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河流地貌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1頁
4.1河流地貌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2頁
4.1河流地貌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3頁
4.1河流地貌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4頁
4.1河流地貌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見地貌類型人教版2019新課標第一冊第四章:地貌第1節(jié)三、河流地貌第四章第一節(jié)常見的地貌類型河流地貌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種侵蝕、堆積形態(tài)的總稱。河流侵蝕地貌河流堆積地貌概念:分類:1、河流地貌的概念、分類向河流源頭侵蝕,使河谷不斷延長向下侵蝕,使河谷不斷加深向河谷兩岸侵蝕,使河谷拓寬溯源侵蝕:下蝕:側(cè)蝕:二、河流地貌-侵蝕類型2、三種侵蝕類型溯源侵蝕河谷的

增加。河源背后的松散巖石被沖走。河源向

(后退/前進)長度后退下蝕河流把河床上的巖石沖走。下蝕使河谷

。加深側(cè)蝕側(cè)蝕使河谷

。河流把河道兩岸的巖石沖走。展寬流水侵蝕分類:溯源侵蝕、下蝕、側(cè)蝕巫峽典型溯源侵蝕:瀑布典型下蝕:峽谷典型側(cè)蝕:彎曲河道2、三種侵蝕類型河流分段:從源頭到河口分為上游、中游、下游段。二、河流地貌-河流分段3、河流分段山區(qū)或高原山前丘陵和平原平原地區(qū)上游位置:一般流經(jīng)山區(qū)或高原。地貌特點:河流侵蝕形成深而陡的V形河谷,河谷岸壁較陡,谷底狹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見巨大石塊和卵石。3、不同河段對應的河流侵蝕地貌河流V型河谷第四章第一節(jié)常見的地貌類型瀾滄江上游的“V”型河谷河流“V”型河谷的特征:①深度大②岸壁較陡③谷底下載④河床底部起伏不平⑤常見巨大石塊和卵石中下游位置:中游大多位于山區(qū)與平原交界的山前丘陵和平原地區(qū);下游多位于平原地區(qū)。地貌特點:河谷呈寬而淺的槽形。地勢低平,組成物質(zhì)顆粒較細3、不同河段對應的河流侵蝕地貌3、不同河段對應的河流侵蝕地貌河曲:在地勢平緩地區(qū),呈“S”形彎曲的河道。

在地勢平緩的河段,洪水泛濫時,河水可能沖斷河水的頸部,形成新的較平直的河道,使彎曲部分與河道分離,廢棄部分的河道形成牛軛湖。3、不同河段對應的河流侵蝕地貌河曲牛軛湖裁彎取直的影響:(利)改善航運條件;改善防洪條件;有利于污水的快速自凈。(弊)調(diào)節(jié)氣候減弱;生物多樣性減少;沿岸堆積地貌萎縮,土壤肥力下降;下游防洪壓力增大3、不同河段對應的河流侵蝕地貌流水侵蝕分類:溯源侵蝕、下蝕、側(cè)蝕3、不同河段對應的河流侵蝕地貌

形成原理:被河流搬運的物質(zhì),在河流流速減弱的情況下,會沉積下來,形成堆積(沉積)地貌。4、不同河段對應的河流沉積地貌河流堆積的類型:①在出山口—沖積平原(扇)4、不同河段對應的河流沉積地貌沖積平原二、河流地貌-上游-洪積沖積平原對農(nóng)業(yè)的影響:地下水豐富,土壤深厚肥沃,既不旱也不澇,是高產(chǎn)田所在地3、不同河段對應的河流地貌河流堆積的類型:②在河流中下游,河流流出山地,進入平原地區(qū),河谷呈現(xiàn)寬而淺的槽型,河谷兩岸一般發(fā)育為沖積平原。沖積平原4、不同河段對應的河流沉積地貌對農(nóng)業(yè)的影響:土壤肥沃,重要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基地。河流堆積的類型:③在河流入??凇侵揲L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4、不同河段對應的河流沉積地貌泥沙淤積,多發(fā)育三角洲。地勢低平,組成物質(zhì)顆粒較細河流分段:從源頭到河口分為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段。對應的河流地貌上游中下游河口段侵蝕堆積侵蝕堆積堆積“V”形谷沖積扇槽型河灣沖積平原三角洲5、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總結三、風沙地貌第四章第一節(jié)常見的地貌類型1、風沙地貌的含義和分布第四章第一節(jié)常見的地貌類型以風力為主形成的各種地貌統(tǒng)稱為風沙地貌。風沙地貌我國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我國風沙地貌的分布1、風力侵蝕地貌第四章第一節(jié)常見的地貌類型風力侵蝕地貌是由其挾帶的沙粒天長日久地沖擊和摩擦巖石所形成的,比如風蝕柱、風蝕蘑菇、雅丹地貌等等。沙丘風蝕蘑菇風蝕柱上部寬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狀“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泛指干燥地區(qū)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jīng)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壟脊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第四章第一節(jié)常見的地貌類型(1)固定沙丘:有些沙漠水分狀況較好,有些植被,能夠?qū)ι城鹌鸬焦潭ㄗ饔?,從而形成固定沙丘?)流動沙丘:在更為干旱的沙漠,沒有植被的固定,沙丘在風力作用下可以移動,從而形成流動沙丘(比如新月形沙丘)2、風力沉積地貌之:沙丘——沙丘的分類思考第四章第一節(jié)常見的地貌類型(1)觀察右圖,請問如何判斷沙丘的迎風坡和背風坡?第四章第一節(jié)常見的地貌類型迎風坡背風坡新月形沙丘風向判斷規(guī)律①俯視圖中,新月形沙丘凸出的方向是風吹來的方向(迎風坡)②緩坡方向是盛行風吹來的方向(迎風坡)3、風力沉積地貌之:沙丘——新月形沙丘盛行風向盛行風向盛行風向阿聯(lián)酋利瓦沙漠新月形沙丘沙丘鏈與盛行風向大致垂直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