橋結霜,可見其早。

⑵雞鳴之聲從朦朧殘月下的茅店中傳出,行人的足跡印在那板橋凄清的白霜上。

⑶抒發(fā)了詩人羈旅他鄉(xiāng)的思鄉(xiāng)之情。

【點評】⑴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答題時只要在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再從詩歌

中篩選出符合題意的景物即可。

⑵此題考查理解意象、意境和詩歌散文化的能力。歸納:答題步驟:步驟一、抓住每個意

象。步驟二、展開聯(lián)想把該意象進行描述。具體做法,在此意象前加修飾詞或運用比喻、

擬人等修辭手法。步驟三、點出所用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⑶本題考查理解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理解整首詩的大意從中找出理解

詩歌思想感情的關鍵句子,然后結合關鍵句子再仔細揣摩每個詞語、每個句子所蘊含的的

感情,最后再理解整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并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表述出來。

8.讀下面一首小詩,結合詩歌內(nèi)容從語言、主題等方面談談你的看法。(至少兩點)

跳水

艾青

從十米高臺

陶醉于下面的湛藍

在跳板與水面之間

描畫出從容的曲線

讓青春去激起

一片雪白的贊嘆

【答案】《跳水》是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抒情小詩,詩人以簡潔的語言、明快的節(jié)奏,抒

發(fā)對青春、健美的贊頌和對勇敢拼搏精神的贊美之情。

【解析】【分析】任選一個角度賞析即可。如:從語言方面進行賞析,如"在跳板和水面之

間/描繪出一條從容的曲線”,形象地描繪了跳水健兒跳水動作的流暢優(yōu)美。從主題方面賞

析,詩人以簡潔的語言、明快的節(jié)奏,抒發(fā)對青春、健美的贊頌和對勇敢拼搏精神的贊美

之情。

故答案為:《跳水》是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抒情小詩,詩人以簡潔的語言、明快的節(jié)奏,

抒發(fā)對青春、健美的贊頌和對勇敢拼搏精神的贊美之情。

【點評】本題考查賞析詩歌的能力。這類題的答題角度有:①從關鍵詞,句子的位置等人

手,結合上下文析句子的表層,深層含義;②指出句子中運用的藝術手法(如果使用了)

分析其作運用;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9.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南浦①

王安石

南浦東風二月時,物華撩我有新詩。

含風鴨綠粼粼起,弄口鵝黃裊裊垂。

【注】①南浦,在江西南昌西南,即“畫棟朝飛南浦云”(《滕王閣序》)中的南浦。

(1)“鴨綠”"鵝黃〃分別指什么?請作具體說明。

(2)第二句“物華撩我有新詩”中的“撩”字用得好,請作簡要賞析。

【答案】(1)因風粼粼而起的是“鴨綠”色的"水光”;柔和的陽光映照下"裊裊”而垂的當是

"鵝黃"色的新柳。"鴨綠"與"鵝黃〃用的都是借代手法。

(2)第二句中一個擬人化的“撩”字,極富情態(tài),既從側面烘托了南浦風光旖旎,又點明引

發(fā)詩歌創(chuàng)作激情的原因,令人遐思。

【解析】【分析】(1)“含風鴨綠粼粼起,弄日鵝黃裊裊垂":東風吹動了一江春水波光

粼粼,搖動的新柳柔美地垂在岸邊?!傍喚G”深綠色,代指春水,也就是"粼粼起〃的水光;

〃鵝黃”嫩黃色,代指新柳。用了借代手法,以顏色代本體。

(2)“南浦東風二月時,物華撩我有新詩J在南浦東岡吹東風的二月之時,美麗的景色

讓我詩興大發(fā)?!奥印保阂海襞?。用了擬人手法,把“物華”比作誘人的美女,寫出南浦

風景之美,撩動我心,勾起我寫詩的欲望。

故答案為:⑴因風粼粼而起的是"鴨綠"色的"水光";柔和的陽光映照下"裊裊"而垂的當是

“鵝黃”色的新柳。"鴨綠"與"鵝黃"用的都是借代手法:

⑵第二句中一個擬人化的“撩”字,極富情態(tài),既從側面烘托了南浦風光旖旎,又點明引發(fā)

詩歌創(chuàng)作激情的原因,令人遐思。

【點評】⑴本題考查學生對詩句修辭手法的理解能力。鴨綠即鴨頭綠,深綠色,代指春

水。鵝黃:嫩黃色,代指新柳。"鴨綠〃、"鵝黃〃都是借代的手法;

⑵本題考查了詩詞的賞析,答題時注意分析名句中關鍵詞的特點,根據(jù)具體情況從遣詞、

修辭、造句仔細揣摩、理解作者煉字的精妙。答題格式:("?"字運用了?修辭(描寫手法)寫

出了?的景象,表達了詩人?的感情或”?〃字不僅寫出了劇中含義,而且表達了?效果,抒發(fā)

了詩人?的感情。)

10.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小題。

(一)

它以難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樹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帶著狂歌奔向它去

當它來時,我聽見

冬蟄的蟲蛹轉動于地下

群眾在曠場上高聲說話

城市從遠方

用電力與鋼鐵召喚它

一一艾青

(二)

輛川六言(其五)

王維

山下孤煙遠村,

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

五柳先生對門。

(1)第一首詩中的“它"可能指(意象),第二首詩中“〃這兩

個字讓人感受到了一份寂寥與落寞。

(2)兩首詩都關于“向往”,請結合具體的詩句,談談艾青與王維在詩歌中分別表達了何種

情感?

【答案】(1)太陽;孤;獨

(2)艾青的詩歌表達了對光明和未來的向往。王維的詩歌向往恬靜安閑的田園生活,也

向往如顏回和陶淵明那樣安清貧、悠然自適的寧靜生活。

【解析】【分析】(1)①結合“它以難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樹繁枝向它舞蹈/使河

流帶著狂歌奔向它去"可知"它"具有光芒,能夠給予生命延續(xù)的力量,并且結合艾青的詩歌

風格,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寫太陽、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現(xiàn)出艾青對舊社會

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與追求??膳袛唷八笔翘?②“孤

煙”指孤獨的煙,"獨樹"指孤獨的樹,因此“孤"和"獨”流露出一種寂寥、孤獨。

(2)①結合“它以難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樹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帶著狂歌奔向

它去”可知,這里面突出了太陽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作者贊美太陽,借萬物對太陽的追

逐,表現(xiàn)自己對太陽,以及太陽所代表的的光明的追求、向往。②這首詩前兩句,抓住

"孤煙〃"遠村""獨樹〃"高原〃等景物,描繪了一幅恬靜的畫面,后兩句提到兩個典故“顏

回〃“五柳先生”,這兩個人都是淡泊名利、歸隱田園的人物,因此王維追求的是恬靜的、安

貧樂道的田園生活。

故答案為:⑴太陽;孤;獨;

⑵艾青的詩歌表達了對光明和未來的向往。王維的詩歌向往恬靜安閑的田園生活,也向往

如顏回和陶淵明那樣安清貧、悠然自適的寧靜生活。

【點評】⑴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與掌握。作答此類題目,一定要認真閱讀詩

作,正確理解其意思,然后結合題目的要求作答;

⑵本題考查學生對作者感情的理解與掌握,此類題目的答題方法如下:先要通讀全詩,從

全詩中找到可以表現(xiàn)出作者感情的詞,如果沒有找到,就分析詩可詞中的畫面,看這畫面

中是否蘊含著作者的感情。

二、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

11.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

橄欖

時珍曰:橄欖名義未詳。此果雖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其有色黃者不堪,病物

也。王禎云:其味苦澀,久之方回甘味。王元之作詩,比之忠言逆巨,世亂乃思之,故人

名為諫果。

時珍曰:《名醫(yī)錄》云,吳江王順福家人,食籟魚被棘,橫在胸中,不上不下,痛聲動

鄰里,半月余幾死。忽遇漁人張兀,令取橄欖為食。時無此果,以核研米,急流水調服,

骨遂下而愈。今人煮河豚、團魚,皆用橄欖,乃知橄欖能治一切魚、鱉之毒也。

(節(jié)選自李時珍《本草綱目?果部》)

(1)用為文中畫線句劃分朗讀節(jié)奏。(劃兩處)

故人名為諫果。

(2)用自己的話說說橄欖為什么又叫做“青果〃。

(3)文中引用《名醫(yī)錄》里的事例,是為了說明什么?

【答案】(1)故/人/名為諫果。

(2)橄欖即使熟了,顏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3)橄欖能之一切魚、鱉之毒。

【解析】【分析】(1)根據(jù)句意劃分朗讀節(jié)奏。這句話的大意是:所以,人們給它命名

叫青果。故可知其停頓為:故/人/名為諫果。

(2)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從文中找出橄欖叫做“青果”原因的句子并翻譯成現(xiàn)代語言

即可。這句話是:此果雖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橄欖即使熟

了,顏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3)結合此段的關鍵句和引用的內(nèi)容分析,文中引用的是漁人張九用橄欖治愈線魚被棘

的事例,該事例說明了橄欖的作用:橄欖能治一切魚、鱉之毒。

故答案為:⑴故/人/名為諫果。

⑵橄欖即使熟了,顏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⑶橄欖能之一切魚、鱉之毒。

【點評】⑴此題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頓。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頓大概有句首發(fā)語詞、關聯(lián)詞

語后面要有停頓;根據(jù)語言順序來處理停頓,即主謂之間應停頓,動賓之間應停頓;利用

對文意的理解來確定停頓等幾種常用的技巧。

⑵此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從文中篩選出有關的句子并翻

譯成現(xiàn)代語言即可。

⑶本題考查分析引用材料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理解引用的內(nèi)容,然后再結合

全文的說明對象和特征分析引用這一材料的作用。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秦將伐魏。魏王聞之,夜見孟嘗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為寡人謀奈何?〃孟嘗君曰:“有諸侯

之救則國可存也?!ㄍ踉?“寡人愿子之行也。”

又北見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約兩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歲不

熟二年矣,今又行數(shù)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出文曰:夫行數(shù)千里而救人者,此國之利也。今魏

土出國門而望見軍,雖欲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許也o

田文曰:“臣效便計于王,王不用臣之計,文請行矣,恐天下之將有大變也。“王曰:“大變可得聞

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節(jié)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韓、

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趙之眾,以四國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門而

望見軍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聽子?!蹦藶橹鸨巳f車二百乘以從田文。

(選在《戰(zhàn)國策》,有刪改)

(注)①孟嘗君:即田文,此時在魏國為相。②效:獻,呈獻。

(1)下列對句中劃線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魏王聞之聞:聽說B.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愿望

C.燕王尚未誑也許咨應D.王且何利利:好處

(2)為文中畫線的語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乃為之/起兵八萬/車二百/乘以從出文B,乃為之起兵八萬/車二百/乘以從田文

C.乃為之起兵八萬/車二百乘/以從田文D.乃為之起/兵八萬/車二百乘/以從田文

(3)下列對文本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得知秦國將要攻打魏國的消息,魏王連夜召見孟嘗君詢問對策。

B.孟嘗君認為,如果有其他諸侯國的救援,魏國就可以得到保全。

C.起初,燕王以連續(xù)兩年收成不好卻路途遙遠為由婉拒救助魏國。

D.孟嘗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國后馬上就會組織聯(lián)軍進攻燕國。

(4)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今魏王出國門而望見軍,雖欲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②魏王折節(jié)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

【答案】(1)B

(2)C

(3)D

(4)①(1)現(xiàn)在魏王出城門盼望燕軍,其它諸侯即使想跋涉幾千里來幫助,可以做到

嗎?②魏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讓土地,將半個魏國(的土地)割讓給秦國,秦軍一定

會離開。

【解析】【分析】(1)B."寡人愿子之行也"翻譯為“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說〃,"愿〃意思是

"希望”。故選B

(2)“乃為之起兵八萬車二百乘以從田文”翻譯為“于是為孟嘗君發(fā)兵八萬,戰(zhàn)車二百輛,

跟從孟嘗君〃,據(jù)此斷句為:乃為之起兵八萬/車二百乘/以從田文。故選C。

(3)D.秦王攻占魏國后,應該是魏國會馬上就會組織聯(lián)軍進攻燕國。故選D。

(4)①“今魏王出國門而望見軍,雖欲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可得乎?”句中"雖”意思是“即使”,

“得”意思是"辦到②"魏王折節(jié)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句中“折節(jié)”在這里可以理解

為“委屈自己","與"意思是"給〃,"去"意思是"離開"。兩個句子語序正常,據(jù)此翻譯。

故答案為:⑴B;⑵C;(3)D;

(4)①現(xiàn)在魏王出城門盼望燕軍,其它諸侯即使想跋涉幾千里來幫助,可以做到嗎?②魏

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讓土地,將半個魏國(的土地)割讓給秦國,秦軍一定會離開。

【點評】⑴文言實詞的理解,主要指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實詞,這

些詞語都有內(nèi)在的規(guī)律可掌握,復習時應從歸納復習并加以識記。B項中“愿〃意思是“希望”

不是“愿望”的意思。

⑵此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言文的斷句能力,理解句子的意思可有助于斷句。讀清句讀,正

確停頓是誦讀文言文的要求之一。讀是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頓,特別是文

言文中的閱讀停頓是閱讀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有以下幾種情況注意停頓:主謂之間要停頓;

謂賓之間要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關聯(lián)詞后面要停頓;總領性詞語后

面要停頓。

⑶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答題時務必注意,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善于從細微處著眼,篩選

重要信息,歸納概括要點,同時要推敲答案用語的準確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煩,不偏不

倚,切中要旨。D項應該是魏國會馬上就會組織聯(lián)軍進攻燕國,而不是秦國組織聯(lián)軍進攻

燕國。

⑷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

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xiàn)代漢語,使字

不離詞,詞不離句。第①句中“雖”意思是"即使","得"意思是"辦到";第②句中“折節(jié)”在

這里可以理解為“委屈自己","與"意思是"給〃,"去〃意思是“離開”,注意落實到位。

【附參考譯文】

秦國將要討伐魏國。魏王聽說這件事,夜里去見孟嘗君,告訴他說:"秦國將要進攻魏國

了,您替寡人謀劃一下,怎么辦?"孟嘗君說:“有諸侯援救的國家就可以保存下來?!蔽和?/p>

說:“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說。"

孟嘗君又北上拜見燕王,說:"從前家父經(jīng)常為燕、魏兩王的交往約會,現(xiàn)在秦國將要進

攻魏國了,希望大王救救魏國。"燕王說:“我國已經(jīng)連續(xù)兩年收成不好,現(xiàn)在又要跋涉幾

千里去援助魏國,這將怎么辦呢?〃孟嘗君說:“跋涉幾千里去拯救別人,這將給國家?guī)?/p>

好處?,F(xiàn)在魏王出城門盼望燕軍,其它諸侯即使想跋涉幾千里來幫助,可以做到嗎?“燕王

還是沒有答應。

孟嘗君說:〃臣下獻上好的計策給大王,大王卻不采用臣下忠誠的計策,我請求離開了,

恐怕天下將有大的變化了。“燕王說:”您說的大的變化,可以讓我聽聽嗎?"孟嘗君說:

"秦國攻打魏國,然而燕國卻不去援救魏國,魏國屈節(jié)割地,把國土的一半送給秦國,秦國

一定會撤兵。秦兵撤離魏國后,魏王傾韓國、魏國的全部軍隊,又西借秦國的軍隊,再依

靠趙國的軍隊,用四個國家的力量攻打燕國,大王將會得到什么好處呢?好處會自己跋涉

幾千里去幫助人嗎?好處會出燕國的南門而盼望援軍嗎?”

燕王說:“您走吧,寡人聽從您的了?!ㄓ谑菫槊蠂L君發(fā)兵八萬,戰(zhàn)車二百輛,跟從孟嘗

君。

13.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賣油翁

歐陽修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

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

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推手熟爾?!翱得C笑而遣之。

(1)下列劃線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陳康肅公普射多謀疊斷

B.有賣油翁晝擔而立手不整卷

C.惟手熟爾深思熟慮

D.乃取一葫蘆置于地置之不理

(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公亦噠此自矜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B.睨之久而不去己而之細柳軍

C.血錢不濕何苦面不平

D.以錢覆其口其業(yè)有不精

(3)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面對賣油翁觀射時不以為然的態(tài)度,康肅在質問時稱呼、語氣的變化,淋滴盡致地表現(xiàn)

了他傲慢無禮、驕矜暴躁的個性。

B.酌油術表演后,賣油翁以一句"我亦無他"來教訓康肅“你亦無他",舉重若輕,一個沉穩(wěn)

老練、從容自得的長者形象躍然紙上。

C.從康肅的"射箭〃到賣油翁的"酌油”,從康肅"自矜""忿然"到"笑""遣",行文跌宕有致,富

有戲劇性。

D.故事雖短,但生動有趣,通過類比,深入淺出地闡明了做人要正確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長

處,善于向他人學習的道理。

(4)把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答案】(1)C

(2)D

(3)D

(4)賣油的老頭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點點頭。

【解析】【分析】A.擅長,善于;B.放下;C.熟練/細致謹慎;D.放下。

(2)A.介詞,憑借;連詞,因此。B.代詞,代指陳康肅射箭;動詞,至I」。C.連詞,表轉

折;連詞,表承接。D.代詞,代指他的。

(3)ABC分析正確。D.這篇文章闡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4)翻譯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關鍵詞語翻譯準確,最后再根據(jù)

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翻譯。①十中八九:十箭中八九成。但:只。之:湊足音節(jié),無意義,

不譯。注意把省略的內(nèi)容添加上。故此句可以翻譯為:賣油的老頭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

成,但只是微微點點頭。

故答案為:⑴C;⑵D;(3)D;

⑷賣油的老頭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點點頭。

【點評】⑴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含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根據(jù)平時對課文注釋的

識記及積累,結合具體語境進行解釋。還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詞多

義等特殊用法的字詞。

⑵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虛詞的理解掌握能力。掌握常用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可以從以

下幾方面入手:識記常用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結合語句翻譯確定該虛詞在句中的意

義;根據(jù)虛詞在語句中的作用,巧妙的用現(xiàn)代漢語中的詞語來代替;先多朗讀,體會語

氣,進行判斷。

⑶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答這樣的題,首先要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內(nèi)容,把握文章主旨,

然后在此基礎上分析文章寫作手法,思考文章所講的道理,最后再辨析每個選項并作出選

擇。

⑷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

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

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

14.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帝①置酒洛陽南宮。上曰:“列侯、諸將毋敢隱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

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

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

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②;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餉饋③,不絕糧道,吾不如

蕭何;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

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為我所禽也?!?/p>

【注】①帝:指漢高祖劉邦。②子房?:指張良,字子房。③餉饋:軍餉。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

①皆言其情

②此所以為我所禽也

(2)用”/〃線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限斷2處)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

(3)“劉邦論三杰〃的話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答案】(1)情況;被

(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

(3)必須尊重人才,重用人才。

【解析】【分析】(1)根據(jù)平時對文言詞語的積累并結合句意理解詞意,注意"為"這里是

被的意思。

(2)這句話的大意是:陛下讓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就把它(指所攻取的城鎮(zhèn)、土地)

賜給他們,與天下的利益相同。根據(jù)句意及語法結構,這句話應該這樣斷句:陛下使人攻

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

(3)結合劉邦的話分析,劉邦認為子房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蕭何能鎮(zhèn)國

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韓信能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這三個人皆人

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為我所禽也。由此我

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必須尊重人才,重用人才。

故答案為:⑴情況;被

⑵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

⑶必須尊重人才,重用人才。

【點評】⑴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理解的能力。文言詞語的解釋要放在具體的語句中識記更

事半功倍。另外,在積累的基礎上積累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比如:字形推斷法,語境推

斷法,結構推斷法等。另外還要注意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

⑵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誦讀語句,通過誦讀,力求對語句的

內(nèi)容有個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難

斷處,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

⑶本題考查概括文章所講道理的能力。學生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多讀文言文、多練文言文,

提高文言文閱讀和理解的能力。做題時,要認真閱讀文章,理解文章內(nèi)容,在理解文章內(nèi)

容的基礎上,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深入思考,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文章所講的道理。

1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①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山行六七里,漸

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冬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碎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

邕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

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

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

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敏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

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④己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盥,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

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

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

①名之者誰

②得之心而宣之酒也________

③觥籌交錯

④樹林陰量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②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3)文中的“環(huán)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為下面鏈接材料的內(nèi)容。請聯(lián)系第①段,

分析作者這樣修改的原因。

【鏈接材料】環(huán)滁四面皆山,東有烏龍山,西有大豐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

(4)本文中歐陽修的“樂”和《岳陽樓記》中“后天下之樂”的“樂",有何異同?請簡要分

析。

【答案】(1)取名,命名:寄托;酒杯;遮蓋

(2)①野花開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密的綠蔭。②游人知

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

(3)文中的“環(huán)滁皆山也”一句言笥意豐,已經(jīng)寫盡了滁州群山環(huán)抱的地理形勢;【鏈接材

料】中所寫的另外幾座山與文中所寫的瑯哪山無關,可以省去。

(4)兩個“樂〃,都體現(xiàn)了作者心系天下,把百姓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的思想。二者的不

同在于歐陽修的"樂”,還包含有山水之樂、宴酣之樂。

【解析】【分析】(1)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

析推斷,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題的①名:取名、命名;

(2)①句中"芳”(花),秀(枝葉茂盛),陰(綠蔭)是得分點;②句中的“從"(跟

隨),樂(樂趣)后一個樂(以......快樂)是得分點。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

(3)文中的“環(huán)滁皆山也〃一句言簡意豐,已經(jīng)寫盡了滁州群山環(huán)抱的地理形勢;而鏈接

材料中的內(nèi)容與本文所記“瑯珊山"無關。

(4)本題考查對文章主題的比較理解。兩篇文章中的“樂”都體現(xiàn)作者心系天下,以民為

樂。不同點在本文中“樂”還包含了山水之樂、宴酣之樂。

故答案為:⑴取名,命名;寄托;酒杯:遮蓋

⑵①野花開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密的綠蔭。②游人知道

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

(3)文中的“環(huán)滁皆山也〃一句言簡意豐,己經(jīng)寫盡了滁州群山環(huán)抱的地理形勢;【鏈接材

料】中所寫的另外幾座山與文中所寫的瑯哪山無關,可以省去。

(4)兩個“樂〃,都體現(xiàn)了作者心系天下,把百姓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的思想。二者的不同

在于歐陽修的“樂〃,還包含有山水之樂、宴酣之樂。

【點評】⑴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此題要結合句子

進行理解,詞語的意思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合原句進行推斷,考生在平時要注意對常見文

言詞語進行積累。

⑵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此題要遵循翻譯的原則,掌握翻譯的方法,要忠于

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翻譯時要注意重點詞語和常見句式的正確

理解。

⑶本題考查文章的語言運用的能力。解答此題要對文章進行對比,注意從語言的簡練角度

進行回答。

⑷本題考查的是問題的探究能力??忌谡w感知文章的基礎上,結合文章的主旨,進

行分析。

16.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

擁袋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

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

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選自張岱《湖心亭看雪》)

(1)【品癡行】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2)【賞癡景】請根據(jù)情境,完成對話。

楚言:……霧淞沆揚,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陳晴:你有一句話背錯了,應該是“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請重背。

楚言:我覺得意思和原文一樣啊,而且更簡潔呢!

陳晴:但兩句話描繪景物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加了三個“與〃之后,,所以“與”不

能漏掉。

(3)【悟癡心】閱讀下面鏈接材料,走進張岱的內(nèi)心世界,完成閱讀任務。

【鏈接材料一】

西湖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