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訓詁學及??睂W部分知識點梳理_第1頁
古代漢語訓詁學及??睂W部分知識點梳理_第2頁
古代漢語訓詁學及??睂W部分知識點梳理_第3頁
古代漢語訓詁學及??睂W部分知識點梳理_第4頁
古代漢語訓詁學及??睂W部分知識點梳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漢語訓詁學及??睂W部分知識點梳理二、訓詁、???、訓詁:解釋疏通古代書面語言的工作,即以今語釋古語,以通語釋方言。2、訓詁學:對解釋古代詞語的方法、術語和規(guī)律進行研究的一門學問。因為《爾雅》是訓詁學最早的經(jīng)典,有時也把訓詁學稱作“雅學”。3、訓詁的基本方法:(1)形訓:訓詁學術語。又叫據(jù)形索義,是指通過過分析字形來解釋字義的一種訓詁方法,這種方法有助于探求字的本義,“六書”中可以運用形訓的主要是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例子:《說文》木部:“本,木下曰本,從木,一在其下”。(2)聲訓:訓詁學術語。又叫音訓、因聲求義。即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解釋詞義的訓詁方法。其作用在于追溯語源、探求本字、說明詞的通傳。例子:《禮記·檀弓上》:“葬也者,藏也?!保?)義訓:訓詁學術語。是指不借助字形構造、語音關系而直陳語義的訓詁方法。義訓是“訓詁之常法”,除形訓、聲訓以外訓釋詞義的方法一般都為義訓。例子:《爾雅·釋器》:“木豆謂之豆,竹豆謂之籩?!?、義訓的具體方法:(1)同訓:訓詁學術語,是義訓的具體方法之一。即用同一個詞來解釋兩個以上的同義詞。例子:《爾雅·釋詁》:“朕、余、躬,身也?!保?)互訓:訓詁學術語,是義訓的具體方法之一。即用同義詞相互訓釋。例子:《說文》:“走,趨也”又“趨,走也”。(3)遞訓:訓詁學術語,是義訓的具體方法之一。即以乙訓甲,又以丙訓乙,層遞而下的訓釋方法。例子:《說文》:“譏,誹也”、“誹,謗也”、“謗,毀也”。(4)反訓:訓詁學術語,是義訓的具體方法之一。也叫反義為訓、相反為訓,即用反義詞來作訓釋的方法。訓詁學上也叫“美惡不嫌同名”、“美惡同辭”。例子:《說文》:“亂,治也”。(5)直訓:訓詁學術語,是義訓的具體方法之一。即用已知或常用的詞揭示同義詞或近義詞,直接以詞解詞。例子:(6)轉(zhuǎn)訓:訓詁學術語,是義訓的具體方法之一。即甲字有某義項,則可與該義項意近的乙字輾轉(zhuǎn)相訓。例子:“許”有“可”義,“容”有“許”義,故“容”可訓“可”。(7)歧訓:訓詁學術語,是義訓的具體方法之一。即為避免訓釋詞產(chǎn)生歧義而再加一個訓釋。例子:《爾雅·釋言》:“祺,祥也,祺,吉也?!?、訓詁常用術語(同古書注解)(1)曰、為、謂之:釋義術語,用來分別同義詞或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使用這(幾個)一術語時,被釋的詞總放在曰、為、謂之后面。例子:○1《論語·先進》:“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敝祆渥ⅲ骸肮炔皇煸火嚕瞬皇煸火~。”○2《爾雅·釋天》:“谷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饉?!薄?《谷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二谷不升謂之饑,三谷不升謂之饉?!保?)謂:釋義術語,放在被解釋的詞后面,用它后面的話說明前面詞語所指的范圍或比較、影射的事物。往往是在以具體釋抽象,或以一般釋特殊的情況下,才用它。例子:《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笨装矅ⅲ骸罢^法教?!保?)貌、之貌:釋義術語,一般用在動詞或形容詞的后面,說明被釋的詞表示事物某種性質(zhì)或狀態(tài)。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樣子”。例子:《論語·陽貨》:“夫子莞爾而笑?!焙侮套ⅲ骸拜笭?,小笑貌?!保?)猶、猶言:釋義術語,使用這個術語時,表示釋者與被釋者的意義并不完全相同,只是同義或近義的關系。通常用近義詞作注,或用引申義訓釋本義。例如:《詩經(jīng)·魏風·伐檀》:“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cè)兮。”毛傳:“側(cè),猶厓也。***“曰”“為”“謂之”“謂”“貌”“猶”六個術語,都是單純用於釋義的。(5)之言,之為言,之猶言:聲訓術語。除了釋義之外,釋者與被釋者之間有時是同音的關系,有時是雙聲疊韻的關系。例如:《學記》:“不興其藝,不能樂學。”鄭玄注:“興之言喜也。”(6)讀為,讀曰:注音術語,一般是用本字來注假借字。被注字在術語之前,注釋字在術語之后。例子:《詩經(jīng)·衛(wèi)風·氓》:“淇則有岸,隰則有泮。”鄭箋:“泮讀為畔。”(7)讀若,讀如:注音術語,一般用來注音。例如:說文:“噲,咽也。從口,會聲?;蜃x若快。《呂氏春秋·重己》:“其為飲食酏澧也,足以適味充虛而已矣?!备哒T注:“酏讀如《詩》‘虵虵碩言’之虵?!庇袝r,“讀若”、“讀如”的作用和“讀曰”、“讀為”相同,也是用本字來說明假借字。例如:《禮記·儒行》:“起居竟信其志?!编嵭ⅲ骸靶?,讀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它實屬一種譬況法,與現(xiàn)代用音標注音相比較是粗疏的,注釋字與被釋字的讀音有時不完全相同。只是相近。***“讀為”“讀曰”和“讀若”“讀如”的分別就在於:前者必然是用本字破假借字;后者則一般是用於注音,但有時也是用本字來破假借字。(8)如字:注音術語。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音,但在特定的上下文里,這個字要按照本音讀,這就叫"如字"。例子:《禮記·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督?jīng)典釋文》說:“惡惡,上烏路反,下如字......”。即第一個“惡”字讀“烏路反”,是去聲,第二個“惡”字要讀它的本音,即“惡劣”的“惡”。(9)讀破:也叫“破讀”。是指古漢語中通過改變一個字的讀音來區(qū)別詞性或詞義的方法,人們把這個字原來的讀音叫做“本音”,把改變后的讀音叫做“破讀音”。許多破讀都是讀去聲。例子:《五蠹》:“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衣本音“yī”,此處要破讀為“yì”。(10)當為、當作:訓詁學(??睂W)術語。都用于糾正錯誤。例如:《禮記》:“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编嵭ⅲ骸罢斪髌?,字之誤也?!保?1)對文與散文:訓詁學術語。○1對文則異(對文則別):“對文”指“相對為文”。即在同一文句中對舉的同義詞,在句中顯示的意義是有區(qū)別的。○2散文則通(散文則不別):“散文”指“單個為文”。即單獨使用同義詞中的一個,上下文中沒有與之比較對舉的其它同義詞,該詞在文句中顯示的是一組同義詞的類義。(12)渾言與析言渾言與析言:是訓詁學中用來解釋古漢語同義詞詞義的術語。兩者相對而言的。渾言也稱統(tǒng)言、通言,表示籠統(tǒng)地說,用以說明詞的共同意義,而不計較其細微差別。析言又稱“別言”,表示分析地說,是就同義詞各自的特點而言的。段玉裁稱泛指為渾言,特指為析言。例子:“言”和“語”渾言無區(qū)別,析言之,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又如:“雕”與“琢”渾言無區(qū)別,析言之,則金曰雕,玉曰琢。***補充古漢語中的特指與泛指古代漢語中,有些詞用于特指與泛指,意義是不同的。例子:《詩經(jīng)·七月》“十月納禾稼”中禾泛指谷類,但在“禾麻菽麥”中專指粟。泛指則禾與谷為同義詞,特指則不是。又如“稻”泛指包括粘者(糯米)和不粘者(粳米),特指專指黏者。特指則“稻”與“糯”是同義詞,泛指則不是。6、重要的訓詁專著:(1)《爾雅》:共十九篇,戰(zhàn)國秦漢之際陸續(xù)編成,以解釋先秦的經(jīng)典詞義為主,是中國最早的同義詞匯編性質(zhì)的詞典,也是最早的一部訓詁專著,對后世影響深遠。后代產(chǎn)生了大量模仿《爾雅》的訓詁專著,如《小爾雅》、《廣雅》、《埤雅》、《別雅》等,合稱為“群雅”,后世也因此把訓詁學稱為“雅學”。(2)《方言》:共十三卷,全稱《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西漢末揚雄所著,是我國最早訓釋方言的詞典,也是古代一部重要的訓詁專著,對方言學和訓詁學都具有重要的價值。(3)《釋名》:共二十七篇,東漢劉熙所著,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采取聲訓的方法解釋研究詞義的詞典,是古代一部重要的訓詁專著,對于探求詞源有重要的參考價值。(4)《經(jīng)典釋文》:唐代陸德明編著的一部博采眾說,注釋儒、道兩家經(jīng)典音、義的訓詁著作。(5)《一切經(jīng)音義》:唐釋慧琳(或玄應,他也編有同名同類著作)編纂,是注釋漢文佛典中字詞音義的詞典和訓詁著作。(6)《廣雅疏證》:清代王念孫編著的一部注釋《廣雅》的訓詁名著。該書運用科學的方法,以聲音通訓詁,論證嚴密,創(chuàng)獲甚多,在訓詁學上影響巨大。(7)《經(jīng)傳釋詞》:清代王引之編著的專門研究經(jīng)傳中虛詞用法的訓詁專著,論證充實,斷制謹嚴,多有創(chuàng)見。(8)《康熙字典》:清代康熙年間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編纂,是中國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分為214個部首,共收4萬7千多字。該字典體例完備、引證詳實,注音、釋義都比較準確可靠,使用便捷,對后世的字典編纂影響較大。(10)《經(jīng)籍纂詁》:清代阮元主編的一部規(guī)模巨大的古漢語詞匯訓釋的訓詁資料匯編,該書對于考證古代詞義和收集訓詁資料帶來極大便利。(11)《助字辨略》:清代劉淇編著,是我國第一部大規(guī)模講解古漢語虛詞的訓詁專著,總結了前代的虛詞研究成果,對后來虛詞和語法的研究有較大的影響。(12)《古書疑義舉例》:清代俞樾編著,是疏通解釋周秦兩漢古書“辭例”的專著,涉及訓詁、語法、修辭等方面的問題,對后代的古漢語研究有較大的影響。(13)《馬氏文通》:清末馬建忠編著,是我國第一部有系統(tǒng)的借鑒西方語法理論編著的古漢語語法專著,對后代漢語語法學的建立和研究影響深遠。(14)《詞詮》:現(xiàn)代學者楊樹達所著的一部有較大影響的古漢語虛詞詞典。7重要的訓詁專家:(1)鄭玄:東漢著名經(jīng)學家、訓詁學家,漢代今古文經(jīng)學的集大成者。他對古代儒家經(jīng)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注釋,遍注群經(jīng),成就卓著,對后代學術發(fā)展影響十分深遠。(2)揚雄:西漢著名經(jīng)學家、文學家、語言文字學家,他所編著的《方言》是第一部訓釋方言的詞典,也是一部重要的訓詁專著。(3)郭璞:晉代著名的文學家、訓詁學家,著有《爾雅注》、《方言注》、《山海經(jīng)注》等,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4)高郵二王:指清代著名學者,高郵人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王念孫著有《廣雅疏證》、《讀書雜志》,王引之著有《經(jīng)義述聞》、《經(jīng)傳釋詞》,都是清代著名的訓詁專著。父子二人學問精深、治學嚴謹、實事求是、成就卓著,是清代乾嘉學派的卓越代表,深受后代學者尊敬。(5)章太炎:近代著名學者、語言文字學家,著有《文始》、《新方言》、《小學答問》等語言訓詁專著,對語源學、方言學、文字學、音韻學等都有精深的研究,被譽為傳統(tǒng)語言文字學的“殿軍”。8衍文:??睂W術語,簡稱“衍”,也叫“衍字”。用來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現(xiàn)象。例子:如《左傳僖公四年》:“漢水以為池?!比钤缎?庇洝罚骸啊夺屛摹窡o“水”字。云:或作‘漢水以為池’,‘水’字衍。”9脫文:??睂W術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