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教師資格考試初級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復習試題(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在實驗室進行化學實驗時,下列操作中,不安全的是:A.操作前仔細閱讀實驗方案并檢查儀器B.傾倒液體時,容器先接觸水槽,再緩緩傾倒C.觀察反應后,應快速關閉電源D.添加試劑時,應盡量避開病人2、下列關于常見物質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石油是一個混合物,主要成分為碳氫化合物B.食鹽是氯化鈉,是一種氧化劑C.細砂是硅酸鹽礦物,是一種化合物D.純凈水中不含有離子3、下列說法不符合科學事實的是A.甲烷和汽油都是可燃性氣體B.石油的分餾是化學變化C.液態(tài)化的天然氣是很好的能源D.泡沫滅火器可以用來撲滅一般的電器火災4、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的敘述,不符合周期律的一項是A.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B.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C.同一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D.同一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中電子層數(shù)逐漸增多5、下列分子式為C4H10的烷烴有()A、正丁烷和異丁烷B、丁烷和異戊烷C、庚烷和辛烷D、正戊烷和異戊烷6、關于pH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pH值越高,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越低B、pH值等于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C、pH值小于7的溶液顯酸性D、pH值的單位是十進制度數(shù)7、下列關于水銀的說法錯誤的是()A.水銀在常溫下是液體B.水銀的沸點較低C.水銀具有毒性D.水銀的化學符號為Fe8、在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A.2H2+O2→2H2OB.NaOH+HCl→NaCl+H2OC.CuO+H2→Cu+H2OD.CaCO3→CaO+CO29、下列各項中,在原子核內(nèi)的是()A、質子B、中子C、電子D、引力子10、下列物質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SO?)B、二氧化碳(CO?)C、一氧化碳(CO)D、臭氧(O?)11、下列哪種物質屬于堿性溶液?A.氫氧化鈣溶液B.氯化鈉溶液C.硫酸溶液D.硝酸鉀溶液12、在常溫常壓下,下列哪種氣體能形成干冰?A.二氧化碳B.氮氣C.氧氣D.氫氣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金屬氧化物大多呈堿性B.過量的oxidants會抑制某些金屬的腐蝕C.氧化與還原反應總是同時發(fā)生的金屬鹽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14、下列有關離子鍵的敘述,錯誤的是()A.形成離子鍵的原子間存在電荷吸引力B.離子鍵的強度取決于離子電荷的的大小和距離C.離子鍵的形成往往伴隨著能量的釋放D.離子化合物在熔點和沸點較高15.鈉與水反應的現(xiàn)象描述不包括哪一項?A.鈉浮在水面上B.鈉在空氣中被氧化C.鈉熔化并形成小球D.鈉燃燒產(chǎn)生白色火焰并放熱16.在制取氨氣并用排水法收集完成后,下列哪一步操作不應先于指示出氨氣已經(jīng)收集完畢?A.放置冷卻干燥后的氨氣瓶B.檢查裝置的氣密性C.檢查氨氣是否收集滿D.檢驗氨氣的純度17、物質的升華、凝華、熔化、結晶等變化是不影響其化學本質的現(xiàn)象,這類變化叫做:A、物理變化B、化學變化C、核能變化D、放射性變化18、在選擇化學試劑時,下列關于濃度表示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質量分數(shù)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B、體積摩爾濃度表示溶質物質的量與其溶液體積之比。C、摩爾質量表示一個化學物質中單位質量的物質的量。D、質量濃度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體積之比。19、(單項選擇題)下列化合物中,屬于有機化合物的是()A.SiO2B.H2SO4C.COD.CaCO320、(單項選擇題)在原子核外的電子中,半充滿狀態(tài)的電子能層穩(wěn)定性較高。在第二能層(n=2)中,處于半充滿狀態(tài)的電子組態(tài)是()A.1s^2B.2s^22p^4C.2s^22p^2D.2s^1二、簡答題(本大題有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第一題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的濃度、溫度等因素存在怎樣的關系?請用化學反應速率公式及表達式說明。第二題題目:解釋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并分別舉例說明它們在日常生活和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應用。三、診斷題(16分)題目:初中化學教師資格考試診斷題題目描述:根據(jù)以下信息,回答相關問題。已知物質A與物質B反應生成物質C和物質D。下面是有關該反應的基本信息:反應物的摩爾質量分別為20g/mol和28g/mol。生成物的總摩爾質量為48g/mol。反應按照物質B的量進行。問題:如果反應物的具體名稱已知,請寫出完全反應時所需物質B的化學計量數(shù)。四、案例分析題(20分)案例:小紅是初一化學的老師,在講解“化學反應類型”時,想要用一個有趣的實驗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她選擇了敲擊水泥桶和純氧化鐵粉末進行反應的實驗示范。實驗過程中,小紅觀察到水泥桶表面出現(xiàn)細小裂痕,并逐漸沉降,同時產(chǎn)生了熱量;氧化鐵粉末也發(fā)生了顏色變化,從紅色逐漸變成黑色。問題:1.分析小紅實驗中化學反應類型是什么?(5分)2.請根據(jù)所選的反應類型,列舉兩種化學反應的特征。(5分)3.試設計一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20分)五、教學設計題(30分)題目:某教師在講解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中前20種元素時,重點強調(diào)了前18種元素的質量數(shù),而忽視了其中鋰、鈉、鉀這三種元素的物理學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是否合理?請對此進行論證。要求: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分析該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否合理,應如何改進這個教學方式,使其更加完善和科學。2025年教師資格考試初級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復習試題及答案指導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在實驗室進行化學實驗時,下列操作中,不安全的是:A.操作前仔細閱讀實驗方案并檢查儀器B.傾倒液體時,容器先接觸水槽,再緩緩傾倒C.觀察反應后,應快速關閉電源D.添加試劑時,應盡量避開病人答案:D解析:添加化學試劑時,應該盡量避免接觸皮膚和眼睛,而不是“避開病人”。選擇D體現(xiàn)了不安全的實驗操作。2、下列關于常見物質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石油是一個混合物,主要成分為碳氫化合物B.食鹽是氯化鈉,是一種氧化劑C.細砂是硅酸鹽礦物,是一種化合物D.純凈水中不含有離子答案:B解析:食鹽(NaCl)是氧化還原反應中的還原劑,而非氧化劑。3、下列說法不符合科學事實的是A.甲烷和汽油都是可燃性氣體B.石油的分餾是化學變化C.液態(tài)化的天然氣是很好的能源D.泡沫滅火器可以用來撲滅一般的電器火災答案:D解析:泡沫滅火器噴射出的滅火劑主要是泡沫,而電器發(fā)生火災時的電源往往還沒有切斷。不切斷電源,使用酸堿滅火器或泡沫滅火器都有可能導致觸電或短路,造成更大的火災,D項說法不符合科學事實。因此,本題選D。4、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的敘述,不符合周期律的一項是A.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B.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C.同一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D.同一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中電子層數(shù)逐漸增多答案:B5、下列分子式為C4H10的烷烴有()A、正丁烷和異丁烷B、丁烷和異戊烷C、庚烷和辛烷D、正戊烷和異戊烷答案:A解析:C4H10是一個含有4個碳原子和10個氫原子的烷烴。這個分子有兩種不同的幾何異構體,正丁烷(CH3CH2CH2CH3)和異丁烷((CH3)2CHCH3)。因此,正確答案是A。6、關于pH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pH值越高,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越低B、pH值等于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C、pH值小于7的溶液顯酸性D、pH值的單位是十進制度數(shù)答案:D解析:pH值是一個用來描述溶液酸堿度的指數(shù)。pH值的單位不是十進制度數(shù),而是對數(shù)單位,它表示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shù)。pH值越高,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越低,溶液越接近中性。因此,正確答案是D。pH值等于7的溶液是中性,pH值小于7的溶液顯酸性,pH值更高的小于10。7、下列關于水銀的說法錯誤的是()A.水銀在常溫下是液體B.水銀的沸點較低C.水銀具有毒性D.水銀的化學符號為Fe答案:D解析:水銀的化學符號為Hg,F(xiàn)e是鐵的化學符號。8、在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A.2H2+O2→2H2OB.NaOH+HCl→NaCl+H2OC.CuO+H2→Cu+H2OD.CaCO3→CaO+CO2答案:C解析:置換反應是指一個元素取代另一個元素,進入到化合物中。選項C中,H2替代了Cu從CuO中分離出來,符合置換反應的特點。9、下列各項中,在原子核內(nèi)的是()A、質子B、中子C、電子D、引力子答案:B解析:根據(jù)原子結構的知識,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質子是原子核內(nèi)帶正電的粒子,而中子則是原子核內(nèi)不帶電的中性粒子。原子中的電子則處于原子核外層,圍繞著核旋轉,是帶負電的粒子。引力子是物理學領域的一個假想粒子,是為了描述引力作用的特性而提出的。因此,正確答案是B,中子。10、下列物質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SO?)B、二氧化碳(CO?)C、一氧化碳(CO)D、臭氧(O?)答案:B解析:空氣污染物具體包括許多有害物質,其中無機污染物通常指的是硫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屬、一氧化碳和臭氧等。二氧化碳(CO?)雖然是一種溫室氣體,對環(huán)境也有一定影響,但一般來說,CO?不被定義為一種空氣污染物,因為它在自然界中循環(huán),是生活過程中正常的碳代謝產(chǎn)物之一。在選項中,二氧化硫(SO?)是一氧化硫燃料燃燒時的產(chǎn)物之一,在高濃度時會形成酸雨,有害于環(huán)境;一氧化碳(CO)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有毒氣體,易造成空氣污染;臭氧(O?)在大氣層中靠近地面的濃度過高(超過一定水平)稱為臭氧污染,對動植物有危害性。因此,正確答案是B,二氧化碳(CO?)。11、下列哪種物質屬于堿性溶液?A.氫氧化鈣溶液B.氯化鈉溶液C.硫酸溶液D.硝酸鉀溶液答案:A解析:堿性溶液指的是溶液中的溶質是堿類物質,氫氧化鈣是一種強堿。選項A正確。選項B的氯化鈉溶液呈中性,選項C的硫酸溶液是酸性的,選項D的硝酸鉀溶液是鹽,呈中性。12、在常溫常壓下,下列哪種氣體能形成干冰?A.二氧化碳B.氮氣C.氧氣D.氫氣答案:A解析: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體形態(tài),它在常溫常壓下能夠升華形成二氧化碳氣體。選項A正確。選項B的氮氣、選項C的氧氣和選項D的氫氣都不是干冰。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金屬氧化物大多呈堿性B.過量的oxidants會抑制某些金屬的腐蝕C.氧化與還原反應總是同時發(fā)生的金屬鹽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答案:C解析:氧化和還原反應總是同時發(fā)生的,即一個物質被氧化,另一個物質被還原。14、下列有關離子鍵的敘述,錯誤的是()A.形成離子鍵的原子間存在電荷吸引力B.離子鍵的強度取決于離子電荷的的大小和距離C.離子鍵的形成往往伴隨著能量的釋放D.離子化合物在熔點和沸點較高答案:D解析:選項D的描述較為籠統(tǒng),并非所有離子化合物都具有高熔點和沸點。例如,一些小的離子化合物,如氯化鉀,熔點和沸點相對較低。15.鈉與水反應的現(xiàn)象描述不包括哪一項?A.鈉浮在水面上B.鈉在空氣中被氧化C.鈉熔化并形成小球D.鈉燃燒產(chǎn)生白色火焰并放熱答案:D解析: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包括鈉浮在水面上(A正確)、鈉與水發(fā)生劇烈反應并放熱、鈉熔化后被包裹在水中形成小球(C正確)。B項描述的是鈉在空氣中的反應,屬于鈉的化學性質,跟鈉在水中的反應無關,因此B在描述現(xiàn)象上是不恰當?shù)?。D項描述的是鈉燃燒的現(xiàn)象,而不是鈉與水反應的現(xiàn)象。所以,不包括在水反應現(xiàn)象描述中的選項是D。16.在制取氨氣并用排水法收集完成后,下列哪一步操作不應先于指示出氨氣已經(jīng)收集完畢?A.放置冷卻干燥后的氨氣瓶B.檢查裝置的氣密性C.檢查氨氣是否收集滿D.檢驗氨氣的純度答案:B解析:在制取氨氣并完成收集之后,應該首先對收集裝置進行檢查和確認,包括檢查氨氣的收集是否足夠(C正確)、是否純度高(D正確),并應將實驗裝置獲勝用藥瓶放置冷卻并干燥后用以保存保存的氨氣(A正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B)應該是在開始制取氨氣之前完成的準備工作,確保裝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不是在集氣完畢的操作之后。因此B選項是不應先于指示收集完畢的操作,選項B是正確答案。17、物質的升華、凝華、熔化、結晶等變化是不影響其化學本質的現(xiàn)象,這類變化叫做:A、物理變化B、化學變化C、核能變化D、放射性變化答案:A解析:升華、凝華、熔化、結晶等變化改變的是物質的物理狀態(tài),而不改變其化學組成,因此屬于物理變化。18、在選擇化學試劑時,下列關于濃度表示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質量分數(shù)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B、體積摩爾濃度表示溶質物質的量與其溶液體積之比。C、摩爾質量表示一個化學物質中單位質量的物質的量。D、質量濃度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體積之比。答案:D解析:質量濃度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體積之比。選項D錯誤。19、(單項選擇題)下列化合物中,屬于有機化合物的是()A.SiO2B.H2SO4C.COD.CaCO3答案:C解析:A選項中的SiO2是二氧化硅,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B選項中的H2SO4是硫酸,雖然通常被分類為無機化合物,但其中含有碳和氫原子所以可以視為有機化合物;C選項中的CO是二氧化碳,屬于有機化合物,因為它含有碳原子;D選項中的CaCO3是碳酸鈣,含有碳但通常被看作是無機化合物。因此,正確答案為C。20、(單項選擇題)在原子核外的電子中,半充滿狀態(tài)的電子能層穩(wěn)定性較高。在第二能層(n=2)中,處于半充滿狀態(tài)的電子組態(tài)是()A.1s^2B.2s^22p^4C.2s^22p^2D.2s^1答案:B解析:A選項中的1s2是一個s能層的情況,且該能層已經(jīng)完全充滿;B選項中的2s22p4是第二能層的半充滿狀態(tài),因為2p能層已經(jīng)填充了4個電子,達到了半充滿的效果;C選項中的2s22p2還未達到半充滿狀態(tài);D選項中的2s1是一個電子,不屬于半充滿狀態(tài)。因此,正確答案為B。二、簡答題(本大題有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第一題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的濃度、溫度等因素存在怎樣的關系?請用化學反應速率公式及表達式說明。答案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的濃度、溫度等因素的關系可以用化學反應速率公式來表達:反應速率=K[A]a[B]b…其中:反應速率:指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物的消亡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K:為該反應的速率常數(shù),與溫度有關;[A]、[B]…:表示反應物A、B等的濃度;a、b…:表示反應物A、B等的反應級數(shù),通過實驗確定。反應物濃度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反應物濃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反應級數(shù)a、b代表的是反應物濃度的指數(shù),決定了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程度。例如,a=2表示該反應物A的濃度對反應速率影響更大。溫度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這是因為溫度升高會增加分子運動速度和碰撞次數(shù),從而提高反應物的有效碰撞機會,加快反應速率。反應速率常數(shù)K通常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解析:該題考查考生對化學反應速率的理解和知識點的運用??忌枰炀氄莆栈瘜W反應速率公式、速率常數(shù)K、反應級數(shù)a、b等概念,并能夠準確描述反應物濃度和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關系。需要強調(diào)的是,反應速率規(guī)則并非絕對,某些特殊反應可能存在逆反規(guī)律。考生應結合本題的內(nèi)涵并系統(tǒng)性地闡述化學反應速率與其相關因素的關系。第二題題目:解釋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并分別舉例說明它們在日常生活和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應用。答案與解析: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是化學和物理學科中的基本概念,它們的本質區(qū)別在于變化過程中是否伴隨著物質化學組成的變化?;瘜W變化,又稱為化學反應,是指物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間發(fā)生重新排列,生成新的物質。這一過程的特征包括生成新的化合物、伴隨能量變化(如吸熱或放熱)、通常伴隨著火災、酸性或堿性等明顯的現(xiàn)象。物理變化,或稱為相變,則是物質從一種狀態(tài)轉變到另一種狀態(tài),但分子結構本身不發(fā)生變化。物理變化包括但不限于體積的改變、形狀的變形(如melting和boiling)、凝固、膨脹及壓縮、溶解、吸附和蒸發(fā)等現(xiàn)象?;瘜W變化的應用示例:1.生活應用:烹飪過程中食物的變化,如淀粉和蛋白質通過加熱而變性,這些變化使食物更易于消化和吸收。2.工業(yè)生產(chǎn):鋼鐵的冶煉,其中鐵礦石經(jīng)過還原后轉變成金屬鐵,這一變化是典型的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的應用示例:1.生活應用:干冰可以用作食品冷藏,它從固體直接變?yōu)闅怏w的過程不涉及化學反應,僅屬物理狀態(tài)的變化。2.工業(yè)生產(chǎn):水的蒸餾和精煉過程,通過溫度控制的水的相變過程,使混合物分離并獲得純凈水。解析步驟:1.明確變化性質:首先要把握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基本定義。2.實例分析:通過具體實例加以解釋說明,以增強理解。3.總結應用:強調(diào)這些變化在日常生活和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重要性和廣泛應用。在解答此類問題的時候,需要確保術語定義的準確性,并能夠提供清晰的、易懂的實例來幫助檢測者理解這兩種不同的物質變化方式。通過恰當?shù)膶嵗治?,進一步展現(xiàn)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在實際中的應用場景。三、診斷題(16分)題目:初中化學教師資格考試診斷題題目描述:根據(jù)以下信息,回答相關問題。已知物質A與物質B反應生成物質C和物質D。下面是有關該反應的基本信息:反應物的摩爾質量分別為20g/mol和28g/mol。生成物的總摩爾質量為48g/mol。反應按照物質B的量進行。問題:如果反應物的具體名稱已知,請寫出完全反應時所需物質B的化學計量數(shù)。答案:C解析:首先,根據(jù)題目給出的信息,我們可以得出反應物的摩爾質量之和為20g/mol+28g/mol=48g/mol,這與生成物的總摩爾質量相等。這表明在反應中物質A與物質B按照1:1的比例反應。設物質A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x,物質B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y。根據(jù)反應按照物質B的量進行,我們可以知道x=y。又因為反應物的摩爾質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總摩爾質量,我們可以得到:20x+28y=48由于x=y,可以替換為:20x+28x=4848x=48x=1因此,物質A和物質B都按照1:1的比例進行反應,即為1摩爾物質A完全反應需要1摩爾物質B。所以,完全反應時所需物質B的化學計量數(shù)是1。正確答案是C。四、案例分析題(20分)案例:小紅是初一化學的老師,在講解“化學反應類型”時,想要用一個有趣的實驗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她選擇了敲擊水泥桶和純氧化鐵粉末進行反應的實驗示范。實驗過程中,小紅觀察到水泥桶表面出現(xiàn)細小裂痕,并逐漸沉降,同時產(chǎn)生了熱量;氧化鐵粉末也發(fā)生了顏色變化,從紅色逐漸變成黑色。問題:1.分析小紅實驗中化學反應類型是什么?(5分)2.請根據(jù)所選的反應類型,列舉兩種化學反應的特征。(5分)3.試設計一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20分)答案與解析:1.中和反應+Redox反應解析:小紅實驗中水泥桶表面裂痕并沉降,氧化鐵顏色變化,都表明發(fā)生化學反應,其中水泥桶的主要成分是由堿性物質組成的,氧化鐵是金屬氧化物,敲擊使其氧化,形成氧化鐵化合物,同時發(fā)生產(chǎn)生的熱量表明有能量轉換,所以是化學反應的混合形式。2.化學反應的特征表:(選擇其對應的小紅實驗)反應類型特征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反應放熱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和還原劑互相轉化,有電子轉移occured3.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環(huán)節(jié)名稱:用酒精燈“燃燒”顏色變化的體驗目標:使學生體驗化學反應的不可逆性,并理解化學反應中物質的本質變化。步驟:1.展示:將一瓶黃色的硫磺示范給學生,并詢問sulfur和hemoglobin的差異。2.實驗:在酒精燈、防火屏、坩堝和白蠟燭旁,學生分成小組,分別在坩堝中燃燒一小塊硫磺。指導學生觀察硫磺在高溫下燃燒的現(xiàn)象,并記錄觀察結果。引導學生思考硫磺燃燒前后有什么變化。3.討論: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思考為什么要用酒精燈燃燒,而不是用手觸摸?引導學生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chǎn)品試制合同范例
- 供貨承攬合同范例
- 農(nóng)機租賃服務合同范例
- 下游付款合同范本
- 供電電纜勞務合同范例
- 義烏廠房裝修設計合同范例
- 個人投資項目合同范例
- 公司辦公室租房合同范例
- 中層勞動合同范例
- 主播誠信合同范例
- 屋面細石混凝土保護層施工方案及方法
- 2024年1月山西省高三年級適應性調(diào)研測試(一模)理科綜合試卷(含答案)
- 110kv各類型變壓器的計算單
- 雙減政策之下老師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 5A+Chapter+1+Changes+at+home+課件(新思維小學英語)
- 安徽省202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附答案)
- 護工(陪護)培訓教材(完整版)資料
- 機械加工生產(chǎn)計劃排程表
- 女性生殖系統(tǒng)解剖與生理 生殖系統(tǒng)的血管淋巴和神經(jīng)
- 易制毒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匯編
- GB/T 35506-2017三氟乙酸乙酯(ETFA)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