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管溝技術交底_第1頁
電力管溝技術交底_第2頁
電力管溝技術交底_第3頁
電力管溝技術交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電力管溝:技術交底電力管溝:技術交底之相關制度和職責,交底內容:一、土方開挖:1.溝槽開挖前的準備工作:1、根據設計圖紙的設計要求進行測量放線,定出中心樁、槽邊線。2、先查明開挖段的地下管線及其它地下構筑物情況,會同有關部門作出妥善處理,...交底內容:一、土方開挖:1.溝槽開挖前的準備工作:1、根據設計圖紙的設計要求進行測量放線,定出中心樁、槽邊線。2、先查明開挖段的地下管線及其它地下構筑物情況,會同有關部門作出妥善處理,確保施工安全3、溝槽開挖前應做好溝槽外四周的排水工作,保證場外地表水不流入溝槽。4、按工程監(jiān)測要求,開挖前先布置各種類型的觀測點,并測定初始資料。5、準備好所有的機械設備及場內外運輸道路,以利土方開挖工作連續(xù)快速完成。2.溝槽開挖方法:1、土方開挖采用采用不放坡開挖。2、開挖方式以機械開挖為主,人工開挖進行配合。土方采用分段分層開挖的方式進行,開挖深度約在2.0m左右,采用挖掘機一次開挖至距溝槽底20.0cm,挖出的土方用自卸運土車運至指定堆場。3、溝槽基底標高以上20cm的土層,采用人工開挖、清理、平整,以免擾動基底土,嚴禁超挖。4、溝槽開挖過程中,不同土層面標高須報驗監(jiān)理、業(yè)主確認,并做好記錄。5、土層與設計不符時,及時通知設計、監(jiān)理單位,由設計、監(jiān)理及施工單位共同商討處理方法。3、開挖后的土方如達到回填質量要求并經監(jiān)理確認后應用于填筑材料,不適用于回填的土料棄于業(yè)主、監(jiān)理指定地點。4、溝槽開挖時其斷面尺寸必須準確,溝底平直,溝內無塌方,無積水,無各種油類及雜物,轉角符合設計要求。二、管溝結構及施工系部技術要求:1、電纜溝溝墻采用25cm厚C20素混凝土。地基為回填土時應加3%石子,分層夯實至中密。電纜溝底板K0+060—K0+360段為20cm厚C20鋼筋砼底板,底板配筋d8@300雙向筋,K0+000—K0+060段采用20cm厚C20素混凝土。沿溝長度方向每隔10米設變形縫一道,縫寬2cm,接縫處填瀝青麻絲。電纜溝蓋板壓頂為C20鋼筋混凝土統(tǒng)一澆筑,鋼筋布設參照活動蓋板鋼筋布設。電纜溝澆筑時靠近溝壁的兩個外側不設置模板,在溝壁側(開挖時溝壁開挖成直壁)鋪設塑料薄膜,內側設置模板。2、電纜溝每隔10m設置活動蓋板三塊,蓋板每塊寬500mm,在容易積水積灰處,應用水泥砂漿或瀝青將蓋板縫隙抹實。3、蓋板配筋及細部圖見后附圖紙。4、電纜溝接地:沿電纜溝縱向全線敷設—50*5的熱鍍鋅扁鋼左右側各一根,每隔100米用d12的熱鍍鋅圓鋼將左右側的扁鋼做等位連接,每隔150米用L50*5的熱鍍鋅角鋼做重復接地,要求焊接牢固,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5、電纜溝排水:電纜溝采用分段排水,沿電纜溝縱向間隔不大于50m設一個300*300*300mm的集水坑。每個分支井處亦設置一個500*500*500集水坑,以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集水坑。電纜溝底部以不小于1%的坡度坡向就近集水坑,集水坑內設置一根DN75UPVC排水管與就近雨水井相連。集水坑篦子與集水坑之間的連接做法及系部技術要求,見后附圖紙。三、過街電力排管結構及施工系部技術要求:1、過街排管采用玻璃鋼電力保護管,管道頂部覆土應不小于0.7米。2、過街電力排管采用專用管卡固定,水平間距2.0米,排管底部做80mm厚的C20混凝土底板。3、電力排管以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電力工作井。四、電力工作井結構及施工系部技術要求:1、本標段所施工的電力工作井在人行道范圍內,采用素砼結構,車行道范圍內采用鋼筋砼結構。2、每座電力工作井的兩側除需要預埋安裝立柱支架等鐵件外,在頂板和底板以及于排管接口部位,還需預埋吊裝電纜用的吊環(huán)以及供電纜敷設施工所需的拉環(huán)。3、每座電力工作井外側設兩根長2.5米的L50*5熱鍍鋅角鋼做接地體,其水平連接體采用—50*5熱鍍鋅扁鋼。4、安裝在電力工作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