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回憶我的母親〉同步(共61張)+素材_第1頁
第7課〈回憶我的母親〉同步(共61張)+素材_第2頁
第7課〈回憶我的母親〉同步(共61張)+素材_第3頁
第7課〈回憶我的母親〉同步(共61張)+素材_第4頁
第7課〈回憶我的母親〉同步(共61張)+素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回憶我的母親〉同步(共61張)+素材

朱德

回憶

新課導入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舉行追悼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的母親鐘太夫人的大會,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僅有的一次為黨的領導人的母親舉行的公祭儀式。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朱德為母親寫的《回憶我的母親》一文,認識這位偉大的母親。

新課導入

朱德的母親—鐘氏

朱德

新課導入

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學習目標

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梳理文章的結構,感受母親的偉大品格。

體會本文平實、質樸而飽含深情的語言。

誦讀文章中議論和抒情句,理解其含義,體會其表達作用。

感悟老一輩革命家由愛母親升華到愛人民的思想境界。

朱德(1886—1976),字玉階,四川儀隴人,主要著作編入《朱德選集》。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

整體感知——作者簡介

朱德參加革命近70年,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幾個歷史時期,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建立了不朽功勛,深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愛戴和崇敬。

毛澤東稱贊朱德是“人民的光榮"。

整體感知——作者簡介

本文選自《朱德選集》。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后寫的一篇回憶母親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摯、文筆樸素的散文。

朱德同志的母親鐘太夫人,是1944年去世的,享年86歲。1944年3月25日的《解放日報》上,曾刊載過這位英雄的母親的傳略。

整體感知——背景資料

回憶錄

回憶錄有兩種解釋。

一是指關于一系列事件的記錄,通常由參加者所寫而不像歷史那樣拘于形式。

二是指一種自傳性描述,其口吻常閑逸而親切,注意的焦點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時代上。

整體感知——文體常識

回憶錄的特點

回憶錄有真實、廣泛、突出三大特點。

真實指真實記載作者的經歷和觀感。

廣泛指回憶錄不僅要回憶個人,而且要以個人為主線,串連與之有關的人和事,廣泛觸及生活的每個角落,反映社會的歷史面目。

突出指回憶錄中的人物要處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

整體感知——文體常識

韶關

sháo

儀隴

lǒng

祖籍

衙門

妯娌

zhóuli

私塾

shú

佃戶

diàn

和藹

ǎi

管束

shù

不輟勞作

chuò

庚子年

ɡēnɡ

整體感知——生字詞語

()勉強()倔強()強大

()愛好

()友好

()飛濺

()濺濺

qiǎnɡ

jiànɡ

qiánɡ

()蠻橫

()橫七豎八

hènɡ

hénɡ

hào

hǎo

jiàn

jiān

多音字

整體感知——生字詞語

形近字

shú()悉

wǎn()碟

wān()豆

wǎn()約

私shú()

shú()與

整體感知——生字詞語

詞語解釋

妯娌:

哥哥妻子和弟弟妻子的合稱。

周濟:

對窮困的人給予物質上的幫助。

和平:

悲慘:

溫和。

處境或遭遇極其痛苦,令人傷心。

為富不仁:

靠不正當手段發(fā)財致富的人沒有好心腸。

慰勉:

安慰勉勵。

任勞任怨:

做事不辭勞苦,不怕別人埋怨。

整體感知——生字詞語

《母親的回憶》還是《回憶我的母親》?

從標題上看,《母親的回憶》會讓讀者誤以為本文是母親對往事的回憶。而《回憶我的母親》則能讓讀者明白本文是作者在回憶自己的母親。既交代了敘述的角度和本文的主要內容,又表達出了作者對于母親的懷念之情。

整體感知——理解標題

整體感知——朗讀課文

讀課文,注意這句話:

“我愛我母親,特別是她勤勞的一生,很多事情都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p>

文章都講述了哪些事情?

能從中看出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請大家有選擇地默讀文章,并在文章中圈畫標注,稍后交流一下令你印象最深的事件。

母親經歷的事情母親的思想品質

“好勞動"整日勞碌著”勤勞儉樸、任勞任怨、

寬厚仁慈

退佃、搬家和天災沒有灰心,反感為富不仁者堅強不屈

樸素的階級意識

節(jié)衣縮食,供“我"讀書擺脫貧困和壓迫的愿望

支持和慰勉“我”參加革命深明大義

離開土地就不舒服熱愛勞動

獨立支持一家人生活勤儉持家、深明大義

過著勤勞的農婦生活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86歲高齡仍“不輟勞作"熱愛勞動、勤勞一生

典型事件

圍繞中心

整體感知——理解文意

寫作時要選取與人物精神品質密切相關的典型事件,以便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

技巧點撥

整體感知——感知文意

第一部分(1):總寫“我”懷著悲痛的心情回憶母親勤勞的一生。

第二部分(2-13):具體展開來寫母親勤勞一生、愛憎分明和深明大義的特點。

第三部分(14-17):概括母親對“我"的影響,表達了“我”對母親的感恩之情和紀念之意。

整體感知——理清結構

精讀細研

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愛我母親,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

直接點明寫作此文的原因,同時抒發(fā)自己的悲痛之情。

“勤勞"一詞總領全文,是全文的敘事線索?!扒趧谝簧笔潜疚挠洈⒌闹攸c?!坝肋h回憶"既直接呼應題目,又自然地引起下文。

1、閱讀第1段,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感情,說說這一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

精讀細研

點明寫此文的原因

“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點明感情基調

“我愛我母親"

點明敘事線索

“勤勞一生”

第1段在全文起到開篇點題的作用。

精讀細研

2、母親的“勤勞"表現(xiàn)在哪些具體的描寫中?找出關鍵語段,進行賞析。

(1)瀏覽課文,自主品讀關鍵段。

(2)分組討論,交流思考結果。

從文中還可以看出母親具有怎樣的品格?

精讀細研

母親是個好勞動。從我能記憶時起,總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婦女們輪班煮飯,輪到就煮一年。母親把飯煮了,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yǎng)蠶,紡棉花。因為她身體高大結實,還能挑水挑糞。

勞動量大

勞動時間長

勞動強度大

精讀細研

勤勞的家庭是有規(guī)律有組織的。我的祖父是一個中國標本式的農民,到八九十歲還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會害病,直到臨死前不久還在地里勞動。祖母是家庭的組織者,一切生產事務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還沒亮,母親就第一個起身,接著聽見祖父起來的聲音,接著大家都離開床鋪,喂豬的喂豬,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用勤勞的家庭來寫母親的勤勞。

精讀細研

母親最大的特點是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母親生我前一分鐘還在灶上煮飯。雖到老年,仍然熱愛生產。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說:“外祖母大人因年老關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輟勞作,尤喜紡棉。”

母親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

精讀細研

3、從文中還可以看出母親具有怎樣的品格?

①做家務、務農任勞任怨,協(xié)調一家和諧相處,周濟和照顧比自己窮的親戚。

②母親樸素的階級意識啟發(fā)作者幼年時期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③生活困苦,卻節(jié)衣縮食送作者讀書。

④母親給遠走云南、參加新軍的作者許多勸慰。

⑤母親支持兒子的革命事業(yè),不論聯(lián)系與否,都在家過著辛勤勞作的生活。

性格和藹,并有樸素的階級意識

樸素善良,同情窮苦人民

有要求擺脫壓迫的勇氣

深明大義

深明大義與辛勤勞作

4、母親一生值得回憶的事情很多,為什么選擇這些事情來寫?這些事情又是如何串聯(lián)起來的?

精讀細研

作者精選的這些事件最能表現(xiàn)普通勞動婦女的優(yōu)秀品質:勤勞儉樸的習慣、寬厚仁慈的態(tài)度、堅強不屈的性格。

這些事件都圍繞著同一個主題,即第1段中所說的“勤勞一生"。作者將它們按照時間順序有條不紊地組成一個整體。

精讀細研

(第4段)母親是個好勞動。從我能記憶時起,總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婦女們輪班煮飯,輪到就煮一年。母親把飯煮了,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yǎng)蠶,紡棉花。因為她身體高大結實,還能挑水挑糞。

(第5段)母親這樣地整日勞碌著。我到四五歲時就很自然地在旁邊幫她的忙,到八九歲時就不但能挑能背,還會種地了。記得那時我從私塾回家,常見母親在灶上汗流滿面地燒飯,我就悄悄把書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節(jié)里,我上午讀書,下午種地;一到農忙,便整日在地里跟著母親勞動。這個時期母親教給我許多生產知識。

聚焦目光,增添細節(jié)

精讀細研——細節(jié)描寫

1.母親為什么節(jié)衣縮食供“我”讀書?

2.讀書后“我"有什么變化?

3.母親對“我”后來的工作持什么態(tài)度?

4.而最終“我"走上革命這條道路是受誰的影響?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閱讀第九段前后相關段落,回答問題。

精讀細研——細節(jié)描寫

母親不僅是一個普通的農婦,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下,她是一個啟蒙孩子思想,反抗壓迫,有遠見,識大體、顧大局的人。

精讀細研——細節(jié)描寫

結合全文思考:母親的一生對作者有哪些教育與影響?

精讀細研——讀懂深意

1.母親勤勞吃苦,作者從小耳濡目染,幫她勞作,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2.母親任勞任怨,直到生命終結,依然熱愛勞作,教作者養(yǎng)成勤勞的習慣,也教作者生產的知識。

3.母親聰明能干,教給作者與困難做斗爭的經驗。

4.母親對地主劣紳的抵抗,對作者走上革命道路的堅定支持,讓作者擁有了革命的意志。

結合全文思考:母親的一生對作者有哪些教育與影響?

精讀細研——讀懂深意

朱總司令的受教育經歷

六歲進入私塾,八歲學習四書五經,1905年十九歲參加儀隴縣科考在千余名學子中名列二十名,隨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中府試;

1906年離開家鄉(xiāng)去順慶府求學,在讀了六個月的高等小學堂后,順利考入中學堂,并在一年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在順慶府中學畢業(yè);

考中成都武備學堂遭到反對,進入省立師范學堂附屬體育學堂學習;萌生參軍報國的想法,1909年考進云南陸軍講武堂;

1923年抵達德國哥廷根,次年進入大學學習,并領導哥廷根中國留學生會;1925年由德國赴蘇聯(lián)學習。

精讀細研——讀懂深意

大聲地朗讀第14--17段,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情感和抒情議論的作用。

精讀細研——讀懂情感

情感態(tài)度

①感謝母親

②無法補償?shù)陌?/p>

③盡忠民族和人民以報答母親

④祈愿母親安息

作用

①抒發(fā)了母親逝世后哀痛心情,表達了感謝和感恩之情。

②點明文章的回憶性質和紀念目的。

③升華主題,將紀念母親之情升華為盡忠民族和人民之義。

精讀細研——讀懂情感

找出文章中你認為精彩的、蘊含深厚情感的句子在組內交流、賞析。

精讀細研——品味語言

1.母親這樣地整日勞碌著。

2.這類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飯食,母親卻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來有滋味。

3.母親年老了,但她永遠想念著我,如同我永遠想念著她一樣。

4.母親生我前一分鐘還在灶上煮飯。

平實質樸卻飽含深情

精讀細研——品味語言

這種深情又是通過怎樣的表達方式傳遞到我們的內心呢?僅僅是記敘就能達到這種效果嗎?

請大家從表達方式的角度結合文章進行分析,組內交流后分享你們的探究成果。

精讀細研——品味語言

母親一共生了十三個兒女,因為家境貧窮,無法全部養(yǎng)活,只留下了八個,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這在母親心里是多么慘痛悲哀和無可奈何的事情??!

記敘

議論

精讀細研——品味語言

在這條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認識:只有這種知識,這種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財產。

議論

精讀細研——品味語言

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chuàng)造了和創(chuàng)造著中國的歷史。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xù)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夾敘夾議

精讀細研——品味語言

課堂小結

本文回憶了母親勤勞的一生,贊頌了母親勤勞儉樸、寬厚仁慈、堅韌頑強的優(yōu)秀品質,敘述了母親對自己的教育和影響,抒發(fā)了對母親的深深懷念和無比熱愛的感情,表達了以盡忠于民族和人民、盡忠于黨來報答母親深恩的決心。

課堂小結

如“母親把飯煮了,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yǎng)蠶,紡棉花”,還“挑水挑糞”,她“離開土地就不舒服”,她到晚年還“不輟勞作,尤喜紡棉”,這些都揭示了母親的勤勞品質。

事例具體,人物鮮活。

課堂小結——寫作特色

語言樸實,感情強烈。

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深深地打動了讀者。“我愛我母親”“母親又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我應該感謝母親”“愿母親在地下安息”,這一聲聲傾吐,語言樸實、親切,滿懷深情。

課堂小結——寫作特色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鍾太夫人不僅活在朱德的回憶里,也活在我們的心中。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懷念,朱德決定七七四十九天不刮胡子,并提筆寫下祭文《母親的回憶》。歷經四十年的軍旅生涯,他最終完成了自己的承諾!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快樂的生活。

黨中央的挽聯(lián):

八路公勛大孝為國;一生勞動吾黨之光。

毛澤東的挽聯(lián):

為母當學民族英雄賢母;斯人不愧勞動階級完人。

課堂小結

身教重于言傳,朱德的母親沒有從言語上給予他深刻的教誨,卻用實際行動教會了他任勞任怨、寬厚仁慈、堅韌頑強的品行。母親是一本永遠都書寫不完的大書,母親也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母親的恩德,感激不盡,永生不忘,母親不僅給予我們生命,更給予我們享用終生的寶貴財富。

課堂小結——學后感悟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她的背影,漸行漸遠。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就只剩歸途,在這來去間,我們惟有珍惜,惟有銘記,將這珍惜和銘記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報答父母恩情!

課堂小結——教師寄語

汩汩小愛之流匯成無疆大愛之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