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河南省許平汝名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期中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4年4月22日,雅安市(30°N,103°E)某中學生在教室里利用鉛筆測量日影,如右圖所示。完成下面小題。1.圖示時刻當?shù)氐胤綍r是()A.15:22 B.15:30 C.17:30 D.17:382.此時圖示中學生面朝()A.偏東方向 B.偏西方向C.偏南方向 D.偏北方向3.對于雅安市當?shù)囟裕c4月22日晝夜長短狀況最接近的日期是()A.1月20日 B.2月16日 C.8月21日 D.9月22日【答案】1.A2.B3.C【解析】【1題詳析】圖示北京時間為16:30,由雅安市經(jīng)度可知,當?shù)嘏c北京時間(120°E)相差17°,相差68分鐘,且當?shù)匚挥诒本┪鱾龋胤綍r比北京時間晚68分鐘,計算可知當?shù)氐胤綍r是15:22,A正確,BCD錯誤。故選A。【2題詳析】圖示時刻當?shù)氐胤綍r是15:22,此時太陽位于西南方位,筆影朝向東北方向,圖示中同學位于筆影的偏右側,則其面朝偏西方向,B正確,ACD錯誤。故選B?!?題詳析】根據(jù)晝夜長短變化規(guī)律可知,與4月22日晝夜長短狀況最接近的日期應大致與4月22日關于夏至日對稱,兩者相差約60天,經(jīng)計算可知,該日期最可能夏至日加上60天,是8月21日前后,C正確,ABD錯誤。故選C。小柴旦湖位于柴達木盆地中北部,海拔約3216米,四周被高山合圍,只與祁連山水系塔塔棱河相連。自1990年以來,小柴旦湖水體面積呈階段性變化特征,湖面蒸發(fā)能力減弱。下圖示意1990~2022年小柴旦湖水體面積變化情況。完成下面小題。4.1990~2022年小柴旦湖水體面積階段性變化特征表現(xiàn)為()A.緩增—緩減—快增 B.快增—緩增—緩減C.緩減—快增—緩增 D.緩減—緩增—快增5.小柴旦湖湖面蒸發(fā)能力減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高山冰雪融水減少 B.湖面水溫下降C.塔塔棱河徑流減少 D.灌溉水源增加6.隨著Ⅲ階段小柴旦湖水體面積的變化,湖區(qū)周邊被大量淹沒的土地類型為()A.低覆蓋度草地 B.高覆蓋度草地C.鹽堿地 D.農田【答案】4.D5.B6.C【解析】【4題詳析】由圖可知,Ⅰ階段小柴旦湖水體面積呈波動減小趨勢,但減小幅度??;Ⅱ階段小柴旦湖水體面積呈波動增加趨勢,Ⅲ階段小柴旦湖水體面積呈快速增加趨勢,Ⅱ階段增幅較Ⅲ階段小。因此,1990~2022年小柴旦湖水體面積階段性變化特征表現(xiàn)為緩減一緩增一快增,D正確,ABC錯誤。故選D?!?題詳析】據(jù)材料分析可知,小柴旦湖被高山合圍,地處低地,受塔塔棱河單向補給。塔塔棱河發(fā)源于祁連山,河流水主要來源于高山冰雪融水,1990年以來小柴旦湖水體面積呈增大趨勢,高山冰雪融水補給增多,進入該湖的冷水增多,導致湖面水溫下降,蒸發(fā)能力減弱,B正確,AC錯誤;灌溉水源增加不是主要的原因,D錯誤。故選B。【6題詳析】分析可知,小柴旦湖四周被高山合圍,為內流湖,湖岸周邊鹽堿地廣布,隨著其水體面積增大,岸線向外擴張,湖岸周邊鹽堿地被大量淹沒,C正確;草地生長需要充足的養(yǎng)分(不需要太多鹽分),應距離湖岸較遠,其被淹沒面積較鹽堿地少,AB錯誤;小柴旦湖周邊多為鹽堿地,不適宜開墾為農田,D錯誤。故選C。馬六甲海峽冬夏兩季表層海水流向相反,海峽兩岸多海岸沼澤,其中蘇門答臘島東部海岸沼澤面積較大。馬六甲海峽北部的安達曼海冬季海水鹽度較高,夏季海水鹽度較低。下圖示意馬六甲海峽和安達曼海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題。7.馬六甲海峽冬季表層海水的流動方向為()A.自西南流向東北 B.自東南流向西北C.自西北流向東南 D.自東北流向西南8.與冬季相比,夏季安達曼海海水鹽度較低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洋流 B.季風強度 C.蒸發(fā) D.氣溫9.蘇門答臘島東部海岸沼澤面積較大,主要是因為()①不受洋流影響 ②海嘯影響大③沿海地勢較低平 ④島上河流落差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7.B8.A9.C【解析】【7題詳析】分析可知,安達曼海地處北印度洋,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北印度洋海區(qū)的季風洋流整體自東向西流,安達曼海海平面下降,馬六甲海峽東南側海面高于西北側,海峽內洋流自東南流向西北,B正確,ACD錯誤;故選B?!?題詳析】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有:降水量與蒸發(fā)量、入海徑流、洋流、海域封閉程度、海冰融凍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夏季該地盛行西南季風,孟加拉灣沿岸降水多,入海徑流量大,北印度洋海區(qū)洋流呈順時針方向運動,將孟加拉灣低鹽海水帶到安達曼海,導致安達曼海海水鹽度較低。冬季盛行東北風,北印度洋海區(qū)洋流呈逆時針方向運動,安達曼海受孟加拉灣低鹽海水影響小,導致冬季海水鹽度較高,因此夏季安達曼海海水鹽度較低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洋流,A正確;該海域夏季海水鹽度低與季風方向不同導致洋流方向不同有關,與季風強度關系較小,B錯誤;夏季氣溫高,蒸發(fā)強,海水鹽度高,冬季氣溫低,蒸發(fā)弱,海水鹽度低,但這與題意不符,CD錯誤;故選A?!?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濕地形成的原因有——降水量:氣候濕潤,降水量多。蒸發(fā)量:緯度高,氣溫低,蒸發(fā)弱?;蚝0胃?、氣溫低、蒸發(fā)弱。地勢: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土壤:凍土發(fā)育,水不易下滲。河湖狀況:河流湖泊較多,地表水豐富,具有凌汛現(xiàn)象,河水泛濫。結合區(qū)域特征分析可知,蘇門答臘島東部海岸地處沿海平原,地勢低平,排水不暢,③正確;該地地處板塊交界處,地震引發(fā)海嘯,淹沒沿海低地,導致海水與河水混合,進一步促進了沼澤的形成,②正確;結合上題,該地受夏季風和冬季風的影響,在季風吹拂下,該地區(qū)受洋流影響大,①錯誤;沼澤面積大,說明泥沙沉積較多,若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水侵蝕作用強,泥沙不容易堆積,則不易形成沼澤,④錯誤;綜上所述,C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林火是森林群落演替的重要驅動力,由林火干擾引發(fā)的植被演替在塑造植物群落的結構、分布和維持其物種多樣性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迭部林區(qū)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邊緣,海拔2981~3408米,屬于北亞熱帶氣候向高寒氣候過渡地帶,主要植被群落為云杉—巴山冷杉林。下表示意迭部林區(qū)一次林火后火燒跡地四個演替階段植被群落物種組成。完成下面小題。項目演替階段個體數(shù)量/株·(400m2)-1喬木灌木草本5年—131±273579±25615年—196±322773±14723年151±11204±412077±210全面恢復后112±7171±181476±6510.迭部林區(qū)一次林火后火燒跡地植被群落四個演替階段中()A.草本個體數(shù)量先增后減 B.全面恢復后植被群落個體數(shù)量最多C.灌木最終演替為優(yōu)勢種 D.林火后23年灌木個體數(shù)量達到峰值11.與林火后5年內相比,5~15年間利于迭部林區(qū)火燒跡地灌木層恢復的自然條件是()A.近地面光照較強 B.土壤穩(wěn)定性提高C.氣象災害干擾少 D.群落間競爭減小12.迭部林區(qū)火燒跡地植被群落的最終演替方向為()A.灌木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B.落葉闊葉林—灌木林—草本植被C.落葉針葉林—灌木林—針葉林 D.灌木林—草本植被—落葉闊葉林【答案】10.D11.B12.A【解析】【10題詳析】由表可知,林火后23年灌木個體數(shù)量最多,達到峰值,D正確。四個演替階段中,草本個體數(shù)量持續(xù)減少,喬木最終演替為優(yōu)勢種;通過對三類植被個體數(shù)量累加可知,林火后5年群落個體數(shù)量最多,ABC錯誤。故選D?!?1題詳析】分析可知,林火導致火燒跡地地表裸露。林火后5年內,草本層迅速恢復,其固土保土作用增強,因此,在林火后5~15年間,火燒跡地土壤穩(wěn)定性提高,根系較發(fā)達的灌木生長條件改善,迅速恢復并成為優(yōu)勢種,B正確;此時段草本、灌木群落對光照及生長空間等的競爭增強,導致草本個體數(shù)量有所減少,D錯誤。近地面光照和氣象災害對火燒跡地灌木層恢復影響較小,AC錯誤。故選B?!?2題詳析】由表可知,林火后,植株較矮小的草本層和灌木層優(yōu)先恢復。隨著生長條件的改善,高大的落葉闊葉林、針葉林等喬木層恢復生長。隨著種間競爭加劇,與當?shù)貧夂蜃钇ヅ涞脑粕肌蜕嚼渖剂值柔樔~林樹種成為優(yōu)勢種群,所以最終演替的過程可能是先經(jīng)歷灌木林、落葉闊葉林,最后達到針葉林的穩(wěn)定群落狀態(tài),A正確,BCD錯誤。故選A。2023年9月4日,颶風“丹尼爾”在希臘南部近海形成,向地中海緩慢移動。“丹尼爾”登陸非洲后,造成利比亞沿海城市德爾納市上游山谷的兩座大壩垮塌,人員傷亡慘重。隨后“丹尼爾”深入撒哈拉沙漠,導致尼羅河三角洲出現(xiàn)嚴重的惡劣天氣。下圖示意“丹尼爾”登陸利比亞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完成下面小題。13.地中海有利于颶風“丹尼爾”進一步發(fā)展和移動的氣象條件是()A.降水豐富 B.氣溫較高C.高壓盛行 D.南風強勁14.“丹尼爾”登陸利比亞后造成該國兩座大壩垮塌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引發(fā)山洪 B.強風吹垮大壩C.大壩地基不穩(wěn) D.海水大量涌入15.尼羅河三角洲出現(xiàn)嚴重的惡劣天氣最可能是()A.暴雨 B.極端高溫 C.冰雹 D.沙塵暴【答案】13.B14.A15.D【解析】【13題詳析】分析可知,地中海的異常高溫天氣使得海水蒸發(fā)旺盛,大氣加熱膨脹上升,海面氣壓降低,利于颶風“丹尼爾”進一步發(fā)展和移動,B正確,C錯誤。降水豐富,會降低海面蒸發(fā)能力,抑制颶風“丹尼爾”進一步發(fā)展,A錯誤;南風強勁不利于颶風“丹尼爾”向南移動,D錯誤。故選B?!?4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丹尼爾”從海上登陸利比亞,登陸時攜帶的大量水汽在陸地形成強降水,且降水匯集快,形成的山洪導致沿海城市德爾納市上游山谷的兩座大壩垮塌,A正確,B錯誤。材料中無大壩地基的信息,C錯誤。海水大量涌入不易到達德爾納市上游山谷地區(qū),D錯誤。故選A?!?5題詳析】據(jù)圖文材料分析可知,“丹尼爾”深入撒哈拉沙漠后,水汽減少,AC錯誤;但風力較大,大風將撒哈拉沙漠地表松散的沙粒物質揚起并輸送至尼羅河三角洲地區(qū),導致該地形成沙塵暴天氣,B錯誤,D正確。故選D。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楚科奇海有海冰分布,冰下普遍生長有藻類等浮游植物,光照對楚科奇海浮游植物分布影響較小。每年夏季太平洋水經(jīng)白令海峽攜帶陸坡沉積物進入楚科奇海,同時東側有阿拉斯加沿岸流匯入。下圖示意楚科奇海及部分環(huán)流。(1)簡析光照對楚科奇海浮游植物分布影響較小的原因。(2)分析阿拉斯加沿岸流對楚科奇海浮游植物生長的作用。(3)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推測楚科奇海浮游植物生物量變化趨勢,并闡述緣由?!敬鸢浮浚?)浮游植物常年處于海冰下方,冰下屬于弱光環(huán)境;北極地區(qū)緯度高,光照弱,極夜時間長,浮游植物適應黑暗環(huán)境等。(2)阿拉斯加沿岸流水溫較高,為浮游植物生長提供熱量;攜帶大量河流沉積物,為浮游植物提供營養(yǎng)物質;稀釋海水,為浮游植物營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等。(3)變化趨勢:呈增加趨勢。緣由:太平洋入流水持續(xù)增加,營養(yǎng)鹽輸入增加,利于浮游植物生長;受全球變暖影響,融冰增多,促進了阿拉斯加沿岸河流和陸源的有機物輸入;海水溫度升高,熱量條件改善,為浮游植物提供了更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等?!窘馕觥俊拘?詳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楚科奇海在冬季時有大量海冰覆蓋,夏季雖然冰層有所融化,但冰下依然存在一定的光照限制,浮游植物常年處于海冰下方,冰下屬于弱光環(huán)境;楚科奇海位于北極地區(qū),北極地區(qū)緯度高,光照弱,極夜時間長,浮游植物已經(jīng)適應了黑暗環(huán)境。所以這里的浮游植物可能已經(jīng)進化出了在較低光照條件下生存的能力,光照對楚科奇海浮游植物分布影響較小?!拘?詳析】由材料信息“每年夏季太平洋水經(jīng)白令海峽攜帶陸坡沉積物進入楚科奇海,同時東側有阿拉斯加沿岸流匯入”可知,阿拉斯加沿岸流帶來了來自大陸架區(qū)域的陸坡沉積物,陸坡沉積物中的營養(yǎng)鹽是浮游植物生長所必需的重要成分,因此有助于提高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暖流攜帶著相對溫暖的水體,提高楚科奇海表層水溫,為浮游植物生長提供熱量,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長;阿拉斯加沿岸流進入楚科奇海,楚科奇海水量變大,鹽度變低,為浮游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拘?詳析】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楚科奇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出現(xiàn)增長的趨勢。受全球變暖影響,冰川融水量增多,加快了阿拉斯加沿岸河流和陸坡沉積物輸入,為浮游植物提供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海水溫度隨之升高,楚科奇海熱量條件得以改善,浮游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更為適宜;隨著由太平洋進入楚科奇海的水不斷增加,攜帶的營養(yǎng)鹽也斷輸入,更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長;所以科奇海浮游植物生物量會出現(xiàn)增加的趨勢。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南島地處南海與亞洲大陸的交界處,海一氣相互作用顯著,尤其在季節(jié)交替期。海南島的降水和汛期與華南廣東、廣西等大部分地區(qū)不同,呈現(xiàn)出獨有的特征。年均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海南島約50%的大范圍極端降水過程都出現(xiàn)在9月中旬~10月中旬。圖1示意某年10月海南島一次特大暴雨過程海平面氣壓及風場分布(箭頭越長,風力越大),圖2示意海南島多年年內降水量統(tǒng)計。(1)據(jù)圖2指出海南島雨季特征。(2)分析9月中旬~10月中旬海南島大范圍極端降水過程頻率高的成因。(3)說明風場對海南島降水的主要影響。【答案】(1)雨季長(或雨季開始的早,結束的晚);單峰型(或峰值出現(xiàn)在秋季或秋季降水量最多);雨季期間強降水頻繁,多暴雨等。(2)夏季風南退至海南島附近,降水量多;副高南移,大量暖濕氣流受副高阻擋而向西南移動至海南島附近,形成強降水;冷空氣勢力增強并南下,與海南島所在區(qū)域的暖空氣相遇,冷暖氣流交匯頻繁,降水強度大;南海海域氣溫較高,水汽含量多,輸送至海南島的水汽豐富;受秋臺風影響顯著,帶來大量降水等。(3)提供源源不斷的水汽,增強降水強度;在偏東氣流影響下,海南島降水不均,形成東多西少的分布格局等?!窘馕觥俊拘?詳析】讀圖可知,海南島的雨季從5月份開始,10月份結束,雨季開始的早,結束的晚,雨季長;峰值出現(xiàn)在秋季,呈單峰型;海南島約50%的大范圍極端降水過程都出現(xiàn)在9月中旬~10月中旬,雨季期間強降水頻繁,多暴雨?!拘?詳析】9月中旬~10月中旬,夏季風勢力減弱,夏季風南退至海南島附近,冷暖空氣在海南島中北部頻繁交匯,降水量多;副高減弱并且向南移動,大量暖濕氣流受副高阻擋而向西南移動至海南島附近,受暖濕氣流影響,形成強降水;9月中旬~10月中旬冷空氣勢力增強并南下,與海南島所在區(qū)域的暖空氣相遇,冷暖氣流交匯頻繁,形成鋒面雨,降水強度大;南海海域氣溫較高,海面寬闊,水汽含量多,輸送至海南島的水汽豐富,降水多;秋臺風活動頻繁,受秋臺風影響顯著,帶來大量降水?!拘?詳析】讀圖可知,風大多都是由海洋吹向陸地,能夠給海南島提供源源不斷的水汽,增強降水強度;圖中的氣流大多是偏東氣流,東部地區(qū)獲得的水汽較多,導致海南島降水不均,形成東多西少的分布格局。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冰磧土,作為冰川作用的產物,是在冰川停止搬運時所形成的碎屑、巖屑、碎石等混雜堆積物。冰磧土在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過程中,極易發(fā)生崩塌、滑坡等自然災害。西藏東南部的天摩溝(泥石流溝),位于帕隆藏布江左岸,冰磧土分布異常豐富。下圖示意天摩溝冰磧土移動形成的堰塞壩堆積體。(1)簡析天摩溝冰磧土分布異常豐富的原因。(2)推測堰塞壩堆積體形成后帕隆藏布江河道右側發(fā)生的變化,并分析原因。(3)簡述堰塞壩堆積體形成后對當?shù)氐牟焕绊??!敬鸢浮浚?)受印度洋季風氣候影響顯著,降水充沛,冰川體量大,雪線海拔較低,溫度相對較高,冰川物質補給充足,冰川活躍度高,消融量大,聚集了大量的冰磧土。(2)變化:河道右側變得陡峭;水深變深;成為凹岸;河岸由直變彎等。原因:堰塞壩堆積體形成后,帕隆藏布江河道受阻變窄,上游水流大量向河道右側流動,流速加快,不斷對河道右側河床進行沖刷侵蝕,導致河道右側水深加深,河道變陡,形成凹岸,河岸由直變彎。(3)阻塞河道,有潰壩的風險,易對下游形成洪水災害,淹沒農田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yhj-tsq-公司如何打破員工橫向發(fā)展的隱形壁壘-1.01-2024.8.1
- 腸梗阻病人護理
- Brand KPIs for ready-made-food Kitchens of India in India-外文版培訓課件(2025.2)
- 幼兒舞蹈的分類
- 人力資源戰(zhàn)略咨詢合同2025
- 版?zhèn)€人與公司之間的承包合同樣本
- 2025北京房屋租賃合同樣本參考
- 兩家企業(yè)共同發(fā)展合同
- 2025年的飲品購銷合同書
- 2025年福建省部分事業(yè)單位逐步推行合同化管理
- 環(huán)境社會學整本書課件完整版電子教案全套課件最全教學教程ppt(最新)
- 北航研究生CAN總線實驗報告
- 計算機硬件購銷合同
- 2022年分析“二診”找對策全力以赴備高考
- 風力發(fā)電技術--課件第7章-風電場SCADA系統(tǒng)
- 安全用電、用電安全培訓ppt課件
- 高中歷史思維導圖(高清-可以放大)課件
- DAIKIN大金ACK70N空氣凈化器中文說明書
- 礦山承包開采合同
- 電力行業(yè)信息系統(tǒng)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工作指導意見
- 市長在市政協(xié)會議委員發(fā)言會上的講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