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58 有機物結構特點與命名 十年(2015-2024)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解析版)_第1頁
專題58 有機物結構特點與命名 十年(2015-2024)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解析版)_第2頁
專題58 有機物結構特點與命名 十年(2015-2024)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解析版)_第3頁
專題58 有機物結構特點與命名 十年(2015-2024)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解析版)_第4頁
專題58 有機物結構特點與命名 十年(2015-2024)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5-2024年十年高考真題匯編PAGEPAGE1專題58有機物結構特點與命名考點十年考情(2015-2024)命題趨勢考點1認識有機物結構2024·山東卷、2024·浙江1月卷、2024·浙江6月卷、2019?新課標Ⅲ、2016·海南卷、2016·上海卷、2015·福建卷以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有機化合物為題材,考查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性質與用途??疾榈膬热葜饕獊碓从诔R娪袡C化合物,涉及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的三大營養(yǎng)物質、石油化工、烴、乙醇和乙酸等??键c2認識有機物性質2021?浙江6月、2021?天津卷、2021?海南選擇性考試、2019?浙江4月、2016·全國I卷、2015·海南卷、2015·廣東卷考點1認識有機物結構1.(2024·山東卷,7,2分)我國科學家在青蒿素研究方面為人類健康作出了巨大貢獻。在青蒿素研究實驗中,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通過萃取法可獲得含青蒿素的提取液B.通過X射線衍射可測定青蒿素晶體結構C.通過核磁共振譜可推測青蒿素相對分子質量D.通過紅外光譜可推測青蒿素分子中的官能團【答案】C【解析】A項,某些植物中含有青蒿素,可以通過用有機溶劑浸泡的方法將其中所含的青蒿素浸取出來,這種方法也叫萃取,固液分離后可以獲得含青蒿素的提取液,A正確;B項,晶體中結構粒子的排列是有規(guī)律的,通過X射線衍射實驗可以得到晶體的衍射圖,通過分析晶體的衍射圖可以判斷晶體的結構特征,故X射線衍射可測定青蒿素晶體結構,B正確;C項,通過核磁共振譜可推測青蒿素分子中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的種數(shù)及其數(shù)目之比,但不能測定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要測定青蒿素相對分子質量應該用質譜法,C不正確;D項,紅外光譜可推測有機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團和化學鍵,故通過紅外光譜可推測青蒿素分子中的官能團,D正確;故選C。2.(2024·浙江1月卷,9,3分)關于有機物檢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濃溴水可鑒別溴乙烷、乙醛和苯酚B.用紅外光譜可確定有機物的元素組成C.質譜法測得某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2,可推斷其分子式為C5H12D.麥芽糖與稀硫酸共熱后加溶液調至堿性,再加入新制氫氧化銅并加熱,可判斷麥芽糖是否水解【答案】A【解析】A項,溴乙烷可萃取濃溴水中的溴,出現(xiàn)分層,下層為有色層,溴水具有強氧化性、乙醛具有強還原性,乙醛能還原溴水,溶液褪色,苯酚和濃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產生三溴苯酚白色沉淀,故濃溴水可鑒別溴乙烷、乙醛和苯酚,A正確;B項,紅外吸收峰的位置與強度反映了分子結構的特點,紅外光譜可確定有機物的基團、官能團等,元素分析儀可以檢測樣品中所含有的元素,B錯誤;C項,質譜法測得某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2,不可據(jù)此推斷其分子式為C5H12,相對分子質量為72的還可以是C4H8O、C3H4O2等,C錯誤;D項,麥芽糖及其水解產物均具有還原性,均能和新制氫氧化銅在加熱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Cu2O,若按方案進行該實驗,不管麥芽糖是否水解,均可生成磚紅色沉淀,故不能判斷麥芽糖是否水解,D錯誤;故選A。3.(2024·浙江6月卷,9,3分)有機物A經元素分析儀測得只含碳、氫、氧3種元素,紅外光譜顯示A分子中沒有醚鍵,質譜和核磁共振氫譜示意圖如下。下列關于A的說法正確的是()A.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B.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C.能與O2反應生成丙酮 D.能與Na反應生成H2【答案】D【解析】由質譜圖可知,有機物A相對分子質量為60,A只含C、H、O三種元素,因此A的分子式為C3H8O或C2H4O2,由核磁共振氫譜可知,A有4種等效氫,個數(shù)比等于峰面積之比為3:2:2:1,因此A為CH3CH2CH2OH。A項,A為CH3CH2CH2OH,不能發(fā)生水解反應,故A錯誤;B項,A中官能團為羥基,不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故B錯誤;C項,CH3CH2CH2OH的羥基位于末端C上,與O2反應生成丙醛,無法生成丙酮,故C錯誤;D項,CH3CH2CH2OH中含有羥基,能與Na反應生成H2,故D正確;故選D。4.(2019?新課標Ⅲ,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答案】D【解析】A、甲苯中含有飽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乙烷是烷烴,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丙炔中含有飽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碳碳雙鍵是平面形結構,因此1,3-丁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5.(2022·浙江省1月,15)關于化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分子中至少有7個碳原子共直線 B.分子中含有1個手性碳原子C.與酸或堿溶液反應都可生成鹽 D.不能使酸性KMnO4稀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A項,圖中所示的C課理解為與甲烷的C相同,故右側所連的環(huán)可以不與其在同一直線上,分子中至少有5個碳原子共直線,A錯誤;B項,,分子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B錯誤;C項,該物質含有酯基,與酸或堿溶液反應都可生成鹽,C正確;D項,含有碳碳三鍵,能使酸性KMnO4稀溶液褪色,D錯誤;故選C。6.(2016·海南卷,13)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氫譜中能出現(xiàn)兩組峰,且其峰面積之比為2?1的有()A.乙酸甲酯B.對苯二酚C.2-甲基丙烷D.對苯二甲酸【答案】BD【解析】A項,乙酸甲酯(CH3COOCH3)中含有2種氫原子,核磁共振氫譜中能出現(xiàn)兩組峰,且其峰面積之比為1:1,錯誤;B項,對苯二酚中含有2種氫原子,核磁共振氫譜中能出現(xiàn)兩組峰,且其峰面積之比為2:1,正確;C項,2-甲基丙烷含有2種氫原子,核磁共振氫譜中能出現(xiàn)兩組峰,且其峰面積之比為9:1,錯誤;D項,對苯二甲酸中含有2種氫原子,核磁共振氫譜中能出現(xiàn)兩組峰,且其峰面積之比為2:1,正確,故選BD。7.(2016·上海卷,5)烷烴的命名正確的是()A.4-甲基-3-丙基戊烷B.3-異丙基己烷C.2-甲基-3-丙基戊烷D.2-甲基-3-乙基己烷【答案】D【解析】選擇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數(shù)最多的碳鏈為主鏈,并從離支鏈較近的一端給主鏈的碳原子編號,該物質的名稱是2-甲基-3-乙基己烷,故選D。8.(2015·福建卷,7)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雙鍵B.以淀粉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C.丁烷有3種同分異構體D.油脂的皂化反應屬于加成反應【答案】B【解析】聚氯乙烯是以氯乙烯為原料,通過分子之間的加成反應形成的,分子中不含有碳碳雙鍵,A項錯誤;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然后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進而制備乙酸,最后再制備乙酸乙酯,B項正確;丁烷只有兩種同分異構體(正丁烷和異丁烷),C項錯誤;油脂的皂化反應為油脂的堿性水解,屬于取代反應,D項錯誤??键c2認識有機物性質1.(2021?浙江6月,7)關于有機反應類型,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CH≡CH+HClCH2=CHCl(加成反應)B.CH3CH(Br)CH3+KOHCH2=CHCH3↑+H2O(消去反應)C.2CH3CH2OH+O22CH3CHO+2H2O(還原反應)D.CH3COOH+CH3CH2OHeq\o(,\s\up7(濃H2SO4),\s\do6(△))CH3COOCH2CH3+H2O(取代反應)【答案】C【解析】A項,在催化劑作用下,乙炔與氯化氫在共熱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氯乙烯,故A正確;B項,2—溴乙烷在氫氧化鉀醇溶液中共熱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丙烯、溴化鉀和水,故B正確;C項,在催化劑作用下,乙醇與氧氣共熱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乙醛和水,故C錯誤;D項,在濃硫酸作用下,乙酸和乙醇共熱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故D正確;故選C。2.(2021?天津卷,8)最理想的“原子經濟性反應”是指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的反應。下列屬于最理想的“原子經濟性反應”的是()A.用電石與水制備乙炔的反應B.用溴乙烷與NaOH的乙醇溶液共熱制備乙烯的反應C.用苯酚稀溶液與飽和溴水制備2,4,6-三溴苯酚的反應D.用乙烯與氧氣在Ag催化下制備環(huán)氧乙烷()的反應【答案】D【解析】A項,用電石與水制備乙炔,還生成了氫氧化鈣,原子沒有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不屬于最理想的“原子經濟性反應”,故A錯誤;B項,用溴乙烷與NaOH的乙醇溶液共熱制備乙烯,還生成了水和溴化鈉,原子沒有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不屬于最理想的“原子經濟性反應”,故B錯誤;C項,用苯酚稀溶液與飽和溴水制備2,4,6-三溴苯酚,還生成了溴化氫,原子沒有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不屬于最理想的“原子經濟性反應”,故C錯誤;D項,用乙烯與氧氣在Ag催化下制備環(huán)氧乙烷(),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屬于最理想的“原子經濟性反應”,故D正確;故選D。3.(2021?海南選擇性考試,4)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天然橡膠的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 B.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乙烯可用作水果催熟劑 D.苯酚可用作消毒劑【答案】A【解析】A項,天然橡膠的主要成分聚異戊二烯,故A錯誤;B項,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B正確;C項,乙烯具有植物生成調節(jié)作用,可以用作水果催熟劑,故C正確;D項,苯酚能使蛋白質的變性、具有消毒防腐作用,低濃度時可用作殺菌消毒劑,D正確;故選A。4.(2019?浙江4月,16)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苯和氯氣生成C6H6Cl6的反應是取代反應B.乙烯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的產物是CH2CH2Br2C.等物質的量的甲烷與氯氣反應的產物是CH3ClD.硫酸作催化劑,CH3CO18OCH2CH3水解所得乙醇分子中有18O【答案】D【解析】A項,苯和氯氣生成農藥六六六,其反應方程式為,反應類型是加成反應,錯誤;B項,乙烯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的產物是CH2BrCH2Br,錯誤;C項,甲烷和氯氣反應為連續(xù)反應,甲烷和氯氣生成CH3Cl和HCl,接著CH3Cl和氯氣生成CH2Cl2和HCl,之后生成CHCl3和CCl4,,因而產物除了4種有機物,還有HCl,錯誤;D項,酯類水解斷裂C-18O單鍵,該18O原子結合水中H,即生成乙醇H18OCH2CH3,因而,正確。5.(2016·全國I卷,9)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2-甲基丁烷也稱異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屬于加成反應C.C4H9Cl有3種同分異構體D.油脂和蛋白質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A項,2-甲基丁烷也稱異戊烷,錯誤;B項,乙烯與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醇,正確;C項,C4H9Cl有4種同分異構體,錯誤;D項,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錯誤。6.(2015·海南卷,9)下列反應不屬于取代反應的是()A.淀粉水解制葡萄糖B.石油裂解制丙烯C.乙醇與乙酸反應制乙酸乙酯D.油脂與濃NaOH反應制高級脂肪酸鈉【答案】B【解析】淀粉發(fā)生水解反應產生葡萄糖,該反應是取代反應;石油裂解制丙烯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不是取代反應;乙醇與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該反應是取代反應;油脂與濃NaOH發(fā)生皂化反應生成高級脂肪酸鈉和甘油,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