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古代詩歌閱讀_第1頁
高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古代詩歌閱讀_第2頁
高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古代詩歌閱讀_第3頁
高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古代詩歌閱讀_第4頁
高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古代詩歌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01【2023年高考新課標I卷】《答友人論學》(林希逸)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答友人論學

林希逸

逐字箋來學轉(zhuǎn)難①,逢人個個說曾顏②。

那知剝落皮毛處,不在流傳口耳間。

禪要自參求印可,仙須親煉待丹還。

賣花擔上看桃李,此語吾今憶鶴山③。

【注】①箋:注釋。這里指研讀經(jīng)典。②曾顏:孔子的弟子曾參和顏回。③鶴山:

南宋學者魏了翁,號鶴山。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詩意解讀】

標題:答友人論學

林希逸對友人關(guān)于治學論述的答復。

首聯(lián)起:逐字箋來學轉(zhuǎn)難,逢人個個說曾顏。

詩意:以逐字注釋方式學習研讀經(jīng)典讓學習轉(zhuǎn)入困難,人們逢人便說曾參和顏回。

解析:首聯(lián)寫世人治學方法,詩人暗含嘲諷?!爸鹱止{”指人們研讀經(jīng)典的方法,只從字

眼上學,機械學習,難以直抵經(jīng)典精要?!皩W轉(zhuǎn)難”是對“逐字箋”的呼應(yīng),這種學習方法肯

定不得要領(lǐng),自然會導致學習理解經(jīng)典上的困難?!胺耆藗€個說曾顏”,詩句口語化,通俗易懂,

這些求學之人,雖然做表面文章內(nèi)心不懂經(jīng)典內(nèi)涵,但張口閉口都是曾參顏回,明顯的是不懂

裝懂,附庸風雅。這兩句陳述學風,看似平鋪敘事,實則流露出詩人的嘲諷之情。

頷聯(lián)承:那知剝落皮毛處,不在流傳口耳間。

詩意:哪知道經(jīng)典剝落皮毛后才隱藏著其精髓,(可是這些精髓)并沒有在在人們口耳間

相傳。

解析:“皮毛”是比喻,既喻指經(jīng)典的文字表面,也喻指人們以“逐字箋”方式研讀經(jīng)典

的膚淺?!皠兟淦っ帯保簿褪请[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內(nèi)涵?!安辉诹鱾骺诙g”與第二句“逢

人個個說曾顏”相應(yīng),學者討論的只是虛飾內(nèi)容,并沒有涉及經(jīng)典內(nèi)涵實質(zhì),所以經(jīng)典內(nèi)涵不

會在人們的口耳間流傳,因為無人能懂。

頸聯(lián)轉(zhuǎn):禪要自參求印可,仙須親煉待丹還。

詩意:禪理要親身參悟以求印證,仙丹須親自燒煉才能等待丹藥的還轉(zhuǎn)。

解析:頸聯(lián)內(nèi)容由治學話題轉(zhuǎn)到“參禪”和“修仙”之術(shù),內(nèi)容看似與研學經(jīng)典無關(guān),實

則是以“參禪”“修仙”為例,以類比的方式闡述自己的治學觀點——親自鉆研,親身實踐,

切身感悟?!皡⒍U”要“自參”,“仙丹”要親煉,凡事都要自己親身實踐。治學也一樣,不

能停留表面,要親身體驗,用心感悟,這樣才能獲得學問真諦。

尾聯(lián)合:賣花擔上看桃李,此語吾今憶鶴山。

詩意:在賣花人花擔上看桃花李花(是看不到花兒真正的新鮮活力),這讓我想起了鶴山

先生的話語。

解析:對尾聯(lián)的理解,可借助16題題干“不欲于賣花擔上看桃李,須樹頭枝底方見活精

神也”。在賣花擔上看桃花,終不如親自到樹頭枝底下真切,困為花兒原生態(tài)長要枝頭才能體會

到它們的活力精神。詩人引用魏了翁的名言間接表達了自己的治學觀點。這里有一個類比關(guān)系,

不在花擔上看桃李,要到枝頭看鮮花,類比研讀經(jīng)典不能停留在表面文字(如花擔看花),要

把經(jīng)典回歸到生活,方能獲得學問真諦(如枝頭看花之“活精神”)。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A.詩的首聯(lián)描述了當時人們不畏艱難、努力學習圣人之道的學術(shù)風氣。

B.詩人認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獲得,不能簡單依靠口耳相傳。

C.頸聯(lián)中使用“自”“親”二字,以強調(diào)要獲得真正學識必須親自鉆研。

D.詩人采用類比等方法闡明他的治學主張,使其淺近明白、通俗易懂。

【解析】詩意理解錯誤。學術(shù)風氣要結(jié)合全詩綜合理解。開篇詩人提出社會現(xiàn)象,陳述不

良學風(有點像韓愈《師說》)?!爸鹱止{來學轉(zhuǎn)難,逢人個個說曾顏”,人們一方面研讀經(jīng)典停

留于文字表面;另一方面言必稱曾顏,生怕別人說自己不懂,以此裝飾門面,顯出自己很懂的

樣子。從后面三聯(lián)的“皮毛”“參禪”“修仙”“看花”可以看出,首聯(lián)寫的不是當時人們“不

畏艱難、努力學習圣人之道”的學術(shù)風氣,而是“學習方法停留于文字表面、喜好不懂裝的”

不務(wù)實的學風。從全文構(gòu)思來看,本詩是論述類的說理詩,首聯(lián)針對社會現(xiàn)象提出問題,頷聯(lián)

分析問題,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解決問題。

這一項內(nèi)容,考生只要讀懂詩意,從全詩把把握作者主要觀點態(tài)度,很容易做出判斷。

16.詩的尾聯(lián)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賣花擔上看桃李,須樹頭枝底方見活精神也」

結(jié)合本詩主題,談?wù)勀銓@句話的理解。(6分)

【解析】以魏了翁的名言來解讀詩歌的主旨??疾禳c,詩句賞析,詩歌主旨,詩人的觀點

態(tài)度。

解題步驟:(1)詩句本義解讀。賣花擔上的桃花季花再好看,也沒有長在枝頭那樣有活力、

見精神。

(2)詩句的引申義。詩題“答友人論學”,由詩題“論學”聯(lián)想尾聯(lián)“觀花”具定藏有深

意。明寫觀花,實寫論學。由“觀花之理”引申到“論學之理”,治學不能停留于文字表面,

要深入到文字背后,親自悟得其中的思想精髓,這就好比在樹頭欣賞桃花季花方能體會其活力

精神。

(3)綜合評述。本題分值6分,前面兩點是必答,但是保險起見,我們還可以找到一個

得分點。從題干“結(jié)合本詩主題,談?wù)勀銓@句話的理解”來看,答題任務(wù)不僅是理解主題,

還有這句話的藝術(shù)手法、結(jié)構(gòu)作用、藝術(shù)效果方面的理解。如:詩人引用魏了翁名言,運用類

比手法,卒章顯志,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治學觀點。

這一答題模式可以概括為“A”“B”“A+B”。A和B是答題中的兩個必答項(A:詩句理解,

魏了翁的名言理解;B:詩句的深層含義,詩人引用這句詩表達了什么治學主張,詩歌的主題)。

然后再來綜合分析A+B所天空到的藝術(shù)效果。

【官方答案】16.(6分)①賣花擔上的桃李花雖然美麗,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指頭樹梢

的花朵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機活力;(3分翻譯詩句)②讀書治學不能滿足于道聽途說,要

認真閱讀經(jīng)典,深刻體會其中的精神內(nèi)涵。(3分引申義)

評分參考:每答出一點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

分。

【參考答案2】

①賣花擔上的桃花李花再好看,也不如長在枝頭那樣有活力、見精神;②治學不能停留于

文字表面,要深入到文字背后,從而親自悟得其中的思想精髓,這就好比在枝頭欣賞桃李方能

見其活力、精神;③尾聯(lián)卒章顯志,詩人引用魏了翁名言,運用類比手法,含蓄地表達了自己

的治學觀點。

(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試題評述】

試題選材的育人功能。本詩強調(diào)為學之風,不應(yīng)停留文字表面,要深入其中,親身實踐,

領(lǐng)會思想精髓,將經(jīng)典書本知識與個人實踐體驗結(jié)合。這種學習方法對于今天的青少年學生是

有指導借鑒意義的。在新高考改革中,由知識向能力的轉(zhuǎn)變,反對機械刷題,注重學生能力的

運用,也正與這種學風相吻合。

試題與教材內(nèi)容的隱性關(guān)聯(lián)。系統(tǒng)編教材選擇性必修中第一單元課文群文閱讀,就強調(diào)了

偉大的實踐精神。統(tǒng)編教材必修上第六單元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中的篇《師說》,其中“彼童子

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

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韓愈針對為師之道“小學而大遺”提出批判,“彼童子

之師”的教法與本詩中只注重以文字注釋方式來研讀經(jīng)典的學風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都是做“皮

毛”表面功,未得學習要旨。

試題與天津卷高考作文內(nèi)容的相似度。2023年高考天津卷作文引用周恩來對聯(lián)”與有肝

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無字處讀書”強調(diào)的是書本知識以外的社會生活實踐,真正讀

懂一本書,真正學得知識本領(lǐng),都要有一個與社會實踐相融合的過程。

02【2023年高考新課標II卷】《湖上晚歸》(林逋)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湖上晚歸

林逋

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

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

依稀漸近誅茅地陽,雞犬林蘿隱隱聲。

[注]誅茅地:詩中指人的居所。

【注釋輔讀】

1.林逋:宋杭州錢塘人,字君復。早歲游江淮間,后歸杭州,隱居西湖孤山二十年。種梅

養(yǎng)鶴,終身不娶,時稱“梅妻鶴子”。善行書,喜為詩,多奇句。卒,仁宗賜謚和靖先生。有

《和靖詩集》。

2.歸思:回歸的念頭。

3.望中:視野之中。

4.渾:簡直。

5.蓬瀛:蓬萊和瀛洲。神山名,相傳為仙人所居之處,亦泛指仙境。

6.晚晴:謂傍晚晴朗的天色。

7.翠羽:指翠鳥。

8.見避:避我。見,相當于“我

9.紅蕖:紅荷花。蕖,芙蕖。

10.裊:形容煙氣繚繞上騰的樣子。

11.依?。弘[約;不清晰。

12.誅茅地:芟除茅草。引申為結(jié)廬安居。詩中指詩人的居所。

13.隱隱:隱約不分明貌。

【詩意解讀】

標題:湖上晚歸

從湖上乘船晚上歸來。

首聯(lián):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

詩意:我躺臥船中,頭枕船舷,回家的念頭清清如水。視野之中,佳山妙水,簡直讓人

恐怕是進入了蓬萊、瀛洲那樣的仙境。

解析:作者與世隔絕,卻非常喜歡田園山水。首先點出自己乘船回家,途中景色迷人,仿

佛幻境。詩人頭枕船舷,歸意極濃,也許是因為很久沒有回到孤山了,心里一直牽掛著他的梅

花和野鶴。詩人舉目四望,周圍碧波蕩漾、云霧茫茫,小船好像正在蓬瀛仙界里穿行。才子不

慕功名,與權(quán)貴絕交,雖然生活儉樸,卻少了很多世俗的憂慮,心境澄清,快樂逍遙。

頷聯(lián):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詩意:長橋臥波,霜葉似火,秋色怡人;夕陽如血,云峰斜倚,晚晴正好。

解析:接下來進一步展現(xiàn)歸途中的靜態(tài)景象,''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睍r

值秋天、色彩斑斕,小橋流水、山寺云峰,都在夕陽晚照之中顯得非常寧靜,它們似乎都不想

打攪詩人的思緒,也好像正享受著璀璨晚霞的沐浴。

“橋橫、寺倚”,表現(xiàn)出景物悠然的狀態(tài),也委婉地抒寫出作者并不急于回家,而是很喜

歡這種幽靜和安閑的行程。

頸聯(lián):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

詩意:翠鳥裹著濕氣,疾飛而逝,如同在躲避我;紅色的蓮花亭亭玉立,香氣裊裊,又像

在迎接我。

解析:頸聯(lián)轉(zhuǎn)而描寫歸飛的小鳥和水中的紅蓮。剛下過一陣小雨,鳥兒的翅膀濕漉漉的,

正安靜地棲息在水草邊??椭鄣拇瑯@動了它,鳥兒趕緊振翅飛走。湖面上微風輕拂,粉紅色

的荷花姿態(tài)婀娜,仿佛正在熱情地歡迎詩人的歸來。作者采用擬人手法,”如見避、似相迎”,

細膩生動地展現(xiàn)了湖面上的動植物,也傳達出詩人愉悅的心情。如果詩人歸心似箭,心中就會

心無旁鷲,不可能如此細心地進行觀察和描摹。

尾聯(lián):依稀漸近誅茅地[注],雞犬林蘿隱隱聲。

詩意:依稀之間,我逐漸接近住所,從林木藤蘿的縫隙中傳來隱隱約約的雞鳴犬吠之聲。

解析:終于靠近目的地了,結(jié)尾表達了作者恬淡的心境。船兒雖然不緊不慢地在水面行駛,

但是因為風平浪靜,不知不覺地就到達了小島,詩人遠遠地就能聽到雞鳴、犬吠之聲。誅茅地,

引用屈原作品中的句子,“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作者以此表明自己甘心隱逸、不求名利的

決心。

【題目解析】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描寫自己乘船歸家途中所見,筆下畫面隨著行程逐次展開,自然流暢。

B.詩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暉的映照之下,有動有靜,多姿多彩,令人愉悅。

C.詩人如處仙境的感覺被人居之地的雞鳴狗吠之聲破壞,心情也發(fā)生了變化。

D.詩人調(diào)動多種感官,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狀物生動,筆觸鮮活而細膩。

15.C【解析】C.“被人居之地的雞鳴狗吠之聲破壞心情也發(fā)生了變化”錯。從全詩

來看,詩人乘船晚歸,先是望湖中山水美好景色,如入仙境;繼而寫“橋橫、寺倚”,詩

人很享受這種幽靜和安閑的行程;頸聯(lián)描寫歸飛的小鳥和水中的紅蓮,“如見避、似相迎”,

傳達出詩人愉悅的心情。不知不覺地中船兒就到達了目的地,詩人遠遠地就能聽到雞鳴、

犬吠之聲,歸家的感覺真好呀!詩人晚歸過程中心情也一直是恬淡安寧的,對自己的山

水自然生活是自得其樂的,雞鳴狗吠之聲與如處仙境的感覺并不矛盾,詩人晚歸的心情

從關(guān)至尾是一個感情基調(diào),寧靜、愉悅和悠然自得,并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

A詩人乘船歸家,先是“望”,整體感受是如入仙境,然后依次描寫了途中所見景物,小

橋流水,山寺云峰;翠鳥濕飛,紅蓮飄香;林木藤蘿,雞犬相聞。筆下畫面隨著行程逐次展開,

自然流暢。

B”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鼻锷?、晚晴,在秋日余暉的映照之下,長橋臥

波,云峰斜倚,晚晴正好,這些是靜景。翠羽濕飛,客舟的船槳驚動了鳥兒,鳥兒趕緊振翅飛

走,這是動景,動靜結(jié)合。

D有視覺描寫,“望中渾恐是蓬瀛。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有嗅覺描寫,

“紅蕖香裊似相迎”;有聽覺指定,“雞犬林蘿隱隱聲”。

16.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边@一觀點在本詩中是如何得到印證

的?請簡要分析。(6分)

【審題】題型為觀點評論型,以給出的文學評論觀點來解讀詩歌內(nèi)容。答題思路:先理解

評論觀點的內(nèi)容,要扣住觀點關(guān)鍵詞(物,我,色彩);再思考這一觀點在詩歌中的體現(xiàn);組

織答案分條表述。

【解析】

觀點理解?!耙晕矣^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指的是做為主體的人,在觀客體的物時,會

把個人的眼光、情感、觀點、態(tài)度投射到景物中,景物描寫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耙磺?/p>

景語皆情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答題任務(wù)?!斑@一觀點在本詩中是如何得到印證”,就是要求考生回答詩中所寫景物,表現(xiàn)

了詩人怎樣的“我之色彩”。思路:描寫了哪些“物”+體現(xiàn)了“我”的什么(主觀)色彩。結(jié)

合全詩,從頭至尾,一句句閱讀分析。

詩句理解

首聯(lián):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

解析:這兩句觀物,但沒直接寫物。

■“臥枕船舷”,詩人身心放松,快樂逍遙。第二句:“望中”后

面的景物雖然沒有直接描寫,但可通過“渾恐是蓬瀛”推測,詩人湖上晚歸,臥枕船舷,舉目

四望,周圍碧波蕩漾、云霧茫茫,小船好像正在蓬瀛仙界里穿行?!皽喛质桥铄本褪恰爸?/p>

之色彩”。湖上風景如畫,詩人恍若置身仙境,從中可以看出詩人此時此刻在回家的路上心境

澄清,快樂逍遙。可聯(lián)想《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

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蘇軾與友人夜游赤壁,泛舟江上;林逋湖上

晚歸,臥枕船舷,為何都有進入仙境的主觀感受,景美是一方面,更深層原因,還是做為主體

的人,此時內(nèi)心是因為快樂逍遙的,是淡泊寧靜的,如入仙境,恰是詩人心境澄清、寧靜閑適、

快樂逍遙的投射。湖上美景(物)一一仙境(我之色彩),表現(xiàn)了詩人“心境澄清,快樂逍遙”

的主觀色彩。

頷聯(lián):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解析:這兩句描寫的景物最為豐富。時值秋天、色彩斑斕,小橋流水、山寺云峰,都在夕

陽晚照之中顯得非常寧靜。理解詩人所描寫的湖上晚歸秋景圖背后的“我之色彩”,還要結(jié)合

首聯(lián)的“歸思清”。小橋流水、山寺云峰營造的寧靜悠然的意境,正是詩人心境的投射。其實

自然景物并不帶有感情色彩,正因詩人自己內(nèi)心的寧靜閑適投注其上,在詩人眼里景物才呈現(xiàn)

■“橋橫、寺倚”,表現(xiàn)出景物悠然的狀態(tài),委婉地抒寫出作者并不急于回

家,而是很享受這種幽靜和安閑的行程。小橋流水、山寺云峰(物)一一寧靜、美好而悠然,

表現(xiàn)了詩人“悠然自得,享受寧靜”的主觀色彩。

頸聯(lián):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

解析:這兩句的景物是飛鳥和紅?。ê苫ǎ?,一動一靜,視嗅結(jié)合,且運手擬人手法。相

對于頷聯(lián),“我之色彩”的理解要簡單些?!叭缫姳堋?,鳥兒似乎要避開行人;“似相迎”,粉紅

色的荷花姿態(tài)婀娜,仿佛正在熱情地歡迎詩人的歸來。擬人手法,將飛鳥和紅?。ê苫ǎ┤烁?/p>

化,其實是詩人的主觀感受投身到這些景物中,是詩人的想象而已。“如見避、似相迎“,特別

是“紅蕖香裊似相迎”,詩人的主觀情感非常明顯。

■飛鳥和紅蕖(物)一一如見避、似相迎(我之色彩),表現(xiàn)了詩人歸家的愉悅的心情。

尾聯(lián):依稀漸近誅茅地⑶,雞犬林蘿隱隱聲。

解析:最后兩句,寫詩人臨家所見所聞,“林蘿密密、雞犬聲聲船兒不知不覺就要到達

目的地一一誅茅地,詩人于林蘿密密中聞雞犬之聲。這里面的景物有誅茅地、林蘿、雞犬。誅

茅地,是個什么地呢?題目給出的注釋“誅茅地:詩中指人的居所”。這個注釋比較節(jié)省,其

實我們還可以從字面解讀,誅茅,就是芟除茅草;誅茅地,引申為結(jié)廬安居。誅茅地,其實引

用了屈原作品中的句子,“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

林蘿和雞犬,與“茅草”相應(yīng),可看出詩人居住地是野外山村

■結(jié)合詩題,詩人“湖上晚歸”,歸就是歸隱,詩人過著與世

無爭的隱居生活。誅茅地,林蘿,雞犬(物)一一甘心隱逸、不求名利(我之色彩)。

【官方答案】16.(6分)①詩人心境澄清:首句以“歸思清”三字,點出歸家途中,詩人

心靜如水,平和靜謐的內(nèi)心狀態(tài);②心境投射到外物:詩人眼中的景象,如橋、寺、翠羽、紅

蕖、浩渺的煙水等,或?qū)庫o安詳,或靈動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

評分參考:每答出一點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

給分。

【參考答案】①詩歌首聯(lián)“臥枕船舷歸思清”透露出愉悅閑適之心境,全詩景物都籠罩

上詩人的主觀色彩。②詩歌第二句寫小船仿佛在仙境穿行,詩人心情愉快,因而眼中所見景色

也格外美麗。③詩歌頷聯(lián)寫夕陽晚照中小橋流水、山寺云峰悠然寧靜的狀態(tài),恰是詩人內(nèi)心寧

靜閑適的投射。④詩歌頸聯(lián)描寫歸飛的小鳥和水中的紅蓮,“如見避、似相迎”,運用擬人手法

寫鳥兒避人飛走,荷花熱情歡迎,描寫細膩,同樣傳達出詩人回家之時愉悅閑適的心情。(6

分,每點3分,答對3點即可。)

【試題評述】題目典型,運用文學評論觀點解讀詩句內(nèi)容,考查考生對觀點的理解、結(jié)合

觀點解讀詩句的能力,體現(xiàn)了高考命題由知識向能力的轉(zhuǎn)變。題目從景物描寫角度出發(fā),要求

考生深層次解讀作者的“我之色彩”(主觀思想情感),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是一種考驗。

03【2023年高考全國甲卷】《臨江仙》(晃補之)

2023年新高考全國高考甲卷詩歌鑒賞題,選取的是宋朝詩人晁補之的《臨江仙?身外閑

愁空滿》,這是一首典型的“言情”之作,面對未來與友人的離別,詞人愈加珍視與朋友的相

聚時光,詞作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兩人間深厚的情誼。詞中有被后人贊為“絕妙”的兩句“柳

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本詞表達了珍惜友情、享受當下的情懷,切合當下畢業(yè)分別的情景,

容易引起考生共鳴。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

臨江仙

晃補之

身外閑愁空滿眼,就中歡事常稀。明年應(yīng)賦送君詩。試從今夜數(shù),相會幾多時。

淺酒欲邀誰共勸,深情唯有君知。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詞句注釋】

1.臨江仙:詞牌名,又稱《鴛鴦夢》《雁后歸》《庭院深深》。雙調(diào),上片五句,押三平韻,

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2.“身外”二句:一作“身外閑愁空滿眼,就中歡事常稀”。稀,一作“移,

3.細從今夜數(shù):一作“試從今夜數(shù)”。

4.相會:相聚。

5.淺酒欲邀誰勸:一作“淺酒欲邀誰共歡”。

6.東溪:泛指風景美好的地方。

7.近,一作“盡”。

【參考譯文】

這世間充滿閑愁,其中歡樂的事情常常很少。眼前雖是相聚,明年就應(yīng)當寫送別你的詩歌

了。從今夜開始細數(shù),到明年分離時還有多少相聚的時候呢。

淺酒無別人可勸,惟你能勸;深情無別人可知,也只有你才能知道。春天將盡,東邊的溪

山風景秀麗,可以與你同游。那里,柳枝垂下,江水倒影;雪花紛飛,梅花零落。

【詩作賞析】

上片:

身外閑愁空滿,眼中歡事常稀——與其他宋詞相比,前兩句顯得有些與眾不同:直接發(fā)議

論?!伴e愁”與“歡事”相對,“空滿”與“常稀”相對。“空滿”二字側(cè)重于滿。

明年應(yīng)賦送君詩。試從今夜數(shù),相會幾多時——雖然離別之日尚早,但是在作者看來,相

聚的時間越來越少。作者從歡愉的聚會想到不久后傷感的離別。由此可以看出詞人的情感細膩,

也傳遞出要珍惜友情,不負美好時光的含義。

詞的上片寫的是與友人在一起的酒筵歡會,卻以“眼中歡事常稀”來表現(xiàn),使歡樂也蒙上

一層愁苦的陰影。因為聚會稀少,故而特別珍惜;因為珍惜,故而更怕這段歡事的終結(jié);因為

怕它終結(jié)故而要仔細地數(shù)一數(shù)究竟還有多少個相聚的日子。作者真切地表述了細膩的心理活動,

很是耐人尋味。

下片:

淺酒欲邀誰勸,深情唯有君知——這個疑問句流露出友人離別之后,自己無人共飲的落寞,

詞人再次傳遞出今晚在一起暢飲的可貴。進而作者直接抒情,發(fā)出感慨:我對你的感情怎么樣,

只有你才能體會。這一句直接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與不舍。

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后三句是詞人想象之景。離別是避免不了

的,提前傷感更是杞人憂天。于是詞人豁達地與友人相約春天再聚首。春天不久后來到,東溪

又會是一片春光。到時候我們再暢飲歡聚,去看岸邊依依楊柳倒映水中,去賞雪中枝枝梅花凋

零。“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這兩句被后人贊為“絕妙詞人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詞,

邀約友人春日再聚,既安慰了即將遠去的友人,更安慰了自己對友人離別的不舍之情。將離別

的傷感融入一片春光之中,傷感中又帶有樂觀與豁達的情愫。

下片當以“東溪春近好同歸”為核心,表述了作者對生活的取向和希望。“淺酒”與“深

情”兩句,就其句式與內(nèi)涵而論,又是相互糾葛在一起的,這種筆法,本是《臨江仙》詞牌的

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性的寫作要求,其間有對比,有連結(jié),或為對仗,或為互文。這兩句是說:

淺酒無別人可勸,惟君能勸;深情無別人可知,惟君能知。這樣就把席間歡會的主客雙方的親

密關(guān)系交代了出來?!皷|溪”,即東邊的溪山,泛言風景秀麗之處,并不是實有的地名。選個好

去處,攜同歸隱共賞春光,也就不會再有異地分離的情況了一一這只不過是一種美好的愿望而

已。最后兩句是由“春近”二字引發(fā)出來的想象中的東溪美景:”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詞真實描寫了送別的場景,充分地表現(xiàn)出詞人對朋友的眷戀之情。

B.詞人時常感到缺乏快樂,而即將到來的離別又會強化這種愁悶的感受。

C.因不忍與朋友分別,詞人更珍惜當下,數(shù)算還剩下多少時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將到來,詞人希望與朋友同歸東溪游覽,共同欣賞春日的美景。

答案A【解析】A項,“真實描寫了送別的場景”錯誤。由“明年應(yīng)賦送君詩”可知,友人

是在明年離開,此為日常宴飲之作,不是真實描寫送別的場景。

15.詞的結(jié)尾兩句被后代評論家稱贊為“絕妙”,請簡要分析其妙處。(6分)

【審題】題目要求分析詩句的“妙處”,“妙處”是籠統(tǒng)的問法,欣賞詩句涉及多方位知識

點,可以從內(nèi)容和情感表達、修辭等表現(xiàn)手法、語言特點、結(jié)構(gòu)安排等方面切入??忌Y(jié)合

詩句具體內(nèi)容,找得分點。

【解析】“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意思是觀賞那江水中倒映的柳影和隱在雪中零落的

梅花。從意象角度來看,詞句選取春日的“柳影”和“梅花”作為典型意象,景物描寫的畫面

感強,寫出了風景之美好。

從虛實角度來看,運用虛寫的手法,想象在秀麗的春季邀約友人同去東溪岸邊,去觀賞依

依楊柳映在水面的倒影和枝枝梅花在白雪中紛紛零落。

從結(jié)構(gòu)(結(jié)尾)、內(nèi)容(寫景)和情感表達看,詞人以景結(jié)情,通過想象未來再聚之景,

表達了對即將再會的期盼,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詞,既安慰了即將遠離的友人,更表達出對友人

離別的不舍之情,將離別的傷感融入一片春光之中,傷感中又帶有樂觀豁達的情愫。

從詞語運用來看,用動詞“垂”“謝”賦予景物動態(tài)的美感,寫出楊柳的婀娜多姿和梅花

綻放后的零落之態(tài)。

【官方答案】15.(6分)①景物描寫的畫面感強:低垂的橋條在江水中映出倒影,雪中盛

開的梅花也開始凋落,正是一派美麗的春日風光,②以虛景寫真情:這里的美景并非寫實,而

是詞人心境的外部投射,詞人與友人感情深厚,想到能與友人相聚便心生歡喜。

評分參考:每答出一點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

分。

【參考答案】①想象(或虛寫):描繪想象中未來相聚時,東溪春日楊柳拂江、雪中梅謝

的情景,表達了詞人對即將再聚賞春的期盼。②以景結(jié)情:作者以春日美景收束全詞,邀約友

人春日再聚,既蘊含著對即將遠行的友人的安慰,也顯現(xiàn)出對待離別的樂觀豁達。③.用動詞

“垂”“謝”賦予“柳”“梅”動態(tài)的美感,寫出楊柳的婀娜多姿和梅花綻放后的零落之態(tài)。④

從意象角度來看,詞句選取春日的“柳影”和“梅花”作為典型意象,景物描寫的畫面感強,

寫出了風景之美好。

04【2023年高考全國乙卷】《破陣子》(陸游)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破陣子

陸游

看破空花塵世,放輕昨夢浮名。蠟屐登山真率飲,靠杖穿林自在行。身閑心太平。

料峭余寒猶力,廉纖細雨初晴。苔紙閑題溪上句,菱唱遙聞煙外聲。與君同醉醒。

【注釋輔讀】

1.破陣子:詞牌名。又名十拍子。雙調(diào),六十二字,平韻。2.陸游:(1125—1210)宋越

州山陰人,字務(wù)觀,號放翁。3.空花:佛教語。比喻紛繁的妄想和假相。4.浮名:虛名。5.

蠟屐:以蠟涂木屐。指涂蠟的木屐。6.空木杖:qidng靠竹杖。7.太平:恬淡,怡悅。8.料峭:

形容微寒。9.力:作動詞,有力。10.廉纖:lidnxidn細小,細微。多用以形容微雨。借

指細雨。11.苔紙:用水苔(藻類)制成的紙。12.菱唱:采菱人所唱之歌。13.遙聞:遠遠地聽

到。

【詩意解讀】

【詞意】

看透了充斥著紛繁妄想和假相的俗世,把如同昨夜舊夢般虛幻的虛名放到一邊。腳著涂過

蠟的木屐,拄著笛竹手杖,穿過樹林,登上山峰,率意地飲酒,自由地行走。此時的我,身心

安閑怡悅。

毛毛細雨停了,天氣剛剛轉(zhuǎn)晴。冬日殘余的寒氣仍然尖利。身在碧溪之上,悠然地在苔紙

上題寫詩句;耳畔傳來煙靄之外采菱人縹緲的歌聲。此刻,我想與您一同沉醉。

【賞析】

這是一首禪宗詩,''看破空花塵世”,作為一種處世的豁達人生態(tài)度而為士大夫所接受,也

融入了詩詞的創(chuàng)作活動之中。禪宗對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是全面而又有深刻的,它豐富了詩詞

的創(chuàng)作,并且推動了詩詞的深入發(fā)展。

看破空花塵世,放輕昨夢浮名??雌?輕放,一方面是詩人超塵脫俗、淡泊灑脫這一情懷

的外在表現(xiàn)與自結(jié)果,一方面何嘗不是詩人求而不得人生空老的無奈慰解呢?總之,此二句直

接點明詩人的人生態(tài)度,奠定了全詞的基調(diào)。

蠟履登山真率飲,核杖穿林自在行。身閑心太平。詩人穿著蠟屐、拄著冗杖,穿林登山,

暢飲漫行,通過衣著裝束、行為活動的細節(jié),一個身閑心逸優(yōu)游山林的幽人雅士形象躍然紙上。

身閑心太平,既是直抒胸臆,又可以說是用典,都充分地表現(xiàn)了詩人此刻的心態(tài)。

料峭余寒猶力,廉纖細雨初晴。此二句寫景,在詩人筆下,毛毛雨剛停,天氣剛剛放晴,

但是冬日殘余的寒氣仍然尖利侵入。詩人描摹了一幅細雨初歇、余寒猶力的初春山林圖,應(yīng)該

說是一幅哀景。詩人這樣寫,一則以哀景襯樂情,即使景色慘淡仍然無法影響詩快樂的心情,

足見詩人情緒的高昂;一則結(jié)合上文,詩獨自一人在如此寥落、暗淡、冷寂的山林中,卻仿佛

找到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似乎詩人原本就屬于這里一樣。

苔紙閑題溪上句,麥唱遙聞煙外聲。與君同醉醒。前二句寫詩人在紙上閑題詩句,耳畔傳

來遠處采菱人縹緲的歌聲。這份您閑讓人想起放翁《臨安春雨初霽》中“矮紙斜行閑作草,晴

窗細乳細分茶”的句子,多么熱悉的情境??!然而放翁的清閑之中總是夾雜著濃濃的失意與無

奈。畢竟,誰能相信一位彌留之際仍然喊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

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愛國志士,會如此輕松地逍遙于丘壑泉石之間呢?與君同醉醒,醉

醒,應(yīng)該是偏義復詞,偏在“醉”。此句的意思,即詩人要與君同醉。君,所指不明。此句表

意的重心在“同醉醒”三字,如此寫,一方面進一步表現(xiàn)了詩人縱情山水、忘懷得失的超脫,

可以說是整首詩情感的高潮;一方面,“同醉”,又流露出詩人借酒消愁、但愿長醉不愿醒的隱

秘心曲,折射出詩人英雄空老的憤懣與無奈。

陸游長壽(85歲)且高產(chǎn),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是目前存世詩作最多的詩人,留有

9000余首詩作和大量文稿,也難怪被人稱為詩人中的“勞?!薄j懹蔚拈L壽源于他對生活的熱

愛,他愛美食、愛旅行、愛養(yǎng)貓、會養(yǎng)生……多重技藝、多元生活,給他貼上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