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3年黑龍江省佳木斯八中高考語文四模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7分)1.(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從文學經典切入,以文學的內容、文學的手段、文學的姿態(tài),通過閱讀鑒賞,提高感覺美、鑒賞美、享受美、表達美、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和能力,無疑是開展美育的有效方式。而十分可貴的是,文學經典以其語言藝術的獨特屬性,將不同的藝術形式包蘊其間,為鑒賞者提供了領略音樂、舞蹈、戲劇、繪畫、書法、建筑、民間工藝等各類藝術之美的間接途徑,使人們在閱讀文學經典、感受語言藝術的同時,能夠獲得多重藝術的審美愉悅。中華民族向來重視文學經典中的藝術美育價值。“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正是對“藝”之美育方式及人格塑造最為簡約的表達。對“游于藝”之“游”,朱熹以為“游者,玩物適情之謂”,錢穆以為“游,游泳。藝,人生所需”,均在強調于從容之境中涵泳性情,成就君子人格。閱讀文學經典,沉浸其間,從容品讀,自然有潛移默化的心靈滋潤。通過文學經典再度領悟、感受多種藝術形式之美,也早已為古今中外文學家、美學家所關注。談論美育,人們時常會直接對應于“藝術教育”。論及藝術教育,使人自然而然聯(lián)想到一門技巧,并將其理解為學一門“技術”,比如彈琴、繪畫、跳舞、寫字。然而,正如藝術大家們所認為的,藝術教育不是讓每個人都成為鋼琴家、畫家、舞蹈家、書法家,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我們可以擷取文學經典中的“藝術”內容,在藝術的感受、體悟中領會各類藝術的美好境界,得到審美教育,而且這樣的優(yōu)質資源俯拾即是。比如,文學經典中有大量的題畫詩、樂舞詩、體育詩,畫、詩、書、舞、琴、棋之美往往相互輝映,欣賞者在閱讀一首小詩時,也能有如臨其境之美感。文學經典通過對“藝術”的書寫,將語言藝術與某一類具體“藝術形式”交織融合,使其具備了多重審美功能。由此所生發(fā)的美育,適應了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接班人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并將“美育”置于“五育”之一。美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在具體的事物和抽象的觀念中,我們都可以發(fā)現(xiàn)美的存在。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心地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泵烙鳛橐环N以審美活動為主要方式與手段的教育活動,能夠直接作用于發(fā)展人的感性,成為人的全面發(fā)展不可缺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文學經典閱讀開始,將蘊藏于文學經典中的“藝術”教育元素加以發(fā)掘、闡釋,引導廣大讀者通過對文學經典的品讀,汲取多重藝術素養(yǎng),提高審美能力,從心靈滋潤的角度真正實現(xiàn)藝術教育的價值,達到藝術教育的目的??傊覀円朴趶奈膶W經典尤其是古典文學中發(fā)掘藝術教育素材,在多重教育維度中潛移默化,推進審美教育,建構詩意人生。(摘編自楊曉靄《從文學經典中探尋“人文”之美》)材料二:當下美育思想和美育方法存在著一些需重視解決的問題。首先,人們對審美教育的理解往往就是藝術技能培養(yǎng),家長送孩子到各種培訓班學樂器、學繪畫、學舞蹈等,目的是讓孩子掌握某種技能,從升學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卻很少從培育藝術潛能、提升人文素養(yǎng)出發(fā)來制定教育方案,導致興趣班缺少興趣,藝術教學只有技巧沒有藝術,學習過程僅有功利而失去了美感。其次,現(xiàn)代消費社會講求消費體驗,追求感官的瞬時刺激,針對文化消費市場的文化生產受資本邏輯和經濟利益的驅動,往往忽視甚至有意逃避美育的社會責任和功能,迎合庸俗趣味的大量文化產品充斥市場,加之現(xiàn)代傳媒的推波助瀾,使我們的日常文化消費脫離了美育的正常軌道,與民族文化趣味涵育和文化精神培養(yǎng)這些美育目標相悖離。當下美育還出現(xiàn)重西方而輕傳統(tǒng)的傾向,社會普遍存在追求洋化、宣揚西化的風習,從建筑、服飾到家居擺設,從社會審美風尚到個人審美趣味,都向著西方的標準看齊,在藝術教育科目的選擇、審美理念的運用等方面,西方藝術與審美仍占據(jù)相當?shù)膬?yōu)勢。我們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藝術成就,積累了無數(shù)寶貴的審美經驗,形成了自成一體的審美傳統(tǒng),我們的美育應充分吸納傳統(tǒng)文化內容,自覺傳承民族文化精神,將西方的與民族的、古典的與現(xiàn)代的充分融匯起來,從民族角度觀察世界,以現(xiàn)代眼光觀照傳統(tǒng),形成既能包容人類文明的所有優(yōu)秀成果,又能彰顯我們民族文化特色、體現(xiàn)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精神風貌的審美教育體系。(摘編自黃仲山《美育重在培養(yǎng)文化精神》)(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閱讀文學經典,領略其間各類藝術美,可以直接提高對美的感受、鑒賞與創(chuàng)造等意識與能力。B.讓人于從容之境中涵泳性情,成就君子人格,這是蘊藏在文學經典中的藝術美育的價值。C.美育直接作用于發(fā)展人的感性,在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上,其作用不可或缺。D.文化生產受利益驅動迎合庸俗趣味,傳媒推波助瀾,導致文化消費脫離美育的正常軌道。(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兩則材料在論述中都談及了藝術教育,并分析其危害,糾正了人們的錯誤認識。B.如果文學經典中的藝術教育元素未經發(fā)掘、闡釋,文學經典的美育功能也難以實現(xiàn)。C.藝術教育并不排斥培養(yǎng)藝術技能,但藝術教育若僅著眼于此則無異于舍本逐末。D.要糾正美育西化的傾向,需要重視我們民族的審美傳統(tǒng),充分吸納傳統(tǒng)文化內容。(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A.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B.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C.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D.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4)喜歡閱讀文學經典的人往往能夠在閱讀中獲得多重審美愉悅,而具有繪畫、彈奏等藝術技藝的人卻不一定會審美。請結合材料對這種現(xiàn)象加以分析。(5)構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體現(xiàn)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審美教育體系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請結合材料二談談你的看法。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2.(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橘子園主人和一個老水手沈從文記稱“洞庭多橘柚”,橘柚生產地方,實在洞庭湖西南,沅水流域上游各支流,尤以辰河中部最多最好。樹不甚高,終年綠葉濃翠。仲夏開花,花白而小,香馥醉人。九月降霜后,綴系在枝頭間果實,被嚴霜侵染,丹朱明黃,耀人眼目,遠望但見一片光明。兩千年前楚國逐臣屈原,乘了小小白木船,沿沅水上溯,一定見過這種橘子樹林,方寫出那篇《橘頌》。兩千年來這地方的人和樹,都還依然寄生在沿河兩岸土地上,在日光雨雪四季交替中,衰老的死去,復入于土,新生的長成,自土中茁起。辰河是沅水支流,在辰溪縣城北岸和沅水匯流。呂家坪離辰溪縣約一百四十里,算得是辰河中部一個腰站。既然是個小小水碼頭,情形也就和其他碼頭差不多,辰河上游兩岸出產的竹、麻與別的農產物,用船裝運下行,煤油、紙煙和罐頭洋貨,用船裝運上行,多得把船只??吭谶@個地方上“覆查稅”。既有省里委派來的收稅官吏在此落腳,上下行船只停泊多,因此村鎮(zhèn)相當大,市面相當繁榮。呂家坪雖儼然一個小商埠,但隔河臨近數(shù)里,幾個小村落中情形,可就完全不同了。這些地方照例把一切鄉(xiāng)村景象好好保留下來,呂家坪所有,竟仿佛對之毫無影響。人情風俗都簡直不相同。即如橘園中摘橘子時,過路人口渴吃橘子在村子里可不必花錢,一到呂家坪鎮(zhèn)上,便是極酸的狗矢柑,雖并不值錢,也有老婦人守在渡口發(fā)賣了。蘿卜溪是呂家坪附近一個較富足的村子。蘿卜溪人以種瓜種菜種橘子為業(yè),村中幾乎每戶人家都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橘園,就中橘園既廣大,家道又殷實,在當?shù)厥浊恢傅?,應分得?shù)滕長順。滕長順原來同本地許多人一樣,年青時兩手空空的,在人家船上做短程水手,吃水上飯。因為年紀青,手腳靈便,對待主顧又誠實可靠,所以三五年后就發(fā)了旺,增大了船只,先是作水手,后來掌舵把子,再后來且作了大船主。成家討媳婦,兩夫婦強健麻俐的四只手不斷的作,積下的錢便越來越多。這個人于是記起兩句老話:“人要落腳,樹要生根?!眱煞驄D商量了一陣,又問卜打卦了幾回,才決心在蘿卜溪落腳,買了一塊橘園,一棟房子。當家的依然還在沅水流域弄船,婦人就帶孩子留在家里管理田園,養(yǎng)豬養(yǎng)雞。自從民國以來,二十年中沅水流域不知經過幾十次大小內戰(zhàn),許多人的水上事業(yè),在內戰(zhàn)時被拉船、封船、派捐、捉伕,全毀了。世界老在變,這個人卻一面由于氣運,一面由于才能,在種種變故里,不特發(fā)了家,而且發(fā)了人。婦人為他一共養(yǎng)了兩個男孩、三個女孩,到現(xiàn)在,孩子已長大成人。這一家人都儼然無宗教信仰,但觀音生日、財神生日、藥王生日,以及一切傳說中的神佛生日,卻從俗敬香或吃齋,出份子給當?shù)剞k會首事人。一切農村社會傳統(tǒng)的節(jié)會與禁忌,都遵守奉行,十分虔敬。正月里出行,必選個良辰吉日。驚蟄節(jié),必從俗做蕎粑吃。寒食清明必上墳。端午必包裹粽子,門戶上懸一束蒲艾,于五月五日午時造五毒八寶膏藥,配六一散、痧藥。全家喝過雄黃酒后,便換好了新衣服,上呂家坪去看賽船。七月中元節(jié),作佛事有盂蘭盆會,必為亡人祖宗遠親近戚焚燒紙錢,用錫箔折金銀錁子,且作荷花燈放到河中漂去。八月敬月亮,一家人團聚賞月。九月重陽登高,必用紫芽姜燜鴨子野餐。冬天冬蟄,在門限邊用石灰撒成弓形,射殺百蟲?!傊?,凡事從俗,并遵照書上所有辦理,毫不茍且,從應有情景中,一家人得到節(jié)日的解放歡樂和忌日的嚴肅心境。然而這小地方正如別的世界一樣,正常的如糧賦、糧賦附加捐、保安附加捐,不定期而照例無可避免的如駐防軍借款、派糧、派捐、派夫役,總而言之,世界既然老在變,變來變去,輪到鄉(xiāng)下人還只是出錢。明白世界在變,且用氣運來解釋這在變動中臨到本人必然的憂患,另外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在楓木坳上坐坳守祠堂的老水手。這個人的身世如一個故事,命運恰與陸地生根的滕長順兩相對照。對于這個人,老同鄉(xiāng)一望而知這十余年來在外面生活是不甚得意的。頭發(fā)業(yè)已花白,一只手似乎扭壞了,面貌萎悴,背上的包袱小小的。滕長順原來和他同樣駕船吃水上飯,現(xiàn)在看看這個遠房老宗兄鎩羽回來,象是已經倦于風浪,人既無兒無女,無可依靠,年紀又將近六十,因此向他提議:“老大爺,我看你做水鴨子也實在夠累了,年紀不少了,倒不如歇下來,爽性到我家里去住,粗茶淡飯總有一口。”老水手瞇著小眼睛看定了長順,搖搖那只扭壞了的臂膊,嘆一口氣,笑將起來。當天就背了那個小小包袱,和長順回到蘿卜溪的橘子園。當?shù)匦针谧宥啵黄鹆思?,總得把一部分花在祠堂廟宇方面去,為祖宗增光,兒孫積福,并表揚個人手足勤儉的榜樣。其時有個開油坊起家的滕姓寡婦,出了一筆錢,把整個楓樹坳山頭空地買來,在坳上造了座祠堂。祠堂造好后要個年紀大的看守,長順為老水手說了句好話,因此這老水手就成了楓樹坳上坐坳守祠堂人。(摘編自沈從文《長河》)(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善于捕捉顏色氣味來描寫自然景觀。寫橘子“丹朱明黃”,橘花“香馥醉人”,寥寥幾筆繪出如詩如畫的湘西風景。B.小說提到兩千年前被逐而經過此地的屈原,既是在強調此地悠久的歷史,又是在借屈原的不幸命運,暗示小說的悲劇結局。C.小說中覆查稅、糧賦、派捐、派夫役等賦稅征役名目眾多,反映了特定時代湘西地區(qū)的反動統(tǒng)治者對百姓的剝削和壓迫。D.作者歌頌傳統(tǒng)湘西社會樸實、勤勞、和平的人情美,卻又擔憂這美好的一切終將在時代巨變的沖擊下消失無蹤。(2)以《鄉(xiāng)土中國》的社會學角度解讀本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差序格局社會中,人們對待熟人和陌生人有差別。過路人在村里摘橘子吃不必花錢,但到鎮(zhèn)上要吃橘子只能買賣。B.鄉(xiāng)土社會中人們依附土地為生,與土地密不可分。所以長順做水上生意攢下家財后,必要買田地落腳,安家立業(yè)。C.鄉(xiāng)土社會中人們自覺遵循傳統(tǒng),因而長順一家雖無宗教信仰,卻虔敬謹嚴地奉行一年中所有時令節(jié)日的習俗規(guī)定。D.人情網(wǎng)絡中的熟人之間講交情,互幫助。老水手飄零半生回鄉(xiāng),長順不僅請他住進自己家,后又推薦他做守祠人。(3)沈從文曾自述《長河》是“寫這個地方一些平凡人物生活上的‘?!c‘變’”。請結合文本分析何為“常”與“變”。(4)與《邊城》一樣,《長河》也是一部田園牧歌式的散文化小說。請結合文本賞析這一藝術特色。三、古代詩文閱讀(35分)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文本一:《書》曰:“滿招損,謙得益?!睉n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作《伶官傳》。(選自歐陽修的《五代史?伶官傳序》)文本二:五代史宦者傳論歐陽修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于女禍。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蓋其用事也近而習,其為心也專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親之。待其已信,然后懼以禍福而把持之。雖有忠臣碩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為去己疏遠,不若起居飲食、前后左右之親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親,而忠臣碩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勢日益孤。勢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禍患伏于帷闥則向之所謂可恃者乃所以為患也?;家焉疃X之,欲與疏遠之臣圖左右之親近,緩之則養(yǎng)禍而益深,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雖有圣智,不能與謀。謀之而不可為,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則俱傷而兩敗。故其大者亡國,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為資而起,至抉其種類,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載宦者之禍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為人主者,非欲養(yǎng)禍于內,而疏忠臣碩士于外,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禍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抡咧疄榈?,雖欲悔悟,而勢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禍者”,謂此也??刹唤湓??(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將對應字母填寫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安A危B出C其D喜E怒F禍G患H伏I于J帷K闥L則M向N之O所P謂Q可R恃S者T乃U所V以W為X患Y也。(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書》,指《尚書》,意為“上古之書”,與《詩經》《禮記》《易經》《春秋》合稱“五經”。B.用事,指封建統(tǒng)治者當權執(zhí)政或官員擔當職責,與其意義和用法相近的有“視事”“當國”。C.忍,此處意為“毒辣、狠心”,與《鴻門宴》中“君王為人不忍”中的“忍”字意義相同。D.恃,意為“依賴、依靠”,與成語“恃才傲物”“恃才矜已”中的“恃”,學意義相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歐陽修擅長寫史論,文本二以宦官制度給國家?guī)砦:α⒄?,逐層剖析宦者禍國的行徑,夾敘夾議,分析詳盡。B.歐陽修認為宦者之禍更甚,是因為宦官終日隨侍國君,關系日漸親密,國君日益疏遠忠臣,而重用宦官理政。C.有時國君發(fā)覺宦官危害已深,想要鏟除禍患,卻或因操之過急而被宦官挾持成為人質,或使奸雄們借機生事。D.唐昭宗親近宦者,遠離賢士,當他開始悔悟時,卻為時已晚,因為此時宦官已經形成自己的勢力,難以根除。(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親之。②夫為人主者,非欲養(yǎng)禍于內,而疏忠臣碩士于外,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5)歐陽修在《五代史?伶官傳序》和《五代史宦者傳論》中都提到君主如果治國不當,就會有“身死國滅”的危害。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明君治國的做法。四、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小題。臨江仙?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fā)南枝。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訪妙玉乞紅梅①賈寶玉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云來。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咀ⅰ竣龠x自《紅樓夢》第五十回。(1)下列對這兩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兩首詩歌都提及梅花的花色和花香,但兩首詩歌中的梅花形象有所不同。B.《臨江仙?梅》以梅花的玉瘦襯托紅杏的憨肥,鮮明生動,凸顯春意盎然。C.《訪妙玉乞紅梅》用嫦娥喻妙玉,突出了自稱“檻外人”的妙玉的超凡脫俗。D.妙玉雖然慣常特立獨行,但卻沒有拒絕踏雪尋梅的寶玉,終以梅花相贈。(2)這兩首詩歌同是寫梅,卻流露出作者不同的心境。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中“,”兩句用清新雋永的語言,細致貼切地描繪出一幅明艷生動的春光圖。(2)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運用對比手法,闡明誠心誠意待人和傲視別人的不同結果的兩句是“,”。(3)古詩詞中有這樣一種意境:天地遼闊,無邊無際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這小舟正是詩人人格的寫照,如“,”。六、語言文字運用(20分)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11分)6.(11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小題?!按河牦@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二十四節(jié)氣歌在中國①_______。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fā)明,體現(xiàn)了自然的亙古不變的客觀規(guī)律和生活智慧。自然客觀規(guī)律的共同性,也使其具有了國際的普遍性和傳播性。在現(xiàn)代社會高速的發(fā)展過程中,二十四節(jié)氣在不同的社會結構中,承載的是深厚的對生命的體驗和歷史積淀,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充盈其間,發(fā)揮了豐富的應用功能和社會作用,是永恒的生活美學和精神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2000多年來,二十四節(jié)氣深刻影響了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登封市文化館館長閆松濤認為,二十四節(jié)氣已不單單是對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記錄,更包含著中國人講求陰陽平衡、左右兼顧的處世哲學和世界觀。中國古人將四季變化產生的自然現(xiàn)象通過物候的方式記錄下來,這本身就是一種浪漫哲學的體現(xiàn)。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圍繞“二十四節(jié)氣”為主題的倒計時短片,用“中國式浪漫”美學驚嘆了世界。倒計時從“雨水”開始,節(jié)氣流轉,到“立春”落定,并融合古詩詞、古諺語,這樣②_______的倒計時設計,不僅巧妙地呼應了第二十四屆冬奧會,更使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美學③_______,展現(xiàn)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讓網(wǎng)友驚呼“每一幀都是壁紙”,將“中國式浪漫”傳遞給全世界,讓全世界領略了這一中國古老歷法的獨特文化魅力。(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請調整畫橫線部分的語句,使其句式協(xié)調一致、整齊對稱。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七、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7.(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酒令是我國古代流傳至今的酒文化中一朵別有風姿的奇葩。好的酒令既能令人賞心悅目,①_______。明朝國子監(jiān)祭酒陳詢因得罪權貴被貶謫,餞別時與朋友行令言:“矗字三個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飛花令是我國古代的酒令游戲之一。最基本的飛花令詩句中必須含有“花”字,若行令人都是高手,還要增加難度,②_______,如第一人說“花開堪折直須折”,“花”在第一字,第二人說“落花人獨立”,“花”在第二字,第三人說“感時花濺淚”,“花”在第三字……以此類推。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飛花令驟然沉寂,直到2017年《中國詩詞大會》專家團隊對這一古老的文化品種進行改造,讓其適應新時代的文化土壤,飛花令才如天女散花一般地回歸,帶給人們“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驚艷感受。為了讓全民都“玩得起”,專家團隊還設法降低了飛花令的難度門檻;而為了滿足比賽的難度分級要求,專家團隊大膽創(chuàng)新,③_______,即單字飛花令、雙字飛花令、超級飛花令。新式飛花令深受人們喜愛,已成為當下大眾喜聞樂見的詩詞游戲。(1)下列選項中的“玩”和文中畫波浪線處“玩”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玩花招B.玩忽職守C.玩棒球D.玩味(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八、寫作(60分)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有人說:我不是否認生存競爭,但我認為動物世界的逐步發(fā)展,特別是人類的發(fā)展受惠于互助之處遠過于互爭……。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2023年黑龍江省佳木斯八中高考語文四模試卷·答案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7分)1.(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從文學經典切入,以文學的內容、文學的手段、文學的姿態(tài),通過閱讀鑒賞,提高感覺美、鑒賞美、享受美、表達美、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和能力,無疑是開展美育的有效方式。而十分可貴的是,文學經典以其語言藝術的獨特屬性,將不同的藝術形式包蘊其間,為鑒賞者提供了領略音樂、舞蹈、戲劇、繪畫、書法、建筑、民間工藝等各類藝術之美的間接途徑,使人們在閱讀文學經典、感受語言藝術的同時,能夠獲得多重藝術的審美愉悅。中華民族向來重視文學經典中的藝術美育價值?!白釉唬褐居诘溃瑩?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正是對“藝”之美育方式及人格塑造最為簡約的表達。對“游于藝”之“游”,朱熹以為“游者,玩物適情之謂”,錢穆以為“游,游泳。藝,人生所需”,均在強調于從容之境中涵泳性情,成就君子人格。閱讀文學經典,沉浸其間,從容品讀,自然有潛移默化的心靈滋潤。通過文學經典再度領悟、感受多種藝術形式之美,也早已為古今中外文學家、美學家所關注。談論美育,人們時常會直接對應于“藝術教育”。論及藝術教育,使人自然而然聯(lián)想到一門技巧,并將其理解為學一門“技術”,比如彈琴、繪畫、跳舞、寫字。然而,正如藝術大家們所認為的,藝術教育不是讓每個人都成為鋼琴家、畫家、舞蹈家、書法家,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我們可以擷取文學經典中的“藝術”內容,在藝術的感受、體悟中領會各類藝術的美好境界,得到審美教育,而且這樣的優(yōu)質資源俯拾即是。比如,文學經典中有大量的題畫詩、樂舞詩、體育詩,畫、詩、書、舞、琴、棋之美往往相互輝映,欣賞者在閱讀一首小詩時,也能有如臨其境之美感。文學經典通過對“藝術”的書寫,將語言藝術與某一類具體“藝術形式”交織融合,使其具備了多重審美功能。由此所生發(fā)的美育,適應了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接班人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并將“美育”置于“五育”之一。美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在具體的事物和抽象的觀念中,我們都可以發(fā)現(xiàn)美的存在。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心地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泵烙鳛橐环N以審美活動為主要方式與手段的教育活動,能夠直接作用于發(fā)展人的感性,成為人的全面發(fā)展不可缺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文學經典閱讀開始,將蘊藏于文學經典中的“藝術”教育元素加以發(fā)掘、闡釋,引導廣大讀者通過對文學經典的品讀,汲取多重藝術素養(yǎng),提高審美能力,從心靈滋潤的角度真正實現(xiàn)藝術教育的價值,達到藝術教育的目的??傊?,我們要善于從文學經典尤其是古典文學中發(fā)掘藝術教育素材,在多重教育維度中潛移默化,推進審美教育,建構詩意人生。(摘編自楊曉靄《從文學經典中探尋“人文”之美》)材料二:當下美育思想和美育方法存在著一些需重視解決的問題。首先,人們對審美教育的理解往往就是藝術技能培養(yǎng),家長送孩子到各種培訓班學樂器、學繪畫、學舞蹈等,目的是讓孩子掌握某種技能,從升學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卻很少從培育藝術潛能、提升人文素養(yǎng)出發(fā)來制定教育方案,導致興趣班缺少興趣,藝術教學只有技巧沒有藝術,學習過程僅有功利而失去了美感。其次,現(xiàn)代消費社會講求消費體驗,追求感官的瞬時刺激,針對文化消費市場的文化生產受資本邏輯和經濟利益的驅動,往往忽視甚至有意逃避美育的社會責任和功能,迎合庸俗趣味的大量文化產品充斥市場,加之現(xiàn)代傳媒的推波助瀾,使我們的日常文化消費脫離了美育的正常軌道,與民族文化趣味涵育和文化精神培養(yǎng)這些美育目標相悖離。當下美育還出現(xiàn)重西方而輕傳統(tǒng)的傾向,社會普遍存在追求洋化、宣揚西化的風習,從建筑、服飾到家居擺設,從社會審美風尚到個人審美趣味,都向著西方的標準看齊,在藝術教育科目的選擇、審美理念的運用等方面,西方藝術與審美仍占據(jù)相當?shù)膬?yōu)勢。我們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藝術成就,積累了無數(shù)寶貴的審美經驗,形成了自成一體的審美傳統(tǒng),我們的美育應充分吸納傳統(tǒng)文化內容,自覺傳承民族文化精神,將西方的與民族的、古典的與現(xiàn)代的充分融匯起來,從民族角度觀察世界,以現(xiàn)代眼光觀照傳統(tǒng),形成既能包容人類文明的所有優(yōu)秀成果,又能彰顯我們民族文化特色、體現(xiàn)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精神風貌的審美教育體系。(摘編自黃仲山《美育重在培養(yǎng)文化精神》)(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A.閱讀文學經典,領略其間各類藝術美,可以直接提高對美的感受、鑒賞與創(chuàng)造等意識與能力。B.讓人于從容之境中涵泳性情,成就君子人格,這是蘊藏在文學經典中的藝術美育的價值。C.美育直接作用于發(fā)展人的感性,在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上,其作用不可或缺。D.文化生產受利益驅動迎合庸俗趣味,傳媒推波助瀾,導致文化消費脫離美育的正常軌道。(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A.兩則材料在論述中都談及了藝術教育,并分析其危害,糾正了人們的錯誤認識。B.如果文學經典中的藝術教育元素未經發(fā)掘、闡釋,文學經典的美育功能也難以實現(xiàn)。C.藝術教育并不排斥培養(yǎng)藝術技能,但藝術教育若僅著眼于此則無異于舍本逐末。D.要糾正美育西化的傾向,需要重視我們民族的審美傳統(tǒng),充分吸納傳統(tǒng)文化內容。(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DA.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B.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C.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D.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4)喜歡閱讀文學經典的人往往能夠在閱讀中獲得多重審美愉悅,而具有繪畫、彈奏等藝術技藝的人卻不一定會審美。請結合材料對這種現(xiàn)象加以分析。(5)構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體現(xiàn)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審美教育體系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請結合材料二談談你的看法?!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材料內容,結合相關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說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對論據(jù)和相應觀點的關系的辨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涉及的觀點,仔細比對各個選項,正確選擇。(4)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篩選和概括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找出與題干相關的內容,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5)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內容,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分析?!窘獯稹浚?)A.“可以直接提高對美的感受、鑒賞與創(chuàng)造等意識與能力”錯誤。由原文“而十分可貴的是,文學經典以其語言藝術的獨特屬性,將不同的藝術形式包蘊其間,為鑒賞者提供了領略音樂、舞蹈、戲劇、繪畫、書法、建筑、民間工藝等各類藝術之美的間接途徑”可知,原文說的是“間接途徑”,可見不是“直接提高”。故選A。(2)A.“兩則材料在論述中都……并分析其危害,糾正了人們的錯誤認識”錯誤。材料一沒有談及藝術教育的危害,也沒有糾正人們的錯誤認識。故選A。(3)結合“而十分可貴的是,文學經典以其語言藝術的獨特屬性,將不同的藝術形式包蘊其間,為鑒賞者提供了領略音樂、舞蹈、戲劇、繪畫、書法、建筑、民間工藝等各類藝術之美的間接途徑,使人們在閱讀文學經典、感受語言藝術的同時,能夠獲得多重藝術的審美愉悅”可知,材料一的觀點是:文學經典為鑒賞者提供了領略音樂、舞蹈、戲劇、繪畫、書法、建筑、民間工藝等各類藝術之美的間接途徑,獲得多重藝術的審美愉悅。A.屬于從文學經典中領略音樂之美;B.屬于從文學經典中領略音樂之美;C.屬于從文學經典中領略建筑之美;D.當年的舞榭歌臺還在,英雄人物卻隨著歲月的流逝早已不復存在,感嘆英雄人物總是歷史的匆匆過客,沒有為鑒賞者提供各類藝術之美,不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故選D。(4)結合“而十分可貴的是,文學經典以其語言藝術的獨特屬性,將不同的藝術形式包蘊其間,為鑒賞者提供了領略音樂、舞蹈、戲劇、繪畫、書法、建筑、民間工藝等各類藝術之美的間接途徑,使人們在閱讀文學經典、感受語言藝術的同時,能夠獲得多重藝術的審美愉悅”可知,文學經典中包蘊不同藝術形式,閱讀者往往能從中汲取多重藝術素養(yǎng),獲得多重審美愉悅。結合“談論美育,人們時常會直接對應于‘藝術教育’。論及藝術教育,使人自然而然聯(lián)想到一門技巧,并將其理解為學一門‘技術’,比如彈琴、繪畫、跳舞、寫字。然而,正如藝術大家們所認為的,藝術教育不是讓每個人都成為鋼琴家、畫家、舞蹈家、書法家,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而具有繪畫、彈奏等藝術技藝的人卻不一定會審美”可知,有些人把學藝術當作掌握一門技藝,忽視了自身藝術素養(yǎng)與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所以會繪畫、彈奏的人不一定會審美。(5)結合材料“首先,人們對審美教育的理解往往就是藝術技能培養(yǎng),家長送孩子到各種培訓班學樂器、學繪畫、學舞蹈等,目的是讓孩子掌握某種技能,從升學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卻很少從培育藝術潛能、提升人文素養(yǎng)出發(fā)來制定教育方案,導致興趣班缺少興趣,藝術教學只有技巧沒有藝術,學習過程僅有功利而失去了美感”可知,要重視傳承民族文化,避免只重培養(yǎng)技巧而輕視文化傳承。結合“其次,現(xiàn)代消費社會講求消費體驗,追求感官的瞬時刺激,針對文化消費市場的文化生產受資本邏輯和經濟利益的驅動,往往忽視甚至有意逃避美育的社會責任和功能,迎合庸俗趣味的大量文化產品充斥市場,加之現(xiàn)代傳媒的推波助瀾,使我們的日常文化消費脫離了美育的正常軌道,與民族文化趣味涵育和文化精神培養(yǎng)這些美育目標相悖離”可知,要注重涵育民族文化趣味,培養(yǎng)文化精神,避免一味迎合感官刺激體驗。結合“當下美育還出現(xiàn)重西方而輕傳統(tǒng)的傾向,社會普遍存在追求洋化、宣揚西化的風習,……我們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藝術成就,積累了無數(shù)寶貴的審美經驗,形成了自成一體的審美傳統(tǒng),我們的美育應充分吸納傳統(tǒng)文化內容,自覺傳承民族文化精神,將西方的與民族的、古典的與現(xiàn)代的充分融匯起來,從民族角度觀察世界,以現(xiàn)代眼光觀照傳統(tǒng),形成既能包容人類文明的所有優(yōu)秀成果,又能彰顯我們民族文化特色、體現(xiàn)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精神風貌的審美教育體系”可知,要堅持傳承民族審美傳統(tǒng),避免趨附西方審美而貶抑民族審美。答案:(1)A(2)A(3)D(4)①文學經典中包蘊不同藝術形式,閱讀者往往能從中汲取多重藝術素養(yǎng),獲得多重審美愉悅。②有些人把學藝術當作掌握一門技藝,忽視了自身藝術素養(yǎng)與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所以會繪畫、彈奏的人不一定會審美。(5)①要重視傳承民族文化,避免只重培養(yǎng)技巧而輕視文化傳承。②要注重涵育民族文化趣味,培養(yǎng)文化精神,避免一味迎合感官刺激體驗。③要堅持傳承民族審美傳統(tǒng),避免趨附西方審美而貶抑民族審美。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2.(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橘子園主人和一個老水手沈從文記稱“洞庭多橘柚”,橘柚生產地方,實在洞庭湖西南,沅水流域上游各支流,尤以辰河中部最多最好。樹不甚高,終年綠葉濃翠。仲夏開花,花白而小,香馥醉人。九月降霜后,綴系在枝頭間果實,被嚴霜侵染,丹朱明黃,耀人眼目,遠望但見一片光明。兩千年前楚國逐臣屈原,乘了小小白木船,沿沅水上溯,一定見過這種橘子樹林,方寫出那篇《橘頌》。兩千年來這地方的人和樹,都還依然寄生在沿河兩岸土地上,在日光雨雪四季交替中,衰老的死去,復入于土,新生的長成,自土中茁起。辰河是沅水支流,在辰溪縣城北岸和沅水匯流。呂家坪離辰溪縣約一百四十里,算得是辰河中部一個腰站。既然是個小小水碼頭,情形也就和其他碼頭差不多,辰河上游兩岸出產的竹、麻與別的農產物,用船裝運下行,煤油、紙煙和罐頭洋貨,用船裝運上行,多得把船只??吭谶@個地方上“覆查稅”。既有省里委派來的收稅官吏在此落腳,上下行船只停泊多,因此村鎮(zhèn)相當大,市面相當繁榮。呂家坪雖儼然一個小商埠,但隔河臨近數(shù)里,幾個小村落中情形,可就完全不同了。這些地方照例把一切鄉(xiāng)村景象好好保留下來,呂家坪所有,竟仿佛對之毫無影響。人情風俗都簡直不相同。即如橘園中摘橘子時,過路人口渴吃橘子在村子里可不必花錢,一到呂家坪鎮(zhèn)上,便是極酸的狗矢柑,雖并不值錢,也有老婦人守在渡口發(fā)賣了。蘿卜溪是呂家坪附近一個較富足的村子。蘿卜溪人以種瓜種菜種橘子為業(yè),村中幾乎每戶人家都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橘園,就中橘園既廣大,家道又殷實,在當?shù)厥浊恢傅模瑧值脭?shù)滕長順。滕長順原來同本地許多人一樣,年青時兩手空空的,在人家船上做短程水手,吃水上飯。因為年紀青,手腳靈便,對待主顧又誠實可靠,所以三五年后就發(fā)了旺,增大了船只,先是作水手,后來掌舵把子,再后來且作了大船主。成家討媳婦,兩夫婦強健麻俐的四只手不斷的作,積下的錢便越來越多。這個人于是記起兩句老話:“人要落腳,樹要生根?!眱煞驄D商量了一陣,又問卜打卦了幾回,才決心在蘿卜溪落腳,買了一塊橘園,一棟房子。當家的依然還在沅水流域弄船,婦人就帶孩子留在家里管理田園,養(yǎng)豬養(yǎng)雞。自從民國以來,二十年中沅水流域不知經過幾十次大小內戰(zhàn),許多人的水上事業(yè),在內戰(zhàn)時被拉船、封船、派捐、捉伕,全毀了。世界老在變,這個人卻一面由于氣運,一面由于才能,在種種變故里,不特發(fā)了家,而且發(fā)了人。婦人為他一共養(yǎng)了兩個男孩、三個女孩,到現(xiàn)在,孩子已長大成人。這一家人都儼然無宗教信仰,但觀音生日、財神生日、藥王生日,以及一切傳說中的神佛生日,卻從俗敬香或吃齋,出份子給當?shù)剞k會首事人。一切農村社會傳統(tǒng)的節(jié)會與禁忌,都遵守奉行,十分虔敬。正月里出行,必選個良辰吉日。驚蟄節(jié),必從俗做蕎粑吃。寒食清明必上墳。端午必包裹粽子,門戶上懸一束蒲艾,于五月五日午時造五毒八寶膏藥,配六一散、痧藥。全家喝過雄黃酒后,便換好了新衣服,上呂家坪去看賽船。七月中元節(jié),作佛事有盂蘭盆會,必為亡人祖宗遠親近戚焚燒紙錢,用錫箔折金銀錁子,且作荷花燈放到河中漂去。八月敬月亮,一家人團聚賞月。九月重陽登高,必用紫芽姜燜鴨子野餐。冬天冬蟄,在門限邊用石灰撒成弓形,射殺百蟲?!傊?,凡事從俗,并遵照書上所有辦理,毫不茍且,從應有情景中,一家人得到節(jié)日的解放歡樂和忌日的嚴肅心境。然而這小地方正如別的世界一樣,正常的如糧賦、糧賦附加捐、保安附加捐,不定期而照例無可避免的如駐防軍借款、派糧、派捐、派夫役,總而言之,世界既然老在變,變來變去,輪到鄉(xiāng)下人還只是出錢。明白世界在變,且用氣運來解釋這在變動中臨到本人必然的憂患,另外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在楓木坳上坐坳守祠堂的老水手。這個人的身世如一個故事,命運恰與陸地生根的滕長順兩相對照。對于這個人,老同鄉(xiāng)一望而知這十余年來在外面生活是不甚得意的。頭發(fā)業(yè)已花白,一只手似乎扭壞了,面貌萎悴,背上的包袱小小的。滕長順原來和他同樣駕船吃水上飯,現(xiàn)在看看這個遠房老宗兄鎩羽回來,象是已經倦于風浪,人既無兒無女,無可依靠,年紀又將近六十,因此向他提議:“老大爺,我看你做水鴨子也實在夠累了,年紀不少了,倒不如歇下來,爽性到我家里去住,粗茶淡飯總有一口?!崩纤植[著小眼睛看定了長順,搖搖那只扭壞了的臂膊,嘆一口氣,笑將起來。當天就背了那個小小包袱,和長順回到蘿卜溪的橘子園。當?shù)匦针谧宥啵黄鹆思遥偟冒岩徊糠只ㄔ陟籼脧R宇方面去,為祖宗增光,兒孫積福,并表揚個人手足勤儉的榜樣。其時有個開油坊起家的滕姓寡婦,出了一筆錢,把整個楓樹坳山頭空地買來,在坳上造了座祠堂。祠堂造好后要個年紀大的看守,長順為老水手說了句好話,因此這老水手就成了楓樹坳上坐坳守祠堂人。(摘編自沈從文《長河》)(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BA.作者善于捕捉顏色氣味來描寫自然景觀。寫橘子“丹朱明黃”,橘花“香馥醉人”,寥寥幾筆繪出如詩如畫的湘西風景。B.小說提到兩千年前被逐而經過此地的屈原,既是在強調此地悠久的歷史,又是在借屈原的不幸命運,暗示小說的悲劇結局。C.小說中覆查稅、糧賦、派捐、派夫役等賦稅征役名目眾多,反映了特定時代湘西地區(qū)的反動統(tǒng)治者對百姓的剝削和壓迫。D.作者歌頌傳統(tǒng)湘西社會樸實、勤勞、和平的人情美,卻又擔憂這美好的一切終將在時代巨變的沖擊下消失無蹤。(2)以《鄉(xiāng)土中國》的社會學角度解讀本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A.差序格局社會中,人們對待熟人和陌生人有差別。過路人在村里摘橘子吃不必花錢,但到鎮(zhèn)上要吃橘子只能買賣。B.鄉(xiāng)土社會中人們依附土地為生,與土地密不可分。所以長順做水上生意攢下家財后,必要買田地落腳,安家立業(yè)。C.鄉(xiāng)土社會中人們自覺遵循傳統(tǒng),因而長順一家雖無宗教信仰,卻虔敬謹嚴地奉行一年中所有時令節(jié)日的習俗規(guī)定。D.人情網(wǎng)絡中的熟人之間講交情,互幫助。老水手飄零半生回鄉(xiāng),長順不僅請他住進自己家,后又推薦他做守祠人。(3)沈從文曾自述《長河》是“寫這個地方一些平凡人物生活上的‘?!c‘變’”。請結合文本分析何為“?!迸c“變”。(4)與《邊城》一樣,《長河》也是一部田園牧歌式的散文化小說。請結合文本賞析這一藝術特色?!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文本內容,結合相關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內容的解讀能力。答題時要讀懂全文及題干涉及的文本,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篩選和概括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文本,篩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內容,并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指定的寫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根據(jù)題干中相關寫作特色的提示,準確理解藝術特色含義,結合文本具體內容進行分析?!窘獯稹浚?)B.“又是在借屈原的不幸命運,暗示小說的悲劇結局”錯。文中寫故鄉(xiāng)底蘊古老深厚、民風淳樸,體現(xiàn)出對故鄉(xiāng)民風民俗的記憶和風土人情的依戀。并未暗示小說的悲劇結局。故選B。(2)A.“差序格局社會中,人們對待熟人和陌生人有差別”錯。原文第四段“呂家坪雖儼然一個小商埠,但隔河臨近數(shù)里,幾個小村落中情形,可就完全不同了。這些地方照例把一切鄉(xiāng)村景象好好保留下來,呂家坪所有,竟仿佛對之毫無影響。人情風俗都簡直不相同。即如橘園中摘橘子時,過路人口渴吃橘子在村子里可不必花錢,一到呂家坪鎮(zhèn)上,便是極酸的狗矢柑,雖并不值錢,也有老婦人守在渡口發(fā)賣了”,據(jù)此看出,是說人情風俗不相同,并非對待熟人和陌生人有差別。故選A。(3)①“?!敝傅氖沁@片土地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的恒常不變的生活習慣、風俗人情乃至傳統(tǒng)文化。原文“這些地方照例把一切鄉(xiāng)村景象好好保留下來,呂家坪所有,竟仿佛對之毫無影響。人情風俗都簡直不相同。即如橘園中摘橘子時,過路人口渴吃橘子在村子里可不必花錢”“滕長順原來同本地許多人一樣,年青時兩手空空的,在人家船上做短程水手,吃水上飯。因為年紀青,手腳靈便,對待主顧又誠實可靠,所以三五年后就發(fā)了旺,增大了船只,先是作水手,后來掌舵把子,再后來且作了大船主”“這個人于是記起兩句老話:‘人要落腳,樹要生根。’兩夫婦商量了一陣,又問卜打卦了幾回,才決心在蘿卜溪落腳,買了一塊橘園,一棟房子。當家的依然還在沅水流域弄船,婦人就帶孩子留在家里管理田園,養(yǎng)豬養(yǎng)雞”“這一家人都儼然無宗教信仰,但觀音生日、財神生日、藥王生日,以及一切傳說中的神佛生日,卻從俗敬香或吃齋,出份子給當?shù)剞k會首事人。一切農村社會傳統(tǒng)的節(jié)會與禁忌,都遵守奉行,十分虔敬”,據(jù)此可分析出“?!斌w現(xiàn)在如過路人口渴吃橘子不必花錢的淳樸民風,年輕時吃水上飯、年老時落葉歸根的人生道路,如一年到頭虔誠奉行的生活日常。②“變”指的是時代巨變、軍閥混戰(zhàn)給這個地方的人們帶來的變化,原文“辰河上游兩岸出產的竹、麻與別的農產物,用船裝運下行,煤油、紙煙和罐頭洋貨,用船裝運上行”“即如橘園中摘橘子時,過路人口渴吃橘子在村子里可不必花錢,一到呂家坪鎮(zhèn)上,便是極酸的狗矢柑,雖并不值錢,也有老婦人守在渡口發(fā)賣了”“然而這小地方正如別的世界一樣,正常的如糧賦、糧賦附加捐、保安附加捐,不定期而照例無可避免的如駐防軍借款、派糧、派捐、派夫役,總而言之,世界既然老在變,變來變去,輪到鄉(xiāng)下人還只是出錢”,據(jù)此可分析出,“變”體現(xiàn)在如運送罐頭洋貨的碼頭暗示了外來文明的沖擊,賣狗矢柑的老婦人說明了人心的變化,如多次爆發(fā)的內戰(zhàn)、繁多的捐稅破壞了人們的正常生活。(4)《長河》是一部田園牧歌式的散文化小說,其藝術特色體現(xiàn)在:①淡化情節(jié),結構松散。在描寫湘西的風景人情中敘述故事,原文寫寬闊的大河從一大片火紅的橘子園旁緩緩流過,河上來來往往的船只稍回來外鄉(xiāng)說不完的新鮮事,帶出去呂家坪人歲歲年年的期望與,同時寫勤勞穩(wěn)重的橘子園主人長順,將農家生活娓娓道來,描繪了這一戶平常人家在大環(huán)境動蕩時的沉浮,講述了特殊環(huán)境里中國農民的喜怒哀樂。據(jù)此可分析出,文中并無激烈的矛盾沖突、也不著意設置懸念、高潮,敘述隨性自由,不依循線性結構。②虛化人物,重在寫意。小說寫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普通人;原文“這個人就是在楓木坳上坐坳守祠堂的老水手。這個人的身世如一個故事,命運恰與陸地生根的滕長順兩相對照。對于這個人,老同鄉(xiāng)一望而知這十余年來在外面生活是不甚得意的。頭發(fā)業(yè)已花白,一只手似乎扭壞了,面貌萎悴,背上的包袱小小的”,據(jù)此看出,對“長順”“老水手”的刻畫以簡筆勾勒為主,較少細致的描寫。③關注小事,取材于平常生活。原文“蘿卜溪人以種瓜種菜種橘子為業(yè),村中幾乎每戶人家都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橘園,就中橘園既廣大,家道又殷實,在當?shù)厥浊恢傅?,應分得?shù)滕長順”“滕長順原來同本地許多人一樣,年青時兩手空空的,在人家船上做短程水手,吃水上飯。因為年紀青,手腳靈便,對待主顧又誠實可靠,所以三五年后就發(fā)了旺,增大了船只,先是作水手,后來掌舵把子,再后來且作了大船主。成家討媳婦,兩夫婦強健麻俐的四只手不斷的作,積下的錢便越來越多?!瓋煞驄D商量了一陣,又問卜打卦了幾回,才決心在蘿卜溪落腳,買了一塊橘園,一棟房子。當家的依然還在沅水流域弄船,婦人就帶孩子留在家里管理田園,養(yǎng)豬養(yǎng)雞”,據(jù)此分析出,小說寫的是蘿卜溪這個小鄉(xiāng)村里普通人家長順家的日常生活。④強化環(huán)境,營造意境。原文橘柚之花的詩意化描寫如“樹不甚高,終年綠葉濃翠。仲夏開花,花白而小,香馥醉人。九月降霜后,綴系在枝頭間果實,被嚴霜侵染,丹朱明黃,耀人眼目,遠望但見一片光明”,熱鬧的碼頭場景如“辰河上游兩岸出產的竹、麻與別的農產物,用船裝運下行,煤油、紙煙和罐頭洋貨,用船裝運上行,……上下行船只停泊多,因此村鎮(zhèn)相當大,市面相當繁榮”,淳樸善良的民風如“這些地方照例把一切鄉(xiāng)村景象好好保留下來,呂家坪所有,竟仿佛對之毫無影響。人情風俗都簡直不相同。即如橘園中摘橘子時,過路人口渴吃橘子在村子里可不必花錢”,典型的鄉(xiāng)村生活場景如“兩夫婦商量了一陣,又問卜打卦了幾回,才決心在蘿卜溪落腳,買了一塊橘園,一棟房子。當家的依然還在沅水流域弄船,婦人就帶孩子留在家里管理田園,養(yǎng)豬養(yǎng)雞”等,據(jù)此分析出,小說用詩意化抒情化的筆調,描繪了風光秀麗、人情淳樸的湘西鄉(xiāng)土社會,營造了田園牧歌的浪漫意境。答案:(1)B(2)A(3)①“?!敝傅氖沁@片土地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的恒常不變的生活習慣、風俗人情乃至傳統(tǒng)文化。如過路人口渴吃橘子不必花錢的淳樸民風,年輕時吃水上飯、年老時落葉歸根的人生道路,如一年到頭虔誠奉行的生活日常。②“變”指的是時代巨變、軍閥混戰(zhàn)給這個地方的人們帶來的變化,如運送罐頭洋貨的碼頭暗示了外來文明的沖擊,賣狗矢柑的老婦人說明了人心的變化,如多次爆發(fā)的內戰(zhàn)、繁多的捐稅破壞了人們的正常生活。(4)①淡化情節(jié),結構松散。文中并無激烈的矛盾沖突、也不著意設置懸念、高潮,敘述隨性自由,不依循線性結構。②虛化人物,重在寫意。小說寫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普通人;對“長順”“老水手”的刻畫以簡筆勾勒為主,較少細致的描寫。③關注小事,取材于平常生活。小說寫的是蘿卜溪這個小鄉(xiāng)村里普通人家長順家的日常生活。④強化環(huán)境,營造意境。小說用詩意化抒情化的筆調,描繪了風光秀麗、人情淳樸的湘西鄉(xiāng)土社會,營造了田園牧歌的浪漫意境。三、古代詩文閱讀(35分)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文本一:《書》曰:“滿招損,謙得益?!睉n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作《伶官傳》。(選自歐陽修的《五代史?伶官傳序》)文本二:五代史宦者傳論歐陽修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于女禍。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蓋其用事也近而習,其為心也專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親之。待其已信,然后懼以禍福而把持之。雖有忠臣碩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為去己疏遠,不若起居飲食、前后左右之親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親,而忠臣碩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勢日益孤。勢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禍患伏于帷闥則向之所謂可恃者乃所以為患也?;家焉疃X之,欲與疏遠之臣圖左右之親近,緩之則養(yǎng)禍而益深,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雖有圣智,不能與謀。謀之而不可為,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則俱傷而兩敗。故其大者亡國,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為資而起,至抉其種類,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載宦者之禍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為人主者,非欲養(yǎng)禍于內,而疏忠臣碩士于外,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禍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抡咧疄榈湥m欲悔悟,而勢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禍者”,謂此也??刹唤湓??(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將對應字母填寫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安A危B出C其D喜E怒F禍G患H伏I于J帷K闥L則M向N之O所P謂Q可R恃S者T乃U所V以W為X患Y也。(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BA.《書》,指《尚書》,意為“上古之書”,與《詩經》《禮記》《易經》《春秋》合稱“五經”。B.用事,指封建統(tǒng)治者當權執(zhí)政或官員擔當職責,與其意義和用法相近的有“視事”“當國”。C.忍,此處意為“毒辣、狠心”,與《鴻門宴》中“君王為人不忍”中的“忍”字意義相同。D.恃,意為“依賴、依靠”,與成語“恃才傲物”“恃才矜已”中的“恃”,學意義相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BA.歐陽修擅長寫史論,文本二以宦官制度給國家?guī)砦:α⒄摚饘悠饰龌抡叩渿男袕?,夾敘夾議,分析詳盡。B.歐陽修認為宦者之禍更甚,是因為宦官終日隨侍國君,關系日漸親密,國君日益疏遠忠臣,而重用宦官理政。C.有時國君發(fā)覺宦官危害已深,想要鏟除禍患,卻或因操之過急而被宦官挾持成為人質,或使奸雄們借機生事。D.唐昭宗親近宦者,遠離賢士,當他開始悔悟時,卻為時已晚,因為此時宦官已經形成自己的勢力,難以根除。(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親之。②夫為人主者,非欲養(yǎng)禍于內,而疏忠臣碩士于外,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5)歐陽修在《五代史?伶官傳序》和《五代史宦者傳論》中都提到君主如果治國不當,就會有“身死國滅”的危害。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明君治國的做法。【分析】(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shù)某煞?,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能力。答題時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結合語境進行理解,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結合具體內容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4)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題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注意句中重點實詞、虛詞、活用和句式的翻譯。(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結合具體要求概要作答?!窘獯稹浚?)句意:君主的安危,決定于這些人的喜怒;而禍患就潛伏在他的內廷之中。于是過去認為可以依靠的人,正是現(xiàn)在為患的根源。“安危出其喜怒”是“安危出(于)其喜怒”的省略句,“其喜怒”是后置狀語,故F處斷;“禍患伏于帷闥”“于帷闥”為后置狀語,故L處斷;“……者……也”為判斷句式標志,應在“者”“也”后分別斷開,故T處斷。綜上,F(xiàn)LT處斷。(2)B.錯誤?!耙暿隆敝腹賳T到職工作。故選B。(3)B.“是因為宦官終日隨侍國君,關系日漸親密,國君日益疏遠忠臣,而重用宦官理政”錯,原文是“患已深而覺之,欲與疏遠之臣圖左右之親近,緩之則養(yǎng)禍而益深,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夫女色之惑,……而勢有不得而去也”,可見作者認為宦者之禍更甚,是因為即使發(fā)覺也難以改正,且后果嚴重,甚至可能會“身死國滅”。故選B。(4)①“中”,符合、迎合;“固”,使……固,獲得信任;“親”,親近。譯文:他們能用微小的好處來迎合別人的心意,能用微小的信義鞏固別人的心意,使人君必然信任、親近他們。②“養(yǎng)禍”,滋養(yǎng)或滋生禍患;“碩士”,賢能之人;“非欲養(yǎng)禍于內”“而疏忠臣碩士于外”,狀語后置句;“漸積”,日漸積累;“然”,這樣。譯文:作為君主,并不是想要在宮中滋養(yǎng)禍患,在朝堂之上疏遠忠臣賢上,這是日漸積累而成,是形勢發(fā)展使他這樣的。(5)由文本一“滿招損,謙得益”可得出:君主應該保持謙遜的態(tài)度;由文本一“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文本二“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可得出:要防微杜漸的意識;由文本一“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文本二“故前后左右者日益親,而忠臣碩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勢日益孤”可得出:要親近正直忠誠賢能之士。答案:(1)FLT(2)B(3)B(4)①他們能用微小的好處來迎合別人的心意,能用微小的信義鞏固別人的心意,使人君必然信任、親近他們。②作為君主,并不是想要在宮中滋養(yǎng)禍患,在朝堂之上疏遠忠臣賢上,這是日漸積累而成,是形勢發(fā)展使他這樣的。(5)①君主應該保持謙遜的態(tài)度;②有要防微杜漸的意識;③要親近正直忠誠賢能之士。參考譯文:文本一:《尚書》上說:“自滿會招來損害,謙虛能得到益處?!睉n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當他興盛時,普天下的豪杰,沒有誰能和他相爭;到他衰敗時,數(shù)十個樂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國滅,被天下人恥笑。禍患常常是由一點一滴極小的錯誤積累而釀成的,縱使是聰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種愛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結果陷于困窮,難道只有樂工(是所溺的成分)嗎?于是作《伶官傳》。文本二:自古以來,宦官擾亂國家,比女人造成的禍患還要嚴重。女人,只不過是使君主沉溺于美色罷了,而宦官的危害可不止一條。宦官所擔當?shù)穆氊熅褪鞘谭钤诰魃磉叄菀着c君主形成親密關系,他們的用心專一并且毒辣,他們能用微小的好處來迎合別人的心意,能用小忠小信獲得君主的信任,使人君必然信任、親近他們。等到獲得了君主的完全信任,然后就用禍福來恐嚇他、挾制他。這時候雖然有忠臣賢士在朝中,但君主認為他們和自己關系疏遠,不如侍奉他起居飲食、成天在自己左右侍奉自己的親隨那樣可靠。所以君主與成天在左右侍奉自己的人日益親密,而對忠臣賢士們則日益疏遠,君主便會日益變得勢單力孤。勢單力孤,則懼怕發(fā)生禍患的心理就更加嚴重。而挾持自己的人的地位就會更加牢固。君主的安危,決定于這些人的喜怒;而禍患就潛伏在他的內廷之中。于是過去認為可以依靠的人,正是現(xiàn)在為患的根源。當發(fā)覺禍患已深的時候,想要和平日里疏遠的大臣們一起除掉左右的親隨,行動慢了就會使禍患日益嚴重;操之過急,又會使那些親隨挾持自己作為人質。這時候即使是智慧再高的人,也不能與他共商對策了。就算是能夠商議對策,也很難實際著手去做。即使做了,也有可能不成功,到了最嚴重的時候,很可能產生兩敗俱傷的后果。禍患大的可以亡國,次一點的會讓自己喪命,并且會使世上的奸雄們以此為借口乘機而起,把宦官與其同黨盡皆除掉,大快天下人之心后才算完。過去歷史上記載的宦官之禍往往如此,而且不止一代。作為君主,并不是故意要在宮中養(yǎng)成禍患,在朝堂之上疏遠忠臣賢士,這是日積月累逐步發(fā)展而成的形勢使他這樣的。所以沉迷于女色,如果不幸一直執(zhí)迷不悟,那么禍患就要隨之降臨了;但是一旦醒悟,把她們攆出去就行了。而宦者造成的禍患,雖然有所悔悟,但已經形成的形勢使得自己沒有辦法把他們除掉,唐昭宗的事就是這樣。所以說“比女人造成的禍患還要嚴重”,就是指這些,怎能不有所戒懼呢?四、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小題。臨江仙?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fā)南枝。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訪妙玉乞紅梅①賈寶玉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云來。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咀ⅰ竣龠x自《紅樓夢》第五十回。(1)下列對這兩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兩首詩歌都提及梅花的花色和花香,但兩首詩歌中的梅花形象有所不同。B.《臨江仙?梅》以梅花的玉瘦襯托紅杏的憨肥,鮮明生動,凸顯春意盎然。C.《訪妙玉乞紅梅》用嫦娥喻妙玉,突出了自稱“檻外人”的妙玉的超凡脫俗。D.妙玉雖然慣常特立獨行,但卻沒有拒絕踏雪尋梅的寶玉,終以梅花相贈。(2)這兩首詩歌同是寫梅,卻流露出作者不同的心境。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痉治觥浚?)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的題目,幾乎涵蓋了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2)本題考查詩歌比較鑒賞的能力。具體考查學生綜合解讀詩歌的能力,涉及煉詞煉句,內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斷等多個層面。解答該種題型時,首先通讀全詩,整體理解把握詩中寫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發(fā)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解答】(1)B.“凸顯春意盎然”錯誤,“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意思是春日的暖風,別一下就讓時間來到杏花盛開的時節(jié)了,梅花的玉瘦和紅杏的憨肥兩相映帶,點明了時間的跨度,表達詩人對韶華易逝的感慨,并非凸顯春意盎然。故選:B。(2)《臨江仙?梅》,“夜來清夢好,應是發(fā)南枝”,不是以梅花直接比人,而是把梅花同清夢聯(lián)系起來,因好夢而溯及梅花?!盀檎l憔悴損芳姿?”指出了原來使閨中人賞春無緒、芳姿悴損的,不正是對遠人的思念和被愛情的折磨嗎?流露出幽怨孤獨的愁緒。“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散發(fā)著濃濃的香味的梅花不知道被吹落多少?春日的暖風,別一下就讓時間來到杏花盛開的時節(jié)了。從早梅綻蕊直盼到杏花開遍,表達對韶華易逝的感慨。《訪訪妙玉乞紅梅》,“尋春問臘”意為在冬天尋找春色,即指尋求紅梅,“蓬萊”原為傳說中的海上仙山,此處乃櫳翠庵之代詞?!安磺蟠笫科恐新?,為乞嫦娥檻外梅。”鄭重地寫出了訪妙玉的原因,“大士”本指觀音,這里借指妙玉。頸聯(lián)“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云來”,寫折梅歸來。櫳翠庵是佛地,故稱進入庵中為“離塵”,離庵返蘆雪庵為“入世”。“紅雪”“紫云”均喻紅梅。這聯(lián)意為:我來到櫳翠庵這個佛地,在芳香中折下紫云般的紅梅;又離開佛地進入塵世。表達了寶玉對“入世”的厭惡和“離塵”的向往。答案:(1)B(2)①《臨江仙?梅》詞以詠梅為題,由夢思梅,借梅喻己,流露出幽怨孤獨的愁緒和對韶華易逝的感慨。②《訪訪妙玉乞紅梅》詩寫寶玉到妙玉住處乞取紅梅,將妙玉比作神仙、紅梅比作紅雪,表達了寶玉對“入世”的厭惡和“離塵”的向往。白話譯文:臨江仙?梅李清照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云簇疏欞,霧迷高閣,春天總是遲遲不來。玉顏憔悴、芳姿瘦損,但是這番惦念、這番折磨又有誰知道呢?只有在夜晚的夢中才能相聚,向陽的梅枝也到了發(fā)芽的時節(jié)。梅花風姿清瘦,南樓的羌笛不要吹奏哀怨的曲調。散發(fā)著濃濃的香味的梅花不知道被吹落多少?春日的暖風,別一下就讓時間來到杏花盛開的時節(jié)了。詩歌鑒賞:臨江仙?梅李清照這首詞以詠梅為題,用梅花暗喻詞人自己,把閨人幽獨的離思與韶華易逝的悵惘,極其高華而深至地表現(xiàn)了出來。“庭院深深深幾許”起句襲用歐詞,一字不改,而又融化不澀,別具意境。這種問鼎名篇的作法,表現(xiàn)了漱玉詞人的魄力與藝術上的自信。以設問的口氣一連迭用三個“深”字,能在讀者心中喚起了一種院宇深邃,氣象雍容的聲情效果。迭字用得好,卻能形容盡妙,動人于不自覺之中……李清照這首《臨江仙》一、二兩句用得渾成而富有變化。因而避免了襲用成句容易造成的雷同之感?!巴ピ骸本溲云渖?,“云窗”句狀其高。一縱一橫,交相映襯,便將一座貴家池館的富麗與清幽的氣象勾畫出來了。云簇疏欞,霧迷高閣,這是何其縹緲清幽、高出塵寰的所在呵?!按哼t”二字語義雙關,包蘊甚深,不可草草讀過。乍看起來,仿佛是主人公慨嘆春光的姍姍來遲。然而這僅是表面的理解。其實,陽春有一序,天地無私,爛漫的春光是不會遺棄這錦屏府第的,這個“遲”字所反映的意蘊中不只是客觀的景物,而且是一種主觀的感情。作者是借春光不到的藝術構思來表現(xiàn)春閨思婦的凄黯心緒。它同“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薄坝耦伈患昂f色,猶帶昭陽日影來。”等等,可說是同其委婉的手法?!盀檎l憔悴損芳姿?”更設一問,以跌宕的筆觸,補足上文。指出了原來使閨中人賞春無緒、芳姿悴損的,不正是對遠人的思念和被愛情的折磨嗎?幾經鋪墊,到此才將一篇題旨揭出來?!耙箒砬鍓艉?,應是發(fā)南枝”,歇拍處點出梅花,承上巨啟下之筆,高華中帶有一些凄麗的意味?!扒鍓簟蹦耸墙Y想而成的南柯相會。遠人縱未得歸,這夢里的歡娛便也是一分消受了。以清詞寫苦思,倍增凄苦……她不是以梅花直接比人,而是把梅花同清夢聯(lián)系起來,因好夢而溯及梅花,又以“應是”云云推測之詞,加以搖曳,愈覺意折層探,令人回味不盡。漱玉詞富于形象之美,尤長于活用比況類形容詞。如“綠肥紅瘦”與此處之“別到杏花肥”等,皆能別出巧思,一新耳目?!靶踊ǚ省豹q言杏花盛開也。然而不用常語而換一“肥”字,把形容詞活用作謂語,就大增其直觀的美感。巧而不尖,新而不怪,真能超越凡庸,別開生面。此處著一“肥”字,上與“瘦”字關合,以梅花之玉瘦,襯紅杏之憨肥,益覺鮮明生動。同時兩相映帶,還點明了時間的跨度。從早梅綻蕊直盼到杏花開遍,二十四番花信風,已吹過十一番了。春光半過,伊人未歸,花落花開,只成孤賞。難怪園中的春色,盡作愁痕了。末尾以景結情,騷情雅韻,令人凄然無盡,洵為小令中精品。訪妙玉乞紅梅賈寶玉從人物描繪上說,邢岫煙、李紋、薛寶琴都是初出場的角色,應該有些渲染。但她們剛到賈府,與眾姊妹聯(lián)句作詩照理不應喧賓奪主,所以蘆雪庵聯(lián)句除薛寶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云。眾人接著要她們再賦紅梅詩,是作者的補筆,借此機會對她們的身份特點再作一些提示,而且是通過詩句來暗示的。作者曾借王熙鳳的眼光介紹邢岫煙雖“家貧命苦”,“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樣,卻是個極溫厚可疼的人”(《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她的詩中紅梅沖寒而放,與春花難辨,雖處冰雪之中而顏色不同尋常,隱約地包含著這些意思。李紋姊妹是李紈的寡嬸的女兒,從詩中淚痕皆血、酸心成灰等語來看,也有不幸遭遇,或是表達喪父之痛?!凹难苑涞蹦鬏p狂之態(tài),可見其自恃節(jié)操,性格上頗有與李紈相似之處,大概是注重儒家“德教”的李守中一族中共同的環(huán)境教養(yǎng)所造成的。薛寶琴是“四大家族”里的閨秀,豪門千金的“奢華”氣息比其他人都要濃些。小說中專為她的“絕色”有過一段抱紅梅、映白雪的渲染文字。她的詩猶如是在作自畫像一樣。賈寶玉自稱“不會聯(lián)句”,又怕“韻險”,作限題、限韻詩每每“落第”。他懇求大家說:“讓我自己用韻罷,別限韻了。”這并非由于他才疏思鈍,而是他的性格不喜歡那些形式上人為的羈縛。為了證明這一點,就讓他被“罰”再寫二首不限韻的詩來詠他自己的實事。所以,這一次史湘云“鼓”未絕,而賈寶玉詩已成。隨心而作的詩就有創(chuàng)新,如:“割紫云”之喻借李賀的詩句而不師其意,“沾佛院苔”的話也未見之于前人的作品。詩歌處處流露其性情?!叭胧馈薄半x塵”,令人聯(lián)想到賈寶玉的“來歷”與歸宿。不求“瓶中露”,只乞“檻外梅”,賈寶玉后來的出家并非為了修煉成佛,而是想逃避現(xiàn)實,“蹈于鐵檻之外”。這些,至少在藝術效果上增強了全書情節(jié)結構精細嚴密的效果。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中“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兩句用清新雋永的語言,細致貼切地描繪出一幅明艷生動的春光圖。(2)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運用對比手法,闡明誠心誠意待人和傲視別人的不同結果的兩句是“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3)古詩詞中有這樣一種意境:天地遼闊,無邊無際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這小舟正是詩人人格的寫照,如“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痉治觥勘绢}考查默寫常見古詩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所學篇目,只有少數(shù)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難寫字等字的寫法?!窘獯稹抗蚀鸢笧椋海?)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重點字:巷)(2)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重點字:竭)(3)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重點字:蓑)六、語言文字運用(20分)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11分)6.(11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小題?!按河牦@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二十四節(jié)氣歌在中國①_______。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fā)明,體現(xiàn)了自然的亙古不變的客觀規(guī)律和生活智慧。自然客觀規(guī)律的共同性,也使其具有了國際的普遍性和傳播性。在現(xiàn)代社會高速的發(fā)展過程中,二十四節(jié)氣在不同的社會結構中,承載的是深厚的對生命的體驗和歷史積淀,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充盈其間,發(fā)揮了豐富的應用功能和社會作用,是永恒的生活美學和精神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2000多年來,二十四節(jié)氣深刻影響了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登封市文化館館長閆松濤認為,二十四節(jié)氣已不單單是對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記錄,更包含著中國人講求陰陽平衡、左右兼顧的處世哲學和世界觀。中國古人將四季變化產生的自然現(xiàn)象通過物候的方式記錄下來,這本身就是一種浪漫哲學的體現(xiàn)。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圍繞“二十四節(jié)氣”為主題的倒計時短片,用“中國式浪漫”美學驚嘆了世界。倒計時從“雨水”開始,節(jié)氣流轉,到“立春”落定,并融合古詩詞、古諺語,這樣②_______的倒計時設計,不僅巧妙地呼應了第二十四屆冬奧會,更使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美學③_______,展現(xiàn)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讓網(wǎng)友驚呼“每一幀都是壁紙”,將“中國式浪漫”傳遞給全世界,讓全世界領略了這一中國古老歷法的獨特文化魅力。(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請調整畫橫線部分的語句,使其句式協(xié)調一致、整齊對稱??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要注意區(qū)分近義詞中不同語素的含義,做題時根據(jù)語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適。(2)本題考查學生變換句式的能力。需要學生對各種句式類型有明確的認識,根據(jù)句子內容按照句式特點把句子成分進行重新組合。(3)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常見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窘獯稹浚?)①語境是說二十四節(jié)氣歌在中國幾乎每個人都知道,流傳很廣,可填“廣為流傳/家喻戶曉”。廣為流傳:一樣東西流傳的很廣每個人都知道。家喻戶曉:意思是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②語境是說北京冬奧會上倒計時的設計很獨特,可填“別出心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紅磷阻燃母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電動車減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泡泡紗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柜臺鏡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懸壁梁式傳感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可調腹肌訓練器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三乙二醇雙異辛酸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雪松苗木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銅沖片接觸腳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紅外線自動門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更新版)HCIA安全H12-711筆試考試題庫導出版-下(判斷、填空、簡答題)
- 糖尿病運動指導課件
- 蛋白表達及純化課件
- 完整版金屬學與熱處理課件
- T∕CSTM 00640-2022 烤爐用耐高溫粉末涂料
- 304不銹鋼管材質證明書
- 民用機場不停航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 港口集裝箱物流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技術研究-教學平臺課件
- 新教科版2022年五年級科學下冊第2單元《船的研究》全部PPT課件(共7節(jié))
- QTD01鋼質焊接氣瓶檢驗工藝指導書
- 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全冊英語單詞默寫直接打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