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行業(yè)分析教材_第1頁
航天行業(yè)分析教材_第2頁
航天行業(yè)分析教材_第3頁
航天行業(yè)分析教材_第4頁
航天行業(yè)分析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航空航天行業(yè)分析

一、航空航天行業(yè)基本概念

航空航天是人類開發(fā)大氣層和宇宙空間時發(fā)生的活動

的總稱。其中,航空指的是載人或非載人飛行器在大氣層

中的航行活動,而航天指的是載人或非載人的航天器在大

氣層外的宇宙空間中進行的航空活動。

(一)飛行器

飛行器是指在大氣層內或大氣層外空間(太空)飛行

的器械。飛行器分為3類: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導彈。

在大氣層內飛行的稱為航空器,如氣球、飛艇、飛機等。

它們靠空氣的靜浮力或空氣相對運動產生的空氣動力升空

飛行。在太空飛行的稱為航天器,如人造地球衛(wèi)星、載人

飛船、空間探測器、航天飛機等。它們在運載火箭的推動

下獲得必要的速度進入太空,然后依靠慣性做與天體類似

的軌道運動。

(二)民用航空

民用航空是指使用航空器從事除了國防、警察和海關

等國家航空活動以外的航空活動。民用航空活動是航空活

動的一部分,同時以“使用”航空器界定了它和航空制造

業(yè)的界限,用“非軍事等性質”表明了它和軍事航空等國

家航空活動不同。

(三)軍用航空

軍用航空指用于軍事目的的一切航空活動,主要包括

作戰(zhàn)、偵察、運輸、警戒、訓練和聯絡救生等方面。軍用

航空可以使用輕于空氣的航空器,如氣球和飛艇,也可以

使用重于空氣的航空器,如飛機、直升機和滑翔機等。現

代軍用航空活動主要依靠飛機和直升機。

(四)通用航空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

的民用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yè)、農業(yè)、林業(yè)、漁業(yè)和建

筑業(yè)的作業(yè)飛行以及醫(yī)療衛(wèi)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

洋監(jiān)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

動。通用航空業(yè)是以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為核心,涵蓋通用

航空器研發(fā)制造、市場運營、綜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務等全

產業(yè)鏈的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體系。

二、中國民航發(fā)展現狀及民航運輸業(yè)市場現狀分析

(一)我國民航發(fā)展現狀

我國民航在近25年的發(fā)展可謂突飛猛進,90年代初期

民航實現旅客周轉230.48億人公里,開辟437條航線,其

中國內航線385條。而到2015年,全民航旅客周轉量翻了

30倍,實現旅客周轉7270.7億人公里,年復合增速達到

15%??偤骄€達到3142條,其中國內航線2652條。全民航

無論在絕對量還是航線版圖都實現了全面提升。

?總體旅客周轉足:億人公里國內旅客周轉U:億人公里

圖1:1990年至2015年航空旅客周轉量年均復合增速

15%

■國內航線條數B民用航空航線條數

圖2:國內航線由1990年的385增長到2652條

飛機和機場作為民航發(fā)展的基礎,其數量和規(guī)模持續(xù)

擴大,1990年我國共有94個民航機場,425架運輸飛機。

2014年機場數量翻番,達到200個,民航運輸飛機更是實

現10倍增長,達到4168架。伴隨著航空需求的高速增長,

民航運輸和機場保障能力同步加強。

■I民用航班飛行機場:個機場同比

圖3:機場個數實現翻番

■飛順末期飛機同比

450050%

4000

40%

3500

300030%

2500

20%

2000

1500Y;I10%

1000

0%

500HiiiiniiiiiillI11

0-10%

6116r6Hi66IZ。Z。Z己Z。Z。Z。Z。Z。

圖4:飛機數量由90年的425架增至2015年的4168

近25年的民航發(fā)展歷程中,我國國內的航空市場得到

了充分的開發(fā)。2014年民航共實現764.07萬飛行小時,而

國內市場實現了近650萬飛行小時,占比高達85%。國內民

航需求持續(xù)旺盛也為我國國內民航運輸提供了不小的壓力。

■國內飛行小時:萬小時同比

70020%

600_

500■■■

h2008200l92l010l2011l2012l20132014

圖6:國內的民航得到空前的發(fā)展,年均作業(yè)約650萬

小時

(二)我國民航運輸市場現狀

經歷行業(yè)高速發(fā)展后的今天,我國民航運輸體現出明

顯的區(qū)域集中性,全民航最主要的航班全部集中在華北、

中南和華東,每天周轉我國接近70%的民航旅客。這三個區(qū)

域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程度最高,同時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

區(qū)。基于航空發(fā)展與經濟發(fā)展高度相關性,這三地,無疑

成為國內民航運輸最為繁忙的區(qū)域。

圖7:民航運輸的區(qū)域集中特征明顯

圖8:華北、華東、中南集中我國70%航空旅客運輸

統計發(fā)現,國內航線中,前十大最繁忙航線中北上廣

深之間的5條互飛航線全部上榜。其中連接我國政治中心

和金融中心的北京-上海線每年運輸旅客701.26萬人,成

為全國最繁忙的一條航線。

在四地互飛的高需求驅動下,位于四地的5座大型機

場(首都、浦東、虹橋、寶安、白云)年均國內旅客吞吐

量在全國占比高達32%o如此高的旅客周轉需求無疑為這四

地的民航運輸、安全保障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800

701.26

700

600I447.69438.44

I\44L72\3Y2

50041K68

400

300

200

100llllllhii

圖9:北上廣深互飛航線成為國內最繁忙的航線

圖10:北上廣深四地機場承載全國33.09%的旅客吞吐

(三)空域緊張成為一線機場航空周轉的最大束縛

北上廣深承載如此高的航空周轉需求必然需要面對相

同強度的航空調度壓力。以北京首都機場為例,首都機場

2015年全年航空器起降59萬架次,平均每天起降1616架。

其中每天的航空起降主要集中在6:00-23:00,因此每小時

起降約為90架,平均每分鐘1.5架。每天高峰小時有可能

達到每分鐘2架。換個角度想,在距離首都機場半個小時

的航程內,可能空中同時有著45架剛起飛或者準備降落的

飛機??上攵ㄏ蜻@四大機場的航路空域是多么緊張。

伴隨著日益提升的航空需求,和高頻的航空器起降壓

力,一線機場因為空域緊張導致的時刻緊張問題越來越突

出。近10年來,受空域緊張影響北上廣深五大機場的準點

率顯著下降。目前大家坐飛機遇到晚點顯得非常普遍。每

年如果到空軍軍演期間,民航航班便會出現大面積的延誤。

美國航空數據網站FlightStats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全

球35個國際機場的準點率排名中,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

東機場準點率分別為18.30%、28.72%,包攬倒數兩名。

—北京首都—廣州白云一上海浦東—上渤I橋深圳寶安

100%

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圖11:空域限制導致5大機場準點率顯著下降

隨時我國民航產業(yè)的高速發(fā)展,日益增長的航空出行

需求與有限的空域開放的矛盾逐漸被放大。這一現象在一

線城市顯得尤為突出。而基于我國低效的空域利用現狀和

日益凸顯的航空需求,空域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

三、我國軍用航空業(yè)發(fā)展現狀

當前,中國面臨著嚴峻的周邊政治形勢和復雜多變的

外部軍事環(huán)境。美國持續(xù)推進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強化

其地區(qū)軍事存在和軍事同盟體系;日本積極謀求擺脫戰(zhàn)后

體制,大幅調整軍事安全政策;個別海上鄰國在涉及中國

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問題上采取挑釁性舉動,在非法“占

據”的中方島礁上加強軍事存在;一些域外國家也極力插

手南海事務,個別國家對華保持高頻度??盏纸鼈刹?,海

上方向維權斗爭將長期存在;一些陸地領土爭端也依然存

在;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qū)局勢存在諸多不穩(wěn)定和不確定

因素。為了保障中國和平穩(wěn)定向前發(fā)展,中國需要強大的

國防和軍事力量?!?015中國國防白皮書》中提到,軍事

力量的建設發(fā)展將作為國家重大戰(zhàn)略執(zhí)行,海、陸、空三

軍及武警的航空裝備發(fā)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提交的預

算草案中提出中國2015年度國防預算總額為8,869億元

(約等于1,458億美元),較2014年上升10.1%O國防

預算持續(xù)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為我國軍工產業(yè)發(fā)展

提供了穩(wěn)定的動力。我國國防支出占GDP比重正逐步回升,

但依然處在較低水平,目前我國的國防費用正從過去的補

償性增長向協調性增長轉變。按照人員、裝備、作訓各三

分之一的比例分割軍費,并且伴隨著裁軍后帶來人員的直

接減少,未來我軍在裝備方面的投入將大大增加。隨著我

國國防戰(zhàn)略的轉型升級,未來對空中力量倚重將超過歷史

任何時期。航空裝備的增加與作訓強度的提升將帶來航空

軍品維修與配套保障業(yè)務需求的持續(xù)提升。

因此,隨著空防、海防、邊境防衛(wèi)、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維

護等國防建設加強的迫切需求,總體上對各類軍用飛機/直

升機的需求較大,所以我國在快速發(fā)展民用航空業(yè)的同時

也在軍用航空領域加大資源投入,包括軍用機隊的增加、

陸軍航空兵的發(fā)展、航空裝備的升級換代,航母逐漸下海

伴隨的艦載機群的配備、軍用機載設施設備的智能化研發(fā)、

后勤維修能力保障等國防建設的投入增長,為軍用航空器

的機載設備、檢測設備、機載設備維修服務等相關產品與

服務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此外,隨著航空制造業(yè)的軍

民融合發(fā)展,軍機數量的增長也將為機載設備配套及維修

保障行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四、航空制造業(yè)發(fā)展情況

商業(yè)航空、通用航空、軍用航空不斷發(fā)展對飛機需求,

帶動了航空制造業(yè)的高速發(fā)展,使得航空制造業(yè)迎來了井

噴式的發(fā)展機遇。

(一)國產各種新機型的研發(fā)投產推動了機載設備的

研發(fā)生產

近年來,我國航空工業(yè)取得了長足進步,民用飛機發(fā)

展取得重要進展,MA60等渦槳支線飛機開始批量進入國內

外市場;ARJ21渦扇支線飛機已進入規(guī)?;a并正式投

入商業(yè)運營;C919大型客機已完成研制、生產和交付;大

型滅火和水上救援飛機、Z15中型直升機、高端公務機、

中等功率級渦軸發(fā)動機等重點產品完成研制并投放市場;

此外,領士300、新舟700機型也進入研制階段中,國內

飛機制造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為我國機載設備研制、配套帶來了

廣闊的市場需。

(二)國外飛機制造商紛紛布局中國促進了航空制造

業(yè)的發(fā)展

由于中國作為未來最大的飛機購買需求市場,當前國

外飛機制造商紛紛布局中國,如空客公司在天津濱海新區(qū)

建立A320總裝線,瑞士皮拉圖斯飛機公司將其PC-6機

型的生產線和產能全部由瑞士轉移至重慶兩江新區(qū)。國外

機載設備制造廠家與國內科研生產單位設立合資公司也為

中國機載設備制造配套以及國產化設備提供了自我提升的

機遇。

(三)高機齡機隊的性能改造

由于更好性能新機型的不斷投入使用以及對飛機安全

性及可靠性的更高追求,當前我國無論是民用飛機還是軍

用飛機,都存在著一批高機齡機隊的升級改造及更新換代

的問題,為國內航空機載設備制造、測控設備研制、飛機

加改裝行業(yè)提供了巨大市場空間。

(四)政府支持政策帶動

PMA市場為響應國家對航空制造業(yè)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支持

國家航空產業(yè)的發(fā)展,行業(yè)主管部門對PMA件研制生產持

扶持態(tài)度,鼓勵提升產品研發(fā)技術。在保證產品安全可靠

及滿足適航要求的基礎上,促使航空公司減少對國外進口

航空備件采購的依賴,降低自身運營成本。未來PMA市場

將迎來巨大的市場機遇。

(五)中國飛機制造廠概述

1.沈陽飛機制造公司

沈飛集團公司自1951年正式創(chuàng)建以來,創(chuàng)造了中國航

空史上的一個又一個“第一”:先后試制成功了中國第一

架噴氣式殲擊機一殲5飛機;第一架噴氣教練機一殲教I

飛機;第一架超音速殲擊機一殲6飛機;第一枚地對空導

彈一紅旗一號導彈;第一架雙倍音速殲擊機一殲7飛機;

第一架自行設計研制的高空高速殲擊機一殲8飛機;第一

架超音速殲擊教練機一殲教6飛機;第一架高、中、低空

偵察機一殲偵6飛機;第一架全天候高空高速、具有良好

機動性能的飛機一殲8n型飛機;第一架空中受油機。50

年來,沈飛集團公司先后研制生產了20多種型號幾千架飛

機,為中國航空工業(yè)的發(fā)展和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大

貢獻,被譽為“中國殲擊機的搖籃”。

2.成都飛機制造公司

成飛(集團)公司,始建于1958年,1998年改制為成

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設計、研制和

成批生產殲擊機的重要基地,具有研制新一代戰(zhàn)斗機的能

力(J-10A/B)。成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

成飛(集團)公司,代號132廠,是中國航空工業(yè)第一集

團公司直屬特大型企業(yè),是我國研制、生產殲擊機的重要

基地。從1978年起,公司連續(xù)多年保持盈利,先后榮獲全

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yōu)秀企業(yè)、中國企業(yè)形象AAA級企業(yè)和

首屆中國企業(yè)文化優(yōu)秀成果獲獎單位等榮譽稱號。

3.西安飛機制造公司

西飛集團公司在40多年的發(fā)展中,先后研制、生產了

20余種型號的軍民用飛機。軍用飛機主要有“中國飛豹”、

轟六系列飛機等。其中5個機型30架飛機參加了國慶50

周年閱兵式。民用飛機主要有運七系列飛機和新舟60飛機

等。其中新舟60飛機是我國首次嚴格按照與國際標準接軌

的CCAR25部進行設計、生產和試飛驗證的飛機。它在安全

性、可靠性、舒適性、經濟性、維護性等方面已達到或接

近當代世界同類先進支線客機的水平。1980年西飛集團公

司率先走出國門,先后與美國、加拿大、意大利、法國、

德國等世界著名航空公司進行航空產品合作生產。由西飛

集團公司承擔生產的國外航空零部件主要有美國波音737-

700垂直尾翼、747組合件,法航空客門、翼盒,加航

CL415組合件,意航ATR72飛機16段等。非航空民用產品

主要有“西沃牌”豪華大客車,“西飛牌”鋁型材、金屬

掛板,鋁門窗系列產品,VCM覆塑板,變頻模糊控制器及密

集書架、抗靜電地板等。

4.陜西飛機制造公司

陜西飛機制造公司,坐落在陜西漢中,是中國航空工

業(yè)第二集團公司所屬的大型骨干企業(yè),于1975年就生產出

了我國第一架運八飛機,以及后來的中國第一架最大的運

八運輸機和中國第一架游弋海疆的運八巡邏機,中國第一

架轉送“黑鷹”直升機的運八載機,到現在的第一架運八

民用機,第一架空中干擾的運八無人機母機,運八航測機,

運八郵政機等機型。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飛機總裝廠。

5.南昌(洪都)飛機制造公司

主要項目:教練飛機、強擊機、農林飛機、海防產品、

片梭織機、摩托車及發(fā)動機。

南昌飛機制造公司曾生產了數款經典機型:

強-5單座雙發(fā)超音速攻擊機,由南昌飛機制造公司研

制的。

K-8教練機是中國南昌飛機制造公司與國外合作研制、

以外銷為主的教練機。

L-15"獵鷹"是由南昌的洪都航空工業(yè)集團(HAIG)發(fā)展

的高級教練機。

6.哈爾濱飛機制造公司

1952年,哈爾濱飛機廠建立,開始只是修理飛機。

1958年,開始仿制蘇聯式飛機。Z-5軍用直升機是米-4直

升機(MilMi-4)型號,H-5噴氣發(fā)動機輕型轟炸機是伊爾

-28(IL-28)仿制品。

1974年,哈飛開始研究運T1(Y-11),1975年12月

30日首次試飛成功。Y-11為雙發(fā)動機多用途飛機。然后繼

續(xù)改進為運-12。

哈飛主要產品包括:

直-5(Z-5)多用途直升機,初期代號“旋風25”,

原型為前蘇聯米-4(MilMi-4)直升機,1958年12月14

日首次試飛,1959年初投入批生產,已退役

轟-5(H-5),轟-5前線輕型戰(zhàn)術轟炸機,蘇聯伊爾-

28(IL-28)噴氣轟炸機仿制品,1966年9月25日試飛成功,

1967年4月,轟-5進入量產,1984年停產。

水轟-5水轟-5型水上反潛轟炸機(PS-5),1971年

裝出第一架原型01號,1976年4月3日首次進行水上起降

試飛,1986年服役。

直-9(Z-9)直-9輕型多用途直升機是引進法國

SA365“海豚”型直升機的生產專有權合同,由哈飛生產,

1982年裝配首架。1992年1月16日國產化直-9首飛,該

型號定名直-9B。

運T1YT1為雙發(fā)動機多用途運輸機

運-12運-12運輸機是在運基礎上更換發(fā)動機后研

制的小型渦槳多用途運輸機

7.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

公司始建于1950年,從飛機修理起步,為空軍、海軍、

中國民航修理、改裝了30多種型號的飛機3400多架。70

年代以來,成功研制了我國自行設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的四發(fā)噴氣式客機“運十”。完成了與美國原麥道飛機公

司合作生產35架MD82/83飛機。作為主制造商完成了機體

70%國產化的MD90-30干線飛機2架。目前承擔著ARJ21-

700飛機的研制和國家大飛機項目的研制任務。

8.石家莊飛機制造公司

總體介紹:石家莊飛機制造公司始建于1970年,是中

小型飛機和農業(yè)設備生產廠家。公司現有職工3000余人,

其中各類技術、管理人員1000余人。擁有各種機械、動力、

檢測設備1300余臺,具有較強的航空技術力量。近年來,

先后研制開發(fā)了運5B型飛機、W5型W6型超輕型飛機、明

星牌摩托車、FA-312高速紡織并條機、四輪全場地車、輕

工機械等產品。除供應國內市場外,部分產品還銷往國際

市場,受到客戶的好評。公司地處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

交通便利,為投資、合作的理想之地。

技術特點:公司擁有飛機、摩托車、輕工機械三個設

計所,負責產品開發(fā)與研制,專業(yè)技術較強。具有全面的

冷熱加工能力以及理化、計量、特種設計和試飛、試驗能

力。在機加、鍍金沖壓、鉗焊加工、鉀接裝配、塑壓、模

夾具、型架設計制造和有色金屬表面處理等方面都有較強

的技術優(yōu)勢。運5B飛機、摩托車、紡織并條機等產品曾多

次獲得國家和省部級優(yōu)質產品稱號。

主要產品:運5B(農林型):全新設計了電子設備和

農業(yè)設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最大商務載荷達到1500

千克。

9.貴州云馬飛機制造廠

云馬飛機制造廠隸屬中國航空工業(yè)第一集團公司,成

立于1965年,有著燦爛而厚重的歷史績綻。廠區(qū)占地130

余萬平方米,擁有完整的飛機制造系統和客車、環(huán)衛(wèi)車、

纜車自行設計制造系統,產品出口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qū)。

云馬飛機制造廠堅持“質量興廠、質量第一”的方針。

目前工廠已經形成了航空產品、各種改裝車和其它民

品、以及航空產品轉包生產三足鼎立的產品結構。擁有年

產1000輛的客車生產線,1400輛的環(huán)衛(wèi)車生產線。此外還

具有客運架空索道纜車,模具制造,汽車附件等民品生產

制造的能力。1997年云馬系列環(huán)衛(wèi)車成批出口東南亞。同

年云馬客運架空索道纜車出口越南。

早在70年代初,云馬就成功地將CAD/CAM技術應用于

新型飛機的研制。1989年巴黎國際航空博覽會上,殘教七

型飛機獲“亞洲明星”殊榮。

10.雙陽飛機制造廠

雙陽飛機制造廠是中國殲擊機科研生產的主要廠家之

一,始建于1965。工廠占地面積227萬平方米,其中廠

房面積8.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1.45億元;現有

職工2600余人,其中各類中高級專業(yè)技術人員360

余人。工廠擁有可供百噸級客貨飛機起降的現代化機場和

鐵路專用線。廠區(qū)毗鄰貴黃高等級公路,處在黃果樹大瀑

布和龍宮風景區(qū)等人文景觀的貴州西部黃金旅游線上。工

廠是國家大二型企業(yè),全國500家最大交通運輸設備制造

企業(yè)之一,貴州省工業(yè)百強企業(yè)。擁有殲擊機及殲擊教練

機的科研生產能力和飛機大修理能力。具有飛機電纜制造、

導管加工、工裝設計制造、汽車管件、汽車電線束和內飾

件的生產制造力量,試驗、計量、理化、檢測手段齊全,

形成了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取得了IS09000質量認證。

航空產品方面,先后研制生產了多個系列、品種的飛機,

其中殲教7系列飛機的研制成功填補了我國高空高速殲擊

教練機的空白,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殲教7系列飛

機以其較高的性能價格比和可靠的質量贏得了國內外客戶

的廣泛贊譽。非航空產品主要有替代進口的康明斯系列導

管、汽車管件、內飾件和電線束。雙陽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擁有以運12飛機為主的機群,承接農林業(yè)、航測、物探、

攝影等通用飛行業(yè)務。

11.常州飛機制造廠

現有員工700多人,其中飛機設計、飛機制造、焊接、

材料、無損檢測、機械、化工機械、電氣和儀控等各類專

業(yè)技術人員268人,其中34人具有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

公司注冊資本L2億元,總資產2.66億元;生產、檢測、

試驗設備822臺(套);并擁有專業(yè)機場和數十架通用作業(yè)

飛機。

公司目前主要航空產品為航空滅火瓶、CK系列無人靶

機及地效船;主要民品為壓力容焊接氣瓶、罐式集裝箱及

民用核承壓設備等。公司壓力容器年生產能力:各類焊接

鋼瓶6.2萬只/年,非標類壓力容器1650噸/年。焊接氣瓶

生產、銷售占全國45%左右,成為國內最大、品種最齊的焊

接氣瓶生產出口基地。公司還具有檢測設備先進、齊全的

材料及焊接理化試驗中心。

12.空中客車(天津)總裝有限公司

2007年1月31日,空中客車公司與中方聯合體(天津

中天航空工業(yè)投資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行了A320總裝線項

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簽字儀式。中方聯合體代表馮志江(坐,

右一)與空中客車公司國際合作及伙伴關系高級副總裁戴丹

利(坐,左一)簽署了可行性研究報告。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

員副主任張曉強及有關官員和空中客車公司該項目的有關

負責人等共同出席了簽字儀式。

2007年n月16日,中國商務部批準空中客車公司與

中方聯合體共同成立空中客車(天津)總裝有限公司的申

請。

2008年7月25日,空中客車A320系列飛機天津總裝

線首批飛機大部件抵達天津。首批運抵天津總裝線的部件

包括一架A320飛機的前、后機身段、機翼、水平和垂直尾

翼,以及發(fā)動機吊架等部件。

13.昌河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昌河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坐落在聞名中外

的瓷都景德鎮(zhèn),隸屬于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公司,是我國直

升機科研生產基地和航空工業(yè)骨干企業(yè),具備研制和批量

生產多品種、多系列、多型號直升機和航空零部件轉包生

產的能力。

公司始建于1969年,占地面積129萬平方米,建筑面

積22萬平方米,職工人數4300余名,各類生產設備4000

余臺套,資產總額近43億元。公司具有雄厚的科研生產技

術力量及較強的冷、熱加工能力和手段,有較強的理化測

試、計量、特設、試飛試驗和數字化管理與制造能力。

發(fā)展航空是昌河的立業(yè)之本。近四十年來,昌河人用

智慧和汗水,相繼把直8、直11系列直升機送上了祖國的

藍天。

五、中國航空發(fā)動機行業(yè)發(fā)展現狀

航空發(fā)動機是指為航空器提供飛行所需動力的發(fā)動機。

航空發(fā)動機是飛機的心臟,它直接影響飛機的性能、可靠

性及經濟性,是飛機的核心部件。航空發(fā)動機的研制對結

構力學、材料學、氣體動力學、工程熱力學、轉子動力學、

流體力學、電子學、控制理論等學科都有極高要求,世界

上具備獨立研制航空發(fā)動機能力的國家只有美、俄、英、

法、中等少數幾個。獨立研制發(fā)動機是一個國家成為航空

強國的重要標志。

航空發(fā)動機可以分為活塞式和噴氣式兩大類。其中,

活塞式是飛機或直升機最早采用的動力形式,到第二次世

界大戰(zhàn)結束時發(fā)展到巔峰狀態(tài)。但是活塞式飛機不能超越

音速,隨著人們對飛機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噴氣式發(fā)動

機產生了,這也為飛機突破“音障”提供了可能。目前主

流的發(fā)動機是燃氣渦輪發(fā)動機。

前瞻產業(yè)研究院發(fā)布的《2014-2018年中國航空發(fā)動機

行業(yè)市場前瞻與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我國

航空發(fā)動行業(yè)的發(fā)展現狀如下:

(一)中國航空發(fā)動機行業(yè)仍處朝陽期

由于基礎工業(yè)和材料技術的落后,加上制度性的桎梏,

中國的航空發(fā)動機行業(yè)發(fā)展相對落后,即便是代表了中國

航空發(fā)動機最高水平的“太行”發(fā)動機,其技術水平也僅

僅相當于西方70年代末的航空發(fā)動機水平。航空發(fā)動機作

為飛機的“心臟”,其技術水平的落后,直接影響中國空

軍戰(zhàn)斗機的作戰(zhàn)能力,甚至作為中國21世紀主力殲擊機機

型殲TO目前所使用的發(fā)動機都是依靠從俄羅斯進口,發(fā)展

航空工業(yè),提高航空發(fā)動機技術水平已經迫不及待。

建立強大的航空工業(yè)同樣也是確立大國地位的必然選

擇,2006年大型飛機項目列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發(fā)展規(guī)

劃綱要》的重大專項,2007年國務院常務會議于批準了大

型飛機研制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2008年11月按照國家

戰(zhàn)略決策中國航空工業(yè)也完成了歷史性的重組整合,所有

這一切都從國家戰(zhàn)略上明確了中長期重點發(fā)展航空工業(yè)的

方針,也充分體現了國家的意志和決心,航空工業(yè)的戰(zhàn)略

地位已經確立,作為航空工業(yè)的核心和最大的短板的航空

發(fā)動機行業(yè)將借航空工業(yè)的東風,迎來其快速發(fā)展的朝陽

期。

(二)中國航空發(fā)動機研制提速

中國從俄羅斯購進兩種發(fā)動機:價值350萬美元的AL-

31(配備蘇-27/30、殲-11、殲-10)和價值25?萬美元的

RD-93(一種米格-29戰(zhàn)機所用RD-33發(fā)動機的升級版本),

RD-93用于中巴聯合研制的類似美國F-16級別的JF-17戰(zhàn)

機。同時,中國工程師們已經努力掌握發(fā)動機的制造技術,

研制一種類似AL-31F的航空發(fā)動機,中國研發(fā)WS10A發(fā)動

機,還研制WS-13發(fā)動機以替代RD-93型發(fā)動機。中國引

進吸收外國(發(fā)動機)技術已經有些年月,雖然(這種努

力)不總是成功。

近十年來,中國投入大量資金發(fā)展一種發(fā)動機制造能

力,同俄國人當年發(fā)展發(fā)動機設計能力和工程技術過程中

遇到的難題一樣,類似的問題中國人同樣遇到。

中國研發(fā)航空發(fā)動機具備幾大優(yōu)勢。首先,中國了解

當年俄國人犯過的錯誤,從而能夠避免很多類似錯誤;其

次,中國還擁有獲得西方制造技術的更好途徑;最后,中

國擁有當年的蘇聯所不具備一個條件,那就是可以在市場

經濟環(huán)境中國發(fā)展自己的發(fā)動機制造能力,與蘇聯受到70

年指令經濟(計劃經濟)的羈絆不同,市場環(huán)境讓中國研

發(fā)發(fā)動機更有效率。

(三)推進航空航天產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

天津大學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院在津

簽署全面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

在科研合作、人才培養(yǎng)和學術交流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產學研一體化推進航空航天產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

按照協議要求,天津大學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

十一研究院將共同設立“航空發(fā)動機聯合研發(fā)中心”“無

人機技術聯合研發(fā)中心”和“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應用研發(fā)中

心”,成立由國內外優(yōu)秀專家組成的學術委員會并以研發(fā)

中心為主體展開科研合作。三個研發(fā)中心將充分依托中國

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院在無人機領域、環(huán)保工程

研發(fā)實踐和天津大學在內燃機、材料科學與工程、光學工

程等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優(yōu)勢,開展航空發(fā)動機的研發(fā)工作,

促進天津航天基地建設與發(fā)展。雙方還將共同在天津大學

建立相關學科,開展無人機的科研與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圍

繞航空航天項目的重大需求,開展相關的學術交流和國際

合作。

(四)國產高端機床成功進入航空發(fā)動機加工領域

沈陽黎明公司對北京機電院生產的XKH400五軸葉片加

工中心給予了高度評價,并表示今后將繼續(xù)采用其生產的

XKH系列五軸機床,這標志著北京機電院五軸機床在進入汽

輪機葉片加工行業(yè)后,又成功地進入航空發(fā)動機葉片加工

行業(yè)。

沈陽黎明公司與北京機電院簽訂采購協議,實現了公

司五軸機床在航發(fā)葉片行業(yè)的首臺應用。而這也是沈陽黎

明公司購買的第一臺國產高端五軸機床。在此之前該公司

購買的五軸機床都是清一色的進口設備。在不到兩年的時

間里,XKH400共生產加工葉片12000多片,其中兩種規(guī)格

的葉片成功地實現了無余量切削。北京機電院能夠設計、

生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五軸機床,是中國制造業(yè)的驕傲

和希望。作為主機廠,北京機電院將繼續(xù)針對沈陽黎明公

司積極開發(fā)高效能的產品和提供超值服務。

(五)發(fā)動機制約中國四代戰(zhàn)機研制進展

按世界通用的標準,戰(zhàn)斗機的使用和發(fā)展劃分為四代:

噴氣機代替螺旋槳飛機的時代為第一代;噴氣機由亞音速

到超音速的時代為第二代;裝備先進的火控系統和良好的

氣動性能、具備對地攻擊能力的時代為第三代。而具有超

音速巡航能力、超機動能力、隱身能力和超視距導彈攻擊

能力的戰(zhàn)斗機為第四代戰(zhàn)斗機。

美國和前蘇聯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開始投入使用的

噴氣式戰(zhàn)斗機,都是第一代噴氣式戰(zhàn)斗機,其中的代表性

飛機是F-86和米格-15。第二代戰(zhàn)斗機是50年代末60年

代初開始裝備空軍的,最大速度為2倍音速的戰(zhàn)斗機,美

國以F-4為代表;前蘇聯以米格-21為代表。中國在米格-

21基礎上研制的殲-7機和自行研制的殲-8也屬這一代。第

三代戰(zhàn)斗機是70年代中期開始裝備空軍的,以高機動性為

主要特點的超音速飛機。典型機型是美國的F-15,F-16,

俄羅斯的米格-29、蘇-27以及法國的幻影2000等。中國自

行研制的殲T0也是第三代戰(zhàn)斗機。第四代戰(zhàn)斗機有美國的

F-22、F-35戰(zhàn)斗機,俄羅斯的蘇-47戰(zhàn)斗機。第四代戰(zhàn)斗

機最大的技術特點是具有高機動性、超音速巡航。

此外,目前真正具備生產第五代復合隱形材料的國家

只有美國。雖然中國的殲-10B號稱能準隱形,但也遠遠不

及猛禽戰(zhàn)機的標準。依照目前中國航空工業(yè)實力和過去的

發(fā)展經驗,估計中國即使自己研制第五代戰(zhàn)機,首飛時間

至少在10年后,完成部隊裝備的時間最樂觀也在15年以

后。

前瞻產業(yè)研究院分析認為,目前全球民機發(fā)動機市場

由美國和歐洲壟斷。盡管在軍用航空發(fā)動機研制上有一定

基礎,但在民用產品方面,中國還沒有探索出一個從研發(fā)

到生產的完整路徑。按國家大型客機重大專項戰(zhàn)略決策,

中國已首次立項研制商用航空發(fā)動機,嘗試向大飛機“心

臟”難點攻堅。而軍用飛機發(fā)動機的探索,成為主要立足

點。

六、中國航空航天產業(yè)重點企業(yè)

(一)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公司

1.企業(yè)簡介

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公司(簡稱“中航工業(yè)”)是由中

央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yè),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于

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國航空工業(yè)第一、第二集團公司重

組整合而成立。集團公司設有航空武器裝備、軍用運輸類

飛機、直升機、機載系統與汽車零部件、通用航空、航空

研究、飛行試驗、航空供應鏈與軍貿、資產管理、金融、

工程建設、汽車等產業(yè),下轄100余家成員單位、近27家

上市公司,員工逾45萬人。2016年8月,中國航空工業(yè)集

團公司在"2016中國企業(yè)500強"中排名第32位。全年實現

營業(yè)收入3802億元,實現利潤17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

21.1%和3.l%o

2.企業(yè)業(yè)務分部

(1)軍用航空:為國防安全提供先進航空武器裝備

中航工業(yè)系列發(fā)展殲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運

輸機、教練機、偵察機、直升機、強擊機、通用飛機、無

人機等飛行器,全面研發(fā)空空、空面、地空導彈,強力塑

造運-20“鰥鵬”大型運輸機、“鶻鷹”戰(zhàn)斗機、“飛鯊”

艦載戰(zhàn)斗機、殲10系列飛機、殲11系列飛機、“霹靂火”

直T0武裝直升機、“黑旋風”直19武裝直升機、轟-6系

列轟炸機、空警200和空警2000等系列預警機、“飛豹”

殲擊轟炸機、“梟龍”飛機、“翼龍”系列無人機、“獵

鷹”和“山鷹”高級教練機、“霹靂”系列和“閃電”系

列導彈等品牌,為用戶提供先進航空武器裝備。

(2)民用航空:為交通運輸提供先進民用航空裝備

中航工業(yè)大力發(fā)展民用飛機,自主研制AC600大型水

陸兩棲飛機,系列發(fā)展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等

“新舟”系列支線飛機,AC311>AC312、AC313、AC322、

AC352等AC系列民用直升機,大力發(fā)展AG50、AG100教練

機、AG300等AG系列,運-12系列、小鷹500、海鷗300、

SF50輕型公務機、西銳系列通用飛機和“鶴鷹”民用無人

機,全力支持是C919大型客機、ARJ21新支線飛機發(fā)展,

承接國際航空轉包生產任務并成為優(yōu)秀供應商,為國內外

客戶提供優(yōu)質、可靠的民用航空產品。同時以通航運營發(fā)

展為推手,以商業(yè)成功為目的,努力成為國內通航產業(yè)系

統解決方案實踐者、通航產業(yè)鏈健康快速發(fā)展的推動者、

國家通航產業(yè)戰(zhàn)略目標實現的貢獻者。

(3)非航空民品及現代服務業(yè):為先進制造提供高端

裝備和創(chuàng)新動力

中航工業(yè)秉承技術同源、產業(yè)同根、價值同向的軍民

融合式發(fā)展理念,積極探索制造業(yè)轉型之路,深入推進工

業(yè)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和智能制造。將航空高技術融

入民用領域,大力發(fā)展汽車零部件、液晶顯示、電線電纜、

印刷線路板、光電連接器、鋰離子動力電池、智能裝備等

產品,并協調發(fā)展金融投資、工程建設、航空創(chuàng)意經濟等

現代服務業(yè)。

(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1.企業(yè)簡介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根據國務院深化國防科技工

業(yè)管理體制改革的戰(zhàn)略部署,經國務院批準,于1999年7

月1日在原中國航天工業(yè)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yè)單位基礎

上組建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yè)。公司承擔著我國全部的

運載火箭、應用衛(wèi)星、載人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飛行

器等宇航產品及全部戰(zhàn)略導彈和部分戰(zhàn)術導彈等武器系統

的研制、生產和發(fā)射試驗任務;同時,著力發(fā)展衛(wèi)星應用

設備及產品、信息技術產品、新能源與新材料產品、航天

特種技術應用產品、特種車輛及汽車零部件、空間生物產

品等航天技術應用產業(y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目前轄有8

個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研究院)、11家專業(yè)公司、12家

上市公司和若干直屬單位。截至2015年底,集團公司從業(yè)

人員17.4萬人。其中,擁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33名,國家級專家9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300余

名。2015年營業(yè)收入1860億元,年均增速為12.8%,利潤

總額的年均增速為10.4%o

2.企業(yè)業(yè)務分部

(1)航宇系統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制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具

有發(fā)射近地軌道、太陽同步軌道、地球靜止軌道空間飛行

器的能力,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為9200千克,地球同步

轉移軌道最大運載能力為5500千克。正在研制的中國新一

代運載火箭一一“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其近地軌道運載

能力將達到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將達到14

噸。2015年9月20日,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為我國新一代

運載火箭家族中的首飛箭。2015年9月25日,我國長征系

列運載火箭家族第一型固體運載火箭、我國新一代運載火

箭中唯一一型固體火箭——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發(fā)射

成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具有研制各類衛(wèi)星的能力。自

1970年以來,先后向國家和國內外用戶研制交付各類衛(wèi)星

80余顆,形成了返回式遙感、“東方紅”通信廣播、“風

云”氣象、地球資源、北斗導航、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

海洋等7大系列。衛(wèi)星的技術水平、應用水平以及長壽命、

高可靠性逐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承擔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神

舟”飛船和“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等系統的研制、發(fā)射任

務。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首飛成功,2005年,

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再次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真正意

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試驗活動。2008年,組織實施神舟七

號載人航天飛行,實現航天員出艙活動。2011年,神舟八

號飛船與此前發(fā)射升空的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成

功實現首次空間交會對接。2012年,經過13天太空飛行后,

神舟九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載著三名航天員安全降落,我國

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取得圓滿成功。2013年6月,長征

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神舟十號載

人飛船,并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

并成功進行中國首次太空授課。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還承擔了我國繞月探測工程月

球探測衛(wèi)星及其運載火箭的研制、發(fā)射任務。2007年,我

國首顆月球探測衛(wèi)星“嫦娥一號”發(fā)射成功,這是繼人造

地球衛(wèi)星、載人航天飛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

的又一個里程碑。2014年10月,我國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

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發(fā)射成功,我國探月工程首次實

施的再入返回飛行試驗首戰(zhàn)告捷。

(2)導彈武器系統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具有研制多種類型戰(zhàn)略、戰(zhàn)術

導彈等武器裝備的技術和能力。研制生產了從近程到遠程、

洲際,從液體到固體,從陸上到水下,從固定發(fā)射到機動

發(fā)射的完整配套的導彈武器系列,為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

和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3)航天技術產業(yè)應用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發(fā)揮航天技術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

航天技術應用產業(yè)。經過多年的發(fā)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公司在衛(wèi)星應用、特種裝備、節(jié)能環(huán)保裝備、先進材料及

應用、電子信息產品等重點領域形成了軍民融合式的發(fā)展

格局。

向市場提供了衛(wèi)星地面設備制造、衛(wèi)星運營、空間環(huán)

境應用、長輸管線輸油泵、特種車輛、增雨防雹火箭、煤

氣化設備、煙氣脫硫裝置、太陽能發(fā)電、雙金屬復合管、

稀土電機、綠色印刷材料、微電子元器件測試、芯片、工

程咨詢等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行業(yè)美譽度的產品。

(4)航天服務業(yè)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以現有資源為基礎,大力發(fā)展

航天服務業(yè),在為宇航系統、導彈武器系統和航天技術應

用產業(yè)提供服務的同時,推動航天服務業(yè)走向國民經濟主

戰(zhàn)場,實現集團公司從以產品制造為中心向制造與服務相

結合的轉變,打造優(yōu)質航天服務品牌。

航天服務業(yè)主要圍繞衛(wèi)星及其地面運營服務、金融服

務、國際化服務、信息與軟件服務等領域展開。

(三)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11日,是

中央管理的三大骨干航空集團之一。主營航空運輸業(yè)務,

兼營飛機發(fā)動機維修、進出口貿易、金融理財、傳媒廣告、

地產等相關產業(yè)。中國南方航空(股票代碼600029),在

上海、香港和紐約三地上市,現有15家分公司、6家子公

司、4個基地、25個國內營業(yè)部和67個國外辦事處。集團

現有員工10萬余人,運營總資產達2000多億元人民幣。

中國南方航空機隊規(guī)模龐大。南航是亞洲機隊規(guī)模和

年客運量最大的航空公司,公司目前經營客貨運輸機700

架,機隊規(guī)模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擁有世界最大空客

A380飛機和波音787飛機等。2015年,南航旅客運輸量超

過L1億人次,位列亞洲第一、全球第四,連續(xù)37年居中

國各航空公司之首。

中國南方航空航線網絡完善。南航航線網絡密集通暢,

圍繞廣州、北京、烏魯木齊、重慶核心樞紐,形成密集覆

蓋國內、全面輻射亞洲、有效鏈接歐美澳非洲的發(fā)達航線

網絡。南航每天有2000多個航班飛至全球40多個國家和

地區(qū)、208個目的地,每日提供座位數30萬個。通過與天

合聯盟成員密切合作,南航航線網絡延伸到全球1062個目

的地,連接177個國家和地區(qū)。南航致力于搭建“廣州之

路”(CantonRoute)國際航空樞紐,廣州已成為中國進

出大洋洲、東南亞的第一門戶。

中國南方航空保障能力全面。南航是國內綜合保障能

力最強的航空公司。南航擁有獨立培養(yǎng)飛行員能力,與北

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創(chuàng)辦飛行學院,與全球知名飛行模擬

器制造商CAE合資建立的珠海飛行訓練中心是亞洲最大的

飛行訓練基地;機務維修實力雄厚,旗下廣州飛機維修工

程有限公司(GAMEC0)建有亞洲最大的飛機維修機庫,與

德國MTU公司合建有國內最大、維修等級最高的航空發(fā)動

機維修基地;保障體系完善,自主研發(fā)的飛行運行控制系

統和發(fā)動機性能監(jiān)控系統雙雙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是國內航空業(yè)最為先進的IT系統;建有年貨郵吞吐量80

萬噸的超級貨站,以及年配餐能力超過3000萬份的專業(yè)航

空配餐中心。

(四)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公司簡介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CHINA)簡稱“國

航”,于1988年在北京正式成立,是中國唯一載國旗飛行

的民用航空公司。國航是中國航空集團公司控股的航空運

輸主業(yè)公司,與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南方航

空股份有限公司合稱中國三大航空公司。2004年12月15

日,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股票代碼009)成

功上市。

國航是中國唯一載國旗飛行的民用航空公司以及世界

最大的航空聯盟一一星空聯盟成員、2008年北京奧運會航

空客運合作伙伴,具有國內航空公司第一的品牌價值(世

界品牌實驗室2013年評測為765.68億元),在航空客運、

貨運及相關服務諸方面,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國航推行一體化運營,具有強大的運行控制能力。遍

布全球的國航航班皆在運行組織指揮和協調中樞的控制之

下,計算機飛行計劃系統從飛機性能數據庫、全球導航數

據庫、全球機場數據庫和高空氣象數據庫中提取信息,優(yōu)

選航路,制定飛行計劃,把握飛機性能,確認飛行資格,

嚴格把關放行。國航自行研制開發(fā)了運行管理系統,集成

了衛(wèi)星電話系統、空地數據通訊系統和短波無線電系統等,

成為國內第一家具有超遠程監(jiān)控能力的航空公司。

國航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實現2001年至2007年連續(xù)7

年盈利,在中國民航居于領先地位,品牌價值不斷擴大。

2007至2013年國航連續(xù)七年入選世界品牌500強,成為中

國民航唯一一家進入“世界品牌500強”的企業(yè)。2013年

6月,國航被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

24名,位列國內航空服務業(yè)第一名;2004至2008年國航

連續(xù)五年在“旅客話民航”活動中分別獲得“用戶滿意優(yōu)

質獎”、“用戶滿意優(yōu)質服務金獎”等;國航品牌曾被英

國《金融時報》和美國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聯合評定為

“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在品牌中國總評榜系列評選活

動中,榮膺“品牌中國華譜獎一一中國年度25大典范品牌”

稱號;2013年12月,國航同時連續(xù)八年獲得了“中國品牌

年度大獎NO.1(航空)";在各類社會評選中多次獲得

“最佳中國航空公司”“年度最佳航空公司獎”、“極度

開拓獎”、“最佳企業(yè)公眾形象獎”和“中國經濟十大領

軍企業(yè)”等稱號。

2.公司主營業(yè)務

國航主要經營國際、國內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貨、

郵和行李運輸;國內、國際公務飛行業(yè)務;飛機執(zhí)管業(yè)務,

航空器維修;航空公司間的代理業(yè)務;與主營業(yè)務有關的

地面服務和航空快遞(信件和信件性質的物品除外);機

上免稅品等。

國航總部設在北京,轄有西南、浙江、重慶、內蒙古、

天津等分公司和上?;?、華南基地,以及工程技術分公

司、公務機分公司,控股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

(Ameco)、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北京航空食品公

司。國航還參股深圳航空公司、國泰航空公司等企業(yè),是

山東航空公司的最大股東,控股澳門航空有限公司。國航

繼續(xù)經略北京樞紐的同時,又著力強化成都為中心的華西、

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廣州為中心的華南等區(qū)域樞紐。

國航與國內外航空公司進行了內容廣泛的合作,已經

和德國漢莎航空、美國聯合航空、港龍航空公司、全日空

航空公司等19家航空公司實行代碼共享,與84家外航簽

訂了SPA合作協議,與上海航空公司等國內航空公司實行

代碼共享合作。國航以國內航線對國際航線形成有效連接,

國內支撐國際、國際輻射國內的航線網絡布局,可以為旅

客提供方便的直飛及轉機服務。國航先后投巨資對波音747、

空中客車A340等寬體遠程飛機頭等艙、公務艙座椅等硬件

和軟件服務設施陸續(xù)進行改造,改造后的新頭等艙、公務

艙包廂式、可放平的座椅以及娛樂服務,提高了品質服務。

2007年國航正式加入國際航空聯盟一一星空聯盟。

國航下設工程技術分公司,為國航的飛機提供技術保

障。該分公司由6個基地、3個合資企業(yè)、3個中心、113

個航站、8000多名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組成,在為國航的飛

行安全運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飛機和保證航班維護任務的

同時,還向全球80多家航空公司提供維修服務。國航與德

國漢莎航空公司合資經營的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

(Ameco),是國內第一家通過中國民用航空總局(CAAC)、

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及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認證以

及其它12個國家頒發(fā)的維修執(zhí)照的飛機維修公司,可以為

國內外客戶提供波音和空中客車系列飛機的航線維護、大

修,多種型號發(fā)動機大修服務,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民用飛

機綜合維修企業(yè)。

國航下設的飛行訓練中心是使用全任務飛行模擬機和

計算機基礎訓練器開展飛行員培訓的教學訓練機構,具備

圍繞波音系列主要機型,開展飛行員轉機型訓練、定期復

訓和飛行檢查的綜合培訓能力;基地設在天津濱海國際機

場的飛行訓練大隊專門用于飛行員本場訓練。下設培訓空

中乘務員的乘務訓練中心,中心教員具備高級乘務員職稱,

具有國際航協教學資格,以及國際航協(CRM)訓練認可的

教員資格,除了負責國航乘務員的系統培訓I外,也為國內

外航空公司培訓學員,還為郵政、飯店、鐵路、公路運輸、

銀行、醫(yī)院、保險、電訊等其他行業(yè)提供培訓服務。

截至2011年10月底,國航擁有以波音和空中客車系

列為主的各型飛機277架。截至2005年國航股份共實現運

輸總周轉量74.4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2769萬人;貨郵

運輸量73.3萬噸。通航22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國際城市

近40個,國內城市70多個,每周定期航班4,160班。到

2005年底,國航在國內外設有102個營業(yè)部以及獨立銷售

代理人。

國航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航空客運合作伙伴。國航編

號為B-5201,B-5202,B-5211的三架波音737-700飛機身著

奧運彩繪,命名為“北京奧運號飛機”;編號為B-5177的

波音737-800客機等三架飛機身著奧運夢想彩繪,命名為

“奧運吉祥號飛機”。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選用注冊編號B-

6075的一架空中客車A330涂裝彩繪,作為2008年北京奧

運會圣火火種境外傳遞的專機,命名為“奧運圣火號飛

機”。2008年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為提升國航品牌

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配合國航的高端兩艙產品品牌一一紫

金頭等艙和紫宸公務艙品牌推廣而噴涂的姊妹彩繪飛機一

—“紫金號飛機”和“紫宸號飛機”。2008年12月,四川

省與國航西南分公司共同創(chuàng)意推出代表四川地域文化的

“秀美四川號飛機”,以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彩繪圖案飛

機來宣傳四川地方旅游。2009年推出了錦繡湖北彩繪飛機。

(五)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1.公司簡介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商飛公司”)

是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

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公司、中

國鋁業(yè)公司、寶鋼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出資組建,由國家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于2008

年5月11日在上海揭牌成立,總部設在上海,員工超過

6000人。

中國商飛公司是實施國家大型飛機重大專項中大型客

機項目的主體,也是統籌干線飛機和支線飛機發(fā)展、實現

我國民用飛機產業(yè)化的主要載體,主要從事民用飛機及相

關產品的科研、生產、試驗試飛,從事民用飛機銷售及服

務、租賃和運營等相關業(yè)務。中國商飛公司下轄中國商飛

設計研發(fā)中心(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商飛總裝制

造中心(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中國商飛客戶服務中

心(上海飛機客戶服務有限公司)、中國商飛北京研究中

心(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商飛民用飛機試

飛中心、中國商飛基礎能力中心(上海航空工業(yè)(集團)

有限公司)、中國商飛新聞中心(上海《大飛機》雜志社

有限公司)、中國商飛四川分公司、中國商飛美國公司等

成員單位,在北京、美國洛杉磯、法國巴黎設有北京辦事

處、美國辦事處、歐洲辦事處等辦事機構,在上海設立金

融服務中心。中國商飛公司參股成都航空有限公司和浦銀

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商飛公司按照現代企業(yè)制度組建和運營,實行

“主制造商-供應商”發(fā)展模式,重點加強飛機研發(fā)設計、

總裝制造、市場營銷、客戶服務、適航取證和供應商管理

等能力,堅持中國特色,體現技術進步,走市場化、集成

化、產業(yè)化、國際化的發(fā)展道路,將全力打造更加安全、

經濟、舒適、環(huán)保的大型客機,立志讓中國人自主研制的

大型客機早日飛上藍天。

2.公司主營業(yè)務

中國商飛公司主要從事民用飛機及相關產品的設計、

研制、生產、改裝、試飛、銷售、維修、服務、技術開發(fā)

和技術咨詢業(yè)務;與民用飛機生產、銷售相關的租賃和金

融服務;

經營本公司或代理所屬單位進出口業(yè)務;承接飛機零

部件的加工生產業(yè)務;從事業(yè)務范圍內的投融資、外貿流

通經營、國際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和對外技術、勞務合作

等業(yè)務以及經國家批準或允許的其他業(yè)務。

七、數控機床助力航空航天行業(yè)

航空航天的成功背后,有我國精密機床的強大支持,

著實功不可沒。航空航天工業(yè)產品零件的特點是耐高溫、

高強度、難加工,同時合金材料和復合材料多、復雜結構

件多、工藝要求高。這就對其加工設備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了推動航空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近幾年來,有實力的機床

生產廠家開始研發(fā)制造高端數控機床,以替代進口,為民

族事業(yè)作出了貢獻。航空航天發(fā)展背后有精密機床做支撐

航空航天工業(yè)是精密機床需求的重大客戶,也是機床工業(yè)

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隨著中國大飛機計劃、天津航天城等項目的正式啟動,

成套大型精密高檔數控機床配套裝備的需求已經迫在眉睫。

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公布,其中將航空航天

裝備制造列在首位。在神舟十號系列飛船及運載火箭上,

應用的大量軸承部件來自河南兩家企業(yè):河南煤化集團洛

陽LYC軸承有限公司和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JC35

記者了解,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生產的軸承大多用在飛

船、火箭的核心和關鍵部位,表現出色,多次獲得了中國

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表彰。該公司的軸承很輕,達到了

國際通用標準的最高精度級別,而其技術水平在國際上處

于先進地位。同樣,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了我

國載人航天系統中七大系統的特種軸承研究任務,除了航

天員、載人飛船、運載火箭、著陸場等系統外,公司還參

與了空間實驗室系統的專用軸承研制工作。高檔數控機床

國家重大專項近年來的進展,其中多個項目涉及航空工業(yè)

企業(yè)。

武漢重型機床集團的WHGS7000車銃復合加工中心,四

川長征機床集團的GMC2500H/2X60A五坐標橫梁移動龍門加

工中心等都分別應用于沈飛、西飛等航空工業(yè)主機廠所。

中航工業(yè)哈軸一直以來都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穩(wěn)定的軸承供應

商,多次助力神舟系列飛船成功遨游太空。此次飛天的神

舟十號裝備了哈軸生產的多種型號的軸承,主要用于運載

火箭的伺服機構中。航空航天領域實現突破機床企業(yè)仍需

努力我國航空航天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推動了相關行業(yè)如機床

行業(yè)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它的許多零部件最終要依賴機床

的加工來實現,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作為裝備制造業(yè)的;

工作母機,機床工具行業(yè)擔負著提供優(yōu)良裝備的使命。在

航空企業(yè),使用的主要是大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