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18-2019年東莞中學(xué)松山湖學(xué)校高一語文文言文閱
讀專項訓(xùn)練(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選經(jīng)典試題,有針對性的考點中的難點、重點、考點進行強化訓(xùn)練,力口強記憶。
第1題:
第2題:閱讀《游褒禪山記》選段,完成下列各題。(10分)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p>
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
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
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往往有得得,心得B、夫夷以近,則游者眾夷,平坦
C、非常之觀觀,景觀D、無物以相之相,相信
6、對選段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選文部分主要寫游山的心得,先寫游山洞的心得,再借仆碑抒發(fā)感慨,提出治學(xué)必
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
B.作者認為要觀賞到“非常之觀”,必須要有志向,要有能力毅力,還要有所憑借和
幫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C.作者對古人求思之深做了贊揚,但是古人沒有得出自己這樣深刻的結(jié)論,作者覺得
很遺憾。
D.作者認為只要盡了“吾志”,即使不能到達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的地方,也是沒
有什么指的后悔的。
7、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①其孰能譏之乎?(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第3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問題。
賈生傳
【清】侯方域
賈生名開宗,商丘人也。少落拓不羈,十四歲從其師學(xué)。師故儒者,喜繩墨。賈生慕
司馬相如之為人,學(xué)擊劍鼓琴,嗜遠游。師以弗類己,消之。賈生固謂:“我非儒,
奈何以儒者責(zé)我?”即日除弟子籍,更去與里中少年伍。間讀書為文詞,干謁當(dāng)世,
舉茂才第一;是時賈生年二十余,益負才。
陳騰鳳來校士,寓意郡太守,欲賈生充飾縣官,賈生臼:“我當(dāng)不日為卿相,何至謀
升斗!”卻不就。共郡人張渭等仿阮嗣宗縱飲六十日,白晝射箭,中夜擊鼓。宋俗上
元夜張燈飲酒。賈生率其徒,疾馳百余里,漏下三鼓抵睢陽。司馬氏者,睢陽巨族
也。張銀瓢,容酒數(shù)斗,約能勝飲者持瓢去。群少皆醉臥,窘甚。賈生忽叱咤登階,
舉瓢一飲,即擲瓢付奴持之,不通姓名,坐賓駭散。
久之,賈生貧益甚,盛夏,服短褐不完,過市,兒童隨笑之,賈生浩歌不輟。會太原
孫傳庭調(diào)商丘令,知賈生,下車引見,日往謁。為計費財,復(fù)田舍?
凡七應(yīng)舉不第,因大悟,盡焚其素所讀書,閉戶揣摩十余年,馳鷲于先達師說十余
年,最后而冥坐窮思,與侯方域、徐作肅往復(fù)辨論又幾十年,卒軌于正,天下以“純
儒”稱之。
既老,更追憶少游京洛,集所聞見述《帝都》《君德》《相術(shù)》三篇。已,買舟金陵,
泛吳越。與侯方鎮(zhèn)、方域為忘形之友,又自稱為“野鹿居士”。
侯方域日:“以余觀賈生,所謂羊質(zhì)①善變,然每變必趨上者耶?抑依隱曼世,所稱
大人先生②者歟?少年類邯鄲俠,而后乃大雅卓爾。嗚乎,彼終身守一,眾矣。倘非
其與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
(有刪改)
【注釋】①羊質(zhì):典出揚雄《法言》“羊質(zhì)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zhàn),忘其皮之虎
矣?!敝^徒具外表而無其質(zhì)。②大人先生:阮籍有《大人先生傳》,通過虛構(gòu)人物“大
人先生”,抨擊虛偽禮法。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師以弗類己,消之消:擔(dān)憂B.陳騰鳳來校
±校:考評
C.盡焚其素所讀書素:平時D.卒軌于
正軌:遵循,依照
8.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賈生“不羈”的一組是(3
分)()
①學(xué)擊劍鼓琴,嗜遠游②干謁當(dāng)世,舉茂才第一
③更去與里中少年伍④仿阮嗣宗縱飲六十日
⑤賈生浩歌不輟⑥閉戶揣摩十余年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9.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賈生年輕時就放浪形骸,十四歲從師學(xué)習(xí),與老師循規(guī)蹈矩的性格不合,于是離開
自己的老師,與村里的年輕人為伍。
B.賈生酒量過人,還因此贏得過一個銀瓢。他還在盛夏之時,穿著破舊的衣服,路過
集市放聲歌唱,全然不顧兒童的嘲笑。
C.賈生參加了七次科考都沒有結(jié)果,于是大徹大悟,遵循當(dāng)初老師教導(dǎo),潛心研究儒
學(xué)十余年,最終成為一個純粹的儒者。
D.作者認為賈生年輕時有俠客之風(fēng),后來卻成了學(xué)識淵博之士,與不知變通的人相
比,是一個依道行事、善于變化的人。
1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
語。
(1)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責(zé)我?(3分)
(2)我當(dāng)不日為卿相,何至謀升斗!(3分)
(3)會太原孫傳庭調(diào)商丘令,知賈生,下車引見,日往謁。(4分)
第4題:
第5題: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航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
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
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
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
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dāng)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蹦肆铗T皆
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
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表椡跄巳眨?/p>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被:遭受
B.騎能屬者百余人耳屬:跟隨
C.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罪:過錯
D.項王軍壁垓下壁:營壘
5.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項羽勇猛善戰(zhàn)的一組是()(3分)
①力拔山兮氣蓋世。②所當(dāng)者破,所擊者服。
③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④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⑤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⑥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
④⑤⑥D(zhuǎn).③④⑤
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項羽之所以烏江拒渡,是因為覺得沒有臉面見江東父老。
B.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安營扎寨,在劉邦及諸侯的軍營四面唱起楚歌,同時上演了一出
“霸王別姬”的悲劇。
C.為了證明“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項羽奮起神威,斬漢軍二將,殺數(shù)十百
人,瞋目一叱,使?jié)h軍騎將倒退數(shù)里。
D.垓下之圍渲染悲劇氣氛,烏江自刎精雕細刻神態(tài),都寫得活靈活現(xiàn),有形有
神。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2)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
第6題:文言文閱讀(16分)
圮(yi)上老人
良①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圮②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圮下,顧謂良
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
我!”良業(yè)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
所,復(fù)還,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與我會此?!绷家蚬种?,跪曰:
“諾?!蔽迦掌矫?,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后,何也?"去,曰:
“后五日早會?!蔽迦针u鳴,良往,父又先在,復(fù)怒曰:“后,何也?"去,曰:
“后五日復(fù)早來?!蔽迦眨家刮窗胪?。有頃,父亦來,喜曰:“當(dāng)如是?!背鲆痪?/p>
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
矣?!彼烊ィ瑹o他言,不復(fù)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
注釋:
(1).下邳(pi)圮(yi)上:下邳,地名,在今江蘇邳縣南;圮,橋。
(2).長跪:挺身跪著。
(3).里所:所即“許",一里左右。
(4).一編書:一冊書。古代文字書寫在竹簡上,用皮條或繩子編聯(lián)在一起,故叫
“編”。
(5).《太公兵法》:相傳為姜太公所作的兵書。
1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衣褐,至良所地方
B、顧謂良曰回頭看
C、后十年,興高興
D、怒日:與老人期約定
20.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良業(yè)為取履制美荷以為衣兮
B、無他言,不復(fù)見君既若見錄
C、良殊大驚,隨目之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D、良愕然,欲毆之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
2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10分)
A.父曰:“履我!”良業(yè)為取履,因長跪履之。(3分)
B、日:“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保?分)
C、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饞人間之,可謂窮矣(4分)
第7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19分)
方國珍,黃巖人。長身黑面,體白如瓠,力逐奔馬。世以販鹽浮海為業(yè)。元至
正八年,國珍殺怨家,遂與兄國璋、弟國瑛、國瑯亡入海,聚眾數(shù)千人,劫運艘,梗
海道。
太祖已取婺州,使主簿蔡元剛使慶元。國珍謀于其下曰:“江左號令嚴明,恐
不能與抗。況為我敵者,西有吳,南有閩。莫若姑示順從,藉為聲援以觀變。”眾以
為然。于是遣使奉書進黃金五十斤,白金百斤,文綺百匹。太祖復(fù)遣鎮(zhèn)撫孫養(yǎng)浩報
之。國珍請以溫、臺、慶元三郡獻,且遣次子關(guān)為質(zhì)。太祖卻其質(zhì),厚賜而遣之;復(fù)
使博士夏煜往,拜國珍福建行省平章事,弟國瑛參知政事,國般樞密分院僉事。國珍
名獻三郡,實陰持兩端。煜既至,乃詐稱疾,自言老不任職,惟受平章印誥而已。
太祖察其情,以書諭曰:“吾始以汝豪杰識時務(wù),故命汝專制一方。汝顧中懷
叵測,欲覘我虛實則遣侍子,欲卻我官爵則稱老病。夫智者轉(zhuǎn)敗為功,賢者因禍成
福,汝審圖之?!笔菚r國珍歲歲治海舟,為元漕張士誠粟十余萬石于京師,元累進國
珍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衢國公,分省慶元。國珍受之如故,特以甘言謝太祖,絕無內(nèi)
附意。及得所諭書,竟不省。
吳元年克杭州。國珍據(jù)境自如,遣間諜假貢獻名覘勝負,又數(shù)通好于擴廓帖木
兒及陳友定,圖為持角。太祖聞之怒,貽書數(shù)其十二罪,復(fù)責(zé)軍糧二十萬石。國珍集
眾議,郎中張本仁、左丞劉庸等皆言不可從。有丘楠者,獨爭曰:“彼所言均非公福
也。惟智可以決事,惟信可以守國,惟直可以用兵。公經(jīng)營浙東十余年矣,遷延猶
豫,計不早定,不可謂智。既許之降,抑又倍焉,不可謂信。”國珍不聽,惟日夜運
珍寶,治舟楫,為航海計。
九月,太祖已破平江,國珍乃遣子關(guān)奉表乞降。太祖覽而憐之,賜書曰:“今者窮蹙
無聊,情詞哀懇,吾當(dāng)以汝此誠為誠,不以前過為過,汝勿自疑?!彼齑賴淙氤?/p>
讓之曰若來得毋晚乎國珍頓首謝授廣西行省左丞食祿不之官數(shù)歲卒于京師。
選自《明史?列傳十一》有刪節(jié)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藉以觀變藉:憑借B.貽書數(shù)其十二
罪數(shù):數(shù)次
C.拜國珍福建行省平章事拜:授予D.既許之降,抑又倍焉倍:背
叛
11、對文中畫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遂促國珍入朝面/讓之曰/若來得毋晚乎/國珍頓首/謝授廣西行省左丞/食祿不之官/
數(shù)歲卒于京師
B.遂促國珍入/朝面讓之/日若來得毋晚乎/國珍頓首/謝授廣西行省左丞/食祿不之官/
數(shù)歲卒于京師
C.遂促國珍入朝/面讓之曰/若來得毋晚乎/國珍頓首謝/授廣西行省左丞/食祿不之官/
數(shù)歲/卒于京師
D.遂促國珍入朝/面讓之曰/若來得毋晚乎國珍/頓首謝授廣西行省/左丞食祿不之官/數(shù)
歲卒于京師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方國珍殺死仇家獲罪,他與兄弟方國璋、方國瑛、方國瑯一起逃亡到海上,
聚集數(shù)千部屬,開始搶劫過往船只。
B.方國珍能洞悉周邊形勢,江左難以對抗,吳、閩又構(gòu)成威脅,所以只能表面
順從,以此為契機來觀察形勢。
C.朱元璋不但沒有接受方國珍的人質(zhì),而且還給予厚賜送還人質(zhì),另授予方國
珍兄弟數(shù)人官職,想借此探聽他的虛實。
D.方國珍屢屢食言,朱元璋對其有怨恨,但還是赦免了他的罪過,并封賞他食
祿而不赴任的虛職,顯示出君王的器量。
13、把文中劃線的句子及教材中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煜既至,乃詐稱疾,自言老不任職,惟受平章印誥而已。(3分)
(2)汝顧中懷叵測,欲覘我虛實則遣侍子,欲卻我官爵則稱老病。(3分)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智;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4分)
第8題:(原創(chuàng))(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6—13題。
(一)“勸學(xué)”短文系列
晉平公問于師曠日:“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
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日:“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
學(xué),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xué),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
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選自西漢劉向《遜?建本》
任末年十四時,學(xué)無常師,負笈不遠險阻。每言:“人而不學(xué),則何以成?”或依林
木之下,編茅為庵,削荊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縷麻蒿以自照。觀
書有合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xué),更以凈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
視。臨終誡曰:“夫人好學(xué),雖死猶存;不學(xué)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選自王嘉(東晉)《拾遺記》
王冕置,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xué)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
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責(zé)蹊,父怒撻之。已而復(fù)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
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jié)摮?,坐佛膝上,?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
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選自宋濂(明)《王冕傳》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xué)猶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
無可問之事。賢于己者,疾之而不愿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于己者,
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人不足服矣,事無可疑焉。此惟師心自
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寧使學(xué)終不進,不欲虛以下人,此危
害人于心術(shù)者大,而蹈之者常十八九。
選自劉開(清)《問說》
6.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昧:冒昧
B.更以凈衣易之易:交換
C.狎之而不甘問焉狎:不敬重
D.執(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策:書簡
7.下列各選項中加點詞用法與例句加點詞用法一致的一項是()
例: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A.暗則縷麻蒿以自照B.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
C.于其身也,則恥師焉D.序八州而朝同列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人而不學(xué),則何以成或五十步而后止
B.不學(xué)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雖有槁暴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作師說以貽之
D.賢于己者,疾之而不愿問焉不拘于時
(二)
子楚,秦諸庶孽孫力質(zhì)于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
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乃往見子楚,說曰:“秦王老矣,安國君得為太子。竊
聞安國君愛幸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能立嫡嗣者獨華陽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
人,子又居中,不甚見幸,久質(zhì)諸侯。即大王薨,安國君立為王,則子毋幾得與長子
及諸子旦暮在前者爭為太子矣。"子楚曰:“然。為之奈何?”呂不韋曰:“子貧,
客于此,非有以奉獻于親及結(jié)賓客也。不韋雖貧,請以千金為子西游,事安國君及華
陽夫人,立子為嫡嗣。”子楚乃頓首曰:“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
呂不韋乃以五百金與子楚為進用結(jié)賓客而復(fù)以五百金買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而皆以
其物獻華陽夫人。因言子楚賢智,結(jié)諸侯賓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為天,日夜
泣思太子及夫人”。華陽夫人大喜,刻玉符,約以為嫡嗣。安國君及夫人因厚饋遺子
楚,而請呂不韋傅之,子楚以此名譽益盛于諸侯。
秦昭王五十年,子楚與呂不韋謀,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遂以得歸。
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國君立為王,子楚為太子。秦王立一年,薨,太子子楚
代立,是為莊襄王。莊襄王元年,以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洛陽十萬
戶。莊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
當(dāng)是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
傾。呂不韋以秦之強,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時諸侯多辯
±,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天下。呂不韋乃使其客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
二紀,二十余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
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選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注釋:①秦諸庶孽孫:秦國王室中不是正妻所生,而是姬妾所生的子孫。
9.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車乘進用不饒饒:富裕
B.不甚見幸見:被
C.而請呂不韋傅之傅:傳達
D.延諸侯游士賓客延:邀請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質(zhì)于諸侯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
矣
B.乃往見子楚今其知乃反不能及
C.而皆以其物獻華陽夫人斧斤以時入山林
D.因言子楚賢智蒙故業(yè),因遺策
11.文中畫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呂不韋乃以五百金/與子楚為進用結(jié)/賓客而復(fù)以五百金買奇物玩好/自奉而
西游秦/而皆以其物獻華陽夫人。
B.呂不韋乃以五百金與子楚/為進用結(jié)賓客/而復(fù)以五百金買奇物玩/好自奉而
西游秦/而皆以其物獻華陽夫人。
C.呂不韋乃以五百金與子楚/為進用/結(jié)賓客而復(fù)以五百金/買奇物玩好自奉而
西/游秦而皆以其物獻華陽夫人。
D.呂不韋乃以五百金與子楚/為進用/結(jié)賓客/而復(fù)以五百金買奇物玩好/自奉而
西游秦/而皆以其物獻華陽夫人。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子楚在諸侯國做人質(zhì)的時候,見到了作為商人的呂不韋,認為他是稀罕的寶
貨,值得重用。
B.呂不韋不惜重金讓子楚結(jié)交賓客,又用價值五百金的珍奇寶物獻與華夫人和
安國君,同時再進獻一些溢美之詞,使子楚獲得了華陽夫人和安國君的寵信。
C.秦昭王、安國君在位時間極短,莊襄王(子楚)也只在位三年,客觀上也使
得呂不韋迅速成為秦國的顯貴,被太子政尊為相國,號稱“仲父”。
D.為適應(yīng)新的局勢,呂不韋效法魏楚趙齊四公子的做法招賢納士,并主持門客
著書立說,懸賞千金求增刪一字,以此完善《呂氏春秋》。
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然。為之奈何?(3分)
(2)即大王薨,安國君立為王,則子毋幾得與長子及諸子旦暮在前者爭為太子矣。(3
分)
(3)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4分)
第9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題。
唐震字景賢,會稽人。少居鄉(xiāng),介然不茍交,有言其過者輒喜。既登第為小官,有權(quán)
貴以牒薦之者,震內(nèi)牒篋中,已而干政,震取牒還之,封題未啟,其人大愧。咸淳
中,由大理司直通判臨安府。時潛說友尹京,恃賈似道勢,甚驕蹇,政事一切無顧
讓。會府有具獄將置辟,震力辨其非,說友爭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議。六
年,江東大旱,擢知信州。震奏減綱運米①,蠲②其租賦,令坊置一吏,籍其戶,勸
富人分粟,使坊吏主給之。州有民傭童牧牛,童逸而牧舍火,其父訟傭者殺其子投火
中,民不勝掠,自誣服。震視牘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以詰其父,對如初,>
出其子示之,獄遂直。
……十一年二月,兵大至,都大提舉鄧益遁去,震盡出府中金錢,募有能出戰(zhàn)者賞
之。眾懼不能戰(zhàn),北兵登睥,眾遂潰。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請日:“事急矣,番
江門兵未合,亟出猶可免?!罢鹆R日:"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從爾言得不死,城
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左右不敢言,皆出。有頃,兵入,執(zhí)牘鋪案上,使震署
降,震擲筆于地,不屈,遂死之。
(《宋史?唐震傳》)
【注】①綱運米:指朝廷分批調(diào)運的米。②蠲:免除。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封題未啟啟:打開。
B.政事一切無顧讓顧讓:指顧念謙讓別人
C.令坊置一吏,籍其戶籍:登記。
D.民不勝掠,自誣服誣服:指誣告別人犯罪。
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有言其過者輒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B.有權(quán)貴以牒薦之者不賂者以賂者喪
C.會府有具獄將置辟會天大雨,道不通
D.我若從爾言得不死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13、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夠表現(xiàn)唐震正直忠誠品質(zhì)的一組是()
①震取牒還之,封題未啟②震力辨其非,說友爭之不得,上其事刑部
③江東大旱,擢知信州④震出其子示之,獄遂直
⑤使震署降,震擲筆于地
A.①②⑤B.①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④
14、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唐震年少居鄉(xiāng)能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了聞過則喜。中進士后做小官,但他決不靠某
權(quán)
貴的推薦升官。
B.唐震任臨官府官員,看到仗恃賈似道勢力的潛說友執(zhí)法上的錯誤,他敢于抵制,使
自
己的正確見解得到認可。
C.唐震主管信州,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救濟遭旱災(zāi)的百姓,他還能明察而求得實證,
平反了一屈打成招的冤案。
D.元兵大至,將帥鄧益逃跑,唐震就拿出自己全部金錢募人出戰(zhàn)。危難之際,他放棄
逃
生機會,在敵人面前,他決不投降而死。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共8分)
(1)震出其子示之,獄遂直。(3分)
(2)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從爾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5分)
第10題:閱讀下面文言文段,然后回答10一一14小題。
劉寵,字祖榮,東萊牟平人,齊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將閭,將閭少子封牟平
侯,子孫家焉。父丕,博學(xué),號為通儒。
寵少受父業(yè),以明經(jīng)舉孝廉,除東平陵令,以仁惠為吏民所愛。母疾,棄官去。百姓
將送塞道,車不得進,乃輕服遁歸。
后四遷為豫章太守,又三遷拜會稽太守。山民愿樸,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頗為官吏
所擾。寵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為將作大匠。山陰縣有五六老叟,龍眉
皓發(fā),自若邪山谷間出,人赍百錢以送寵。寵勞之曰:“父老何自苦?”對日:“山
谷鄙生,未嘗識郡朝。它守時吏發(fā)求民間,至夜不絕,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
府下車以來,狗不夜吠,民不見吏。年老遭值圣明,今聞當(dāng)見棄去。故自扶奉送,”
寵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為人選一大錢受之。
轉(zhuǎn)為宗正、大鴻臚。延熹四年,代黃瓊為司空,以陰霧愆陽免。頃之,拜將作大匠,
復(fù)為宗正。建寧元年,代王暢為司空,頻遷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①免,歸鄉(xiāng)
里。
寵前后歷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約省素,家無貨積。嘗出京師,欲息亭舍,亭吏止
之,曰:“整頓灑掃,以待劉公,不可得止?!睂櫉o言而去。時人稱其長者。以老病
卒于家。
(《后漢書?劉寵傳》)
注:①策,古時用于計算的小籌,常用于卜卦。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乃輕服遁歸遁:悄悄地走B.而準約省
素省:檢查
C.自明府下車以來下車:到任D.年老遭值圣
明值:遇到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子孫家焉且焉置土石
B.整頓灑掃,以待劉公作師說以貽之
C.齊悼惠王之后也策之不以其道
D.以老病卒于家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劉寵受民擁戴、嚴于自律的一組是()
(3分)
①百姓將送塞道,車不得進,乃輕服遁歸②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頗為官吏所
擾
③寵簡除煩苛,禁察非法④年老遭值圣明,今聞當(dāng)見棄去,故自扶奉送⑤頃
之,拜將作大匠,復(fù)為宗正⑥而準約省素,家無貨積
A.①④⑥B.②③④C.④⑤⑥D(zhuǎn).①②
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寵是齊悼惠王的后代,父親劉丕是一個很有學(xué)問的大儒。劉寵年輕時跟
隨父親學(xué)
習(xí),因精通經(jīng)學(xué)被舉為孝廉,后授東平陵縣令,因仁愛惠民受吏民愛戴。
B.劉寵任會稽太守時,去除煩瑣的規(guī)章制度,禁官擾民,郡中秩序井然,深受
老百姓歡迎愛戴。為表達感激之情,山陰縣有五六個眉毛頭發(fā)都花白了的老翁
送錢給他,盛情難卻,劉寵在各人的錢中挑了一枚大的接受了。
C.劉寵前后連任二郡太守,多次任卿相要官,但清廉樸素,家里沒有多少資
財。他曾經(jīng)從京師外出,想在亭舍休息,亭吏不認識他而把他拒之門外,劉寵
沒有說話就走了,時人稱他為長者。
D.劉寵治吏有道,愛民有方,政績突出,百姓擁護。卻因天氣陰氣超過了陽氣
和測算日食有誤先后兩次被免官,回到家鄉(xiāng)后,因郁郁不得志而病逝家
中。
1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百姓將送塞道,車不得進,乃輕服遁歸。
(2)它守時吏發(fā)求民間,至夜不絕。
第11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
上,為武置酒設(shè)樂。因謂武日:“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
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械陽宮,
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xùn)|后土,
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
而死。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
人,兩女一男,今復(fù)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
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
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fù)誰為乎?愿聽陵計,勿復(fù)有
云?!蔽湓唬骸拔涓缸油龉Φ拢詾楸菹滤删?,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
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鍍,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
死,無所恨,愿勿復(fù)再言?!?/p>
陵與武飲數(shù)日,復(fù)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
武,請畢今日之,酷,效死于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乎,義士!陵與衛(wèi)律
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霏衿,與武決去。
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扶輦下除除:殿階
B.劾大不敬劾:彈劾
C.信義安所見乎見:看見
D.何以過陵過:超過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久之,單于使人至海上②空自苦無人定地
B.①陵與武飲數(shù)日②因泣下沾衿,與武決
去。
C.①請畢今日之歡,效死王前②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王天
D.①為武置酒設(shè)樂,因謂武曰②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
1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明生,陵降,不敢求武B.皆為陛下所成就
C.惶恐飲藥而死D.且陛下春秋高
12.下列與文段相關(guān)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段敘述了故友李陵勸降蘇武的過程。李陵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飲酒敘
談之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是蘇武始終不為所動,表現(xiàn)出可貴的民族氣節(jié)。
B.“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
陵?”“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乎,義士!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
需衿,與武決去?!边@些語言描寫刻畫出叛將李陵的復(fù)雜心態(tài)。他那尚未泯滅的愛國
之情、羞惡之心在蘇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喚醒了,其內(nèi)心剖白真實感人。
C.“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達
對漢武帝動輒殺戮大臣的殘忍行為的不滿,也是《漢書》中少有的表現(xiàn)批判統(tǒng)治者的
進步思想傾向之處。
D.在《蘇武傳》中,衛(wèi)律和李陵都已投降匈奴而成為國家民族的罪人,他們和蘇武分
別屬于兩個敵對陣營。因此二人的勸降方式相同,蘇武的回答方式、措辭及態(tài)度也完
全一樣。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每小題2分)
①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shè)樂。
②臣事君,猶子事父也。
第12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題。(17分)
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yīng)。范增起,出,召項莊,謂
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
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
劍舞?!表椡踉唬骸爸Z?!表椙f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
得擊。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
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
門。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樊噲側(cè)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
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踞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
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一一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
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
切而啖之。項王日:“壯士!能復(fù)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
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日: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
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
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
應(yīng),曰:“坐?!狈畤垙牧甲W汈?,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
LBo
(節(jié)選自《鴻門宴》)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若屬皆且為所虜屬:下屬
B.目眥盡裂眥:眼眶
C.則與斗卮酒與:給
D.此亡秦之續(xù)耳續(xù):后繼者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樊噲側(cè)其盾以撞B.勞苦而功高如
此
吾其還也軻自知事不
就,倚柱而笑
C.欲誅有功之人D.竊為大王不取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11.翻譯下列語句。(8分)
⑴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4分)
譯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4分)
譯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對選文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范增多次向項羽使眼色,并舉起所佩帶的玉玦向項羽示意,目的是向項羽表明自
己的忠心。
B.范增老謀深算,富有遠見,認為如果不借此機會殺了劉邦,以后就會成為劉邦的
階下之囚。
C.項伯同項莊一起舞劍,并借機掩護劉邦,項羽對此不加制止,失去了一次殺死劉
邦的良機。
D.作者濃墨重彩地描寫了“樊噲闖帳”這一情節(jié),表現(xiàn)樊噲勇猛豪壯而粗中有細的性
格特點。
第13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旦
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
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己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
匿。
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
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
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毕嗳缛眨?/p>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鴛,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
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
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p>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
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1.下列劃線字詞類活用類型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
A.完璧歸趙B.寧許以負秦曲
C.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D.畢禮而歸之
2.下列全是表現(xiàn)藺相如寬宏大量、重友為國的一組句子是()
①相如聞,不肯與會②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
③相如引車避匿④藺相如固止之
⑤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⑥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②③④B.②⑤⑥C.①③⑥D(zhuǎn).④⑤⑥
3.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在“將相和”中,舍人的一番話從側(cè)面烘托了藺相如能忍能讓的性格,突出了他心
胸寬廣、以國家利益為重的精神。
B.廉頗認為自己作為將軍,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戰(zhàn)功,藺相如憑借個人的口才獲得趙王的
提拔,根本沒有立什么功勞。
C.藺相如本是宦官頭的舍人,心生嫉妒的廉頗就以此來挖苦攻擊藺相如,稱之為“賤
人”,表現(xiàn)出一種不平衡的心理。
D.藺相如對廉頗的謙讓之舉,引起了門客不滿,而他善于作比,委婉勸解,他的話傳至廉
頗耳中,深深地打動了廉頗。
第14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8—22題(共17分)
南康直節(jié)堂記①
[宋]蘇轍
南康太守聽事之東,有堂曰“直節(jié)”,朝請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
長短巨細若一,直如引繩,高三尋,而后枝葉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
莖;凜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長劍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為軍六曹吏所居,杉之
陰,府史之所蹲伏,而簿書之所填委,莫知貴也。君見而憐之,作堂而以“直節(jié)”命
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風(fēng)雨撓之,巖石軋之,然后委曲隨物,不能自
保。雖竹箭之良,松柏之堅,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
雪,而死能利棟宇者,與竹柏同,而以直過之。求之于人,蓋所謂不待文王而興者
耶?
徐君溫良泛愛,所居以循吏稱,不為嗷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觀其所說,而其
為人可得也?!对姟吩唬骸拔┢溆兄且运浦??!碧贸?,君以客飲于堂上??妥矶?/p>
日吾欲為曲為曲必屈曲可為乎吾欲為直為直必折直可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
柯布葉,安而不危乎?清風(fēng)吹衣,飛雪滿庭,顏色不變,君來燕嬉乎!封植灌溉,剪
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廬山之民,升堂見杉,懷思其人,其無己乎!”歌
闋而罷。
元豐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蘇轍記。
注:①蘇轍作此文時為元豐八年,他因蘇軾案牽連而遭貶已有五年,其時應(yīng)是仍
在筠州。筠州雖屬江南西路而南康屬江南東路,但二者相鄰,故與徐望圣有往來。
18.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岌然如揭太常之旗揭:高舉
B.觀其所說,而其為人可得也說:同“悅”
C.然后委曲隨物委曲:屈曲變彎
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特立:與眾不同
19.下列各組加點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府史之所蹲伏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B.惟杉能遂其性其皆出于此乎?
C.與竹柏同,而以直過之青出于藍而青于藍
D.而行不失于直不拘于時
20.下列對文意的敘述或文章的欣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聽事唐的東面種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樹,并在杉樹旁建造了一座
廳堂,命名為“直節(jié)堂”。
B.作者認為樹木剛生長時,沒有不直的,然而經(jīng)過風(fēng)吹雨打,或巖石的擠壓,往往不
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樹可以。
C.“直節(jié)”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對杉樹的“直節(jié)”作了由衷的贊美。巨杉之性即剛
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狀物,實則寫人。
D.文章寫堂而寫杉,寫杉而實寫徐望圣,借寫徐望圣又將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態(tài)度
抒發(fā)無遺,纖徐曲折,極盡含蓄之妙。
21.用“/”給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3分)
客醉而歌曰吾欲為曲為曲必屈曲可為乎吾欲為直為直必折直可
為乎
2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1)君見而憐之,作堂而以“直節(jié)”命焉。(2分)
(2)廬山之民,升堂見杉,懷思其人,其無已乎?。?分)
第15題:課外文言文閱讀(19分)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義人。仲甫少好學(xué),及長,能吏事,偉姿儀,器局沉厚。周
廣順中,郭崇掌親軍,署仲甫掌書記。顯德初,出鎮(zhèn)漕淵,仍署舊職。崇所親吏為廂
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訴陰識賊魁,即捕盜吏也,官不敢詰。仲甫請自捕逮,鞫之,
吏故稽其獄。仲甫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誣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為?”請易吏以雪冤
憤。崇悟,移鞫之,乃得實狀。
太祖受命,以崇為監(jiān)軍。陳思誨密奏崇有奸狀,上怒且疑,遣中使馳往驗之。未至,
崇憂懣失據(jù),謂賓佐日“茍主人不察,為之奈何?”皆愕相視。仲甫曰“皇帝膺運,公
首效節(jié),軍民處置,率循常度,且何以加辭?第遠偵使者,率僚屬盡郊迎禮,聽彼伺
察,久當(dāng)自辨矣?!背缛缙溲?。使者至,視崇無他意,還奏,上大喜,歸罪于思誨。
乾德五年,入拜右補闕,出知光州。州有橫河與城直,會霖潦暴疾,水溢潰廬舍。仲
甫集船數(shù)百艘,軍資民儲,皆賴以濟。六年,移知彭州。州卒誘營兵及諸屯戍,謀以
長春節(jié)宴集日為亂。屬春初,仲甫出城巡視,見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燒雍之。兇
黨疑謀泄,有自首者。禽百余人,盡斬之。先是州少種樹,暑無所休。仲甫課民栽柳
蔭行路,郡人德之,名為“補闕柳”。
太平興國初,遷起居舍人,奉使契丹。遼主問:“黨進必可如人?如進之比有幾?”仲
甫曰:“國家名將輩出,如進鷹犬材耳,何足道哉!”遼主欲留之,仲甫曰:“信以
成命,義不可留,有死而已?!斑|主競不能屈。使還,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既至,
奏免歲輸銅錢,罷榷酷,政尚寬簡,蜀人安之。八年,加右諫議大夫。時彭州盜賊連
結(jié)為害,詔捕未獲。仲甫誘令自縛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
淳化二年,出知陳州。代歸,會蜀有寇,以仲甫素著恩信,將令輿疾招撫,以疾未
行。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
(節(jié)選自《宋史?卷二六六》)
注:①黨進(927年?977年)北宋初年軍事將領(lǐng)。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軍資民儲,皆賴以濟濟:渡河
B.吏故稽其
獄稽:拖延
C.既至,奏免歲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工業(yè)打印貼標機和耗材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質(zhì)譜離子源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豪華型按摩浴缸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淋浴房產(chǎn)品回收與資源化利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專業(yè)醫(yī)院64排CT設(shè)備采購與影像質(zhì)量控制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景區(qū)墻面景觀照明合同標的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嬰幼兒專用奶粉生產(chǎn)加工合同2篇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平臺合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車車輛保險服務(wù)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車行業(yè)信息化建設(shè)合同11篇
- 保險專題課件教學(xué)課件
- 牛津上海版小學(xué)英語一年級上冊同步練習(xí)試題(全冊)
- 室上性心動過速-醫(yī)學(xué)課件
- 建設(shè)工程法規(guī)及相關(guān)知識試題附答案
- 中小學(xué)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標準
- 四年級上冊脫式計算400題及答案
-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xué)數(shù)學(xué)六年級下冊集體備課教學(xué)案全冊表格式
- 人教精通版三年級英語上冊各單元知識點匯總
- 教案:第三章 公共管理職能(《公共管理學(xué)》課程)
- 諾和關(guān)懷俱樂部對外介紹
- 保定市縣級地圖PPT可編輯矢量行政區(qū)劃(河北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