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典籍分類專訓(xùn):散文類 其他名家散文(全國甲卷、乙卷適用)_第1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典籍分類專訓(xùn):散文類 其他名家散文(全國甲卷、乙卷適用)_第2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典籍分類專訓(xùn):散文類 其他名家散文(全國甲卷、乙卷適用)_第3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典籍分類專訓(xùn):散文類 其他名家散文(全國甲卷、乙卷適用)_第4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典籍分類專訓(xùn):散文類 其他名家散文(全國甲卷、乙卷適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其他名家散文

未命名

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元末明初)簡祖英

臣祖英九歲冬節(jié)?,惟慈親鞠育,逮長知訓(xùn),冀或用世,以酬罔極之恩,臣之志也。

向叨食元祿,為何左丞參佐,適值三山強(qiáng)寇②,剽掠廣城,一門妻女,死節(jié)五人;而老

母陳氏,為所拘囚。臣祖英隱忍不能即死,其有愧石苞殉國③也多矣。

茲遇圣朝維新,征討不服,率土效順,咸蒙嘉休。乃者三山逆寇,悉嬰鐵鎖,臣母

得以生還,雖臣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難逃,而得以展區(qū)區(qū)烏哺情私者,陛下之賜也。臣母

子離散復(fù)完,白骨復(fù)肉,銘感圣德,徹于肝肺,雖九死其能報耶!陛下又復(fù)甄錄④,寄

以民社⑤,此正臣?xì)屖仔镆?。而臣俯顧自慚,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職

在民牧。

欽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密秋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懷遠(yuǎn)人,匹夫無有不獲之

愿。迅里事兀朝盟為兀里豐已逃誅母生逾耋孤苦特甚龍宜惻怛面筑悒者也。一伏望圣慈,

收回成命,矜其愛日之短,俾遂歸養(yǎng)之圖,則臣母子拭目清平,謳歌德澤,為賜多矣。

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鶴發(fā)垂堂,西山之日已藩;棄親赴任,不孝之罪

彌深。茍違親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盡奉歡之期,然后復(fù)求仕進(jìn),以盡忠罄節(jié),非

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注)①失怙:死了父親。②三山強(qiáng)寇:指元末起兵于三山(今佛山)的邵宗愚割據(jù)武

裝,被何左丞所滅。③石苞殉國:石指石奢,苞指趙苞。石奢:楚昭王相,行縣,道有

殺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縱其父,自刎而死。趙苞:鮮卑侵略漢國,把漢將趙苞的

母親置于陣前,趙苞仍按時進(jìn)擊,他母親和妻子都被鮮卑殺害,趙苞隨后嘔血而死。④

甄錄:甄別錄用。⑤民社:此指地方官。

1.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況臣事元朝叨為/元臣幸己/逃誅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惻怛而欽恤者也。

B.況臣事元朝/叨為元臣/幸已逃誅/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惻怛而欽恤者也。

C.況臣事元朝叨為/元臣幸/已逃誅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惻怛而欽恤者也。

D.況臣事元朝/叨為元臣/幸已逃誅/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惻怛而欽恤者也。

2.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情表”是臣子向君主陳述情懷、表明心曲的一種文體。臣子向皇上表達(dá)忠心和

為國效命的誠意,要動之以情;要帝王接受自己的請求,又要從其心理需求出發(fā)曉之以

理。

B.古代父親去世叫“失怙”,母親去世叫“失恃”,父母雙亡則稱作“孤露”、“棄

養(yǎng)”,長輩去世可婉稱“見背”。

C.祿秩,指官吏食祿的品級,也指祿位,又指俸祿

D.耄耋,耄,年紀(jì)七十歲。耋,年紀(jì)約為八、九十歲。耄耋指年紀(jì)很大的人。古時男

女稱呼年齡是有區(qū)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1段用了“石苞殉國”的典故,是為了陳述隱忍茍活的慚愧,表明忠孝難全的矛

盾,表達(dá)家國兼愛的情懷。

B.“烏哺情思,陛下之賜”,表達(dá)對明朝饒恕自己罪過的感恩?!澳缸与x散復(fù)完”“罪

戾己深”,旨在說明不就任的原因。

C.第3段先擺出圣朝“以孝道治天下”“以仁心懷運(yùn)人”的大道理,是“以子之矛攻

子之盾”的寫法。

D.第3段指出自己曾侍奉元朝陷母于危境的不孝之舉及母年老孤苦的現(xiàn)實情況;最后

希望皇上收回成命。使得說理邏輯嚴(yán)密,有禮有節(jié)。

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臣母子離散復(fù)完,白骨復(fù)肉,銘感圣德,徹于肝肺,雖九死其能報耶!

(2)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

【答案】

1.B

2.D

3.B

4.(1)我們母子離散,然后再次團(tuán)圓,就如同枯骨生肉,陛下您的大恩大德,我銘刻

于心,這種恩情即使死了,難道能報答的了嗎?

(2)我聽說漢王用千兩黃金,萬戶封地懸賞我的頭顱。我送你個人情吧。

【分析】

1.

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斷句的能力。

本句意為:況且我侍奉過元朝,做過元朝的臣子,僥幸逃脫罪責(zé)。母親年事已高,尤其

孤獨苦楚。更應(yīng)該擔(dān)心她,體恤照顧她啊。

“叨”,謙辭。表示受到(別人好處),“叨為元臣”意思是接受元朝的俸祿做元朝的

臣子,這句話應(yīng)獨立成句,與“臣事元朝”并列,因此排除AC;

“尤宜”解釋為“尤其應(yīng)該”,“惻怛而欽恤者也”做“應(yīng)該”的賓語,因此“尤宜惻

怛而欽恤者也”應(yīng)該連在一起,排除D。

故選B。

2.

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

D.“耄,年紀(jì)七十歲。耋,年紀(jì)約為八、九十歲”表述錯誤,應(yīng)該是“耄,年紀(jì)約八十

至九十歲。耋,年紀(jì)為八十歲。。

故選D。

3.

本題考查學(xué)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烏哺情思,陛下之賜’,表達(dá)對明朝饒恕自己罪過的感恩”表述錯誤,原文相關(guān)

表述為“臣母得以生還,雖臣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難逃,而得以展區(qū)區(qū)烏哺情私者,陛下

之賜也”,這段文字的意思是“我的母親才能夠活著回來,雖然我的不孝之罪本來在所

難逃,但有機(jī)會能夠盡到我對母親的孝順之情,這是陛下您賜給我的機(jī)會啊!”,這里

的“陛下之賜”是感激皇帝能救回他的母親,使母子團(tuán)圓。選項曲解文意。

故選B。

4.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

注意以下關(guān)鍵字詞的正確翻譯:

(1)完:保全,此處指團(tuán)圓。肉:長出肉。銘感:銘記于心。雖:即使。九死:指死。

其:難道。

(2)購:重金懸賞。邑萬戶:定語后置,邑萬戶的封地。為:給。若:你。德:恩德,

人情。

【點睛】

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

式,最后再確定關(guān)鍵字進(jìn)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

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翻譯為沒有查處;對古今詞義大體

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fù)的

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dāng)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祖英九歲喪父,只靠母親教育撫養(yǎng),直到長大知書懂禮,希望可以有機(jī)會出來做官,

來報答母親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這是我的志向啊。為生活所迫我曾侍奉元朝,做何左丞的

參佐,恰逢正趕上叛軍入侵,掠奪廣城,一家妻女,五人被殺戮;母親陳氏被囚禁。我

忍氣吞聲不能立即死去,我愧對石奢、趙苞的精神榜樣,沒有做到忠孝兩全。

現(xiàn)在圣明的朝廷維新改革,征討不臣服的小國,作亂的強(qiáng)盜都被用鐵鎖拴著歸案,

我的母親才能夠活著回來,雖然我的不孝之罪本來在所難逃,但有機(jī)會能夠盡到我對母

親的孝順之情,這是陛下您賜給我的機(jī)會??!我們母子離散,然后再次團(tuán)圓,就如同枯

骨生肉,陛下您的大恩大德,我銘刻于心,這種恩情即使死了,難道能報答的了嗎?陛

下您甄別錄用,想錄用我為地方官。這正是我為陛下您效命的關(guān)鍵時刻。而我覺得自己

萬分慚愧,不敢接受任命,因為我罪孽深重,不適合做官。

圣朝,用孝道治理天下,朝廷不會容忍接納不孝順的人做官,用仁愛之心胸懷天下

的子民,普通百姓沒有誰不感到有所收獲。況且我侍奉過元朝,做過元朝的臣子,僥幸

逃脫罪責(zé)。母親年事已高,尤其孤獨苦楚。更應(yīng)該擔(dān)心她,體恤照顧她啊。希望您能收

回之前的詔命,憐憫我照顧母親之日苦短,答應(yīng)我奉養(yǎng)母親,給她養(yǎng)老送終的愿望吧!

我和母親一定擦亮眼睛,感恩清平盛世,給您歌功頌德,感喟皇恩浩蕩。

我今年四十九歲,母親八十一歲,白發(fā)深居,多有不便,日落西山,時日不多,如

果拋棄親人就職赴命,不孝順的罪名更加深重。如果違背親情來侍奉主上,陛下您怎么

會重用這樣的人呢?果真能陪母親享盡天倫,然后再就職盡忠,不僅僅是成全了作為兒

子的私心,也是圣朝用孝道治理天下的道理?。?/p>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杏花書屋記

歸有光

杏花書屋,余友周孺允所構(gòu)讀書之室也。孺允自言其生木木玉巖公為御史,歲沅、

湘時,嘗夢居一室,室旁杏花爛漫,諸子讀書其間,聲瑯然出戶外。嘉靖初,起官陟憲

使,乃從故居遷縣之東門,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謂孺允日:“他日當(dāng)建一室,

名之為杏花書屋,以志吾夢云?!?/p>

公后在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歸而沒于金陵。孺允兄弟數(shù)見侵侮,不免有風(fēng)雨飄搖

之患。如是數(shù)年,始獲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公葺公所居堂,因于園中構(gòu)屋五楹,貯

書萬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間,周環(huán)藝以花果竹木。方春時,杏花粲發(fā),恍如公昔年

夢中矣。而回思洞庭木葉①、芳洲杜若②之間,可謂覺之所見者妄而夢之所為者實矣。登

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進(jìn)士科,土方攀第時,則長安杏花盛開,故杏園之宴,以為盛事。今世試

進(jìn)士,亦當(dāng)杏花時,而士之得第,多以夢見此花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榮名者為然。公

以言事忤天子,間關(guān)嶺海十余年,所謂鐵石心腸,于富貴之念灰滅盡矣;乃復(fù)以科名望

其子孫。蓋古背芨子愛其國家丕獨冬瘁其般而已至于其后猶翼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窮

也。夫公之所以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季,曾幾何時,向之所與同進(jìn)者,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

允兄弟雖蟆屈于時,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諸孫皆秀發(fā),可以知《詩》《書》之澤也?!对姟?/p>

日:“自今以始,歲其有,君子有谷,貽孫子。于胥樂兮!”吾于周氏見之矣!

注:①洞庭木葉:語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②芳

洲杜若:語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猶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

窮也

B.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猶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窮

C.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猶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窮

D.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猶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窮

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指時間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對?!跋却蠓颉敝敢讶ナ赖拇蠓?。如先王、

先父。

B.“謫”在封建時代特指官吏降職,調(diào)往邊外地方;“遷”指職務(wù)變動,“左遷”有

時指官員升官。

C.“登第”猶登科、及第?!凹暗凇敝缚婆e考試應(yīng)試中選,因榜上題名有甲乙次第,

故名。

D.“歿”指病死。古代人對死的稱呼不同: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

庶人稱“死”。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rèn)為,富貴顯赫的人,他們的子孫也跟著富貴顯赫;而貧窮之人,其子孫依然

貧窮。

B.友人的父親是一個非常正直的知識分子,他敢于大膽向皇上進(jìn)言,不怕觸怒皇上。

C.本文先介紹杏花書屋的由來及其布置,然后用“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引出議論。

D.全文圍繞書屋的建造和命名,展示友人父親的崇高人格,使得本來極為普通的書屋

有了不平凡的意義。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今世試進(jìn)士,亦當(dāng)杏花時,而士之得第,多以夢見此花為前兆。

(2)向之所與同進(jìn)者,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答案】

5.D

6.B

7.A

8.(1)如今科考進(jìn)士,也是在杏花盛開之時,讀書人中第,常常把夢見杏花作為考中

的前兆。

(2)以前和他同時中進(jìn)士做官的人,一時富貴興盛顯赫,他們的后代也有現(xiàn)在不知淪

落到何地的。

【分析】

5.

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子的翻譯是:大約古代的君子,愛自己的國和自己的家,不僅鞠躬盡瘁,竟至對他們

的后代子孫,仍然希望他們代代享受恩德并且永無止境地為國效力。

“不獨……而已”是一個連貫完整的句子結(jié)構(gòu),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C;“其世世享

德而宣力于無窮也”共同作“冀”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

故選D。

6.

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能力。

B.“'左遷’有時指官員升官”錯,漢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后世沿用之。

故選B?

7.

本題考查學(xué)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與原文表達(dá)的意思相反。由“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雖蟆屈于

時,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諸孫皆秀發(fā)”幾句可知。

故選Ao

8.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關(guān)鍵詞:杏花,杏花盛開;得第,中第;以……為,把……作為。

(2)關(guān)鍵詞:同進(jìn),同時中進(jìn)士做官;翕赫,盛大,顯赫;后,后代。

參考譯文:

杏花書屋,是我的朋友周孺允建造的讀書室。孺允自己曾說他的先父玉巖公擔(dān)任御

史,在玉巖公謫戍到沅、湘一帶時,曾夢到自己居住在一間房子里,室外杏花爛漫,自

己的幾個兒子在房子里讀書,瑯瑯的讀書聲傳到戶外。嘉靖初年,玉巖公被朝廷起用后

升任御史,于是他的家從原先住的地方遷到縣的東門,也就是他現(xiàn)在居住的房子。玉巖

公曾經(jīng)指著房子后面的一塊空地對孺允說:“他日應(yīng)當(dāng)在那里建造一棟房子,命名為杏

花書屋,以此來記錄我昔日的夢?!?/p>

玉巖公后來升官至南京刑部右侍郎,還沒有來得及榮歸故里就死在了南京。玉巖公

死后,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侮,免不了有動蕩不安的禍患。像這樣好幾年,才得以安

定地生活。到了嘉靖二十年,孺允修葺玉巖公的居室,趁此機(jī)會在園中建造了五間房屋,

藏書達(dá)萬卷,用玉巖公昔日命的名,懸掛在門楣之上,在院落的四周,種植花果竹木。

當(dāng)春天到來時,杏花爛漫,整個院落如玉巖公當(dāng)年的夢中之境。再回想玉巖公昔日謫戍

在沅、湘一帶的情景,真可謂是醒來所見的現(xiàn)實是虛妄的,而夢中所想做的才是真實的。

走上這個廳堂,追思玉巖公,怎能不感慨萬千!

以前唐代人重視進(jìn)士科,讀書人將要登第的時候,正是長安杏花盛開之時,所以人

們都把新進(jìn)士的杏園宴當(dāng)作一件美事。如今科考進(jìn)士,也是在杏花盛開之時,讀書人中

第,常常把夢見杏花作為考中的前兆。這是世俗對榮華不能忘記才成為這樣的。玉巖公

因為向皇帝進(jìn)諫而觸犯了皇帝,(被貶謫)在嶺南地區(qū)輾轉(zhuǎn)了十幾年的時間,所以他的心

腸像鐵石般剛強(qiáng),對于追求富貴的念頭已經(jīng)灰飛煙滅了;但玉巖公仍希望自己的子孫考

取功名。大約古代的君子,愛自己的國和自己的家,不僅鞠躬盡瘁,竟至對他們的后代

子孫,仍然希望他們代代享受恩德并且永無止境地為國效力。玉巖公的良苦用心大約就

在上述這些吧。

如今距離玉巖公去世,還沒有多長時間,以前和他同時中進(jìn)士做官的人,一時富貴

興盛顯赫,他們的后代也有現(xiàn)在不知淪落到何地的。孺允兄弟雖目前還不得志,但人們

正期望他們能被重用;并且玉巖公的本家孫輩都才華出眾,散發(fā)秀美的神采,可以憑著

這知道是受到了《詩》《書》傳家的影響啊?!对娊?jīng)》中說:“打如今開了頭,年年都有

好收成,君子有了厚祿就留給子孫。大家都?xì)g樂無比啊!"我在周氏家族看到了《詩經(jīng)》

所說的情形??!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游龍鳴山不

(明)陶安

游之勝者,適其時可樂也,得其地尤可樂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則所以宣其和、舒

其郁、暢其心而發(fā)其文者,蓋樂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齋嚴(yán)君治酒肴,招予游龍鳴山,即無想山也。時春霧既久,

風(fēng)日暄麗,耆英少俊,序齒而行,鼓吹前導(dǎo)。從藍(lán)溪東南行五六里,兩山峙如雙闕,相

距百步,綿亙東趨。中夾石田,田右小路,隨兩山勢深窗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

僅可為路。又?jǐn)?shù)里,山益奇峻,輕嵐暖靄,微襲襟帽。山外崇峰復(fù)峰,杳無窮極。少焉,

峭壁對立,狀若華表,松衫萬章①,夾路北轉(zhuǎn)。澗多石底,云深樹茂,繁卉被巖,鳥聲

清碎,似非人間世。僧舍雄麗,榜日“禪寂”。門外獨松古秀,大連數(shù)抱。修篁干霄,

森列門內(nèi)。寺長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處"。其西有“聽松桿",又西即

韓熙載讀書堂遺址,所植檜猶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為“招云亭”,氣象空

曠,攢峰玉立,視向所歷群山,低俯其頂矣。遂躡蹬至潮音巖,怪石異態(tài)百出。同游者

疲于躋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絕頂為怏,與三二友決意直上。地勢斗峻,褰裳②援蘿,履蒼莽中。上有

天池沆灌③,其水下飛潮音巖,引以給庖。其西絕頂,巨石雄坦,可坐數(shù)十人。渺焉四

顧,心目豁然。其東絕頂,視西又高,倦不欲登,還飲“白云深處”。于時暖氣薰席,

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籌無算,談笑甚歡,雖從者樂工各適其意。酒既,

長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環(huán)翠閣。已而與長老別,出寺門。行幾一里,眾以興未盡,席地

坐,分韻賦詩者久之,詩成而歸。

斯游也,適其時而得其地,信足樂矣。但涕之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隱于邃奧,

故無前賢題詠及當(dāng)代名筆發(fā)其幽潛,予故表而出之。嗚呼!樂而不失乎正者,衿療風(fēng)雪

也。蘭亭之會乃或感慨悲感令同游煮心里氣易發(fā)言為詩色有可觀甚亦樂之正著欽!遂記

茲游之勝,使無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選自《陶學(xué)士文集》,文字略有改動)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港:水深廣的樣子。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蘭亭之會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氣易發(fā)言/為詩皆有可觀/其亦樂之正者歟!

B.蘭亭之會/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氣易/發(fā)言為詩/皆有可觀/其亦樂之正者歟!

C.蘭亭之會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氣易/發(fā)言為詩/皆有可觀/其亦樂之正者歟!

D.蘭亭之會/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氣易發(fā)言/為詩皆有可觀/其亦樂之正者歟!

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

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B.蘭亭之會既有徜徉美好時光的快然自足,又有時過境遷不免感慨橫生的終期于盡。

C.耆,指六十歲以上的年紀(jì),耆艾,泛指老年人。古代指人上了年紀(jì)的詞還有耄耋、

古稀、垂髻等。

D.浴沂,語出《論語》:“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零,詠而歸?!敝^在沂水洗澡。后多用“浴

沂”喻一種怡然處世的高尚情操。

11.下列對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段“適其時可樂也,得其地尤可樂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從三方面提出“游之勝”

的標(biāo)準(zhǔn),引領(lǐng)下文。

B.潮音巖有一塊雄偉平坦且可坐數(shù)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為龍

鳴山的重要景點。

C.作者和同伴游覽了龍鳴山美景,談笑作詩,心情和悅,體會到了類似于“浴沂風(fēng)雪”

那樣純正的快樂。

D.龍鳴山地處幽僻,交通不便,不為人知,作者寫這篇游記,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龍

鳴山值得一游。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修篁干霄,森列門內(nèi)。寺長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處”。

②斯游也,適其時而得其地,信足樂矣。

【答案】

9.B

10.C

11.B

12.①高高的篁竹上沖云霄,繁密地生長在寺院內(nèi)。寺院長老出門迎客,邀請我們進(jìn)入

后堂,堂上有各匾額,上面寫著“白云深處”四個字。

②這次游覽恰逢適宜的天氣,又遇到理想的地點,確實很快樂了。

【分析】

9.

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的斷句能力。

本題是選擇題,找準(zhǔn)切入點,注意各選項間的不同之處?!疤m亭之會”,主謂結(jié)構(gòu)做主

語部分,后面可以斷開,“乃”表達(dá)判斷語氣,與“或……”聯(lián)系緊密,應(yīng)該在“乃”

前“會”后停頓。排除AC。“今同游者心平氣易”,“今”為時間狀語,與后邊謂語

部分聯(lián)系緊密,應(yīng)該在“今”前停頓,“同”,一同,做“游”的狀語,“同游者”,

名詞短語,之間不可斷開。“發(fā)言為詩”,主謂賓結(jié)構(gòu),句意完整,獨立成句,前后斷

開。排除D。

故選B。

畫波浪線部分意思是:王曦之的蘭亭集會,或許太感慨悲戚。此次同游的人心情和悅,

吟詠作的詩,質(zhì)量上乘可以欣賞,也是既高興又不失正體的事!

10.

本題考查學(xué)生掌握文化常識的能力。

C.”古代指人上了年紀(jì)的詞還有耄耋、古稀、垂髯等”中“垂髻”錯誤。垂髯指幼年。

故選Co

11.

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潮音巖有一塊雄偉平坦且可坐數(shù)十人的巨石”錯誤。巨石并不在潮音巖,原文為

“其西絕頂,巨石雄坦,可坐數(shù)十人”,巨石在山的西邊頂部。

故選B。

12.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干霄”,上沖云霄;“森”,繁密;“延”,邀請。

(2)“斯”,這;“適”,恰逢;“信”,實在。

參考譯文:

游覽名勝的人,逢好天氣是樂事,遇到理想的地點又是樂事,而同游的又都是優(yōu)秀

的人物,大家因為相處和諧、紓解郁悶、心情暢快而寫寫文章,是既高興又不失正體的

事。

元仁宗丙子年二月甲午日,厚齋的嚴(yán)君置備酒菜邀我同游龍鳴山,龍鳴山即是無想

山。是時春雨初晴,風(fēng)和日麗,老老少少,依照長幼順序而行,鼓樂隊在最前面作為先

導(dǎo)。從籃溪向東南行進(jìn)五六里,只見兩山如雙闕對峙,相距百步,向東綿延而去。兩山

之間為石田,田的右邊有小路,小路依著山勢深邃又曲折。行進(jìn)三四里,山勢狹窄不宜

作田,只能修路。又行進(jìn)數(shù)里路,山勢愈發(fā)奇峻,山谷中海霧沾濕了衣服和帽子。山的

外邊崇巒疊嶂,無窮無際。走了不久,只見峭壁對立,形狀宛如華表,巨大的松樹和杉

樹沿路排列,向北延伸。山澗底部多石,云深樹茂,繁花遮石,鳥聲清脆,此地好像不

是人世間。寺廟雄奇?zhèn)?,寺門榜額上書“禪寂”二字。寺院門外有一顆古松,直徑數(shù)

抱粗。高聳云霄的篁竹則繁密地生長在寺院內(nèi)。寺院長老出門迎客,延請我們至后堂,

后堂有匾,上書“白云深處”。寺院西邊有座“聽松軒”,再向西即是五代韓熙載讀書

堂遺址,他所種植的檜樹仍然有在。寺北有“甘露室”。再往北,有“招云亭”,亭子

氣象空曠,直立在數(shù)座山峰的最高處,從亭往下看,先前登過的群山之頂都在腳下。于

是抬腳攀登上潮音巖,巖上各種石頭真是異態(tài)百出。因為同游者登山疲憊,于是未往上

登。

我以沒登上山頂為憾,與兩三個朋友決定繼續(xù)登山。山勢陡峭,只好撩起衣裳。攀

援著藤蘿,腳踩在茂密叢林中。山上有深幽廣闊的天池,天池的水向下飛瀉到潮音巖,

(人們)接引(它)來供給廚房。山的西邊頂部,巨大的石頭雄偉平坦,上面可坐幾十

人。在石上茫然四望,心中豁然開朗。山的東邊頂部比西邊頂部還高,因疲倦不想再上

了,又回到寺院的“白云深處”后堂。于是溫暖的氣息彌散席子,氣氛熱時如夏,靜時

如秋,冷時如冬,觥籌無數(shù),談笑甚歡,即使是仆從與樂工也各得其樂。酒畢,長老帶

領(lǐng)客人賞花,眾人緩緩登上環(huán)翠閣。不久與長老告別,出了寺門。走了一里,眾人余興

未盡,席地而坐,分了韻腳賦詩良久,各自作了詩才回來。

這次游覽恰逢適宜的天氣,又遇到理想的地點,確實很快樂了。但深州不是交通要

塞,且又隱藏在深山之中,所以沒有前賢留下的詩詞及當(dāng)代名家抒懷的筆墨,因此我寫

了這篇文章。哎??!既高興又不失正體的事,是孔夫子帶領(lǐng)學(xué)生沐浴后在舞雪臺享受春

風(fēng)。王曦之的蘭亭集會,或許太感慨悲戚。此次同游的人心情和悅,吟詠作的詩,質(zhì)量

上乘可以欣賞,也是既高興又不失正體的事!于是記下這次游玩所見之景,旨在使無想

山得以讓世人知曉。

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學(xué)須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

舟,擁疊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揚(yáng),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長堤一■痕、湖心苧一■點,與余^—■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

此人!“拉金同飲余強(qiáng)飲二太自而別回其姓氐灌金陵人民此。一

及下船,舟子喃喃目:“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湖心亭看雪》)

[乙]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見曦月。

(酈道元《三峽》)

[丙]

*由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fēng)揚(yáng)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

稍見云中白若搏藉數(shù)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

下有紅光,動搖承之?;蛉眨藮|海也?;匾暼沼^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

而皆若僂。

(姚鼐《登泰山記》)

13.下列對文中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拉余同飲/余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B.拉余同飲/余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C.拉余同飲/余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D.拉余同飲/余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1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丙]兩文都是首先交代時間、地點,然后描繪看到的景物。

B.[甲]文中一個“獨”字充分展示了作者不隨流俗的生活方式。

C.[乙]文語言簡練,寥寥數(shù)語寫出了三峽兩岸的山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

D.[丙]文主要是按空間順序描繪早起登泰山所見所感的。

1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崇禎,是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jì)年的一種名號,一般由

君主發(fā)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后首創(chuàng)年號,始創(chuàng)年號為建元。

B.“相公”一詞在古代社會中被廣泛地使用,主要是普通民眾對生員階層尚未擔(dān)任官

職的士人的尊稱,也可以用于妻子對丈夫的敬稱。

C.“曦月”在文言文中一般就是指日月。曦,就是太陽的意思:月,是指月亮。

D.農(nóng)歷經(jīng)常用天干地支來紀(jì)年,“戊申”就是指“戊申年”,也就是作者登山的乾隆

三十九年。

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樗播數(shù)十立者,山也。

【答案】

13.D

14.D

15.D

16.(1)重重疊疊的巖石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

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2)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云霧彌漫。依?。ㄖ饾u)看見云中幾十個白色的像樗

播(骰子)一樣立著的,是山巒(山峰)。

【分析】

13.

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能力。

句子可以翻譯為:(他們)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

(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金陵人”意思是“南京人”為一個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C兩項?!坝鄰?qiáng)飲三大

白而別”意思是“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而”表示承接,“飲而別

意思是“喝了酒后告別”,屬于連動謂語,主語為“余”,意思聯(lián)系緊密,中間不用斷

開?!皢柶湫帐稀背星笆÷灾髡Z是“余”,“問”為謂語,“其姓氏”為賓語,意思是

“我問他們的姓氏”,結(jié)構(gòu)完整,意思獨立,前后斷開。排除A項。

故選D。

14.

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有關(guān)內(nèi)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D.“按空間順序”分析錯誤,應(yīng)該是按照時間順序。

故選D。

15.

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

D.“‘戊申'就是指‘戊申年'"說法錯誤,“戊申”應(yīng)該是指“戊申日”。

故選D。

16.

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翻譯能力。

(1)嶂:直立如屏障一樣的山峰。自:如果;亭午:正午;曦:太陽。

(2)東:東面,稍:依?。ㄖ饾u);白若樗播數(shù)十立者,定語后置,幾十個白色的像樗

蒲(骰子)一樣立著的;山也:判斷句,是山巒。

【點睛】

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

式,最后再確定關(guān)鍵字進(jìn)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

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

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fù)的詞語可以“省略”

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dāng)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

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

火爐,獨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

茫一片。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

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個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小孩正把酒爐(里的酒)

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他

們)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

(得知他們)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

??!”

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

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戊申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時候,我和子穎坐在日觀亭里,等待日出。這時大風(fēng)揚(yáng)

起的積雪撲面打來。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云霧彌漫,依稀可見云中幾十個白色的

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峰。天邊的云彩形成一條線呈現(xiàn)出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

五顏六色的。太陽升上來了,紅的像朱砂一樣,下面有紅光晃動搖蕩著托著它。有人說,

這是東海。回頭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沒照到,或紅或白,顏色

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擎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

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

奈之何既畏而復(fù)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

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shè)

么等,章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日:“臣固知大王之弗

予城也。夫壁非趙壁乎,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

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以一壁故,而失信于天下,

臣請就死于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令勺懷而逃之,而歸

直于秦。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修停相如干市,式安君十萬眾壓邯鄲,

兩責(zé)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吾故日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勁漫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趙

者天固曲全之哉

(選自王世貞《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1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壁是古代的一種玉器,形狀為扁平的圓形。和氏壁,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稱

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為天下奇寶。

B.九賓,由彳賓者九人依次傳呼接引賓客上殿。在朝堂上安設(shè)“九賓”,是古代外交上

最隆重的禮節(jié)。

C.齋指齋戒。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禮等嚴(yán)肅莊重的場合,沐浴更衣、整潔身心,以示

虔誠莊敬。文中指的是祭祀禮節(jié)。

D.舍人指隨侍身邊的親近屬官戰(zhàn)國及漢初王公貴族都有舍人。藺相如當(dāng)初即為繆賢舍

人。

1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勁海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

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B.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勁海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

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C.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勁海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

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D.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勁海池/柔廉頗/則愈出面愈妙于用/所以能

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19.下列對原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司馬遷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對藺相如的觀點與王世貞的觀點是不一致的。

B.王世貞認(rèn)為“給不給秦國和氏璧”只有兩個選擇,不存在藺相如所想象并且確實又

那樣做的第三種方法。

C.藺相如叫舍人帶著和氏璧逃回了趙國,卻將責(zé)任推給秦國。而秦王之所以沒有殺他,

是因為秦國還想和趙國交好。

D.王世貞認(rèn)為藺相如能完璧歸趙的主要原因是天意,不是人為,所以表現(xiàn)了王世貞消

極的人生態(tài)度。

20.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fù)挑其怒也?

(2)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fù)國!”

(3)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

【答案】

17.C

18.B

19.D

20.(1)這只要兩句話就能解決了,為何既懼怕它而又去挑起他的怒火(激怒他)呢?

(2)蘇武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一定會牽連到我受到了冒犯和侮辱才死去的話,

那就更是對不起國家?!?/p>

(3)權(quán)衡這兩種策略,寧可答應(yīng)而使秦國承擔(dān)理虧的后果。

【解析】

17.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識記古代文化常識能力。

C.“文中指的是祭祀禮節(jié)”錯,原文是“齋而受璧”,意思是“進(jìn)行齋戒接受和氏璧”,

不屬于祭祀禮節(jié)。

故選Co

18.

本題考查聲文言文斷句能力。

句子可以翻譯為:因此我認(rèn)為,藺相如能保全這塊璧,那是上天的保佑。至于他在港池

以強(qiáng)硬的態(tài)度對付秦國,在國內(nèi)以謙和的姿態(tài)對待廉頗,那是策略上越來越高明了。所

以說趙國之所以能得以保全,的確是上天在偏袒它??!

"日"在這里可譯為說、認(rèn)為,后文皆為"日”的賓語,所以其后斷句,排除AD。“勁

海池”“柔廉頗”句式相同,中間斷句,排除C。

故選B?

19.

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信息,理解文言文內(nèi)容要點能力。

D.“所以表現(xiàn)了王世貞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錯誤,“藺相如能完璧歸趙的觀點是觀點天意,

不是人為”只是王世貞對藺相如完璧歸趙一事的觀點,并不能因為某人對某一件事觀點

與大家不同,就認(rèn)為該人的人生態(tài)度消極。

故選D。

20.

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翻譯能力。

(1)“決”,解決;“挑”,挑起;“奈之何”,固定句式,為何。

(2)“及”,牽連;“見犯”,表被動,被冒犯,受到了冒犯;“乃”,才;“重”,

更;負(fù),對不起。

(3)“均”,權(quán)衡;“許”,答應(yīng);“負(fù)”,使動用法,使……擔(dān)負(fù);“曲”,理虧。

【點睛】

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

式,最后再確定關(guān)鍵字進(jìn)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

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

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fù)的詞語可以“省略”

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dāng)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秦國用十五座城的空名,來欺騙趙國,并且勒索它的和氏壁。這時說它要騙取璧是

實情,但不是想要借此窺視趙國。趙國如果知道了這個實情就不給它,不知道這個實情

就給它。知道了這個實情而害怕秦國而給它,知道這個實情而不害怕秦國就不給它。這

只要兩句話就解決了,怎么能夠既害怕秦國又去激怒秦國呢?

況且,秦國想得到這塊璧,趙國不給它,雙方本來都沒有什么曲直是非。趙國交出

璧而秦國不給城池,秦國就理虧了。秦國給了城池,而趙國卻拿回了璧,就是趙國理虧

了。要想使秦國理虧,不如就放棄璧。害怕丟掉璧,就不如不給它。秦王既然按照地圖

給了城池,又設(shè)九賓的隆重禮儀,齋戒之后才來接受璧,那種形勢是不得不給城池的。

如果秦王接受了璧而不給城池,藺相如就可以上前質(zhì)問他:“我本來就知道大王是不會

給城池的,這塊璧不是趙國的嗎?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國的寶物?,F(xiàn)在假使大王因為一

塊璧的緣故而拋棄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座城中的百姓都會深恨大王,說把我們像小草一

樣拋棄了。大王不給城池,而騙奪了趙國的璧,因為一塊璧的緣故,在天下人面前失去

信用,我請求死在這里,來表明大王的失信?!边@樣,秦王未必不歸還璧。但是當(dāng)時為

什么要派手下人懷揣著璧逃走而把秦國處在理直的一方呢?那時秦國并不想與趙國斷

絕關(guān)系。假如秦王發(fā)怒,在街市上殺掉藺相如,派武安君率領(lǐng)十萬大軍進(jìn)逼邯鄲,追問

璧的下落和趙國的失信,一次獲勝就可以使相如滅族,再次獲勝而璧最終還是要落到秦

國手里。

因此我認(rèn)為,藺相如能保全這塊璧,那是上天的保佑。至于他在港池以強(qiáng)硬的態(tài)度

對付秦國,在國內(nèi)以謙和的姿態(tài)對待廉頗,那是策略上越來越高明了。所以說趙國之所

以能得以保全,的確是上天在偏袒它?。?/p>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里婦寓言

[明]馬中錫

漢武帝時,汲黯使河南,矯喇發(fā)粟,歸恐見誅。未見上,先過東郭先生求策。先生

口:“吾草野鄙人,無可以語子者。無已,敢以吾里中事以告。吾里有婦未笄時,竊聽

諸母談,聞產(chǎn)育之艱,撫然而退,私語女隸日:'諸母知我竊聽,誑我耳,世寧有是理

耶?'既而適里之孱子,身不能勝衣,力不能舉羽,氣奄奄僅相屬。雖與之居數(shù)年,弗

克孕,婦亦未諳產(chǎn)育之艱,益以前諸母言為謬。孱子死,婦人通都,再適美少年,意甚

愜,不逾歲而妊。將娩之前期,腹隱隱然痛,婦走市廛①,遍叩市媼之嘗誕子者,而求

免焉。市媼知其愚也,欺侮之曰:'醫(yī)可投,彼有劑可以奪胎也。'或曰:'巫可禮,

彼有術(shù)可以遣②死也。'或曰:'南山有穴,其深叵測,暮夜?jié)摱萜渲校杀芤病?或

日:'東海有藥,其名長生,服之不食不遺,可免也。'婦丕知其紿也迎醫(yī)而醫(yī)見拒求

巫而巫不答趨南山則藜霍拒于虎豹投東海則蓬萊里于蛟龍顧其居有窖③室焉,遂竄入

不復(fù)出。居三日,而痛愈劇,若將遂娩者,且計窮矣,乃復(fù)出。偶鄰婦生子,母子俱無

恙。婦欣然往問之。鄰婦日:'古稱未有學(xué)養(yǎng)子,而后嫁者。汝嫁矣,乃不閑養(yǎng)子之道

而云云乎?世之人不死于產(chǎn)者亦多矣,產(chǎn)而死則可畬攸存,又可免乎?汝畏死,何莫整

居以畢世,而乃忍辱再虢也?世豈有既妊而畏產(chǎn)者耶?'里婦乃郝然而歸,生子亦無恙。

詞未畢,黯出戶,不俟駕而朝。

(節(jié)選自《叢書集成》)

(注)①市廛(chan):商店集中的地方,這里指集市。②道(huan):逃避。③害(yin):

地窖。

2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婦不知/其紿也迎醫(yī)/而醫(yī)見拒求巫/而巫不答趨南山/則藜蕾拒于虎豹/投東海則蓬

萊/阻于蛟龍/

B.婦不知/其紿也迎醫(yī)而醫(yī)見拒/求巫而巫不答/趨南山/則藜蕾拒于虎豹/投東海則蓬萊

/阻于蛟龍/

C.婦不知其紿也/迎醫(yī)而醫(yī)見拒求巫/而巫不答趨南山/則藜蕾拒/于虎豹投東海/則蓬萊

阻于蛟龍/

D.婦不知其紿也/迎醫(yī)而醫(yī)見拒/求巫而巫不答/趨南山/則藜量拒于虎豹/投東海/則蓬

萊阻于蛟龍/

2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制,帝王的命令,矯制,即假托帝王的命令。

B.蓬萊,即蓬萊山,是中國傳說中的海中仙山名,與方丈、瀛洲合稱“三神山”。

C.司命,即青帝,神話中掌管人生命的神靈,屈原《九歌》中有《大司命》《少司命》。

D.醮,古代舉行冠禮或婚禮時斟酒給人的一種儀式,“再醮”指男女再婚,后專指婦

女再嫁。

2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汲黯愛護(hù)百姓,忌憚君王。他出使河南,本準(zhǔn)備打開糧倉救濟(jì)百姓,又擔(dān)心被殺,

就向東郭先生討教計策。

B.里婦年少無知,自作聰明。未成年時,她認(rèn)為長輩知道她在偷聽才夸大其詞,對產(chǎn)

育艱難之事根本不相信。

C.里婦輕信盲從,愚昧可笑。集市上的婦人明顯是在愚弄她,她竟然信以為真,還四

處尋求免除生育之苦的方法。

D.本文寓理于事,生動形象。文章假托汲黯懼誅、里婦畏產(chǎn)的故事,來告訴世人做事

要勇于承擔(dān)后果的道理。

2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吾草野鄙人,無可以語子者。無已,敢以吾里中事以告。

(2)雖與之居數(shù)年,弗克孕,婦亦未諳產(chǎn)育之艱,益以前諸母言為謬。

【答案】

21.D

22.C

23.A

24.(1)我是鄉(xiāng)野見識短淺的人,沒有可以對你說的話。還要問個不停的話,我就冒昧

地拿我鄉(xiāng)里的一件事情來告訴你。

(2)雖然同他住在一起好幾年,沒能夠懷孕,這位婦人也就不知道生育的痛苦,更加

認(rèn)為以前嬸嬸們的話是錯誤的。

【分析】

21.

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斷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這位婦人不知道這些話都是欺騙她的,去找醫(yī)生,被醫(yī)生拒絕;去求神巫,

神巫不理睬她;跑到南山,想躲進(jìn)草叢卻受到虎豹的阻擋;投奔東海,想登上蓬萊神山,

卻受到蛟龍的阻攔。

“婦不知其紿也”中的“紿”在《項羽本紀(jì)》中出現(xiàn)過,意為“欺騙”,“婦不知其紿

也”的意思是“這位婦人不知道這些話都是欺騙她的”,語義完整,中間不可斷開,據(jù)

此可排除A、B兩項。“趨南山”“投東?!苯Y(jié)構(gòu)對稱,應(yīng)在其前后都斷開,據(jù)此又可

排除C項。

故選D。

22.

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xué)文化常識的能力。

C.“司命,即青帝,神話中掌管人生命的神靈”表述錯誤。司命不是青帝,司命掌管

人的生命。青帝,居?xùn)|方,為春之神。

故選C。

23.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本準(zhǔn)備打開糧倉救濟(jì)百姓,又擔(dān)心被殺,就向東郭先生討教計策”表述錯誤。根

據(jù)原文中的“漢武帝時,汲黯使河南,矯制發(fā)粟,歸恐見誅。未見上,先過東郭先生求

策”可知,汲黯已經(jīng)假托皇帝的詔令開倉發(fā)糧,回來后怕被殺,才去找東郭先生求策。

故選Ao

24.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本題得分點有:(1)“鄙人”,見識短淺的人,鄙陋無知的人;“里”,鄉(xiāng)里。(2)“克”,

能夠;“諳”,知道;“益”,更加;“謬”,錯誤。

參考譯文:

漢武帝時,汲黯出使河南,假托帝王的命令開倉發(fā)糧,回來后怕被殺。沒有去朝見

皇帝,先拜訪東郭先生討教免罪的計策。先生說道:“我是鄉(xiāng)野見識短淺的人,沒有可

以對你說的話。還要問個不停的話,我就冒昧地拿我鄉(xiāng)里的一件事情來告訴你。我鄉(xiāng)里

有一個婦人未及笄時,偷聽幾位嬸嬸的談話,聽到她們談到生孩子的艱苦,就悵然失意

地退下來,私下同婢女說:'嬸嬸們知道我偷聽,故意欺騙我,世上哪里有這個道理?'

不久嫁給同鄉(xiāng)一個身體虛弱的青年,那個青年簡直連衣服的重量也經(jīng)不起,力氣小得連

羽毛也舉不動,氣息微弱只剩呼吸。雖然同他住在一起好幾年,沒能夠懷孕,這位婦人

也就不知道生育的痛苦,更加認(rèn)為以前嬸嬸們的話是錯誤的。這個身體虛弱的青年死了,

婦人去了大城市,第二次嫁給了一個俊美的青年,心里很滿意,不到一年就懷孕了???/p>

要分娩的前夕,覺得肚子隱隱地發(fā)痛,婦女便跑去集市上,一個一個去請教集市上曾經(jīng)

生過孩子的婦女,來請教免去生育孩子的辦法。集市上的婦女知道她蠢笨,欺負(fù)戲弄她

說:'可以找醫(yī)生,他們有藥劑可用來打胎。'有人說:’可以求神巫,他們有法術(shù)可

用來逃避死亡。'有人說:'南山有個洞,它的深度無法測量,你在黑夜悄悄地隱藏在

里面,可以免去生育。'還有人說:'東海有藥,它的名叫長生,吃了不吃飯不排泄,

可以免去生育。'這位婦人不知道這些話都是欺騙她的,去找醫(yī)生,被醫(yī)生拒絕;去求

神巫,神巫不理睬她;跑到南山,想躲進(jìn)草叢卻受到虎豹的阻擋;投奔東海,想登上蓬

萊神山,卻受到蛟龍的阻攔?;仡^看到自己家里有地窖,就鉆了進(jìn)去不再出來。過了三

天,肚子痛得更加厲害,好像就要分娩了,自己的辦法也窮盡了,只好再出來。正巧鄰

居的婦人生了孩子,母子都平安無事。這位婦人高興地去討教辦法。鄰婦說:'古話說,

沒有先學(xué)養(yǎng)孩子,再去出嫁的。你都嫁了,竟然不熟習(xí)生育孩子的方法卻說這樣的話呢?

世上的人沒有死于生孩子的太多了,若因生孩子而死也是由司命決定的,又怎能避免得

了呢?你既怕死,為什么不做寡婦度完一生,卻要忍受侮辱再嫁呢?世上哪有懷孕了又

怕生產(chǎn)的呢?'這位婦人聽了慚愧地回去了,生下了孩子也平安無事?!惫适逻€沒有講

完,汲黯就跑出門去,不等馬車來就立即去朝見皇帝了。

選篇理由:蘇軾《石鐘山記》以記敘的活潑、議論的深意見長,本文是反駁蘇軾考察石

鐘山命名原因的結(jié)論的。閱讀本文有助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有利于學(xué)生理性看待前

人的觀點。

《春在堂筆年》卷七

俞植

東坡《石鐘山記》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鐘山者,皆以坡語為然。余

擊軍翁彭雪琴侍郎……駐江西最久,語余云:“湖口縣鐘山有二,一在城西,濱鄱陽湖,

日上鐘山;一在城東,臨大江,口下鐘山,下鐘山即東坡作記處。然東坡謂山石與風(fēng)水

相吞吐,有聲如樂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風(fēng)水相遭,皆有噌吠

錢鞫之聲,何獨茲山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則山下有洞門出焉。人之其中

透漏玲瓏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徑蜿蜒如龍,峭壁上皆枯蛤黏著,儼然鱗甲。洞

中寬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層則昏黑不可辨。燭而登,其地平坦,氣亦溫和,

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積尺許。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復(fù)寬廣,可容三人坐。壁上鐫'丹

分'二字,且多小詩,語皆可喜。如云:'我來醉臥三千年,且喜人世無人識。'又云:

'小憩千年人不識,桃花春漲洞門關(guān)。'無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蓋全山皆空,

如鐘覆地,故得鐘名。上鐘山亦中空。此兩山皆當(dāng)以形論,不當(dāng)以聲論。東坡當(dāng)日,名

過其門而未入其室也。”

(有刪改)

2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入之其中/透漏玲瓏/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B.入之/其中透漏玲瓏/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C.入之/其中透漏玲瓏/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D.入之其中/透漏/玲瓏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2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筆記,一種隨筆記錄的文體,筆記文包括史料筆記、考據(jù)筆記和筆記小說。

B.親家,夫妻雙方之父母互稱對方為“親家”,也泛稱親戚之家。

C.丹房,指道教煉丹的地方,后指道觀;也指神仙的住所。本文指的是道觀。

D.“猶過其門而未入其室也”,化用自成語“登堂入室”。古代宮室,前面是堂,后

面是室。

27.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為考據(jù)筆記,并非全是作者親身經(jīng)歷考察之后的隨筆記錄。

B.作者認(rèn)為蘇軾只看到了下鐘山的山形似鐘,而沒看到上鐘山亦然。

C.在作者看來,蘇軾考察石鐘山,以為其得名是因風(fēng)水相吞吐而為聲,這也沒有探察

到問題的根本。

D.蘇軾笑李渤考證石鐘山命名的方式太粗糙,而作者認(rèn)為蘇軾與李渤犯了類似錯誤。

2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凡有罅隙,風(fēng)水相遭,皆有噌鏈鞫之聲,何獨茲山為然乎?

(2)燭而登,其地平坦,氣亦溫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積尺許。

【答案】

25.B

26.C

27.B

28.(1)但凡有裂縫,風(fēng)和水相遭遇,都有噌鏈鞫的聲音,為什么只有這山(石鐘山)

是這樣(命名)呢?

(2)點著蠟燭攀登,地勢平坦,氣候也溫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糞便積累

了一尺多。

【分析】

25.

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之”作“入”的賓語,“其中”引出后面的陳述,二者中間需要斷開,據(jù)此排除A、

D兩項。“天花散漫”作“如”的賓語,應(yīng)在其后斷開,若是“散漫垂垂欲落”則邏輯

不通,據(jù)此排除C項。

翻譯為:進(jìn)去洞里,里面透漏玲瓏,鐘乳石像天花散漫一樣,下垂的樣子好像要落地。

故選B。

26.

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

C.“本文指的是道觀”錯誤,本文的“丹房”應(yīng)該是“神仙的住所”,并非“道觀”。

故選C。

27.

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B.“認(rèn)為蘇軾只看到了下鐘山的山形似鐘,而沒看到上鐘山亦然”錯誤,應(yīng)是作者認(rèn)為

蘇軾沒有看到兩座山均因山形似鐘而得名。

故選B。

28.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得分點:

(1)罅隙:裂縫。遭:遭遇,相遇。茲:這。然:這樣。

(2)燭:點著蠟燭。氣:氣候。如:像。許:左右。

參考譯文:

蘇軾的《石鐘山記》感嘆酈道元的簡略,嘲笑李渤的淺陋,至今游覽石鐘山的人,

都認(rèn)為他的話是對的。我的親家公彭雪琴侍郎……駐守江西時間最久,(他)對我說:

“湖口縣有兩座鐘山,一座在城西,在鄱陽湖邊上,叫作上鐘山;一座在城東,面臨大

江,叫作下鐘山。下鐘山就是蘇軾(游覽)作記的地方。但是蘇軾說山石與風(fēng)水相吞吐,

發(fā)出的聲音像音樂演奏,這個恐怕不是這樣。天下水中的山有很多,但凡有裂縫,風(fēng)和

水相遭遇,都有噌吠鈴鞫的聲音,為什么只有這山(石鐘山)是這樣(命名)呢?我久

住在湖口,每到了冬天水面落下,則山下有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