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提升Ⅰ 杠桿動態(tài)變化與平衡分析計算(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B/21/wKhkGWdv22CAJnFsAAFM4Y1cQQs676.jpg)
![專題提升Ⅰ 杠桿動態(tài)變化與平衡分析計算(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B/21/wKhkGWdv22CAJnFsAAFM4Y1cQQs6762.jpg)
![專題提升Ⅰ 杠桿動態(tài)變化與平衡分析計算(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B/21/wKhkGWdv22CAJnFsAAFM4Y1cQQs6763.jpg)
![專題提升Ⅰ 杠桿動態(tài)變化與平衡分析計算(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B/21/wKhkGWdv22CAJnFsAAFM4Y1cQQs6764.jpg)
![專題提升Ⅰ 杠桿動態(tài)變化與平衡分析計算(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B/21/wKhkGWdv22CAJnFsAAFM4Y1cQQs676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提升Ⅰ杠桿動態(tài)變化與平衡分析計算學習目錄學習目錄目錄模塊一、知識掌握 1知識點一、杠桿的動態(tài)平衡問題變化 1知識點二、杠桿的最小力問題 5知識點三、杠桿能否再次平衡 6模塊二鞏固提高 9知識重點知識重點模塊一、知識掌握知識點一、杠桿的動態(tài)平衡問題變化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分析出①當力的大小不變(如重力)方向改變時,得出另一個力的影響。②當力的方向不變(如垂直的力)大小改變時,得出另一個力的影響。如圖輕桿(不計杠桿重力),O為支點,物重為30N,OA:AB=1:2,在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始終保持平衡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位置,僅增加物重,則拉力變化量與物重變化量之比為3:1 B.圖甲位置時,拉力大小為15N C.該杠桿與鑷子類型相同 D.如圖乙保持拉力方向不變,將輕桿勻速提到虛線位置,拉力不變【解答】解:A、圖甲位置時,原來杠桿平衡,則有F×OB=G×OA﹣﹣﹣﹣﹣﹣﹣①,若僅增加物重,杠桿再次平衡時,有(F+ΔF)×OB=(G+ΔG)×OA﹣﹣﹣﹣﹣﹣﹣﹣②,②﹣①可得:ΔF×OB=ΔG×OA,所以,ΔFΔGB、已知物重為30N,圖甲位置時,OA:AB=1:2,且動力臂為OB,阻力臂為OA;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OB=G×OA,則拉力:F=G×OAC、根據(jù)圖甲可知,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該杠桿為省力杠桿;而鑷子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因此它們的類型不同,故C錯誤;D、如圖乙,保持拉力方向不變,將輕桿勻速提到虛線位置,其力臂如圖所示:OB′為動力臂,OA′為阻力臂,阻力不變?yōu)镚,因為ΔOA′A∽ΔOB′B,所以O(shè)A′:OB′=OA:OB=1:3,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OB′=G×OA′,則F′=G×OA'由此可知保持拉力方向不變,將輕桿勻速提到虛線位置,拉力大小不變,故D正確。故選:D。(多選)如圖所示,用剪刀將一張紙片緩慢地一刀剪斷的過程中,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的變化情況是()A.動力F1變小 B.阻力F2不變 C.動力臂l1變小 D.阻力臂l2變大【解答】解:剪刀的軸是支點,剪紙時阻力作用在紙和剪刀的接觸點,用剪刀將一張紙片緩慢地一刀剪斷的過程中,阻力F2不變,動力臂l1不變,阻力臂l2逐漸變大,由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可知,動力F1逐漸變大。故選:BD。(多選)如圖所示,均勻細桿OA長為l,可以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自由轉(zhuǎn)動,在O點正上方距離同樣是l的P處固定一定滑輪,細繩通過定滑輪與細桿的另一端A相連,并將細桿A端繞O點從水平位置緩慢勻速向上拉起。已知細桿處于水平位置時,繩上拉力為F1,當拉至細桿與水平面夾角θ為30°時,繩上拉力為F2,在此過程中(不考慮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拉力F的大小保持不變 B.細桿重力的力臂逐漸減小 C.F1與F2兩力之比為2:1 D.F1與F2兩力之比為1:3【解答】解:(1)細桿處于水平位置時,杠桿的五要素如圖1:ΔPOA和ΔPCO都為等腰直角三角形,OC=PC,PO=OA=l,OB=1因(PC)2+(OC)2=(PO)2,所以可得OC=2因杠桿平衡,故F1×OC=G×OB,則F1=G×OB(2)當拉至細桿與水平面夾角θ為30°時,杠桿的五要素如圖2,繩上拉力為F2,由于∠POA=90°﹣30°=60°,OA=OP=l,則ΔPAO為等邊三角形,因AP=OA=l,則AC′=l,因(AC′)2+(OC′)2=(OA)2,即(12l)2+(OC′)2=l2解得OC′=3在RtΔBB′O中,∠BOB′=30°,則BB′=12OB=1因(OB′)2+(BB′)2=(OB)2,所以可得OB′=3故OB′<OB,即細桿重力的力臂逐漸減??;因此時杠桿平衡,故F2×OC′=G×OB′,則F2=G×OB'故F1>F2,故A錯誤;則F1:F2=22G:12故選:BC。知識點二、杠桿的最小力問題做此類題,必須先找準杠桿的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以及各力臂的變化,此類題只需找出最長動力臂即可,可根據(jù)這個思路進行判斷。加油站的圓柱形油桶,油桶質(zhì)量為40千克,油桶高為0.8米,底部直徑為0.6米,推翻油桶如圖甲→乙。(1)在甲圖上A點作出推翻油桶最小的力F的方向。(2)推翻過程中至少需要對油桶做多少功?【解答】解:(1)在阻力與阻力臂一定的情況下,動力臂越大,動力越小,由圖示可知,AD是最大動力臂,過A與AD的垂直的力最小,如圖所示:(2)由幾何知識可得:AD=h在推翻油桶過程中,重心上升高度為重心上升最高點和最初的高度差,則小明至少需要對油桶做功:W=mg(AD2?h故答案為:(1)見上圖;(2)推翻過程中至少需要對油桶做40J的功。停車場入口處常用橫桿來控制車輛的進出,如圖甲所示。我們可以把該裝置簡化成如圖乙所示的杠桿,若橫桿AB粗細相同,質(zhì)量分布均勻,重120N,AB=2.8m,AO=0.3m。要使橫桿AB保持水平平衡,則在A端施加最小動力的方向是豎直向,這個力的大小是N,此杠桿是一個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窘獯稹拷猓海?)要使橫桿AB保持水平平衡,則在A端施加最小力的方向應(yīng)該豎直向下的;橫桿AB粗細相同、質(zhì)量分布均勻,所以其重心C在幾何中心上,支點為O,則OA就是動力臂,OC就是阻力臂,如下圖所示:已知AB=2.8m,AO=0.3m,則阻力臂OC=12AB﹣OA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OA=G×OC,則F=G×OC(3)由題意可知,動力臂AO小于阻力臂OC,為費力杠桿。故答案為:下;440;費力。知識點三、杠桿能否再次平衡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得到:G左當兩個物體力改變時(如浮力),左邊:(G右邊:(G再根據(jù)原來的平衡判斷左右是否有新的平衡同理當兩個物體力臂改變時(如左右同時移動),建立左右新的等式判斷是否平衡即可一根輕質(zhì)杠桿兩端分別掛著質(zhì)量不等的兩鐵塊,如圖所示,此時杠桿靜止。若將鐵塊1浸沒于水中,同時將鐵塊2浸沒于酒精中,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kg/m3)A.杠桿仍然平衡 B.左端下沉,右端上升 C.左端上升,右端下沉 D.無法確定【解答】解:一根輕質(zhì)杠桿兩端分別掛著質(zhì)量不等的兩鐵塊,此時杠桿靜止,則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1L1=G2L2,即ρ鐵gV1L1=ρ鐵gV2L2,化簡可得:V1L1=V2L2,鐵塊1浸沒于水中,同時將鐵塊2浸沒于酒精中,都會受到浮力的作用;此時左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積為:ρ鐵gV1L1﹣F浮水L1=ρ鐵gV1L1﹣ρ水gV1L1,右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積為:ρ鐵gV2L2﹣F浮酒L2=ρ鐵gV2L2﹣ρ酒gV2L2,由于ρ水>ρ酒,V1L1=V2L2,則ρ鐵gV1L1﹣ρ水gV1L1<ρ鐵gV2L2﹣ρ酒gV2L2,故左端會上升,右端會下降。故選:C。材料相同的甲、乙兩個物體分別掛在杠桿A、B兩端,O為支點(OA<OB),如圖所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果將甲、乙物體(不溶于水)浸沒于水中,杠桿將會()A.A端下沉 B.B端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解答】解:由題知,甲、乙兩物體的密度相同,OA<OB,即甲的力臂要小于乙的力臂;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G甲×L甲=G乙×L乙,即:ρgV甲L甲=ρgV乙L乙,所以:V甲L甲=V乙L乙﹣﹣﹣﹣﹣﹣﹣﹣﹣﹣﹣﹣﹣①,如果將甲、乙物體(不溶于水)浸沒于水中,此時甲乙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甲乙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浮甲=ρ水gV甲,F(xiàn)浮乙=ρ水gV乙,此時左邊拉力與力臂的乘積為:(G甲﹣ρ水gV甲)×L甲=G甲×L甲﹣ρ水gV甲×L甲﹣﹣﹣﹣﹣﹣﹣﹣﹣﹣﹣﹣②此時右邊拉力與力臂的乘積為:(G乙﹣ρ水gV乙)×L乙=G乙×L乙﹣ρ水gV乙×L乙﹣﹣﹣﹣﹣﹣﹣﹣﹣﹣﹣③由于V甲L甲=V乙L乙,所以:ρ水gV甲×L甲=ρ水gV乙×L乙,則由②③兩式可知,此時左右兩邊拉力與力臂的乘積相同,故杠桿仍然會保持平衡。故選:C。如圖輕質(zhì)杠桿兩端懸掛著同種材料制成的大小不同的兩個實心金屬球,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將兩球分別浸沒在下列液體中,杠桿仍然處于平衡狀態(tài)是()A.都浸沒在酒精中 B.左邊浸沒在水中,右邊浸沒在酒精中 C.左邊浸沒在酒精中,右邊浸沒在水中 D.將支點適當向右移動后,都浸沒在水中【解答】解:如圖所示:杠桿兩端分別掛上體積不同的兩個球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因為杠桿的平衡,所以ρV左g×OA=ρV右g×OB,化簡后可得:V左×OA=V右×OB,若將兩球同時浸沒在酒精或水中,則:左端=(ρV左g﹣ρ液V左g)×OA=ρV左g×OA﹣ρ液V左g×OA右端=(ρV右g﹣ρ液V右g)×OB=ρV右g×OB﹣ρ液V右g×OB又因為V左×OA=V右×OB,所以ρ液V左g×OA=ρ液V右g×OB,則ρV左g×OA﹣ρ液V左g×OA=ρV右g×OB﹣ρ液V右g×OB,因此杠桿仍然平衡,故A正確,D錯誤;若將兩球同時浸沒在不同液體中,則:左端=(ρV左g﹣ρ液V左g)×OA=ρV左g×OA﹣ρ液1V左g×OA右端=(ρV右g﹣ρ液V右g)×OB=ρV右g×OB﹣ρ液2V右g×OB又因為V左×OA=V右×OB,所以ρ液1V左g×OA≠ρ液2V右g×OB,則ρV左g×OA﹣ρ液1V左g×OA≠ρV右g×OB﹣ρ液2V右g×OB,因此杠桿不能平衡,故BC錯誤。故選:A。模塊二鞏固提高如圖所示,不計重力的杠桿OB可繞O點轉(zhuǎn)動,重為6N的物體P懸掛在杠桿的中點A處,拉力F1與杠桿成30°角,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對的直角邊長為斜邊的一半)()A.物體P的重力就是該杠桿的阻力 B.將力F1逆時針旋轉(zhuǎn)90°,最省力 C.動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 D.F1大小為6N【解答】解:A、物體P對杠桿的拉力是該杠桿的阻力,故A錯誤;B、拉力最小時最省力,動力臂要最長,動力臂為OB最長,動力F的方向應(yīng)該垂直于OB向上,即順時針旋轉(zhuǎn)60°,故B錯誤;CD、延長力動F1的作用線,過支點O做拉力作用線的垂線,則OC為動力臂L1,如圖所示:在直角三角形OBC中,∠OBC=30°,則OC=1由題知,OA=1則OA=OC,即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1×OC=G×OA,則F1=G=6N;故C錯誤,D正確。故選:D。一根粗細均勻杠桿兩端分別掛著質(zhì)量不等的兩鐵塊,如圖此時杠桿靜止,若將兩鐵塊同時浸沒水中,則()A.仍然平衡 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 D.無法確定【解答】解:如圖所示:在杠桿的兩端掛質(zhì)量不等的鐵塊,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因為都為鐵,若G1>G2,則V1>V2杠桿的平衡,所以G1×OM=G2×ON,所以ρV1g×OM=ρV2g×ON,所以V1×OM=V2×ON,若將兩鐵塊同時浸沒在水中,則:左端=(ρV1g﹣ρ水V1g)×OM=ρV1g×OM﹣ρ水V1g×OM右端=(ρV2g﹣ρ水V2g)×ON=ρV2g×ON﹣ρ水V2g×ON又因為V1×OM=V2×ON,所以ρ水V1g×OM=ρ水V2g×ON,所以ρV1g×OM﹣ρ水V1g×OM=ρV2g×ON﹣ρ水V2g×ON,因此杠桿仍然平衡。故選:A。如圖所示,自拍桿長1m(不計自重),手持自拍桿拍照時,手機對桿豎直向下的作用力F2=2N,圖中l(wèi)1=10cm、l2=50cm,O為支點,則手在A點施加的垂直于桿的動力F1=N;若自拍時縮短自拍桿(使AB變短),則F1的大小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窘獯稹拷猓海?)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手垂直作用于桿的動力:F1=F(2)若自拍時只縮短自拍桿,使AB變短,由圖可知,動力臂l1不變,阻力臂l2變小,在阻力不變的情況下,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的變形式F1=F2l故答案為:10;變小。如圖是農(nóng)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桿AB可繞O點轉(zhuǎn)動,桿右端均勻柱形物體的長度與桿右側(cè)的OB相等,桿AB的重力不計,柱形物體較重。若作用在A點的動力F方向始終與桿垂直,則桿從水平位置緩慢轉(zhuǎn)動45°角的過程中,動力F大小的變化是。【解答】解:動力F的方向始終與桿垂直,故動力臂不變;阻力是柱形物體的重,阻力作用點在柱形物體的重心上;如下圖所示(只畫了杠桿的右側(cè)部分,圖中虛線為重心運動的路線):0位置為原來的位置,1位置為阻力臂最大的位置,2位置為轉(zhuǎn)過45°的位置,由上圖可知,整個過程中阻力臂先變大后變??;因動力臂不變,阻力G不變,阻力臂先變大后變小,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動力F先增大后減小。故答案為:先增大后減小。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2kg的小鐵塊靜止于A端。ABCO為T型支架(質(zhì)量忽略不計),可繞點O在豎直面內(nèi)自由轉(zhuǎn)動,A端擱在左側(cè)的平臺上,已知AC=1m,AB=0.75m,OB=0.5m,現(xiàn)用一個水平拉力F通過細線拉鐵塊,假定鐵塊啟動后立即以0.1m/s的速度沿AC勻速運動,此時拉力F為10N。問:(1)鐵塊到達B點前,阻礙T型支架順時針轉(zhuǎn)動的力是;(2)支架能保持靜止的最長時間是秒?!窘獯稹拷猓海?)將T型支架看做杠桿,鐵塊到達B點前,忽略杠桿的重力,鐵塊對杠桿的壓力使杠桿有逆時針轉(zhuǎn)動的趨勢,即鐵塊對杠桿的壓力是阻礙杠桿順時針轉(zhuǎn)動的力;(2)鐵塊對杠桿的壓力F壓=G=mg=2kg×10N/kg=20N,由于鐵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運動,則鐵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f=F=10N,其方向水平向左,因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鐵塊對杠桿的摩擦力大小f′=f=10N,方向水平向右;如果鐵塊過了B點,此時杠桿受到的壓力會使杠桿順時針轉(zhuǎn)動,同時杠桿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也會使杠桿順時針轉(zhuǎn)動,所以鐵塊過了B點,支架一定不能保持靜止,則支架能保持靜止時一定是鐵塊在B點左側(cè);鐵塊在B點左側(cè),支架恰好不能保持靜止時,說明左側(cè)平臺對杠桿沒有支持力,此時杠桿受到的壓力會使杠桿逆時針轉(zhuǎn)動(可看做阻力),杠桿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會使杠桿順時針轉(zhuǎn)動(可看做動力),分析圖示可知,O為杠桿的支點,則杠桿受到摩擦力的力臂(動力臂)L1=OB=0.5m,設(shè)支架即將翻轉(zhuǎn)時鐵塊到B點的距離為L2,則壓力的力臂(阻力臂)為L2,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L1=F壓L2,即10N×0.5m=20N×L2,解得L2=0.25m,所以鐵塊運動的最大路程為s=AB﹣L2=0.75m﹣0.25m=0.5m,則鐵塊運動的最長時間t=s故答案為:(1)鐵塊對杠桿的壓力;(2)5。如圖所示,AOB為一輕質(zhì)杠桿,O為支點,AO=OB.在杠桿右端A處用細繩懸掛重為20N的物體,當AO段處于水平位置時,為保持杠桿B桿平衡,需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為F1=N:若在B端施加一豎直向下的力F使杠桿AOB勻速轉(zhuǎn)動到BO處于水平位置,當BO段在水平位置時保持杠桿平衡,這時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為F2將(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F1。【解答】解:(1)當AO段處于水平位置時,如圖所示最省力,由F1LOB=GLOA可知:F1=G因為AO=OB,所以F1=G=20N。(2)當OB段處于水平位置時,如圖所示最省力,由F2LOB=GLOC可知:F2=GLOC由于LOC<LOB,則F2<G;所以F1>F2;故答案為:20;小于。在“大力士”比賽中,需要把一質(zhì)量m=200kg,邊長1m,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立方體,利用兩種方式分別進行移動。第一種方式如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湘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6章6.1.2中位數(shù)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1.2《地球的公轉(zhuǎn)》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2.2.2《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聽評課記錄1
- 陜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二課時《點滴做起成就不凡》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下冊:第17課《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聽課評課記錄2
- 蘇科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10.2《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聽評課記錄3
- 人教版(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上聽課評課記錄《 辛亥革命》
- 浙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1.2《同位角、內(nèi)錯角、同旁內(nèi)角》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4.4《解直角三角形的應(yīng)用》(第2課時)聽評課記錄
- 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教案
- 兒童注意力測試表
- 大學生預(yù)征對象登記表
- EN50317-2002-鐵路應(yīng)用集電系統(tǒng)受電弓和接觸網(wǎng)的動力交互
- 人教版美術(shù)八下課程綱要
- 項目部組織機構(gòu)框圖(共2頁)
- 機動車登記證書
- 彈性力學第十一章彈性力學的變分原理
- 鉭鈮礦開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范文
- 小升初數(shù)學銜接班優(yōu)秀課件
- 出口食品生產(chǎn)企業(yè)備案自我評估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