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緒論(一)選題依據隨著《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以下簡稱《規(guī)則》)的頒布,從制度上認可了教師的教育懲戒權,但在教育實踐中,有部分學校和教師無法明晰教育懲戒權的邊界,會引起教師與學生關于教育懲戒問題的沖突。教育懲戒始終是教育實踐中無法忽視的問題,而邊界不清不僅使教師教育懲戒權的行使有潛在的越界風險,也使教師不敢行使教育懲戒權,從而影響教學秩序。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的法律界限,讓教師有更多合理的管教方法而不用擔心違法問題,規(guī)范教師教育懲戒權行使,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從而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二)研究意義1.理論意義第一,有助于厘清教師教育懲戒權的法律性質。教師教育懲戒權在我國教育法律體系中缺乏上位法層面的規(guī)定,故其法律性質的界定存在困難。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需要對教師法律地位、師生之間法律關系的進一步明確,有利于明晰師生雙方在教育懲戒中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第二,有助于教育懲戒制度體系的建構。研究教師教育懲戒權的理論界限有助于完善教師教育懲戒權概念及其內涵,有助于科學、完善的教育懲戒制度體系的建構。2.實踐意義第一,有利于中小學教師合理合法行使教育懲戒權。教師在行使教育懲戒權的過程中面臨著許多困惑,如不能正確區(qū)分教育懲戒和體罰,不能準確區(qū)分教育懲戒和侵權行為,不能有效把握教育懲戒的實際尺度等。這些都影響了教師正當行使教育懲戒權。通過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從權利行使等方面入手,有利于教師正確認識自身的法律地位,既嚴于律己,又合理合法地行使教育懲戒權。第二,有利于推動學校管理工作的規(guī)范化。隨著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的發(fā)展,應將原來對中小學教師進行教育處罰的隨意性轉變?yōu)闃藴驶?。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限,有利于學校規(guī)范教師教育懲戒行為、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育秩序、保障師生合法權益、促進學校管理規(guī)范化。第三,有利于維護師生合法權益。由于教師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不清,所帶來的教師不敢行使或過度行使懲戒權的問題,不僅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不利,而且會影響到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品格的養(yǎng)成。將教師教育懲戒權的行使納入法律,通過法律法規(guī)對教師教育懲戒權進行約束,既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又能使教師積極行使教育懲戒權,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品格。(三)研究現狀1.國外關于教育懲戒問題的研究關于教育懲戒界限的研究,鄭超(2020)指出,日本在法律上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教育懲戒的具體細節(jié)。相反,他們更多地從反面角度來解釋什么是體罰和變相體罰,并舉例列舉了一些應該被禁止的體罰和變相體罰的方式。為了全面禁止體罰和變相體罰,日本在校內建立了學校、教師、教育委員會等多方協(xié)作的體系,并在校外得到了家庭、社區(qū)和社會等多方的支持和協(xié)助。張曉帆(2021)指出,新加坡在教育懲戒方面有著相對完善的法律規(guī)定,明確規(guī)定了懲戒權力的界限。根據新加坡教育部發(fā)布的《處理學生紀律問題的指導原則》,中小學可以對違紀違規(guī)的學生進行教育懲戒。每所學校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適合本校的校紀班規(guī),這既有利于學校的教育管理,也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國外主要通過較為完善的法律明確了懲戒權力的界限,通過從反面角度闡釋體罰和變相體罰,通過列舉被禁止的體罰和變相體罰形式和案例來區(qū)分教育懲戒與體罰、變相體罰的界限。2.國內關于教育懲戒問題的研究關于教育懲戒權法律性質的研究,主流的觀點認為,教師的教育懲戒權是國家教育權的一種衍生。劉旭東(2020)從權力的來源、棄權的可能性以及法律責任的角度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教師的教育懲戒權并非是一種可以無條件放棄的權利,教師對學生違規(guī)行為的漠視,實則是一種不作為的表現。在師生的法律關系中,存在一種不平等的成分,這與行政法律責任制度中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主體地位相似,在師生法律關系中,教師的教育懲戒權具有明顯的權力特征。另一方面,譚曉玉(2014)從教師教育懲戒權的含義、實踐目的以及教師的職業(yè)特征出發(fā),主張教師依法對學生不良行為進行教育管理是一種明顯的職業(yè)權利,是一種權利。此外,管華(2020)提出了教育懲戒權的社會教育權模式,他認為,沒有必要對學校或教師的非法行為進行國家教育權的管理,在實踐中,大多數的教育懲戒行為都是非常輕微的實際行為,只有侵犯受教育者權益的教育懲戒行為才構成法律行為??偟膩碚f,學界對教師教育懲戒權性質的討論主要是基于法律層面的“權”的劃分,通常將教師教育懲戒權分類為“公權力”、“職業(yè)權利”或持有“復合型”觀點,既強調權威,又突出責任。關于教育懲戒界限的研究,勞凱聲(2019)強調,教育懲戒的關鍵在于達到教育效果。在進行懲戒教育時,應該考慮到不同學生的性別差異、年齡特點和人格特征,并且不能越界。此外,明確區(qū)分教師懲戒權和學校懲戒權是制定教育懲戒權相關實施細則的前提和關鍵。教師的教育懲戒權具有權利和權力雙重性質,因此需要有一定的限度。而余雅風(2019)認為,教育懲戒權缺乏有效的規(guī)制,邊界不清,存在越界的風險。因此,明確教育懲戒的法律邊界是確立教育懲戒權的關鍵。為了區(qū)分教育懲戒權與其他權力,需要明確學校和教師在實施教育懲戒時的適用條件和適用范圍。此外,還需要明確懲戒的具體方式和程序,以防止學校和教師在實施教育懲戒過程中侵犯學生的合法權利。學校還應該建立明確可行的教育懲戒監(jiān)督救濟機制,以應對教育懲戒權的越界情況。目前國內對教育懲戒邊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邊界不清晰現狀的描述,以及探討邊界不清的原因和解決方法等方面。(四)研究重難點與創(chuàng)新處1.研究重點對教師教育懲戒權的邊界進行研究,與侵權行為進行區(qū)分,并提出完善中小學教師教育懲戒權的建議。2.研究難點第一,案例收集較難,許多有關教師教育懲戒權的糾紛并不通過訴訟解決。第二,“度”不易把握,教師教育懲戒權作為教師管理學生權,其行使具有基于法律和良知的彈性操作空間。在厘定教師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時,要把握好教師教育懲戒的“度”。要兼顧法律的規(guī)范性和教育活動的特殊性、復雜性。3.研究創(chuàng)新處整理現有研究成果可知,現階段關于教師教育懲戒權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性質、內涵、必要性以及懲戒權規(guī)制等方面,而對教師教育懲戒權法律邊界的專門研究則相對不足。本研究以教師教育懲戒的法律邊界為對象,將教師教育懲戒權置于師生權利關系中,對教育懲戒糾紛現象進行分析,探討教師教育懲戒權的法律規(guī)制及權利行使,對教育懲戒與侵權行為等問題進行系統(tǒng)研究,以期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一、教育懲戒權的概述(一)教育懲戒權的概念《規(guī)則》明確規(guī)定,教育懲戒是指學校及教師出于教育的目的,對于違規(guī)或違紀的學生施加管理、訓導乃至以規(guī)定方式予以糾正的措施,以使學生能引以為戒,認識并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吨行W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第二條第二款:“本規(guī)則所稱教育懲戒,是指學校、教師基于教育目的,對違規(guī)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guī)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第二條第二款:“本規(guī)則所稱教育懲戒,是指學校、教師基于教育目的,對違規(guī)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guī)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周洪宇,方皛.美國中小學教師懲戒權的界定與啟示[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6):94.林靖云,劉亞敏,杜學元.教育懲戒權再審思:內涵、邊界與落地[J].教育科學研究,2021,(05):41.(二)教育懲戒權的法律性質教師依法實施教育懲戒,這既是其獲法律授權的職責,亦是不容回避的重任。此權利具有復合性,其法律性質的定位不僅與教師教育懲戒權的權限相關,亦深刻影響學生、家長及社會對此類行為的態(tài)度與作為。1.教育懲戒權的復合屬性教育懲戒權是一個兼具權力、權利和義務三重屬性的復合概念。具體理由如下:首先,從我國現行法來看,同一內容既可以被規(guī)定為同一主體的權利,也可以同時成為其義務。例如,我國《憲法》第四十二條第一款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享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第四十六條第一款亦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因此,在法律制度的邏輯框架內,將教育懲戒同時理解為權利和義務并不存在障礙。其次,權力與義務往往相互伴隨。學界對于教育懲戒權所蘊含的權力屬性已達成共識,即認為這是國家教育公權力在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然而,當從國家公權力的視角來審視懲戒時,其所承載的義務屬性便不容忽視。例如,人民法院享有的裁判權,是一種典型的國家權力,但法院不得拒絕裁判的原則也明確了裁判案件是法院的義務所在。正如法理學者所指出的那樣,國家機關“擁有職權、權限、權力,并承擔相應的義務或責任”沈宗靈.權利、義務、權力沈宗靈.權利、義務、權力[J].法學研究,1998,(03).最后,現行法律為教育懲戒權的義務屬性提供了有力支撐。根據我國《教師法》第八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教師應當履行“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的義務。這里的“批評與抵制”實際上就是懲戒的一種表現形式。綜上所述,教育懲戒在本質上可以被視為一種特殊的行政懲戒,具體是指:“學校或教師為了達到教育目的、防止失范行為再次發(fā)生,依法對學生違法違規(guī)的失范行為進行否定性評價的一種輔助教育手段”。任海濤,.“教育懲戒”的概念界定[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04):142-153.教育懲戒權具有權力、權利和義務任海濤,.“教育懲戒”的概念界定[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04):142-153.2.教育懲戒權的職權屬性我國《現代漢語詞典》將職權界定為是“職務范圍以內的權力”。在學界,職權的界定與權力相近,是權力的具體化與制度化,更強調的是其與具體職位之間的聯系。學者們認為:“一個人只有被安排到某個職位上,才會獲得這個職位上所應有的職權”張康之,張乾友.權利、榮譽與職權:承認的三種形式[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0,(06):17-24.;“職權,顧名思義,是基于公共事務管理需要而產生的職務權力”。張康之,張乾友.權利、榮譽與職權:承認的三種形式[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0,(06):17-24.葛洪義,嚴文?。ㄖ我曈騼嚷殭嘣O定及其方式的改造[J].江海學刊,2017,(04):120-127.柳硯濤.論職權職責化及其在授益行政領域的展開[J].山東社會科學,2009,(02):80-82.教師可以成為職權主體。盡管1993年頒布的《教師法》僅將教師界定為專業(yè)人員,但是,國家層面的立法始終強調教育的公益性。即使是民辦學校也必須恪守公益性的基本底線,“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均強調教育的公益性質”劉復興.公共教育權力的變遷與教育政策的有效性[J].教育研究,2003,(02):10-14.。在公益性的教育框架下,教師肩負著代表國家進行教書育人的崇高使命,他們“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承載著培養(yǎng)國家未來棟梁的重任。正如學者勞凱聲所言,“由于現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由國家舉辦、管理和監(jiān)督的公共事業(yè),教師根據法律規(guī)定的培養(yǎng)目標和教育標準實施教育活動,執(zhí)行的是國家的教育公務”勞凱聲.教師職業(yè)的專業(yè)性和教師的專業(yè)權力[J].劉復興.公共教育權力的變遷與教育政策的有效性[J].教育研究,2003,(02):10-14.勞凱聲.教師職業(yè)的專業(yè)性和教師的專業(yè)權力[J].教育研究,2008,(02):7-14.教育懲戒權屬于教師的職權。雖然《教師法》等法律規(guī)范并未直接規(guī)定教師具有教育懲戒權,但其中明確了教師“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yè)成績”的基本權利。為了實現教育管理學生、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目標,教師需要通過行使教育懲戒權來矯正和管理學生的不當行為,當學生不愿配合或提出異議時,教師也能憑借肢體強力實現懲戒意志段斌斌.權利還是職權:教師懲戒權的法律性質及立法規(guī)制——兼論《教師法》相關條款的修改[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4,63(01):175-188.。這種權力是段斌斌.權利還是職權:教師懲戒權的法律性質及立法規(guī)制——兼論《教師法》相關條款的修改[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4,63(01):175-188.教育懲戒權的目的指向公共利益。職權則是出于保障利益實現的必要在法律上做的制度設計,不以職權主體自身的利益為指向而是指向公共利益。李琦.職權:憲法學與法理學考察[J].李琦.職權:憲法學與法理學考察[J].中外法學,1999,(03):30-38.段斌斌,楊曉珉.警惕教育懲戒概念使用的泛化——兼評《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21,20(01):107-114.(三)教育懲戒權的法律依據我國在教育領域的專門法律中,對學校和教師的教育、管理等職權做出了更為詳盡的規(guī)定。這些法律規(guī)定雖然沒有明確表述教育懲戒權,但卻構成了教育懲戒權存在和運行的法律依據。例如,《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中明確規(guī)定了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職責,包括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管理教育、對違規(guī)違紀學生的批評教育等。而《教師法》則賦予了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指導和評定學生、制止學生危害行為等職權。這些職權與教育懲戒權的內涵高度契合,表明教育懲戒權是學校和教師教育管理職權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2021年施行的《規(guī)則》更是首次從法律層面對教育懲戒進行了全面闡述,細化了教育懲戒的適用范圍、具體措施、禁止情形、程序以及救濟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盡管如此,教育懲戒在教育實踐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二、中小學教師教育懲戒權實施存在的問題(一)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不清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不清,主要體現在《規(guī)則》對教育懲戒權的行使范圍難以確定。條文中“適當”“確有必要”“一般”“違規(guī)違紀情節(jié)較為輕微”“情節(jié)較重”“情節(jié)嚴重或者影響惡劣”等都是較為寬泛的規(guī)定,規(guī)定的不清在具體的實施中必然帶來不同主體理解的泛化。例如,《規(guī)則》中規(guī)定學生違反校規(guī)校紀,情節(jié)較重,學校可以暫?;蛘呦拗茖W生參加游覽、校外集體活動以及其他外出集體活動詳見《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第九條。;對于此規(guī)定中的情節(jié)較重的含義并沒有相關解釋,這會導致不同的教師對于教育懲戒權的行使標準不一樣;在教育懲戒實踐中,表現為學生僅因為作業(yè)沒有按時寫完,就有可能被老師認定為違反校規(guī)校紀情節(jié)較重的詳見《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第九條。(二)教育懲戒行為缺乏專業(yè)的指導教育懲戒作為教師教育管理職權的一部分,其實施過程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范和標準,以確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然而,目前許多中小學教師在面對學生的違紀行為時,由于缺乏專業(yè)的指導和培訓,導致懲戒行為的不當或過度,從而損害學生的合法權益。一方面,教師在教育懲戒實踐中缺少指導性的參考標準。參考標準的缺少,會導致教師在行使教育懲戒權時難以準確把握教育懲戒的“度”。同時,一些教師對于教育懲戒的目的和意義認識不清,將其視為簡單的懲罰手段,忽視了其教育性和引導性。另一方面,對教師的教育懲戒方面的指導不足。部分學校對于教育懲戒方面的培訓師資不足,缺乏對教師的培訓和指導,導致教師在實施教育懲戒時缺乏明確的依據和標準。這不僅影響了教育懲戒的效果,也增加了教師侵權的風險。(三)監(jiān)督機制與申訴機制落實不到位監(jiān)督機制是學校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確保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執(zhí)行,防止權力濫用和不當行為的發(fā)生。然而,在一些學校中,監(jiān)督機制形同虛設,未能真正發(fā)揮其作用。監(jiān)督機制的落實不到位,會加劇教育懲戒權行使不規(guī)范的現象出現。其次,學生的申訴機制也是至關重要的。申訴機制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維護自身權益的途徑,使得他們能夠在受到不公平對待時,及時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訴求。然而,在某些學校中,學生的申訴渠道并不暢通,或者申訴程序繁瑣復雜,使得學生難以真正行使自己的申訴權利。這不僅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削弱了教育的公正性。三、中小學教師教育懲戒與侵權行為的界分教師教育懲戒權的行使若超越相應的界限,即構成侵權行為,教師將擔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因此,教育懲戒與侵權行為之間的界分,對于精確劃定教師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切實維護師生雙方的合法權益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教育實踐領域,體罰及變相體罰行為不僅嚴重侵害學生的合法權益,而且極易引發(f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往往成為教育輿情的焦點。此外,“限制行動”“沒收”“停學”等教育懲戒措施,在執(zhí)行過程中也極易引發(fā)爭議,稍有不慎便可能構成侵權。教師唯有明確界分教育懲戒與侵權行為才能規(guī)范行使教育懲戒權。(一)教育懲戒與體罰的界分《教育大辭典》對體罰的定義為“以損傷人體為手段的處罰方式”。根據這一闡述,可以認識到體罰直接指向學生的身體部位,其主要目的是引發(fā)身體的疼痛,從而在形式上導致某種程度的身體損害。然而,該定義并未具體闡述是何種類型的損害或損害到何種程度。與此同時,教育懲戒本身所帶有的“制裁性”也意味著它可能會給學生帶來不愉快的甚至是痛苦的體驗。因此,單純依賴定義來區(qū)分教育懲戒和體罰顯然存在其局限性。教師在行使教育懲戒權時,其實是在進行一種具有目的性、交互性和過程性的活動。為了更為準確地區(qū)分教育懲戒與體罰,應考慮以下方面:懲戒依據的動機的教育性、是否符合目的與限度。實施動機上的界分教育懲戒的動機具有教育性。體罰往往帶有懲罰和侵害學生的動機,缺乏教育價值。而與之相對,教育懲戒的本質應在于教育。因此,教師懲戒行為是否帶有教育性,是區(qū)分教育懲戒與體罰的本質所在。被告李振華正在講課,原告在教師內罵其前排的一位女同學,該女同學被激怒而爆發(fā),導致課堂秩序混亂,被告李振華向原告了解情況時,原告態(tài)度不端正,被告李振華一時沖動,在教室內用手多次毆打原告,致使原告王某1左臉部、左眼部受傷,經鑒定,損傷評定為輕微傷。山東省蘭陵縣人民法院(2019)魯1324民初6361號民事判決書。山東省蘭陵縣人民法院(2019)魯1324民初6361號民事判決書。2.實施目的上的界分教育懲戒的手段應符合教育目的。《規(guī)則》明確指出,教育懲戒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在實踐中,懲戒手段應符合以下三個方面的目的:一是懲戒措施應有助于實現教育懲戒目標,且手段正確;二是懲戒方式的運用是實現教育懲戒目的的必要手段;三是采用教育懲戒措施所帶來的效益應大于放棄懲戒的效益。懲戒手段是否超出必要限度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教師在行使教育懲戒權時,必須遵循最小侵害原則。當存在多種教育管理手段可以實現教育懲戒目的時,教師應選擇對學生造成損害最小或不良影響最輕的一種方式。2017年5月22日,原告李某某系某某小學學生,當日在上課期間老師汪某點名李某某回答問題,因其沒有回答上問題,老師汪某將手中的課本扔出砸到原告的左眼,導致原告左眼受傷。陜西省延安市中級人民法院(2023)陜06民終2699號民事判決書。陜西省延安市中級人民法院(2023)陜06民終2699號民事判決書。(二)教育懲戒與侵犯人身自由權的界分限制行動指的是教師對犯錯的學生適當限制其行動范圍來促使其反思和改正行為的懲戒方式,是教育懲戒中常見的一種方式。《規(guī)則》中指出針對學生的違規(guī)違紀行為,教師可以采取課后教導,暫?;蛘呦拗茖W生參加游覽、校外集體活動以及其他外出集體活動以及留校察看等懲戒方式,這些都屬于限制行動。限制行動是一種常見的教育懲戒方式,但是其適用應當受到時間、程序、場景等方面的限制。如果教師的懲戒行為超出了必要的限制,就會構成對學生人身自由權的侵害。1.實施對象上的界分限制行動的實施對象主要針是需要事后處理的或當場懲戒效果不佳的犯錯學生。在教育實踐中,并非所有學生的犯錯行為都需要實施教育懲戒,也不是所有行為都適合當場實施懲戒。特別是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長時間對個別違規(guī)學生進行當場懲戒可能會打亂教學節(jié)奏,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因此,教師會先采用提醒性質的懲戒方式中斷其錯誤行為。如果學生拒不停止其錯誤行為,教師才可以選擇限制行動方式,如要求學生課后或放學后留下或限制學生參加校外集體活動,進行單獨的教導。然而,如果學生在沒有明顯犯錯行為的情況下被限制行動,或者教師未嘗試其他管理教導方式(如口頭提醒、口頭批評等)而直接讓學生留下或限制其參加集體活動,這種不合適的懲戒行為可能會構成對學生人身自由權的侵犯。2.實施目的上的界分教師實施限制行動的教育懲戒行為因基于正當的教育目的。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實施者,其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教育的結果。然而,教育者的“目的”并不一定都是正當的。因此,教師在實施教育懲戒時,應當警惕自己的“目的”對“教育目的”的替代。例如,如果教師因為發(fā)泄憤怒情緒或表達對被懲戒學生的不滿而限制學生的行動,這種行為并不屬于正當的教育懲戒。相反,它可能導致懲戒行為被異化,進而侵犯學生的人身自由權。因此,教師在采取懲戒措施時,必須確保其行為是基于正當的教育目的,并始終尊重和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3.實施時間上的界分限制行動的時間界限涉及時間段和時長兩個關鍵因素。首先,限制行動應當發(fā)生在適當的時間段。一方面,限制行動不應占用學生正常的受教育時間。無論是課堂還是校內外集體活動都有可能成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場所,也是他們行使受教育權利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占用學生正常的受教育的時間來進行教育管理,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進程和權利行使。另一方面,限制行動的時間也不應占用學生的正常節(jié)假日。這些時間是學生的休息和娛樂時間,不應該成為教育懲戒的場所。其次,限制行動的時長應當適當。長時間的限制行動會侵犯到學生的人身自由權。目前,我國的教育懲戒相關規(guī)則中并未明確規(guī)定限制行動的時長限制。然而,作為一種否定性的管理方式,其限制的時間不宜過長。對于課后教導的時長,建議可以參考室內罰站的時間規(guī)定,最長不超過一節(jié)課的時長;對于暫停或者限制學生參加游覽、校外集體活動以及其他外出集體活動的時長,限制的時間不得超過集體活動的時長;對于留校察看的時長,限制的時間不應超過一個學期。同時,對于不同年齡段和身心發(fā)展狀態(tài)的學生,限制行動的時長也應該有所差異。例如,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如果需要采取限制行動的措施,時間應該盡可能短。此外,根據學生違規(guī)違紀情節(jié)的嚴重程度,也應該對應不同時長的限制標準。如果在限制行動的過程中發(fā)現學生表現出良好的認錯態(tài)度,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縮短限制行動時間或隨時終止限制行動。過長的限制學生的人身自由不僅會消耗學生的耐心和對教師懲戒行為的信任,還可能構成對學生行為自由權的侵害。4.實施場景的上的界分在學生限制行動期間應該伴隨著特定的教育管理活動。在場景上,正當的限制行動要符合以下規(guī)范:首先,限制行動措施的實施必須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披露基礎之上。在決定對學生采取限制行動措施之前,學校應提前通知學生家長,明確告知限制行動的開始時間、預計持續(xù)時長、具體原因以及期間將開展的主要教育活動。同時,學校在采取限制行動措施時,必須嚴格區(qū)分合法與非法的界限。任何無理由地限制學生行為自由的做法,如無正當理由地對學生實施關禁閉或課后罰站,均可能構成對學生人身自由權的侵犯,甚至構成非法拘禁罪。因此,學校在實施限制行動措施時,必須確保學生的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滿足,如上廁所、喝水等。如遇學生身體不適等特殊情況,教師應立即以學生身體健康為重,靈活調整懲戒措施。(三)教育懲戒與侵犯財產權的界分教育實踐中,沒收本文中的沒收不具有法律含義,僅指的是教育懲戒中的一種方式。——即教師暫時扣押學生物品的做法,已成為一種較為常見的教育懲戒手段。根據《規(guī)則》的明確規(guī)定,教師或學校在發(fā)現學生持有違規(guī)物品時,有權采取暫扣措施,并負有妥善保管的責任,在適當的時候能夠將其歸還給學生家長。《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第十本文中的沒收不具有法律含義,僅指的是教育懲戒中的一種方式?!吨行W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第十一條第三款:“教師、學校對學生的違規(guī)物品可以予以暫扣并妥善保管,在適當時候交還學生家長...”1.實施目的上的界分在教育領域中,沒收措施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管理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教學秩序、保障學生學習質量,并通過對學生的品行和人格進行教育引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一目的與侵犯財產權的行為存在著本質的區(qū)別。因此,在實施沒收措施時,必須嚴格遵循法律法規(guī)和教育政策的要求,確保學生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針對學生違反規(guī)定帶入校園的物品,教師在批評教育有效的情況下,無需采取沒收措施。然而,若提醒后學生仍未改正,且該物品確實對教育教學秩序和學生學習質量產生了不良影響,教師則可以基于保障教育教學秩序和學生學習質量的考慮,采取沒收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沒收的對象必須嚴格限定在學生特定的違規(guī)物品范圍內,通常包括以下幾類:一是校規(guī)校紀、班規(guī)班紀中明確禁止學生攜帶的物品,如手機等電子設備;二是對師生安全、身心健康具有危害性的物品,如香煙、酒精、火器等;三是影響教育教學秩序和學生或他人學習狀態(tài)的普通物品,如課堂上看課外書、玩乒乓球等。對于除此之外的其他物品,若采取沒收措施,則可能構成對學生合法財產權的侵害。沒收行為僅僅是一種為了便于學生認真參與教育教學活動的教育管理手段,而非對學生財產權的侵犯。若教師因個人喜好或將學生財物據為己有、轉賣的動機而實施沒收,則構成對他人財物的非法占有或侵害,嚴重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2.實施方式上的界分在教育懲戒活動中,針對學生攜帶的違規(guī)物品,教師僅享有暫時的扣押和保管權利,而不得對這些物品進行使用、買賣、損毀、轉送他人等處置。在實施沒收措施時,教師應采用合理、正當的方式。首先,對于暫時收繳的物品,教師應根據其性質進行妥善分類與保管。同時,保管時間應受到嚴格限制,避免過長時間的扣押導致學生財物的不必要損失或引發(fā)侵占的嫌疑。關于保管時限的具體規(guī)定,教師應根據學校的相關規(guī)定以及物品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對于學校允許攜帶但在不適當時間使用的物品,教師可以在當天課后或放學后盡快歸還學生,并對其進行合理使用時間的指導。此類物品的保管期限最長不宜超過一周。而對于學校明確禁止攜帶的物品或貴重物品,教師應立即通知家長并協(xié)助其盡快取回,以避免在保管期間出現任何損壞或遺失的問題。在返還沒收物品時,若涉及具有危險性或貴重性的物品,教師應與家長進行充分溝通,要求家長協(xié)助開展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對于其他影響教學秩序和學生學習的普通物品,教師在保管期滿后返還學生時,也應給予合理的使用指導。需要強調的是,任何無明確原因或超出時間限制的收繳行為都可能構成侵占行為。此外,若在保管期間發(fā)生物品損壞、丟失或轉送他人等情況,將直接導致學生合法財產權益的損害。因此,教師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學校規(guī)定,確保學生的財物安全不受侵害。除了暫扣與保管措施外,教師還應避免采取其他可能侵害學生財產權的行為。例如,對出現越軌行為的學生進行罰款或當場損壞其物品等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這些行為不僅違背了教育的目的,也嚴重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四)教育懲戒與侵犯受教育權的界分教育懲戒中,“停學”是一種相對嚴厲的懲戒手段,與學生的受教育權密切相關?!巴W”措施只有在滿足合法、正當的適用條件、實施時長和程序正當性的前提下,才能確保該措施不與學生的受教育權產生沖突。否則,任何不當的“停學”行為都可能造成學生受教育權的實際損害。1.實施目的上的界分在教育懲戒中,停學的實施必須基于正當的教育目的,以確保在維護教育秩序的同時,不侵犯學生的基本權益。通常情況下,停學主要針對那些嚴重擾亂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學生越軌行為。其目的在于矯正這些嚴重違規(guī)行為,保障大多數學生能夠在一個正常、有序的環(huán)境中接受教育。然而,由于停學所帶來的后果極為嚴重,直接影響到涉事學生的受教育權,因此在實施停學措施時,必須確保所保障的權益大于被停學者所虧損的教育權益。在實踐中,無正當目的的停學行為時有發(fā)生,這無疑是對學生受教育權的直接侵害。例如,教師僅因學生違反校規(guī)使用手機,直接口頭對學生作出停課兩周的決定,這種做法顯然是錯誤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桂12民終1644號民事判決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桂12民終1644號民事判決書。2.實施程序上的界分教育懲戒也應遵守程序正義,它要求權力行使者在作出決策時遵循既定步驟、順序、方式和時限,確保權力不被主觀臆斷、隨意或越界行使。教育事業(yè)作為國家公權力的重要領域,其發(fā)展自然離不開教育行政機關的規(guī)范行為。教師教育懲戒權的行使,作為教育管理的一部分,同樣需要受到法律關系的制約和限制。特別是當涉及到對學生有重大影響的教育懲戒措施時,如停學,更需要以嚴謹的程序設計來確保其合理性和合法性。停學,作為一種嚴厲的教育懲戒措施,其實施必須遵循嚴格的程序要求。這一程序應至少包含三個基本步驟:調查、決定和執(zhí)行。調查階段需由專門小組負責,全面收集涉事學生、教師和其他相關方的信息,確保事實清晰、證據確鑿。決定階段應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科學、合法地判定學生問題行為的性質,并依據相關規(guī)定作出是否停學的決策。執(zhí)行階段則要求保障家長的知情權,并在家校之間建立適當的聯系機制,確保停學期間學生的教育銜接。同時,停學程序的順序遵循也至關重要。在作出停學決定前,必須依法告知當事學生和家長相關事實、理由和依據,并充分聽取他們的陳述和申辯。任何在權威施壓或暴力威脅下作出的懲戒決定都是無效的。此外,無論停學決定是否得到學生和家長的同意,任何違反正當程序的“非正式”停學都是不合法的,它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因此,停學措施的實施必須遵循嚴密的程序規(guī)定。這不僅是對學生受教育權的基本保障,也是對教育懲戒權行使的有效監(jiān)督和控制。任何對學生的停學行為,無論時間長短,都應遵循正當程序并形成書面資料,以確保教育懲戒的合理性和公正性。3.實施保障上的界分對嚴重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學生進行合法且正當的停學處罰,并不意味著剝奪其在停學期間的受教育權利。為確保這一權利得以延續(xù),學校在停學期間需采取多種措施為學生創(chuàng)造校外學習條件,并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持。例如,可以制定專門的教學計劃,使被停學的學生能夠通過遠程或其他方式與其他在校學生保持同步學習。在此過程中,學校應與學生家長保持緊密合作,為家長提供適當的指導、建議及協(xié)助,共同促進學生的校外學習進程。同時,停學的時長應受到嚴格限制,通常分為短期停學和長期停學?!兑?guī)則》明確規(guī)定學生停課的時長不得超過一周,這一規(guī)定限制了學校的自由裁量權,體現了對學生受教育權利的高度重視和保護?!吨行W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第《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第十條:“...(一)給予不超過一周的停課或者停學,要求家長在家進行教育、管教;...”停學時長的確定應綜合考慮學生問題行為的嚴重程度以及學生的家庭背景等因素。停學決定作出后,也并非一成不變,可以根據教育懲戒的效果進行調整。如學生已認識到自身錯誤并積極改正,可由學生或家長申請縮短停學時間。相反,若停學期滿后學生仍出現不良行為,可考慮延長停學時間或與家長、學生及學校組織共同協(xié)商更為有效的處理方式。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停學,都應避免頻繁實施,因為超出時長限制或頻繁的停學都可能對學生的受教育權利造成侵害??傊谕W期間,學校與家長應共同努力,確保學生的受教育權利得到充分保障。通過雙方的合作與支持,使學生在停學結束后能夠順利回歸學校生活,并在思想和行為上獲得積極的改善。同時,也應采取措施保障學生在學業(yè)上不會因停學而與其他同學產生過大的差距,從而避免對學生受教育權造成直接或間接的侵害。綜上所述,侵權行為屬于明確的違法行為范疇,一旦確立,相關責任主體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在教育懲戒的語境下,與懲戒行為相關的侵權行為形式多樣,不僅限于以上所述幾種。在實踐中,學生易受侵害的權利范圍廣泛,其中包括隱私權、獲得公正評價的權利、休息權以及通信自由權等權利。例如,將學生因犯錯而導致的個人隱私信息公開作為懲罰手段,無疑是對學生隱私權的嚴重侵犯;同樣地,對于相同的越軌行為,若因學生學業(yè)成績不佳而施以更嚴厲的懲戒,則侵害了學生獲得公平評價的基本權利。此外,未經允許私拆、銷毀學生信件等行為,不僅侵犯了學生的通信自由權,同時也可能觸及學生隱私權的問題。因此,在教育懲戒的實施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法律法規(guī),充分尊重學生的各項基本權利,確保懲戒行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性。四、中小學教師教育懲戒權的完善建議(一)法律上完善教育懲戒權的邊界當前的《規(guī)則》從法律位階上看,僅為部門規(guī)章,且具體化程度和可操作性不強。完善教師教育懲戒權立法體系是規(guī)范懲戒權行使的必要手段。應以上位法為引領,下位法為補充,配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明確懲戒權行使要件。且《規(guī)則》中模糊性規(guī)定較多,教師教育懲戒權的行使范圍較難確定。因此,配套相應的實施細則或懲戒權行使指南以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的邊界非常必要。首先,應細分學生違規(guī)違紀行為的性質和等級。已有的《規(guī)則》中僅列舉了五類學生違規(guī)違紀行為,詳見詳見《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第七條。其次,將教育懲戒方式的種類具體化。當前《規(guī)則》中僅列舉出了懲戒方式,違規(guī)違紀情節(jié)較為輕微的對應五種教育懲戒方式,情節(jié)較重或拒不改正的對應四種,情節(jié)嚴重或者影響惡劣的對應五種懲戒方式。詳見詳見《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第八,第九以及第十條。最后,應進一步明細教師禁止性行為。《規(guī)則》規(guī)則中對于教師的禁止性行為僅規(guī)定了七種。詳見詳見《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第十二條。(二)加強對教育懲戒行為的指導第一,應當構建教育懲戒案例庫。目前,教育部及其相關部門已經發(fā)布了一些關于教育懲戒的闡釋,并且不定期地公布了教育實踐中的典型案例。然而,關于教育懲戒的核心內容、實施方式、明確界限等方面,仍存在顯著的缺漏。此外,現有典型案例的數量不足,缺乏系統(tǒng)性,且以負面處罰為主,這導致教育者在實施懲戒手段時缺乏參考標準。盡管我國是一個以成文法為主的國家,并不以判例為主要法律淵源,但仍可以借鑒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經驗,積極收集正面的教育懲戒典型案例,以鼓勵教師正當行使懲戒權。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構建一個教育懲戒案例庫,以澄清教育法律法規(guī)中的不明確之處。利用這些典型案例來指導教育懲戒的實踐,有助于教師明確懲戒的合法范圍與行為界限,從而彌補了成文法律的抽象性,確保教育懲戒手段的規(guī)范行使。第二,應當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教育部可以組織教育懲戒方面的專家學者到各個學校對中小學教師進行教育懲戒相關的培訓。培訓內容可以包括教育懲戒的理念、原則、方法、技巧等,幫助教師正確理解教育懲戒的目的和意義,掌握實施教育懲戒的技能。(三)落實教育懲戒的監(jiān)督機制《規(guī)則》提出學校應當支持、監(jiān)督教師正當履行職務?!吨行W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第《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第十五條第一款:“學校應當支持、監(jiān)督教師正當履行職務...”公開透明是監(jiān)督機制的重要一環(huán),學校應定期公開教育懲戒的實施情況,接受社會監(jiān)督。這有助于增強公眾對學校教育懲戒工作的了解和信任。同時,建立獎懲機制,對表現優(yōu)秀的教師和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濫用權力、違反規(guī)定的教師和部門則給予相應處罰,以激勵教師規(guī)范執(zhí)行教育懲戒。在落實這些監(jiān)督機制的過程中,學校領導層和管理層應發(fā)揮關鍵作用。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應領導并推動監(jiān)督機制的落實;教務處、德育處等管理部門則負責具體執(zhí)行和運作;教師需遵循學校要求和規(guī)范實施教育懲戒,并接受學校的監(jiān)督和評估。同時,鼓勵學生、家長及相關人員積極參與監(jiān)督機制,共同推動學校規(guī)范使用教育懲戒權,以維護教育秩序和學生權益。(四)落實學生和家長申訴機制申訴機制的落實是保障學生權利行使的關鍵。學校應當結合《規(guī)則》中的相關規(guī)定制定明晰的申訴制度,詳見《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第十六條及第十七條。使該制度應具有高透明度和可操作性,避免制度出現“空中閣樓”的情況,以確保學生在權益受損時能夠依法申訴。對此,學校應加強宣傳與教育工作詳見《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第十六條及第十七條。結論教師教育懲戒權,作為教師在學生管理中所擁有的合法權利,其行使必然伴隨著權利邊界的明確。準確界定這一法律邊界,對于教師有效、規(guī)范地行使教育懲戒權至關重要。只有教師能夠清晰地識別和遵循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才能確保職權的規(guī)范行使,并進而保障教育懲戒目的的正當實現。在研究過程中,本研究關注教師教育懲戒權邊界確立的實際問題,細致地區(qū)分了教育懲戒與侵權行為之間的界限。對教育懲戒與體罰、侵犯人身自由權、侵犯財產權以及侵犯受教育權等行為進行了明確的界分。這樣的區(qū)分旨在輔助教師在教育管理活動中準確識別侵權行為,從而有效規(guī)避不當行為,確保教育懲戒權的規(guī)范行使。需要強調的是,教師教育懲戒權與嚴格法律意義上的懲戒權存在顯著差異。教師教育懲戒權的行使,作為教師管理學生的權利,具有一定的彈性操作空間,這一空間基于法律和良知的雙重約束。在厘定教師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時,尋求一個平衡點,既要考慮法律的規(guī)范性,又要兼顧教育活動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這是因為教育懲戒作為培養(yǎng)人才過程中的必要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人格的發(fā)展和人性的完善,最終推動人的全面發(fā)展。隨著我國教師教育懲戒制度的不斷完善,教師教育懲戒權的規(guī)范行使日益受到廣泛關注。然而,法律的規(guī)定僅僅是基礎,要使教育懲戒權的教育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還需要教師法律素養(yǎng)的提升、學校管理體制的完善以及家長教育理念的轉變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從形式和實質上規(guī)范教師教育懲戒權的行使,保障學生受教育權的實現,并助力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落實。這也是研究教師教育懲戒權法律邊界的目的。參考文獻1.著作:[1]勞凱聲.變革社會中的教育權與受教育權:教育法學基本問題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2003.[2]王立峰.懲罰的哲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3]勞凱聲,余雅風.教育法學[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20.[4](美)博西格諾等著,鄧子濱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程發(fā)包框架合同范例
- 汽車分銷合作合同范例
- l臨時用工合同范例
- 政府采購平臺合同范例
- 2025年小區(qū)房屋租賃合同電子版格式范文
- 2025食堂承包合同樣版
- 合同范例編制說明
- 簽電子合同范例
- 銅仁幼兒師范高等??茖W?!缎W教育研究方法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跨國企業(yè)經營與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高中化學解題方法大全
- 2024贊助合同模板
- 理賠基礎知識培訓
- 第六單元《多邊形的面積》 單元測試(含答案)2024-2025學年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
- 江西省南昌市雷式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 06《誡子書》理解性默寫-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知識梳理與能力訓練
-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全冊知識點總結梳理
- 網絡設備駐場運維服務方案
- 【幼兒的不良飲食習慣及影響因素探究11000字(論文)】
- 六年級趣味數學思維拓展題50道及答案
- 靜脈治療護理小組職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