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語言文字應用專題02句式表達效果(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語言文字應用專題02句式表達效果(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語言文字應用專題02句式表達效果(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語言文字應用專題02句式表達效果(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語言文字應用專題02句式表達效果(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語言文字應用專題02句式表達效果(含答案)

語言文字應用專題02:句式表達效果

(解析版)

考點解析:

高考語言表達題,是高考語文試題考察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歷來是廣闊備考者關注的熱點,近年來高考命題一直堅持著“邁小步,不停步,穩(wěn)步前進"的命題思路。縱觀2023年的各套試題,可以看出高考語言表達題的如下命題趨勢:

1、題型穩(wěn)中有變,知識涵蓋面廣。

2、考察側重思維,內容與時俱進。

3、涉及語言應用及操作,賞評才能考察日益加強。

“賞評題”首次在2023年湖南卷亮相后,2023年現身湖南、安徽等地高考卷,2023年全部試卷中涉及賞評性質的試題多達17題,充分說明了該題型的強大生命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題型是湖南卷中的“文章賞析”,2023年高考安徽卷(某校擬制作安徽名人宣傳櫥窗,同學們已搜集到以下材料。請你據此寫一段陶行知簡介,再就人物言行、品質或奉獻的某一點進展評價)、湖北卷第21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分別刻畫了林沖和杜十娘兩個人物形象。請各用一個單句對這兩個人物形象做簡要概括。要求對形象理解正確,表達簡明通順。每句不超過25字)的人物評價。

必備知識:

高考卷中雖然只有考到「對偶」和「擬人」兩種修辭手法,但我們做模擬題發(fā)現也有其他修辭手法的出現。通過我收集的模擬題發(fā)現,只有考到這以下6種修辭手法,分別是:比喻,擬人,排比,對偶,比興,設問。下面我將給你總結答題要點/模板。

答題要點

觀察題干,可以發(fā)現其實有兩個設問,1是構成,2是表達效果,所以必須分為兩個方面作答(最好在答案前寫清楚)

「特殊」比興:首先要了解比興是什么:借助其他事物為開端,從而引出自己要表達,贊頌的內容。其中“比”是比喻,“興"是寄托,所以答構成時要分成“比”和“興"兩個方面作答。

表達效果里的套話也是十分重要的,不會概括的同學只要背誦起來無腦往里懟就行,下面也會給大家總結套話。

答題模板

①比喻:㈠構成:本體是“……”,喻體是“……”,比喻詞是“……”。把“……"比作“……”(前面的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一般在只考比喻這一修辭手法時需要寫如果考的是比喻和擬人兩個修辭手法就可以不用寫,避免答案冗長。)㈡表達效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原文內容),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㈢套話: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富有很強的想象力。

②擬人:㈠構成:把“……”當作人來寫,“……"(原文內容)賦予了“……”以人的……(動作,情態(tài)等)㈡表達效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原文內容),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㈢套話:用擬人手法寫無生命的東西,使無生命的東西活起來(視情況而答);有感染力。

③比興:㈠構成:“比”:以“……"來比“……”?!芭d":以“……”引出“……"。(都是原文內容)㈡表達效果: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原文內容或思想情感)。

④排比:㈠構成:⒈結構相似⒉語義相關⒊含義類似。只需要答“……"和“……”相似/相關/類似即可㈡表達效果:突出強調“……"(原文內容),表達了“……”(思想情感)。㈢套話:語氣連貫,節(jié)奏感強,層層遞進,增強氣勢。

⑤對偶:㈠構成:⒈意義相對⒉結構相對。只需要答“……"和“……”相對即可。㈡表達效果:突出了“……"(原文內容),表達了“……”(思想情感)。㈢套話:感染力強,給人以意境美;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

⑥設問:㈠構成:問句是“……”,答句是“……”(原文內容),自問自答。㈡表達效果:突出強調“……"(原文內容),引發(fā)讀者思考/引人注意,使文章行文活潑靈動。㈢套話:承接上文,引起下文,順應文脈,引起讀者閱讀興趣。

注意事項:

在高中語文學習中,掌握和運用詞語、熟語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它不僅關系到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也直接影響我們的寫作水平。以下是我對如何答題的一些思考和建議:

1.詞語的理解:我們首先需要對詞語有個深入的理解,這涉及到詞義、詞性、詞的用法等多個方面。我們應該盡可能多地閱讀各種類型的文獻,以便擴大我們的詞匯量。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探索詞語的深層含義,了解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使用。

2.熟語的理解:熟語是漢語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富含了深厚的文化內涵。我們需要了解熟語的來源和含義,理解熟語在不同語境中的使用。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熟語的書面語和口語的用法區(qū)別。

3.詞語、熟語的運用:掌握了詞語、熟語的理解后,我們需要進一步提高其運用能力。我們應該積極嘗試在寫作中使用新學的詞語和熟語,以便提高我們的表達能力。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詞語、熟語的運用要恰當,不能過分追求生僻詞語,忽視了句子的通順和易讀性。

4.詞語、熟語的搭配:在使用詞語、熟語時,我們還需要注意其搭配問題。我們應該盡量遵守搭配習慣,避免使用不合適的詞語搭配。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學習和模仿優(yōu)秀的文獻,來提高我們的詞語搭配能力。

5.詞語、熟語的創(chuàng)新:在掌握了基本的詞語、熟語使用規(guī)則后,我們還可以嘗試進行一些創(chuàng)新。例如,我們可以嘗試使用一些新的詞語搭配,或者在特定的語境中創(chuàng)造一些新的表達方式。這樣可以使我們的語言更加生動和有趣。

總的來說,詞語、熟語的使用是一個需要我們全面運用語文知識的任務。在完成這個任務時,我們不僅需要理解和掌握詞語、熟語的基本規(guī)則和結構,也需要有足夠的詞匯量和對語境的理解能力。而這些都是我們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需要不斷積累和提高的。同時,我們也需要不斷嘗試和創(chuàng)新,以便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感。

專項訓練:

一、(2023·全國·統考高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郭老頭、耿老頭,倆老頭,這兩個老頭,從前面看,像五十歲;從后面看,像三十歲,他們今年都已經做過七十整壽了,身體真好!郭老頭能吃飯,斤半烙餅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點汁,幾口就下去了。他這輩子沒有牙疼過。耿老頭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銷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錢,售貨員找了錢給他,他亮著個空碗:“酒呢?”售貨員有點憂傷:記得是打給他了呀!——售貨員低頭數錢的功夫,二兩酒已經進了他的肚了,倆老頭非?!耙?——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愛干凈愛整齊的意思,不論什么時候,上唇的胡子平嶄烏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渾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領子是領子,一個紐扣也不短。倆老頭還都愛穿靸鞋,斜十字實納幫,皮梁、蕩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齋買的。這種鞋過去是專門賣給抬轎的轎夫穿的,后來拉包月車的車夫也愛穿,抱腳,精神!

倆老頭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年下辦年貨,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廟廟會,一起去;開會,一起到場;送人情出份子,一起進門。生產隊有事找他們,隊長總是說:“去!找找倆老頭!"倆老頭”不是“兩個老頭"的意思,是說他們特別親密的關系。類似“哥倆”、“姐倆”,按說應該叫他們“老頭倆”,不過沒有這么說話的,所以人們只能叫他們“倆老頭"。

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如改成:“年下辦年貨、四月十八奶奶廟廟會、開會、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闭Z義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答案】1.①原句使用排比和反復修辭,原句四句結構相似,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并且“一起"共出現四次,更能突出倆人關系密切,形影不離;改句沒有排比、反復修辭,不能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

②原句為短句,改句是長單句,原句使用短句更符合整個文段口語化的特點。

③原句使用“到場”“進門"這樣的動詞,讓描寫更細膩,更有畫面感;改句只用“去”則沒有這種效果。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的能力。

從修辭角度分析,原句“年下辦年貨,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廟廟會,一起去;開會,一起到場;送人情出份子,一起進門"使用了排比修辭;“一起”反復出現四次,運用反復修辭。改句沒有運用修辭,原句的排比和反復修辭使描寫的性語句起到了突出強調的作用,突出強調了倆老頭關系密切,形影不離。

從句式和語體色彩分析,結合“郭老頭、耿老頭,倆老頭"攥在手里”“幾口就下去了"等語言特點來看,整個文段運用的是口語化的語言。劃線句原文為短句,改句為長單句,短句屬于口語的一種特點,這與整個文段短句化的口語特點相符,而改句為一般的長單句,與整個文段的語體不協調。

從用詞角度分析,原句比改句多使用了“到場”“進門"這樣的動詞,動詞的加入,讓描寫性語言更生動,生動地描寫了倆老頭一起來開會,一起去送人情出份子的事件,讓語言更有畫面感。改句沒有使用這樣生動的動詞,因此沒有這樣的效果。

二、(2022·全國·統考高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這小城并不怎樣繁華,只有兩條大街,一條從南到北,一條從東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華。十字街上有金銀首飾店、布莊、油鹽店、茶莊、藥店,也有拔牙的洋醫(yī)生。

這小城里面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在埋著我的祖父。

我生的時候,祖父已經六十多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了。我還沒有長到二十歲,祖父就七八十歲了。祖父一過八十,祖父就死了。

從前那后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

那園里的蝴蝶,螞蚱,蜻蜓,也許還是年年仍舊,也許現在完全荒涼了。

小黃瓜,大倭瓜,也許還是年年的種著,也許現在根本沒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還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間的太陽是不是還照著那大向日葵,那黃昏時候的紅霞是不是還會一會兒工夫變出來一匹馬來,一會兒工夫變出來一匹狗來,那么變著。

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除了比擬以外還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結合原文分析其表達效果。

【答案】

2.排比。

①使內容豐富:以三個結構為“那……是不是還……”的句子,用細膩的筆觸從不同角度一一展現“我"對園中各種美好景物的回憶。

②增強語勢:三個結構相似的句子排列連用,有力地抒發(fā)了“我”對曾經的樂園的無限懷念和一切美好終將逝去的惆悵。

【解析】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修辭手法以及表達效果的能力。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還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間的太陽是不是還照著那大向日葵,那黃昏時候的紅霞是不是還會一會兒工夫變出來一匹馬來……"中使用了排比,使內容豐富,露珠、太陽、紅霞,隨著時間的變化景物變化,多角度多側面聯想想象:

以三個結構為“那……是不是還……”的句子,整齊對稱,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音韻和諧,用細膩的筆觸從不同視角一一展現“我"對園中各種美好景物的回憶,極富感染力,排比修辭增強語勢。

三個結構相似的句子排列連用,以時間為序,從早晨到午間,最后到黃昏時候,分別對應三個意象,抓住了景物特點,具有景物定格的效果,用特寫鏡頭有力地抒發(fā)了“我”對曾經的樂園的無限懷念,“變著”,寄寓了一切美好終將逝去的惆悵。。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我就在無定河旁邊,聽它日日夜夜的歌唱。據說,河走到哪里,它泛出的光澤,足以照耀你一生的歲月。年過,立春。鹼畔底下只是一條小河,從石縫里流出來,溫和、平靜,但清冽。河水像一條細小的長蛇,冬季過后褪去冰層,亮出清澈見底的汩汩流水,像人體上的一根動脈血管,蠕動著,跳躍著,歡呼著。每個季節(jié)不會一樣,只有在春天,它才能有足夠的力量,流出很遠很遠,都是漫長地跋涉……

小河與另一條河交匯后,無論是保持清澈還是混濁,都不影響大河的澎湃洶涌。無定河吸納了千河萬溪,哪怕一滴水珠,從不厭倦地改變著自己最初的樣子,成為黃土高原上生命的象征。春風吹過,土地需要人去耕耘,我夢中的莊稼長勢正好,出土的聲音,拔節(jié)的聲音,抽穗的聲音,成熟的聲音,多么壯觀啊!

這年的春天,我看著無定河冰面融化,冰凌堆疊著緩緩前行。春天,是個源頭。一個人要找到歸宿,還要經歷多少次的儀式。與無定河一樣,提煉、重構、流光溢彩地走向壯闊……

3.下列句子中畫橫線部分與文中畫橫線部分的語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蘇州園林據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圣陶《蘇州園林》

B.這據說是“征服中國的唯一方法”……不愧為日本帝國主義的軍師?!斞浮冻鲑u靈魂的秘訣》

C.據說,時間是最好的醫(yī)師,能慢慢治好了一切苦痛。對于瑞豐,這是有特效的……——老舍《四世同堂》

D.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zhèn),據說這里是觀潮最好的地方?!w宗成《觀潮》

4.文中第一段“蠕動著,跳躍著,歡呼著"如改成“蠕動,跳躍,歡呼”,語義基本相同,但原句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5.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中的三個逗號不能改成頓號,請簡要分析。

C

①原句采用“……著"的相同句式,音韻和諧,句式更整齊,感情更強烈。②“著”表示動作正在進行,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春季河流的生命力。

①逗號使停頓延長,起強調作用,舒緩了語氣。②逗號更能表現莊稼從播種到成熟的過程。③頓號停頓時間短,語氣短促,表現力不強。

【解析】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語句含義的能力。

句中畫橫線句子闡明哲理,啟發(fā)思考。

A.表示推測、不確定,體現說明的嚴謹性。

B.表示諷刺、輕蔑的感情,強化了情感。

C.闡明哲理,啟發(fā)思考。

D.表示普遍認可的說法,增強可信度。

故選C。

4.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

原句都采用“……著"的相同句式,音韻和諧。而原句中“動”“躍"呼”從音節(jié)上不能押韻,所以原句音韻更和諧。而從句式上看,原句采用相同的句式,句式更整齊,表達的感情更強烈。

改句中“蠕動"跳躍”“歡呼"只是三個簡單的動詞,而原句中“著”表示動作正在進行,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春季河流的生命力。

5.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這幾處并列列舉了四種聲音,這四種聲音實際上代表了莊稼從播種到成熟的過程。頓號和逗號都可以表示并列,但是逗號停頓的時間更長一些,停頓的延長,能夠起到強調的作用,強調了莊稼生長的每個過程,并且起到了舒緩語氣的作用。頓號停頓的時間要比頓號短一些,語氣短促的話,表現力不強。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第二天,林先生的鋪子里新換過一番布置。將近一星期不曾露臉的東洋貨又都擺在最惹眼的地位了。林先生又摹仿上海大商店的辦法,寫了許多“大廉價照碼九折"的紅綠紙條,貼在玻璃窗上。這天是陰歷臘月二十三,正是鄉(xiāng)鎮(zhèn)上洋廣貨店的“旺月”。不但林先生的額外支出“四百元"指望在這時候撈回來,就是林小姐的新衣服也靠托在這幾天的生意好。

七八人一隊的鄉(xiāng)下人走到林先生的鋪面前,其中有一位年青的居然上前一步,歪著頭看那些掛著的洋傘。一個伙計已經取下了兩三把洋傘,立刻撐開了一把,熱辣辣地塞到那年青鄉(xiāng)下人的手里,振起精神,使出夸賣的本領來:

“小當家,你看!洋緞面子,實心骨子,晴天,落雨,耐用好看!九角洋錢一頂,再便宜沒有了!……那邊是一只洋一頂,貨色還沒有這等好呢,你比一比就明白?!?/p>

那年青的鄉(xiāng)下人拿著傘,沒有主意似地張大了嘴巴。他回過頭去望著一位五十多歲的老頭子,又把手里的傘顛了一頗,似乎說:“買一把罷?"老頭子卻老大著急地吆喝道:

“阿大!你昏了,想買傘!一船硬柴,一古腦兒只賣了三塊多錢,你娘等著量米回去吃,哪有錢來買傘!”

6.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例句中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這天是陰歷臘月二十三,正是鄉(xiāng)鎮(zhèn)上洋廣貨店的“旺月"。

A.俗話說“梧桐一葉落,天下皆知秋”,人們往往在梧桐葉落間感受著秋天的來臨。

B.需要大家格外注意的是,這里所謂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C.父親凡事認真,他的認真勁兒,在賣糖葫蘆的人中出了名,人稱“小辮兒糖四”。

D.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是在成功道路上這種投機取巧的“聰明"萬萬要不得。

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與以下兩句,都有“老頭子”一詞,說說各自蘊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1)“我只希望老頭子身體好好的,孫子學業(yè)進步,再找個好一點的工作。"王奶奶的愿望:是這么樸素。

老人堅持替去世的兒子還賬,有人說:“人死賬爛。錢是你兒子借的,人都不在了,你個老頭子認啥賬啊?”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寫成“面兒是洋緞的,骨子是實心的,不管是晴天還是落雨都能用,而且耐用好看”,原句和改句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C

7.原文中的“老頭子”是客觀的稱呼,蘊含的是客觀情感;

句子(1)蘊含著妻子對丈夫的親昵和愛;

句子(2)蘊含著對老人的不解和心疼。

8.①原句比改句表達更簡潔,講起來語速更快,更符合伙計急于推銷貨品的心理;

②原句獨詞成句,比改句的主謂句能更鮮明地凸顯出洋傘的特點。

【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原句中的引號表示特定稱謂。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突出強調。

C.表示特定稱謂。

D.表示反語諷刺。

故選C。

7.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的能力。

原文中的“老頭子"是對年老男子的客觀的稱呼,蘊含的是客觀情感;

句子(1)中的“老頭子”是王奶奶對老年丈夫的愛稱,蘊含著妻子對丈夫的親昵和愛;

句子(2)中的“老頭子"是對“去世的兒子”的父親的稱呼,蘊含著對老人的這種還債行為不解和心疼。

8.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語句表達效果的能力。

①原句“洋緞面子,實心骨子,晴天,落雨,耐用好看"是短語構成,比改句表達更簡潔,更清晰,短語講起來語速更快,更符合“一個伙計已經取下了兩三把洋傘,立刻撐開了一把,熱辣辣地塞到那年青鄉(xiāng)下人的手里”他這種急于推銷貨品的心理;

②原句“洋緞面子,實心骨子,晴天,落雨,耐用好看"獨詞成句,結構簡單,準確表述了洋傘的特點,更易于理解,比改句的主謂句更鮮明地凸顯出洋傘的特點。

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要想領略北平的美。站在紫禁城的午門上面,瞭望一下四野也就成了。

外城天壇的祈年殿擋住你東南的視線。繁華平廣的前門大街就從正陽門開始,筆直向南。往西南望去,有一片阡陌,(①),便是過往詩人憑吊的陶然亭。從西到北,遠處是綿延的西山,近處是白塔兩座,遙遙承住晴空。正北有崇禎皇帝殉難的景山。東邊似乎沒有什么特別觸目的建筑,但是那些樹,你分不清它們是道貌岸然的松柏,還是搖曳多姿的柳槐,你也辨不出它們的歲月粗細。家家有樹為蔭,而綠海油然,三海和護城河的水色浮光,倒像或太或小的畫舫了。

替代夏天的綠樹,有冬天的白雪。

灰色的是北平的風沙。它給你帶來漠北的呼吸,駱駝的鈴鐺,掙扎的提示。塵土讓你回到現實,(②)。聽聽那些胡同的名字!恐怖的有鬼門關,可笑的有羊尾巴胡同,浪漫的有百花深處。

9.下列選項中的成語和文中畫橫線處的成語“道貌岸然”,詞語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老氣橫秋的山羊B.妙語連珠的鸚鵡

C.趾高氣揚的白鸻D.風馳電掣的駿馬

10.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A.①中間峙立著一座館閣②胡同卻是一部傳奇

B.①中間峙立著一座館閣②胡同卻是一段歷史

C.①一座館閣峙立在中間②胡同卻是一部傳奇

D.①一座館閣峙立在中間②胡同卻是一段歷史

1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分別寫成“歲月長短"漠北的氣息”,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

D10.A

11.①用“粗細"可以引人聯想到樹木的外觀、形態(tài),更具畫面感;而用“長短”只能表示歲月的長短,缺乏豐富的意蘊。

②“呼吸"是動態(tài)的,用“呼吸”能表現“漠北"的動感和生命力;而用“氣息”只能表達出靜態(tài)的結果,缺乏生動形象性。

【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詞語表達效果的能力。

“道貌岸然":神態(tài)莊重嚴肅,裝作一本正經的樣子。從語境“道貌岸然的松柏”可知,“道貌岸然"使用了擬人的修辭,讓松柏有了人的情態(tài)特征。

A.“老氣橫秋”:形容老練而自負的神態(tài),現在常形容青年人暮氣沉沉,沒有朝氣或老年人自高自大,擺老資格。從語境“老氣橫秋的山羊"可知,“老氣橫秋”使用了擬人的修辭,讓山羊有了人的情態(tài)特征。

B.“妙語連珠":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從語境“妙語連珠的鸚鵡”可知,“妙語連珠"使用了擬人的修辭,讓鸚鵡有了人的行為特征。

C.“趾高氣揚”:走路時腳抬得很高,神氣十足;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從語境“趾高氣揚的白鸻"可知,“趾高氣揚”使用了擬人的修辭,讓白鸻有了人的情態(tài)特征。

D.“風馳電掣":形容速度極快,像刮風閃電一樣。從語境“風馳電掣的駿馬”可知,“風馳電掣"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把駿馬的飛馳比作像疾風和閃電一樣快。

故選D。

10.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語句復位的能力。

結合前文“往西南望去,有一片阡陌”可知,觀察點是“阡陌”,而“中間峙立著一座館閣”之前省略了“阡陌”,用其銜接更恰當,可以排除CD;

結合前后文“塵土讓你回到現實”“聽聽那些胡同的名字!恐怖的有鬼門關……"可知,此處陳述“胡同”的特征與前文“現實"相對,要填“傳奇”更能表現胡同的名字的不尋常,可以排除B。

故選A。

11.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詞語表達效果的能力。

“粗細":粗細的程度,粗糙和精細的程度。用“粗細”可以擴展讀者想象的空間,讓人聯想想象到樹木的外觀、形態(tài)等,更具畫面感,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伴L短":用只能客觀陳述歲月的長短,缺乏豐富的意蘊。

“呼吸”:指機體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氣體交換的過程?!昂粑?是動態(tài)的,用“呼吸”能生動形象地表現“漠北"的動感和生命力,能引發(fā)讀者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讓人回味無窮。“氣息”:呼吸時出入的氣。“氣息"只能表達出靜態(tài)的結果,缺乏生動形象性,也缺乏豐富的意蘊。

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人活著總要對得起這一天三頓飯,而我只會畫畫和寫點東西。

對我來說,寫東西是比較快活的,快活的基礎是好多朋友喜歡看我寫的東西。至于畫畫,我的朋友也喜歡,但畫畫更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賣錢,賣了錢可以請朋友吃飯,可以玩,但畫畫沒有寫文章那么讓我開心。我的每一張畫都是帶著遺憾完成的。畫完一張畫,發(fā)現問題了,告訴自己下張要注意,但到了下張畫,又有其他遺憾,所以畫畫是一輩子在遺憾的過程。

但我對文學是比較認真的。我寫文章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檢查,有時一小段話要改好幾遍。我膽子小,因為這里的前輩很多,不能不小心。過去,我很害怕表叔沈從文先生,他看我的文章一定要改很多,改的甚至比我寫的還多。他不像我,我是鹽,他是棉花,如果歷史是雨的話,他將越來越重,而我將越來越輕。我是經不起歷史淋浴的,因為我太貪玩而又不太用功。

我的生活很簡單,我的手指頭從來沒有碰過電腦。有人問我電器方面懂得什么,我說手電筒——除了手電筒,別的我都是外行。

唉,世界長大了,我也老了。

12.下列句子中的“那么”與文中加點的“那么”,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但這些人必沒有到過鎮(zhèn)江、揚州,那兒的干絲比南京細得多,又從來不那么甜。

B.這樣做既然不行,那么你打算怎么辦呢?

C.因此改變了計劃,用文字代替色彩,來描寫見聞。那么工作了一年,自己方發(fā)現,文字所能表現的,也有個限度。

D.我已經快六十了,買下那么兩三所小房,吃房租,也夠咱一天吃兩頓白面的了。

1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如修改成:“我對現代的電器設備一概不懂?!闭Z義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A

①原文語句運用轉述問答的形式,②“手電筒"這個出乎讀者意料的答案,形成一種喜劇感,體現出作者的幽默風趣,③也表達出作者對簡單生活的追求。④改句僅為籠統的簡單陳述,達不到原句的表達效果。

【解析】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義的能力。

“那么”在文中是指示代詞,用來指示程度。

A.指示代詞,用來指示程度。

B.連詞,表示順著上文的意思,引出應有的結果。

C.用來指示方式。

D.放在數量詞前,表示估計數目。

故選A。

13.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效果的能力。

①原文“有人問我電器方面懂得什么,我說手電筒——除了手電筒,別的我都是外行”,先提出問題,然后自己回答,且并非直接引用原句,而是采用了轉述問答的形式;

②“有人問我電器方面懂得什么”,一般的思路肯定要圍繞“電器"去思考,而作者卻回答“手電筒”,這個出乎讀者意料的答案,形成一種喜劇感,體現出作者的幽默風趣;

③看來作者真的是對電器一竅不通,“除了手電筒,別的我都是外行”,表達出作者對簡單生活的追求。

④而改句“我對現代的電器設備一概不懂”僅為籠統的簡單陳述,達不到原句的表達效果。

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陶淵明是最能讓我內心平靜的詩人。讀他的詩,我甚至可以清晰地感覺到,我的心,像泉眼冒出泉水一樣,生出平靜。“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讀罷,便會自然而然地想,其實我也不需要那么多,“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陶淵明《和郭主簿二首·其一》),(1)有一間能讀書的小屋子,夏天綠樹蔭濃,每天與小鳥為伴就好了。

姜夔寫梅?!芭f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曾經多少次啊,月華輕撫梅樹,也輕撫我。夜色溫柔,笛聲如水。她在清寒中被笛聲喚醒,欣然起來陪伴我,為我折梅枝。年華流過去了,往昔恍如隔世。我老了,都忘了寫詞,也忘了梅花。只是突然奇怪,席上如何忽來一陣冷香?

姜夔不愧是“詞中老杜”,有杜甫“老去詩篇渾漫與"的謙和。他說,(2)自己老了,江郎才盡,再寫不出詞。(3)是梅花不答應,殷殷地將枝頭伸向他的身畔,將梅香傳到他的席上,非讓他起了詩興不可,非讓他寫詞不可。寫植物之性情,栩栩如生,又毫不費力,只一句“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親切有味,繾綣有情……

14.將文中第(3)處畫橫線的句子改成“是將枝頭伸向他的身畔、將梅香傳到他的席上的梅花不答應,讓他起了詩興,讓他寫詞”,句意不變,但原句表達效果更好,請說明理由。

15.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標示的停頓,有時很有表現力。文中前兩處畫橫線部分,請任選一處,分析其中的逗號是怎樣增強表現力的。

16.語言文字運用I和II中畫波浪線部分,都有“像”,說說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像固定電話。

(2)像泉眼冒出泉水一樣。

①原句都是短句,簡潔明快,生動活潑,與上文詞句對應,讀起來朗朗上口,而改句的前半部分是長單句,顯得頭重腳輕。②原句用“殷殷地”形容梅花,突顯了梅花想讓姜夔作詩詞的熱情。③原句用“非……不可"雙重否定表示肯定,加強了肯定效果,突顯了梅花讓姜夔作詩詞的堅定信念。

15.示例一:第(1)處,①兩個逗號從書房、綠蔭、鳥伴三個方面寫出了作者向往的陶淵明式的恬淡生活,②很自然地表達出作者淡泊的心態(tài)。

示例二:第(2)處,①兩個逗號構成了一種因果關系,表現出邏輯的嚴密性,因為“自己老了”“江郎才盡”,故“再寫不出詞”。②兩個逗號表達的是姜夔的謙虛之言,突顯了姜夔“謙和"的品格。

16.(1)①“像固定電話”中的“像"表列舉。②通過舉例,說明了“很多事物都有它的流行周期”這一觀點。

(2)①“像泉眼冒出泉水一樣"中的“像”是比喻詞。②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我的心"比喻成“泉眼冒出泉水”,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我"的心之平靜,強調了讀陶淵明的詩能讓“我”內心平靜這一觀點。

【解析】1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

原句“是梅花不答應,殷殷地將枝頭伸向他的身畔,將梅香傳到他的席上……"由一系列的短句構成,句式簡明活潑靈動,音韻和諧;而改句“是將枝頭伸向他的身畔、將梅香傳到他的席上的梅花不答應”使用長句,句子冗長笨重。

原句“梅花不答應,殷殷地將枝頭伸向他的身畔"使用“殷殷”這種疊音詞,表達梅花想讓姜夔作詩詞的熱情,賦予梅花人的感情;而改句則沒有這種描寫,語言直白。

原句“非讓他起了詩興不可,非讓他寫詞不可"使用雙重否定句,加強了肯定語氣,突出了梅花讓姜夔作詩詞的堅定信念。

15.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1)“有一間能讀書的小屋子,夏天綠樹蔭濃,每天與小鳥為伴就好了”三個并列分句之間用逗號停頓,從書房、綠蔭、鳥伴三個方面寫出了作者對陶淵明式的恬淡生活的向往,停頓自然,語言流暢。

(2)“自己老了,江郎才盡,再寫不出詞"三個分句之間是因果關系,中間用逗號停頓,增強了句子之間的邏輯性;內容上,“江郎才盡,再寫不出詞”只是姜夔的謙虛之語,中間自然停頓,突顯其“謙和"的品格。

1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含義的能力。

(1)“像固定電話”中的“像"表列舉,說明了“很多事物都有它的流行周期”這一觀點。

(2)“像泉眼冒出泉水一樣"中的“像”是比喻詞,本體是“我的心”,喻體是“泉眼冒出泉水”,表現“我"的心的平靜,凸顯出讀陶淵明的詩能夠讓“我”內心平靜。

七、閱讀下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