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發(fā)展的方向,所以學習法律的人要具備許多人文、社會科學的Abstract:Whatislaw?Howcanonelearnlaw?Whatcanoneachieveafterlearninglaw?ThisauthorshareswithhisreadershispersonalexperienceofbEingastudentoflawforoverfourdecades,pointingoutthatwemustrecognizefirstofallthatlawisbutoneofthemanynormssocietyneeds,andthatlawisnotjustcommandandlogic,Ithasitsrootsinpeople’ssocialexperience.Thusonecannotlearnlawasasimpletechnology,onemustgobeyondandabovelawtostudythehumanities,socialsciencesandphilosophy,andtolearnhowlawincoordinationwithothersocialnormsupholdsandpromotesjusticeandharmonyinsociety.Ifonelimitshisstudymerelytothetextsoflawonecanonlybealegaltechnician,whereasthosewhohavelearnedmorecanbeatruemasteroflawandserveasgoodpracticinglawyers,legislatorsandleadersofsociety.Keywords:law;norms;legaleducation;legaltechnician;master206年5月我到西安訪問西北政法大學,見到了廣闊壯麗的校區(qū),覺得學生們在此,們力爭上游,將法律學好,以后可以為國家社會作出重大的貢獻。因為我覊旅海外甚久,對。,1954臺灣大學法律系的學生更1]。(一)先生自國內(nèi)聘請了許多著名的學者來臺創(chuàng)設了臺灣大學法學院,其中包括薩孟武、陳顧遠、學、社會學、經(jīng)濟學、理則學、國文、中國大的關系。在人們的日常生活里顯然有另外一套準則在指導他們的行為,解決他們的問題,Weber,DurkhEm(二)我的法律系畢業(yè)論文寫的是一些關于國際條約的問題,內(nèi)容已記不清楚,因為在三、理學(當時國內(nèi)學者的作品在臺),很喜歡看薩孟武老師的書,特別是若干觀點新穎,分析精妙的,如19582],(BertandRussel)的3],后來就以他的政治思想為題寫了我的碩士論文,內(nèi)容十分膚淺,(三)192年研究所畢業(yè)并服過兵役后,我考取了Fulrigt獎學金,被派到美國德州的南衛(wèi)理大學(SouthernMehodstUnversity)學“比較法”。此校不大,也沒有什么名英語都大有進步,對美國的社會也增自然地與本國法作比(),使我學會了對歸納和演繹兩種研究方法的綜合運用。(四)194HarldLasswelMyresMaDoual也在耶魯執(zhí)教alueorienedpolicyoriented”的jurspudence,也稱為“policyscience””(legalformalsm及“實定法學”(legalpoitvis)的影響。記得當時曾讀過一本與這種:HansKesn的PureTeoryofLaw,但沒有看懂。耶魯?shù)膒olicyscienceWestrtatwereHarvardstps”,(五)1966JeromeA.CohenCohnCohen英文比較好。丘宏達花了一點時間才向他解釋清楚因為我幼時讀私Cohn月CohnDerkBodeBodde“ChinseTritinalLgalSystem4]。講到這里,他問道:清代刑事程序從傳訊、初審、覆審,一步一步十分嚴密,為什么到了最后竟由皇帝如兒戲似的決定了罪犯的生死?Bodde(inscrutable)嗎[5Cohen法學院的副院長DavidSmihSmithohen作為教材,并和他一起上堂為學生解釋;一方面修習了若干課目,包括SamuelThorneArthurvonMhrenLonullrJohnFairbakThore花了一個多學期講英國的feudalsystem,vonMehrenFairbnk以西方的眼光看中國文化,并將它與周圍諸國的文化FullerHerbertLonelAdlphsHrt[6]。此外我也看了若干西方法理發(fā)展史的書,對于各學派如何形成和演變(六)197告訴我史語所藏有清代的“三法司”檔案,是研究清代法制的原始資料。我聽了十分高興,7]。他這番話猶如當頭棒喝,使我的驕妄之氣消減不少;又如醍醐灌頂,讓我見到了一條此后該走的路2328又運到臺灣,由李光濤先生繼續(xù)整理。在他的指導下我選出了若干與清代法制有關的文件,1980年后我又接下了通盤整理那三十一萬件檔案的擔子,將殘破雜[9]。其間還幫助臺大法律系戴炎輝老師整理了一些臺灣的淡新檔案,又協(xié)助臺灣文獻館的王世慶先生搜集了三千六(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文書,容涉及清代政治、經(jīng)濟、軍事、法制各方面,與法制有關的大多是處理重大刑案的紀錄。由素材[11]112];2取得一種通盤的認識。基于這種看法,人員(州縣官、幕友、代書、書吏、衙役、保甲等)如何受詞、勘查、檢驗、傳拘、審理、(知府、道員)如何批駁、審轉;省級人員(藩司、臬司、總督、巡撫)13],而“勾”這一動作并非皇帝以硃筆在死刑人犯名單上畫一個大圈,而是將每個應予處死之人的姓名上個別地作一“勾”號[14],然后又在勾到本的首幅以硃筆寫明“這所勾的某某某、某某某〔將被勾之名一一抄錄出來〕著15Bodde的話,不禁啞然失笑。孔子說“君子(extraplate),從一個有(specuation)甚至幻想(imaginaion),猶如盲人摸象,所得的結論不免貽笑大方(受了東西洋人及中國崇洋之人影響的)看法——清目的是:在此惡劣的環(huán)境里仍有許多人,自書役、幕友、地方官吏以至中央大員,甚至幾個都無見于此1983年出版了《清代法制研究輯一:盜案之初16]。原來的計劃是繼續(xù)寫以下數(shù)輯,逐步將清代司法制度及描繪出一幅雖糾正人們由于無知而對中國傳統(tǒng)法制的誤解與偏見。因為促使我研究中國傳統(tǒng)法制的是Cohen和Bodde,StruggeforJuticeinLaeIperalChna[17]。我這么做,多少是為了一雪當時的羞慚,然而也可以算是對Cohen多年前勸我將中國法律文化播揚于世的一點小小的回應吧。(七)1980才開始去教中國法制史。因為臺灣的法制是民國成立后訂立現(xiàn)代人的行為,尤其是涉及法制的行為,必須對傳統(tǒng)的法律思想有相當程度的認識?;?、各種血緣、地域和職業(yè)團體的規(guī)章等等,為什么還要有“法”?什么是“法”?“法”以有立法的權威?誰有司法的權威?權威的正當性基礎何在?“法”有良窳嗎?如果“法”()的問題。它們又必然地與更基本的許多問題,如社會的起總之,我覺得在那些著作里看到了許多前人似乎沒有看到并討論過的東西,很是高興,UCL、NYU(ColleedeFrnce)ChineseLgalThoght(SocraticMetod),又在資料后加上了許多法理學的問1999-200年20032006(GlobalLawPrgram)(InsttutefrAvanedStdy)的學者們[18],都是各國的博洽之士,和他們切(八)82及18611898以北京條約強行租(barristrssolciors,港譯為“訟務律師”、“事務律師”)所受的越來越少了。我于1975年起被邀出庭多次,講解清律及中國習俗中有關婚姻、繼承、族產(chǎn)(法系的國家)19(訴狀、供詞、判決、呈詳?shù)龋ㄒ唬┮?guī)律威之說,后者則將“實然”或“適然”(whatinatisorhthappnsoe)與“應然”(whatouhttobe)20會行為的規(guī)范。這些準則和規(guī)范在中國而言,包括了道德、禮、習慣、族訓、鄉(xiāng)約、行規(guī)、法令等等。在英美法系里,許多規(guī)范都被稱為法(law),所以有自然法、神授法、人為法、教會法、國家法、成文法、習慣法、衡平法、普通法以及各種專題的法,如憲法、刑法、(moralrecpts(customaryrules)種人為的法(lexloilegge,ley,Gesetz),另一類是法的基本原則(ius,droit,diritto,西班牙的derecho,Recht)。RoscoePoundlaws”,釋之為“rules”,“rulesoflaw”;將后者稱為“TheLaw”,釋之為“principlesoflaw”[21],指出“principlesoflaw”的拘束力(bindingforce)是道德性的,所以在他看來大陸法系(二)區(qū)別?要回答這個問題應該仔細地觀察各類規(guī)范的特點,包括它們的制定者,制定的目的、(rites”,“etquete”):它們是被某些生活比較富裕的人們美化了的行為規(guī)以分析、評價之后,厘訂出來的一套合乎情理,可以促進并維護社會公平和諧的原則[22]。只能為社會上一部分的人和事制定一套最低要求的規(guī)則?就個別的法令而言,其目標可legalpostivist特別強調(diào)經(jīng)由國家機構制定的法令也是不對的。這兩種相似的看法有著相似的歷史背景:少數(shù)具有獨特信念、堅強意志、領導魅力和組織才能的人掌握了群眾,克服了反對者,形成了一個強固的團體,(人民、土地等)和功能(內(nèi)部的治安、對外的防御等)取得了實質(zhì)上23為社會規(guī)范,與包括“國”法在內(nèi)的其它規(guī)范相輔相成,促進社會的公平和諧。(三)(如交通)則須進一步檢驗它的目標。倘若它背離了公平和諧的目標或距此太遠,便可判定它為不妥,(nullapoenasinelege)的原則。其缺點是由于立法者的疏忽而使個人及社會蒙受了二、(retroactivelaw)三、(literalmeanng)解釋,這種做法將法令看歷史的背景里去探求立法者的“原意”(legislaiveintnt),或將一項法令放在整個法制里去探求它的“宗旨”(intrnsicmerit),因而對此一法令作擴張解釋。美國最高法院常常這么做,對于憲”(intersatecmmerce),“正當程序”(dueprocess)”(equalrotcton,“言論自由”(freeomfspech)(judiiallw-making)四、由司法者將法無明文而需要處理之案與相似而有明確法令可以適用之案作比較,(analogy)在西方法系里造成許多虛擬之案(legalfictions),甚是,無謂五、由司法者坦認無法條可援,依照習慣和情理作判。這種做法常常用在民事案件上。十九世紀歐陸諸國法典皆有“民事無法律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之條。所謂“法理”其實就是現(xiàn)有法(“l(fā)aws”)之上的原則(priniplsoflw,“TheLw”),24]對于法令的適用范圍不夠寬廣,中國先賢早有所見,常常說“人情萬變,法條有以類舉,以其本知其末,以其左知其右,凡百事異理而相守也”[25]。二、“法而不議,26]。三、“不知法之義而正法之數(shù)者,雖博臨事必亂”[27]。(如金融、投資、保險、海商、醫(yī)藥衛(wèi)生、智識產(chǎn)權等法)而言,“法之義”也可以是一些需妥當,適用范圍可能不周密,種種缺失皆須依據(jù)其它規(guī)范,特別是道德,加以厘定、評判、(一))、組織、環(huán)境及三者之間的關系有一些初步的認識。只受過中學或相當程度教育的青年對此的認識當然很有限,所以一般大學里都開設了“通識教育”的課程,如政治學、經(jīng)濟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文學、哲學等等,大致地介紹一些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renaisancemn)2829],不是僅僅注目于法律的人所能望其項背的。(二)(神祇、先知、圣賢、統(tǒng)治者的意義──30(glossae,commenary)(positvism)引(analyicaljuispudece),認為國家所立之法具有高于其它規(guī)范的權威,它的每個部分(章節(jié)、條文,甚至一字、一辭)都有深奧的意義,而其整體則是以law)與“理則”(logic)兩者所規(guī)范的客體(前者為人,后者為物)之間的基本差別(感情與意志之有無)而將法看作是一個在人的生活經(jīng)驗之外猶如數(shù)學定律一般可以獨立存在的東西,(histricljrisprdence)(philsopicaljrisrudnce)(立法者所)的總和,而是人類社會經(jīng)驗過濾、凈化、凝聚而成的晶體;(因而是amoal或unmol)自然法31]。(包括立法與司法當時),進一步加以探究定,不必深究[32()(司法者)與自己(學習法律之人)干外國()已經(jīng)施行而似乎成績不錯的法制和法學(),和各種可作參考的外國模式和意念的長處和短處,然后找出一條最適當?shù)霓k法來建立一(系等)作出響應。這種種問題看來雖似虛夸,其實常常潛存在許多現(xiàn)有的法律里,甚至是某(例如憲法、行政法企圖厘定個人與社會權威的關系,生態(tài)保護法企圖維持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數(shù)十年來陸續(xù)訂立的人權法規(guī)和近來有關墮胎、死刑存廢、同性婚姻、(stemcell)研究等等問題的法律便涉及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其它社會科學去研究。這三個原因之中,第三個只是一種觀念,本文前段已析述其非。第一(因為有些實務與重要的法理和法史有密切關系),33]總而言之,學習任何一門學問一定要樹立一個高遠的目標,努力以赴。所謂取法乎上,礎知識,掌握“法之內(nèi)”的精義,更進一步去思考“法之上”的許多規(guī)范及相關的問題,否34],英國上議院的“LawordCyrilJhnRadclife說:“WecnnotlarnLawbylerningLw35]律等等。教人學習規(guī)范可用身教,可用言教,目前一般法律學校大約都以后者為重。但是如所以法律教育看來只是智育,實際上也包含了德育。這個道理已在前文再三說明,但是還有會各方面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學法之人無論將來去從事制訂或適用法律的工作,都會受到各確的導向(等人員)(inquisitorialsystem),(advesarysystem)“雇來的槍擊手”(hiredguns)(包)到公正的結果(一)(二)“法律倫理"(legalethics),并設計了一些辦法([probonoork])促使學生遵循。我雖然認為法律──(一)受其迷惑、擠迫,或者不自覺地受其中某些集團的驅策,或者茫茫然不知何去何從;(二)──使我也覺得上述兩種德性與倫理,應該特別在法律教育里(三)什么是“法律人”?學過法律的人便是“法律人”嗎?或者只考試的人?或者應該是精通法律?[36]治事未必須知法律。治國者應備之條件極多,知法守法只是其最基本的一項,此外還須要許多其它的知識、智能、勇氣、毅力,37](儒效),我們也可以將學過法律之人分為四類:第一得許多條文,而拘泥于其文義之人,雖然可以從事各種法律工作,但因其所見者小,對于社之為“法匠”、“法棍”、“法賊”[38]。第三類是學得了法之精義的人,對于法的目標和39]2006年5月17([2000]頁153164)。但較此處所述簡略EricHofferTheTrueBeliever,KarlPopperOpenSocietyandItsEnemies,FriedrichHayek的TheRoadtoSerfdomGeorgeOrwell1984,AnimalFarmHistoryofWesternPhilosophy,WisdomoftheWest,FreedomandOrgnization,HumanSocietyinPoliticsandEthics,WhyIamnotaChristianBoddeErnestAlabaster。參見DerkboddeandClarenceMorris,LawinImperialChina(Harvard,1967)。H.L.A.hart,“PositivismandtheSeparationofLawandMorals”(1958)71Harv.L.Rev.593-629LonFuller,“PositivismandFidelitytoLaw—aReplytoProfessorHart”(1958)71Harv.L.Rev.630-6720493-97頁,可以供學習法律之人參考。1976自19852000年70冊,共計4970件(325370)。我在其序文里對檔案的來歷、種類(2006年7月)電子資料網(wǎng)絡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匯編》目錄六冊,由臺北環(huán)球書局自1977至1981北京第一檔案館也保存著許多類似的(當年留在原存各處未被竊出的)比較好的資料例如美國最高法院常常以一條法令不合“正當程序”(dueprocess)而判它為JusticeFelixFrankfurter:IcanliveunderSovietsubstantivelawifIamallowedtoapplyAmericanproceduralrules(電子資料網(wǎng)絡)15554,05856,09325狀01511,015853,027270,015253,067293,015158。1983PriceonUnivrsiy相近但沒有隸屬關系,是一個私立的,為高等學術研究而設的機構,分數(shù)學、物理、歷史及社會科學四所。(案匯覽》)的一部分()。但這些書籍都與英美法系的LawReprt不同先秦諸子都曾談過人的需求、他與環(huán)境的關系、原始社會及社會演變等等問題,ThomasHobbe,JohnLcke,J.J.ouseau等最為后人所知。Georgeabne的AHioryofPoliticalTheory(4thedition,TheDrydenPress,1973)RoscoePound,LawFindingThroughExperienceandReason,(Harvard,()之外,基本上一切社會規(guī)說法所求的是jusice,justiti,fairnes,rightnes。這些名詞十分常見,但仔細想(如“毛嬙《莊子內(nèi)篇·)"(《莊子外篇·秋水》)所以從不同的觀點來看沒有絕對的“當”“可言。次說“直”,它是一個描述行為之詞??鬃诱f“父為子隱,子·子路》)jusice的內(nèi)涵和外延,自(strit,foalustic)會導致實質(zhì)的不(unfairnessnraliy所以在英國產(chǎn)生了衡平法。歐陸國家法典里等等條(affirmativeactionlaw)。這許多中外的看法和做(禮運》道家的“大道流行,至德之世”(《莊子外篇·天地》)(《韓非子··大體》);西方的許多作家的“烏托邦”(utopia)(PlatoRepublic,WilliamMorrisNewsFromNowhere;HolbachTheNaturalPolitics)——也都不僅是公平而且是和諧的,在這種社會西方近來喜用“公民社會”(civilsociety)一詞作為“國"和“政府”以外的各種社會團體的總稱。JohnLocke在其TwoTreatisesofGovernment,circa1681)用以描述不同于stateofnature及politicalsociety的狀態(tài)。其后許多人繼述其意AdamFerguson,AnEssayontheHistoryofCivilSociety1767)。現(xiàn)在多數(shù)學者所說的“公民社會"包括各種“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簡稱NGOs)“私人志愿組織”(privatevoluntaryorganizations,簡稱PVOs)、小區(qū)組織,基金會、宗教團體、職業(yè)團體、慈善公益團體、環(huán)保團體、合作社、學術團體、企業(yè)團體、政策研究團體、消費者聯(lián)盟、媒體、說客團體(advocacygroups,lobbyRoscoePound(四)、(五)LawandMora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抗震裝修租賃協(xié)議3篇
- 家具銷售發(fā)票3篇
- 勞務分包合同解除協(xié)議3篇
- 四方抵賬協(xié)議模板3篇
- 悔過自新之家暴者3篇
- 合同起訴狀模板范文3篇
- 劃款授權委托書示例樣本格式3篇
- 二手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的處理流程3篇
- 小程序技術開發(fā)服務合同模板3篇
- 糖果與巧克力市場動態(tài)監(jiān)控考核試卷
- 成人高尿酸血癥與痛風食養(yǎng)指南(2024年版)
- 2024年首都機場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3年山東省專升本考試高等數(shù)學Ⅲ試題和答案
- 抗血栓藥物臨床應用與案例分析課件
-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鄉(xiāng)小學二年級下冊家鄉(xiāng)教案
- 決策樹在飼料技術推廣中的應用研究
- 兒童長期臥床的護理
- 投標書細節(jié)美化教程
- 《小兒支氣管肺炎》課件
- 對輥式破碎機設計
- 財產(chǎn)險水災現(xiàn)場勘查及理賠定損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