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_第1頁
高中生物教案_第2頁
高中生物教案_第3頁
高中生物教案_第4頁
高中生物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生物教案高中生物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內容的地位及作用:《伴性遺傳》這一節(jié),是新課標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jié)內容。它是以色盲為例講述伴性遺傳現(xiàn)象和伴性遺傳規(guī)律。它進一步說明了基因與性染色體的關系,其實質就是基因分離定律在性染色體遺傳上的作用。同時也為第五章第三節(jié)《人類遺傳病》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二、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掌握伴性遺傳的概念以及伴性遺傳的特點。2、運用資料分析的方法,總結人類紅綠色盲癥的遺傳規(guī)律。(二)能力目標1、運用資料分析,總結人類紅綠色盲癥的遺傳特點,訓練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2、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伴性遺傳傳遞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人類紅綠色盲癥的小故事,學習科學家——道爾頓勇于承認自己是色盲患者并且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公之于眾的這種獻身科學、尊重科學的精神。2、通過紅綠色盲家系圖譜的分析,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踏實的工作學習態(tài)度。3、在了解常染色體遺傳及伴性遺傳的基礎上,使學生理解近親婚配對人口素質產生的危害,更好的理解國家為何要禁止近親結婚。三、教學重點和難點(一)教學重點1、遺傳系譜圖的識別和判斷。2、人類紅綠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遺傳的特點。教學重點及解決辦法以人的色盲為例了解伴性遺傳。在教學中可把色盲遺傳的四種主要婚配的遺傳圖解歸納成一個總圖解,這樣就把知識化繁為簡,便于學生掌握色盲基因的傳遞方式,歸納色盲遺傳的特點,理解伴性遺傳的概念(二)教學難點1、通過分析人類紅綠色盲,總結伴_隱性遺傳的一般規(guī)律。教學難點及解決辦法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分析色盲遺傳圖解,根據各種婚配子女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揭示伴_隱性遺傳的一般規(guī)律。四、教法與學法教法: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倡導探索性學習,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根據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及現(xiàn)實情況,確定本節(jié)教學模式:“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的純思維探究“模式。即以情境(任務)驅動學習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作用。創(chuàng)設的情境有:故事,圖片資料,系譜資料及問題情境等。每一種情境,都包含有“矛盾沖突事件“,即與學生原有的經驗相矛盾的事件,激發(fā)主動探索的.欲望。學法:通過觀察,討論,分析去發(fā)現(xiàn)知識,逐漸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通過探究活動和課上的交流,體驗知識獲得的過程,感悟科學探究的方法,體會同學間合作的魅力,嘗到探究性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并進一步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五、教學過程設計導入:在學習《基因在染色體上》解釋摩爾根試驗中,學生已經開始學習有關伴性遺傳的知識,因此,在開始進入本課題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顧前面所學知識,啟發(fā)學生思考回答下列問題: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說明了說明?(薩頓的假說——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什么染色體上?(性染色體——_染色體上)果蠅紅眼和白眼性狀的遺傳與前面所學的其他性狀的遺傳有什么不同之處?(果蠅眼色的遺傳與性別相關聯(lián))在這基礎上,教師可導出“伴性遺傳”的概念——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也就是說總是和性別相關聯(lián)的現(xiàn)象,就叫做伴性遺傳。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探究欲望。然后導出:通過研究紅綠色盲來學習伴性遺傳特點是本節(jié)課的主干線,為了了解人類紅綠色盲,教師可以在大屏幕上出示幾幅有關測試紅綠色盲的圖片,讓學生判斷一下自己是否屬于色盲患者,并簡要指出紅綠色盲對于人類本身造成的危害,引出人類紅綠色盲的發(fā)現(xiàn)過程。教師講述:在我國,男性患者的比例高達7%,而女性患者只有0。7%,為什么男性色盲的發(fā)病率遠大于女性呢?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學習新課。新課學習1、簡單地介紹人類紅綠色盲癥的發(fā)現(xiàn)過程,激發(fā)學生興趣。教材呈現(xiàn)的英國著名化學家兼物理學家道爾頓m。發(fā)現(xiàn)紅綠色盲的過程十分生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很好的情感教育。教師可以繪聲繪色地講述這個小故事,引導學生思考:從道爾頓發(fā)現(xiàn)色盲的過程中,你獲得了什么樣的啟示?高中生物教案21.單細胞生物依賴單個細胞就可以完成各項生命活動。例如:草履蟲的運動和分裂依賴單個細胞就可以完成2.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如縮手反射的結構基礎、人的生殖和發(fā)育等。3.病毒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1)病毒無細胞結構:主要由蛋白質(外殼)和核酸(DNA或RNA)構成。既不屬于真核生物,也不屬于原核生物。(2)病毒營寄生生活,在活細胞內才有生命現(xiàn)象,因此只能用活細胞(如雞胚)培養(yǎng)病毒。不能用普通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例如:T2噬菌體——用大腸桿菌培養(yǎng)。(3)病毒分類:根據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即噬菌體)三大類。根據病毒所含核酸種類的不同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4)繁殖方式--------復制(增值):吸附→注入→合成→組裝→釋放(見下圖)病毒的'繁衍過程中病毒只提供模板。氨基酸原料,核苷酸原料,核糖體,酶,能量,tRNA都由宿主提供。(5)變異類型:只有基因突變一種方式,因為病毒無染色體,也不能有性生殖,所以無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6)病毒在生物學中的應用舉例:①基因工程中作載體,②誘導動物細胞融合,③在免疫學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預防。(7)常見病毒的遺傳物質DNA類病毒:噬菌體、天花病毒、乙肝病毒等RNA類病毒:煙草花葉病毒、HIV、SARS、禽流感病毒等所以,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逆轉錄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是逆轉錄病毒。此類病毒自身攜帶有逆轉錄酶,其基因組獨特,是由兩條相同的正鏈RNA構成,稱為單正鏈雙體RNA。其生物合成過程與其他單鏈RNA不同。首先以病毒RNA為模板,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合成canal,構成RNA-DNA中間體。中間體中的RNA鏈由RNA酶水解,DNA鏈進入細胞核內,在DNA多聚酶作用下復制成雙鏈DNA。該雙鏈DNA則整合至宿主細胞的染色體DNA上,成為前病毒,并可隨宿主細胞的分裂存在于子代細胞內。前病毒在細胞核內逆轉錄出子代病毒RNA和mRNA。mRNA在細胞質核糖體上翻譯出子代病毒的蛋白質。(注意:HIV侵染T細胞時,RNA和逆轉錄酶一起進入宿主細胞)如圖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體淋巴細胞及增殖過程示意圖有關病毒知識小結如下:(理解記憶)二、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說明:①分子、原子屬于系統(tǒng),但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②一個單細胞生物,既是細胞,又是個體。③植物沒有系統(tǒng)層次④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細胞;最大的生命系統(tǒng)--------生物圈;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單細胞生物。高中生物教案3實驗假設溫度影響酶作用速率。具體來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定范圍內增加溫度,酶作用速率升高;超過一定的溫度范圍以后,再增加溫度,酶作用速率下降,高溫導致酶失去活性。實驗器材冰箱,燒杯,試管,量筒,溫度計,酒精燈,淀粉溶液,稀釋的唾液、碘液等。實驗步驟①取8支試管,分別標記為1、2、3、4、5、6、7、8;用量筒各量取2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別加入上述8支試管;對上述8個試管分別進行0℃、17℃、27℃、37℃、47℃、57℃、67℃、100℃的溫度控制5分鐘;同時,取另一組8支試管,用量筒量取2mL稀釋的唾液也進行同樣的溫度控制處理。②取出上述兩組試管,將稀釋的唾液分別加入到對應溫度的試管中,再水浴保持相應溫度5分鐘。③取出試管,加入碘液2~3滴,觀察顏色變化,用“+”表示顏色變化的深淺。實驗數據與分析加入I2后顏色變化++++++-++++++++++數據分析(酶作用速率)-++++++++---關于實驗數據的分析說明:實驗中,加入碘液后顏色變化越明顯,直接表明淀粉被水解的越少,間接證明酶在該溫度條件下的催化活性越低,酶作用速率降低;反之,則相反。教師提出下列問題,學生進行實驗或討論:(1)假如實驗中將步驟③換成加入斐林試劑,后水浴加熱會出現(xiàn)怎樣的結果?學生探究結果:在試管4中出現(xiàn)的磚紅色沉淀最明顯,而1、7、8試管幾乎無沉淀。(2)假如進行重復實驗,在步驟②之后,將實驗中的試管1、7、8再置于37℃的條件下水浴5分鐘,有何現(xiàn)象?學生探究結果:試管1中加入碘液無顏色變化(不顯藍色);而7、8試管加入碘液顯藍色。(3)上述實驗說明了什么?生說明了在0℃時,酶的活性會受到抑制,但在一定范圍內溫度升高其活性會增加,說明這種低溫導致的酶活性的降低是可以被恢復的;而在57℃、67℃、100℃時,酶的活性會受到抑制,并且隨著溫度的降低,其活性不再變化,說明高溫導致的這種活性的降低是不可以被恢復的。(4)能否根據數學的函數思想,繪出唾液淀粉酶作用速率與溫度之間關系的函數示意圖?你能否對該函數圖進行解釋?學生自主完成:學生解釋:說明酶的催化需要適宜的溫度范圍;并且特定的酶具有一個特定的最適宜溫度;在最適溫度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酶作用速率增加;超過最適溫度范圍后,隨著溫度的升高,酶作用速率降低,最終失去活性;低溫對酶活性的抑制是可以被恢復的,而高溫導致酶的活性喪失是不可以被恢復的。為什么呢?師高溫導致了酶的空間結構的破壞,而這種破壞是不可以被恢復的,因而酶的活性中心失去其催化活性;低溫僅抑制了酶的活性中心的催化能力,并沒有破壞酶的`空間結構,所以這種酶活性的降低是可以被恢復的。(5)有些細菌生活在火山噴發(fā)口,也有一些生物生活在溫泉之中,你如何來解釋這種現(xiàn)象呢?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生活在這些環(huán)境中的生物,其體內的酶與人體內的酶的種類是不同的,所以所需要的最適溫度與人的也不同。(6)人體內有許多種類的酶,這些不同的酶所需要的最適溫度都相同嗎?師人體不同的酶所需要的最適溫度是有所不同的,但大多是37℃左右。具體情況,可以查閱相關資料。高中生物教案4教學目的知識目標:1、理解感覺器官的概念和意義,以及耳的結構和功能。2、了解近視和遠視,眼睛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以及耳的結構和功能,聽覺的形成,耳的衛(wèi)生保健。能力目標:培養(yǎng)預防近視沙眼中耳炎的能力。情感目標: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重點難點重點:眼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難點:視覺的形成與視覺異常,聽覺的形成、耳的結構教具準備眼、耳結構的掛圖與視覺、聽覺形成的示意圖及凸透鏡成像實驗演示裝置等。課時安排本節(jié)內容分配為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感覺器官→眼的結構→凸透鏡成像實驗演示→視覺的形成→近視與遠視)引入新課:從“任何反射的產生都開始于某感受器對刺激的感受”出發(fā),引出本節(jié)課題:感覺器官與人的視覺和聽覺。主體內容:首先明確,特殊的感受器與其附屬結構所組成的器官稱為感覺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關系視覺與聽覺形成的感覺器官。再進一步指出,視覺對我們認識周圍事物是最為重要的功能,我們首先學習眼與視覺的知識。提出:眼的結構是功能的基礎,它的結構是怎樣的?讓學生們一面觀察見圖,一面互相觀察眼的外部結構,認識角膜、虹膜、瞳孔、鞏膜等可見部分的.結構部位。接著出示見圖,并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內地簡要介紹眼球的解剖結構。以板書形式逐一歸納之,最后簡單介紹眼球附屬結構及功能。接著指出,視覺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線首先射入眼球,這一過程類似這樣一個實驗現(xiàn)象——演示透鏡成像實驗,學生們仔細觀察實驗過程。教師一方面簡單明確地介紹實驗裝置,一方面提示學生注意紙屏、凸鏡、蠟燭之間的距離與成像狀況的關系及透鏡凸度與成像狀況的關系。簡明記錄實驗結果。要求學生觀察見圖,并聯(lián)系剛才的實驗現(xiàn)象。教師請學生回答:物像是怎樣在視網膜上形成的?然后一步步引出視覺產生的全過程,同時以板書形式歸納。再提出:當物體遠近、大小變化時,如何使視網膜上的成像清晰?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眼球結構,認識到晶狀體曲度調節(jié)的意義,同時引出近視與遠視的現(xiàn)象及糾正的方法。小結:簡要總結本節(jié)課知識要點。高中生物教案5一、教學目標:說出水在生物體內存在的形態(tài)和功能,說出無機鹽在生物體內的分布,功能以及在不同生物體內分布的情況二、教學重難點:水、無機鹽在生物體中的分布、功能是本節(jié)重點;學生理解結合水是難點。三、教學用具:ppt幻燈片、蒸餾水、佳得樂、綠茶各一瓶四、課前準備五、教學過程六、教學內容:(一)細胞中的水(二)細胞中的無機鹽(三)練習(四)教師活動直接引入:設問:非洲的角馬、大象不遠千里進行遷徙、沙漠中的植物地下的根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幾倍,這些生物都在苦苦地尋覓什么呢?舉例說明水對生命的重要性:生命的誕生、沙漠植物的特殊形態(tài)、人胚胎發(fā)育的環(huán)境、人最長缺水時間和缺食時間比較。水在不同生物、同一生物,不同部位、不同時期的含量變化:細胞中水分的含量最大(在解題時,注意看清楚問的是干重還是獻重)。水分的減少對生物的影響(植物的枯萎、人的衰老)。結合水和自由水:請學生說說認為人體什么結構中有水?指出生物體內的水除了能流動的水的形態(tài)以外,還有一種方式是水分和一些物質結合在一起。(可以舉無水硫酸銅和五水硫酸銅的關系為例子幫助學生理解)結合水的概念、含量、自由水的的概念。自由水的作用:1、良好的溶劑(味覺的產生)。2、參與許多生物化學反應(種子遇水才能發(fā)芽、光合作用)。3、為細胞營造液體內環(huán)境。4、物質的`運輸(血液)。無機鹽的種類;著重講無機鹽的作用:5、生物體的組成部分(血紅蛋白的鐵離子);6、參與生命活動(鈣離子對人體的作用)p36旁欄部分:1、不同種類細胞中的化合物有區(qū)別,例如淀粉與糖原;2、含量有差別:如肌肉細胞中蛋白質教多,而脂肪細胞中脂肪較多。學生活動簡單回答老師的問題。根據p35圖,分析人不同生長時期體內含水量的變化。(廣告詞:女人是水做的,男人也是水做的)列舉人體中有水分的結構或者物質。討論并完成相應的練習高中生物教案6一、學情分析我們的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學了兩年的生物學,掌握了許多基本概念和知識。在本節(jié)課中,我們主要介紹酶在生物新陳代謝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生理特性,并強調教材對酶的本質和特性作出的重點介紹。本章節(jié)內容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之一,因為自然界中的所有生命現(xiàn)象都與酶的活動有關。通過對酶特性的探究和驗證,我們將培養(yǎng)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精神。首先,在本課之前,學生已經理解了酶的發(fā)展歷程、特性和作用等基礎知識,這些知識都與我們今天的學習密切相關。他們也一定程度上反饋了上次課堂的學習質量和學生的掌握情況,為接下來的教學提供了指導。其次,在生活中,許多學生常常使用添加了酶的洗衣粉等產品,他們會產生許多問題和疑惑,比如,添加了什么類型的酶?酶在洗衣粉中的工作方式是怎樣的?使用洗衣粉時需要注意什么?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提高了學習效果。教師也可以從這些問題入手,收集相關資料,增加信息量,提高課堂氛圍。另外,我們將介紹酶的生產應用,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讓他們認識到生物學不僅是某種抽象技術、發(fā)現(xiàn)或者研究,而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這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同時也為他們將來的就業(yè)提供額外選擇。二、教學內容分析:1、本節(jié)課的知識結構:在本節(jié)課中,我們首先會回顧上次課所學的酶的本質和作用,并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在生活中,你們遇到過酶嗎?”接著,我們將展示一些關于酶在生活中應用的圖片,觀察學生的反應,并嘗試總結他們的猜測和想法。最后,我們將通過一些案例來說明酶具有哪些特性。2、本節(jié)課的生物學概念:1、酶的特性:酶具有與眾不同的特殊性質。2、酶的專一性:酶對所作用的物質有嚴格的選擇性,一種酶只能作用于一種物質或一類分子結構相似的物質,促使其進行一定的化學反應,產生一定的反應產物。3、酶的高效性: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具有更高效的催化能力。4、酶的催化反應條件溫和:一般情況下,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都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進行,主要包括溫度和酸堿度等。三、激發(fā)和維持學習動機1、通過提出一些與學習看似無關,實則蘊含奧秘的問題,例如:“你們家用什么品牌的洗衣粉?你們最喜愛的牛仔褲是如何制成的?”在得到學生的回答后,教師應及時引導回到課題。2、展示一些引人注目的.圖片,例如面包、啤酒等。這些圖片能引起學生的無意識關注,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有意識關注,以此增強課堂氛圍,提高學習效果。3、教師應適當調整語言表達,盡可能使用學生能理解的專業(yè)術語,以便引起學生的注意。4、可以嘗試讓學生查閱有關酶的資料,并進行綜合報告和展示。四、落實教學目標本課旨在深入研究生物學的第五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部分的第一節(jié):酶——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降低器。本課主要圍繞酶的特性展開,包括相關的知識點、案例分析、活動建議和細胞代謝。具體內容標準:-備注酶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信息,并進行分析,總結酶的特性;-向學生介紹酶的特性,并提供實例;-培養(yǎng)學生參與實驗活動的能力,提高其創(chuàng)造性和動手實踐能力。五、教學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程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目標:1、知識目標:(1)掌握酶在細胞代謝中的特征(2)熟練掌握酶的特性及相關例子;2、能力目標:(1)通過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交流協(xié)作的能力;(2)試圖準確識別生活生產中運用酶的特性,并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匯總,分析,總結;(3)主動參與科學探究的虛擬實驗活動,掌握科學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3、情感目標:(1)讓學生感受到酶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它的多樣性和重要性,并注意在應用酶的過程中必須結合其特性。同時,應當樹立一個新的科學觀念:生物其實離我們很近,我們也可以像科學家一樣進行探究。(2)通過學習酶的知識,讓學生了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并且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勇于質疑、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學習的科學探究精神。六、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酶的三個特性,包括高效性、專一性和作用條件溫和等特點,并且學習與之相關的案例。教學難點:1.讓學生了解酶為什么如此“嬌氣”?2.當酶遇到低溫時會失活嗎?為什么會這樣?七、課前準備1.教師應該在課前收集有關酶的應用實例和圖片等相關資料。2.在課前,教師應該布置學生收集有關酶的資料,并對他們進行指導和幫助。八、課時安排:十分鐘九、教學過程:時間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行為教學技能教學策略高中生物教案7第一章第1節(jié)人體的穩(wěn)態(tài)一、教學目標:1)知識方面:1.描述內環(huán)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2.說明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關注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與健康的關系。3)能力方面:嘗試建構人體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模型。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1.內環(huán)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2.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2)教學難點1.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2.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三、教學方法:問答法、舉例法、講解法、探究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學習法四、課時安排:1課時五、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師:同學們好!在開始今天新的一章內容學習,首先請大家看幾幅圖片。(播放圖片,學生觀看)師:20__年12月29日,“黑河好八連”的戰(zhàn)士在哨位上站崗執(zhí)勤。當日,地處中俄邊境的黑龍江黑河市氣溫是零下三十五度。他的體溫是多少呢?是不是也是零下三十五度呢?20__年7月28日下午3時,天氣悶熱難當。重鋼股份公司煉鋼廠煉鋼爐前溫度起碼超過100℃,他的體溫是不是也達到了100攝氏度呢?生:不是,應該是37攝氏度左右。展示抗洪展示圖片,抗洪搶險戰(zhàn)士可能會面臨高溫,缺干凈水的惡劣生活環(huán)境抗洪搶險戰(zhàn)士生活環(huán)境中蚊蟲多,細菌等微生物也多,戰(zhàn)士們容易患病。師:前面所看到的惡劣環(huán)境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在寒冷或炎熱環(huán)境中人體是如何維持體溫的?如何來維持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的?這就涉及到本章所學習的主要內容。下面我們首先來學習第1節(jié)——細胞生活的環(huán)境。[新課講解]師: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問題探討。課件展示草履蟲和紅細胞的圖片:討論1:圖1和圖2各是什么細胞?請說出細胞的名稱。討論2:它們分別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兩者的生活環(huán)境有何異同?生:圖1中是人體血液中的血細胞,圖2中是單細胞動物草履蟲。師:還記得人體血液中的血細胞有幾種嗎,他們生活的環(huán)境和草履蟲有相似之處嗎?二者又有何不同?學生自由討論,老師點學生起來回答問題。教師總結:同學們回答得很好,兩者生活環(huán)境的相似之處是:都是液體環(huán)境。不同之處是血細胞生活在體內的血漿中,并不直接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而草履蟲直接生活在外界環(huán)境中,可直接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血漿的理化性質更為穩(wěn)定,如溫度基本恒定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今天的第一個內容: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課件展示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的劇照。師:紅樓夢中有這么一句話,女人是水做的,其實不管是女人還是男人都是水做的,人體內含有大量的液體成分。我們就把它稱為體液。體液——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體內都含大量以水為基礎的液體,這些液體統(tǒng)稱為體液。細胞內液(存在于細胞內,約占2/3)體液血漿細胞外液(存在于細胞外,約占1/3)組織液淋巴等師:人體內細胞數量很多,存在于細胞內的液體總和大約占2/3,所以細胞內液多。那么細胞直接生活的環(huán)境是什么?生:細胞外液師:細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等。下面閱讀教材相關內容,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①體液、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內環(huán)境之間有何關系?②內環(huán)境各部分的物質交換關系如何?細胞內液體液血漿細胞外液組織液淋巴等教師著重講解幾個概念。血漿:血液中的液體成分。組織液:是存在于組織細胞間隙的液體。淋巴:組織液被毛細淋巴管吸收,成為淋巴液。內環(huán)境:體內細胞生活的環(huán)境,即細胞外液。教師展示內環(huán)境的圖片同時請同學們思考幾個問題1、血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什么?提示:血漿。2、體內絕大多數組織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什么?提示:組織液。3、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什么?提示:淋巴液。4、毛細血管壁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什么?提示:血漿和組織液。5、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什么?提示:淋巴液和組織液。請同學們自習看書并回答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的異同點。相同點:它們都屬于細胞外液,共同構成人體內環(huán)境,基本化學組成相同。不同點:(1)在人體內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漿位于血管內,組織液分布于組織細胞之間,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細胞種類不同:存在于組織液中的是體內各組織細胞,存在于血漿中的是各種血細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細胞等;(3)所含的化學成分有差異,如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很少。師: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下組織液、血漿、淋巴液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當血漿流經毛細血管時,水和一切能夠透過毛細血管壁的物質可以在毛細血管動脈端滲出,進入組織細胞間隙而成為組織液,絕大多數的組織液在毛細血管靜脈端又可以重新滲入血漿中。少量的組織液還可以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經淋巴循環(huán)由左右鎖骨下靜脈匯入血漿中。它們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個圖來顯示。由此可見,全身的細胞外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叫學生上來畫,教師批改、點評、補充)視頻展示內環(huán)境之間物質交換的示意圖。(多放幾遍,加深印象,讓學生理解組織液、體液、血漿間的內在聯(lián)系)想一想:在血漿、組織液、細胞內液這三種體液中,O2濃度由高到低的順序是什么?CO2的濃度由高到低的順序是什么?提示:O2濃度由高到低:血漿>組織液>細胞內液CO2濃度由高到低:細胞內液>組織液>血漿接下來我們要學習的是細胞外液的成分。首先請同學們閱讀課本上的資料。討論:1、如何將表中物質按化學性質進行歸類?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漿中還可能含有哪些物質?3、在組成血漿的離子中,哪些離子的含量較多?它們可能起什么作用?4、HCO3-、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課件展示:二、細胞外液的成份(餅圖)教師總結:水:90%左右1、血漿的主要成分無機鹽:1%左右蛋白質:7%——9%左右其它物質2.組織液、淋巴的化學成分和含量與血漿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最主要的差異在于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很少。3.細胞外液本質上是一種鹽溶液,類似于海水。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師:在必修1中我們曾學過植物細胞通過滲透作用來吸水或者失水;紅細胞置于清水中滲透吸水會漲破,置于高濃度食鹽水中滲透失水會皺縮,那么在細胞外液中細胞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嗎?首先請學生閱讀課本,思考問題。1、細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指哪些性質?提示:細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指滲透壓、酸堿度和溫度。2、什么叫溶液滲透壓?提示: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3、細胞外液滲透壓主要由什么決定?提示: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4、正常人血漿的PH是多少?提示:7.35—7.455、人為什么能保持血漿PH的相對穩(wěn)定?提示:與它含有HCO3-、HPO42-等離子有關。6、人體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多少度?提示:37℃左右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做一個總結。(旁欄思考題)提示:哺乳動物的生理鹽水是質量分數為0.9%的'NaCl溶液,這樣的溶液所提供的滲透壓與血漿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相同,所以是血漿的等滲溶液。如果輸液時使用的NaCl溶液的質量分數低于或高于0.9%,則會造成組織細胞吸水或失水。師:細胞作為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可以直接與內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教師展示內環(huán)境之間物質交換的圖片。請學生思考:氧氣是如何進入細胞內的?食物中的葡萄糖又是如何進入細胞的?細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排出細胞的?細胞中的尿素是如何排出的?分別點學生起來回答。教師點評并總結。Na+和Cl-等直接來自于食物,不需要經過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主要來自于食物中的糖類和蛋白質。糖類和蛋白質是兩類大分子物質,必須經過消化系統(tǒng)的消化,分解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質在小腸內經主動運輸進入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中,經血液循環(huán)運輸到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中,再通過物質交換過程進入組織液和淋巴。由此可見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需要以內環(huán)境為媒介。師:通過以上討論可以看出,內環(huán)境與外界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過程,需要體內各個器官系統(tǒng)的參與,同時,細胞和內環(huán)境之間也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細胞不僅依賴于內環(huán)境,也參與了內環(huán)境的形成和維持。[課堂總結]課件展示:內環(huán)境的概念、組成、理化性質及物質交換。請同學們自己在筆記本上試著畫出本節(jié)的概念圖。教學反思:第2節(jié)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重要性一、教學目標:1)知識方面:說明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及其生理意義,簡述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機制。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嘗試解釋生物體維持PH穩(wěn)定的機制。3)能力方面:a.關注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與健康的關系。b.養(yǎng)成自我保健的意識和習慣。c.運用這方面的知識關愛家人和親友。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概念2)教學難點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機制。三、教學方法:問答法、舉例法、講解法、探究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學習法四、課時安排:1課時五、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同學們在一入學的時候進行了體檢,體檢什么?有沒有驗血?呈現(xiàn)血液檢驗化驗單:a具體哪些指標查哪些項目?b每種成分的參考值都有一個變化范圍,為什么?c化驗單哪幾種超出范圍,對人體有什么不利影響?歸納總結答案,內環(huán)境可能會出現(xiàn)不穩(wěn)定狀態(tài),當內環(huán)境不穩(wěn)定時,生命活動難以正常的進行,說明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具有重要性。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節(jié)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重要性”一、內環(huán)境的動態(tài)變化隨著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和體內細胞代謝活動的進行,內環(huán)境中的化學成分是如何變化的呢?展示:學生的“體溫的日變化規(guī)律”的調查結果。請同學根據調查結果討論,回答下面的問題:(1).比較班級中同一年齡同一性別同學的體溫數據,可以得到什么結論?(2).家庭不同成員的體溫完全一致嗎?這說明了什么?(3).同一個人的體溫在一日內有變化嗎?與當地氣溫的日變化情況進行對比,結果如何?體溫是內環(huán)境理化性質的一個方面,調查結果證明體溫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那么有哪些事實可以證明內環(huán)境的pH和滲透壓也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呢?簡單說明了內環(huán)境中的pH值和滲透壓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根據以上內容,引導學生總結穩(wěn)態(tài)概念。教師強調:(1)穩(wěn)態(tài)不是恒定不變,而是相對恒定的一種動態(tài)變化;(2)這種動態(tài)變化保持在定范圍內。一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遭破壞后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呢?請同學列舉幾個穩(wěn)態(tài)失調的病例,說明癥狀和危害。在同學充分列舉的基礎上,教師給予適度的補充和修正。什么原因導致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失調呢?機體對穩(wěn)態(tài)進行調節(jié)的能力是有限的,當外界環(huán)境變化過于劇烈,或人體自身的調節(jié)功能出現(xiàn)障礙,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就會遭到破壞。那穩(wěn)態(tài)會不會出現(xiàn)失調的情形呢?簡要介紹穩(wěn)態(tài)概念的提出和發(fā)展,并說明穩(wěn)態(tài)概念已成為生命科學的一大基本概念。高中生物教案8一、教學目標1.說明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本質和特性。2.通過閱讀分析“關于酶本質的探索”的資料,認同科學是在不斷的探索和爭論中前進的。3.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究,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復實驗。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酶的作用、本質和特性。2.教學難點(1)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原理。(2)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三、教學方法實驗演示法、探究法、講授法四、課時安排2五、教學過程〖復習及板書1.消化:在消化道內將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成分的過程,叫做~~。2.物理消化:通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胃的蠕動,將食物磨碎、攪拌并與消化液混合,這叫~~。3.化學消化:通過各種消化液、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種成分分解為可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這叫~~?!家胍浴皢栴}探討”引入,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教師提示。〖提示1.這個實驗要解決的問題是:鳥類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沒有化學性消化?2.是胃內的化學物質將肉塊分解了。3.收集胃內的化學物質,看看這些物質在體外是否也能將肉塊分解。〖問題以“本節(jié)聚焦”再次引起學生的思考,注意。高中生物教案9教學目標:【知識】:了解細胞學說的發(fā)展過程理解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細胞形態(tài)多樣性與功能多樣性的關系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技能】:顯微鏡高倍鏡的使用制作臨時裝片觀察不同細胞的差異【情感態(tài)度】:認同科學探索是一個曲折漸進的過程認識水華對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禁采發(fā)菜的意義教學重難點:顯微鏡高倍鏡的使用;細胞的多樣性,特別是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比較是本課的重點。而了解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是本課的難點。教學用具:實驗材料、顯微鏡、ppt幻燈片。課前準備:準備好實驗的材料(選取多少種細胞?)。教學過程:教學內容使用顯微鏡的高倍鏡觀察集中細胞第一課時的課后練習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觀察課本彩圖,回憶4種細胞的來源以及復習在初中階段所了解的細胞的結構。簡單復習一下顯微鏡的使用。用幻燈片指導學生制作臨時裝片并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并以問題作為引導:你觀察的是什么細胞;從低倍鏡轉換到高倍鏡后,視野發(fā)生了怎么樣的變化?為什么要先用低倍鏡找到目標并將其移動到視野中央,再轉換高倍鏡?嘗試用簡圖來描述一下你觀察的細胞;你認為造成細胞形態(tài)結構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同種生物之間和不同種生物之間比較)小結,造成細胞形態(tài)結構差異的原因由于功能上的差異。課后聯(lián)系第1、2題第一題:答案是B第二題:(1)上皮組織細胞、角質保護層細胞、皮下結締組織細胞;表皮細胞、保衛(wèi)細胞、葉肉細胞、導管細胞、篩管細胞。(2)共同點: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相異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3)因為兩者都有多種組織有機結合,并有一定生理功能。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問題制作臨時裝片并觀察。思考討論老師的問題,并作出回答交流。完成練習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第二課時)細胞學說及其建立過程課后練習科學前沿本章小結自我測試引導學生比較上一節(jié)實驗課所繪制的細胞圖與大腸桿菌相片、模式圖的差異。提出問題:兩種細胞之間的主要區(qū)別在哪里?導出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概念、以及兩者之間的代表生物。(真核細胞如動物、植物、真菌;原核細胞如細菌、藍藻)以藍藻作為例子介紹原核細胞的生活習性。1.什么是藍藻,身邊熟悉的藍藻有那些代表生物?(發(fā)菜、水華)水華對環(huán)境的影響和禁采發(fā)菜的環(huán)保意義。2.形態(tài):比較小,營養(yǎng)方式。細菌主要以寄生、腐生為主,而藍藻可以進行光合作用。3.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擬核4.用幻燈片比較一下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不同點。然后比較兩者的相同點,突出細胞核與擬核物質組成的共同性。設問:被譽為現(xiàn)代生物學三大基石是什么?(達爾文的進化論、孟德爾遺傳理論、細胞學說)簡單地解釋細胞學說的三個要點:第一個要點描述了生物是由細胞組成;第二要點描述了細胞的生命活動;第三要點描述細胞的繁殖。(可以以設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講)以討論題引導學生閱讀“細胞學說建立過程”的資料。課后練習3:根本區(qū)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共性是細胞核的組成物質。(略)比較兩種細胞的差異,討論并回答問題。(實驗中所觀察到的細胞都有成型的細胞核,而大腸桿菌的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嘗試解釋細胞學說的內容閱讀資料,討論問題并進行交流匯報。(1、例如科學發(fā)現(xiàn)是曲折,漫長的;2、主要是闡明了生物界的同一性;3、例如對神創(chuàng)論有力的打擊等。北京各區(qū)重點高中分班考試數學考察知識點總結北京四中數學考察知識點:高中學習方法數論、方程、直線型、平面幾何之三角形五心與圓冪定理、平面解析幾何初步、圓錐曲線人大附中數學考察知識點:排列組合、數論、數列、不等式、平面幾何解析初步、圓錐曲線海淀重點中學數學考察知識點:方程、二次函數、三角形與四邊形、直線型、平面幾何之三角形五心與圓冪定理西城重點中學數學考察知識點:方程、二次函數、排列組合、三角形與四邊形、直線型、平面幾何之三角形五心與圓冪定理東城朝陽重點中學數學考察知識點:方程、二次函數、排列組合、三角形與四邊形、直線型、平面幾何之三角形五心與圓冪定理高中生物教案10【學習目標】1、舉例說明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類型及特點、2、簡述主動運輸對細胞生活的意義,舉例說明大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3、通過滲透實驗說出細胞吸水或失水情況,指出被動運輸與主動運輸方式異同點?!局攸c難提示】重點:舉例說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難點:滲透實驗【學習展示】一、小分子或離子進出細胞膜方式(一)被動運輸知識梳理閱讀教材P47后完成并記住下列內容1、概念:物質梯度進出細胞,消耗細胞代謝釋放的能量的擴散。2、擴散:由于物質而產生的物質現(xiàn)象,即一種物質從區(qū)域向區(qū)域遷移的過程。3、類型:(1)簡單擴散(或自由擴散):分子質量相對或的物質,在不需要參與的情況下通過進出細胞的方式,如、等的運輸。(2)易化擴散(或協(xié)助擴散):需的參與,從區(qū)域到區(qū)域的擴散,如進入紅細胞。4、動力:。5、滲透:水分子從通過等結構向水分子區(qū)域的。簡單的說就是水分子以方式通過細胞膜等結構稱滲透。(1)動物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與失水當外界溶液細胞質的濃度,細胞吸水膨脹當外界溶液細胞質的濃度,細胞失水皺縮當外界溶液細胞質的濃度,細胞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2)植物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與失水(二)主動運輸知識梳理閱讀教材P45后完成并記住下列內容1、概念:物質梯度進出細胞,既需要膜上的參與,又需要消耗細胞代謝釋放的的運輸方式。[2、舉例:植物根細胞對的吸收,進入動物小腸絨毛上皮細胞。3、意義:(1)使活細胞主動選擇吸收,及時排出和對細胞的物質,保證細胞的順利完成。(2)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即可以自由通過,細胞選擇吸收的或小也可以通過。如應用于人工腎的。[思考討論]1、簡單擴散和易化擴散有什么異同?2、畫圖表示主動運輸和簡單擴散、易化擴散有什么異同?3、低溫會影響物質的主動運輸嗎?為什么?4、將一張洋蔥鱗片葉放在某一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有3種狀態(tài)的.細胞,如圖1-3,你認為這3個細胞在未發(fā)生上述情況之前,其細胞液的濃度依次是A.A﹥B>CB.AC.B>A>CD.B●植物細胞壁是結構,即和其他物質均能通過。①當外界溶液細胞質的濃度,細胞吸水膨脹,但由于細胞壁的保護和支持作用,因此觀察不到細胞明顯變化現(xiàn)象②當外界溶液細胞質的濃度,細胞失水皺縮,但由于細胞壁比細胞膜和細胞質收縮性小,因此會觀察到細胞壁和細胞膜之間分離的現(xiàn)象③當外界溶液細胞質的濃度,細胞處于動態(tài)平衡,觀察不到細胞明顯變化現(xiàn)象二、大分子或顆粒性物質進出細胞膜方式知識梳理閱讀教材P49后完成并記住下列內容1、大分子或顆粒性物質主要通過作用進入細胞(簡稱胞吞);需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胞吞作用過程參見課本。實例:白細胞吞噬、變形蟲吞噬等。2、大分子或顆粒性物質主要通過作用排出細胞外(簡稱胞吐);需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胞吐作用過程參見課本。實例:分泌蛋白的產生等。[思考討論]閱讀教材P49“拓展探究”,歸納大分子出入細胞的方式與小分子出入的異同。【知識小結】用簡略形式歸納本節(jié)內容【交流思路】【例1】物質進出細胞都要穿過細胞膜,不同的物質穿過細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兩圖表示在一定范圍內細胞膜外物質進入細胞膜內的兩種情況。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A、B所示的物質運輸方式,A是,B是。(2)上述2種運輸方式中,哪一種加入呼吸抑制劑后曲線會發(fā)生變化?為什么?【例2】將人體血液置于9%的食鹽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制成裝片,用顯微鏡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血細胞呈現(xiàn)()。A.質壁分離B.正常狀態(tài)C.細胞膜破裂D.細胞皺縮【例3】在馬鈴薯中用打孔器取兩圓柱體塊P和Q,p放在蒸餾水中,Q放在與馬鈴薯細胞液等滲的鹽溶液中,1小時后測定處理的圓柱體是否與原來的孔剛好合適()。A.P不合適,但Q剛好合適.B.P不合適,Q也不合適c.P精確地合適,Q也精確地合適D.P精確地合適,但Q不精確地合適高中生物教案111.基本單位DNA分子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每分子脫氧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堿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脫氧核糖通過脫水縮合而成。由于構成DNA的含氮堿基有四種:腺嘌呤(A)、鳥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因而脫氧核苷酸也有四種,它們分別是腺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和胞嘧啶脫氧核苷酸。2.分子結構DNA分子的立體結構為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具體為:由兩條DNA反向平行的DNA鏈盤旋成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DNA分子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A與T通過兩個氫鍵相連、C與G通過三個氫鍵相連),堿基配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應注意以下幾點:⑴DNA鏈:由一分子脫氧核苷酸的3號碳原子與另一分子脫氧核苷酸的5號碳原子端的磷酸基團之間通過脫水縮合形成磷酸二脂鍵,由磷酸二脂鍵將脫氧核苷酸連接成鏈。⑵5'端和3'端:由于DNA鏈中的游離磷酸基團連接在5號碳原子上,稱5'端;另一端的的3號碳原子端稱為3'端。⑶反向平行:指構成DNA分子的兩條鏈中,總是一條鏈的5'端與另一條鏈的3'端相對,即一條鏈是3'~5',另一條為5'~~3'。⑷堿基配對原則:兩條鏈之間的堿基配對時,A與T配對、C與G配對。雙鏈DNA分子中,A=T,C=G(指數目),A%=T%,C%=G%,可據此得出:①A+G=T+C:即嘌呤堿基數與嘧啶堿基數相等;②A+C(G)=T+G(C):即任意兩不互補堿基的數目相等;③A%+C%=T%+G%=A%+G%=T%+C%=50%:即任意兩不互補堿基含量之和相等,占堿基總數的50%;④(A1+T1)/(C1+G1)=(A2+T2)/(C2+G2)=(A+T)/(C+G)=A/C=T/G:即雙鏈DNA及其任一條鏈的(A+T)/(C+G)為一定值;⑤(A1+C1)/(T1+G1)=(T2+G2)/(A2+C2)=1/[(A2+C2)/(T2+G2)]:DNA分子兩條鏈中的(A+C)/(T+G)互為倒數;雙鏈DNA分子的(A+C)/(T+G)=1。根據以上推論,結合已知條件可方便的計算DNA分子中某種堿基的數量和含量。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結構練習1.DNA1.DNA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學物質是()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堿基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C.核糖,含氮堿基,磷酸D.脫氧核糖,含氮堿基,磷酸2.某生物細胞的DNA分子中,堿基A的數量占38%,則C和G之和占全部堿基的()A.76%B.62%C.24%D.12%3.將標記的'DNA分子放在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經過3次復制,在所形成的子代DNA中,含的DNA占總數是()A.1/16B.l/A.1/16B.l/8C.1/4D.1/24.DNA分子的雙鏈在復制時解旋,這時下述哪一對堿基從氫鍵連接處分開()A.G與CB.A與CC.G與AD.G與T5.若DNA分子中一條鏈的堿基A:C:T:G=l:2:3:4,則另一條鏈上A:C:T:G的值為()A.l:2:3:4B.3:4:l:2C.4:3:2:1D.1:3:2:46.DNA復制的基本條件是()A.模板,原料,能量和酶B.模板,溫度,能量和酶C.模板,原料,溫度和酶D.模板,原料,溫度和能量7.DNA分子復制能準確無誤地進行原因是()A.堿基之間由氫鍵相連B.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C.DNA的半保留復制D.DNA的邊解旋邊復制特點8.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中(A+G)/(T+C)=0.5,則另一條鏈和整個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別等于()A.2和1B0.5和0.5C.0.5和1D.1和1高中生物教案12一、科目認識1、內容比初中的多,深度比初中的深的多,范圍比初中的廣的多,考試要求比初中的高的多,應該徹底拋棄以往那種簡單的背上幾句的觀念,記住是前提,理解是關鍵,應用時目的。2、生物是高考的考試課,在目前的高考中和物理化學共綜合卷300分,生物占90分,但大部分內容課程難度比理化低,應該徹底拋棄以往那種副科觀念。3、高考時理科和生物有關的專業(yè)很多,如農,林,醫(yī),藥,畜牧,食品,衛(wèi)生,環(huán)境,生態(tài)……,認識這門課對升學后和生活方面的重要性。4、高一一年就把高中生物的基礎,重點,難點,主體全上完了。二、教材認識1、從學習思維和輔助學科看生物是理科課,從學習方法和內容表面看有具有一定的文科特點。2、目前高中生物共六本,三本必修:必修一《分子與細胞》,必修二《遺傳與進化》,必修三《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三本選修:選修一《生物技術與實踐》,選修三《生物工程技術》選修二不上,高考也不考。3、高中教材是把生物的各分支學科選擇一定的基礎高度概括編寫而成,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我們學的`實際在一定程度上是“生物規(guī)則”而非生物規(guī)律,因此應該以教材為“綱”把握所學知識點的范圍和深淺。4、初學時由于部分內容上存在前后交叉解釋以及初中基礎的薄弱,我們又沒有足夠的相關基礎知識學起來感覺有困難,要保留問題有耐心。5、教材形式上有許多圖片,圖片的性質有實物型和模式圖,都是必不可少的,應重視和充分利用好。三、學習方法1、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科目認識觀念。2、培養(yǎng)興趣:認真努力學習課本的同時拓寬閱讀。3、初學尤其是必修一,一定要基礎扎實,記憶理解準確。4、學習就是具體到一般,考試就是要求從一般到具體、5、每句話要從名詞定語句子的邏輯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四方面分析,研究。6、每個知識點都要弄清是什么、為什么、還有什么。7、劃書是為了幫助記憶和理解的,不能一行或一整段的去劃,而是一句話分解開,名詞、定語、關鍵詞的劃。不能是隨便劃了幾道子,不過腦子記了幾句,應理解的有個性的劃。8、問題要持續(xù)的鉆研和保留,以待以后徹底的解決。9、實驗是各種知識和能力綜合應用的題形,重視實驗學習和設計。四、學習要求1、《課標》學習要求:(1)知道(2)識記(3)理解(4)應用,每下一級要求都是在上一級的基礎上有更高的要求。2、每個知識點:記住是前提,理解是關鍵,應用是目的。3、應該主動的鉆研,勤于思考,大量積累,并在大量的解題實踐中應用鞏固。4、準備好初中的所有課本,隨學習的新內容復習相應內容,以及平時查閱備用。5、零碎小知識點多而散,多應用鞏固。五、考試1、一般期中,期末考試:以考察教材基礎知識為主,難度較低,知識點多是直接考察。高考在這個基礎上又增加了能力考查,而且是以知識為載體來考察能力的。2、題形:通常是填空,單選題以及實驗設計題。高中生物教案13一、教學目的初步掌握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方法。二、教學建議教材中本實驗安排為驗證性實驗,有條件的學??梢愿臑樘剿餍詫嶒灒才旁谥v課之前,或與講課同步進行。本實驗難度并不大,但內容較多,實驗時間較長,因此,必須作周密安排,才能按時完成。實驗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增設教師演示實驗。上課之前,教師應該準備好做演示實驗所需的實驗材料、用具、儀器和試劑等。同時,逐項完成還原糖、脂肪、蛋白質3類有機物的鑒定實驗。在實驗課上,將3個實驗的正確結果分別展示在講臺上,并作扼要的介紹,以便使學生將自己的實驗結果與教師的演示實驗作比較。2.實驗中學生應分工合作。在“還原糖的鑒定”實驗中,當每組兩個學生中的一個制備生物組織樣液時,另一個學生可以用酒精燈將水煮開,以便縮短實驗的等待時間。在“脂肪的鑒定”實驗中,一個學生制作臨時裝片時,另一個學生則可以調試顯微鏡。另外,在完成前兩個實驗時,一個學生洗刷試管、清洗玻片和整理顯微鏡,另一個學生則可以進行后一個實驗的操作。3.關于鑒定還原糖的實驗,在加熱試管中的溶液時,應該用試管夾夾住試管上部,并放入盛開水的大燒杯中加熱。注意試管底部不要接觸燒杯底部,同時試管口不要朝向實驗者,以免試管內溶液沸騰時沖出試管,造成燙傷。如果試管內溶液過于沸騰,可以上提試管夾,使試管底部離開大燒杯中的開水。4.做鑒定還原糖和蛋白質的實驗時,在鑒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樣液,以便與鑒定后的樣液的顏色變化作對比,這樣可以增強說服力。5.斐林試劑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方可使用,切勿將甲液和乙液分別加入組織樣液中。三、參考資料還原糖的鑒定原理生物組織中普遍存在的還原糖種類較多,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它們的分子內都含有還原性基團(游離醛基或游離酮基),因此叫做還原糖。蔗糖的分子內沒有游離的半縮醛羥基,因此叫做非還原性糖,不具有還原性。本實驗中,用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斐林試劑由質量濃度為0.1g/m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5g/mL的硫酸銅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藍色的Cu(OH)2沉淀。Cu(OH)2與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則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應式如下: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淺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淀)。蛋白質的鑒定原理鑒定生物組織中是否含有蛋白質時,常用雙縮脲法,使用的是雙縮脲試劑。雙縮脲試劑的成分是質量濃度為0.1g/m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1g/mL的硫酸銅溶液。在堿性溶液(NaOH)中,雙縮脲(H2NOC—NH—CONH2)能與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紅色的絡合物,這個反應叫做雙縮脲反應。由于蛋白質分子中含有很多與雙縮脲結構相似的肽鍵,因此,蛋白質可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顏色反應。用于鑒定還原糖的實驗材料準備植物組織是常用的實驗材料,但必須加以選擇。在雙子葉植物中,光合作用的主要產物葡萄糖形成后,合成為淀粉,暫時儲藏在葉子內,因此最好不用雙子葉植物的葉子作實驗材料。有些單子葉植物,如韭菜、鳶尾,并不將光合作用的初始產物轉變?yōu)榈矸?,因此葉內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單糖,但是,由于葉片中葉綠素的顏色較深,對于鑒定時的顏色反應起著掩蓋作用,導致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因此,也不宜用單子葉植物的葉子作實驗材料。本實驗最理想的實驗材料是還原糖含量較高的植物組織(或器官),而且組織的顏色較淺或近于白色的,如蘋果和梨的果實。經試驗比較,顏色反應的明顯程度依次為蘋果、梨、白色甘藍葉、白蘿卜。用于鑒定脂肪的實驗材料準備實驗材料最好選擇富含脂肪的種子,如花生種子(取其子葉)。供實驗用的花生種子,必須提前浸泡3~4h。浸泡時間短了,不容易切成片;浸泡時間過長,則組織太軟,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做鑒定脂肪的實驗,教師可根據本地區(qū)的情況選用蘇丹Ⅲ或蘇丹Ⅳ染液。蘇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顏色反應為橘黃色,蘇丹Ⅳ染液遇脂肪的顏色反應為紅色。因蘇丹Ⅳ染液與脂肪的親和力比較強,所以,染色的時間應比較短,一般為1min左右。用于鑒定蛋白質的實驗材料準備實驗材料最好選用富含蛋白質的生物組織(或器官),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種子,動物材料常用的是雞蛋(卵白)。如用大豆種子,必須提前浸泡1~2d,這樣容易研磨成漿。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直接采用現(xiàn)成的大豆磨成的豆?jié){,豆?jié){可以購買,也可用小型的研磨機制取。利用豆?jié){作實驗材料,可以節(jié)約實驗時間。如果用稀釋的卵白作實驗材料,效果會更好。斐林試劑的配制甲液質量濃度為0.1g/mL的氫氧化鈉溶液乙液質量濃度為0.05g/mL的硫酸銅溶液使用時臨時配制,將4~5滴乙液滴入2mL甲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蘇丹Ⅲ溶液的配制稱取0.1g蘇丹Ⅲ干粉,溶于100mL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中,待全部溶解后再使用。蘇丹Ⅳ溶液的配制稱取0.1g蘇丹Ⅳ干粉,溶于50mL丙酮中,再加入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50mL,充分混合后即可使用。雙縮脲試劑的配制取10g氫氧化鈉放入容量瓶(或有刻度的燒杯)中,加水至100mL,待充分溶解后倒入試劑瓶中,配成質量濃度為0.1g/mL的氫氧化鈉溶液,瓶口塞上膠塞,貼上標簽,寫上試劑A。取1g硫酸銅放入容量瓶(或有刻度的燒杯)中,加水至100mL,待充分溶解后倒入試劑瓶中,配成質量濃度為0.01g/mL的硫酸銅溶液(藍色)。瓶口塞上膠塞,貼上標簽,寫上試劑B。高中生物教案14一、教學目標知識方面:1、描述細胞衰老的特征。2、簡述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的區(qū)別。能力方面:進行與社會老齡化相關的問題的資料搜集和分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探討細胞的衰老和凋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關注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二、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⑴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細胞衰老的特征。⑵細胞凋亡的含義。2、教學難點:細胞凋亡的含義及與細胞壞死的區(qū)別。三、課時安排:1課時四、教學方法:討論法、講解法五、教學程序:[問題探討]1、人體衰老表現(xiàn)出哪些特征?2、老年人體內有沒有幼嫩的細胞?3、年輕人體內有沒有衰老的細胞?4、人體衰老與細胞衰老有什么關系?教師總結: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有關,但二者又不能劃等號。⑴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都是生物體正常的生命現(xiàn)象。從總體看,個體衰老的過程也是組成個體細胞普遍衰老的過程。⑵對單細胞生物體來說,細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個體的衰老或死亡。⑶對多細胞生物來說,細胞的衰老或死亡不等于個體的衰老或死亡,如幼年個體中每天都有細胞衰老、死亡。個體的衰老不等于細胞的衰老,如老年個體中每天也有新細胞產生。那么細胞衰老有何特征呢?細胞衰老的過程是細胞的生理狀態(tài)和化學反應發(fā)生復雜變化的過程,最終:表現(xiàn)為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發(fā)生變化。(學生閱讀教材P122相關內容)教師總結:一大:細胞核變大,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衰老細胞的特征一?。杭毎麅人譁p少,萎縮變小,代謝速率減慢。一多:細胞內色素逐漸積累、增多兩低:膜的物質運輸功能降低,有些酶的活性隆低。細胞衰老的原因是什么?關系細胞衰老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