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江蘇省常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一(上)學期期中質量調研考試試題和答案_第1頁
歷史-江蘇省常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一(上)學期期中質量調研考試試題和答案_第2頁
歷史-江蘇省常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一(上)學期期中質量調研考試試題和答案_第3頁
歷史-江蘇省常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一(上)學期期中質量調研考試試題和答案_第4頁
歷史-江蘇省常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一(上)學期期中質量調研考試試題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州市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中質量調研歷史2024年11月1.位于河南南陽的八里橋遺址是公元前1700—1600年的大型環(huán)壕聚落遺址。該遺址在聚落布局、器物形態(tài)等方面與二里頭遺址高度一致。在該遺址可能發(fā)掘出()A.刻有文字的獸骨B.表面粗糙的瓷片C.雕刻精美的玉石D.用于冶鐵的陶爐2.某地古墓曾出土有墨書題記的麻布,其中一件寫有“庸布一端伯”,另一件寫有“慈利縣讓德鄉(xiāng)永樂里戶主田元卿調布一端”。據此可知這些麻布可能來自()A.秦代B.漢代C.唐代D.明代3.大理與宋關系密切,宋徽宗曾冊封大理國王段和譽為“云南節(jié)度使、金紫光祿大夫、大理王”,大理所使用的文字也是以漢字為基礎,還將佛教與儒學相結合,讀書人崇奉佛法,僧人誦讀儒經。這反映了()A.藩鎮(zhèn)割據挑戰(zhàn)中央集權B.“三教合歸儒”已經形成C.文化交流促進民族交融D.儒學吸收佛學形成理學4.明朝后期來華的意大利傳教士利類思,曾援引某位先哲的理論來為自己辯護,認為東海西海心同理同,“但求心理之同,不分東西之異,何所見之不廣也”。該理論()A.促進了西學東漸B.推動了儒學復興C.傳播了陸王心學D.繼承了程朱理學5.乾隆皇帝曾申飭陜西巡撫巴延三:“衛(wèi)藏(西藏地區(qū))久隸版圖,非若俄羅斯之尚在羈縻,猶以外夷目之者可比”,因此在奏折中嚴禁用“夷使”稱呼衛(wèi)藏使者。此舉旨在()A.加強中央集權B.規(guī)范外交秩序C.穩(wěn)定邊疆局勢D.強化統一觀念6.封建時代的翰林多是通過科舉考試,具備進士出身的傳統文人。1902年,翰林院卻上奏與新興的京師大學堂辯駁,成功爭奪到以西政西藝為主題的“新書”的編寫權。這反映了()A.科舉制度的廢除B.洋務運動的開始C.新政改制的沖擊D.維新變法的興起7.北伐戰(zhàn)爭爆發(fā)后,天津的《北洋畫報》圍繞“討赤”“以武安國”等關鍵詞介紹北洋政府的“南征”。同時期上海租界出版的《良友》畫報則圍繞“革命”“崇文新國”等關鍵詞報道廣州國民政府的“北伐”。此·種差異能夠說明()A.國民經濟發(fā)展不平衡B.區(qū)域文化影響價值觀C.政治媒體缺乏客觀性D.各方重視利用輿論戰(zhàn)8.1913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召開前,工商總長劉揆一發(fā)表演講稱博覽會表面上是各國“物產之比賽,智識之交換”,實則是“國際之競爭,國度之表示”,可“喚起一般國民商戰(zhàn)之興會,達到發(fā)展國民經濟之A.提倡國貨觀念盛行B.實業(yè)救國思想影響C.列強放松經濟侵略D.國民政府鼓勵實業(yè)9.下圖是《新中華報》1939年12月23日刊登的版畫《發(fā)展邊區(qū)經濟,粉碎敵人經濟進攻》。該版畫意在A.民族工業(yè)曲折發(fā)展B.國民黨的消極抗日C.抗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D.根據地建設的重要10.1955年,各地農業(yè)合作社廣泛發(fā)動群眾,按照誰負擔誰受益的原則修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當年全國共擴大灌溉面積1580多萬畝,可增產糧食7.9億斤。此舉()A.促進了國民經濟恢復B.支援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C.推動了社會主義改造D.推廣了人民公社制度11.被8世紀阿拉伯地理學家譽為“黃金之地”的加納帝國,位于盛產鹽的撒哈拉沙漠和盛產黃金的班布克地區(qū)之間。加納國王對每單運到班布克的鹽征稅2金幣,并為來訪的阿拉伯等商人修建了城鎮(zhèn)。這反映A.重視商業(yè)貿易B.人民負擔沉重C.賦稅制度先進D.交通往來便捷12.自1439年之后,此前需三級會議同意方能征收的“協議稅”,為建立在君主權威基礎上的“強制稅”所取代,法國國王最終取得了不經三級會議同意便可自行征稅的權力。該變化()A.破壞議會政治傳統B.利于加強中央集權C.引發(fā)資產階級革命D.鞏固封君封臣關系13.17、18世紀,英法等國出現“自然神論”思潮,認為神創(chuàng)造了世界,但此后就聽其自然了,那些充滿奇跡、預言的經書,通通都是子虛烏有。這一思潮()A.引發(fā)宗教改革B.屬于唯物主義C.蘊含理性精神D.彰顯人文主義14.下表是1882—1907年德國企業(yè)數量。表中數據可用于說明()年份1~5人小型企業(yè)數6~50人中型企業(yè)數51人以上大企業(yè)1882217585785001948122703391895198957213945917941214697219071870261187074290332086368A.世界市場的擴大B.壟斷組織的發(fā)展C.工業(yè)革命的興起D.殖民擴張的加劇15.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拍攝了一些包含亞裔角色的電影,這些電影中善良的亞裔男女主角通常都由白人演員來扮演,華裔演員則出演對立的反派角色,或是需要西方男性保護的配角。這反映出美國()A.社會結構變化B.忽視女性權益C.實行種族隔離·D.充斥冷戰(zhàn)思維16.非洲學者奧烏蘇認為,20世紀60年代以來第三世界原料生產國出口產品所得,即工業(yè)國家所付出的,不超過其實際價值的15%,只要原料生產國仍然作為價格的接受者而不是確定者,第三世界國家就沒有擺脫貧困的希望。該學者意在()A.批判殖民體系的罪惡B.指出經濟秩序的不公C.說明第三世界的落后D.強調區(qū)域合作的必要17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據《漢書》記載,漢代時中國的海船航線已擴展到印度洋。通過對秦漢時期的廣州造船工場遺址發(fā)掘,可知當時中國已具備制造寬6至8米,長30米,載重60余噸能夠遠洋航行的木船。漢武帝在平定中國南方后,從雷州半島派出了大量使者,陸續(xù)訪問都元國、邑盧沒國、諶離國等,沿途用攜帶的絲綢、黃金等交換當地的明珠、香料等珍奇之物。其路線大致相當于經由今天的越南、泰國進入暹羅灣,再航行到印度科羅曼德海岸,最后到達斯里蘭卡返航。自東漢以后,由中國各港口西去印度洋的海上絲綢之路,成為東亞、南亞、中東、東非等多地共同參與的“西太平洋半環(huán)貿易”主線。——摘編自何芳川《澳門與葡萄牙大商帆》材料二連接了亞洲——美洲——歐洲的“泛太平洋絲銀之路”于1565年形成,使此前“半球化”的航海貿易活動轉向“全球化”?!短煜驴贩Q:“(海外之夷)皆好中國綾羅雜繒”,“是以中國湖絲百斤,價值百兩者,至彼得價二倍。而江西瓷器,福建糖品、果品諸物,皆所嗜好”。16世紀末,美洲的印第安人就把大量的中國瓷器埋葬于其貝壕之中。17世紀初,巴西的教堂用中國瓷器裝飾其鐘樓的塔尖。曾在美洲旅行過的德國自然科學家洪堡也記載道,載重近千噸的大帆船中裝滿了來自中國的軟棉布、印花布、生絲、絲襪,廣東出產的金銀器皿等。從阿卡普爾科運往馬尼拉的貨物主要是銀錠、銀幣等,運往菲律賓的珍貴金屬價值年均可達到100萬到130萬比索?!幾詤墙軅ァ洞蠓Q易與跨太平洋文化交流》(1)據材料一,概括“西太平洋半環(huán)貿易”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發(fā)展到明清時這一貿易的主要局限。(6分)(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泛太平洋絲銀之路”形成的原因及影響。(8分)1813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6世紀,英國農村中許多勞動力因為失去土地而四處流浪。宗教改革后,國王接管了修道院的財產,近半數的濟貧院被迫關閉。大量流民和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使英國處于不安定狀態(tài)。1601年起英國頒布了一系列濟貧法,內容包括提高濟貧稅稅率,根據食物價格和家庭規(guī)模給窮人提供救濟,提供工作機會和補貼,建立貧困兒童學徒制等,試圖保證窮人的最低收入能夠養(yǎng)活整個家庭。1834年頒布的《濟貧法修正案》規(guī)定,除無勞動能力者外,其他所有受救濟者必須在濟貧院內工作,且工資不得高于市場標準。接受救濟者還會被取消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政治權利?!幾孕扃餍隆队鴿氈贫茸冞w研究》(1)據材料概括17世紀初英國頒布濟貧法的社會背景及主要動機,說明1834年《濟貧法修正案》體現的新特點。(7分)(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6分)19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晚清“亡國史”著作篇目摘錄涉及國家出版年份題名涉及國家出版年份題名1901印度蠶食戰(zhàn)史菲律賓1903菲律賓亡國慘狀紀略1904印度滅亡戰(zhàn)史埃及1902埃及百年興衰記1907印度滅亡之原因1903埃及亡國慘狀記波蘭1904講俄國與普奧瓜分波蘭的事1903埃及慘狀朝鮮1904朝鮮亡國史略越南1906越南亡國慘話1910朝鮮滅亡之原因1910安南亡國痛史1910亡韓尾聲1911越南亡國始末談材料二1910年梁啟超寫成《朝鮮滅亡之原因》。文中指出像朝鮮這樣的專制國“國家命運,全系于宮廷,往往以君主一人一家之事”,“致全國億兆悉蒙痛毒”。“甲午以后,韓皇嘗率群臣誓于太廟,頒布洪范十四條”試圖學習日本,開展改革,但“一誓之后,其君若臣即已渺不復記憶”。由此,他認為韓皇韓民都要對亡國負責,并且“天下事無獨有偶,韓有此皇,不意更有酷似韓皇之皇,韓有此民,不意更有酷似韓民之民”。朝鮮人玄采翻譯了部分梁啟超的著作以推動朝鮮開化運動。部分朝鮮的私立學校也把這些著作作為輔助教材,宣傳愛國啟蒙思想?!陨暇幾脏u振環(huán)《清末亡國史“編譯熱”與梁啟超的朝鮮亡國史研究》(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末出現亡國史“編譯熱”的原因。(6分)(2)據材料二概括梁啟超的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晚清出現亡國史“編譯熱”的影響。(6分)2013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圖1和圖2分別是1955年出版的宣傳畫《你為五年計劃做些什么》和1984年出版的年畫《在希望的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寫一篇歷史短文。(要求:主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謹,表述成文)常州市2024—2025第一學期高三期中質量調研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題號12345678答案CCCADCDB題號9答案DCABCBDB1714分1)特點:中國主導,歷史悠久,具備遠洋貿易能力,商品多樣,多地共同參與。(4分,任答4點即可)局限:以朝貢貿易為主。(2分)(2)原因:航海技術的發(fā)展,歐洲及其殖民地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中國對白銀的需求,歐洲的殖民擴張,中國商品質量精美,新航路的開辟。(4分,任答4點即可)影響:促進了中國工商業(yè)繁榮,推動了白銀貨幣化趨勢,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fā)展,擴大了中國的世界影響力。(4分)1813分1)背景:圈地運動導致大量農民失業(yè),宗教改革使得大量濟貧院關閉,貧困人口導致社會不動機:緩和矛盾,維護統治。(2分)特點:強制勞動,取消政治權利,條件更苛刻。(2分,任答兩點即可)(2)評析: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活,緩和了社會矛盾,有利于經濟發(fā)展。但是,過度的社會保障加重了國家財政負擔,容易助長懶惰行為。(6分)1912分1)國內: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發(fā)展(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救亡圖存運動興起。(4分)國際: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列強加速侵略擴張(世界殖民體系基本形成世界各地的聯系進一步加強。(2分)(2)觀點:反對封建專制,批評改革不持續(xù),希望吸取朝鮮滅亡的教訓。(3分)影響:推動了愛國啟蒙新思想的傳播,促進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影響了東亞民族獨立運動。(3分)2013分)樣例:兩幅畫作反映了我國國家建設的探索和發(fā)展。(1分)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根據國內經濟、政治條件及國際形勢的變化,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實施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