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23-2024學(xué)年高一物理上學(xué)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湖北省宜昌市2023-2024學(xué)年高一物理上學(xué)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湖北省宜昌市2023-2024學(xué)年高一物理上學(xué)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湖北省宜昌市2023-2024學(xué)年高一物理上學(xué)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湖北省宜昌市2023-2024學(xué)年高一物理上學(xué)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7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8~10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1.手機導(dǎo)航APP極大方便了“不識路”的駕車一族,如圖為某車主從宿遷到南京的手機導(dǎo)航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242公里”指的是位移B.圖中“3小時11分”指的是時刻C.圖中“7:43”指的是時間間隔D.研究汽車在導(dǎo)航圖中的位置時,可把汽車看作質(zhì)點【答案】D【解析】【詳解】A.圖中“242公里”是指汽車運動軌跡的長度,指的是路程,故A錯誤;B.圖中“3小時11分”指的是一段時間間隔,不是時刻,故B錯誤;C.圖中“7:43”指的是汽車到達的時刻,故C錯誤;D.研究汽車在導(dǎo)航圖中的位置時,汽車的形狀和大小可忽略不計,可把汽車看作質(zhì)點,故D正確。故選D。2.如圖所示,小明正在擦一塊豎直放置的黑板。下列關(guān)于擦黑板的幾種說法正確的是()A.黑板擦與黑板間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B.摩擦力的大小一定與黑板擦的重力成正比C.壓力越大,黑板與黑板擦之間的摩擦力越大D.若黑板擦不小心脫手,則其在自由下落的過程中也可能把字擦掉【答案】C【解析】【詳解】A.黑板擦相對黑板滑動,所以是滑動摩擦力,故A錯誤;B.摩擦力的大小與手壓黑板擦的力成正比,與黑板擦的重力無關(guān),故B錯誤;C.根據(jù)滑動摩擦力公式可知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成正比,所以壓力越大,黑板與黑板擦之間摩擦力越大,故C正確;D.若黑板擦不小心脫手,板擦對黑板的壓力為零,所以他們之間沒有摩擦力,即在自由下落的過程中不可能把字擦掉,故D錯誤。故選C。3.有一輛汽車在一個沙塵暴天氣中以的速度勻速行駛。司機突然模糊看到正前方十字路口有一個老人跌倒在地。他立即剎車,剎車后加速度大小為,則()A.經(jīng)汽車速度的大小變?yōu)锽.汽車剎車后內(nèi)的位移為C.汽車在第末、第末、第末的速度之比為3:2:1D.汽車第一個內(nèi),第二個內(nèi),第三個內(nèi),第四個內(nèi)位移之比為1:3:5:7【答案】B【解析】【詳解】A.汽車的剎車時間為經(jīng)汽車速度的大小變?yōu)榱悖蔄錯誤;B.汽車剎車后內(nèi)的位移和4s內(nèi)的位移相同故B正確;C.將減速運動看成加速度運動可知,汽車在第末的速度為零、第末、第末、第末的速度之比為1:2:3,故C錯誤;D.將減速運動看成加速度運動可知汽車第一個內(nèi),第二個內(nèi),第三個內(nèi),第四個內(nèi)位移之比為7:5:3:1,故D錯誤。故選B。4.質(zhì)量為m的物體用輕繩AB懸掛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緩慢拉動繩的中點O,如圖所示。用T表示繩OA段拉力的大小,在O點向左移動的過程中()A.F逐漸變大,T逐漸變大 B.F逐漸變大,T逐漸變小C.F逐漸變小,T逐漸變大 D.F逐漸變小,T逐漸變小【答案】A【解析】【詳解】繩OB段拉力的大小始終等于物體的重力mg,故保持不變,設(shè)OA段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由受力分析可知在O點向左移動的過程中,角逐漸變大,故F逐漸變大,T逐漸變大。故選A。5.如圖所示的位移(x)一時間(t)圖像和速度(v)一時間(t)圖像中給出四條圖線,甲、乙、丙、丁代表四輛車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運動的情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車做曲線運動,乙車做直線運動B.時間內(nèi),甲車通過的路程大于乙車通過的路程C.時間內(nèi),丁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丙車的平均速度D.時間內(nèi),丙車的加速度始終小于丁車的加速度【答案】C【解析】【詳解】A.因x-t圖像只能描述直線運動,則甲車和乙車都做直線運動,選項A錯誤;B.時間內(nèi),甲乙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則甲車通過的路程等于乙車通過的路程,選項B錯誤;C.因v-t圖像的面積等于位移,可知在時間內(nèi),丁車的位移大于丙車的位移,則丁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丙車的平均速度,選項C正確;D.因v-t圖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在時間內(nèi),丙車的加速度先小于丁車的加速度,后大于丁車的加速度,選項D錯誤。故選C。6.如圖所示,輕質(zhì)光滑滑輪兩側(cè)用細繩連著兩個物體A與B,物體B放在水平地面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A、B均靜止。已知A和B的質(zhì)量分別為、,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下述正確的是()A.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可能為0 B.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為C.地面對B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上 D.地面對B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左上方【答案】D【解析】【詳解】AB、物體B在繩子拉力作用下有向右運動的趨勢而保持相對于地靜止,地面對B一定有靜摩擦力。根據(jù)平衡得因為B對地面有摩擦力,則壓力一定不為零故AB錯誤;CD.地面對B的作用力為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大小與拉力和重力的合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因為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方向斜向右下方,則地面對B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左上方。故C錯誤,D正確。故選D。7.甲乙兩車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運動,其v-t圖像如圖所示,圖中△OPQ和△OQT的面積分別為S1和S2(S2>S1)。初始時,甲車在乙車前方S0處,則()A.若S0<S1,兩車相遇2次 B.若S0=S2,兩車相遇1次C.若S0=S1+S2,兩車相遇1次 D.若S0=S1,兩車相遇2次【答案】A【解析】【詳解】由圖像可知,在T時間內(nèi),甲車的位移為S2,乙車的位移為S1+S2,兩車在T時間內(nèi)的位移差為S1。A.若S0<S1,在T時刻乙車超過了甲車,之后因為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又會反超,故兩車相遇2次,故A正確;B.若S0=S2,則在T時間內(nèi)有S0=S2>S1,在T時刻兩車不相遇,且此時甲車在前,乙車在后,而后甲車的速度更快,兩車不會相遇,故B錯誤;C.若S0=S1+S2,在T時刻兩車不相遇,且此時甲車在前,乙車在后,而后甲車的速度更快,兩車不會相遇,故C錯誤;D.若S0=S1,兩車在T時刻會相遇,在此之后,甲車的速度更快,所以兩車只相遇一次,故D錯誤。故選A。8.在物理學(xué)中,科學(xué)家們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物理學(xué)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類比法、科學(xué)假說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關(guān)于所用物理學(xué)研究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zhì)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理想化模型法B.在推導(dǎo)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成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控制變量法C.根據(jù)速度定義式,當非常小時,就可以表示物體在某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采用了類比法D.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采用了將實驗和邏輯推理相結(jié)合的方法【答案】AD【解析】【詳解】A.質(zhì)點是忽略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將物體理想的看成具有質(zhì)量的點,A正確;B.推導(dǎo)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時,采用是微元法,B錯誤;C.極短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時速度,采用了極限思想,C錯誤;D.伽利略對實驗反映的規(guī)律,通過邏輯推理,得出自由落體的運動規(guī)律,D正確。故選AD。9.一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體從距離地面45m高的空中由靜止開始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A.物體下落的時間是4sB.第1秒內(nèi)下落的高度是5mC.物體落地前瞬間的速度是40m/sD.整個下落過程的平均速度是15m/s【答案】BD【解析】【詳解】A.根據(jù)公式得,物體運動的時間A錯誤;B.1s末的速度第1秒內(nèi)下落的高度B正確;C.物體落地前一直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物體落地前瞬間的速度C錯誤;D.整個下落過程的平均速度D正確。故選BD10.如圖所示,固定斜面上疊放著A、B兩木塊,木塊A與B的接觸面是水平的,水平力作用于木塊A,使木塊A、B保持靜止,且。則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木塊A一定受4個力作用B.木塊B一定受5個力作用C.增大后,A、B仍靜止,則木塊B對斜面的壓力大小一定變大D.增大后,A、B仍靜止,則斜面對木塊B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變【答案】ACD【解析】【詳解】A.以木塊A為對象,根據(jù)受力平衡可知,木塊A受到重力、B的支持力、水平推力和B的摩擦力,故A正確;B.以A、B為整體,設(shè)A、B的質(zhì)量分別為,,當斜面對B的摩擦力為零;可知斜面對B可能有摩擦力作用,也可能沒有摩擦力作用;以木塊B為對象,木塊B受到重力、A的壓力、A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可能存在斜面的摩擦力也可能不存在),木塊B可能受到4個力,也可能受到5個力,故B錯誤;C.增大后,A、B仍靜止,以A、B為整體,垂直于斜面方向根據(jù)受力平衡可得可知隨著增大,斜面的B的支持力一定變大,則木塊B對斜面的壓力一定變大,故C正確;D.增大后,A、B仍靜止,以A、B為整體,若一開始滿足則斜面對B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為增大后,若滿足則斜面對B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大小為則可能滿足故D正確。故選AC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11.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線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1)某次實驗中B的指針位置如圖所示,其讀數(shù)為______N。(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xué)方法是______。A.理想實驗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變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圖乙中F與F'兩力中,方向和細繩AO方向相同的是______(選填F或);(4)下列實驗要求中必要的是______。A.兩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互成的角度一定為90°B.兩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一定都比橡皮筋的拉力小C.兩次拉橡皮筋時,要將橡皮筋結(jié)點拉到同一位置O,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兩次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某一只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而保持橡皮筋結(jié)點位置不變,只需調(diào)整另一只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即可【答案】①.3.98##3.99##4.00##4.01##4.02②.B③.④.C【解析】【詳解】(1)[1]彈簧秤最小刻度為0.1N,某次實驗中B的指針位置如圖所示,其讀數(shù)為4.00N。(2)[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xué)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選B。(3)[3]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F(xiàn)是兩個力合力的理論值,而是兩個力合力的實驗值,則方向和細繩AO方向相同的是;(4)[4]A.兩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之間的夾角大小要適當,但不一定互成的角度一定為90°,選項A錯誤;B.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則兩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不一定都比橡皮筋的拉力小,選項B錯誤;C.兩次拉橡皮筋時,要將橡皮筋結(jié)點拉到同一位置O,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兩次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效果相同,選項C正確;D.若只增大某一只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而保持橡皮筋結(jié)點位置不變,則另一只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都需要調(diào)節(jié),選項D錯誤。故選C。12.某一學(xué)習(xí)小組的同學(xué)想通過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的點跡來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在該實驗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A.打點計時器應(yīng)固定在長木板上,且靠近滑輪一端B.常見的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交變電源C.應(yīng)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放小車D.牽引小車的鉤碼個數(shù)越多越好(2)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如圖所示,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其中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則根據(jù)紙帶,回答下列問題:①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______s;②根據(jù)紙帶上數(shù)據(jù),則計數(shù)點1時小車對應(yīng)的速度為:v1=______m/s;③據(jù)此可求出小車從0到4計數(shù)點內(nèi)的加速度為a=______m/s2。(本題所有計算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小數(shù))?!敬鸢浮竣?BC##CB②.0.1③.0.36④.0.38【解析】【詳解】(1)[1]A.打點計時器應(yīng)固定在長木板上遠離滑輪的一端,選項A錯誤;B.常見的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交變電源,選項B正確;C.應(yīng)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放小車,選項C正確;D.要使的小車的加速度大小適當,則牽引小車的鉤碼個數(shù)多少要適當,不是越多越好,選項D錯誤。故選BC。(2)①[2]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T=0.1s;②[3]計數(shù)點1時小車對應(yīng)的速度為③[4]小車從0到4計數(shù)點內(nèi)的加速度為13.為檢測某賽車的加速性能,試驗人員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啟動了該賽車。啟動后賽車的運動可看成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測定啟動后6s內(nèi)賽車的位移為90m。求:(1)該賽車的加速度大??;(2)該賽車在4s末的速度大?。唬?)該賽車在第3s內(nèi)的位移大小?!敬鸢浮浚?)=5m/s2;(2)=20m/s;(3)=12.5m【解析】【詳解】(1)根據(jù)解得=5m/s2(2)根據(jù)可得=20m/s該賽車在4s末的速度為20m/s。(3)根據(jù)可知,汽車在2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10m汽車在3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22.5m所以汽車在第3s內(nèi)的位移大小=12.5m14.如圖所示,用F=80N的水平力拉一個重G=200N的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求:(1)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2)若將力F增大到100N,物體受到摩擦力的大小;(3)若力F大小仍為80N,方向改為與水平面成30°斜向右上方,在物體繼續(xù)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