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瀏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_第1頁
湖南省瀏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_第2頁
湖南省瀏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_第3頁
湖南省瀏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_第4頁
湖南省瀏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瀏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姓名: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題號一二三總分評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下列關于真核細胞的結構與功能敘述,正確的是()A.溶酶體合成和分泌多種酸性水解酶B.高爾基體是脂質合成的場所,還參與植物細胞壁的形成C.由某種RNA和蛋白質組成的核糖體具有特定的空間結構D.液泡是植物細胞中重要的細胞器,含有無機鹽、色素等,不含蛋白質2.下圖為“細胞直接與內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圖解,其中②④⑤為細胞外液,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①和③細胞所處的具體的內環(huán)境分別是血液、組織液和組織液B.若人長期營養(yǎng)不良,⑤中蛋白質含量降低,會使圖中②液體增加,引起組織水腫C.②④⑤是人體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D.長跑時,乳酸堆積,⑤的pH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3.“漸凍癥”學名為“肌萎縮側索硬化”或“運動神經元病”。該病患者的所有感覺和思維活動等完全正常,但因不明原因導致患者全身大部分運動神經元損傷,致使幾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不能運動,包括吞咽和說話困難,直至呼吸衰竭,身體就像逐漸被凍住一樣,故稱“漸凍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呼吸衰竭的原因一定是病灶擴展到腦干,導致腦干損傷B.患者體內損傷的運動神經元應屬于傳出神經元C.患者體內的感受器和傳入神經一般是正常的D.患者的大腦不一定能支配交感神經的活動4.人的大腦皮層有140多億個神經元,組成了許多的神經中樞,使大腦有很多復雜的高級功能。下列關于人腦高級功能的說法,正確的是()A.若某人大腦皮層言語區(qū)H區(qū)受損,則看不懂文字B.感覺性記憶經過反復運用、強化才可能轉化為第一級記憶C.語言是大腦的高級功能之一D.短時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tài)和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有關5.下列是常見激素及激素類藥物的作用,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切除甲狀腺的患者——應長期口服甲狀腺激素B.五年級學生李明身高98厘米——應按時口服生長激素C.給雌雄親魚注射促性腺激素——能促進雌雄親魚的卵和精子成熟D.人工合成的雌激素類藥物——能影響女性排卵的口服藥6.近期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頻發(fā),癥狀之一表現(xiàn)為發(fā)熱。正常情況下,人體體溫調定點為37℃。圖為某甲流患者發(fā)熱后體溫變化的三個時期,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體溫調定點上升期,交感神經興奮,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B.高溫持續(xù)期間,該患者細胞代謝旺盛,機體產熱量等于散熱量C.體溫調定點下降期,在自主神經系統(tǒng)支配下皮膚毛細血管收縮D.高溫持續(xù)期間,不宜給患者加蓋棉被“捂汗”7.Т細胞的受體蛋白PD-l有調控T細胞的增殖和活化、細胞免疫等功能。某些腫瘤細胞表面的PD-L1蛋白與T細胞的受體蛋白PD-1結合,會抑制T細胞的殺傷作用,從而引起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如圖所示。下列不正確的是()A.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腫瘤細胞屬于免疫系統(tǒng)的監(jiān)視功能B.腫瘤細胞表達PD-L1蛋白會提高免疫系統(tǒng)的防御功能C.注射PD-L1抗體有助于對腫瘤的免疫治療D.若敲除腫瘤細胞PD-L1基因,可降低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8.《農書》中記載“不見風日,其葉黃嫩,謂之韭黃”;《齊名要術》中記載“冬至日前后,取小麥種子浸于戶外井水,次日置于陰涼處晾干,每九日如此處理,共七次”,其中利用了春化原理。下列關于環(huán)境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A.韭黃的長成是由于光對其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B.小麥種子的處理過程利用的春化原理主要與溫度有關C.光敏色素在細胞核內直接影響基因的表達,從而影響植物生命活動D.植物體內的平衡石細胞能夠感受重力作用,從而調節(jié)植物根尖生長9.如圖為某同學構建的種群各數(shù)量特征之間關系的模型,其中“+”表示促進或增加,“-”表示抑制或減少。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每個種群都具有如圖的所有種群數(shù)量特征B.丙為性別比例,主要通過影響出生率來間接影響種群密度C.丁為年齡結構,增長型種群中老年個體數(shù)目一定會比衰退型種群中的老年個體數(shù)目少D.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shù)量特征,能反映種群未來變化趨勢10.調查是科學探究方法之一,下列關于調查方法的運用,敘述不正確的是()A.調查農田中某種昆蟲卵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可以采用樣方法B.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時常用取樣器取樣法統(tǒng)計物種的相對數(shù)量C.可采用抽樣檢測法對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進行計數(shù)D.探索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時可采用浸泡法或沾蘸法處理插條11.下圖中的三個曲線圖表示種間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①②③表示的種間關系依次是互利共生、捕食、種間競爭B.圖②可以表示草原上非洲獅和斑鬣狗之間的關系C.圖③可以表示海葵與寄居蟹之間的關系D.圖①可以表示“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所體現(xiàn)的生物之間的關系12.2022年9月5日在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fā)生6.8級地震,造成該縣受損嚴重。地震后的修復需要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以生物措施為主,逐步恢復生態(tài)環(huán)境功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地震后的災區(qū)使用太陽能、地熱能、風能和潮汐能有利于減小生態(tài)足跡B.該地區(qū)選擇適宜的農作物進行種植,主要體現(xiàn)了生態(tài)工程中的協(xié)調原理C.地震后災區(qū)合理密植農作物主要是通過提高作物對光能利用率來提高農作物產量的D.災區(qū)推廣“四位一體農業(yè)生態(tài)工程”可使能量多級利用,提高能量傳遞效率二、多選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有的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13.心源性猝死是一種影響35歲以下年輕人的遺傳性疾病,一旦發(fā)病會心跳驟停,猝死率很高,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此病與CDH2基因突變有關。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敘述,錯誤的是()A.DNA分子上的任何堿基改變都屬于基因突變B.基因突變可能導致表達的蛋白質發(fā)生改變C.基因突變是可遺傳變異,都能遺傳給后代D.基因可突變出多個等位基因,體現(xiàn)了基因突變的隨機性14.為探究某種草藥對某種細菌性乳腺炎的療效是否與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有關,某研究小組用細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做了相關實驗,實驗結果見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組別實驗結果1草藥灌胃巨噬細胞數(shù)量顯著增多2蒸餾水灌胃巨噬細胞數(shù)量基本不變3免疫增強劑A灌胃巨噬細胞數(shù)量增多(少于組別1)A.該實驗中,第2、3組是對照組,第1組是實驗組B.巨噬細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細胞分化形成的淋巴細胞C.巨噬細胞幾乎分布于機體的各種組織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處理和呈遞功能D.實驗證明服用了該草藥的小鼠只能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15.某地對河流進行生態(tài)修復:一方面利用生態(tài)浮床將植物種植于浮于水面的床體上,充分利用各種生物有效進行水體的修復;另一方面根據河道到河岸不同的生境,有針對性地配置植被(如下圖所示),形成錯落有致、交相輝映的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河流生態(tài)修復過程中,群落演替的類型屬于次生演替B.從河道到河岸配置的植物存在差異,體現(xiàn)了群落的垂直結構C.人類對該河流的修復活動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D.該群落中某種草本植物的生態(tài)位即它所生存的空間16.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在蓄洪防旱、調節(jié)氣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圖1為某總面積為600hm2的濕地受有害物質a污染后,有害物質a的濃度在各營養(yǎng)級部分生物體內的變化情況,圖2為某生物興趣小組根據調查對象構建的食物網。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1中銀鷗體內物質a濃度最大是生物富集作用的結果B.“短命蒲類→剛毛藻→魚→燕鷗→銀鷗”是該濕地中的一條食物鏈C.圖2中的野鴨和鲇魚的種間關系為捕食和種間競爭D.若圖2中的鲇魚被較多捕撈,則短時間內野鴨的數(shù)量也明顯降低三、綜合題(該部分包括5個題,每個小題12分,每空2分,共60分)17.光照條件下,植物細胞的Rubisco酶具有“兩面性”:CO2濃度較高時,該酶作心催化C5(RuBP)與CO2反應完成光合作用:O2濃度較高時,該酶催化C5與O2結合后經一系列反應釋放CO2,稱為光呼吸。光呼吸在正常生長條件下會損耗25%~30%的光合產物,在高溫干旱等逆境條件下?lián)p耗比例可高達50%。下圖為相關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Rubisco酶分布在葉綠體內的中,它催化CO2與C5反應生成C3的過程稱為。C3轉化為(CH2O)和C5需要光反應提供的物質有。(2)Rubisco也可以催化RuBP與O2反應,推測O2與CO2比值(填“高”或“低”)時,有利于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3)晴朗的夏季中午,水稻會出現(xiàn)“光合午休”現(xiàn)象,此時光合作用速率明顯減弱,而CO2生成量明顯增加,其原因是。(4)華南農業(yè)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水稻催化光呼吸的多種酶基因轉移到葉綠體內并成功表達,在葉綠體內構建了光呼吸支路(GOC支路),大大提高水稻產量,其原理是。18.玉米為雌雄同株異花植物,但也有的是雌雄異株植物。玉米的性別受兩對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E基因控制雌花花序,F(xiàn)基因控制雄花花序,基因型eeff個體為雌株。現(xiàn)有純合植株甲、乙和丙進行如下實驗.實驗一:雌株甲×雄株乙,得到F1,F(xiàn)1隨機授粉得到F2,F(xiàn)2的表型及比例為雌雄同株:雌株:雄株=9:4:3。實驗二:從實驗一的F1中選取一株植株丁×雌株丙,得到F2。(1)根據實驗一結果,控制玉米性別的兩對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填“是”或“否”),判斷依據是。(2)實驗一所收獲的F1的表型,F(xiàn)2的雌株個體中純合子的比例為。(3)實驗二中,雌株丙的基因型可能與甲相同,也可能與甲不同,可以從F2的表型及比例進一步確定,應從植株丙收獲種子單獨種植,統(tǒng)計其表型及比例。①若,則雌株丙的基因型與甲不同;②若,則雌株丙的基因型與甲相同。19.水和無機鹽的平衡,對于維持人體的穩(wěn)態(tài)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1)抗利尿激素(ADH)的釋放部位是,能引起ADH分泌量減少的有效刺激是。(2)右圖是ADH對腎小管和集合管的作用示意圖。據圖分析,ADH與特異性受體結合后,腎小管、集合管細胞通過水通道蛋白從管腔中重吸收水的量增加,該現(xiàn)象發(fā)生的機制是。(3)可能是因為ADH不同程度的缺乏,稱為中樞性尿崩癥;也可能是因為腎臟對ADH敏感性降低,稱為腎性尿崩癥,后者體內的ADH水平與正常人相比(填“偏低”“偏高”或“差不多”)。(4)機體因嚴重腹瀉丟失大量水和鈉鹽,導致細胞外液量減少以及血鈉含量降低時,腎上腺會增加的分泌,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維持血鈉含量的平衡。20.植物葉片中的激素主要由葉尖部位合成,植物葉片的脫落受激素的調節(jié)。圖甲是葉柄離層部位的示意圖,圖乙是葉柄離層兩側遠基端(遠離莖的一側)和近基端(靠近莖的一側)的生長素濃度與葉片脫落關系的示意圖?;卮鹣铝袉栴}:(1)生長素是由經一系列變化轉變而成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中的種子。脫落酸的主要作用是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2)據圖乙分析,葉片脫落的原因是。(3)研究發(fā)現(xiàn),葉片脫落的自然調節(jié)是由葉片供應的生長素和乙烯共同作用來實現(xiàn)的,高濃度的生長素會引起乙烯釋放,同時會引起組織細胞對乙烯的不敏感。幼嫩的葉片產生大量的生長素,從而防止了葉片的脫落。但當葉片老化時,一方面從葉片供應的生長素,使離層細胞對乙烯的敏感性增強;另一方面,葉片衰老使乙烯的合成,這樣就會促進葉片的脫落。(4)葉片的脫落除受生長素和乙烯的調控外,還與脫落酸的作用有關。某實驗小組欲探究乙烯和脫落酸對植物葉片脫落的作用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具體的實驗應設置為以下四組:適宜濃度的乙烯組、適宜濃度的脫落酸組,和等量蒸餾水組。21.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城市水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濕地公園是解決城市水污染的一種有效途徑,下圖1是人工濕地處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圖,其中甲、乙、丙代表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三種成分。大閘蟹是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甲殼類,因其味道鮮美而被大量養(yǎng)殖。如圖2為養(yǎng)殖大間蟹的陽澄湖某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部分圖解,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單位:kJ)。據圖分析: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流經圖1人工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該系統(tǒng)生產者固定的全部太陽能。(2)圖1中甲所代表的成分是,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是。從乙→丙,碳以形式進行傳遞。(3)圖2中c代表大閘蟹的能量。大閘蟹因其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而備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利用性引誘劑誘殺大閘蟹天敵的雄性個體,通過影響其天敵的性別比例降低種群密度,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誘殺天敵的意義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水解酶的本質是蛋白質,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A錯誤;

B、內質網是脂質合成的場所,B錯誤;

C、由RNA和蛋白質組成的核糖體具有特定的空間結構,有大小亞基構成,C正確;

D、液泡是植物細胞之中的泡狀結構,液泡內有細胞液,其中含有糖類、無機鹽、色素和蛋白質等物質,D錯誤。

故答案為:C。

【分析】1、葉綠體是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在內膜內有類囊體薄膜,分布著色素,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2、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細胞的動力車間,細胞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來自線粒體。

3、內質網是由膜連接而成的網狀結構,是細胞內蛋白質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

4、高爾基體可以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轉運,蛋白質的加工廠,植物細胞分裂時,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與動物細胞分泌物的合成有關。

5、核糖體是“生產蛋白質的機器”,有的依附在內質網上稱為附著核糖體,有的游離分布在細胞質中稱為游離核糖體。

6、液泡是植物細胞之中的泡狀結構,液泡內有細胞液,其中含有糖類、無機鹽、色素和蛋白質等物質,對細胞內的環(huán)境起著調節(jié)作用,保持一定滲透壓。

7、中心體與低等植物細胞、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由兩個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構成。

8、溶酶體中含有多種水解酶(水解酶的本質是蛋白質),能夠分解很多物質以及衰老、損傷的細胞器,清除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為細胞內的“酶倉庫”“消化車間”。2.【答案】B【解析】【解答】A、①表示毛細血管壁細胞,毛細血管壁細胞生活的內環(huán)境為血漿和組織液,③表示組織細胞,組織細胞生活的內環(huán)境為組織液,A錯誤;

B、②表示組織液,⑤表示血漿,若人長期營養(yǎng)不良,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降低,導致血漿滲透壓降低,進入組織液的水分增多,導致組織液增多,引起組織水腫,B正確;

C、人體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是細胞質基質,②④⑤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它不是細胞代謝的場所,C錯誤;

D、長跑時,會產生乳酸,但由于⑤血漿中存在緩沖物質,血漿的pH不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D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分析題圖:①表示毛細血管壁細胞,②表示組織液,③表示組織細胞,④表示淋巴,⑤表示血漿,⑥表示血細胞,其中組織液、淋巴和血漿共同構成細胞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即內環(huán)境。3.【答案】A【解析】【解答】A、題意顯示呼吸衰竭是患者最終的死因,其原因也可能是幾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不能運動導致無法完成呼吸運動所致,并不一定是病灶擴展到腦干,導致腦干損傷所致,A錯誤;

B、運動神經元即為傳出神經元,B正確;

C、患者所有感覺和思維活動等完全正常,由此可知患者體內的感受器和傳入神經一般是正常的,C正確

D、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屬于自主神經系統(tǒng),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不完全受人類的意識支配,因此患者的大腦不一定能支配交感神經的活動,D正確。

故答案為:A。

【分析】神經系統(tǒng)包括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外周神經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由腦和脊髓組成,腦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干;外周神經系統(tǒng)包括脊神經、腦神經,支配內臟、血管和腺體的傳出神經的活動不受意識支配,稱為自主神經系統(tǒng)。自主神經系統(tǒng)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是調節(jié)人體內臟功能的神經裝置,所以也叫內臟神經系統(tǒng),因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類的意識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經系統(tǒng),也可稱為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4.【答案】C【解析】【解答】A、若某人大腦皮層言語區(qū)H區(qū)受損,則聽不懂話,A錯誤;

B、感覺性記憶加以注意就可能轉化為第一級記憶,B錯誤;

C、語言是大腦的高級功能之一,C正確;

D、短時記憶可能與神經元之間即時的信息交流有關,尤其是與大腦皮層下一個形狀像海馬的腦區(qū)有關;長時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tài)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有關,D錯誤。

故答案為:C。

【分析】1、W區(qū)發(fā)生障障礙,不能寫字;V區(qū)發(fā)生障礙,不能看懂文字;S區(qū)發(fā)生障礙,不能講話;H區(qū)發(fā)生障礙,不能聽懂話。

2、人的大腦的高級功能包括語言、學習、記憶和情緒等。5.【答案】B【解析】【解答】A、甲狀腺激素的化學本質是氨基酸衍生物,因此切除甲狀腺的患者應長期口服甲狀腺激素,A正確;

B、生長激素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口服生長激素后會被分解,起不到作用,B錯誤;

C、給雌雄親魚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促進性腺產生性激素,促進雌雄親魚的卵和精子成熟,C正確;

D、人工合成的雌激素類藥物的本質是固醇,口服不會被分解,且雌激素可促進排卵,D正確。

故答案為:B。

【分析】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的化學成分是多肽類,甲狀腺激素的化學成分是氨基酸類激素。性激素是固醇類,胰島素是蛋白質類。6.【答案】C【解析】【解答】A、據圖可知,某人沒有受病毒感染引起發(fā)熱前,調定點是37℃,人的體溫也維持在37℃,此時產熱量等于散熱量;某人受病毒感染引起發(fā)熱后,在上升期,調定點上升到39℃,此時產熱量大于散熱量,人的體溫逐漸上升到39℃,體溫調定點上升期,交感神經興奮,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促進機體產熱,增加產熱量,A正確;

B、高溫持續(xù)期間,該患者細胞代謝旺盛,體溫維持相對穩(wěn)定的實質是機體產熱量等于散熱量,B正確;

C、體溫調定點下降期,此時產熱量小于散熱量,在自主神經系統(tǒng)支配下皮膚毛細血管舒張,C錯誤;

D、高溫持續(xù)期間,不宜給患者加蓋棉被“捂汗”,給患者加蓋棉被“捂汗”會阻礙機體正常散熱,不利于正常溫度的恢復,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體溫調節(jié)過程:在寒冷環(huán)境下,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興奮,機體通過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縮,增加產熱量,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增多,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增多,增強細胞代謝等過程維持體溫恒定;在炎熱環(huán)境下,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興奮,機體通過皮膚血管舒張、增加血流量和汗腺分泌增強,來增加散熱,維持體溫恒定。屬于神經—體液調節(jié)。7.【答案】B【解析】【解答】A、免疫監(jiān)視是指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的發(fā)生,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腫瘤細胞屬于免疫系統(tǒng)的監(jiān)視功能,A正確;

B、某些腫瘤細胞表面的PD-L1蛋白與T細胞的受體蛋白PD-1結合,會抑制T細胞的殺傷作用,從而降低免疫系統(tǒng)的防御功能,B錯誤;

C、PD-L1抗體和PD-1抗體能分別于腫瘤細胞膜上的PD-L1蛋白和T細胞的受體PD-1結合,但它們結合在一起時,腫瘤細胞膜上的PD-L1蛋白與T細胞的受體PD-1就不能結合,T細胞可以對腫瘤細胞起免疫作用,因此注射PD-L1抗體有助于對腫瘤的免疫治療,C正確;

D、若敲除腫瘤細胞PD-L1基因,可減少腫瘤細胞膜上的PD-L1蛋白,避免腫瘤細胞產生的PD-L1蛋白與T細胞上的PD-1結合,可降低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D正確。

故答案為:B。

【分析】免疫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

①免疫防御:機體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這是免疫系統(tǒng)最基本的功能。該功能正常時,機體能抵抗病原體的入侵;異常時,免疫反應過強、過弱或缺失,可能會導致組織損傷或易被病原體感染等問題。

②免疫自穩(wěn):指機體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進行自身調節(jié),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功能。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tǒng)對自身的抗原物質不產生免疫反應;若該功能異常,則容易發(fā)生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監(jiān)視:指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的發(fā)生。機體內的細胞因物理、化學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發(fā)生癌變,這是體內最危險的“敵人”。機體免疫功能正常時,可識別這些突變的腫瘤細胞,然后調動一切免疫因素將其消除;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調,機體會有腫瘤發(fā)生或持續(xù)的病毒感染。8.【答案】C【解析】【解答】A、韭黃需要進行遮光處理,因此韭黃的長成是由于光對其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A正確;

B、冬小麥需要經過春化作用才能開花,這種現(xiàn)象主要與溫度有關,B正確;

C、光照調控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反應機制:陽光照射→光敏色素被激活,結構發(fā)生變化→信號經過信息傳遞系統(tǒng)傳導到細胞核內→細胞核內特定基因的轉錄變化(表達)→轉錄形成RNA→蛋白質→表現(xiàn)出生物學效應,并非直接在細胞核內影響該過程.C錯誤;

D、“淀粉—平衡石”假說認為,當重力方向發(fā)生改變時,根尖平衡石細胞中的“淀粉體”沿著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體內一系列信號分子的改變,影響生長素的運輸,造成根向重力生長,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激素調節(jié)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和對環(huán)境的適應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調節(jié)只是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組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光照、溫度等環(huán)境因子的變化,會引起植物體內產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內的多種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jié)。9.【答案】B【解析】【解答】A、分析題圖:乙己使種群密度降低,則乙己是死亡率和遷出率;甲戊使種群密度上升,則甲戊是出生率和遷入率;丙通過影響甲使種群數(shù)量減少,通過影響甲使種群數(shù)量增多,則丙是性別比例;丁通過影響甲乙使種群數(shù)量增加或減少,則丁是年齡結構。題圖所示的種群數(shù)量特征中,不是所有種群都有性別比例,有些種群沒有性別之分,沒有性別比例,A不符合題意;

B、丙通過影響甲使種群數(shù)量增多,則甲是出生率,丙是性別比例,主要通過影響出生率來間接影響種群密度,B符合題意;

C、丁通過影響甲、乙來影響種群數(shù)量,則丁是年齡結構。增長型種群中老年個體數(shù)少,衰退型種群中老年個體數(shù)多,但增長型種群中老年個體數(shù)目不一定會比衰退型種群中的老年個體數(shù)目少,C不符合題意;

D、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shù)量特征,不能反映種群未來變化趨勢,年齡結構能夠用來預測種群密度的變化趨勢,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1)種群的特征主要包括: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結構和性別比例。其中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shù)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是影響種群數(shù)量的直接因素,年齡結構和性別比例是通過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間接影響種群數(shù)量的,分析一個種群的年齡結構可以間接判定出該種群的發(fā)展趨勢。

(2)分析題圖:乙己使種群密度降低,則乙己是死亡率和遷出率,甲戊使種群密度上升,則甲戊是出生率和遷入率,丙通過影響甲使種群數(shù)量減少,通過影響甲使種群數(shù)量增多,則丙是性別比例,丁通過影響甲乙使種群數(shù)量增加或減少,則丁是年齡結構。10.【答案】B【解析】【解答】A、昆蟲卵、跳蝻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常采用樣方法調查其種群密度,A正確;

B、許多土壤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而且身體微小,因此不適于用樣方法或標記重捕法進行調查。在進行這類研究時,常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常用記名計算法和目測估計法統(tǒng)計物種的相對數(shù)量,B錯誤;

C、酵母菌體積微小,數(shù)量龐大,不方便直接計數(shù),可采用抽樣檢測法對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進行計數(shù),C正確;

D、探索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時可采用浸泡法或沾蘸法處理插條,當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溶液濃度低時采用浸泡法,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溶液濃度高時采用沾蘸法處理插條,D正確。

故答案為:B。

【分析】1、一般植物和個體小、活動能力小的動物以及蟲卵常用的是樣方法,對活動范圍較大的動物常采用標志重捕法,而對體型較小,活動能力較強的土壤動物宜采用取樣器取樣法。

2、取樣方法五點取樣法(正方形)、等距離取樣法(長方形),取平均值.其步驟是確定調查對象→選取樣方→計數(shù)→計算種群密度,樣方法調查時,取樣的關鍵是要做到隨機取樣。11.【答案】D【解析】【解答】A、圖①a和b種群之間出現(xiàn)先后變化的數(shù)量關系,且b種群的數(shù)量變化具有滯后性,則a和b的關系為捕食;圖②a和b種群數(shù)量呈現(xiàn)“同增同減”的情況,故兩者是互利共生的關系;圖③a增加,b先增加,但后下降,可能兩者之間是競爭關系,且a的競爭能力更強,A錯誤;

B、圖中②是互利共生關系,草原上非洲獅和斑鬣狗之間的關系是競爭,B錯誤;

C、圖中③是競爭關系,??c寄居蟹是原始合作的關系,C錯誤;

D、圖中①是捕食關系,“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所體現(xiàn)的生物之間的關系是捕食,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分析題圖,圖①a和b種群之間出現(xiàn)先后變化的數(shù)量關系,且b種群的數(shù)量變化具有滯后性,則a和b的關系為捕食,且b是捕食者,a是被捕食者;圖②a和b種群數(shù)量呈現(xiàn)“同增同減”的情況,故兩者是互利共生的關系;圖③a增加,b先增加,但后下降,可能兩者之間是競爭關系,且a的競爭能力更強。12.【答案】D【解析】【解答】A、太陽能、地熱能、風能和潮汐能屬于清潔可再生的能源,地震后的災區(qū)使用太陽能、地熱能、風能和潮汐能有利于減小生態(tài)足跡,A正確;

B、協(xié)調原理是要處理好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與生物的協(xié)調與平衡,需要考慮環(huán)境容納量,故該地區(qū)選擇適宜的農作物進行種植,主要體現(xiàn)了生態(tài)工程中的協(xié)調原理,B正確;

C、地震后災區(qū)合理密植農作物,可以提高作物對光能利用率,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C正確;

D、災區(qū)推廣“四位一體農業(yè)生態(tài)工程”可使物質循環(huán)利用和能量多級利用,從而提高能量利用率而不是能量傳遞效率,D錯誤。

故答案為:D。

【分析】生態(tài)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為:整體、協(xié)調、循環(huán)、自生等。

①自生:由生物組分而產生的的自組織、自我優(yōu)化、自我調節(jié)、自我更新和維持就是系統(tǒng)的自生。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態(tài)工程中有效選擇生物組分并合理布設。

②循環(huán):循環(huán)是指在生態(tài)工程中促進系統(tǒng)的物質遷移與轉化,既保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物質遷移順暢,也保證主要物質或元素的轉化率較高。

③協(xié)調:處理好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與生物的協(xié)調與平衡,需要考慮環(huán)境容納量。

④整體:遵循整體原理,首先要遵從從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規(guī)律,各組分之間要有適當?shù)谋壤?,不同組分之間應構成有序的結構,通過改變和優(yōu)化結構,達到改善系統(tǒng)功能的目的。不僅要考慮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規(guī)律,也需要考慮經濟和社會等的影響力,考慮社會習慣、法律制度等。13.【答案】A,C,D【解析】【解答】A、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如果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發(fā)生在基因以外的片段,則沒有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不是基因突變,A錯誤;

B、基因突變導致基因堿基序列發(fā)生改變,可能使轉錄產物RNA的堿基序列發(fā)生改變,導致翻譯產生的蛋白質發(fā)生改變,B正確;

C、如果基因突變發(fā)生在體細胞中,則一般不能遺傳給后代,C錯誤;

D、基因可突變出多個等位基因,體現(xiàn)了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D錯誤。

故答案為:ACD。

【分析】有關基因突變,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

2、基因突變的類型:自發(fā)突變和人工誘變。

3、基因突變的特點: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低頻性(個體的基因突變率低,但種群每代突變的基因數(shù)很多)、隨機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4、基因突變是點突變,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在染色體變異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

5、基因突變的意義:基因突變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基因突變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14.【答案】A,C【解析】【解答】A、根據表格分析,草藥灌胃的第1組是實驗組、蒸餾水灌胃的第2組是空白對照組,免疫增強劑A灌胃的第3組是陽性對照組,A正確;

B、淋巴細胞只有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巨噬細胞不是淋巴細胞,B錯誤;

C、巨噬細胞既參與特異性免疫,也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幾乎分布于機體的各種組織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處理和呈遞功能,C正確;

D、巨噬細胞既參與特異性免疫,也參與非特異性免疫,比較組1和組2,第1組巨噬細胞數(shù)量顯著增多,實驗證明服用了該草藥的小鼠能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和特異性免疫,D錯誤。

故答案為:AC。

【分析】實驗過程中可以變化的因素稱為變量.其中人為改變的變量稱做自變量,隨著自變量的變化而變化的變量稱做因變量.除自變量外,實驗過程中可能還會存在一些可變因素,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這些變量稱為無關變量。實驗設計時要遵循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要注意無關變量應該相同且適宜。15.【答案】A,C【解析】【解答】A、該河流生態(tài)開始修復時保留有植物的種子和其他繁殖體,故該修復過程中群落演替的類型屬于次生演替,A正確;

B、水平結構是指群落中的各個種群在水平狀態(tài)下的格局或片狀分布,從河道到河岸配制的植物存在差異,體現(xiàn)了群落的水平結構,B錯誤;

C、人類活動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因此人類對該河流的修復活動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C正確;

D、生態(tài)位是指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該群落中某種草本植物的生態(tài)位并不只是它所生存的空間,D錯誤。

故答案為:AC。

【分析】群落結構是由群落中的各個種群在進化過程中通過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1、群落垂直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shù)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xiàn)象;植物主要受陽光的影響,動物主要受食物和棲息空間的影響。

2、群落水平結構:由于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異。

3、群落演替: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人類活動會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初生演替:是指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是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過程是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次生演替:原來有的植被雖然已經不存在,但是原來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有植物的種子和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過程是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16.【答案】B,D【解析】【解答】A、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體從周圍環(huán)境吸收、積蓄某種元素或難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機體內濃度超過環(huán)境濃度的現(xiàn)象,這些難以降解的化合物可被植物吸收,然后沿著食物鏈逐漸在生物體內聚集,最終會積累在食物鏈的頂端。銀鷗所處的營養(yǎng)級最高,圖1中銀鷗體內物質a濃度最大是生物富集作用的結果,A正確;

B、“短命蒲類→剛毛藻→魚→燕鷗→銀鷗”包含多條食物鏈,B錯誤;

C、由圖可知,野鴨和鲇魚的種間關系為捕食(野鴨可捕食鲇魚)和種間競爭(二者共同食物來源有鯽魚),C正確;

D、若圖2中的鲇魚被較多捕撈,野鴨還可以捕食鯽魚,且野鴨的營養(yǎng)級降低,獲得的能量增多,則短時間內的野鴨數(shù)量明顯上升,D錯誤。

故答案為:BD。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亦稱“生物放大作用”。指通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食物鏈或食物網的各營養(yǎng)級的傳遞,某些污染物,如放射性化學物質和合成農藥等,在生物體內逐步濃集增大的趨勢。而且隨著營養(yǎng)級的不斷提高,有害污染物的濃集程度也越高,最高營養(yǎng)級的肉食動物最易受害。17.【答案】(1)基質;CO2的固定/二氧化碳的固定;ATP和NADPH(2)高(3)氣孔關閉導致CO2濃度降低,而高光照下O2濃度升高,O2在與CO2競爭Rubisco酶中有優(yōu)勢,光呼吸增強(4)乙醇酸可在葉綠體內分解為CO2,提高了葉綠體中CO2的濃度:一方面使CO2在與O2競爭Rubisco酶中有優(yōu)勢,使光呼吸減弱;另一方面光合作用原料增多,促進光合作用【解析】【解答】(1)根據題干所給Rubisco酶的作用是“催化C5與CO2反應”,而C5存在于葉綠體基質中,所以Rubisco酶的存在場所是葉綠體基質;暗反應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還原,CO2的固定是指C5與CO2反應生成C3;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ATP和NADPH,即C3轉化為(CH2O)和C5需要光反應提供的物質有ATP和NADPH。

故填:基質、CO2的固定/二氧化碳的固定、ATP和NADPH。

(2)Rubisco也可以催化RuBP與O2反應,進行光呼吸,當O2含量較高時,即推測O2與CO2比值高時,有利于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

故填:高。

(3)晴朗的夏季中午,在高光強下,水稻的蒸騰速率增高,植物失水嚴重,為了減少水分散失,水稻的氣孔關閉,導致CO2濃度降低,而高光照下O2濃度升高,O2在與CO2競爭Rubisco酶中有優(yōu)勢,光呼吸增強,因此此時光合作用速率明顯減弱,而CO2生成量明顯增加。

故填:氣孔關閉導致CO2濃度降低,而高光照下O2濃度升高,O2在與CO2競爭Rubisco酶中有優(yōu)勢,光呼吸增強。

(4)光呼吸支路原本發(fā)生在葉綠體以外的過氧化物酶體和線粒體中,指乙醇酸分解為CO2。若在葉綠體內構建了光呼吸支路,則乙醇酸可在葉綠體內分解為CO2,提高了葉綠體中CO2的濃度:一方面使CO2在與O2競爭Rubisco酶中有優(yōu)勢,使光呼吸減弱;另一方面光合作用原料增多,促進光合作用。

故填:乙醇酸可在葉綠體內分解為CO2,提高了葉綠體中CO2的濃度:一方面使CO2在與O2競爭Rubisco酶中有優(yōu)勢,使光呼吸減弱;另一方面光合作用原料增多,促進光合作用。

【分析】影響光合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

1、溫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最適溫度下酶的活性最強,光合作用強度最大,當溫度低于最適溫度,光合作用強度隨溫度的增加而加強,當溫度高于最適溫度,光合作用強度隨溫度的增加而減弱。

2、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強度隨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而增強。當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強。

3、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強。當光照強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強。18.【答案】(1)是;實驗一F2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狀分離比為9:4:3,符合9:3:3:1的變式。(2)雌雄同株;1/2(3)雌雄同株:雌株:雄株=1:2:1;雌雄同株:雌株=1:1【解析】【解答】(1)F1隨機授粉得到F2,F(xiàn)2的表型及比例為雌雄同株:雌株:雄株=9:4:3,符合9:3:3:1的變式,說明控制玉米性別的兩對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故填:是、實驗一F2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狀分離比為9:4:3,符合9:3:3:1的變式。

(2)根據題意,E和F同時存在時,表現(xiàn)為雌雄同株異花。有F但沒有E時,表現(xiàn)為雄株。則eeF_為雄株,E_ff或eeff為雌株,E_F_為雌雄同株,根據F2的表型及比例為雌雄同株:雌株:雄株=9:4:3,可以推測F1的基因型是EeFf,表現(xiàn)型是雌雄同株。F2的雌株有1EEff、2Eeff、1eeff,因此純合子的比例是1/2。

故填:雌雄同株、1/2。

(3)甲的基因型是EEff,實驗二中,雌株丙的基因型可能與甲相同,也可能與甲不同,即丙的基因型是EEff或eeff,丁的基因型是EeFf,因此可以讓丁作父本與丙作母本進行雜交得F2來判斷,所以要去植株丙收獲F2統(tǒng)計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如果丙的基因型是eeff,那么F2是雌雄同株:雌株:雄株=1:2:1,如果丙的基因型是EEff,那么F2是雌雄同株:雌株=1:1。

故填:雌雄同株:雌株:雄株=1:2:1、雌雄同株:雌株=1:1。

【分析】1、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2、根據題意,E和F同時存在時,表現(xiàn)為雌雄同株異花。有F但沒有E時,表現(xiàn)為雄株。則eeF_為雄株,E_ff或eeff為雌株,E_F_為雌雄同株。19.【答案】(1)垂體;細胞外滲透壓降低(2)ADH與腎小管、集合管細胞膜上的ADH受體結合后,通過酶a促進含有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細胞膜轉移,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數(shù)量,從而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3)偏高(4)皮質;醛固酮【解析】【解答】(1)抗利尿激素(ADH)是由下丘腦合成分泌的,并由垂體釋放的。當細胞外滲透壓降低時,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減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減少。

故填:垂體、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

(2)ADH對腎小管和集合管的作用機制如圖1所述:當ADH與腎小管、集合管細胞膜上的ADH受體結合后,通過酶a促進含有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細胞膜轉移,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數(shù)量,從而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

故填:ADH與腎小管、集合管細胞膜上的ADH受體結合后,通過酶a促進含有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細胞膜轉移,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數(shù)量,從而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

(3)腎性尿崩癥患者的腎臟對抗利尿激素敏感性降低,腎臟細胞膜上相應的受體無法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