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專版2024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課時提升作業(yè)二十電容器與電容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含解析_第1頁
浙江專版2024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課時提升作業(yè)二十電容器與電容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含解析_第2頁
浙江專版2024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課時提升作業(yè)二十電容器與電容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含解析_第3頁
浙江專版2024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課時提升作業(yè)二十電容器與電容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含解析_第4頁
浙江專版2024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課時提升作業(yè)二十電容器與電容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8-電容器與電容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建議用時40分鐘)1.水平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與一電池相連,現(xiàn)將電容器兩板間的距離增大,則 ()A.電容器電容變大B.電容器電容變小C.電容器兩板間的電場強度增大D.電容器兩板間的電場強度不變【解析】選B。當兩極板間的距離增大時,依據(jù)電容的確定式C=εrS4πkd分析得知,電容C減小,選項A錯誤,B正確;由于與電池保持連接,U不變,因E=Ud,所以電容器兩板間的電場強度減小2.(2024·杭州模擬)如圖所示是“探討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大小的因素”的試驗示意圖,在A、B兩板間插入介質而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的狀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靜電計的作用是顯示電容器電容的大小B.插入介質過程,電容器的電容漸漸變小C.插入介質過程,靜電計指針偏角漸漸變大D.插入介質過程,靜電計指針偏角漸漸變小【解析】選D。靜電計測定平行板電容器兩極間的電壓,兩者并聯(lián),靜電計指針間電壓等于平行板電容器兩極間的電壓,故A錯誤;插入介質過程,依據(jù)電容的確定式,C=εrS4πkd可知,電容器的電容漸漸變大,故B錯誤;插入介質過程,電容變大,由于極板的電量Q不變,依據(jù)C=QU,則有極板間的電壓U減小,因此靜電計指針偏角漸漸變小【加固訓練】(2024·北京高考)探討與平行板電容器電容有關因素的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試驗前,只用帶電玻璃棒與電容器a板接觸,能使電容器帶電B.試驗中,只將電容器b板向上平移,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小C.試驗中,只在極板間插入有機玻璃板,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大D.試驗中,只增加極板帶電量,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大,表明電容增大【解析】選A。當用帶電玻璃棒與電容器a板接觸,由于靜電感應,從而在b板感應出等量的異種電荷,從而使電容器帶電,故選項A正確;依據(jù)電容的確定式:C=εrS4πkd,將電容器b板向上平移,即正對面積S減小,則電容C減小,依據(jù)C=QU可知,電量Q不變,則電壓U增大,則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大,故選項B錯誤;依據(jù)電容的確定式:C=εrS4πkd,只在極板間插入有機玻璃板,則介電系數(shù)εr增大,則電容C增大,依據(jù)C=QU可知,電量Q不變,則電壓U減小,則靜電計指針的張角減小,故選項C錯誤;依據(jù)電容確定式C=3.(2024·浙江4月選考真題)如圖所示,在豎直放置間距為d的平行板電容器中,存在電場強度為E的勻強電場。有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從兩極板正中間處靜止釋放,重力加速度為g。則點電荷運動到負極板的過程 ()A.加速度大小為a=EqmB.所需的時間為t=dmC.下降的高度為y=dD.電場力所做的功為W=Eqd【解析】選B。點電荷受到重力、電場力,所以a=(Eq)2+(mg)2m,選項A錯誤;依據(jù)運動獨立性,水平方向點電荷的運動時間為t,則d2=12×Eqmt2,t=mdEq,選項B正確;下降高度y=12gt24.三個質量相等的帶電微粒(重力不計)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兩極板的中心線方向從O點射入,已知上極板帶正電,下極板接地,三微粒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其中微粒2恰好沿下極板邊緣飛出電場,則 ()A.三微粒在電場中的運動時間有t3>t2>t1B.三微粒所帶電荷量有q1>q2>q3C.三微粒所受電場力有F1=F2>F3D.微粒2和3出電場時動能相等【解析】選B。因三微粒均只受豎直向下的恒定電場力作用而做類平拋運動,水平方向做速度大小相同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圖中水平射程知三微粒在電場中運動時間有t3=t2>t1,A錯誤;豎直方向由h=12at2知三微粒的加速度大小有a1>a2>a3,又只受電場力,所以三微粒所受電場力有F1>F2>F3,C錯誤;而F=qE,即三微粒所帶電荷量有q1>q2>q3,B正確;電場力對微粒2做的功比對微粒3做的功多,即微粒2的動能增加多,所以出電場時微粒2的動能大于微粒3的動能,D5.有兩個平行板電容器,它們的電容之比為5∶4,它們所帶電荷量之比為5∶1,兩極板間距離之比為4∶3,則兩極板間電壓之比和電場強度之比分別是 ()A.4∶11∶3 B.1∶43∶1C.4∶13∶1 D.4∶14∶3【解析】選C。由U=QC得:U1U2=Q1C2Q2C1=5×45=41,又由E=U6.如圖所示,兩平行的帶電金屬板水平放置。若在兩板中間a點從靜止釋放一帶電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靜止狀態(tài)?,F(xiàn)將兩板繞過a點的軸(垂直于紙面)逆時針旋轉45°,再由a點從靜止釋放一同樣的微粒,該微粒將 ()A.保持靜止狀態(tài)B.向左上方做勻加速運動C.向正下方做勻加速運動D.向左下方做勻加速運動【解析】選D。兩平行金屬板水平放置時,微粒恰好保持靜止狀態(tài),其合力為零,對其受力分析,如圖甲所示,設電容器兩板間的電場強度為E,微粒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豎直向上的電場力qE,且G=qE;兩平行金屬板逆時針旋轉45°后,對微粒受力分析,如圖乙所示,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微粒所受合力方向斜向左下方,且為恒力,故微粒向左下方做勻加速運動,選項D正確。7.(多選)(2024·全國卷Ⅲ)如圖,一平行板電容器連接在直流電源上,電容器的極板水平,兩微粒a、b所帶電荷量大小相等、符號相反,使它們分別靜止于電容器的上、下極板旁邊,與極板距離相等?,F(xiàn)同時釋放a、b,它們由靜止起先運動,在隨后的某時刻t,a、b經(jīng)過電容器兩極板間下半?yún)^(qū)域的同一水平面。a、b間的相互作用和重力可忽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的質量比b的大B.在t時刻,a的動能比b的大C.在t時刻,a和b的電勢能相等D.在t時刻,a和b的動量大小相等【解析】選B、D。由于平行板電容器連接在直流電源上,U不變,E不變,兩微粒a、b所帶電荷量大小相等,則電場力大小相等,經(jīng)過相同時間,據(jù)動量定理Ft=mv-0可知,在t時刻a和b的動量大小相等,D正確;因為經(jīng)過時間t,在下半?yún)^(qū)域的同一水平面,因此va>vb,則ma<mb,A錯誤;據(jù)Ek=p22m可知Eka>Ekb,B正確;在同一水平面電勢相等,由于a、b所帶電荷量大小相等,符號相反,電勢能不等,C錯誤;故選B8.平行板電容器中有一帶電液滴P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把滑動變阻器R的滑動觸頭向下移動,則帶電粒子將 ()A.向上加速運動 B.向下減速運動C.向下加速運動 D.仍舊靜止不動【解析】選A。把滑動變阻器R的滑動觸頭向下移動,電路的電阻增大,電流減小,R1和內阻上的電壓減小,路端電壓增大,那么電容器兩端電壓增加,因此液滴所受的電場力變大,帶電液滴向上加速運動,故A正確,B、C、D錯誤。9.如圖所示,從炙熱的金屬絲漂出的電子(速度可視為零),經(jīng)加速電場加速后從兩極板中間垂直射入偏轉電場。電子的重力不計。在滿意電子能射出偏轉電場的條件下,下述四種狀況中,肯定能使電子的偏轉角變大的是 ()A.僅將偏轉電場極性對調B.僅增大偏轉電極間的距離C.僅增大偏轉電極間的電壓D.僅減小偏轉電極間的電壓【解析】選C。設加速電場電壓為U0,偏轉電壓為U,極板長度為L,間距為d,電子加速過程中,由U0q=mv022,得v0=2U0qm,電子進入極板后做類平拋運動,時間t=Lv0,a=Uq10.某公司為了測試其智能玩具汽車性能,設計了以下試驗。讓質量m=160kg的玩具汽車帶上Q=2C的電荷量后,穿越如圖甲所示的直線跑道。該直線跑道長l=32m,由兩部分組成:其中第一部分為一般道路,已知車輪與道路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其次部分為電場區(qū)域道路,在該區(qū)域加以豎直向下的大小E=200N/C的勻強電場,其長度距離終點l′=10m。玩具汽車內部裝有牽引力傳感器可以反饋整個過程中牽引力F隨時間t的變更,圖象如圖乙所示。t=11s時,玩具小車恰好到達終點且速度剛好減為零??諝庾枇Σ挥?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玩具小車看作質點,g取10m/s2,求: (1)玩具小車在電場區(qū)域加速度大小a。(2)玩具車在加速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窘馕觥?1)對在電場中小車受力分析,由牛頓其次定律得:a=μ(1.25m/s2(2)小車在一般道路上所受摩擦力f=μmg=800N,對小車在電場中的運動過程分析,有12at32=l′2a得t3=4s,v=5m/s。由圖象可知,5~7s內小車受的摩擦力等于牽引力,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x=vt=5×2m=10m。故加速距離x1=32m-10m-10m=12m。2~5s內小車所受的牽引力大于阻力,則小車加速運動,加速時間為t1=3s,故加速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v=x1t1=12m答案:(1)1.25m/s2(2)4m/s11.(2024·天津高考)2024年,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由離子引擎推動的飛機誕生,這種引擎不須要燃料,也無污染物排放。引擎獲得推力的原理如圖所示,進入電離室的氣體被電離成正離子,而后飄入電極A、B之間的勻強電場(初速度忽視不計),A、B間電壓為U,使正離子加速形成離子束,在加速過程中引擎獲得恒定的推力。單位時間內飄入的正離子數(shù)目為定值,離子質量為m,電荷量為Ze,其中Z是正整數(shù),e是元電荷。(1)若引擎獲得的推力為F1,求單位時間內飄入A、B間的正離子數(shù)目N為多少。(2)加速正離子束所消耗的功率P不同時,引擎獲得的推力F也不同,試推導FP(3)為提高能量的轉換效率,要使FP盡量大,請?zhí)岢鲈龃驠【解析】(1)設正離子經(jīng)過電極B時的速度為v,依據(jù)動能定理,有ZeU=12mv2設正離子束所受的電場力為F1′,依據(j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