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43.040.20
CCST38
團體標準
T/CSAExx-20xx
乘用車碳纖維復合材料車門技術要求及
試驗方法
Technical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ofcarbonfibercompositedoorsfor
passengervehicles
(報批稿)
在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您知道的該標準所涉必要專利信息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
上。
20xx-xx-xx發(fā)布20xx-xx-xx實施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fā)布
T/CSAExx-xxxx
乘用車碳纖維復合材料車門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乘用車碳纖維復合材料車門的材料性能、外觀、尺寸精度、零件性能的技術要求
和試驗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乘用車碳纖維復合材料車門的設計、生產(chǎn)和檢測。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
適用于本文件。
GB/T1184形狀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447纖維增強塑料拉伸性能試驗方法
GB/T1449纖維增強塑料彎曲性能試驗方法
GB/T3365碳纖維增強塑料孔隙含量和纖維體積含量試驗方法
GB/T3979物體色的測量方法
GB/T5258纖維增強塑料面內(nèi)壓縮性能試驗方法
GB/T10125人造氣氛腐蝕試驗鹽霧試驗
GB/T10587鹽霧試驗箱技術條件
GB/T10592高低溫試驗箱技術條件
GB/T16422.1塑料實驗室光源暴露試驗方法第一部分:總則
GB/T30969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短梁剪切強度試驗方法
GB/T39491汽車用碳纖維復合材料覆蓋部件通用技術要求
T/CSAE50汽車外覆蓋件抗凹性能測試標準
3術語和定義
GB/T39491中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1
T/CSAExx-xxxx
3.1
碳纖維復合材料車門carbonfibercompositedoors
以碳纖維復合材料為主體的車門,主要包括車門內(nèi)板、車門外板、車門窗框、車門加強梁、車
門加強板和車門鉸鏈等。
3.2
單向碳纖維復合材料unidirectionalcarbonfibercomposites
以樹脂為基體,單向碳纖維為增強材料制成的復合材料。
3.3
碳纖維織物復合材料carbonfiberfabriccomposites
以樹脂為基體,碳纖維織物為增強材料制成的復合材料。
3.4
A級面classAsurface
在零件最終使用狀態(tài)下,能直接看到的外觀表面。
3.5
B級面classBsurface
在零件最終使用狀態(tài)下,不能直接看到但暴露的外觀表面。
3.6
C級面classCsurface
除A、B級面以外的其他表面,通常是指由于裝配等被隱藏或覆蓋的表面。
3.7
過磨overgrinding
零件表層碳纖維被打磨損失而形成的紋理缺損的不良現(xiàn)象。
3.8
氣泡bubble
零件表面出現(xiàn)的封閉型或開放型的球形空腔。
3.9
扭轉剛度torsionalrigidity
2
T/CSAExx-xxxx
零件抵抗扭轉彈性變形的能力。
3.10
抗凹dentresistance
在外部載荷作用下,車門抵抗凹陷撓曲和局部變形并保持形狀的能力。
4技術要求
4.1材料性能要求
碳纖維復合材料層合板的制備工藝應與碳纖維復合材料車門保持一致。碳纖維復合材料層合板
的物理性能要求見表1。
表1材料性能要求
序號性能項單向碳纖維復合材料碳纖維織物復合材料
10o拉伸強度/MPa≥1700≥600
20o拉伸模量/GPa≥100≥50
390o拉伸強度/MPa≥40≥600
490o拉伸模量/GPa≥8≥50
50o壓縮強度/MPa≥600≥450
60o壓縮模量/GPa≥100≥45
790o壓縮強度/MPa≥130≥450
890o壓縮模量/GPa≥8≥45
9短梁剪切強度/MPa≥60≥45
10纖維體積含量/%≥45≥45
4.2外觀
針對碳纖維紋理外露并噴涂清漆后的碳纖維復合材料車門,外觀要求見表2。
表2外觀要求
要求
序號缺陷名稱
A級面B級面C級面
1漆裂紋不允許不允許/
2色差不允許不允許/
3紋理不符不允許不允許/
4紋理方向偏差≤8°≤8°≤8°
5劃痕不允許不允許/
6縮印不允許輕微可接受/
7流痕、不干不允許不允許/
8拋光印、砂紙印數(shù)量≤1處數(shù)量≤2處且間距≥200mm/
3
T/CSAExx-xxxx
表2(續(xù))
要求
序號缺陷名稱
A級面B級面C級面
9毛刺、分層不允許不允許/
面積≤100mm2且數(shù)量≤2處且間面積≤100mm2且數(shù)量≤5處且間距
10過磨/
距≥150mm,僅在R角處允許≥100mm,僅在R角處允許
11露底不允許不允許/
直徑≤1mm且數(shù)量≤3處且間距直徑≤1mm且數(shù)量≤5處且間距
12氣泡/
≥150mm≥100mm
直徑≤0.5mm且數(shù)量≤3處且間直徑≤0.5mm且數(shù)量≤5處且間距
13針孔、縮孔/
距≥150mm≥100mm
直徑≤1mm且數(shù)量≤3處且間距直徑≤1mm且數(shù)量≤5處且間距
14異色點/
≥150mm≥100mm
直徑≤1mm且數(shù)量≤3處且間距直徑≤1mm且數(shù)量≤5處且間距
15塵點、顆粒/
≥150mm≥200mm
注:A級面與B級面交界處按照A級面的要求;B級面與C級面交界處按照B級面的要求。
4.3尺寸精度
碳纖維復合材料車門的尺寸精度應符合產(chǎn)品設計圖樣要求;圖樣上未標注的,按GB/T1184的
規(guī)定執(zhí)行。
4.4零件性能要求
碳纖維復合材料車門的零件性能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
表3零件性能要求
序號性能項要求
1外板抗凹變形量≤1mm,無回彈音
2扭轉剛度最大變形量≤8mm
315°開啟垂向剛度最大變形量≤12mm,殘余變形量≤1mm
4全開啟垂向剛度最大變形量≤12mm,殘余變形量≤1mm
5橫向剛度最大變形量≤4mm
6窗框中點側向剛度最大變形量≤4mm
7窗臺線剛度最大變形量≤4mm
8模態(tài)一階扭轉模態(tài)≥55Hz,一階彎曲模態(tài)≥55Hz
9垂向過載耐久車門系統(tǒng)無明顯變形(肉眼可見)、松曠、開裂、異響等現(xiàn)象
10橫向過載耐久車門系統(tǒng)無明顯變形(肉眼可見)、松曠、開裂、異響等現(xiàn)象
11開閉耐久車門系統(tǒng)無明顯變形(肉眼可見)、松曠、開裂、異響等現(xiàn)象
試驗后樣件不得出現(xiàn)翹曲變形、裂紋、分層及其他影響使用功能的缺陷;
12耐高溫性與試驗前樣件相比色差≤3;試驗前后檢查粘接、螺接或卡接等結構的裝配
狀態(tài)變化,不能出現(xiàn)松動、脫落等現(xiàn)象;試驗后零件尺寸應滿足設計要求
4
T/CSAExx-xxxx
表3(續(xù))
序號性能項要求
試驗后樣件不得出現(xiàn)翹曲變形、裂紋、分層及其他影響使用功能的缺陷;
13耐高低溫交變與試驗前樣件相比色差≤3;試驗前后檢查粘接、螺接或卡接等結構的裝配
狀態(tài)變化,不能出現(xiàn)松動、脫落等現(xiàn)象;試驗后零件尺寸應滿足設計要求
14耐低溫沖擊試驗后樣件不得出現(xiàn)破裂
試驗后樣件不得出現(xiàn)翹曲變形、裂紋、分層及其他影響使用功能的缺陷;
15耐氙燈老化
與試驗前樣件相比,色差≤3,光澤殘存率≥75%
16耐鹽霧腐蝕性中性鹽霧試驗(NSS)240h后連接位置無銹蝕
5試驗方法
5.1材料性能
5.1.1拉伸性能
拉伸性能按GB/T1447進行測試。
5.1.2壓縮性能
壓縮性能按GB/T5258進行測試。
5.1.3彎曲性能
彎曲性能按GB/T1449進行測試。
5.1.4短梁剪切強度
短梁剪切強度按GB/T30969進行測試。
5.1.5纖維體積含量
纖維體積含量按GB/T3365進行測試。
5.2外觀
5.2.1光源、觀察距離和時間
光源:在照明均勻、照度不小于1200lx的冷白光源,位于檢驗物體的上方120cm~200cm的距
離。
觀察距離:500mm~700mm。
觀察時間:模擬零件正常使用狀態(tài),視線停留在同一點的時間為1s~5s。
5.2.2目視檢驗
保持目視角度與缺陷在同一平面內(nèi),并變換不同的位置從前后側和上下方對缺陷進行觀察,觀
察的角度為30°、45°和90°。
5
T/CSAExx-xxxx
5.2.3色差檢測
色差檢測按GB/T3979進行測試。
5.2.4點規(guī)檢測
針對不規(guī)則的氣泡、針孔、縮孔、異色點、塵點、顆粒等缺陷,在點規(guī)上找到大小相近的點,
以可覆蓋缺陷的最小點規(guī)直徑作為缺陷直徑;針對過磨、劃痕等缺陷,在點規(guī)上找到大小相近的線
徑,以可覆蓋缺陷的最小點規(guī)長度作為缺陷長度。
5.2.5直尺檢測
測量時,直尺刻度的一邊要緊靠缺陷,且不要歪斜;讀數(shù)時,視線與尺面刻度邊垂直,準確讀
出缺陷長寬的測量結果。
5.3尺寸精度
用專用檢具或三坐標進行檢測,測量儀器的精度應高于測量尺寸公差帶的1/10倍。
5.4零件性能
5.4.1外板抗凹
5.4.1.1試驗裝置
按照T/CSAE50試驗裝置的規(guī)定。試驗裝置臺架包含加載機構、運動控制系統(tǒng)、傳感器、數(shù)據(jù)
采集和處理系統(tǒng)。
加載機構自身沿加載方向應用足夠剛性,加載機構的加載方向至少能沿著X、Y兩個軸方向轉
動。加載機構的總運行行程不小于200mm。加載機構最大能承受的載荷不低于2000N。
運動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方式應為載荷和位移的閉環(huán)控制。試驗目標行程、加載范圍、加/卸載方式
能預先定義,運動過程中速度、位移量應能準備控制,位移程序控制精度不低于10μm。
力傳感器的量程不小于500N,精度不低于1N;位移傳感器的量程不小于200mm,精度不低
于10μm。
數(shù)據(jù)采集和處理系統(tǒng)應采用專用采集設備和應用軟件,載荷、位移數(shù)據(jù)采集頻率不低于50Hz,
軟件應能記錄和保存載荷-位移曲線。
5.4.1.2試驗約束
鉸鏈按照裝配要求安裝在車門上,保留車門繞Z向轉動自由度。通過鉸鏈將車門安裝在剛性試
驗臺上,鉸鏈與試驗臺剛性鎖死,如圖1所示。
在鎖扣位置用夾具對車門提供剛性支撐,全約束。
通過調(diào)整使車門與試驗臺平行,即鉸鏈安裝點與鎖扣安裝點所在的平面與試驗臺平行。
6
T/CSAExx-xxxx
位移傳感器與加載裝置安裝在同一側,并且保證測量方向與加載方向一致。
圖1外板抗凹的約束方式及加載點
5.4.1.3試驗加載
加載點選擇車門外板剛性弱的3~5個點,垂直于加載測量位置中心點的外板切面向內(nèi)板方向加
載。
加載裝置通過直徑100mm的剛性平頭加載工裝或者球面直徑25.4mm的半球形加載工裝進行加
載,加載工裝應與加載測量位置重合。
加載測量前先對加載點施加5N的初始力,將位移傳感器、力傳感器清零,此位置設置為加載
測量零點。
從加載測量零點開始,通過加載裝置完成以下加載測量:以50mm/min的加載速度加載至200N
后卸載,主觀評價并記錄外板有無明顯回彈音;以20mm/min的加載速度加載至300N后卸載,記
錄加載后測量位置的位移傳感器讀數(shù)。
5.4.1.4數(shù)據(jù)處理
通過試驗給出力-位移曲線。給出測點殘余變形。
5.4.2扭轉剛度
5.4.2.1試驗裝置
按照T/CSAE50試驗裝置的規(guī)定。
5.4.2.2試驗約束
通過車門鉸鏈和門鎖安裝點,將車門內(nèi)板朝下固定在試驗臺架上。
門鎖安裝點通過專用夾具與臺架相連,車門鉸鏈直接與臺架相連,使這三個安裝點在同一水平
面上,同時確保車門本體約束六個自由度。
安裝位移傳感器于加載點上方,確保加載力和測量點位移在同一條直線上。
7
T/CSAExx-xxxx
5.4.2.3試驗加載
前門選擇B柱一側窗框上端拐角布置加載點,后門選擇B柱和C柱窗框上端的拐角布置加載點,
取窗框凸臺面內(nèi)外拐角連線中點作為加載點,或窗框凸臺面內(nèi)外圓弧中間位置連線中點作為加載點,
如窗框拐角有其他形式,參考該方法確定加載點具體位置,并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調(diào)整位置。
垂直于通過加載點與窗框弧面相切的平面向外板方向加載。
預加載50N并保持30s后卸載,將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清零,以20N為步長,加載到200N
后,按相同步長卸載到零。記錄每一步加載和卸載后測量點的位移傳感器讀數(shù)。
5.4.2.4數(shù)據(jù)處理
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載荷-位移曲線圖。剛度K按式(1)計算:
K=F/Δs........................................................................(1)
式中:
K——剛度,N/mm;
F——加載目標值,N;
Δs——為加載達到達目標值時測點的位移,mm。
5.4.315°開啟垂向剛度
5.4.3.1試驗裝置
按照T/CSAE50試驗裝置的規(guī)定。
5.4.3.2試驗約束
將白車身固定在試驗臺架上,采用四個剛性支撐底座在千斤頂支撐位置,使車身處于水平位置,
并在車身四角用鋼絲約束,車門按裝配要求安裝在白車身上,保留車門鉸鏈繞Z向轉動自由度。
將車門開啟到15°位置,并用夾具定位車門。
在車門鎖開口處安裝垂向位移變化測量點,該測量點與加載點處于同一高度,并在該測量點安
裝位移傳感器。
5.4.3.3試驗加載
加載裝置處于卸載狀態(tài),將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清零。
預加載200N并保持30s后卸載,將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清零。
加載力沿Z向施加。加載目標值為1000N,以100N為步長梯級加載,每步加載后均卸載至零。
記錄每步加載以及卸載至零后位移傳感器讀數(shù)。
8
T/CSAExx-xxxx
5.4.3.4數(shù)據(jù)處理
按照5.4.2.4數(shù)據(jù)處理的方法。
5.4.4全開垂向剛度
5.4.4.1試驗裝置
按照T/CSAE50試驗裝置的規(guī)定。
5.4.4.2白車身約束
將白車身安裝在剛性試驗臺上,使白車身處于水平狀態(tài),剛性鎖死。
車門按裝配要求安裝在白車身上,在鎖扣位置用夾具對車門提供剛性支撐。
利用調(diào)整夾具調(diào)整車門與白車身角度為全開,保留車門鉸鏈繞Z向轉動自由度。
在車門鎖開口處安裝垂向位移變化測量點,該測量點與加載點處于同一高度,并在該測量點安
裝位移傳感器。
5.4.4.3單件約束
將鉸鏈按裝配要求安裝在車門上,保留車門繞Z向轉動自由度,通過鉸鏈將車門安裝在剛性試
驗臺上,鉸鏈與試驗臺剛性鎖死。
在鎖扣位置用夾具對車門提供剛性支撐,兼具約束。
將車門全開啟,保留車門繞Z向轉動自由度。
在車門鎖開口處安裝垂向位移變化測量點,該測量點與加載點處于同一高度,并在該測量點安
裝位移傳感器;在鎖扣位置用夾具引出加載點和測點,保證夾具對載荷的施加。
5.4.4.4試驗加載
加載裝置處于卸載狀態(tài),將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清零。
預加載200N并保持30s后卸載,將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清零。
加載力沿Z向施加。加載目標值1000N,以100N為步長梯級加載,每步加載后均卸載至零。
記錄每步加載以及卸載至零后位移傳感器讀數(shù)。
5.4.4.5數(shù)據(jù)處理
按照5.4.2.4數(shù)據(jù)處理的方法。
5.4.5橫向剛度
5.4.5.1試驗裝置
按照T/CSAE50試驗裝置的規(guī)定。
5.4.5.2試驗約束
9
T/CSAExx-xxxx
將白車身安裝在剛性試驗臺上,使白車身處于水平狀態(tài),剛性鎖死。
車門按裝配要求安裝在白車身上,在鎖扣位置用夾具對車門提供剛性支撐。
利用調(diào)整夾具調(diào)整車門與白車身角度為全開,保留車門鉸鏈繞Z向轉動自由度。
在車門鎖開口處安裝垂向位移變化測量點,該測量點與加載點處于同一高度,并在該測量點安
裝位移傳感器;在車門邊緣安裝垂向位移測量點。
5.4.5.3試驗加載
加載方向為垂直于車門鉸鏈與鎖所在平面,向開門方向施加載荷。
加載裝置處于卸載狀態(tài),將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清零,預加載100N并保持30s后卸載,將
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清零。
加載目標值100N,將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清零,通過加載裝置,從0N開始加載到100%載
荷,保持30s,記錄位移傳感器讀數(shù),將車門回到全開位置,記錄位移傳感器讀數(shù)。
將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清零,通過加載裝置,從0N開始加載到120%載荷,保持30s,記錄
位移傳感器讀數(shù),將車門回到全開位置,記錄位移傳感器讀數(shù)。
5.4.5.4數(shù)據(jù)處理
按照5.4.2.4數(shù)據(jù)處理的方法。
5.4.6窗框中點側向剛度
5.4.6.1試驗裝置
按照T/CSAE50試驗裝置的規(guī)定。
5.4.6.2試驗約束
鉸鏈按裝配要求安裝在車門上,保留車門繞Z向轉動自由度,通過鉸鏈將車門安裝在剛性試驗
臺上,鉸鏈與試驗臺剛性鎖死。
在鎖扣位置用夾具對車門提供剛性支撐,全約束。
調(diào)整車門與試驗臺平行,即鉸鏈安裝點與鎖扣安裝點所在平面與試驗臺平行。
將力傳感器和加力裝置安裝在垂直于加載點一側,將位移傳感器垂直安裝在加載點上。
5.4.6.3試驗加載
加載壓頭按需選擇;加載點選擇窗框中點,加載力沿Z向施加。
加載裝置處于卸載狀態(tài),將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清零,預加載20N并保持30s后卸載,將力
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清零。
10
T/CSAExx-xxxx
加載目標值100N,以20N為步長梯級加載,每步加載后均卸載至零。記錄每步加載以及卸載
至零后位移傳感器讀數(shù)。
5.4.6.4數(shù)據(jù)處理
按照5.4.2.4數(shù)據(jù)處理的方法。
5.4.7窗臺線剛度
5.4.7.1試驗裝置
按照T/CSAE50試驗裝置的規(guī)定。
5.4.7.2試驗約束
把帶鉸鏈的車門安裝在試驗臺,檢查固定鉸鏈的螺釘及螺栓正確安裝扭矩,在車門門鎖中心處
將車門固定在試驗臺架上,并使鉸鏈軸線平面和試驗平面平行。
試驗設備加載裝置固定在試驗臺架上,加載點為窗臺中央位置,將力傳感器和加力裝置安裝在
垂直于加載點一側,將位移傳感器垂直安裝在加載點上。
5.4.7.3試驗加載
先對車門加載40N的軸向力并保持30s后卸載,以消除安裝間隙,將傳感器和顯示器清零。
以20N為步長加載,直到200N,并依次記錄變形量;按相同步長卸載,依次記錄變形量。
5.4.7.4數(shù)據(jù)處理
按照5.4.2.4數(shù)據(jù)處理的方法。
5.4.8模態(tài)
5.4.8.1試驗裝置
試驗測量分析系統(tǒng)由試驗激振系統(tǒng)、響應拾振系統(tǒng)以及模態(tài)分析處理系統(tǒng)等三大部分組成。其
中:試驗激振系統(tǒng)包括:力錘,若使用激振器作為激勵源則包括激振信號發(fā)生器、功率放大器和激
振器;響應拾振系統(tǒng)包括:加速度傳感器、力傳感器和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
5.4.8.2試驗約束
模擬“自由-自由”邊界條件,將閉合件用柔軟的橡膠繩懸掛于吊架水平位置上,并確保其最高剛
體模態(tài)頻率低于閉合件最低彈性體模態(tài)頻率的10%,如圖2所示。
11
T/CSAExx-xxxx
圖2自由約束示意圖
5.4.8.3試驗加載
采用多點激振,多點響應的模態(tài)試驗激振方式。
使用力錘激勵時,激勵方向應垂直車門所在平面,激勵點選擇高剛度內(nèi)板對角位置;使用激振
器激勵時,激勵點選擇高剛度內(nèi)板下側位置。
數(shù)據(jù)采集前端和計算機用網(wǎng)線連接,加速度傳感器、力錘和數(shù)據(jù)采集前端連接,將力錘傳感器
通道(或激振器阻抗頭上的力的傳感器通道)信號作為模態(tài)測試的參考通道。使用激振器時,測試
前端輸出給功率放大器,激振器與功率放大器輸出端口連接。
對測試通道進行設置,包括傳感器通道、力通道,然后關聯(lián)傳感器與測量點。
先設置力錘的觸發(fā)電壓,然后進行量程設置,確定激勵力后設置傳感器的量程,防止測試過程
中傳感器過載;使用激振器激勵時同理進行量程設置。測試并記錄各測點頻響函數(shù)數(shù)據(jù)。
5.4.8.4數(shù)據(jù)處理
對閉合件各測點頻響函數(shù)先進行集總平均,進行模態(tài)擬合,計算得到一階扭轉模態(tài)頻率、一階
彎曲模態(tài)頻率、振型等模態(tài)參數(shù)。
5.4.9垂向過載耐久
5.4.9.1試驗裝置
按照T/CSAE50試驗裝置的規(guī)定。
5.4.9.2試驗約束
將試驗車輛舉升固定,可以采用四個剛性支撐底座支撐試驗樣車,確保樣車輪胎與剛性地面無
接觸。試驗時將車門開啟到15°開度位置,用夾具定位車門,確保車門不會在測試過程中轉動。
12
T/CSAExx-xxxx
5.4.9.3試驗加載
加載位置為門鎖處,加載方向Z向。
施加載荷為垂直向下500N,垂直向上250N;加載波形為正弦波,上下各加載一次記為一次循
環(huán)。
進行50000次垂向過載循環(huán),最大循環(huán)頻率為20次/min。
試驗過程中,記錄車門系統(tǒng)有無明顯變形(肉眼可見)、松曠、開裂、異響等現(xiàn)象。
5.4.10橫向過載耐久
5.4.10.1試驗裝置
按照T/CSAE50試驗裝置的規(guī)定。
5.4.10.2試驗約束
將試驗車輛舉升固定,可以采用四個剛性支撐底座支撐試驗樣車,確保樣車輪胎與剛性地面無
接觸,試驗時將車門開啟到全開位置。
5.4.10.3試驗加載
根據(jù)門鎖到鉸鏈中心位置距離L確定加載至門鎖處的等效于163N·m扭矩的車門橫向過載載荷
F。車門橫向過載載荷F按式(2)計算:
F=163/L.......................................................................(2)
式中:
F——橫向過載載荷,N;
L——門鎖到鉸鏈中心位置距離,m。
進行42000次耐久循環(huán),其中玻璃全開位置和全關位置各21000次,最大循環(huán)頻率為20次/min。
試驗過程中,記錄車門系統(tǒng)有無明顯變形(肉眼可見)、松曠、開裂、異響等現(xiàn)象。
5.4.11開閉耐久
5.4.11.1試驗約束
將試樣安裝在整車上進行試驗,確保車門可以正常開閉。
5.4.11.2試驗加載
前車門試驗工況為:車窗全關狀態(tài)下的外開工況和車窗全開狀態(tài)下的內(nèi)開工況,各工況分別進
行42000次試驗,共計試驗次數(shù)84000次。
后車門試驗工況為:車窗全關狀態(tài)下的外開工況和車窗全開狀態(tài)下的內(nèi)開工況,各工況分別進
13
T/CSAExx-xxxx
行21000次試驗,共計試驗次數(shù)42000次。
試驗頻率不超過6次/min,關閉速度控制在1.4m/s~1.6m/s。
試驗過程中,記錄車門系統(tǒng)有無明顯變形(肉眼可見)、松曠、開裂、異響等現(xiàn)象。
5.4.12耐高溫性
5.4.12.1試驗設備
高低溫試驗箱應符合GB/T10592的規(guī)定。高低溫試驗箱的工作室內(nèi)壁應由耐熱且不易氧化和具
有一定強度的材料制成。保溫材料應能耐高溫并具有阻燃性能。試驗箱應具有測溫系統(tǒng),并能夠顯
示溫度數(shù)值,同時應設有觀察窗和照明裝置。
5.4.12.2試驗步驟
試驗前將樣件在(23±2)℃、(50±3)%RH的條件下放置4h。
將樣件模擬實際裝車狀態(tài)安裝到夾具或固定裝置上,放置于試驗箱內(nèi)。
在(80±2)℃試驗箱中保存168h后,在(23±2)℃、(50±3)%RH標準環(huán)境下放置2h。
取出樣件,觀察是否出現(xiàn)翹曲變形、裂紋、分層及其他影響使用功能的缺陷,按GB/T3979評
價樣件色差,測量評價樣件尺寸。
5.4.13耐高低溫交變
5.4.13.1試驗設備
按照5.4.12.1中高低溫試驗箱的規(guī)定。
5.4.13.2試驗步驟
試驗前將樣件在(23±2)℃、(50±3)%RH的條件下放置4h。
將樣件模擬實際裝車狀態(tài)安裝到夾具或固定裝置上,放置于試驗箱內(nèi)。按表4進行循環(huán)試驗。
表4耐高低溫交變試驗條件
循環(huán)條件
循環(huán)次數(shù)
步驟環(huán)境時間/h
1(80±2)℃3
2(23±2)℃、(50±3)%RH0.5
3(-40±2)℃3
4(23±2)℃、(50±3)%RH0.5
3
5(38±2)℃、(95±3)%RH16
6(23±2)℃、(50±3)%RH0.5
7(-40±2)℃3
8(23±2)℃、(50±3)%RH0.5
14
T/CSAExx-xxxx
取出樣件,觀察是否出現(xiàn)翹曲變形、裂紋、分層及其他影響使用功能的缺陷,按GB/T3979評
價樣件色差,測量評價樣件尺寸。
5.4.14耐低溫沖擊性
5.4.14.1試驗設備
按照5.4.12.1中高低溫試驗箱的規(guī)定。
5.4.14.2試驗步驟
試驗前將樣件在(23±2)℃、(50±3)%RH的條件下放置4h。
將樣件模擬實際裝車狀態(tài)安裝到夾具或固定裝置上,在(-40±2)℃試驗箱環(huán)境下保存4h。
進行落球沖擊試驗,鋼球重量500g,落球高度500mm。有條件的情況下在低溫箱內(nèi)進行,也
可以拿出低溫箱后30s之內(nèi)完成試驗。
取出樣件,觀察是否出現(xiàn)破裂。
5.4.15耐氙燈老化
5.4.15.1試驗設備
旋轉式氙燈老化試驗箱應符合GB/T16422.1的規(guī)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地產(chǎn)行業(yè)業(yè)務員工作總結
- 運動品牌的市場推廣計劃
- 【八年級下冊歷史】第16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同步練習
- 金屬行業(yè)行政后勤運營總結
- 2023年高考語文試卷(上海)(春考)(空白卷)
- 2024年美術教案集錦5篇
- 2024年煤礦應急預案
- 紅光十字線激光器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保險合同協(xié)議書大全
- 2024年度天津市公共營養(yǎng)師之二級營養(yǎng)師綜合練習試卷B卷附答案
- 2024年紀檢監(jiān)察綜合業(yè)務知識題庫及答案(新)
- 師德師風考核實施方案
- 【真題】2023年南京市中考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
- 膀胱憩室護理查
- 2024年河南省水務規(guī)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人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工程制圖知識要點
- 2024山東能源集團中級人才庫選拔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視頻后期剪輯述職報告
- 個人就業(yè)能力展示
- 銀行對公業(yè)務課件
- 水吧管理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