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2講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劃重點之精細講義系列
?!鲆部键c〈善
實驗目的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實驗原理
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體運動中,物體的重力勢能和動能互相轉(zhuǎn)化,但總的
機械能保持不變.若物體某時刻瞬時速度為。,下落高度為〃,則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
岫動能的增加量為沙/,看它們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是否相等,若相等則驗證
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2.速度的測量:做勻變速運動的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
度%=32,?計算打第〃個點瞬時速度的方法是:測出第〃個點的相鄰前后兩段相等時間
A
T內(nèi)下落的距離和分r,由公式內(nèi)=包守1或辦」7"算出'如圖所示?
三.實驗器材
鐵架臺(含鐵夾)、打點計時器、學生電源、紙帶、復寫紙、導線、亳米刻度尺、重
物(帶紙帶夾).
四.實驗步驟
I.儀器安裝
按圖所示將檢查、調(diào)整好的打點計時器豎直固定在鐵架臺上,接好電路.
2.打紙帶
將紙帶的一端用夾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用手提著紙帶
使重物靜止在靠近打點計時器的地方.先接通電源,后松開紙帶,讓重物帶著紙帶自由
下落.更換紙帶重復做3?5次實驗.
3.選紙帶
分兩種情況說明
(D如果根據(jù)全蘇=〃火力驗證時,應選點跡清晰,打點成一條直線,且1、2兩點間
距離小于或接近2mm的紙帶.若1、2兩點間的距離大于2mm,這是由于先釋放紙帶,
后接通電源造成的.這樣,第1個點就不是運動的起始點了,這樣的紙帶不能選.
(2)如果根據(jù)顯加一斗謁=mg&h驗證時,由于重刀勢能的變化是絕對的,處理紙帶
時,選擇適當?shù)狞c為基準點,這樣紙帶上打出的第1、2兩點間的距離是否為2mm就
無關(guān)緊要了,所以只要后面的點跡清晰就可選用.
五.數(shù)據(jù)處理
1.求瞬時速度
由公式%=生虧與2可以計算出重物下落瓦、力2、加…的高度時對應的瞬時速度
。|、〃2、。3、…
2.驗證守恒
方法一:利用起始點和第〃點計算,代入皿〃和上[如果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
gh,.=^則說明機械能守恒定律是正確的.
方法二:任取兩點A、4測出以8,算出加8和&應一弼的值,如果在實驗誤差
允許的范圍內(nèi),9八8=/3——,則說明機械能守恒定律是正確的.
方法三:圖象法,從紙帶上選取多個點,測量從第一點到其余各點的下落高度h,
并計算各點速度的平方—然后以宗為縱軸,以力為橫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身力圖
線.若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圖象是?條過原點且斜率為g的直線,則驗證了機械能守彳回.
六.誤差分析
1.系統(tǒng)誤差
本實驗中因重錘和紙帶在下落過程中要克服各種咀力(空氣阻力、打點計時器阻力)
做功,故動能的增加量△熱稍小于重力勢能的減少量A£p,即A£k<Ag”這屬于系統(tǒng)誤
差,改進的方法是調(diào)整器材的安裝,盡可能地減小阻力.
2.偶然誤差
本實驗的另一個誤差來源于長度的測量,屬于偶然誤差.減小誤差的方法是測下落
距離時都從0點測量時,一次將各打點對應的下落高度測量完,或者多次測量取平均
值.
七.注意事項
I.應盡可能控制實驗條件,即應滿足機械能守恒的條件,這就要求盡最減小各種
阻力的影響,采取的措施有:
(1)安裝打點計時器時,必須使兩個限位孔的中線嚴格豎直,以減小摩擦阻力.
(2)應選用質(zhì)量和密度較大的重錘,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響相對減小,增大密度可
以減小體積,可使空氣阻力減小.
2.實驗中,提紙帶的手要保持不動,且保證紙帶豎直,接通電源后,打點計時器
工作穩(wěn)定后再松開紙帶.
3.驗證機械能守恒時,可以不測出重錘質(zhì)量,只要比較g忌和g/加是否相等即可驗
證機械能是否守恒.
4.測量下落高度時,為了減小測后?值。的相對?誤差,選取的各個計數(shù)點要離起始
點遠一些,紙帶也不易過長,有效長度可在60cm~80cm之間.
5.速度不能用v,尸酬或辦=也而汁?算,否則犯了用機械能守恒定律驗證機械能
守恒的錯誤.
典例分東
考點一實驗原理與操作
【典例1】在利用自由落體運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津的實驗中,電源的頻率為50Hz,
依次打出的點為0,1,2,3,4…〃.則:
.單位:mm.…….<
)01534)
(1)如用第2點到第6點之間的紙帶來驗證,必須直接測量的物理量為、
一、,必須計算出的物理量為,,驗證的表達式為
(2)下列實驗步驟操作合理的排列順序是.(填寫步驟前面的字母)
A.將打點計時器豎直安裝在鐵架臺上
B.接通電源,再松開紙帶,讓重物自由下落
C.取下紙帶,更換新紙帶(或?qū)⒓垘Х瓊€面)重新做實驗
D.將重物固定在紙帶的一端,讓紙帶穿過打點/時器,用手提著紙帶
E.選擇一條紙帶,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加,hi,加…小,計算出對應的
瞬時速度。1,V2,…如
F.分別算出品*和〃?如在實驗誤差范圍內(nèi)看是否相等
考點二數(shù)據(jù)處理與誤差分析
【典例2】利用圖I裝置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
視角1由系統(tǒng)動能、重力勢能的變化驗證機械能守恒,所用實驗器材:光電門、
氣墊導軌等.
視角2通過小球自由落體運動的閃光照片驗證機械能守恒等.
【典例3】某同學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設計實驗探究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壓縮量的
關(guān)系.
甲
(I)如圖甲所示,將輕質(zhì)彈簧下端固定于鐵架臺,在上端的托盤中依次增加祛碼,
測量相應的彈簧長度,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由數(shù)據(jù)算得勁度系數(shù)k=N/m(g取9.80
m/s2).
祛碼質(zhì)量/g50100150
彈簧長度/cm8.627.636.66
(2)取下彈簧,將其一端固定于氣墊導軌左側(cè),如圖乙所示,調(diào)整導軌使滑塊自由滑
動時,通過兩個光電門的速度大小.
乙
(3)用滑塊壓縮彈簧,記錄彈簧的壓縮量代釋放滑塊,記錄滑塊脫離彈簧后的速度
。.釋放滑塊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
(4)重復(3)中的操作,得到。與x的關(guān)系如圖丙所示,由圖可知,。與x成
關(guān)系.由上述實驗可得結(jié)論:對同一根彈簧,彈性勢能與彈簧的成正比.
v/(m-s-,)
【典例4】某同學利用下述裝置對輕質(zhì)彈簧的彈性勢能進行探究:一輕質(zhì)彈簧放置
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與一小球接觸而不固連;彈簧處于原長時,小
球恰好在桌面邊緣,如圖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彈簧壓縮一段距離后由靜止釋放;小球
離開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過測量和計算,可求得彈簧被壓縮后的彈性勢能.
回答下列問題:
⑴本實驗中可認為,彈簧被壓縮后的彈性勢能與與小球拋出時的動能反相等.已
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為求得反,至少需要測量下列物理量中的(填正確答案
標號).
A.小球的質(zhì)量〃?
B.小球拋出點到落地點的水平距離$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
D.彈簧的壓縮量Ax
E.彈簧原長/o
(2)用所選取的測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k,得Ek=.
(3)圖中的直線是實驗測量得到的s-At圖線.從理論上可推出,如果/?不變.機增
加,s-Ar圖線的斜率會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如果m不變,〃
增加,s-At圖線的斜率會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由圖中給出的
直線關(guān)系和Ek的表達式可知,自與心的次方成正比.
【典例5]如圖所示為利用氣墊導軌(滑塊在該導軌上運動時所受阻力可忽略)“驗
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完成以下填空.
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氣墊導軌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m,將導軌調(diào)至水平;
②測出擋光條的寬度/和兩光電門中心之間的距離s;
③將滑塊移至光電門1左側(cè)某處,待祛碼靜止不動時,釋放滑塊,要求祛碼落地前
擋光條已通過光電門2;
④測出滑塊分別通過光電門1和光電門2時的擋光時間Ah和加2;
⑤用天平稱出滑塊和擋光條的總質(zhì)量M,再稱出托盤和祛碼的總質(zhì)量相;
⑥滑塊通過光電門I和光電門2時,可以確定系統(tǒng)(包括滑塊、擋光條、托盤和祛
碼)的總動能分別為Ekl=和反2=:
⑦在滑塊從光電門1運動到光電門2的過程中,系統(tǒng)勢能的減少量△4=
(重力加速度為g);
⑧如果滿足關(guān)系式,則可認為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用Eu、
Eg和AEp表不)
現(xiàn)因縛方
e*
i.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時,需要測量物體由靜止開
始自由下落到某點時的瞬時速度。和下落高度比某班同學利用實驗得到的紙帶,設計了
以下四種測量方案,其中正確的方案是()
打點《
計時器
央子
重物
A.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小并測出下落時間3通過。=如計算出瞬時速
B.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爪并通過。=再計算出瞬時速度。
C.根據(jù)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點前后相鄰兩點間的
平均速度,計算出瞬時速度。,并通過〃=另計算得出高度/?
D.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根據(jù)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紙帶上某點的瞬時
速度,等于這點前后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測算出瞬時速度P
2.某同學為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編排了如下實驗步驟:
A.用天平稱出重物的質(zhì)量
B.把紙帶固定到重物上,并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提升到一定高度
C.拆掉導線,整理儀器
D.斷開電源,調(diào)整紙帶,重做兩次
E.用秒表測出重物下落的時間
F.用毫米刻度尺測出計數(shù)點與起點的距離,記錄數(shù)據(jù),并計算出結(jié)果,得出結(jié)論
G.把打點計時器接到低壓交流電源I:
H.接通電源,釋放紙帶
I.把打點計時器接到低壓直流甩源上
J.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到桌邊的鐵架臺上
上述實驗步驟中錯誤的是,沒必要的是,其余正確且必要的步驟
按實驗操作順序排列是________.(均只需填步驟的代號)
3.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下列物理量需要測量的是,通過計算得到的是.(填寫代號)
A.重錘質(zhì)量
B.重力加速度
C.重錘下落的高度
D.與下落高度對應的重錘的瞬時速度
(2)設重錘質(zhì)量為機、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7;重力加速度為g.圖乙是實驗得到
的一條紙帶,A、B、CD、E為相鄰的連續(xù)點.根據(jù)測得的51、S2、S3、S4寫出重錘由
B點到D點勢能減少量的表達式,動能增加量的表達式.
4.“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單位:誓1
L15.55—;
----19.20皿
-----------23.23----------
乙
(1)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0m/s2,所
用重物的質(zhì)量為200g.實驗中選取一條符合實驗要求的紙帶如圖乙所示,。為紙帶下
落的起始點,A、8、C為紙帶上選取的三個連續(xù)點.
計算8點瞬時速度時,甲同學用瑤=2gx08,乙同學用力=苛,其中所選方法正確
的是(填“甲”或“乙”)同學;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重物由O運動到8點時動
能的增加量等于J,重力勢能減少量等于J(計算結(jié)果均保留3位有效
數(shù)字).
(2)實驗中,發(fā)現(xiàn)重物減少的勢能總是大于重物增加的動能,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
因是.
5.如圖所示裝置可用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擺錘A栓在長心的輕繩一端,另一
端固定在。點,在A上放一個小鐵片,現(xiàn)將擺錘拉起,使繩偏離豎直方向成。角時由
靜止開始釋放擺錘,當其到達最低位置時,受到豎直擋板尸阻擋而停止運動,之后鐵片
將飛離擺錘而做平拋運動.
(1)為了驗證擺錘在運動中機械能守恒,必須求出擺錘在最低點的速度.為了求出
這一速度,實驗中還應該測量的物理量:.
(2)根據(jù)測得的物理量表示擺錘在最低點的速度。=.
(3)根據(jù)已知的和測得的物理量,寫出擺錘在運動中機械能守恒的關(guān)系式為
6.某同學用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為
交流電源,可以使用的頻率有20Hz、30Hz和40Hz,打出紙帶的一部分如圖(b)所示.
打點計時器
①重物
1.
U'
(a)
該同學在實驗中沒有記錄交流電的頻率/,需要用實驗數(shù)據(jù)和其他題給條件進行推
算.
⑴若從打出的紙帶可判定重物勻加速下落,利用/和圖(b)中給出的物理量可以寫出:
在打點計時器打出3點時,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為,打出。點時重物下落的
速度大小為,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為.
(2)已測得$1=8.89cm,52=9.50cm,口=10.10cm;當?shù)刂亓铀俣却笮?.80m/s2,
實驗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約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為Hz.
7.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一?根細線系住鋼球,懸掛在鐵
架臺上,鋼球靜止于A點,光電門固定在人的正下方.在鋼球底部豎直地粘住一片寬
度為d的遮光條.將鋼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靜止釋放,遮光條經(jīng)過光電門的擋光時間,可
由計時器測出,取〃=%乍為鋼球經(jīng)過A點時的速度.記錄鋼球每次下落的高度力和計
時器示數(shù)計算并比較鋼球在釋放點和4點之間的勢能變化大小△弓與動能變化大小
△反,就能驗證機械能是否守恒.
⑴用AE產(chǎn)mgh計算鋼球重力勢能變化的大小,式中鋼球下落高度h應測量釋放時
的鋼球球心到之間的豎直距離.
A.鋼球在A點時的頂端
B.鋼球在A點時的球心
C.鋼球在八點時的底端
(2)用△反=%?/計算鋼球動能變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測量遮光條寬度,示數(shù)如圖
所示,其讀數(shù)為cm.某次測量中,計時器的示數(shù)為0.0100s,則鋼球的速度為。
遮光條
ITI111FTT|ITTTllll|llll|llll
)12
cm
(3)下表為該同學的實驗結(jié)果:
AEp/(X10-2J)4.8929.78614.6919.5929.38
2
AFk/(X10-J)5.0410.115.120.029.8
他發(fā)現(xiàn)表中的△弓與AEk之間存在差異,認為這是由于空氣阻力造成的.你是否同
意他的觀點?請說明理由.
(4)請你提出一條減小上述差異的改進建議.
8.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重錘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
重錘上拖著的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點跡間的距離進行測量,
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已知當?shù)刂亓铀俣葹?/p>
o
圖3
(i)為了減小實驗誤差,對體積和形狀相同的重錘,實驗時應選擇的材質(zhì)是<.
A.木質(zhì)B.鋼質(zhì)C.泡沫D.塑料
(2)除圖1中所示的裝置之外,還必須使用的器材是。
A.直流電源、天平(含石去碼)
B.直流電源、刻度尺
C.交流電源、天平(含硅碼)
D.交流電源、刻度尺
(3)如圖2所示,根據(jù)打出的紙帶,選取紙帶上的連續(xù)的五個點A、B、C、。、E,通
過測量并計算出點8距起始點。的距離為初,B、C兩點間的距離為x/,C、。兩點間
的距離為立,若相鄰兩點的打點時間間隔為7,重錘質(zhì)量為〃7,根據(jù)這些條件計算重錘
從釋放到打下C點時的重力勢能減少量%產(chǎn),動能增加量△&=o
(4)某同學利用圖2中紙帶,先分別測量出從A點到8、C、。、E、F、G點的距離〃
(其中尺G點為E點后連續(xù)打出的點,圖中未畫出),再計算打出8、C、。、E、F各
點時重錘下落的速度力繪制圖像,如圖3所示,并求得圖線的斜率鼠請說明如
何根據(jù)圖像驗證重錘下落過程機械能是否守恒?
(5)在一次測量中,某同學發(fā)現(xiàn)△&略大于AE”出現(xiàn)這一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是。
A.存在空氣阻力和摩擦力
B.接通電源前釋放了紙帶
9.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
的頻率為50Hz,查得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m/s2,測得所用重物的質(zhì)量為1.00kg。
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應該用天平稱出重物的質(zhì)量
B.可選用點跡清晰,第一、二兩點間的距離接近2mm的紙帶來處理數(shù)據(jù)
C.操作時應先松開紙帶再通電
D.打點計時器應接在電壓為4~6V的交流電源上
(2)實驗中甲、乙、丙三學生分別用同一裝置得到三條點跡清晰的紙帶,量出各紙帶上第
一、二兩點間的距離分別為0.18cm、0.19cm、0.25cm,則可肯定同學在操作上
有錯誤,錯誤是。
⑶若按實驗要求正確地選出紙帶進行測量,量得連續(xù)三點A、&C到第一個點O間的
距離分別為15.55cm.19.20cm和23.23cm。則當打點計時器打點8時重物的瞬時速度v
=m/s;重物由O到8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了J,動能增加了J
(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根據(jù)所測量的數(shù)據(jù),還可以求出重物實際下落的加速度為
m/s2,則重物在下落的過程中所受的阻力為No
10.用打點計時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按照圖示的裝置安裝器件時,應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填“直流〃
或“交流”)輸出端上。
(2)開始打點計時的時候,兩個操作步驟“接通電源”和“松開紙帶"的順序應該是:先
,后o
(3)某同學在使用質(zhì)量為機的重物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在選定的紙帶
上依次取計數(shù)點如圖乙所示。紙帶上所打的點記錄了重物在不同時刻的位置,那么紙帶
的(填"左"或"右”)端與重物相連。
乙
(4)某同學上交的實驗報告顯示重物的動能略大于重物的勢能,則出現(xiàn)這?問題的原
因可能是。
A.重物的質(zhì)量測量錯誤
B.該同學自編了實驗數(shù)據(jù)
C.重物下落時受到的阻力過大
11.某實驗小組用落體法“科學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實驗
中測出重物自由下落的高度力及對應的瞬時速度V,計算出重物減少的重力勢能"吆/7和
增加的動能;〃?一,然后進行比較,如果兩者相等或近似相等,即可驗證重物自由下落
過程中機械能守恒。請根據(jù)實驗原理和步驟完成下列問題:
BCDE單位:cm4
乙
(1)關(guān)于上述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重物最好選擇密度較小的木塊
B.重物的質(zhì)量可以不測量
C.實驗中應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
D.可以利用公式妙=歷來求解瞬時速度
(2)如圖乙是該實驗小組得到的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紙帶上的0點是起始點,選取
紙帶上連續(xù)的點A、B、C、。、E、尸作為計數(shù)點,并測出各計數(shù)點到。點的距離依次
為27.94cm、32.78cm、38.02cm、43.65cm.49.66cm、56.07cmo已知打點計時器所
用的電源是50Hz的交流電,重物的質(zhì)量為0.5kg,則從計時器打下點。到打下點。的
過程中,重物減小的重力勢能△綜=J;重物增加的動能△耳=J,兩
者不完全相等的原因可能是。(重力加速度g取98m/s2,計
算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實驗小組的同學又正確計算出圖乙中打下計數(shù)點A、B、C、。、E、產(chǎn)各點的瞬時
速度u,以各計數(shù)點到八點的距離〃為橫軸,d為縱軸作出圖像,如圖丙所示,根據(jù)作
出的圖線,能粗略驗證自由下落的物體機械能守恒的依據(jù)是
12.某同學為“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采用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將質(zhì)量相等的兩個重
物用輕繩連接,放在光滑的輕質(zhì)滑輪上,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該同學在左側(cè)重物上附加
一個小鐵塊,使系統(tǒng)從靜止開始運動,滑輪右側(cè)重物拖著紙帶打出一系列的點。某次實
驗打出的紙帶如圖乙所示,0是打下的第一個點,兩相鄰點間還有4個點未標出,交游
電頻率為50Hz。用刻度尺測得點“0〃到點“4"的距離加=38.40cm,點用‘到點“5”的距離
〃2=21.60cm,點“5〃到點"6〃的距離/?3=26.40cm,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1)依據(jù)實驗裝置和操作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O
A.需要用天平分別測出重物的質(zhì)量"和小鐵塊的質(zhì)量/〃
B.需要用天平直接測出重物的質(zhì)量M和小鐵塊的質(zhì)量,〃之和
C.只需要用天平測出小鐵塊質(zhì)量m
D.不需要測量重物的質(zhì)量M和小鐵塊的質(zhì)量加
(2)系統(tǒng)在打點0~5的過程中,經(jīng)過點5位置時的速度v=m/s(結(jié)果保留兩生
有效數(shù)字),系統(tǒng)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的表達式AO=(用實驗測量物理量的字母表
示)。
13.某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彈簧彈性勢能表達式為綜=3&(?。?,女為彈簧的勁度
系數(shù),Ax為彈簧的形變量。為驗證該表達式,該同學用-?勁度系數(shù)為樂的輕彈簧,利
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主要操作步驟如下:
(1)用游標卡尺測出擋光片的寬度“,用天平測出物塊b(含擋光片)的質(zhì)量均為
(2)將彈簧左端固定在氣墊導軌的左側(cè),右端與。拴接,把氣墊導軌調(diào)整至水平,并
使氣泵正常工作,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時將。右側(cè)所處的位置記為。點;
(3)在。點右側(cè)某處固定一光電門,用〃將。向左推使”右側(cè)對齊P點(未超出彈簧
彈性限度),測出尸。之間的距離為羽由靜止釋放a和兒記下?lián)豕馄ㄟ^光電門的擋
光時間則。從。點運動到。點過程中,〃和〃(含擋光片)組成的系統(tǒng)增加的動能為
(用小八〃[表示),彈簧減少的彈性勢能為△綜=(用
k。、x表示),若在誤差范圍內(nèi),滿足△線=A。則驗證了該表達式;
(4)當a物塊將彈簧再次壓縮到最短時,。的右側(cè)與。點距離為L,則
A.L=—xB.L=^-xC.L-x
22
14.某小組利用給定的器材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步驟如卜.:
圖(a)圖(b)
(1)分別測量給定的兩物塊的質(zhì)量,質(zhì)量大的為物塊1,其質(zhì)量記為〃L:質(zhì)量小的為
物塊2,其質(zhì)量記為川2。
(2)按圖(a)所示組裝器材:物塊1、2由跨過輕質(zhì)定滑輪的細繩連接:物塊2下端
與打點計時器紙帶相連,初始時,托住物塊L兩物塊保持靜止,且紙帶豎直繃緊,打
點計時器所用的交流電源頻率為50Hz,相鄰兩次打點的時間間隔記為△/o
(3)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釋放物塊1,兩物塊開始運動,打出的紙帶中的一段經(jīng)
整理后如圖(b)所示,每兩個相鄰的點之間還有4個打出的點未畫出,將相鄰點的問
距依次記為。,、與力和當,測量并記下它們的大小。
(4)利用上述表示各物理量的符號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完成下列填空:在打出圖(b)
中8點時,物塊的運動速度大小為;從打出8點到打出E點,系統(tǒng)動能增加量為
△心=,系統(tǒng)的重力勢減少量為。
(5)該小組的實測數(shù)據(jù)為叫=0.250kg,m2=0.2(X)kg,e=16.4mm,邑=27.2mm,
2
s3=39.8mm,s4=49.6mm,s5=59.0mm,取g=9.80m/s,則△線=J,=
△線―4綜_
J,兩者的相對偏差3=%,如果b<5%,則可認為本實驗
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結(jié)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15.“用D/S研究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①底坐
②立柱
③固定裝置
④連接桿
⑤擺錘
⑥擋光片
(1)將擺錘由4點靜止釋放,在擺錘擺到最低點的過程中
A.擺錘只受重力作用
B.桿的拉力不做功,重力做正功
C.桿的拉力做負功,重力做正功
D.擺錘受到的合外力不為零,合外力做功為零
(2)某次操作中,測得擺錘經(jīng)過4點的速度為0.99m/s,已知4、。兩點間的豎直高度
差為0.1m,擺錘的質(zhì)量為7.5xl0-3kg。則擺錘經(jīng)過B時的動能為.Xi。斗,重
力勢能力.xl0-3j(保留兩位小數(shù))。(以。點為零勢能面)
(3)利用該裝置得到擺錘向下運動經(jīng)過A、B、C,。川點時的機械能分別為邑、EB、
心:、七“。某同學認為在擺錘運動過程中還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會給實驗帶來誤差,
這個誤差會導致:
后人咨咨""B.
A.EA<En<Ec<EnC.ER=Ep=Ec=ED
請簡要說明理由:這是因為
16.利用氣墊導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傾斜的
光滑氣墊導軌,導軌上有一帶長方形遮光片的滑塊,滑塊和遮光片的總質(zhì)量為〃%,左
端由跨過輕質(zhì)光滑定滑輪的細繩與一質(zhì)最為心的小球相連,遮光片兩條長邊與導軌垂
直,導軌上有一光電門,可以測量遮光片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擋光時間屋用x表示從初始
位置到光電門處的距離,d表示遮光片的寬度,一〃,將遮光片通過光電門時的平均
速度看作瞬時速度,實驗時滑塊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C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遮光片
87光電門
(1)某次實驗測得導軌的傾角為以滑塊到達光電門時,滑塊的速度歸。
(2)小球和滑塊組成的系統(tǒng)的動能增加量可表示為AEk=,系統(tǒng)的重力勢能減少
量可表示為,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若△&=△「,則可認為系統(tǒng)的機械
能守恒。(用題中字母表示)
(3)若重力加速度未知,用上述裝置測量當?shù)氐闹亓铀俣?,多次改變釋放位置,?/p>
到多組x和f的數(shù)據(jù),作出x圖像,其圖像的斜率為3則當?shù)刂亓铀俣葹閛
(用題中字母表示)
17.某興趣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在暗室中進行“探究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具體
操作:通過調(diào)節(jié)螺絲夾子使漏斗中的水以間隔相同的時間7一滴滴的下落,再由大到小
調(diào)節(jié)頻閃儀發(fā)出白光的頻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不動的水滴(如圖乙所示),讀
出?水滴對應在豎直固定的熒光刻度米尺.上的值x(即將下落的水滴。的刻度值是0)。
00-
1。-一工|
20--x2
(1)頻閃儀發(fā)出白光的頻率滿足的條件時,即可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不動的水
滴。
(2)由頻閃儀頻率/和水滴的刻度值%可求出,水滴卜落的加速度大小為(用
符號X/、X2、、X3,和/表示)。
(3)繪出y2-x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若其斜率為(在誤差范圍內(nèi)),則說
明水滴下落過程機械能守恒。(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
第22講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劃重點之精細講義系列
。.也考點5輸
實驗目的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二.實驗原理
i.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體運動中,物體的重力勢能和動能互相轉(zhuǎn)化,但總的
機械能保持不變.若物體某時刻瞬時速度為U,下落高度為九則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
mgh,動能的增加量為:〃”凡看它們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是否相等,若相等則驗證
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2.速度的測量:做勻變速運動的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
度vt=T"計算打笫n個點瞬時速度的方法是:測出第〃個點的相鄰前后兩段相等時間
了內(nèi)下落的距離X”和工用,由公式/或。〃=包巧益算出,如圖所示.
0??12?
XIX2
三.實驗器材
鐵架臺(含鐵夾)、打點計時器、學生電源、紙帶、復寫紙、導線、亳米刻度尺、重
物(帶紙帶夾).
四.實驗步驟
1.儀器安裝
按圖所示將檢查、調(diào)整好的打點計時器豎直固定在鐵架臺上,接好電路.
打點計時器
-紙帶
接電源夾子
重物
2.打紙帶
將紙帶的一端用夾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用手提著紙帶
使重物靜止在靠近打點計時器的地方.先接通電源,后松開紙帶,讓重物帶著紙帶自由
下落.更換紙帶重復做3?5次實驗.
3.選紙帶
分兩種情況說明
(1)如果根據(jù);〃小=/咫力驗證時,應選點跡清晰,打點成一條直線,且1、2兩點間
距離小于或接近2mm的紙帶.若1、2兩點間的距離大于2mm,這是由于先釋放紙帶,
后接通電源造成的.這樣,第1個點就不是運動的起始點了,這樣的紙帶不能選.
(2)如果根據(jù);"遇一%忠=mgkh驗證時,由于重刀勢能的變化是絕對的,處理紙帶
時,選擇適當?shù)狞c為基準點,這樣紙帶上打出的第1、2兩點間的距離是否為2mm就
無關(guān)緊要了,所以只要后面的點跡清晰就可選用.
五.數(shù)據(jù)處理
I.求瞬時速度
由公式%=包二/二可以計算出重物下落瓜、力2、加…的高度時對應的瞬時速度
0、。2、。3、**?
2.驗證守恒
方法一:利用起始點和第n點計算,代入g/?〃和右焉如果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
ghn=^,則說明機械能守恒定律是正確的.
方法二:任取兩點A、8測出自8,算出"八8和(I琮一/年)的值,如果在實驗誤差
允許的范圍內(nèi),0?八8=/——,則說明機械能守恒定律是正確的.
方法三:圖象法,從紙帶上選取多個點,測吊從第一點到其余各點的下落高度/?,
并計算各點速度的平方P2,然后以52為縱軸,以力為橫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2/圖
線.若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圖象是一條過原點且斜率為g的直線,則驗證了機械能守恒.
六.誤差分析
1.系統(tǒng)誤差
本實驗中因重錘和紙帶在下落過程中要克服各種阻力(空氣阻力、打點計時器阻力)
做功,故動能的增加量稍小于重力勢能的減少量AEp,upAEk<AEp,這屬于系統(tǒng)誤
差,改進的方法是調(diào)整器材的安裝,盡可能地減小阻力.
2.偶然誤差
本實驗的另一個誤差來源于長度的測量,屬于偶然誤差.減小誤差的方法是測下落
距離時都從o點測量時,??次將各打點對應的下落高度測量完,或者多次測量取平均
值.
七.注意事項
1.應盡可能控制實驗條件,即應滿足機械能守恒的條件,這就要求盡量減小各種
阻力的影響,采取的措施有:
(1)安裝打點計時器時,必須使兩個限位孔的中線嚴格豎直,以減小摩擦阻力.
(2)應選用質(zhì)量和密度較大的重錘,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響相對減小,增大密度可
以減小體積,可使空氣阻力減小.
2.實驗中,提紙帶的手要保外不動,且保證紙帶豎直,接通電源后,打點計時器
工作穩(wěn)定后再松開紙帶.
3.驗證機械能守恒時,可以不測出重錘質(zhì)量,只要比較會和叫是否相等即可驗
證機械能是否守恒.
4.測量下落高度時,為了減小測量值/?的相對誤差,選取的各個計數(shù)點要離起始
點遠一些,紙帶也不易過長,有效長度可在60cm?80cm之間.
5.速度不能用一=&/〃或計算,否則犯了用機械能守恒定律驗證機械能
守恒的錯誤.
目共偏分笳
考點一實驗原理與操作
【典例1】在利用自由落體運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率的實驗中,電源的頻率為50Hz,
依次打出的點為0,123,4…〃.則:
(焰:電!.單位:mm.…...~\
)01234_______________2___I
(I)如用第2點到第6點之間的紙帶來驗證,必須直接測量的物理量為、
、,必須計算出的物理量為,,驗證的表達式為
(2)下列實驗步驟操作合理的排列順序是.(填寫步驟前面的字母)
A.將打點計時器豎直安裝在鐵架臺上
B.接通電源,再松開紙帶,讓重物自由下落
c.取卜.紙帶,更換新紙帶(或?qū)⒓垘Х瓊€面)重新做實驗
D.將重物固定在紙帶的一端,讓紙帶穿過打點1一時器,用手提著紙帶
E.選擇一條紙帶,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小,力2,飽…隊,計算出對應的
瞬時速度S,S,Vy-Vn
F.分別算出*和加g/2”,在實驗誤差范圍內(nèi)看是否相等
解析(1)要驗證從第2點到第6點之間的紙帶對應重物的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應測出第2點到第6點的距離力26,要計算第2點和第6點的速度。2和。6,必須測出第
1點到第3點之間的距離13和第5點到第7點之間的距離M機械能守恒的表達式為
,1,1,
mgh?6=產(chǎn)次-5〃磔
(2)實臉操作順序為ADBCEF.
答案(1)第2點到第6點之間的距離歷6
第1點到第3點之間的距離加3
第5點到第7點之間的距離//57
第2點的瞬時速度立第6點的瞬時速度V6
(2)ADBCEF
考點二數(shù)據(jù)處理與誤差分析
【典例2】利用圖1裝置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
打點(
計時器
央子
重物
(1)為驗證機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較重物下落過程中任意兩點間的.
A.動能變化量與勢能變化量
B.速度變化量和勢能變化量
C.速度變化量和高度變化量
(2)除帶夾子的重物、紙帶、鐵架臺(含鐵夾)、電磁打點計時器、導線及開關(guān)外,在
下列器材中,還必須使用的兩種器材是.
A.交流電源B.刻度尺C.天平(含做碼)
(3)實驗中,先接通電源,再釋放重物,得到如圖2所示的一條紙帶.在紙帶上選取
三個連續(xù)打出的點A、B、C,測得它們到起始點。的距離分別為自、而、he.
-he
圖2
已知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打點計時器打點的周期為r設重物的質(zhì)量為人從打。
點到打8點的過程中,重物的重力勢能變化量AEp=,動能變化量△氏=
(4)大多數(shù)學生的實驗結(jié)果顯示,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大于動能的增加量,原因是
A.利用公式”=小計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痂計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響
D.沒有采用多次實驗取平均值的方法
(5)某同學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機械能是否守恒:在紙帶上選取多個計數(shù)點,測量它們
到起始點0的距離/?,計算對應計數(shù)點的重物速度。,描繪圖象,并做如下判斷:
若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則重物卜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請你分析論證該同學的判
斷依據(jù)是否正確.
解析(1)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動能的減少量和重力勢能的增加量相等,選項A
正確.
(2)需要用低壓交流電源接電磁打點計時器,需要用刻度尺測量紙帶上點跡間距
離.選擇A、B.
(3)AEp=—AEk=:mv%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可知,。8=”聲
代入可得,引).
(4)由于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響,有一部分重力勢能會轉(zhuǎn)化為熱能.選項C正
確.
答案(1)A(2)AB⑶一瓶如上陽抄《)C(5)該同學的判斷依據(jù)不正
確.在重物下落/?的過程中,若阻力/恒定,有〃?以一例=*"-0解得。2=2(g—
由此可知,〃/圖象就是過原點的.條直線.要想通過//圖象的方法驗證機械能是否
守恒,還必須看圖象的斜率是否接近2g.
考點三實驗改進拓展創(chuàng)新
1.創(chuàng)新點分析
本實驗在高考中創(chuàng)新點適中,以機械能守恒定律為理論依據(jù)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改變實
驗原理、條件、儀器、方案等設置新題目,不拘泥教材,體現(xiàn)拓展性、開放性、探究性
等特點.
2.命題視角
視角1由系統(tǒng)動能、重力勢能的變化驗證機械能守恒,所用實驗“材;光電門、
氣墊導軌等.
視角2通過小球目由落體運動的閃光照片驗證機械能守恒等.
【典例3】某同學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設計實驗探究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壓縮顯的
關(guān)系.
(1)如圖甲所示,將輕質(zhì)彈簧下端固定于鐵架臺,在上端的托盤中依次增加祛碼,
測量相應的彈簧長度,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由數(shù)據(jù)算得勁度系數(shù)k=N/m(g取9.80
m/s2).
祛碼質(zhì)量/g50100150
彈簧長度/cm8.627.636.66
(2)取下彈簧,將其?端固定于氣墊導軌左側(cè),如圖乙所示,調(diào)整導軌使滑塊自由滑
動時,通過兩個光電門的速度大小.
滑塊
(3)用滑塊壓縮彈簧,記錄彈簧的壓縮量x;釋放滑塊,記錄滑塊脫離彈簧后的速度
J釋放滑塊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
(4)重復(3)中的操作,得到。與x的關(guān)系如圖丙所示,由圖可知,o與x成.
關(guān)系.由上述實驗可得結(jié)論:對同一根彈簧,彈性勢能與彈簧的.成正比.
o6
o?5
o?4
?
o?3
o?2
o?1
丙
解析⑴由胡克定律知AF=kbx
當放I個鉤碼時有
△F50X9.8X10、
=Ax=(8.62-7,63)X10-2N/m%49*5N/m
當放第2個鉤碼時有
AF50X9.8X1Q-3
心=三=(7.63—6.66)><1()-2N/m、50.5N/m
k、%
則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50N.
(2)要調(diào)整氣墊導軌水平使滑塊自由滑動時,通過兩個光電門的速度相等.
(3)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釋放滑塊后,彈-黃的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滑跳的動能.
(4)由題圖可知,。與X成正比,即。=依,則廝=反=/加2=、而X2,因此彈簧的
彈性勢能與彈簧的壓縮量的平方成正比.
答案⑴50(2)相等(3)滑塊的動能(4)正比壓縮量的平方
【典例4】某同學利用下述裝置對輕質(zhì)彈簧的彈忤.勢能進行探究:?輕質(zhì)彈簧放置
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與一小球接觸而不同連;彈簧處于?原長時,小
球恰好在桌面邊緣,如圖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彈簧壓縮一段距離后由靜止釋放:小球
離開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過測量和計算,可求得彈簧被壓縮后的彈性勢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會計記賬原理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師證書考試大綱的詳細解讀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yè)考試亮點試題及答案
- 項目決策中的定量與定性分析比較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中的考核標準試題及答案
- 項目續(xù)簽與合同管理的試題及答案
- 走廊花壇改造方案范本
- 證券產(chǎn)品設計與投放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實踐應用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花藝流行趨勢考試題目及答案
-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jīng)濟社會與文化教學設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2
- 給小學生講橋梁課件
- 《超市員工服務培訓》課件
- 《創(chuàng)業(yè)之星》學創(chuàng)杯賽前培訓教材
- (完整)中醫(yī)癥候積分量表
- 小區(qū)安全培訓課件
- 勒索軟件防范應對指南
- 煙花爆竹生產(chǎn)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風險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建設方案
- 清單及控制價編制服務方案
- 北京長城的歷史簡介和資料500字
- 真空排水系統(tǒng)施工方案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