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項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項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項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項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項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八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項測試卷含答案比較閱讀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孔匀龒{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節(jié)選自酈道元《三峽》)【乙】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①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出海門②,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節(jié)選自周密《觀潮》)【注】①既望:此指八月十六日。②海門:浙江入海口,那里兩邊的山對峙著。1.根據(jù)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加點詞方法提示詞義略無闕處古字通假(1)闕:沿溯阻絕一詞多義(2)絕:天下之偉觀也詞類活用(3)觀:方其遠出海門古今異義(4)方:今義:方形2.下面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B.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C.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D.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3.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②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4.甲文寫“水”,乙文寫“潮”。寫法上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說明。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學習任務。答謝中書書陶弘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選自《義務教育教科書

語文

八年級上冊》))與陽休之書①(節(jié)選)〔南北朝〕祖鴻勛②吾比③以家貧親老,時還故郡。在本縣之西界,有雕山焉。其處閑遠,水石清麗,高巖四匝,良田數(shù)頃。家先有野舍于斯,而遭亂荒廢,今復經(jīng)始④。即石成基,憑林起棟。蘿生映宇,泉流繞階。月松風草,緣庭綺合;日華云實⑤,旁沼星羅。檐下流煙,共霄氣而舒卷;園中桃李,雜松柏而蔥蒨⑥。時一褰裳⑦涉澗負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飄飄而將逝杳然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若此者久之,乃還所住。孤坐危石,撫琴對水;獨詠山阿,舉酒望月。聽風聲以興思,聞鶴唳以動懷。首戴萌蒲,身衣缊袯⑧,出藝⑨粱稻,歸奉慈親,緩步當車⑩,無事為貴,斯已適?矣。(選自《北齊書·文苑傳·祖鴻勛》)【注釋】①陽休之:北齊學者。②祖鴻勛:北齊文學家。③比:近來。④今復經(jīng)始:現(xiàn)在重新經(jīng)營建造。⑤云實:生于山巔多云處的果實。⑥蔥蒨(qiàn):蒼翠,茂盛的樣子。⑦褰(qiān)裳:撩起衣擺。⑧缊袯(bó):粗麻布短衣。⑨藝:種植。⑩緩步當車:慢慢行走,就當乘車一樣。?適:舒服。5.下列選項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吾比以家貧親老,時還故郡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B.在本縣之西界,有雕山焉

是焉得為大丈夫乎C.孤坐危石,撫琴對水

危樓高百尺D.首戴萌蒲,身衣缊袯

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6.給文中畫線文字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時一褰裳涉澗/負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飄飄而將逝/杳然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B.時一褰裳涉澗/負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飄飄/而將逝杳然/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C.時一褰裳涉澗/負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飄飄而將逝杳然/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D.時一褰裳涉澗/負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飄飄而將逝杳然/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7.《答謝中書書》與《與陽休之書》在句式上有什么共同特點?文章采用這樣的句式來抒寫有什么作用?8.閱讀散文要從字里行間體察作者的情感。品味下面句子,分析陶弘景和祖鴻勛蘊含其間的微妙而深切的情感。(1)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2)首戴萌蒲,身衣缊袯,出藝粱稻,歸奉慈親,緩步當車,無事為貴,斯已適矣。(河南鄭州)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吭S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記承天寺夜游》)【乙】初夜,有皓影入室,室中人咸謂雪光射來,復開門偶①立。見冱云②駁③盡,太虛真氣④如帳碧玉。有月一輪,其大如盤,色如銀,凝照東方,輾碧玉上征,不見轍跡。至乙夜⑤,帖懸天心。予喜方雪而望舒⑥復至,乃與友生出大門恣視。(節(jié)選自舒元輿《長安雪下望月記》)【注釋】①偶:雙,成雙,與“奇”相對。②冱(hù)云:寒云。③駁:消散,陰云散開。④太虛真氣:太虛,指天空;真氣,這里指空中大氣。⑤乙夜:二更時分,夜間十時左右。⑥望舒:神話中為月駕車的神,后為月亮的代稱。9.下列對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念無與為樂者”中的“念”是想到的意思,寫出了月夜蘇軾的孤寂之感。B.“積水空明”中的“空明”,寫出庭院中的積水在月光中被映照得空靈澄澈。C.“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中的“但”表轉折,表明不尋常的是兩個觀景的“閑人”。D.“予喜方雪而望舒復至”的“復”意為“又”,與“方”照應,寫出了雪后見月的欣喜。10.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11.林語堂在《蘇東坡傳》里稱“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請結合甲文段的內(nèi)容,分析蘇軾為何被稱為“樂天派”。12.甲文段中的“水中藻、荇交橫”和乙文段中的“室中人咸謂雪光射來”,兩位作者都用“錯覺”來寫月光,請分析此寫法的妙處。(黑龍江齊齊哈爾)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匡L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吳均《與朱元思書》)【乙】五泄①水石俱奇絕,別后三日,夢中猶作飛濤聲,但恨無青蓮之詩、子瞻之文,描寫其高古噴薄②之勢,為缺典耳。石壁青削,似綠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凈,插地而生,不容寸土。飛瀑從巖巔掛下,雷奔海立,聲聞數(shù)里,大若十圍之玉,宇宙間一大奇觀也。暮歸,各得一詩。不知是何等語。時夜已午,魈③呼虎號之聲,如在床幾間。彼此諦觀須眉毛發(fā)種種皆豎俱若鬼矣。(袁宏道《袁中郎隨筆·五泄二》,有刪改)【注釋】①五泄:位于浙江省諸暨市西北。泄,瀑布。②噴薄:沖激,激蕩。③魈:山魈,一種類似猴子的動物。13.小文在閱讀本文時遇到兩個較難理解的實詞,請你結合相應方法幫她解釋。文言詞句學習方法解釋五泄水石俱。奇絕課內(nèi)遷移法:風煙俱凈(1)但恨。無青蓮之詩查閱詞典法:①怨恨。②遺憾。③不滿。(2)14.小文不知道下面句子該怎樣斷句,請你幫助她。(用“/”斷開,限斷三處。)彼此諦觀須眉毛發(fā)種種皆豎俱若鬼矣15.小文不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請你幫忙進行翻譯。(1)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2)時夜已午,魈呼虎號之聲,如在床幾間。16.閱讀完本文,小文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以下內(nèi)容,但關鍵點還有遺漏,請你幫她補充完整。這篇文章與學過的《與朱元思書》均為寫景的文章,表達的主旨存在以下異同點。相同點:兩文都贊美了,都抒發(fā)了。不同點:《與朱元思書》還體現(xiàn)了,本文還表達了。(遼寧沈陽)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各題。[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①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酥^也?!保ü?jié)選自《孟子·公孫丑上》)【注釋】①待:須要。②贍:充足。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天時不如地利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記承天寺夜游》)B.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C.自西自東

自三峽七百里中(《三峽》)D.中心悅而誠服也

豈不誠大丈夫哉(《富貴不能淫》)2.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3.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4.有人認為,甲文中的“得道者”就是乙文中的“王”,你是否同意?請結合兩文內(nèi)容說說你的看法。(廣西來賓)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乙]子奇治阿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①,既而②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齊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載③皆白首④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⑤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廩⑥以濟貧困,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兵,倉無粟,乃起兵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zhàn),遂敗魏師?!沧⑨尅尝侔ⅲ旱孛唇裆綎|阿縣。②既而:后來,不久。③共載:同車。載,坐車。④白首:老年人。⑤決之:決斷政事。⑥倉廩:儲藏谷米的倉庫。5.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寡助之至

天子先驅(qū)至 B.故君子有不戰(zhàn)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C.追者反

始一反焉 D.何以知之

何夜無月6.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強調(diào)了在治理國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B.甲文中心論點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結論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乙文寫子奇通過采取融兵器制農(nóng)具,打開糧倉濟民等辦法使阿縣大治。D.乙文通過對話,側面描寫襯托子奇“童子治邑”不戰(zhàn)而勝的不凡才能。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2)庫無兵,倉無粟。8.請從乙文中找出形象印證甲文中“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這一道理的句子。9.甲、乙兩文都論述“人和”是取勝的法寶。請指出甲文(或乙文,任選其一)論述的重點,并結合歷史或現(xiàn)實的事例,談談自己的認識。(安徽銅陵)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咳撕氵^,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節(jié)選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乙】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節(jié)選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0.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語。(1)征于色()

(2)入則無法家拂士()(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固國不以山溪之險()1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2)寡助之至,親戚畔之。12.兩文都談到了治國,【甲】文段從治國角度論述了“”的道理;【乙】文段強調(diào)在治國中實行的重要性。13.在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關于憂患意識的詩詞警句隨處可見,如“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等等。請聯(lián)系自身實際,談談當代青少年應具有怎樣的憂患意識?(遼寧大連)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泵献釉唬骸笆茄傻脼榇笳煞蚝??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保ā陡毁F不能淫》)【乙】初八日,召天祥①至殿中。長揖不拜。左右強之,堅立不為動。上②使人諭之曰:“汝以事③宋者事我,即以汝為中書宰相?!碧煜樵唬骸疤煜闉樗螤钤紫啵瓮?,惟可死,不可生,愿一死足矣?!庇质谷酥I之曰:“汝不為宰相,則為樞密④?!碧煜閷υ唬骸耙凰乐?,無可為者?!彼烀?。明日⑤有奏:“天祥不愿歸附當如其所愿賜之死?!丙溞g?、蘖澠錄Q,遂可其奏。過市,意氣揚揚自若,觀者如堵。臨刑,從容謂吏曰:“吾事畢矣。”問市人孰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見聞者無不流涕。(選自《文山先生全集》,有刪改)【注釋】①召天祥:(元世祖)召見文天祥。②上:指元世祖。③事:侍奉。④樞密:即樞密使,古代官名,權力與宰相相當。⑤明日:第二天。⑥麥術?。涸蟪?,任中書平章。14.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丈夫之冠也

山川之美(《答謝中書書》)B.必敬必戒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憂患,死于安樂》)C.宋亡

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D.又使人諭之曰

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周亞夫軍細柳》)15.把選文中畫直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是焉得為大丈夫乎?(2)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為中書宰相。16.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天祥不愿歸附當如其所愿賜之死。17.請結合乙文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分析文天祥是否符合甲文中“大丈夫”的標準。(陜西西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泵献釉唬骸笆茄傻脼榇笳煞蚝??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保ā睹献印罚疽摇坑泴O覿①事朱熹靖康之難②,欽宗幸虜營。虜人欲得某文③。欽宗不得已,為詔從臣孫覿為之,陰冀覿不奉詔,得以為解。而覿不復辭,一揮立就,過為貶損,以媚虜人。而詞甚精麗,如宿成④者。虜人大喜,至以大宗城虜獲婦餉之,覿亦不辭。其后每語人曰:“人不勝天久矣古今禍亂莫非天之所為。而一時之士,欲以人力勝之,是以多敗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孟子所謂‘順天者存,逆天者亡’者,蓋謂此也?!被驊蛑唬骸叭粍t,子于虜營也,順天為已甚矣!其壽而康也,宜哉!”覿慚亡以應。聞者快之。(選自《朱文公集》,有刪改)[注釋]①孫覿(dí):宋欽宗時,官翰林學士。②靖康之難: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靖康之難導致了北宋的滅亡。③某文:即投降書。④宿成:事先已經(jīng)做好。1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必敬必戒(2)貧賤不能移(3)陰冀覿不奉詔(4)聞者快之19.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而詞甚精麗

而山不加增B.已而之細柳軍

往之女家C.子于虜營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D.以媚虜人

以殘年余力20.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2)而一時之士,欲以人力勝之,是以多敗事而少成功,而身不免焉。21.你認為孫覿是不是大丈夫?請結合甲文中孟子對大丈夫的論述,具體判斷并分析。(江蘇宿遷)閱讀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烤按涸唬骸肮珜O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薄疽摇奎S勛,字有功,南海人。幼有至性。母歿,家貧無以為葬。勛不忍,為人傭書得錢以葬,鄉(xiāng)黨異之。紹興二年登進士第,初授永福丞。勛滌滯除弊,代貧民還積述①八千三百余緡②,民歡呼再生。勛知新昌縣。郭外五里許,昏夜有殺人,無主名遺所剸③刀。驗之,皆豕膏也。值旱,遍索鬼神。勛集屠宰牲。一屠刃獨新發(fā)于硎④。訊鞠⑤即伏,人以為神,當時號“循吏”⑥。勛為人博洽而深沉,最明經(jīng)義。嘗謂好義當如求官除欲當如祛病世以為名言。(選自《廣東通志》,有刪改)注釋:①積逋:累欠的賦稅。②緡(mín):成串的銅錢。古代一千文為一緡。③剸(tuán):截斷。④硎:磨刀石。⑤訊鞠:審訊。⑥循吏:意思是指奉公守法、守法循理的官吏。22.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3處)嘗謂好義當如求官除欲當如祛病世以為名言23.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豈不誠大丈夫哉()

(2)往之女家()(3)與民由之()

(4)鄉(xiāng)黨異之()2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鄉(xiāng)黨異之

稱善者久之

《周亞夫軍細柳》B.郭外五里許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與朱元思書》C.勛為人博洽而深沉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D.一屠刀獨新發(fā)于硎

達于漢陰《愚公移山》2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2)人以為神,當時號“循吏”。26.孟子在《富貴不能淫》中曾對“大丈夫”提出了明確的標準,請你結合【甲】【乙】兩文,談談黃勛能否被稱作“大丈夫”。(廣西柳州)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可趹n患,死于安樂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選自《孟子》)【乙】宋昭公出亡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嘆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發(fā)政舉事②,無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數(shù)百人,被服以立,無不曰:‘吾君麗者!’內(nèi)外不聞吾過,是以至此!”由宋君觀之,人君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諂諛者眾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國。(節(jié)選自《新序》)【注】①出亡:失國之后逃亡。②發(fā)政舉事:施政辦事。2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行拂亂其所為

入則無法家拂士 B.勞其筋骨

其如土石何C.卒得反國

窺谷忘反 D.由宋君觀之

已而之細柳軍28.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孟子認為造就人才要有客觀因素,但是主觀因素也必不可少。B.【甲】文善用“故”“所以”等關聯(lián)詞語,使得文章的邏輯關系非常清晰。C.【乙】文寫“宋昭公亡而能悟”,可見宋昭公是個善于反思與總結的人。D.【乙】文寫宋昭公感嘆他亡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自己長相太過美麗。29.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2)內(nèi)外不聞吾過,是以至此!30.《孟子》文章說理暢達,以雄辯著稱,請你結合這個特點分析【甲】文畫波浪線句子的作用。31.【甲】【乙】兩文雖涉及治國之事,但對我們的人生同樣有啟發(fā),請從兩文中找一個共同角度,結合原文談談你的感悟。(安徽淮南)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克窗l(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疽摇可息僦^侍臣曰:“治國如治病病雖愈尤宜將護,儻②遽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今中國幸安四夷俱服,誠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懼不終,故欲數(shù)聞卿輩諫爭也?!蔽赫髟唬骸皟?nèi)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薄?jié)選自《資治通鑒》【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儻:倘若。3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①必先苦其心志

②而后喻③困于心衡于慮

④四夷俱服33.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內(nèi)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34.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2)治國如治病,病雖愈,尤宜將護35.下面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在闡述的思路上,先從國家說起再說到個人,這樣使文章論述層次顯得很清楚。B.甲文論證國家要免遭滅亡,既要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又要警惕敵國外患。C.“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亦能論證甲文的觀點。D.乙文唐太宗雖身處太平盛世,仍能希望聽到臣子們的進諫爭辯,尤為可貴。36.甲文開頭連用六個排比和乙文開頭運用比喻的作用分別是什么?(上海靜安)對比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題【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疽摇克握压鐾?,至于鄙,喟然嘆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發(fā)政舉事,無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數(shù)百人,被服以立,無不曰:‘吾君麗者!’內(nèi)外不聞吾過,是以至此!”由宋君觀之,人君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諂諛者眾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國。37.【甲】文選自家經(jīng)典著作《》一書。38.解釋下面加點的詞。(1)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2)卒得反國3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2)內(nèi)外不聞吾過,是以至此!40.【甲】文論證了(1)“”的道理,【乙】文中“宋昭公亡而能悟”證明了【甲】文中(2)“”的道理,【乙】文作者認為宋昭公“離國家失社稷”的原因是(3)(用自己的話回答)?!炯住俊疽摇績晌亩颊劦搅耍?)對治理國家的重要性(填一個字)。(云南昆明)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刻?、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選自《列子》)【乙】子游為武城宰①。郭門之垤②有鸛,遷其巢于墓門之表③。墓門之老④以告曰:“鸛,知天將雨之鳥也。而驟遷其巢,邑⑤其大水乎?”子游曰:“諾。”命邑人悉具舟以俟⑥。居數(shù)日,水果大至,郭門之垤沒而雨不止。水且及于墓門之表,鸛之巢翹翹然⑦,徘徊長唳,莫知其所處也。子游曰:“悲哉!是亦有知⑧矣,惜乎其未遠也!”(選自《郁離子》)【注】①武城宰:武城縣的長官。②郭門之垤:城門外的小土山。③表:石碑。④墓門之老:看守墳墓的老人?!蛞兀嚎h的別稱。⑥俟:等待。⑦翹翹然:危險的樣子。⑧知:見識,見解。4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雜然相許

(2)且焉置土石(3)始一反焉

(4)命邑人悉具舟以俟4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2)居數(shù)日,水果大至,郭門之垤沒而雨不止。43.甲文中愚公想要移山的原因是:“”,他認為移山一定能成功的理由是:“”。(請用原文回答)44.甲文中的“智叟”和乙文中的“鸛”給了我們什么相同的啟示?請結合選文內(nèi)容簡析。(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十四冬”期間,滿洲里市和鄂倫春旗電視臺將聯(lián)合打造一檔傳承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節(jié)目來助力盛會,現(xiàn)征集相關素材。小語同學想通過制作精神成長卡片的方式來獻禮“十四冬”,請你閱讀下文,幫助他完成相關任務。精神成長卡一:“愚公”精神我傳承愚公移山(節(jié)選)

《列子》【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疽摇眶敼螆@,欲鑿池,父曰:“無地置土?!惫熘??;蛟唬骸巴量蓧旧健!惫浦?,欲行。妻曰:“不畏小兒女顛躓①耶?”公復止?;蛟唬骸爸酵ㄖO欄護之又何憂焉?”公從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園成必添仆婦,下房不足,甚可慮也?!惫q夷②不能決,事又寢。(節(jié)選自《新百喻經(jīng)》)注釋:①顛躓:被東西絆倒。②猶夷:遲疑不決的樣子。45.參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釋句子中加點的詞。文言句子方法釋義魯公治園語境推求法(1)無地置土課內(nèi)遷移法

且焉置土石(2)公遂止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3)事又寢字典查詢法:①躺著休息,睡覺;②臥室,寢室;③息,停止;④相貌丑陋。(4)(填序號)46.給【乙】文中劃線句子斷句。(限斷2處)筑徑通之設欄護之又何憂焉?47.將【甲】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2)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48.甲乙兩文在寫人的方法上有什么異同?請結合文本內(nèi)容加以分析。49.結合【甲】【乙】文內(nèi)容,談談你獲得的啟示。(廣西崇左)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士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乙】夸父逐日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際??视蔑?,赴飲河、渭①。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②。鄧林彌廣數(shù)千里焉。(選自《列子·湯問》)【注釋】①河、渭:即黃河、渭河。②鄧林:地名,即“桃林”。5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含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雜然相許

潭中魚可百許頭 B.雖我之死

雖乘奔御風C.帝感其誠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 D.且焉置主石

鄧林彌廣數(shù)千里焉51.請選出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甲文首段“本”字交代太行、王屋的地理位置,暗指二山其已被移走,巧設懸念,引出下文。B.乙文夸父臨死前“棄其杖,生鄧林”這一情節(jié)豐富了《夸父逐日》這一神話的內(nèi)涵和夸父的形象,使整個神話更具有浪漫主義魅力。C.乙文中的夸父還沒趕到大澤湖,在半路口渴而死。D.甲文中“其妻獻疑”指出移山困難重重,無法解決,妻子反問語氣中自帶責備、嘲諷之意。52.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2)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53.《愚公移山》中“愚公”和“智叟”,一愚一智,請說說誰愚誰智?談談你對作者在人物命名上的理解。54.愚公、夸父歷來被稱為中華民族奮斗者的精神圖騰。請聯(lián)系兩個文段內(nèi)容,從寓意的角度分析它們的相同之處。(廣東深圳)閱讀文言文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课牡壑罅?,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碧熳訛閯?,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背啥Y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疽摇恐懿?,沛人。高祖為沛公初起,從入漢中,拜為將軍。食絳八千二百八十戶,號絳侯。文帝即立,以勃為右丞相。居十余月,乃謝請歸相印。歲余,陳丞相平卒,上復用勃為相。十余月,上曰:“前日吾詔列侯就國,或頗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為朕率列侯之國?!蹦嗣庀嗑蛧?。歲余,每河東守尉行縣至絳,絳侯勃自畏恐誅,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見。其后人有上書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①提文帝,曰:“絳侯綰皇帝璽,將兵于北軍,不以此時反,今居一小縣,顧欲反邪!”文帝既見勃獄辭②,乃謝曰:“吏方驗而出之?!庇谑鞘故钩止?jié)赦勃,復爵邑。季又十一年薨,謚曰武侯。(選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注釋】①冒絮:頭巾。②獄辭:案件的供詞?!颈抠Z生

李商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咀ⅰ啃?,漢未央宮前殿正室叫宣室。漢文帝曾坐宣室接見賈誼,談話到半夜。55.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居天下之廣居/居十余月 B.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徐以杓酌油瀝之C.其將固可襲而虜也/汝心之固 D.窺谷忘反/不以此時反56.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保?)絳侯勃自畏恐誅,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見。57.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乙兩文均選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史記》為司馬遷所作的紀傳體通史。B.乙文劃線句子的斷句應為:“其后人有上書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C.乙文太后的話讓文帝反思,再加上周勃供詞中的自我辯解,文帝最終赦免了周勃。D.丙詩欲揚先抑,“可憐”一詞是全詩情感的轉折,隱含著冷雋的嘲諷,耐人尋味。58.請結合甲、乙兩文和丙詩的內(nèi)容,分析文帝形象的復雜性。參考答案比較閱讀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節(jié)選自酈道元《三峽》)【乙】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①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出海門②,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節(jié)選自周密《觀潮》)【注】①既望:此指八月十六日。②海門:浙江入???,那里兩邊的山對峙著。1.根據(jù)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加點詞方法提示詞義略無闕處古字通假(1)闕:沿溯阻絕一詞多義(2)絕:天下之偉觀也詞類活用(3)觀:方其遠出海門古今異義(4)方:今義:方形2.下面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B.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C.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D.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3.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②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4.甲文寫“水”,乙文寫“潮”。寫法上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說明。【答案】1.同“缺”,空隙、缺口隔斷,斷絕動詞用作名詞,景觀,景象當……時2.B3.①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啼叫,聲音連接不斷,凄慘悲涼??諘绲纳焦葌鱽碓程涞幕芈暎瘺鐾褶D,很久很久才消失。②震撼天地,激揚噴薄,吞沒天空,沖蕩太陽,來勢極其雄偉豪壯。4.示例:甲文正面描寫水勢之險惡、水位之高、水流之急。又通過對比、夸張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之迅疾。乙文由遠及近,從形態(tài)、聲音和氣勢描寫錢塘潮的宏偉壯觀?!窘馕觥?.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1)句意為:中間沒有空缺的地方。闕:同“缺”,空隙、缺口;(2)句意為: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絕:隔斷,斷絕;(3)句意為:是天下雄偉的景觀。觀:動詞用作名詞,景觀,景象(4)句意為:當潮水遠遠地從錢塘江入??谟科鸬臅r候。方:當……時。2.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3.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這個句子的大意是:玉城雪嶺一般的潮水連天涌來。則是連詞,與后文斷開,“玉城雪嶺”是主語,“際天而來”是謂語。據(jù)以上分析斷句為: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譯。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1)重點字詞意思:嘯:鳥獸拉長聲音叫;屬引:接連不斷;凄異:凄慘悲涼;響:回聲;絕:消失。(2)重點字詞意思:激射:激揚噴射;沃日:沖蕩太陽;雄豪:雄偉豪壯。4.本題考查寫作手法。甲文:結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可知這是正面描寫水勢之險惡、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分析可知運用了對比和夸張的手法,把乘船和“乘奔御風”比較,突出了夏季江水之迅疾;乙文:結合“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可知這是由遠及近的順序?!皟H如銀線”從形態(tài)描寫錢塘潮的宏偉壯觀;“大聲如雷霆”從聲音描寫錢塘潮的宏偉壯觀;“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從氣勢描寫錢塘潮的宏偉壯觀?!军c睛】參考譯文:【甲】

在七百里長的三峽中,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中間沒有空缺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山峰像屏障一樣,遮住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兩岸的丘陵的時候,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時皇上的命令要緊急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騎著奔馳的快馬,駕著風,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懸掛著的瀑布沖蕩在巖石山澗中,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有許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時候,樹林山澗一片清涼寂靜,經(jīng)常有猿猴在高處長嘯,叫聲不斷,聲音凄涼怪異,空蕩的山谷里傳來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薄疽摇垮X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偉的景觀。從(農(nóng)歷)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壯觀的。當潮水遠遠地從錢塘江入??谟科鸬臅r候,(遠看)幾乎像一條銀白色的線;不久(潮水)越來越近,玉城雪嶺一般的潮水連天涌來,聲音大得像雷霆萬鈞,震撼天地,激揚噴射,吞沒天空,沖蕩太陽,氣勢極其雄偉豪壯。楊萬里的詩中說的“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就是指這樣的景象。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學習任務。答謝中書書陶弘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選自《義務教育教科書

語文

八年級上冊》))與陽休之書①(節(jié)選)〔南北朝〕祖鴻勛②吾比③以家貧親老,時還故郡。在本縣之西界,有雕山焉。其處閑遠,水石清麗,高巖四匝,良田數(shù)頃。家先有野舍于斯,而遭亂荒廢,今復經(jīng)始④。即石成基,憑林起棟。蘿生映宇,泉流繞階。月松風草,緣庭綺合;日華云實⑤,旁沼星羅。檐下流煙,共霄氣而舒卷;園中桃李,雜松柏而蔥蒨⑥。時一褰裳⑦涉澗負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飄飄而將逝杳然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若此者久之,乃還所住。孤坐危石,撫琴對水;獨詠山阿,舉酒望月。聽風聲以興思,聞鶴唳以動懷。首戴萌蒲,身衣缊袯⑧,出藝⑨粱稻,歸奉慈親,緩步當車⑩,無事為貴,斯已適?矣。(選自《北齊書·文苑傳·祖鴻勛》)【注釋】①陽休之:北齊學者。②祖鴻勛:北齊文學家。③比:近來。④今復經(jīng)始:現(xiàn)在重新經(jīng)營建造。⑤云實:生于山巔多云處的果實。⑥蔥蒨(qiàn):蒼翠,茂盛的樣子。⑦褰(qiān)裳:撩起衣擺。⑧缊袯(bó):粗麻布短衣。⑨藝:種植。⑩緩步當車:慢慢行走,就當乘車一樣。?適:舒服。5.下列選項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吾比以家貧親老,時還故郡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B.在本縣之西界,有雕山焉

是焉得為大丈夫乎C.孤坐危石,撫琴對水

危樓高百尺D.首戴萌蒲,身衣缊袯

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6.給文中畫線文字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時一褰裳涉澗/負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飄飄而將逝/杳然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B.時一褰裳涉澗/負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飄飄/而將逝杳然/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C.時一褰裳涉澗/負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飄飄而將逝杳然/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D.時一褰裳涉澗/負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飄飄而將逝杳然/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7.《答謝中書書》與《與陽休之書》在句式上有什么共同特點?文章采用這樣的句式來抒寫有什么作用?8.閱讀散文要從字里行間體察作者的情感。品味下面句子,分析陶弘景和祖鴻勛蘊含其間的微妙而深切的情感。(1)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2)首戴萌蒲,身衣缊袯,出藝粱稻,歸奉慈親,緩步當車,無事為貴,斯已適矣。【答案】5.C6.A7.整句與散句相結合。整句音韻和諧,朗朗上口,氣勢貫通;散句自由活潑,語氣舒緩。兩者結合,生動活潑、揮灑自如而又節(jié)奏鮮明,正適宜表現(xiàn)置身大自然,美景應接不暇,身心自由怡悅。8.(1)既有對謝靈運能領悟山水之奇的欽佩與追慕,又有對世人不能欣賞絕美山水的惋惜,同時也反映了自己娛情山水與前賢比肩的自許與清高。(2)表現(xiàn)脫離官場后侍奉長輩、隱居耕作生活的輕松自在、心滿意足?!窘馕觥?.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A.形容詞,舊的,原有的/連詞,所以;B.助詞,無實義/疑問代詞,怎么,哪里;C.相同,危,高而危險;D.動詞,穿/名詞,衣服;故選C。6.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文言文斷句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可以準確斷句。句意:我時常撩起衣擺涉過山澗,拄杖登山,心神悠悠地升向高處,仿佛身體即將飄然而去,完全不覺自己還存在于天地之間。重點字詞:時:時常,有時。一:每每、常常。褰裳:撩起衣擺。涉:趟水。負:拄著,依靠。心悠悠:心情悠然,閑適。孤上:獨自登高。將逝:將要遠去。杳然:若有所失。不復:不再。自知:自己意識到,感覺到。句子結構:“時一褰裳涉澗”,主(我)謂(褰裳涉澗)結構,表意完整,可獨立成句;“負杖登峰”,主(我)謂(負杖登峰)結構,語義完整,可獨立成句;“心悠悠以孤上”,主語:心,謂語:悠悠,狀語:以孤上,表意完整,可在其后斷開;“身飄飄而將逝”主語:身,謂語:飄飄,并列謂語:將逝,語義完整,可獨立成句;“杳然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主語(省略):我,謂語:不復自知,補語:在天地間,表意完整。根據(jù)以上分析,可推知:時一褰裳涉澗/負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飄飄而將逝/杳然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故選A。7.本題考查文言句式特點分析。根據(jù)《答謝中書書》“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和《與陽休之書》“即石成基,憑林起棟。蘿生映宇,泉流繞階。月松風草,緣庭綺合;日華云實,旁沼星羅。檐下流煙,共霄氣而舒卷;園中桃李,雜松柏而蔥蒨”等句子可知,《答謝中書書》與《與陽休之書》在句式上的共同特點是整句與散句相結合。整句音韻和諧,朗朗上口,氣勢貫通,散句自由活潑,語氣舒緩。兩者結合,使文章既生動活潑、揮灑自如,又節(jié)奏鮮明,正適宜表現(xiàn)作者置身大自然美景之中,目不暇接、身心自由怡悅的感受。8.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情感主旨分析。根據(jù)《答謝中書書》“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可知,陶弘景表達了對謝靈運能領悟山水之美的欽佩與追慕,同時也對世人無法欣賞這樣的美景感到惋惜。此外,通過將自己與謝靈運相提并論,他也流露出一種自許和清高的情感,認為自己同樣能領略山水的奇妙。根據(jù)《與陽休之書》“首戴萌蒲,身衣缊袯,出藝粱稻,歸奉慈親,緩步當車,無事為貴,斯已適矣”可知,祖鴻勛在文中描述了自己脫離官場后的生活狀態(tài),他頭戴萌蒲,身穿粗麻布短衣,種植莊稼,侍奉長輩,生活節(jié)奏緩慢而自在。這些詞句傳達出他對這種隱居耕作生活的滿足和輕松自在的心情,表現(xiàn)出他已經(jīng)找到了自己心之所向的生活方式?!军c睛】參考譯文《答謝中書書》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實在是人間的天堂呀。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杜c陽休之書(節(jié)選)》我近來因為家中貧困,父母年邁,時常返回故鄉(xiāng)。本縣西界有座雕山。那里地處僻遠,山石清水秀麗,高高的山崖四面圍繞,有幾頃良田。我家先前在那里有一所茅屋,因為遭遇戰(zhàn)亂而荒廢,現(xiàn)在又重新經(jīng)營建造。就著山石筑成地基,依靠著樹林建起房屋。藤蘿掩映在屋檐下,清泉環(huán)繞著石階。月光穿過松林,清風吹過草地,在庭院中匯集;太陽照耀著云彩,山巔上的果實密密麻麻,在池塘邊分布。屋檐下炊煙裊裊,與天上的云氣一道舒卷;庭院中桃李相間,與松柏混雜,郁郁蔥蔥。我時常撩起衣擺涉過山澗,拄杖登山,心神悠悠地升向高處,仿佛身體即將飄然而去,完全不覺自己還存在于天地之間。像這樣過了很久,才回到住處。我獨自坐在高峻的石頭上,對著溪水彈琴;又對著山阿獨自吟詠,舉起酒杯望著明月。聽到風聲觸發(fā)我的思緒,聽到鶴叫打動我的情懷。我頭上戴著用萌蒲編的帽子,身上穿著粗麻布短衣,出門時就種植粱稻,回家時就侍奉年邁的父母,慢慢行走就當作是乘車,無事可做就是最寶貴的時光,這樣的生活就已經(jīng)很舒適了。(河南鄭州)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記承天寺夜游》)【乙】初夜,有皓影入室,室中人咸謂雪光射來,復開門偶①立。見冱云②駁③盡,太虛真氣④如帳碧玉。有月一輪,其大如盤,色如銀,凝照東方,輾碧玉上征,不見轍跡。至乙夜⑤,帖懸天心。予喜方雪而望舒⑥復至,乃與友生出大門恣視。(節(jié)選自舒元輿《長安雪下望月記》)【注釋】①偶:雙,成雙,與“奇”相對。②冱(hù)云:寒云。③駁:消散,陰云散開。④太虛真氣:太虛,指天空;真氣,這里指空中大氣。⑤乙夜:二更時分,夜間十時左右。⑥望舒:神話中為月駕車的神,后為月亮的代稱。9.下列對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念無與為樂者”中的“念”是想到的意思,寫出了月夜蘇軾的孤寂之感。B.“積水空明”中的“空明”,寫出庭院中的積水在月光中被映照得空靈澄澈。C.“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中的“但”表轉折,表明不尋常的是兩個觀景的“閑人”。D.“予喜方雪而望舒復至”的“復”意為“又”,與“方”照應,寫出了雪后見月的欣喜。10.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11.林語堂在《蘇東坡傳》里稱“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請結合甲文段的內(nèi)容,分析蘇軾為何被稱為“樂天派”。12.甲文段中的“水中藻、荇交橫”和乙文段中的“室中人咸謂雪光射來”,兩位作者都用“錯覺”來寫月光,請分析此寫法的妙處?!敬鸢浮?.B10.懷民也還沒有睡覺,我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11.作者被貶黃州,正是人生失意之時,但文中無一處有悲凄可憐之態(tài),反而隨緣自適;“欣然”邀友賞月,透露出豁達樂觀的天性;被貶黃州,無職無權,以“閑人”自稱(自嘲、自慰、自解),所以是“樂天派”。12.①甲文段作者錯把月光下竹柏的影子當作水中藻、荇交橫,不僅突出了月光的澄澈空明,還以動寫靜,將靜謐的月景寫得搖曳多姿;②乙文段中,室中人錯以為雪光入室,不僅點明時令特點,更寫出雪夜中月光獨有的明亮與潤澤的特點。【解析】9.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理解。B.有誤。在原文中,“積水空明”并不是指庭院中真的有積水,而是用比喻的手法來形容月光的清澈透明,就像是積水一樣空靈澄澈。這里的“空明”是用來描繪月光的,而非實際的積水。故選B。10.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寢:睡,臥。相與:共同,一同。中庭:庭院里?!跋嗯c步于中庭”是狀語后置句,翻譯時調(diào)整為“相與于中庭步”。11.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在甲文中,即使他被貶謫,身處困境,他仍然能夠發(fā)現(xiàn)并欣賞生活中的美好。他并沒有因為被貶而消沉,反而將注意力轉向了自然,轉向了與朋友的交往。他對月色的欣賞,對竹柏的描繪,都表現(xiàn)出了他熱愛生活,善于從生活中找尋樂趣的特點。他自嘲為“閑人”,但這并沒有讓他感到悲哀,反而顯示出了他的豁達和樂觀。他能夠以一種超脫世俗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遭遇,從而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因此,他被稱為“樂天派”。12.本題考查寫法的作用。結合“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的意思“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的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院中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可知:甲文作者錯把竹柏影子當作水中藻、荇交橫,不僅突出了月光的澄澈空明,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月光的清澈透明,而且通過以動寫靜的方式,將原本靜謐的月景描繪得搖曳多姿,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藝術性。結合“有月一輪,其大如盤,色如銀,凝照東方,輾碧玉上征,不見轍跡”的意思“有一輪明月,它大小像盤子,色澤像白銀,穩(wěn)穩(wěn)地照著東方,碾著碧玉般的青天上升,看不見輪轍的痕跡”可知:乙文中,室中人錯以為雪光入室,這一錯覺不僅巧妙地點明了當時的時令特點——雪夜,更為重要的是,它突出了雪夜中月光獨有的明亮與潤澤的特點。月光的明亮程度足以與雪光相媲美,給人一種清新、明亮的感覺;而“潤澤”一詞則描繪了月光在雪夜中的溫潤柔和之感,使得月光的形象更加立體鮮活。通過這一錯覺手法的運用,作者成功地將月光的美妙之處展現(xiàn)給讀者,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了雪夜月光的獨特魅力?!军c睛】參考譯文:[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準備脫衣入睡,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戶照進來,于是高興地起身出門??紤]到?jīng)]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的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院中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又有哪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乙]剛剛入夜,有白色的光影映入室內(nèi),室內(nèi)的人都說這是雪光照射進來,于是又開了門,幾人結伴站在一起(賞雪),看見寒云散盡,天空像碧玉制的帳子一樣籠罩著(大地)。有一輪明月,它的大小像盤子,色澤像白銀,明亮地照著東方。(像車輪一般)輾著碧玉般的青天上升,看不見輪轍的痕跡。到了二更時分,(月亮)粘掛在天空中央。我很喜愛這剛剛下雪而明月又升起的景色,于是就和朋友出了大門盡情觀賞。(黑龍江齊齊哈爾)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匡L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吳均《與朱元思書》)【乙】五泄①水石俱奇絕,別后三日,夢中猶作飛濤聲,但恨無青蓮之詩、子瞻之文,描寫其高古噴薄②之勢,為缺典耳。石壁青削,似綠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凈,插地而生,不容寸土。飛瀑從巖巔掛下,雷奔海立,聲聞數(shù)里,大若十圍之玉,宇宙間一大奇觀也。暮歸,各得一詩。不知是何等語。時夜已午,魈③呼虎號之聲,如在床幾間。彼此諦觀須眉毛發(fā)種種皆豎俱若鬼矣。(袁宏道《袁中郎隨筆·五泄二》,有刪改)【注釋】①五泄:位于浙江省諸暨市西北。泄,瀑布。②噴?。簺_激,激蕩。③魈:山魈,一種類似猴子的動物。13.小文在閱讀本文時遇到兩個較難理解的實詞,請你結合相應方法幫她解釋。文言詞句學習方法解釋五泄水石俱。奇絕課內(nèi)遷移法:風煙俱凈(1)但恨。無青蓮之詩查閱詞典法:①怨恨。②遺憾。③不滿。(2)14.小文不知道下面句子該怎樣斷句,請你幫助她。(用“/”斷開,限斷三處。)彼此諦觀須眉毛發(fā)種種皆豎俱若鬼矣15.小文不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請你幫忙進行翻譯。(1)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2)時夜已午,魈呼虎號之聲,如在床幾間。16.閱讀完本文,小文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以下內(nèi)容,但關鍵點還有遺漏,請你幫她補充完整。這篇文章與學過的《與朱元思書》均為寫景的文章,表達的主旨存在以下異同點。相同點:兩文都贊美了,都抒發(fā)了。不同點:《與朱元思書》還體現(xiàn)了,本文還表達了?!敬鸢浮?3.(1)全,都(2)遺憾(或②)14.彼此諦觀/須眉毛發(fā)/種種皆豎/俱若鬼矣。15.(1)蟬兒長久地叫個不停,猿猴長時間地叫個不停。(2)這時已是午夜,山魈和猛虎的叫聲,似乎就在床邊。16.山水的美好(自然景物的美)作者對自然山水的熱愛之情作者對名利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和歸隱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與好友同賞山水歸來后的種種趣味【解析】13.本題考查文言實詞。(1)風煙俱凈:風和煙都消散了。俱:都。五泄水石俱奇絕:五泄水石都堪稱奇絕。根據(jù)“課內(nèi)遷移法”可知,俱:都。(2)但恨無青蓮之詩:只遺憾沒有李白的詩。恨:遺憾,選②。14.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主語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般要作停頓。彼此諦觀須眉毛發(fā)種種皆豎俱若鬼矣:彼此看看對方,須眉毛發(fā)全都豎起來,一個個都像是見到了鬼一樣?!氨舜酥B觀須眉毛發(fā)”中主語是“彼此”,“種種皆豎”中主語是“種種”,“俱若鬼矣”中主語是“俱”,故分別斷開。故斷句:彼此諦觀/須眉毛發(fā)/種種皆豎/俱若鬼矣。15.本題考查文言翻譯。完整翻譯句子的基礎上,把重點字詞的意義和用法展現(xiàn)出來,注意省略句要補全,倒裝句要調(diào)整語序。(1)則:助詞,沒有實在意義。千轉:長久不斷地叫。千:表示多,“千”與下文“百”都表示很多。轉:通“囀”鳥鳴聲,這里指蟬鳴。窮:窮盡。無絕:就是“不絕”。絕:停止。(2)魈:山魈。呼:呼叫?;ⅲ豪匣?。號:嚎叫。如:好像。床幾間:床邊。1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內(nèi)容及情感的理解能力。分析人物情感類的題目,應注意結合文章內(nèi)容,寫的景物的特點,所敘述事情的性質(zhì),作品的寫作背景等綜合分析揣摩,并用切題的、通順的語句概括作答?!捌嫔疆愃?,天下獨絕”甲文寫富春江美麗景色,“宇宙間一大奇觀也”乙文寫雁蕩山的奇美。明確相同點是:兩文相同點都是歌頌山水的美好。進而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喜愛贊美之情。甲文中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時,作者發(fā)出了“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感慨?!敖?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意思是說那些熱衷功名利祿的人,看到富春江美麗的山水景色,流連忘返,此句感慨表現(xiàn)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厭棄,以及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和歸隱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乙文“時夜已午,魈呼虎號之聲,如在床幾間。彼此諦觀,須眉毛發(fā),種種皆豎,俱若鬼矣”從聽覺角度寫作者和好友賞景歸來的感受,還體現(xiàn)了與好友同賞山水歸來后的種種趣味?!军c睛】參考譯文:【甲】風和煙都消散了,天和山變成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漂蕩,隨意地向東或向西漂流。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奇異的山,靈異的水,天下獨一無二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見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直接看見,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夾江兩岸的高山上,樹密而綠讓人心生寒意,高山憑依著高峻的山勢,爭著向上,這些高山彼此都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群山競爭著高聳,筆直地向上形成了無數(shù)個山峰。泉水飛濺在山石之上,發(fā)出清悅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地叫個不停,猿猴長時間地叫個不停。像兇猛的鳥飛到天上為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祿的心也就平靜下來。那些整天忙于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可以見到陽光?!疽摇课逍顾伎胺Q奇絕,離開它三天后,在夢中仿佛還聽到那波濤奔涌的聲音。只遺憾沒有李白的詩、蘇軾的文,因而自己描寫五泄高古噴薄之勢缺少范文。石壁黛青瘦削,好像是綠芙蕖,有一百多仞高,像城墻一樣環(huán)繞,石頭的顏色好像是被水洗干凈了一樣,從地里突兀出來,上面沒有一點泥土。飛瀑從巖石的頂部掛下來,聲若奔雷勢如海涌,聲音傳到幾里外,那飛瀑巨大得好象有十圍之粗的玉石,真是宇宙間的一大奇觀??!晚上回來,我們各自寫了一首詩。不知道寫的是些什么話。這時已是午夜,猛虎怪獸的叫聲似乎就在床邊,彼此看看對方,須眉毛發(fā)全都豎起來,一個個都像是見到了鬼一樣。(遼寧沈陽)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各題。[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①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酥^也。”(節(jié)選自《孟子·公孫丑上》)【注釋】①待:須要。②贍:充足。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天時不如地利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記承天寺夜游》)B.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C.自西自東

自三峽七百里中(《三峽》)D.中心悅而誠服也

豈不誠大丈夫哉(《富貴不能淫》)2.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3.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4.有人認為,甲文中的“得道者”就是乙文中的“王”,你是否同意?請結合兩文內(nèi)容說說你的看法?!敬鸢浮?.D2.(1)實施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多,不實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2)憑借武力假托仁義的可以稱霸,稱霸必須具備大國的條件。3.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4.同意。甲文中的“得道者”就是能實行仁政的君主。乙文中依靠道德實行仁義而統(tǒng)一天下的叫做“王”,他們都依靠道德使天下人歸順服從,人心向背,就是孟子主張的“仁政”?!窘馕觥?.本題考查一詞多義辨析。A.動詞,比得上/像;B.連詞,表轉折,卻/連詞,表修飾;C.介詞,從/介詞,在;D.的確,確實/的確,確實;故選D。2.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注意重點字詞。重點字詞有:(1)得道者:實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此處特指君主。道,正義。下同。失道者:不實施“仁政”的君主。寡:少。(2)以:憑借。假:假托。霸:稱霸。必:一定、必須。3.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本句句意:仗著實力來使人服從的,人家不會心悅誠服,只是因為他本身的實力不夠的緣故。“……者……也”是判斷句的標志,故斷句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4.本題考查對文言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甲文“得道者”意思是指實施“仁政”的君主,根據(jù)乙文“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和“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也”可知,依靠施行仁義而統(tǒng)一天下的叫做“王”,并且舉出湯、文王和孔子的例子,說明依靠道德使天下人歸順服從,這才是人心真正的向背,與甲文“得道者”是一致的,都是實施“仁政”的君主?!军c睛】參考譯文:(甲)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不如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式。城墻并不是不高啊,護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并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啊。所以說,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邊界,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銳利。能行“仁政”的君王,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連內(nèi)外親屬也會背叛他;支持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所有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屬都反對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乙)孟子說:“仗著實力假借仁義征伐天下,可以稱霸諸侯,稱霸一定要憑借國力的強大;依靠道德來實行仁義的,可以使天下歸心,這樣做卻不必憑借強大國力。湯就僅僅用他方圓七十里的土地,文王也就僅僅用他方圓百里的土地(實行了仁政,而使人心歸服)。仗著實力來使人服從的,人家不會心悅誠服,只是因為他本身的實力不夠的緣故;依靠道德來使人服從的,人家才會心悅誠服,就好像七十多位弟子歸服孔子一樣?!对娊?jīng)》說過:‘從西從東,從南從北,沒有哪種想法不心悅誠服?!沁@個意思?!保◤V西來賓)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乙]子奇治阿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①,既而②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饼R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載③皆白首④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⑤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廩⑥以濟貧困,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兵,倉無粟,乃起兵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zhàn),遂敗魏師。〔注釋〕①阿:地名,即今山東阿縣。②既而:后來,不久。③共載:同車。載,坐車。④白首:老年人。⑤決之:決斷政事。⑥倉廩:儲藏谷米的倉庫。5.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寡助之至

天子先驅(qū)至 B.故君子有不戰(zhàn)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C.追者反

始一反焉 D.何以知之

何夜無月6.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強調(diào)了在治理國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B.甲文中心論點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結論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乙文寫子奇通過采取融兵器制農(nóng)具,打開糧倉濟民等辦法使阿縣大治。D.乙文通過對話,側面描寫襯托子奇“童子治邑”不戰(zhàn)而勝的不凡才能。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2)庫無兵,倉無粟。8.請從乙文中找出形象印證甲文中“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這一道理的句子。9.甲、乙兩文都論述“人和”是取勝的法寶。請指出甲文(或乙文,任選其一)論述的重點,并結合歷史或現(xiàn)實的事例,談談自己的認識。【答案】5.B6.B7.(1)(守城一方)棄城而逃,再好的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2)兵庫里沒有武器,糧倉里沒有積糧。8.乙文形象印證甲文中“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這一道理的句子“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zhàn),遂敗魏師?!?.示例一:甲文重點論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強調(diào)施行“仁政”(得道)是取勝的關鍵。我認為“人和”是做任何事情,要團結奮斗,同心同德,才能取得最后勝利。例如,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中國人民,團結一致通過十四年抗戰(zhàn)取得抗日戰(zhàn)爭勝利。示例二:乙文重點論述“取信于民”是“人和”的重要條件。我認為“人和”是在困難面前人與人之間要團結一致,不怕困難,就會取得勝利。例如,2008年長江流域發(fā)生洪災,全國人民團結一致,軍民一條心,不怕困難,最終取得抗洪勝利?!窘馕觥?.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極點/到達;B.所以/所以;C.同“返”,返回/同“返”,往返;D.為什么、怎么/哪個;故選B。6.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B.有誤,甲文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結論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選B。7.本題考查句子翻譯。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重點詞有:(1)委,放棄;去,離開;地利,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不如,比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