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屆高考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之文言虛詞(者、也、焉、何)(含答案)_第1頁
2023-2024屆高考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之文言虛詞(者、也、焉、何)(含答案)_第2頁
2023-2024屆高考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之文言虛詞(者、也、焉、何)(含答案)_第3頁
2023-2024屆高考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之文言虛詞(者、也、焉、何)(含答案)_第4頁
2023-2024屆高考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之文言虛詞(者、也、焉、何)(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2024屆高考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之文言虛詞(者、

也、焉、何)(含答案)

文言文閱讀之文言虛詞(者、也、焉、何)

【筆記區(qū)】

“者”的用法

(一)表示“……的”,它可以把方位詞、形容詞、動詞以及形容

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名物化,相當(dāng)于“……的(人、事、物)”"……

的樣子”(“……似的”)等等。這種情況下的“者”,一般稱之為代詞,

也有人稱之為助詞C

1、”……的(人、事、物)”

“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J(《勸學(xué)》)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J(《醉翁亭記》)

2、"……的樣子”……似的”)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保ā肚H》)

“言之,貌若甚戚者J(《捕蛇者說》)

3、“……的”,后置定語的標(biāo)志。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保ā恶R說》)

“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自名蟹殼青J(《聊齋志異喉

織》)

4、“……的”,語氣助詞”的二放在陳述句末,表示陳述結(jié)束。

這樣的“者”,也會有指代的含義,但主要是表達(dá)語氣。

“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J(《石鐘山記》)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J(《莊子?庖丁解?!罚?/p>

(二)表提示、停頓

1、”者”放在主語后,在句中構(gòu)成“者……也”結(jié)構(gòu),這是文言

文中典型的判斷句式。其中包括“一般判斷句”和“因果判斷句

在一般判斷句中,“者”起著提示、停頓、引出下文的作用。

“陳勝者,陽城人也J(《史記?陳涉世家》)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J(《廉頗藺相如列傳》)

在“因果判斷句”中,“者”相當(dāng)于“……的原因(是)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鰭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J(《勸

學(xué)》)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J(《鄒忌諷齊王納諫》)

2、在假設(shè)復(fù)句中,“者”相當(dāng)于“……的””……的話”,也有提

示、停頓、引出下文的作用,句尾一般不用“也”呼應(yīng)。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J(《孟子》)

“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J(《游褒禪山記》)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J(《鴻門宴》)

“諸將吏敢復(fù)有言當(dāng)迎操者,與此案司!”(《資治通鑒》)

(三)其他

1、用在時間詞后面,表示“...的時候”

“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保ā睹饕拇L錄》)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J(《鴻門宴》)

2、用在數(shù)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事物。相當(dāng)于“件、條、種、

樣”之類。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

記》)

“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戰(zhàn)》)

“也”的用法

“也”是語氣助詞°經(jīng)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種語氣。

1.表示判斷語氣的,如:

“死生,晝夜事也?!保ā丁粗改箱洝怠泛笮颉罚?/p>

“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保ā蹲笾乙愎菔隆罚?/p>

2.表示肯定語氣的,如:

“昔人云:’將以有為也(《〈指南錄〉后序》)

“吾上恐負(fù)朝廷,下恐愧吾師也?!保ā蹲笾乙愎菔隆罚?/p>

3.表示疑問語氣的,如: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

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

竊符救趙》)

4.表示感嘆語氣的,“也”表示疑問語氣和感嘆語氣,句中

一般要用疑問代詞C如:

“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

(《莊暴見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

齊王納諫》)

5.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如:

“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fù)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J(《送

東陽馬生序》)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焉”的用法

兼詞

1、相當(dāng)于“于之”、“于此”、“于彼

“三人行,必為我?guī)熝?。“(在其中)(《論語》)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埃◤倪@里)(《勸學(xué)》)

“五人者,蓋當(dāng)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在

這件事情上)(《五人墓碑記》)

2、相當(dāng)于“于何”,可譯為“在哪里”“從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詞

1、相當(dāng)于“之

“猶且從師而問焉J(《師說》)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J(《五人墓碑

記》)

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齊桓晉文

之事》)

(三)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相當(dāng)于“了”、“啊“呢”。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J(《六國論》)

“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J(《齊桓晉文之事》)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dāng)于“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xué)而大遺?!?/p>

(《師說》)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保ā冻?/p>

壁賦》)

3、作詞尾,相當(dāng)于“然”,譯為“……的樣子”"……的

“盤盤焉,困國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阿房宮賦》)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襤硅焉J(《石鐘山

記》)

“何”的用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dú)作謂語,句子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

什么”“什么原因一

“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J(《廉頗藺相如列

傳》)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

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

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

2.用在形容話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

這樣"0

“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三)作語助詞,相當(dāng)于“啊”O(jiān)

“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J(《孔雀東南飛》)

(四)通“呵”,喝問。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J(誰何:喝問他是誰。意思是檢查盤

問。)(《過秦論》)

(五)“何”組成的雙音節(jié)詞

1.【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么樣”

“怎么辦”“為什么”。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

2.【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月于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jù)

“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dāng)于“拿什

么”“憑什么”等。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J(《觸

龍說趙太后》)

3.【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o

“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

____________(《促織》)

4.【何乃】譯為“怎能”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J(《孔雀東南飛》)

【例題一】

一、說出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字的用法。

1.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2.此三者,吾遺恨也。

3.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4.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5.雷霆乍驚,宮車過也。

6.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7.是說也,人常疑之。

8.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9.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

怪也歟?

二、選擇題

1.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也”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兩項是

()

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A.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B.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C.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2.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者”字與例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自命“蟹殼青

A.廉頗者,趙之良將也。B.集謝莊

少年之精技擊者而詔之。

C.今者項莊舞劍,其意常在沛公也。D.屈原者,

名平,楚之同姓也C

三、趣味題,解釋以下文段,說出各個虛詞的用法和意義。

1.甲:“師道之不傳也(1)久矣,汝何以能復(fù)之也(2)?”

乙:“吾將勸勉督責(zé)以行之也(3)J

甲:“汝之言,金玉也(4)o汝之心胸,吾輩何能及也(5)?”

2.李白者(1),詩仙也,為當(dāng)國者(2)所拒,遂游于此山。今

者(3),山中與幽人對酌,乃一澆其心中塊壘也。想當(dāng)年力士脫靴,

楊妃捧硯,此二者(4)乃其得罪之源,亦其個性之張揚(yáng),故雖仕途

失意,仍不輟偉志,發(fā)之于詩,其詩傳于后世者⑸不可勝計,遂成

其萬世英名。

【例題二】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焉”的用法,并解釋其含義。

①故錢塘之人日日候焉(《柳毅傳》)

②吳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記》)

③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

事》)

④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燭之武退秦師》)

二、下列句子中的“焉”都是語氣詞的一組是()

①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勾踐滅吳》)

②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季氏將伐顓

臾》)

③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報任安書》)

④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燭之武退秦師》)

⑤于我心有戚戚焉。(《齊桓晉文之事》)

⑥不然者,吾何辭焉?(《柳毅傳》)

⑦何處不勉焉?(《報任安書》)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

②③④⑤⑦D.③④⑤⑥⑦

三、解釋句中“何”字的意義和用法。

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2.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3.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4.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ɡ畎住豆棚L(fēng)十九首其三》)

5.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

6.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習(xí)題一】

一、解釋句中“者”字的意義和用法

1.而記游者甚眾。

2.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3.將藏之于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4.用實者成實時采。

5.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6.此三者,吾遺恨也。

7.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8.陳涉者,陽城人也。

9.噌眩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10.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11.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1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3.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14.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二、解釋各句中“也”的意義以及用法。

L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2.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3.死生,晝夜事也。

4.即不忍其毅棘,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5.雷霆乍驚,宮車過也。

6.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8.古之人不余欺也。

9.昔人云:”將以有為也。”

10.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11.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

12.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

也?

13.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14.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15.當(dāng)相與共謀之,勿令姊有窮途之慮也。

16.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

17.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18.是說也,人常疑之。

19.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20.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fù)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22.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币灰环蜃又^也

23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

24.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25.豈獨(dú)伶人也哉!

26.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

怪也歟?

27.《史記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

【習(xí)題二】

一、1.解釋各句中“焉”的意義以及用法。

⑴于是余有嘆焉。

⑵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⑶萬鐘于我何加焉。

⑷君何患焉。

⑸石空石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6)盤盤焉,困困焉。

⑺或師焉,或否焉,小學(xué)而大遺。

⑻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⑼晉國,天下莫能強(qiáng)焉。

(10)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11)非日能之,愿學(xué)焉。

?而人之所罕至焉。

(⑶吳人焉敢攻吾邑。

(⑷且焉置土石C

(15)彼有人焉,未可圖也。

(16)永之人爭奔走焉。

?公輸子自魯南游楚,焉始為舟戰(zhàn)之器。

?若赴水火,入焉焦沒耳。

2.下列加點(diǎn)的“焉”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

A.于亂石之間擇其一二扣之,荏荏焉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yuǎn)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D.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

E.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3.判斷“焉''在文中的意義。

靖之戰(zhàn),秦軍過靖山之間,見峭峭1焉,狹狹焉,未料及有伏2

焉,山上大石紛落,但大呼“且3焉置土石”,別無他法,故致大敗。

于是余有嘆4焉,驕而輕敵,5焉能不敗?如此,縱萬軍于之何加6

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7焉,則必?zé)o顏世上矣。

二、解釋句中“何”字的意義和用法。

1.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2.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4.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其間旦暮聞何物?(《琵琶

行》)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

6.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7.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古風(fēng)十九首其三》)

8.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ā读婀賯餍颉罚?/p>

9.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石壕吏》)

10.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

11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12何以哉?(《曹劌論戰(zhàn)》)

13.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14.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15.奈何取之盡錨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16、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何”字的意義與例句相同是()

例: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來何操

C.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D.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17、判斷“何”在文中的意義。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謬也,懂其理者,2何可勝道也哉?然

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據(jù)4何為?原其理,當(dāng)為愛之深也。可

見,情之誤,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

以良策教我,8何如?

【習(xí)題三】

天無私覆也,地?zé)o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行其

德而萬物得遂長焉C

堯有子十人,不與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與其子而授禹。

至公也。

晉平公問于祁黃羊[1】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

羊?qū)υ唬骸敖夂伞!逼焦唬骸敖夂亲又鹦啊睂υ唬骸熬龁柨桑?/p>

非問臣之仇也J平公曰:“善J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居有間,平

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日:“午可?!逼焦唬?/p>

“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J平公曰:“善J

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

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p>

墨者有柜子腹,居秦。其子殺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長矣,

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誅矣,先生之以此聽寡人也腹對日:

“墨者之法曰:'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此所以禁殺傷人也。夫禁殺

傷人者,天下之大義也。王雖為之賜,而令吏弗誅,腹不可不行墨者

之法J不許惠王,而遂殺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義,

巨子可謂公矣。

(取材于《呂氏春秋?去私》)

注釋:【1】祁黃羊:人名,晉國大臣。后文解狐、午、腹(tun),

均為人名。

下列各組句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A.其誰可而為之/君知其難也B.午非子之子

邪/今者有小人之言

C.而遂殺之/后遂無問津者D.傷

人者刑/同予者何人

【習(xí)題四】

1.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與“吾嘗終日而思矣”的“而”

字相同的一項是()

A.猶且從師而問焉。B.技扶搖而上

者九萬里。

C.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D.一夫作難而

七廟糜

2.下列各句中“則”字的意義和用法與“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的“則”相同的一項是()

A.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B.問其深,則其

好游者不能窮也

C.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D.于其身也,則

恥師焉

3.下列句中“為”與例句中的“為”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身死人手,為天下笑。

A.慎勿為婦死,貴賤輕何薄B.不足為外人

道也

C.公為我獻(xiàn)之D.吾屬今為之

虜矣

4.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且”與“猶且從師而問焉”中的“且”意

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且舉世而譽(yù)之而不加勸B.卿但暫還家,吾

今且報府。

C.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辭D.且適南冥也

5.下列句中加點(diǎn)字“焉”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猶且從師而問焉/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B.且焉置土石/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C.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小山下,怪石亂臥,

針針叢棘,青麻頭伏焉。

D.寡人無復(fù)與焉/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

6.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乎”字用法和意義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B.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C.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己后矣。

D.知不可乎驟得

7.下列句中加點(diǎn)字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若入前為壽久

A.若毒之乎B.不見若影,

大類女郎也

C.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取D.其視下矣,亦若是則

已矣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縱一葦之所如何陋之有?

B.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

C.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

羽化而登仙。

D.作師說以貽之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9.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A.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B.是誰之過與

C.久之,目似寞,意暇甚。D.愛其子,擇師而

教之

10.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娘以指叩門扉曰

A.夫夷以近,則游者眾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率以貨竄名軍伍中D.鑄以為金人

十二

11.與“苛政猛于虎也''中"于”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不拘于時B.冰,水為之,而

寒于水。

C.虎兜出于柳,龜玉毀于梗中D.于人為可譏,而在己

為有悔

12.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的字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不如因而厚遇之思所加,則思無

因喜以謬賞

B.楚左尹項隹者,項羽季父也____________今者出,未辭也

C.頃之,持一象笏至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D.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

壁之下

13.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的字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盤盤焉,困困焉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

B.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____________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C.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取背若太山,翼若

垂天之云

D.且為之奈何?誓不相隔卿,且

暫還家去

14.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的字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____________)

A.為仲卿母所遣為君翻作《琵琶

行》

B.其文漫滅,獨(dú)其為文猶可識則其好游者不能

窮也

C.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今其智乃反不能

D.而況于明哲乎?知不可乎驟得

15.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的字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愛而不見,搔首跳膈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B.戒奢以儉邠寧節(jié)度使白孝德

以王故,戚不敢言

C.因擊沛公于坐因賓客至藺相

如門謝罪

D.辭樓下殿,輦來于秦移其民于河?xùn)|

16.與“至于顛覆,理固宜然”一句中的“然”的意義、用法相

同的一項是()

A.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B.不復(fù)挺者,糅

使之然也

C.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己少D.成然之

17.與“客有吹洞簫者”中的“者”字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邠人偷嗜暴惡者B.今者項莊拔

劍舞

C.非蛇鰻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18.比較下列各組加點(diǎn)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是社稷之臣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③涂有餓草而不知發(fā)④鍥而舍之,朽木

不折

A.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B.①與②不同,③與

④也不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D.①與②相同,

③與④不同

19.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的字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假輿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

B.則與一生彘肩/無乃爾是過與

C.師不必賢于弟子/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D.家祭無忘告乃翁/若事之不濟(jì),此乃天也

20.與“夜則以兵圍所寓舍”中“所”字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

項是()

A.秋毫不敢有所近B.故余雖愚,

卒獲有所聞。

C.不數(shù)十步,回望女與羊,俱亡所見矣。D.舉所佩玉玦以示之

者三

21.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的字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且爾言過矣臣死且不顧,卮酒安足辭!

B.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吾嘗終日而思矣

C.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欲茍順?biāo)角?,則

告訴不許

D.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

22.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的字意義、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問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漢

B.其制稍異于前問其深,則其

好游者不能窮也

C.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____________雷霆乍驚,宮車

過也

D.人非生而知之者。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

乎東西。

23.與“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中“其”字的意義、用法相同的

一項是()

A.其皆出于此乎B.臣從其計,大王亦

幸赦臣。

C.秦王恐其破璧。D.而余亦悔其隨之而

不得極夫游之樂

24.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的字意義、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鰥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毛先生以三寸之舌

B.蟹六跪而二螯/劍閣崢噪而崔嵬

C.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D.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

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

25.下列句中“因“字,與“因為長句,歌以贈之”的因相同一項

是()

A.蒙故業(yè),因遺策B.踐華為城,因河為

C.因招樊噲出D.秦軍解,因大破之

26.下列句子與“壯士,能復(fù)飲乎”中“乎”的意義、用法相

同的一項是()

A.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B.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C.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D.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27.下列句中與“豎子不足與謀”的“與”字意義、用法相同的

一項是()

A.合從締交,用與為一B.雖與府吏要,

渠會永無緣

C.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D.孰與君少長

28.下面各組中加點(diǎn)的字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此天子之氣也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

吾,吾從而師之。

B.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他日汝當(dāng)用之哀吾生之須臾

D.臣俱以表聞雖董之以嚴(yán)刑

29.下列句子與“某所,而母立于茲”中的“所”字的意義用法

相同的一項是()

A.此予之所得也B.與其所以失之者

C.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D.茍非吾之所有,雖一

毫而莫取

30.下列句子與“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的“為”字的意

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臣為韓王送沛公B.念橋邊紅藥,年年

知為誰生

C.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D.耳得之而為

31.下列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②一日之內(nèi),一

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③其為惑也終不解矣④其聲嗚嗎然

A.①與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

C.①②不相同,③④也不相同D.①②不相同,③④

相同

32.下面各組中加點(diǎn)的字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B.其賢不及孔子/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

C.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則將焉用彼相矣

0.辭樓下殿,輦來于秦/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復(fù)習(xí)任務(wù)

【童生試】

李庸傳

李席,字方叔,其先自郛徙華。鷹六歲而孤,能自奮立,少長,

以學(xué)問稱鄉(xiāng)里。

謁蘇軾于黃州,贄文求知。軾謂其筆墨瀾翻,有飛沙走石之勢,

拊其背曰:“子之才,萬人敵也,抗之以高節(jié),莫之能御矣J席再拜

受教。而家素貧,三世未葬,一夕,撫枕流涕曰:“吾學(xué)忠孝焉,而

親未葬,何以學(xué)為!”旦而別軾,將客游四方,以蕨其事。軾解衣為

助,又作詩以勸風(fēng)義者。于是不數(shù)年,盡致累世之喪三十余柩,歸至

華山下,范鎮(zhèn)為表墓以美之。

益閉門讀書,又?jǐn)?shù)年,再見軾,軾閱其所著,嘆曰:“張耒、秦

觀之流也?!班l(xiāng)舉試禮部,軾典貢舉,遺之,賦詩以自責(zé)。呂大防嘆

曰:“有司試藝,乃失此奇才耶!“軾與范祖禹謀曰:“席雖在山林,

其文有錦衣玉食氣,棄奇寶于路隅,昔人所嘆,我曹得無意哉!”將

同薦諸朝,未幾,用繼去國,不果。軾亡,席哭之慟,曰:“吾愧不

能死知己,至于事師之勤,渠敢以生死為間!”且作文祭之曰:“皇天

后土,鑒一生忠義之心;名山大川,還萬古英靈之氣?!痹~語奇壯,

讀者為悚。

鷹喜論古今治亂,條暢曲折,辯而中理。當(dāng)喧溷倉卒間,睥睨而

起,落筆如飛馳。元祐求言,上《忠諫書》《忠厚論》,并獻(xiàn)《兵鑒》

二萬言論西事。朝廷擒羌酋鬼章,將致法,席深論利害,以為殺之無

益,愿加寬大,上納其言。

腐中年絕進(jìn)取意,始定居長社,縣令李佐及里人買宅處之。卒,

年五十一。

(取材于《宋史?李腐傳》,有刪改)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謁蘇軾于黃州/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

B.子之才,萬人敵也/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C.吾學(xué)忠孝焉/焉用亡鄭以陪鄰

0.腐雖在山林/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鄉(xiāng)試】

零陵三亭記

柳宗元

邑之有觀游,或者以為非政,是大不然。夫氣煩則慮亂,視壅則

志滯。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寧平夷,恒若有馀,然

后理達(dá)而事成。

零陵縣東有山麓,泉出石中,低濕污涂,群畜食焉,墻藩以蔽之,

為縣者積數(shù)十人,莫知發(fā)視。河?xùn)|薛存義以史能聞荊、楚間,潭部舉

之,假湘源令。會零陵政亂賦擾,民訟于牧,推能濟(jì)弊,來蒞茲邑。

遁逃復(fù)還,愁痛笑歌;逋租匿役,期月辨理;宿蠹藏奸,披露首服。

民既卒稅,相與歡歸道途,迎賀里閭。門不施胥吏之席,耳不聞暮鼓

之音。雞豚模靖①,得及宗族。州牧尚焉,旁邑仿焉。

然而未嘗以劇自擾,山水鳥魚之樂,澹然自若也。乃發(fā)墻藩,驅(qū)

群畜,決疏低洼,搜剔山麓,萬石如林,積坳為池。爰有嘉木美卉,

垂水映峰,瓏玲蕭條,清風(fēng)自生,翠煙自留,不植而遂。魚樂廣閑,

鳥慕靜深,別孕巢穴,沉浮嘯萃,不蓄而富。伐木墜江,流于邑門,

陶土以埴②,亦在署側(cè)。人無勞力,工得以利。乃作三亭,陟降晦明,

高者冠山巔,下者俯清池,更衣膳饕,列置備具。賓以燕好,旅以館

舍,高明游息之道,具于是邑,由薛為首,

在昔裨謨謀野而獲,宓子彈琴而理③。亂慮滯志,無所容入c則

夫觀游者,果為政之具歟?薛之志其果出于是歟及其弊

也則以玩替政以荒去理使繼是者咸有薛之志則

邑民之福其可既乎予愛其始而欲久其道乃撰其

事以書于石。薛拜手曰:“吾志也。”遂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

自《柳宗元集》,有刪改)

【注釋】①模醋:^qiu,干糧,炒熟的米或面等;Bffxu,美

酒。②埴:zhi,黏土。③裨遑、宓子:裨堪,鄭國大夫,善于與諸

侯交往,常乘車到郊野游賞,往往獲得成效;宓子,魯國人,為單父

縣令,喜歡撫琴娛樂,卻將單父治理得很好。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假湘源令擔(dān)任

B.逋租匿役逃避

C.乃發(fā)墻藩拆除

D.具于是邑完備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以吏能聞荊楚間予分當(dāng)引決,然而隱忍以行

B.群畜食焉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C.為縣者積數(shù)十人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

D.宓子彈琴而理順流而東也

1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君子一定有游樂場所,高雅的設(shè)施,使他清明寧靜心境平和,

常常能夠舒適安逸,這樣才能思路通順辦事有效率。

B.薛存義到零陵主持政事,混亂的局面得到安定,百姓交納完

賦稅,一起高高興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鄉(xiāng)里父老迎接慶賀。州中長

官對此嘉獎,鄰郡紛紛效仿。

C.薛存義從不因繁重的政務(wù)而自我困擾,安閑恬適地享受著山

水的樂趣。修建三亭,友好地接待賓客,把客人安置在旅館,高雅的

消遣方式,應(yīng)該從薛存義開始的。

D.因為玩樂而荒廢了政事,因為荒廢了政事而放棄了治理。所

以薛存義的做法不可能給人民帶來福氣,作者寫這件事是想告訴后來

人為政與觀游不可兼得。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洹#?分)

夫氣憤則慮亂視壅則志滯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情寧

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達(dá)而事成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乃作三亭,陟降晦明,高者冠山巔,下者俯清池。

(2)使繼是者咸有薛之志,則邑民之福,其可既乎?

(3)予愛其始而欲久其道,乃撰其事以書于石

文言文閱讀之文育虛詞(者、也、焉、何)

【筆記區(qū)】

“者”的用法

(一)表示“……的”,它可以把方位詞、形容詞、動詞以及形容

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名物化,相當(dāng)于“……的(人、事、物)”“……

的樣子”(“……似的”)等等。這種情況下的“者”,一般稱之為代詞,

也有人稱之為助詞G

1、”……的(人、事、物)”

“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J(《勸學(xué)》)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醉翁亭記》)

2、”……的樣子”(“……似的”)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J(《黔之驢》)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說》)

3、“……的”,后置定語的標(biāo)志。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保ā恶R說》)

“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自名蟹殼青J(《聊齋志異喉

織》)

4、”……的”,語氣助詞”的二放在陳述句末,表示陳述結(jié)束。

這樣的“者”,也會有指代的含義,但主要是表達(dá)語氣。

“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J(《石鐘山記》)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J(《莊子?庖丁解牛》)

(二)表提示、停頓

1、“者”放在主語后,在句中構(gòu)成“者……也”結(jié)構(gòu),這是文言

文中典型的判斷句式。其中包括“一般判斷句”和“因果判斷句

在一般判斷句中,“者”起著提示、停頓、引出下文的作用。

“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在“因果判斷句”中,“者”相當(dāng)于“……的原因(是)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鰻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保ā秳?/p>

學(xué)》)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J(《鄒忌諷齊王納諫》)

2、在假設(shè)復(fù)句中,“者”相當(dāng)于“……的””……的話”,也布提

示、停頓、引出下文的作用,句尾一般不用“也”呼應(yīng)。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J(《孟子》)

“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游褒禪山記》)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J(《鴻門宴》)

“諸將吏敢復(fù)有言當(dāng)迎操者,與此案司!”(《資治通鑒》)

(三)其他

1、用在時間詞后面,表示“……的時候”

“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J(《明夷待訪錄》)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J(《鴻門宴》)

2、用在數(shù)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事物。相當(dāng)于“件、條、種、

樣”之類。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

記》)

“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J(《赤壁之戰(zhàn)》)

“也”的用法

“也”是語氣助詞。經(jīng)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種語氣。

1.表示判斷語氣的,如:

“死生,晝夜事也J(《〈指南錄〉》后序》)

“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語氣的,如:

“昔人云:'將以有為也。(《〈指南錄〉后序》)

“吾上恐負(fù)朝廷,下恐愧吾師也J(《左忠毅公逸事》)

3.表示疑問語氣的,如: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

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

竊符救趙》)

4.表示感嘆語氣的,“也”表示疑問語氣和感嘆語氣,句中

一般要用疑問代詞c如:

“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

(《莊暴見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

齊王納諫》)

5.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如:

“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fù)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

東陽馬生序》)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焉”的用法

兼詞

1、相當(dāng)于“于之“于此”、“于彼二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在其中)(《論語》)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保◤倪@里)(《勸學(xué)》)

“五人者,蓋當(dāng)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埃ㄔ?/p>

這件事情上)(《五人墓碑記》)

2、相當(dāng)于“于何”,可譯為“在哪里”“從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詞

1、相當(dāng)于“之

“猶且從師而問焉J(《師說》)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J(《五人墓碑

記》)

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齊桓晉文

之事》)

(三)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相當(dāng)于“了”、“啊”、“呢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保ā读鶉摗罚?/p>

“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J(《齊桓晉文之事》)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dāng)于“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xué)而大遺」

(《師說》)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J(《赤

壁賦》)

3、作詞尾,相當(dāng)于“然二譯為”……的樣子””……的”。

“盤盤焉,困困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p>

(《阿房宮賦》)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硅硅焉J(《石鐘山

記》)

“何”的用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dú)作謂語,句子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

什么''"什么原因"C

“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J(《廉頗藺相如列

傳》)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什么二譯時,“何”

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

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o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

2.用在形容話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

這樣”。

“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三)作語助詞,相當(dāng)于“啊”。

“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通“呵”,喝問。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喝問他是誰。意思是檢查盤

問。)(《過秦論》)

(五)“何”組成的雙音節(jié)詞

1.【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么樣”

“怎么辦”“為什么”。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

2.【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月于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jù)

“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dāng)于“拿什

么,,“憑什么”等。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

龍說趙太后》)

3.【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p>

____________(《促織》)

4.【何乃】譯為“怎能”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J(《孔雀東南飛》)

【例題一】

一、說出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字的用法。

1.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2.此三者,吾遺恨也。

3.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4.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5.雷霆乍驚,宮車過也。

6.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7.是說也,人常疑之。

8.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9.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

怪也歟?

答案:1.可譯作“的東西”。2、用在數(shù)詞之后,“個、樣:3、

用在“今、昔”等時間用語后,“的時候4、主語之后,引出原因。

5、句末語氣詞,表示肯定。6、用在句末,表示感嘆的

語氣。7、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8、“也哉”語氣助詞連用,

為加強(qiáng)語氣,多有感嘆之意。

9、“也歟”表疑問,相當(dāng)于“么

二、選擇題

1.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也”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兩項是

()

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A.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B.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C.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2.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者”字與例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自命“蟹殼青

A.廉頗者,趙之良將也。B.集謝莊

少年之精技擊者而詔之。

C.今者項莊舞劍,其意常在沛公也。D.屈原者,

名平,楚之同姓也C

答案:1、A、B(A助詞,表判定語氣。B助詞,表判定語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