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645-2017 裝配式混凝土梁式橋檢測評定和維修加固技術規(guī)范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0/1D/wKhkGWdqS4KAIOEpAADro6Lk27c516.jpg)
![DB45T 1645-2017 裝配式混凝土梁式橋檢測評定和維修加固技術規(guī)范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0/1D/wKhkGWdqS4KAIOEpAADro6Lk27c5162.jpg)
![DB45T 1645-2017 裝配式混凝土梁式橋檢測評定和維修加固技術規(guī)范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0/1D/wKhkGWdqS4KAIOEpAADro6Lk27c5163.jpg)
![DB45T 1645-2017 裝配式混凝土梁式橋檢測評定和維修加固技術規(guī)范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0/1D/wKhkGWdqS4KAIOEpAADro6Lk27c5164.jpg)
![DB45T 1645-2017 裝配式混凝土梁式橋檢測評定和維修加固技術規(guī)范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0/1D/wKhkGWdqS4KAIOEpAADro6Lk27c51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etection2017-12-30發(fā)布2018-01-30實施I前言 II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2 45橋梁的檢測評定 56裝配式混凝十梁式橋的維修加固設計 7裝配式混凝十梁式橋的維修加固施工 8裝配式混凝十梁式橋的施工監(jiān)控 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鋼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應力(應變)計算 附錄C(規(guī)范性附錄)碳纖維片材加固混凝土結構粘貼強度現(xiàn)場檢測方法 附錄D(規(guī)范性附錄)體外索加固體系結構分析方法和簡支體系的內力計算方法 附錄E(規(guī)范性附錄)鋁合金套管材質及規(guī)格 附錄F(規(guī)范性附錄)剛性支撐和彈性支撐鉸支發(fā)加固的計算步驟 附錄G(資料性附錄)常用的橋梁頂升與支座更換方法 附錄H(規(guī)范性附錄)局部承壓驗算方法 附錄I(規(guī)范性附錄)錨栓施工方法 參考文獻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交通運輸廳提出。本標準由廣西交通運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廣西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廣西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柳州高速公路運營有限責任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林增海、譚海暉、韓玉、熊勁松、唐賡、韋達潔、楊禮明、侯攀、黃金文、蔣凌杰、王承亮、羅彥、黃恩彩、李林龍、黃建偉、毛建平、蒙方成、黃建初、林峰、王建軍、吳和才。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191鋁及鋁合金擠壓棒材GB8076混凝土外加劑GB50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119混凝土外加劑使用技術規(guī)范GB5020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367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guī)范GB50550—2010建筑結構加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JG3056數(shù)顯式粘貼強度檢測儀JGJ107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程JGJ145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guī)程JTJ275—2000海港工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技術規(guī)范JT/T327公路橋梁伸縮裝置JT/T531橋梁結構用芳綸纖維復合材料JTG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JTGD63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guī)范JTGD64公路鋼結構橋梁設計規(guī)范JTG/TF5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H21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TJ21—2011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guī)范JTG/TJ22—2008公路橋梁加固設計規(guī)范2JTG/TJ23公路橋梁加固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325—2014預應力高強鋼絲繩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TB/T2093吸水式錨固包技術條件YBJ222冶金建設試驗檢驗規(guī)程YB/T9231—2009鋼筋阻銹劑應用技術規(guī)程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交公路發(fā)(2010)65號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辦法實施細則按規(guī)定周期對橋梁主體結構及其附屬構造物的技術狀況進行全面檢測(以測進行),以評定橋梁的技術狀況。3將靜力荷載作用在橋梁上的指定位置,測定橋梁結構的變形、應力(應變)和裂縫等參數(shù),評價橋試驗荷載作用下實測應力(應變)或變形值與計算值之比通過橋梁施工全過程的仿真計算和結構實際狀態(tài)(應力、索力和變形等)的監(jiān)測與控制,指導施工44總則4.1裝配式混凝十梁式橋的檢測采用目測和儀器相結合的方法。4.2裝配式混凝十梁式橋的評定采用分層綜合評定與單項指標控制相結合的方法。4.3有特殊使用要求的橋梁,其荷載標準、功能要求通過專門的研究確定。4.4裝配式混凝土梁式橋檢測評定和維修加固,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和行業(yè)55橋梁的檢測評定5.1基本規(guī)定5.1.1既有、新建、改建、擴建和維修加固的裝配式混凝十梁式橋應按現(xiàn)行相關規(guī)范和本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檢測評定。5.1.2既有裝配式混凝十梁式橋結構檢測與評定應綜合考慮橋梁的結構形式、建設年代、設計、施工及運營情況,按以下三個層次選擇檢測與評定的內容:——橋梁結構檢測評定;——橋梁結構檢算評定;——橋梁結構荷載試驗評定。當需要對新建、改建、擴建橋梁結構進行竣工驗收檢測時,結構檢測與評定的內容應分別符合《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辦法實施細則》的規(guī)定。5.1.3既有橋梁的檢測可分為經常檢查、定期檢查和特殊檢查:——經常檢查:主要對橋面設施、上部結構、下部結構和附屬構造物的技術狀況進行日常巡視檢查;——定期檢查:按照規(guī)定周期,對橋梁主體結構及其附屬構造物的技術狀況進行定期跟蹤的全面檢查,評定橋梁技術狀況等級;——特殊檢查:在特定情況下對橋梁技術狀況進行鑒定,以查清橋梁的病害成因、破損程度、承載能力或抗災能力等。5.1.4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既有橋梁應進行承載能力檢測評定:——橋梁技術狀況等級4、5類的橋梁;——擬提高荷載等級的橋梁;——需通過特殊重型車輛的橋梁;——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或意外的橋梁;——周邊環(huán)境變化可能會對橋梁安全產生影響的橋梁;——采用了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或新型結構形式的橋梁;——結構安全受其它條件影響的橋梁。5.1.5既有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應包含以下內容:——橋梁缺損狀況檢測及評定;——橋梁材質狀況與狀態(tài)參數(shù)檢測及評定;——橋梁承載能力檢算及評定;——符合本標準規(guī)定的條件時進行荷載試驗評定。5.1.6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橋梁應通過荷載試驗進行承載能力評定:——新建、改建、擴建后的大橋、特大橋及特殊結構橋梁;——維修加固后的中橋、大橋、特大橋及特殊結構橋梁;——采用了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或新型結構形式,需要對結構設計理論進行驗證的橋梁;——經定期檢查評定等級為4、5類的橋梁;——結構檢算表明承載能力不能滿足要求的橋梁;——采用其它方法難以判斷其實際承載能力的橋梁;——需提高承載能力的橋梁;——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或意外的橋梁。5.1.7加固后的裝配式混凝十梁式橋檢測及評定工作可按照本標準經常檢查、定期檢查及特殊檢查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65.2.1經常檢查的周期根據橋梁技術狀況而定,每月不宜少于1次,汛期應加強不定期檢查。5.2.2經常檢查采用目測方法,也可配合簡單工具進行測量,當場填寫“橋梁經常檢查記錄表”,現(xiàn)5.2.3經常檢查中發(fā)現(xiàn)橋梁重要部件存在明顯缺損時,應及時向上級提交專項報告?!诵械馈⒕壥?、欄桿、扶手、防撞護欄和引道護欄(柱)有無撞壞、斷裂、松動——支座是否有明顯缺陷,活動支座是否靈活,位移量是否正常。支座的經常檢查宜每季度1次;——翼墻(側墻、耳墻)有無開裂、傾斜、滑移、沉降、風化剝落和異常變形;5.3定期檢查5.3.1一般規(guī)定5.3.1.1橋梁定期檢查的周期根據技術狀況確定,最長不得超過3年;特大橋、大橋、特殊結構橋梁及加固后的橋梁定期檢查周期不少于1年1次,應委托專業(yè)橋梁檢測單位實施。新建橋梁交付使用15.3.1.2在經常檢查中發(fā)現(xiàn)重要部(構)件的缺損明顯達到3、4、5類技術狀況時,應立即安排一次5.3.1.3橋梁定期檢查以目測觀察結合儀器觀測進行,應接近所有構件仔細檢查其缺損情a)核對橋梁檔案資料和相關數(shù)據;b)對橋梁各構件進行詳細的外觀檢查,記錄發(fā)現(xiàn)缺損的部位、類型、范圍、數(shù)量和程度等;e)提出養(yǎng)護維修、交通管制或進一步檢測建議。75.3.1.5檢測中發(fā)現(xiàn)的各種缺損應在現(xiàn)場將其范圍及檢測日期標記清楚。5.3.1.6橋梁結構或構件在持久狀況下的裂縫寬度應小于表1的限值。表1裂縫限值表限值(mm)鋼筋混凝土梁(板)墩臺墩臺帽不允許貫通墩臺身墩臺身經常受浸蝕性水的影響有筋無筋常年有水,但無侵蝕性影響有筋無筋別以及預應力混凝土類型見JTGD62—2004的規(guī)定。5.3.1.7新建橋梁及既有橋梁橋面應設立永久性觀測點,定期進行控制檢測,橋面高程觀測點應沿行車道兩邊進行布設,按每跨跨中、L/4、支點等不少于5個位置(10個點),單孔跨徑小于40m時,L/4測點可免設。測點應固定于橋面板上不易破損之處。5.3.1.8墩臺高程、傾斜度的觀測點布置方式:墩、臺身底部(距地面或常水位0.5m~2m)、橋臺側墻尾部頂面的上、下游各1~2點。5.3.1.9新建橋梁交付使用前,橋梁管理部門應事先要求建設單位在交工驗收前設置便于檢測的永久性觀測點,建設單位應按要求設置。測點的編號、位置和竣工測量數(shù)據,均應在竣工圖上標明,作為驗收文件中必要的竣工資料予以歸檔。5.3.1.10未設置永久性觀測點的既有橋梁,應在定期檢查時按規(guī)定補設。測點的補設及首次檢測的時間、數(shù)據等,應按竣工資料的要求予以歸檔。5.3.1.11橋梁主體結構維修、加固或改建前后,應進行控制測量,以保持觀測資料的連續(xù)性。若控制點有變動,應及時檢測,恢復基準數(shù)據。85.3.1.12橋梁永久性觀測點的設置要牢固可靠,當永久性控制測點與國家大地測量網聯(lián)絡有困難時,可建立相對獨立的基準測量系統(tǒng)。5.3.1.13對跨河的特大、大、中橋墩(臺)旁,必要時可設置水尺或標志,以觀測水位和沖刷情況。5.3.2定期檢查內容、要求5.3.2.1橋面系的檢測應包括以下內容:——橋面鋪裝層縱、橫坡是否順適,有無脫皮露骨、骨料松散、泛油、嚴重的裂縫(網裂、縱橫裂縫)、破碎、坑槽、洞穴、波浪、防水層漏水;——伸縮縫是否平整、順直、伸縮自如,是否有異常變形和響動、松動、破損、脫落、漏水,是否嵌入雜物,槽口鋪裝層是否啃邊,是否造成明顯的跳車;——欄桿、防撞墻、防撞墩是否完整、牢固,有無撞壞、斷裂、錯位、松動、缺件、銹蝕、剝落等;——人行道是否完整,有無嚴重的裂縫(網裂、縱橫裂縫)、碎爛、殘缺、塌陷;——橋頭是否平順,臺背是否下沉、開裂、傾斜;——橋面、橋頭引道排水是否順暢,泄水口、泄水管是否完好,是否破壞、損傷、脫落、堵塞;——橋梁綠化設施結構是否完好、牢固,支架是否銹蝕、變形、脫落,花盆是否銹蝕、開裂、失穩(wěn)、墜落,外飾面板是否松動、脫落,綠化排水系統(tǒng)是否完整、排水順暢、有無漏水現(xiàn)象;——防撞架設施是否完好,構件是否變形、松動、脫焊、螺栓松脫,防腐涂層是否完好,限高標志——防護網、隔音屏、隔離帶等防護設施是否完整,是否銹蝕、破損、斷裂、松動、缺失、剝落;——橋上交通信號、標志、標線、照明設施是否損壞、老化、失效,是否需要更換;——橋上避雷裝置是否完善,避雷系統(tǒng)性能是否良好;——橋上航空燈、航道燈是否完好,能否保證正常照明。結構物內供養(yǎng)護檢修的照明系統(tǒng)是否完好。5.3.2.2上部結構的檢測應包括以下內容:——梁端頭、底面是否損壞,箱形梁內是否有積水、白蟻,通風是否良好;——混凝土有無裂縫、滲水、蜂窩、空洞、剝落、露筋銹蝕,有無堿集料反應引起的整體龜裂現(xiàn)象,混凝十表面有無嚴重碳化;——預應力錨固端的封端混凝土是否出現(xiàn)裂縫、剝落、滲漏、穿孔;——預應力鋼束錨固區(qū)段混凝土有無開裂,沿預應力筋的混凝十表面有無縱向裂縫;——主梁的跨中、支點、變截面處及其他重點部位的混凝土是否開裂、缺損和出現(xiàn)鋼筋銹蝕;——橫向聯(lián)結構件是否開裂,連接鋼板的焊縫有無銹蝕、斷裂,邊梁有無橫移或向外傾斜;——梁體是否出現(xiàn)明顯的位移、變形,梁間是否存在錯臺、錯位;——組合梁的橋面板與梁的結合部位及預制橋面板之間的接頭處混凝土有無開裂、滲水。5.3.2.3支座的檢測應包括以下內容:——支座組件是否完好、清潔,有無斷裂、錯位、脫空;——活動支座是否靈活,實際位移量是否正常,固定支座的錨銷是否完好;——支承墊是否開裂、缺損、碎爛;——墊層支座的油氈是否老化、破裂或失效;——橡膠支座是否老化、開裂,有無過大的剪切變形或壓縮變形,各夾層鋼板之間的橡膠層外凹是——四氟滑板支座是否臟污、老化,四氟乙烯板是否完好,橡膠塊是否滑出鋼板;——盆式橡膠支座的固定螺栓是否剪斷,螺母是否松動,鋼盆外露部分是否銹蝕,防塵罩是否完好;——組合式鋼支座是否干澀、銹蝕,固定支座的錨栓是否緊固,銷板或銷釘是否完好。5.3.2.4墩臺與基礎的檢測應包括以下內容:9——墩臺及基礎有無滑動、傾斜、下沉;——臺背填土有無沉降或擠壓隆起;——混凝土墩臺及帽梁有無風化、開裂、剝落、露筋等;——石砌墩臺有無砌塊斷裂、通縫脫開、變形,砌體泄水孔是否堵塞,防水層是否損壞;——墩臺頂面是否清潔,伸縮縫處是否漏水;——基礎下是否發(fā)生不允許的沖刷或淘空現(xiàn)象,擴大基礎的地基有無侵蝕,樁基頂端在水位漲落、干濕交替變化處有無沖刷磨損、頸縮、露筋,是否受到污水、咸水或生物的腐蝕。必要時對大橋、特大橋的深水基礎進行水下檢查。5.3.2.5粘貼鋼板檢測應包括以下內容:——防腐涂層是否脫落;——鋼板是否存在脫空、銹蝕;——錨栓是否缺失。5.3.2.6粘貼纖維復合材料檢測應包括以下內容:——纖維復合材料是否存在空鼓、老化;——纖維復合材料是否被破壞、磨損、是否存在滲水、裂縫等病害。5.3.2.7體外預應力加固檢測應包含以下內容:——預應力鋼束是否裸露、銹蝕、斷裂;——錨頭部位是否存在銹蝕、裂縫、夾片松動等;——錨具四周混凝土是否有裂縫、剝落、滲水等現(xiàn)象。5.3.2.8錐坡、護坡、引道擋墻是否完好,有無砌塊斷裂、混凝十剝離脫落、通縫脫開、變形,泄水孔是否堵塞。5.3.2.9調治構造物應檢查是否完好,功能是否適用,橋位段河床是否有明顯的沖淤或漂浮物堵塞現(xiàn)象。5.4特殊檢查5.4.1一般規(guī)定5.4.1.1特殊檢查應委托有相應資質能力的單位承擔,應由專業(yè)人員采用專門技術手段,并輔以現(xiàn)場和試驗室等特殊手段進行詳細的檢測。5.4.1.2裝配式混凝十梁式橋特殊檢查,應選擇無損檢測和局部取試樣等方法。試樣宜在有代表性構件的次要部位獲取。檢測與評定應依據相應的試驗標準進行。5.4.1.3特殊檢查的抽樣部位應包含經過加固的結構及構件。5.4.1.4橋梁結構檢算及承載力試驗應按國家及行業(yè)有關標準和技術規(guī)范進行。5.4.2特殊檢查的內容5.4.2.1橋梁外觀檢測內容按照5.3.2的規(guī)定進行。5.4.2.2橋梁材質狀況及狀態(tài)參數(shù)檢測評定按照JTG/TJ21—2011第5章的規(guī)定執(zhí)行。5.5橋梁結構檢算評定橋梁結構檢算及評定按JTG/TJ21—2011中第6、7章執(zhí)行。次為1類(完好)、2類(輕微缺損)、3類(中等缺損)、4類(大的缺損)和5類(嚴重缺損)。5.6橋梁荷載試驗評定5.6.1一般規(guī)定5.6.1.2荷載試驗應保證橋梁結構整體及局部受力安全。5.6.1.3裝配式混凝十梁式橋架設預制梁前宜樣數(shù)量為1%,且不少于3片;典型抽樣適用于生產數(shù)量少于50片的梁,抽樣不少于2片,c)單片梁的無損檢測應按照GB50204和5.4.2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5.6.1.4按照5.5的規(guī)定進行結構檢算的作用效應與抗力效應的比值在1.0~1.2之間時,應通過荷載b)測試方案:測試內容、測點布置和量測方法;c)儀器設備:儀器數(shù)量、現(xiàn)場布置和精度要求;e)試驗程序:工況安排、車輛調度路線、測試程序和試驗終止條件;f)人員組織:人員組織框架,人員職責分工,具體溝通協(xié)調方式;g)試驗資料的整理要求。5.6.1.6荷載試驗應根據橋梁的設計圖或竣工圖進行結構受力分析,當出現(xiàn)以下情況之一時,應按照5.6.1.7對定期檢查評定為4類、5類的舊橋進行靜力荷載試驗前,應先進行檢測和檢算,再制定合——對存在較嚴重缺陷的橋梁,經檢算后認定承載力能5.6.2橋梁靜力荷載試驗5.6.2.2試驗荷載大小和加載位置可采用靜力荷載試驗效率進行控制,靜力荷載試驗效率可按式(1)η。——靜力荷載試驗效率,介于0.85~1.05之間,不宜小于0.95;s,——靜力試驗荷載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內力或變形計算值;S——控制荷載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內力或變形計算值;μ——按規(guī)范取用的沖擊系數(shù)。5.6.2.3橋梁靜力荷載試驗控制截面應選擇在結構內力和變形最大的部位,常見橋型的控制截面及工況宜參考表2進行選定。對于橋梁結構的其它薄弱截面和損壞部位等,檢查及檢算情況認為需要作為試驗控制截面時,可設計專門的加載工況進行試驗評定。表2常見橋型的控制截面及工況附加控制截面及工況1支點截面最大剪力墩臺最大豎向反力2中跨跨中截面最大正彎矩支點截面最大剪力墩臺最大豎向反力5.6.2.4加固或改建后的橋梁應根據其最終結構體系受力特點,按最不利受力的原則,結合加固或改建的具體內容、范圍及改造前病害嚴重程度選擇測試截面,確定相應的試驗工況。5.6.2.5橋梁靜力荷載試驗的主要測試內容有:結構最大變形、最大應力、支點變位及裂縫的出現(xiàn)和擴展情況等。根據裝配式混凝十梁式橋的結構特點、目前技術狀況和評定需要等因素,可適當增加以下——撓度沿橋長或沿控制截面橋寬方向的分布;——應變沿控制截面橋寬方向的分布;——控制截面的橫向應力增大系數(shù)和橫向分布系數(shù);——應變沿截面高度的分布;——組合構件結合面上、下緣的應變;——墩臺的沉降、水平位移與轉角;——剪切應變;——結構薄弱部位的應變;——行車道板控制截面的應變和撓度;——橫隔板(橫系梁)控制截面的應變。5.6.2.6當加固或改建后的橋梁有下列情況之一時,除按5.6.2.3確定試驗工況及測試截面外,尚應按下述原則增加試驗工況和測試截面:a)采用增大邊梁截面法進行改造后的多梁式梁(板)橋,宜根據結構對稱性增加橫橋向的偏載工b)采用置換混凝土進行改造的橋梁,宜在混凝土置換區(qū)域內增加測試截面,并確定相應的試驗工c)受力裂縫寬度超過設計規(guī)范限值且經過修補的結構構件,宜在典型裂縫位置增加測試截面,并確定相應的試驗工況。5.6.2.7測點的布設應能反應結構或構件受力的最不利特征,且應保證分析和推斷的結構工作狀況具有代表性。測點的布設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a)撓度測點應對稱于橋軸線布置;整體式截面不宜少于3個;多梁式截面,每片梁底面不宜少于1個測點;或者橋面不宜少于3個測點;b)支點沉降的測點宜靠近支座處布置;c)截面應變測點應布置在截面應力分布較大的部位,整體式截面橫橋向測點布置不宜少于3點;多梁式截面,每片梁底面不宜少于2個測點,側面梁高方向不宜少于2個測點;d)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受拉區(qū)應變測點宜布置在受拉區(qū)主鋼筋上,被鑿區(qū)域的混凝土應在試驗后進行修補。5.6.2.8測試傳感器和儀表的精度不應大于預計量測值的5%,同一測試參數(shù)應采用型號規(guī)格一致的測試設備。5.6.2.9靜載試驗可采用車輛加載或加載物直接加載。采用車輛加載時,宜采用三軸載重車輛,裝載的重物應穩(wěn)妥置放。5.6.2.10加載車輛單軸重量不應超過設計相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必要時,應驗算橋面板等局部構件的承載能力和裂縫寬度。5.6.2.11測試平臺的搭設應安全可靠、滿足試驗要求。5.6.2.12試驗前應對試驗加載位置進行放樣、標識并對卸載位置進行詳細的計劃安排,避免影響試驗橋跨結構的受力,還需注意卸載車輛的停放不得引起相應橋跨超載。5.6.2.13試驗加載中的安全措施、人員溝通協(xié)調方式、現(xiàn)場供電照明、通訊聯(lián)絡、交通管制等工作應根據試驗方案在試驗前逐一落實。5.6.2.14現(xiàn)場荷載試驗期間,應考慮日照和晝夜溫度變化對結構物及量測數(shù)據的影響,根據所用測量方法和儀器使用條件,宜采取以下措施:——選擇晝夜溫差小的陰天或夜間溫度穩(wěn)定時段進行試驗;——布置適量的溫度測點,空載時量測結構溫度場的變化及其對測點應變及變位的影響;——對不具有備溫度補償能力的傳感器,宜在同一溫度場中設置無應力補償測點,以便進行修正。5.6.2.15靜力荷載試驗應分3~5級加載,逐級加到最大試驗荷載,然后分1~3級卸載至零。5.6.2.16正式加載試驗前,應對試驗結構進行預加載,預加載的荷載宜取1~2級分級荷載。5.6.2.17試驗加載的時間應滿足以下要求:a)加載持續(xù)時間由結構最大變位達到相對穩(wěn)定所需的時間來確定。結構在最后5min內的變位增量小于前一個5min內變位增量的15%,或小于量測儀器的最小分辨值,則認為結構變位達到b)所有測點在同一時間讀數(shù),在加載前均需進行零讀數(shù)。每次加卸載后立即讀數(shù)一次,每隔5min讀數(shù)一次,以觀測結構變位是否相對穩(wěn)定;c)在前一級荷載階段內結構變位相對穩(wěn)定后,才能進入下一級荷載加載。5.6.2.18試驗加載應按照設計的加載程序進行,加載過程中應及時將實測數(shù)據與理論值進行比較分析,以及時了解和判斷結構的工作狀態(tài)。5.6.2.19試驗過程中發(fā)生以下情況時,應立刻停止加載并查找原因,在確認結構及人員安全的條件下方可繼續(xù)試驗:——控制測點實測應力、變位(或撓度)已達到或超過計算的控制值時;——加載過程中超過規(guī)范允許縫寬的結構裂縫大量增多,結構裂縫的長度或縫寬急劇增加,或新裂縫大量出現(xiàn),對結構使用壽命造成較大的影響時;——沿跨徑方向的實測撓度曲線形態(tài)與計算曲線相差過大時;——發(fā)生其他損壞,影響橋梁承載能力或正常使用時;——橋體發(fā)出異常響聲或其他異常情況。5.6.2.20出現(xiàn)以下情況時應重新進行試驗:——對于多片主梁,可根據橋梁同一控制截面各主梁撓度(或應變)的測定結果,計算各主梁的實——分析試驗數(shù)據時,宜繪制以下試驗曲線:荷載-變形曲線、位置-變形曲線(及橫向的分布曲線)、應變沿截面高度的分布曲線,實測值-理論值關系曲5.6.2.22試驗各測點總變位(應變)、彈性變位(應變)和殘余變位(應變)應分別按式(2)~式(4)計算: (2)Se=S?-S (3) (4)s,、S、Sp——測點總變位(應變)、彈性變位(應變)和殘余變位(應變);S、S,、S——加載前、加載達到穩(wěn)定時和卸載后達到穩(wěn)定時的變位(應變)測值。5.6.2.23橋梁結構的變位(應變)校驗系數(shù)按式(5)計算:S——測點的變位(應變)校驗系數(shù);Se——試驗荷載作用下,測點彈性變位(應變)實測值;S。——試驗荷載作用下,測點彈性變位(應變)計理論算值。5.6.2.24橋梁結構的相對殘余變位(應變)按式(6)計算:Sp——測點的相對殘余變位(應變)。a)當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判定橋梁承載能力不滿足要求:——主要測點靜力荷載試驗校驗系數(shù)大于1;——主要測點相對殘余變位或相對殘余應變超過20%;——試驗荷載作用下裂縫擴展寬度超過表1的限值,且卸載后裂縫閉合寬度小于擴展寬度2/3;d)試驗對象的選擇原則,試驗橋跨、e)控制荷載的計算原則、荷載效率、荷載布置等;5.6.3.1橋梁動力荷載試驗主要包括結構自振5.6.3.2開展靜力荷載試驗的橋梁,宜同時進行動5.6.3.3分析橋梁結構動力特性時,宜采用空間模型進行計算。加固或改建后橋梁的動力分析宜考慮5.6.3.4動力荷載試驗應測試橋梁結構的自振頻率和沖擊系數(shù)。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還應測試橋梁5.6.3.5試驗準備工作除應按照5.6.1.5的規(guī)定執(zhí)行外,尚應包括以下內容:5.6.3.6動力荷載試驗應測定橋梁面內彎曲自振特性,對有需要研究橫向穩(wěn)定性的橋梁,可測定橋梁——環(huán)境激振法(脈動法);5.6.3.7行車動力響應試驗測試內容可包括動撓度、動應變、振動加速度(速度)和沖擊系數(shù)等,試——無障礙行車試驗:宜在5km/h~80km/h范圍內取多個大致均勻分布的車速進行行車試驗。車速在橋聯(lián)(孔)上宜保持恒定,每個車速工況宜進行2~3次重復試驗;——有障礙行車試驗:可在橋面布置高約5cm~7cm的弓形障礙物模擬橋面坑洼進行行車試驗,車——制動試驗:車速宜取30km/h~50km/h,剎車部位應為跨中等動態(tài)效應較大的位置;5.6.3.8動載試驗的測試截面和測點布置應滿足結構性能評價及5.6.3.9無障礙行車試驗宜采用與靜載試驗的加載車輛相同的載重車輛,車輛應性能良好,無異常振5.6.3.10無障礙行車試驗的動力荷載效率按式(7)計算:s,——設計標準活載作用下,控制截面的最大內力或變形值(不計沖擊力)。的零點漂移不宜超過預計最大值的5%。5.6.3.15加速度、速度和變形宜直接測試,不宜測試間接物理量再通過數(shù)學運算得到所需的物理量。5.6.3.16試驗數(shù)據分析宜采用通過軟件測評合格的專用分析軟件。5.6.3.20振型須采用專用軟件進行分析,可同時得到振型、固有頻率及阻尼比等參數(shù)。時程曲線計算,計算公式如式(8)~式(9): (8) (9)Smax——動荷載作用下,測點的最大應變(或撓度)值;Smin——動荷載作用下,測點的最小應變(或撓度)值;Smean——動荷載作用下,測點的應變(或撓度)算術平均值。5.6.3.22沖擊系數(shù)宜取同截面(或部位)多個測點的均值;進行多次試驗時可取該車速工況下的最大——將實測自振頻率和歷史數(shù)據對比,可根據其變化情況初——當實測沖擊系數(shù)大于計算沖擊系數(shù)時,可按實測沖擊系5.6.3.24動力荷載試驗報告除應體現(xiàn)5.6.2.26的相關內容外,還應包含以下內容:5.7.1.1標準化裝配式混凝十梁式橋技術狀況評定包括橋梁構件、部件、橋面系、上部結構、下部結構和全橋評定。標準化裝配式混凝十梁式橋技術狀況評定應采用分層綜合評結構分別進行評定,最后進行橋梁總體技術狀況的評定。評定指標見圖1。橋梁上部結構各部件技術狀況橋梁上部結構各部件技術狀況橋面系各構件技術狀況橋梁總體技術狀況圖1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指標5.7.1.2當單個橋梁存在不同結構形式時,可根據結構形式的分布情況劃分評定單元,分別對各評定5.7.2.1橋梁部件分為主要部件和次要部件。5.7.2.2各類標準化裝配式混凝十梁式橋主要部件為上部承重結構、橋墩、橋臺、基礎、支座,其他5.7.2.3橋梁總體技術狀況評定等級分為1類、2類、3類、4類、5類。橋梁總體技術狀況評定等級見表3。1類有輕微缺損,對橋梁使用功能無影響主要構件有大的缺損,嚴重影響橋梁使用功能:或影響承載能力,不能保證正常使用主要構件存在嚴重缺損,主要構件不能正常使用,危及橋梁安5.7.2.4橋梁主要部件技術狀況評定標度分為1類、2類、3類、4類、5類。橋梁主要部件技術狀況評定標度見表4。1類2類3類構件有中等缺損:或出現(xiàn)輕度功能性病害,但發(fā)展緩慢顯降低5類限強度,變形大于規(guī)范值,結構的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不能達到安全通行的要求5.7.2.5橋梁次要部件技術狀況評定標度分為1類、2類、3類、4類。橋梁次要部件技術狀況評定標度見表5。1類全新狀態(tài),功能完好:或功能良好,構件有構件有嚴重缺損,出現(xiàn)功能降低,進一步惡化將不利于構件有嚴重缺損,失去應有功能,嚴重影響正常交通:或原無資料準備橋梁構件橋梁部件橋面系橋梁總體數(shù)據歸檔圖2橋梁技術狀況評定工作流程圖5.7.4橋梁技術狀況評定5.7.4.1橋梁技術狀況評定計算5.7.4.1.1橋梁構件的技術狀況評分,按式(10)計算。當x≥2時(其中jx,x取2,3,4,5……k)當k≥2時,U…….U公式中的扣分值LP,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當DP,=100PMCI,——上部結構第i類部件I構件的得分,值域為0~100分;BMCI,——下部結構第i類部件1構件的得分,值域為0~100分;DMCI,——橋面系第類部件1構件的得分,值域為0~100分;k——第i類部件7構件出現(xiàn)扣分的指標的種類數(shù);U、x、y——引入的中間變量;i—部件類別,例如i表示上部承重構件、支座、橋墩等;j——第1部件1構件的第類檢測指標;DP,——第i部件I構件的第類檢測指標的扣分值;根據構件各種檢測指標扣分值進行計算,扣分值按表6規(guī)定取值。到的最高等級類別1類0一一0一05.7.4.1.2梁部件的技術狀況評分,按式(11)計算。PCCI,=PMCI-(100-PMCImm)/t(11)或BCCI,=BMCI-(100-BMC或DCCI,=DMCI-(100-DMCImPCCI,——上部結構第i類部件的得分,值域為0~100分;當上部結構中的主要部件某一構件評分值PMCI:在[0,40]區(qū)間時,其相應的部件評分值PCCI,=PMCI?;PMCI——上部結構第i類部件各構件的得分平均值,值域為0~100分;BCCI,——下部結構第i類部件的得分,值域為0~100分;當下部結構中的主要部件某一構件 評分值BMCI,在[0,40]區(qū)間時,其相應的部件評分值BCCI,=BMCI?;BMCI——下部結構第i類部件各構件的得分平均值,值域為0~100分;DCCI,——橋面系第i類部件的得分,值域為0~100分;DMCI——橋面系第i類部件各構件的得分平均值,值域為0~100分;PMCIn——上部結構第i類部件中分值最低的構件得分值;BMCImi——下部結構第i類部件中分值最低的構件得分值;DMCImi——橋面系第i類部件中分值最低的構件得分t——隨構件的數(shù)量而變的系數(shù),見表7。表7t值n(構件數(shù))tn(構件數(shù))t1○23456789n(構件數(shù))tn(構件數(shù))t注1:n為第i類部件的構件總數(shù)。D.=BDCI×WD+SPCI×Wsp+SBCI×WsB…........................(13)Wo——橋面系在全橋中的權重,按表10規(guī)定取值;WsB——下部結構在全橋中的權重,按表10規(guī)定取值。檢測指標所能達到的最高等級類別指標類別1類1類1類1類1類5類橋。5.7.4.1.8全橋總體技術狀況等級評定時,當主要部件評分達到4類或5類且影響橋梁安全時,可按照橋梁主要部件最差的缺損狀況評定。5.7.4.2橋梁部件分類及權重值5.7.4.2.1各部件權重值宜按表9的規(guī)定取值。表9各部件權重值類別i上部結構1上部承重構件(主梁、橋面板)2上部一般構件(濕接縫、橫隔板等)3下部結構4橋墩墩身5橋臺臺身6789橋面系照明、標志5.7.4.2.2橋梁結構組成權重值宜按表10的規(guī)定取值。表10橋梁結構組成權重值上部結構下部結構橋面系5.7.4.35類橋梁技術狀況單項控制指標在橋梁技術狀況評價當中,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整座橋應評為5類橋:——上部結構有落梁;或梁、板斷裂現(xiàn)象;——上部承重構件控制截面出現(xiàn)全截面開裂;——上部承重構件有嚴重的異常位移,存在失穩(wěn)現(xiàn)象;——結構出現(xiàn)明顯的永久變形,變形大于規(guī)范值;d)簡支梁(板)橋結構性裂縫評定標準見表14;e)簡支梁(板)橋非結構性裂縫評定標準見表15;f)連續(xù)梁(板)橋裂縫評定標準見表16;g)連續(xù)梁(板)橋非結構性裂縫評定標準見表17;1 231完好,無剝落、掉角 2局部混凝土剝落或掉角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5%,或單處面積≤0.5m23較大范圍混凝土剝落或掉角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5%且<構件面積的10%,或單處面積>0.5m2且<1.0m24大范圍混凝土剝落或掉角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10%,或單處面積≥1.0m21完好,無空洞、孔洞 2局部混凝土空洞、孔洞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5%,或單處面積≤0.5m23較大范圍混凝土空洞、孔洞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5%且<構件面積的10%,或單處面積>0.5m2且<1.0m24大范圍混凝土空洞、孔洞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10%,或單處面積≥1.0m2表14梁(板)橋結構受力裂縫1—2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3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且≤截面尺寸的2/34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2/3,且間距<205注:裂縫寬度按本標準表1中裂縫限制要求,應根據所處環(huán)境內別進行取值。下同。表15簡支梁(板)橋結構非受力裂縫1一2網狀裂紋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20%,單處面積≤1.0m2,或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3出現(xiàn)大面積網狀裂紋,或主梁出現(xiàn)較多順主筋方向網狀裂紋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20%,單處面積>1.0m2,或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且≤截面尺寸的2/34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2/3,且間距<20表16連續(xù)梁(板)橋結構受力裂縫1—2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3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且≤截面尺寸的1/24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2,間距<305表17連續(xù)梁(板)橋結構非受力裂縫1 2網狀裂紋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20%,單處面積≤1.0m2,或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3出現(xiàn)大面積網狀裂紋,或主梁出現(xiàn)較多順主筋方向網狀裂紋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20%,單處面積>1.0m2,或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且≤截面尺寸的1/241 2 34出現(xiàn)顯著下?lián)?,撓度接近限值,或構件存在明顯的永久變形,變形小于或等于規(guī)范值,行車較明顯振動或搖晃512345構件有嚴重的橫向位移,存在失穩(wěn)現(xiàn)象,結構振動或搖晃顯著1比值:>0.952響鋼筋保護層厚度特征值D.與鋼筋保護層厚比值:>0.85,且≤0.953主梁保護層厚度不足,對鋼筋耐久性有較大影響,比值:>0.55,且≤0.854響,鋼筋失去堿性保護,發(fā)生較嚴重銹蝕比值:≤0.55注:D為鋼筋保護層厚度特征值,D.鋼筋保護層厚度設計值。12主梁鋼筋銹蝕電位水平<-200mV且≥-300mV,或電阻率<3主梁鋼筋銹蝕電位水平<-300mV且≥-400mV,或電阻率<4主梁鋼筋銹蝕電位水平<-400mV且≥-500mV,或電阻率<5主梁大量鋼筋銹蝕引起混凝土剝落,部分鋼筋屈氯離子含量≥1.001—2實測碳化深度平均值與實測保護層厚度平均值比值Kc<0.53象,混凝土表面少量膠凝料松散粉化實測碳化深度平均值與實測保護層厚度平均412345均質系數(shù)K<0.851 23涂層出現(xiàn)較嚴重流痕、氣泡、白化、漆膜發(fā)黏、針孔、起皺或皺紋、表面粉化、變色起皮、脫落等缺陷4皺或皺紋、表面粉化、變色起皮、脫落等缺陷1一23銹蝕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5%且≤構件面積的15%,或者銹蝕成洞≤3個,工字梁孔洞直徑≤30mm,板梁≤50mm,且邊緣完好4面剝離,重要部位被銹蝕成洞好1 2 3焊縫部位涂層有大量裂紋,受拉翼緣邊焊縫存在裂45主梁、縱橫梁受拉翼緣邊焊縫開裂長度>10mm,其它1 2一3用4主要構件出現(xiàn)較多裂縫,截面消弱主梁、縱橫梁受拉翼緣邊裂縫長度>3mm且≤5mm,5明顯的永久變形,變形大于限值1234構件變形顯著,加固受到影響5構件嚴重扭曲,有失穩(wěn)或原結構分離的趨勢123材料與構件粘接面局部有氣泡,不影響結構承載力4512345j)鉸縫評定標準見表31;1)橫向聯(lián)系與主梁聯(lián)結松動、開裂見表33。12鉸縫處部分砂漿脫落、空洞3鉸縫大量砂漿脫落、空洞4512出現(xiàn)網狀裂縫、橫向裂縫、縱向裂縫、斜裂縫等,縫寬未超限3出現(xiàn)較多網狀裂縫、橫向裂縫、縱向裂縫、斜裂縫等,縫寬超限1234橫向聯(lián)系與箱梁聯(lián)結松動、開裂,導致主梁變形,橫向聯(lián)系出現(xiàn)脫落現(xiàn)象,或橫向聯(lián)系有效,導致主梁單梁受力,引起其他嚴重病害1 23裂縫寬度>1mm且≤2mm,裂縫長度>45功能,且使相關上下部結構受到異常約束,造成嚴重損1 23沿支座一側外鼓長度>相應邊長的10%且≤25%,或鋼4沿支座一側外鼓長度>相應邊長的25%,或鋼板外1—2—3剪切角度≤45°4串動長度≤相應邊長的25%,或剪切角度>45°且5串動嚴重并造成橋梁其他構件出現(xiàn)較嚴重病害串動長度>相應邊長的25%剪切角度>60°12 34鋼墊板有嚴重銹蝕,或混凝土墊石大范圍脫1 2盆底四角翹起,或鋼盆出現(xiàn)較多銹蝕,或支座底板局部裂紋、掉角一3鋼件非主要受力部位出現(xiàn)脫焊,或鋼盆出現(xiàn)較多銹蝕并伴有剝落,或除盆底、盆環(huán)外其他部位開裂,或底板產生變形,混凝土酥裂,露筋、掉角 4大量錨栓剪斷,或底板變形,大部分壓碎、剝離,造成相關上下部結構受到5有大量的錨栓剪斷或盆環(huán)開裂、脫焊,支座破損、缺失1 2 34位移>10mm,或>設計轉角20%1—2磨損較少聚四氟乙烯滑板外露高度≤0.5mm3磨損較多聚四氟乙烯滑板外露高度≤0.2mm且<0.5mm4磨損嚴重,并造成其他構件出現(xiàn)病害1—23的縫隙,出現(xiàn)翻漿、積水錨栓剪斷>5%且≤30%;或底板與墊石縫隙>2.0mm,4錨釘或錨栓剪斷>30%,支座使用年限超過15年1 2 341一23磨損陷凹>1.0mm且≤3.0mm:或裂縫深度>5.0mm412一34支座墊層油毛氈嚴重老化破裂,大量擠出脫落,或造成梁、1 2其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20%,單處面積≤1.0m23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20%,單處面積>1.0m21 2局部混凝土剝落、露筋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3%,單處面積≤0.5m23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3%且≤10%,單處面積≤1.0m24大范圍混凝土剝落、露筋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10%,單處面積>1.0m21 2局部空洞、孔洞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3%,單處面積≤0.5m23較大范圍空洞、孔洞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3%且≤10%,單處面積≤0.5m2或最大深度≤25mm4大范圍空洞、孔洞累計面積>構件面積10%,單處面積>0.5m2或最大深度>25mm123鋼筋銹蝕,混凝土表面有沿主筋方向的裂縫或混4大量主筋銹蝕,混凝土表面保護層剝落,鋼筋裸露,5鋼筋嚴重銹蝕,主筋銹斷,混凝土表面開裂嚴重,出現(xiàn)嚴重滑123部分位置出現(xiàn)碳化現(xiàn)象,混凝土表面少量膠凝料松散粉化,或構件受高酸性液體或到腐蝕,或鋼筋出現(xiàn)少量銹蝕,或有凍融現(xiàn)象,造成混凝土出現(xiàn)脹4大部分位置碳化,混凝土表面膠凝料大量松散粉化,或構件受高酸性液體或氣體腐蝕,造成混凝土腐蝕或鋼1 2341一2灰縫脫落累計長度≤構件截面長度的10%,或破損、剝落累3圍出現(xiàn)破損、剝落、局部變形等現(xiàn)象灰縫脫落累計長度>構件截面長度的10%,或破損、剝落、4象破損、剝落、松動、變形等現(xiàn)象累計面積>12 345橋墩不穩(wěn)定,出現(xiàn)嚴重滑動、下沉、位移、傾斜現(xiàn)象,造成結構和橋面變形過大,變形大1—2網狀裂縫:局部網狀裂縫網狀裂縫: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20%,單處面積≤1.0m2墩身的水平裂縫:縫長≤墩身直徑或墩身寬度的1/8豎向裂縫:較少裂縫,縫寬未超限豎向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5未超限不等高的墩蓋梁上的豎向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懸臂橋墩角隅處的裂縫:較少裂縫,縫寬未超限懸臂橋墩角隅處的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積≤0.5m23網狀裂縫:局部網狀裂縫網狀裂縫:累計面積>構件表面積的20%,單處面積>1.0墩身的水平裂縫:縫長>墩身直徑或墩身寬度的1/8且≤墩身直徑或墩身寬度的1/2墩身的剪切破壞:縫長≤截面尺寸的1/3豎向裂縫:較多裂縫,縫寬未超限豎向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5且≤截面尺寸的1/3,間限≤截面尺寸的2/3懸臂橋墩角隅處的裂縫:較多裂縫,縫寬未超限尺寸的1/2鑲面石突出的裂縫: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10%且≤20%,單處面積≤1.0m24寬大多超限從基礎向上發(fā)展至墩身的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值墩身的水平裂縫:縫長>墩身直徑或墩身寬度的1/2豎向裂縫:存在大量裂縫,縫寬大多超限臂橋墩角隅處的裂縫:縫寬超限懸臂橋墩角隅處的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2寬大多超限,少部分混凝土出現(xiàn)剝落、露筋不等高的墩蓋梁上的豎向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2/35一1一2網狀裂縫:局部網狀開裂網狀裂縫: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20%,單處面積≤1.0m2由支承墊石從下向上發(fā)展的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3網狀裂縫:局部網裂網狀裂縫:累計面積>構件表面積的20%,單處面積>1.0m2墩帽頂面水平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且≤截面尺寸的由支承墊石從下向上發(fā)展的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且≤截面尺寸的2/3自上而下的垂直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5且≤截面尺寸4由支承墊石從下向上發(fā)展的裂縫:存在大量裂由支承墊石從下向上發(fā)展的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2/3限自上而下的垂直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間距<50cm1 2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5%,單處面積≤0.5m23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5%且≤20%,單處面積≤1.0m24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20%,或單處面積>1.0m21 2局部空洞、孔洞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5%,單處面積≤0.5m23較大范圍空洞、孔洞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5%且≤20%,單處面積≤1.0m2或深度≤25mm4大范圍空洞、孔洞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20%,單處面積>1.0m2或深度>25mm1 2出現(xiàn)磨損,個別部位表面磨耗,粗骨料顯露3123大部分出現(xiàn)碳化或腐蝕現(xiàn)象,局部碳化深度大于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混凝土表1 2出現(xiàn)破損、剝落等現(xiàn)象3灰縫脫落累計長度>構件截面長度的10%,或破損、剝落、局4破損、剝落、松動、變形等現(xiàn)象累計面積>1 2臺背路面輕微沉降,有輕度跳車現(xiàn)象3臺背路面沉降較大,橋頭跳車明顯4臺背路面明顯沉降,橋頭跳車嚴重12臺背排水不良,造成橋臺被滲水污染3臺背填土排水不暢,填土出現(xiàn)膨脹或凍脹現(xiàn)象,造成擠壓隆起,變形發(fā)展較快4臺背填土排水不暢,填土出現(xiàn)膨脹或凍脹現(xiàn)象,造成臺身、翼墻等構件出現(xiàn)大面積鼓肚或砌體松動,甚至出12 3出現(xiàn)輕微下沉、傾斜滑動,發(fā)展緩慢或趨向穩(wěn)定4橋臺出現(xiàn)滑動、下沉、傾斜、凍拔等,臺背填土有沉降裂縫或擠壓隆起,變形發(fā)展較快5橋臺不穩(wěn)定,出現(xiàn)嚴重滑動、下沉、位移、傾斜、凍拔等,造成結構和橋面變形過大,能正常行車1一2網狀裂縫:局部網狀開裂網狀裂縫: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20%,單處面積≤1.0m2從基礎向上發(fā)展至臺身的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5臺身的水平裂縫:縫寬未超限臺身的水平裂縫:縫長≤臺身寬的1/8豎向裂縫:縫寬未超限豎向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翼墻和前墻斷裂的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3網狀裂縫:局部網狀裂縫網狀裂縫:累計面積>構件表面積的20%,單處面積>1.0m2≤截面尺寸的1/3,間距≥20cm臺身的水平裂縫:縫寬未超限臺身的水平裂縫:縫長>臺身寬的1/8且≤1/2豎向裂縫:縫寬未超限豎向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1/3且≤截面尺寸的1/2,間距翼墻和前墻斷裂的裂縫:出現(xiàn)開裂,縫寬的2/3鑲面石突出的裂縫: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10%,單處面積4寬超限臺身的水平裂縫:重點部位縫寬超限臺身的水平裂縫:縫長>臺身寬的1/2豎向裂縫:重點部位縫寬超限限翼墻和前墻斷裂的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2/3,5縫寬>1.0mm,縫長>臺身寬的2/35.7.6.2.2臺帽評定指標及分級評定標準:a)空洞、孔洞評定標準見表56;b)破損評定標準見表64;c)混凝土碳化、腐蝕評定標準見表65;d)裂縫評定標準見表66。1 2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10%,單處面積≤0.5m23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10且≤20%,單處面積≤1.0m24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20%,單處面積>1.0m212有局部碳化或腐蝕現(xiàn)象,且所有碳化深度均小3大部分出現(xiàn)碳化或腐蝕現(xiàn)象,局部碳化深度大于混凝土保護層厚度1—2由支承墊石從下向上發(fā)展的裂縫:縫寬未限值由支承墊石從下向上發(fā)展的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2/3自上而下的垂直裂縫:縫寬未限值自上而下的垂直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2/3,間距≥20cm3由支承墊石從下向上發(fā)展的裂縫:縫寬超限由支承墊石從下向上發(fā)展的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2/3自上而下的垂直裂縫:縫寬超限自上而下的垂直裂縫:縫長>截面尺寸的2/3,間距<20cm4自上而下的垂直裂縫:縫寬超限自上而下的垂直裂縫:縫寬>1.0mm,縫長>截面尺寸的2/3,5.7.6.3.2基礎(包括水下基礎)評定指標及分級評定標準:a)沖刷、掏空評定標準見表67;b)剝落、露筋評定標準見表68;c)沖蝕評定標準見表69;d)河底鋪砌評定標準見表70;1一2 345沖刷深度大于設計值,地基失效,承載力降低,1 2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3%,單處面積≤0.25m23承臺較大范圍出現(xiàn)剝落、露筋、銹蝕現(xiàn)象,或基礎小范圍出面積的10%,單處面積>0.25m2且≤1.0m24重銹蝕裂縫,或基礎較大范圍出現(xiàn)剝落、露筋,主筋嚴重銹蝕≤20%,單處剝落露筋面積>1.0m25處面積>1.0m21 2基礎或承臺有輕微磨損、腐蝕現(xiàn)象,個別部位表面3基礎或承臺大范圍被侵蝕,有磨損、縮徑、露筋或者基頂面出現(xiàn)較空洞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3%且≤4混凝土腐蝕或鋼筋大量銹蝕并有銹斷現(xiàn)象:或有123412一3出現(xiàn)輕微的下沉,發(fā)展緩慢或下沉趨于穩(wěn)定4出現(xiàn)下沉現(xiàn)象,沉降量小于或等于規(guī)范值5基礎不穩(wěn)定,下沉現(xiàn)象嚴重,沉降量大于規(guī)范值,造成上部結注:簡支梁基礎允許沉降——均勻總沉降值(不包括施工中沉降):VLcm;相鄰墩臺均勻沉降差值(不包括施工中12 3出現(xiàn)滑移或傾斜,導致支座和墩臺支承面輕微損壞,或導致伸縮裝置破壞、接縫減小、伸縮機能受損,但發(fā)展緩慢或下沉趨于穩(wěn)定4基礎出現(xiàn)滑移或傾斜,導致支座和墩臺支承面被嚴重破壞,或導致伸縮裝置破壞、接縫5滑移量過大導致前墻破壞或局部破碎、壓曲,或基礎不穩(wěn)定,滑移或傾斜現(xiàn)象嚴重,或1—2結構應力異常出現(xiàn)剪切裂縫,縫寬未超限縫長≤截面尺寸的1/33結構應力異常出現(xiàn)剪切裂縫,縫寬未超限縫長>截面尺寸的1/3且≤截面尺寸的1/24結構應力異常,出現(xiàn)剪切裂縫或混凝土出現(xiàn)碎裂縫寬>限值且縫長>截面尺寸的1/25縫寬>1.0mm,縫長>截面尺寸的1/2a)破損評定標準見表74;1 2小塊脫落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5%,單處面積≤0.5m23累計面積>構件面積的5%且≤20%,單處面積≤1.0m2412一3存在明顯的永久變形,但無明顯的外傾、下沉?;虺霈F(xiàn)填料損失,但仍可起到擋土的作用4有下沉、滑動現(xiàn)象,造成翼墻斷裂,外傾失穩(wěn),砌體變形,部分倒塌?;蛱盍蠂乐?2局部鼓肚,砌體松動3大面積鼓肚,砌體松動4大面積鼓肚,砌體松動,甚至出現(xiàn)嚴重滲漏1網裂總面積≤10%2網裂總面積>10%3出現(xiàn)多處裂縫,未貫通,縫寬超限,或翼墻或耳墻有斷裂、與前墻脫開現(xiàn)象 4出現(xiàn)通縫,裂縫超限,或翼墻或耳墻斷裂,與前墻完全脫開 a)缺陷評定標準見表78;b)沖刷評定標準見表79。表78缺陷1 2鋪砌面局部隆起、凹陷、開裂,砌縫砂漿脫落?;蚓植夸伷?4出現(xiàn)孔洞,破損等,喪失錐坡、護坡功能?;蝈F坡體和坡腳損壞嚴重,大面積表79沖刷1234a)堵塞評定標準見表80;b)沖刷評定標準見表81;c)河床變遷評定標準見表82。表80堵塞123多處有漂流物堵塞河道412局部輕微沖刷3412局部輕微淤積3河床淤泥嚴重,河床擴寬有變遷趨勢4已出現(xiàn)變遷、擴寬現(xiàn)象,并有發(fā)展趨勢1234需要設置但沒有設置調治構造物者1234表85變形1一2或車轍深度較淺3多處出現(xiàn)波浪擁包或車轍深度較淺鋪裝層出現(xiàn)車轍的面積>10%且≤20%41—2局部出現(xiàn)泛油3多處出現(xiàn)泛油41 2坑槽深度≤25mm,累計面積≤3%,單處面積≤0.5m23多處松散、露骨坑槽深度≤25mm,累計面積>3%且≤10%,單處面積>0.5m2,且≤1.0m24坑槽深度>25mm,累計面積>10%:單處面積>1.0m21 2塊裂縫寬≤3.0mm,大部分裂縫塊度>3龜裂縫寬>2.0mm且≤5.0mm,部分裂縫塊塊裂縫寬>3.0mm,大部分裂縫塊度>0.5m且≤4多處龜裂,特征顯著,裂縫區(qū)變形明顯、散落嚴重塊裂縫寬>3.0mm,大部分裂縫塊度≤01 23多處出現(xiàn)磨光、脫皮、露骨面積>10%且≤20%4面積>20%1 23多處接縫兩側出現(xiàn)高差現(xiàn)象4標度定性描述定量描述1—2局部出現(xiàn)坑洞3多處坑洞4大部分有坑洞1 23多處接縫處出現(xiàn)中、深層邊角剝落局部出現(xiàn)層狀剝落41—2341 2接縫處填料老化、漏水,但尚未出現(xiàn)剝落、脫空,341—2交點與角點≤1/2板塊邊長,碎裂累計面積≤10%,每塊板被分成3~4塊3多數(shù)存在橫向裂縫、縱向裂縫或斜裂縫,邊緣有碎裂4或板角處裂縫與縱向或橫向裂縫相交,斷角有松動縫寬>10mm,交點與角點≤1/2板塊邊長,碎裂每塊板被分成4塊以上1 2略有凹凸不平341 2 3錨固構件松動、缺失,或焊縫開焊,造成鋼板破損面積>20%表97伸縮縫破損(續(xù))3—或防水材料老化并有局部脫落現(xiàn)象,或排水管破 4嚴重老化,錨固構件松動、缺失,或焊縫開焊 12上層槽口堵塞、卡死等原因造成伸縮縫伸縮異常,車輛行駛時出現(xiàn)沖擊和噪聲3上層槽口堵塞、卡死等原因,造成伸縮縫不能自由變形,伸縮異?,F(xiàn)象嚴重41 23數(shù)量>10%且≤20%面積>10%且≤20%4數(shù)量>20%或混凝土大面積破損人行道評定指標及分級評定標準:1 2出現(xiàn)少量坑槽、孔洞、裂縫、剝落、松動等現(xiàn)象3出現(xiàn)較多坑槽、孔洞、裂縫、剝落、松動等現(xiàn)象4出現(xiàn)大量坑槽、孔洞、裂縫、剝落、松動等現(xiàn)象1一23人行道出現(xiàn)較大面積缺損面積>3%且≤10%4人行道出現(xiàn)大面積缺損面積>10%1一23多處出現(xiàn)交通車輛引起的損壞,不影響功能,或構件脫落、缺失41 2個別構件出現(xiàn)蜂窩麻面、剝落、銹蝕、裂縫3較多構件出現(xiàn)蜂窩麻面、剝落、露筋、銹蝕、裂縫412局部排水不暢,橋下出現(xiàn)漏水現(xiàn)象,或橋臺支承面、翼墻3橋下多處出現(xiàn)漏水現(xiàn)象,或橋臺支承面、翼墻、前墻等平面受到污水污染,支座被銹蝕4橋下普遍出現(xiàn)漏水現(xiàn)象,或橋臺支承面、翼墻、前墻等平面被污水嚴重污染,支座嚴重1 23123多處設施松動、銹蝕、損壞,或出現(xiàn)污損標志不清,標線老化、磨損失效41 23數(shù)量>10%且≤20%4123多處標志脫落、缺失,或需要標志的位置沒有相應標志6.1.1一般規(guī)定6.1.1.1橋梁經過技術狀況評定及承載能力鑒定后,確認經過加6.1.1.2橋梁的加固應盡可能不損傷原結構,避免不必要的拆除及更換,防止加固中造成新的結構損6.1.1.4有抗震要求的橋梁,加固時還應進行抗6.1.1.5加固施工方法、流程、工藝的6.1.1.6特大橋、大橋主要承重構件的加固方案應進行充分論證,作多方案的技術6.1.2.1橋梁加固時,應考慮分階段受力,在新加材料與原結構(構件)未有效結合前,其恒載(含新加材料重量)應由原結構截面承擔;有效結合后施加的荷載(恒載、活載、附加載)由加固后的組合截6.1.2.2在不同受力階段,截面變形符合6.1.2.3在極限狀態(tài)下,原結構受壓區(qū)邊緣混凝土的應變達到極限值,截面受壓區(qū)應力可以簡化為矩6.1.2.4在極限狀態(tài)下,原結構受拉區(qū)鋼筋仍為理想彈塑性材料,鋼筋取抗拉強度設計值。6.1.2.5混凝土結構加固后的極限承載力應6.1.3.1加固設計應依據原橋梁竣工圖和設計圖及檢測評定報告進行,并6.1.3.2加固設計計算應考慮結構病害影響、材料劣化、新舊材料的結合性能及材性差異。材料、幾6.1.3.4加固后的結構驗算應考慮附加荷載(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及徐變、預加應力、墩臺位移、安裝應力等)的影響。6.1.3.5改變結構體系加固時,結構構件任一截面上的應力不宜超過材料強度的設計值。6.1.3.6加固驗算時,應根據橋梁建設年代的設計荷載、材料性能進行相應計算。概算)→加固施工圖設計(含預算)。6.2.1.1橋梁加固用材料的品種、規(guī)格及使用性能,應符合國家、行業(yè)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并滿足設計6.2.1.2采用纖維復合材料加固橋梁結構時,應采用與此纖維材料相配套的樹脂類找平、粘結和表面防護材料。6.2.2.1橋梁結構加固用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比原結構構件提高一級,且不得低于C30;當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進行加固時,其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40?!獞捎脧姸鹊燃壊坏陀?2.5級的硅酸鹽水泥、快硬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當有耐腐蝕、耐高溫的要求時,應采用相應的特種水泥;——當配置加固用聚合物砂漿時,所采用的水泥強度等級不應低于42.5級?!旨蠎x用質密、堅硬、強度高、耐久性好的碎石或卵石。對于主要承重構件加固用集料的最大粒徑:拌合混凝土應不超過20mm,小石子混凝土不超過10mm。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石料制成的粗集料;——細集料應選用中、粗砂,其細度模數(shù)宜控制在2.6~3.7之間?!胁粦杏绊懰嗾DY與硬化的有害雜質或油脂、糖類及游離酸類等;——污水、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及含硫酸鹽量按so2計超過水的質量0.27mg/cm3的水不得使用;——不得用海水拌制混凝土;——可采用供飲用的水。6.2.2.5混凝土所摻的粉煤灰應是I級灰,且燒失量應不大于3%。6.2.2.6當橋梁加固選用聚合物混凝土、微膨脹混凝土或合成短纖維混凝土時,應在施工前進行試配,并應檢驗其強度、抗干縮性及耐腐蝕性。6.2.2.7混凝土中摻用外加劑時,其質量及相關技術規(guī)定應符合GB8076與GB50119的要求;不得使用含有氯鹽、亞硝酸鹽、碳酸鹽和硫氰酸鹽類成分的外加劑;不應使用鋁粉作為混凝土的膨脹劑。件,應采用Q235B級鋼、Q345C級等可焊性好的鋼材。6.2.3.3預應力鋼材的品種、質量和性能應滿足下列要求:——預應力鋼材的基本性能指標應滿足JTJD62-2004中表3.2.3-2的要求;——體外預應力索應采用防腐性能可靠的產品,宜采用成品索;采用環(huán)氧涂層預應力鋼材時,應檢測涂層的質量及主要性能指標。6.2.3.4焊接材料的型號和質量應滿足下列要求:6.2.3.5高強螺栓應符合國家、行業(yè)現(xiàn)行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6.2.4.1橋梁加固需要植筋時,宜采用HRB400級及以上熱軋帶肋鋼筋,也可采用RRB400級熱軋帶肋6.2.4.3錨固件為錨栓時,其鋼材的性能指標應符合表109中的有關規(guī)定。性能等級性能項目%8注:表中的d表示錨栓的公稱直徑。6.2.5.1纖維復合材料用的纖維應為連續(xù)纖維,通常采用碳纖維、玻璃纖維及芳綸纖維,其品種和性——碳纖維應選用不大于12k(1k=1000)的小絲束聚丙烯腈基(PAN基纖維),不得使——玻璃纖維,應選用S型玻璃纖維或E型玻璃纖維,不得使用A型玻璃纖維或C型玻璃纖維;——碳纖維與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的主要力學性能應符合表110的規(guī)定;——芳綸纖維復合材料的力學指標參照JT/T531執(zhí)行。6.2.5.2加固用纖維復合材料與膠黏劑應進行以下適配性檢驗,且檢驗結果應符合表110的規(guī)定:纖維類別性能項目%彎曲強度強度碳纖維I級內聚破壞I級—一S型(高強)E型(無堿)注:纖維復合材料的抗拉強度標準值應根據置信水平C=0.99、保證率為95%的要求確定。——對單向纖維板材,應按不扣除樹脂體積的板截面面積計6.2.5.4纖維復合材料的單位面積纖維質量和纖維——單層碳纖維布材的單位面積纖維質量,不應低于200g/m2,不宜高于300g/m2;單向碳纖維板材的厚度不應小于1.0mm,不宜大于2.0mm;板的寬度不宜大于150mm;碳纖維體積含量不應低于60%;——單層芳綸纖維布材的單位面積纖維質量,不應低于280g/m2;不宜高于830g/m2;——玻璃纖維布材的單位面積纖維質量,不應低于300g/m2;不宜高于600g/m2。6.2.6.1橋梁加固用膠黏劑,根據所加固結構的重要程度分為A級膠與B級膠;其中A級膠用于重要6.2.6.2橋梁承重結構(構件)加固用浸漬、粘貼纖維復合材料的膠黏劑的安全性能指標應符合表111性能項目抗拉強度(MPa)抗拉彈性模量(MPa)抗彎強度(MPa)抗壓強度(MPa)伸長率(%)黏結能力鋼一鋼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MPa)鋼一鋼不均勻扯離強度(kN/m)表111碳纖維浸漬、黏結用膠黏劑安全性能指標(續(xù))性能項目黏結能力與混凝土的正拉黏結強度(MPa)≥2.5,且為混凝土內聚破壞不揮發(fā)物含量(固體含量)(%)注1:表中的膠黏劑性能指標,應根據置信水平C=0.90、保證率為95%的要求確注2:表中的性能指標除標有標準值外,余均為平均值:注3:用于粘貼碳纖維板的膠黏劑,當涂抹厚度小于3mm時,材料的流掛應小于1m6.2.6.3浸漬、粘貼芳綸纖維復合材料用的膠黏劑,其安全性能指標不應低于A級膠的要求,采用的6.2.6.4粘貼纖維復合材料用的底膠與修補膠應與浸漬、粘貼膠黏劑相適配,其安全性能指標應符合表112的要求。性能項目鋼一鋼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MPa)與混凝土的正拉黏結強度(MPa)≥2.5,且為混凝土內聚破壞不揮發(fā)物含量(固體含量)(%)膠體抗拉強度(MPa)膠體抗彎強度(MPa)≥40,且不得呈脆裂破壞與混凝土的正拉黏結強度(MPa)≥2.5,且為混凝土內聚破壞注:表中的性能指標除標有標準值外,均為平均6.2.6.5粘貼鋼板或型鋼用的膠黏劑,其安全性能指標應符合表113的要求。性能項目抗拉強度(MPa)抗拉彈性模量(MPa)抗彎強度(MPa)抗壓強度(MPa)伸長率(%)黏結能力鋼一鋼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MPa)鋼一鋼不均勻扯離強度(kN/m)鋼一鋼黏結抗拉強度(MPa)與混凝土的正拉黏結強度(MPa)≥2.5,且為混凝土內聚破壞表113粘貼鋼板或型鋼用膠黏劑安全性能指標(續(xù))性能項目不揮發(fā)物含量(固體含量)(%)注:表中括號內的抗拉彈性模量指標僅用于灌注黏結型膠黏6.2.6.6混凝土橋梁結構錨固用的膠黏劑,應采用專用改性環(huán)氧膠黏劑、改性乙烯基酯膠黏劑或改性氨基甲酸酯膠黏劑,其安全性能指標應符合表114的要求;其填料應在工廠制膠性能項目劈裂抗拉強度(MPa)抗壓強度(MPa)抗彎強度(MPa)黏結能力鋼一鋼(鋼套筒法)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MPa)的黏結強度(MPa)不揮發(fā)物含量(固體含量)(%)注:表中的性能指標除標有標準值外,均為平均6.2.6.7混凝土橋梁加固用膠黏劑,其鋼-鋼黏結抗剪性能應經過濕熱老化檢驗合格,濕熱老化檢驗應在50℃溫度和98%相對濕度環(huán)境下進行;老化時間:重要構件不得小于90d,一般構件不得小于60d;經濕熱老化后的試件,應在常溫條件下進行鋼-鋼黏結拉伸抗剪試驗,其強度降低的百分率(%)應——A級膠不得大于10%;——B級膠不得大于15%。6.2.6.8橋梁加固用膠黏劑應進行毒性檢驗,對完全固化的膠黏劑,其檢驗結果應符合實際無毒衛(wèi)生6.2.6.9在橋梁加固用的膠黏劑中,不得使用乙二胺作為改性環(huán)氧樹脂的固化劑;不得在其中摻入揮6.2.7.1混凝土橋梁裂縫注射或壓力灌注用修補膠的安全性能指標應符合表115的要求。性能項目抗拉強度(MPa)抗拉彈性模量(MPa)抗壓強度(MPa)表115裂縫修補用膠(注射劑)安全性能指標(續(xù))性能項目抗彎強度(MPa)≥30,且不得呈脆性破壞鋼一鋼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MPa)不揮發(fā)物含量(固體含量)(%)在產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壓力下,能注入寬度為0.1mm6.2.7.2橋梁混凝十裂縫修補用聚合物水泥注漿料的安全性能指標應符合表116的要求。性能項目劈裂抗拉強度(MPa)抗壓強度(MPa)抗折強度(MPa)注漿料與混凝土正拉黏結強度(MPa)≥2.5,且為混凝土破壞6.2.8.1混凝土表層缺陷修復材料可采用混凝土(砂漿)、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砂漿)、改性環(huán)氧混凝土6.2.8.2處于侵蝕性環(huán)境橋梁的鋼筋防銹宜采用滲透型阻銹劑,其質量及性能指標應6.2.8.3受侵蝕性環(huán)境影響的混凝土橋梁,其表面防護用涂裝材料可采用丙烯酸類、聚氨脂類、硅烷6.2.9.1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加固可采用高強不銹鋼鋼絲繩和高強鍍鋅鋼絲繩。高強鋼絲繩抗拉強度標準值(f)不應小于表117。公稱直徑6.2.9.2高強鋼絲繩抗拉強度設計值應按表117標準值除以材料分項系數(shù)(y.)確定。6.2.9.3高強鋼絲繩的彈性模量、伸長率不應小于表118的規(guī)定。類別%6.2.9.4高強鋼絲繩不得涂有油脂。6.2.9.5對處于腐蝕環(huán)境的混凝土結構構件進行加固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師幼互動的幾種形式
- 加盟按摩店合同范本
- 江蘇達芯半導體有限公司介紹企業(yè)發(fā)展分析報告模板
- oa辦公合同范本
- 共同投資租賃公司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城市綜合體運營維護協(xié)議合同
- 依法催收欠款合同范本
- 買賣與服務合同范本
- 公司合伙人分配合同范本
- 全新服務器購買合同范例
- mil-std-1916抽樣標準(中文版)
- 城鄉(xiāng)環(huán)衛(wèi)一體化內部管理制度
- 廣匯煤炭清潔煉化有限責任公司1000萬噸年煤炭分級提質綜合利用項目變更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解方程練習300題及答案
- 大數(shù)據在化工行業(yè)中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
- 光伏十林業(yè)可行性報告
- 小學綜合實踐《我做環(huán)保宣傳員 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
- 鋼煤斗內襯不銹鋼板施工工法
- 出國勞務派遣合同(專業(yè)版)電子版正規(guī)范本(通用版)
- 公路工程安全風險辨識與防控手冊
- 供應商評估報告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