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實驗二 探究:小孔成像教材第4節(jié)(解析版)_第1頁
7.2實驗二 探究:小孔成像教材第4節(jié)(解析版)_第2頁
7.2實驗二 探究:小孔成像教材第4節(jié)(解析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二探究:小孔成像[教材第4節(jié)]實驗梳理提出問題:小孔成像中所成像的形狀受哪些因素影響?1、小孔成像中所成像的形狀與▲有關;2、小孔成像中所成像的形狀與▲有關。設計方案:1、取幾張硬紙片,用小刀在紙片上刻出各種不同形狀(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梯形等)的小孔,小孔大小約為1cm,把刻有小孔的紙片放在陽光下,是為了探究陽光通過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狀是否與▲有關。2、再取一張硬紙片,用小刀在紙片上刻出正方形的大孔,大孔大小約為5cm,把刻有大孔的紙片放在陽光下,觀察陽光通過大孔后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狀。另取一張硬紙片把正方形的大孔遮去一部分,觀察陽光通過變小的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狀。移動紙片減小孔的大小,直到陽光通過孔在地面上形成圓形的光斑為止。這樣的實驗操作是為了探究▲對小孔成像的影響。實驗結果與結論:1、小孔大小約1cm,陽光通過不同形狀的小孔后在地面上都形成圓形的光斑,說明陽光通過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2、大孔大小約5cm,通過硬紙片逐步遮去一部分來減小孔的大小過程中,陽光通過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先與孔的形狀相同,直到孔足夠小時,才會出現(xiàn)圓形的光斑。說明小孔成像的形成條件是孔的大小要足夠小?!敬鸢浮拷⒓僭O:1.小孔的形狀;2.小孔的大??;設計方案:1.小孔的形狀;2.小孔的大??;實驗結果與結論:1.無關【解析】【分析】【詳解】建立假設:1、小孔成像中所成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有關;2、小孔成像中所成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大小有關。實驗結果與結論:當紙片上的小孔大小為1厘米時,在地面上形成一個個圓形的光斑。光斑是太陽通過小孔成的像,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關。實驗小貼士1、陽光通過小孔后在地面上形成的圓形光斑,是太陽的像,因此,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小孔不能用圓形的。樹蔭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但很少見到圓形的,原因是樹的縫隙層層疊疊,導致地面上太陽的像往往是多個重疊的,因此,很難看見完整的圓形光斑。2、“像”與“光斑”:像是物體的發(fā)光點發(fā)出的光經過小孔后聚集而成的,與物體的形狀相同且清晰;光斑是光通過孔后在另一側形成的與孔的形狀相同的輪廓。3、“小孔”與“大孔”:孔的大小是相對的,具體要求與發(fā)光物體本身大小、物距、像距有關。實驗素養(yǎng)提升例1學習了光學知識后,小童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現(xiàn)象。如圖所示,她們給兩個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別打上一個圓孔和一個方孔,再將兩片半透明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別將小孔對著燭焰和燈絲,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通過小孔所成的像。(1)圖甲中點燃的蠟燭與小孔距離為a,像與小孔距離為b(a>b),則蠟燭通過小孔在屏(半透明的塑料膜)上成的像是▲的(選填“正立”或“倒立”),形狀與▲(選填“小孔”或“蠟燭”)相同。(2)由甲、乙兩圖可知實驗是在研究小孔成像與▲的關系。(3)分析比較▲兩圖,可以得出小孔成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5)圖中,日食奇觀時,如果利用丙實驗裝置對形太陽進行觀察,在半透明膜上看到的像的形狀是▲(填字母)。(6)晴天的正午時分,走在公園茂密的樹林下,你會看到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而在地上留下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光斑(如圖所示),這是▲(選填“太陽”“樹葉的縫隙”或“樹葉”)的▲(選填“像”或“影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敬鸢浮浚?)倒立;蠟燭;(2)孔的形狀;(3)甲、丙;(4)光的直線傳播;(5)C;(6)太陽;像;樹葉縫隙到地面的距離不同【解析】根據以下內容答題:(1)(2)(3)(4)(5)蠟燭發(fā)出的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經過小孔射在半透明紙上,從而形成一個倒立的燭焰的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小孔成像的形狀和孔的形狀無關,與物體的形狀有關;(5)結合(1)中小孔成像的知識分析即可判斷?!痉治觥看祟}考查的是小孔成像的特點,以及像物大小關系的判斷,是一道基礎題;認真審題,仔細觀察,從題干中得到有用的信息,是解題的關鍵?!驹斀狻浚?)小孔成像成的是燭焰倒立的像,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是實像;形狀與蠟燭的火焰相同;(2)甲圖和乙圖中孔的形狀不同,物體(蠟燭焰)形狀相同,所成的像形狀相同,由此可見:實驗是在研究小孔成像與孔的形狀的關系;(3)要探究小孔成像的形狀與物體的形狀的關系,需要控制小孔的形狀相同,物體的形狀不同,甲丙符合題意;(4)三個實驗都表明,物體發(fā)出的沿直線傳播的光,經過小孔后在后面的屏上形成物體的像,即小孔成像,證明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5)由小孔成像的特點可知日偏食經小孔成的像的缺口正好在日偏食缺口的對側,所以選項C符合題意;(6)光斑是太陽通過樹葉間的小孔所成的像,由于樹葉縫隙到地面的距離(或樹葉縫隙的高度)不同,使得光斑大小不同。故答案為:(1)倒立;蠟燭;(2)孔的形狀;(3)甲、丙;(4)光的直線傳播;(5)C;(6)太陽;像;樹葉縫隙到地面的距離不同。例2如圖所示,觀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點:(1)蠟燭在半透明膜上所成的像是▲(選填“實像”或“虛像”);其成像的原理是▲。(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則半透明膜上所成的像是▲(填字母)。A、三角形光斑B、圓形光斑C、蠟焰的正立像D、蠟焰的倒立像(3)當u不變,υ減小,半透明膜上所成的像將▲(選填“變大”或“變小”)?!敬鸢浮浚?)實像;光沿直線傳播;(2)D;(3)變小。【解析】(1)物體發(fā)出或反射的光通過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實像,這就是小孔成像;其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2)在小孔成像現(xiàn)象中,物體經小孔成的像的形狀由物體決定,像的形狀與物體的形狀相同,與孔的形狀無關;(3)成像的大小取決于物體到小孔的距離、光屏到小孔的距離?!痉治觥啃】姿傻南褚欢ㄊ堑沽⒌膶嵪?,成像的大小取決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成的像可能比物體大,可能比物體小,也可能與物體相等。【詳解】(1)實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蠟燭在半透明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