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科醫(yī)生必讀的神經系統(tǒng)體格檢查_第1頁
康復科醫(yī)生必讀的神經系統(tǒng)體格檢查_第2頁
康復科醫(yī)生必讀的神經系統(tǒng)體格檢查_第3頁
康復科醫(yī)生必讀的神經系統(tǒng)體格檢查_第4頁
康復科醫(yī)生必讀的神經系統(tǒng)體格檢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康復科醫(yī)生必讀的神經系統(tǒng)體格檢查本研究院常年招生,針刀臨床、解剖培訓,每月兩期,全國巡回辦班,老學員憑結業(yè)證免費復訓?!究祻晚氈靠祻涂漆t(yī)生必讀的神經系統(tǒng)體格檢查全面、系統(tǒng)、重點突出;從頭到腳;對稱部位比較;檢查工具叩診錘、棉簽、大頭針、音叉、雙規(guī)儀、電筒、壓舌板、眼底鏡、近視力表、試管。一般檢查一、意識狀態(tài)(1)嗜睡:睡眠狀態(tài),輕微刺激可喚醒。(2)昏睡:熟睡狀態(tài),較強刺激可喚醒簡單答題。(3)昏迷:不能喚醒。1)淺昏迷:對疼痛刺激有反應,生理反射存在,生命體征多無改變。2)中昏迷:重刺激可有反射,生理反射減弱,生命體征輕度改變。3)深昏迷:對各種刺激無反應,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生命體征改變。二、精神狀態(tài)?理解力?計算力:100-7。?定向力:時間、空間定向。?判斷力?注意力三、腦膜刺激征1、屈頸試驗:仰臥,一手扶其后頭部向上,注意頸部有無抵抗,需排除頸椎病。2、克匿格征(Kerning)征:是腦膜刺激征中的一種,其陽性為腦膜及神經根受激惹的表現,可見于顱內感染、蛛網膜下腔出血、神經根炎、椎間盤突出以及椎管內藥物注射等。3、布魯津斯基征(Brudzinski):凡蛛網膜下腔感染(腦膜炎、腦炎等);出血等均可出現陽性,但深昏迷時可陰性。1)頸征:患者仰臥位,屈頸時引起雙側髖、膝部屈曲;2)下肢征:患者仰臥位,一側下肢膝關節(jié)屈曲位,檢查者使該側下肢向腹部屈曲,對側下肢亦發(fā)生屈曲。腦神經檢查1、嗅神經①先詢問患者有無主觀感覺障礙。②囑患者閉目,檢查者用手按壓患者一側鼻孔,用如香皂、香煙等置于另一側鼻孔,囑患者說出嗅到的氣味。2、視神經(1)視力:國際標準視力表。(2)視野:手試對比檢查法粗略測定視野,必要時作視野計測定?!菊7秶?/p>

鼻側65°

上方56°顳側91°

下方74°(3)眼底檢查:眼底鏡。眼底注意點:視神經乳頭的形狀、大小、邊緣、顏色、血管和有無出血點等。正常眼底的視神經乳頭為圓形或卵圓形,邊緣清楚,色淡紅,生理凹陷清晰。動脈色紅,靜脈色暗,其比例為2:3。3、動眼、滑車和外展神經:共同支配眼球運動。(1)外觀:觀察雙側眼裂大小、是否對稱,有無眼瞼下垂、眼球凸陷、斜視;(2)眼球運動: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個方向運動,最后檢查輻軸動作,觀察有無眼球運動受限、復視、眼球震顫。(3)瞳孔及反射:瞳孔正常3-4mm。光反射:直接/間接。調節(jié)反射:兩眼平視遠處時,再突然注視近處,出現兩眼會聚,瞳孔縮小。4、三叉神經:混合神經,主要支配面部感覺和咀嚼肌運動。(1)運動:①咀嚼肌運動,觀察有無顳肌、咬肌萎縮。②囑患者張口,以上下門齒中縫為標準,判定下頜有無偏斜,如下頜偏斜提示該側翼肌癱瘓。(2)感覺:檢查三叉神經分布區(qū)痛覺、觸覺及溫度覺三種感覺,兩側及內外對比,觀察有無過敏、減退或消失。(3)反射:①角膜反射:用棉絮輕觸角膜外緣,雙眼瞬目動作。直接/間接。②下頜反射:患者微張口,輕叩置于患者下頜中央檢查者拇指,觀察下頜有無上提。5、面神經:混合神經。(1)面肌運動:①觀察患者額紋、鼻唇溝是否變淺、對稱,口角有無低垂。②囑患者做睜閉眼、蹙額、示齒、鼓腮、吹口哨等動作,觀察有無癱瘓及是否對稱。(2)味覺(舌前2/3)酸、甜、苦、咸。6、位聽神經:分為蝸神經和前庭神經。(1)蝸神經:①Rinne試驗:比較氣導和骨導。②Weber試驗:將振動音叉置于患者額頂正中,比較兩側骨導。(2)前庭神經:冷熱水試驗、轉椅試驗。7、舌咽神經及迷走神經(1)運動:有無聲音嘶啞、飲水嗆咳、吞咽困難。雙側腭弓是否對稱、懸雍垂是否居中。囑患者發(fā)“啊”音,觀察雙側軟腭抬舉是否一致,懸雍垂是否偏斜。(2)味覺(舌后1/3):檢查法同面神經。(3)感覺:棉簽輕觸軟腭和咽后壁。(4)反射:①咽反射:作嘔反應。②眼心反射:中指與食指壓眼球20-30秒,脈搏減少10-12次/分。③頸動脈竇反射:中指與食指壓一側頸總動脈分叉處引起心率減慢。8、副神經:純運動神經。囑患者對抗阻力向兩側轉頸和聳肩,檢查胸鎖乳突肌及斜方肌功能。9、舌下神經:純運動神經。觀察有無伸舌偏斜、舌肌萎縮和肌束顫動。運動系統(tǒng)檢查一、肌容積和營養(yǎng)觀察、觸摸、兩側對稱肢體、軀干及顏面的肌肉外形及體積,有無肌萎縮、假性肥大及其分布范圍。二、肌張力:是肌肉靜止松弛狀態(tài)的緊張度和關節(jié)被動運動時遇到的阻力。1、肌張力增高。2、肌張力減低。三、肌力:是指患者主動運動時肌肉的收縮力,一般以關節(jié)為中心檢查肌群的伸、屈、內收、外展、旋前和旋后等功能。1、肌力(0-5級):六級記錄法。0級:完全癱瘓;1級:肌肉可收縮,但不能產生動作;2級:肢體能在床面上移動,不能抬起,即不能抵抗自身重力;3級:肢體能抵抗重力離開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級:肢體能作抗阻力動作但不完全;5級:正常肌力。注意點:檢查時須排除因疼痛、關節(jié)強直或肌張力過高所致的活動受限。2、輕癱檢查法

輕度癱瘓上肢:上肢:平舉試驗:雙上肢平舉,手心向下,輕癱側上肢逐漸下垂和旋前(掌心向外)。下肢:①Jackson征:仰臥位雙腿伸直,輕癱側下肢常呈外旋位;②膝下垂試驗(Magazini試驗):仰臥位,雙膝、髖關節(jié)均屈曲成直角,輕癱側小腿逐漸下落。四、共濟運動1、指鼻試驗:囑患者將一側上肢外展,以伸直的示指尖觸碰自己的鼻尖,用不同方向、速度、睜眼與閉眼反復進行,兩側比較。2、快復輪替試驗:囑患者前臂快速旋前和旋后,或一手用手掌、手背連續(xù)交替拍打對側手掌。3、跟膝脛試驗:患者取仰臥位,抬起一側下肢至一定高度,用足跟置于對側膝蓋上,再沿脛骨前緣下移。4、閉目難立(Romberg)征:囑患者雙足并攏站立雙手向前平伸同時閉目。①后索病變:出現感覺性共濟失調,睜眼站立穩(wěn),閉眼時不穩(wěn),稱為Romberg征(+);②小腦病變:睜眼閉眼均不穩(wěn),閉眼更明顯。五、不自主運動六、姿勢步態(tài)改變

觀察患者坐位、平臥、站立和行走有無異常。注意點:共濟運動除與小腦有關外,尚有視覺和深感覺參與,故檢查時應睜眼、閉眼各做一次;肌力減退、肌張力異常和不自主運動者,此項檢查意義不大。感覺系統(tǒng)檢查檢查時患者閉目,進行左右、近遠端對比,自感覺缺失部位查向正常部位檢查,自肢體遠端查向近端。一、淺感覺1、痛覺2、觸覺3、溫度覺二、深感覺1、運動覺:患者閉目,檢查者用手指輕輕夾住患者手指或足趾兩側,上下移動5°左右,囑其說出移動的方向;2、位置覺:患者閉目,檢查者將一側肢體擺成某一姿勢,請患者描述該姿勢或用對側肢體模仿;3、振動覺4、壓覺三、復合(皮質)感覺1、定位覺:囑患者閉目,以手指或棉簽輕觸患者皮膚后,讓其指出碰觸的部位;2、兩點辨別覺:囑患者閉目,用鈍的兩腳規(guī),分開一定距離接觸皮膚,如患者能感覺為兩點,則再縮小兩腳規(guī)間距,直至感覺為一點為止。正常:指尖2-4mm、指背4-6mm、手背2-3cm、軀干6-7cm。3、圖形覺4、實體覺5、重量覺反射檢查一、深反射:刺激肌腱和骨膜引起的肌肉收縮的一種反應。1、肱二頭肌反射(C5-6)2、肱三頭肌反射(C6-7)3、橈反射(C5-6)

4、膝反射(L2-4)5、踝反射(S1-2)強弱描述:消失(-)、減弱(+)、正常(++)、亢進(+++)、陣攣(++++)。6、陣攣①髕陣攣;②踝陣攣。7、霍夫曼(Hoffmann)征(C7-T1)8、羅索里莫(Rossolimo)征二、淺反射1、腹壁反射(T7-12)2、提睪反射(L1-2)3、跖反射(L1-2)4、肛門反射(S4-5)三、病理反射1、巴賓斯基(Babinski)征2、Babinski等位征①Chaddock征②Oppenheim征③Gordon征④Gonda征⑤pussep征3、口輪匝肌反射4、強握反射自主神經功能檢查一、一般檢查1、皮膚粘膜

2、毛發(fā)和指甲

3、出汗二、內臟及括約肌功能三、自主神經反射1、豎毛試驗2、皮膚劃紋試驗3、臥立位試驗4、發(fā)汗試驗5、眼心反射及頸動脈竇反射—

THEEND

—?

版權聲明:上下滑動了解更多培訓內容小針刀臨床診療與解剖高級研修班?點擊查看本班將原針刀基礎班、綜合班、解剖班、手法班、頸腰椎病專題班中臨床效果獨特、安全且容易操作的內容融為一體,采用課堂與臨床實踐相結合,老師與學員互動教學方式;讓學員較系統(tǒng)的接觸學習與領悟針刀醫(yī)學的內涵及魅力,由淺入深的階梯式學習,力求每個學員走出臨床中的針刀操作、診療的誤區(qū),掌握針刀醫(yī)學診療技術的真諦,達到了理論與臨床巧妙結合。為您的臨床診療技術登上一個新臺階。龐繼光老師微創(chuàng)針刀解剖與模擬臨床操作實訓高級研修班?點擊查看1、實體解剖:在北京大學醫(yī)學部解剖教研室進行標本解剖以便學員清楚掌握針刀施術部位的解剖層次及神經、血管的走行。2、名師指導:由全國知名針刀醫(yī)學專家龐繼光帶教,從針刀醫(yī)學

臨床實際出發(fā),以針刀醫(yī)學常見病種為主線,既有相應的理論闡述,又針對針刀的施術部位進行了詳盡的局部解剖,將針刀入路層次、毗鄰組織結構、針刀松解目標組織等一一客觀展現,使施術者對針下的解剖結構做到了然于胸。3、三位一體:即動眼、動腦、動手(學員通過觀看針刀專家臨床示教;自己思考疾病的發(fā)病機理及針刀治療方法并與帶教老師溝通;學員兩人一組互相觸摸體表標志、定點,由帶教老師指導、修正)。4、獨立實踐:獨立對病人病情進行分析,由帶教老師指導更正。一次學習有多個實習點供臨床實踐,學到做到回家用到。涉及三十余種疾病的相關解剖,病因病理、臨床表現及針刀治療等內容。學員可通過老師精細講解示教觀模迅速掌握針刀醫(yī)學精細治療操作要點。5、提升管理:有資深醫(yī)院管理經驗老師分享病員管理技巧,提升學員院內及院外營銷能力。針刀醫(yī)學大體標本精細解剖班?點擊查看1、本培訓班采用大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