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登高》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
一'知識點匯總
1、原文
登高杜甫(唐代〕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2、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fā)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消愁的酒杯。
3、課下注釋:
詩題一作《九日登高》。古代農(nóng)歷九月九日有登高習俗。選自《杜詩詳注》。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
秋天的重陽節(jié)。
猿嘯哀:猿凄厲的叫聲?!端?jīng)注?江水》引民謠云:“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渚(zhti):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
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兀夯匦?。
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
蕭蕭:模擬草木飄落的聲音。
萬里:指遠離故鄉(xiāng)。
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xiāng)。
百年:猶言一生,這里借指晚年。
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
苦恨:極恨,極其遺憾。苦,極。
繁霜鬢:增多了白發(fā),如鬢邊著霜雪。繁,這里作動詞,增多。
潦倒:衰頹,失意。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剛剛停止。重陽登高,按慣例應當喝酒??啥鸥ν砟暌蚍尾〗渚疲哉f"新?!?。
4、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歷二年)秋天,杜甫時在夔州。這是他在五十六歲時寫下的。一天他
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fā)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
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5、賞析:
杜甫的《登高》總體上給人一種蕭瑟荒涼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將個人身世之悲、抑郁不
得志之苦融于悲涼的秋景之中,極盡沉郁頓挫之能事,使人讀來,感傷之情噴涌而出,如火山爆發(fā)而一發(fā)
不可收拾。
詩人由秋及人,有感而發(fā),寫自己年老多病,拖著殘軀獨自登上高臺,那種異鄉(xiāng)懷人的情感噴薄而出,
心中苦悶躍然紙上。尾聯(lián)“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連用四個字“艱”“難”“苦”“恨”,
組合在一起,極盡筆墨突出詩人內(nèi)心的痛苦和郁悶程度之深,愁腸百結,愁緒萬千,以致于白了頭發(fā),傷
了身體,失了流年,壯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緒,綿延不絕,令人哀悸。
詩前半寫景,后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lián)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
聲、色、態(tài),——得到表現(xiàn)。次聯(lián)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
象補充。三聯(lián)表現(xiàn)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xiāng)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四聯(lián)又從白
發(fā)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專項練習
《登高》復習訓練
題號二三總分
評分
閱卷人一、單選題
得分
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玉露涸傷楓樹林凋傷:草木凋落衰敗。艱難苦恨繁霜鬢繁:增多。
B.渣清沙白鳥飛回渚:水中小塊陸地逮倒新停濁酒杯潦倒:衰頹,失意
C.畫圖首識春風面?。涸?jīng)一去紫臺連朔漠去:離開
D.艱難苦恨繁霜鬢苦:極渚清沙白鳥飛回回:回旋
2.選出對《登高》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
A.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首聯(lián)圍繞夔州的特定環(huán)境,詩人以“風急”二字帶動全聯(lián),然后隨著視線的移動依
次引出“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一聯(lián)對仗工整,讀來富有節(jié)奏感,共十四個字,字字精當,
無一虛設,體現(xiàn)了杜甫非凡的藝術功力。
B.頷聯(lián)集中表現(xiàn)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樹葉和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
水,在寫景的同時也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沉郁悲涼的詩句顯示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
C.前兩聯(lián)極力描寫秋景,直至頸聯(lián)才點出一個“秋”字,“獨登臺”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眺,“悲秋”二
字寫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目睹蒼涼悲壯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異鄉(xiāng)、年老多病的處境,
故而生出無限的悲愁之緒。
D.頸聯(lián)中的“萬里”“百年”和上聯(lián)中的“無邊”“不盡”遙相呼應,使讀者想到詩人的愁苦孤獨就像落
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詩至此已給客居思鄉(xiāng)的一般含義添上了久客孤獨的內(nèi)容,增入悲秋
苦病的情思,融入離鄉(xiāng)萬里、人到暮年的感慨,詩意顯得更加深沉。
3.杜甫的《登高》一詩,被人稱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古今七言律詩之冠”,請選出對其對仗理解不
當?shù)囊豁棧ǎ?/p>
A.首句“風”“天”“猿嘯”分別與下句的“渚”“沙”“鳥飛”對仗,讀來富有節(jié)奏感。
B.頷聯(lián)的對仗十分精工?!盁o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沉郁悲涼的對句出神入化。
C.頸聯(lián)的“萬里”“百年”和上聯(lián)的“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
D.頸聯(lián)表現(xiàn)感情,“萬里”“百年”分別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
4.下列加線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風急天高猿嘯哀高:高遠
B.潘清沙白鳥飛回渚:水中小洲
C.無邊落木蕭蕭下蕭蕭:象聲詞,風吹落葉的聲音
D.艱難苦恨繁霜鬢苦恨:痛苦遺憾
5.對本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詩人登高的見聞。詩人對風、天、猿嘯、渚、沙、鳥飛等具體的景物進行了生動具體細致的刻畫。
B.頷聯(lián)也是寫景,但手法與首聯(lián)不同,如果說首聯(lián)是一幅工筆畫的話,那么頷聯(lián)就是一幅寫意畫。詩人抓
住典型的景物一一蕭蕭的落木、滾滾的流水,加以渲染,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C.頸聯(lián)詩人點名詩旨。詩人登高望遠,由無邊的落木、不盡的長江,聯(lián)想到自己漂泊萬里,暮年多病,抒
發(fā)怨天尤人的牢騷,這是孤獨者的慨嘆。
D.杜甫是憂國憂民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對人生有大悲憫。“艱難苦恨繁霜鬢”是他關于現(xiàn)實觀照的結果。
6.選出對《登高》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
A.全詩通過登寫高所見景色,傾訴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
B.詩人在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樹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的同時,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
逝、壯志難酬的悲愴。
C.詩中的“萬里”“百年”與頷聯(lián)中的“無邊”“不盡”相呼應,詩人的羈旅之愁與感就像落葉與江水一
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情景交融。
D.此詩首聯(lián)著重刻畫眼前景物,頷聯(lián)著重渲染秋江氣氛,頸聯(lián)表達感情,從縱橫兩方面著筆,由多病纏身
寫到異鄉(xiāng)飄泊,尾聯(lián)又從白發(fā)日多,多病停杯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7.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的“風”“天”“猿嘯”分別與下句的“渚”“沙”“鳥飛”對仗,讀來富有節(jié)奏。
B.尾聯(lián)的“繁霜鬢”對“濁酒杯”,能使讀者在深沉重濁的韻調(diào)之中,體味出詩人顛沛流離的痛苦心情。
C.全詩情景交融,筆法錯綜變化卻又相互照應。但落筆的角度相同,都圍繞著詩的中心一一“悲秋”。
D.本詩對偶工穩(wěn),音調(diào)鏗鏘,瑯瑯上口。尾聯(lián)兩句的對偶給人以一種神清目爽整飭對稱的美感,在抑揚有
致的韻調(diào)中,表達出詩人需要抒發(fā)的感情。
8.下列對《登高》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聯(lián)精選意象,多角度寫景,既寫出了深秋時節(jié)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發(fā)了凄涼、孤寂之情。
B.頷聯(lián)氣象雄渾,境界開闊,為頸聯(lián)、尾聯(lián)抒發(fā)情感創(chuàng)設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個人的痛苦在這個背景
下顯得分外渺小,倍添悲涼。
C.頸聯(lián)中“悲”是全詩的詩眼,它集中表達了詩人在全詩中蘊蓄的復雜情感,詩歌所抒之情纏綿怫惻,動
人心弦。
D.詩歌前半部分寫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選景,寓情于景,情與景渾然一體,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
憂國傷時之情。
9.下列詞語在句中的意義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玉露凋傷楓樹林(凋傷:使草木凋落衰?。?/p>
B.無邊落木蕭蕭下(樹上落下的樹枝)
C.萬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鄉(xiāng))
D.艱難苦恨繁霜鬢(苦恨:極其遺憾)
10.下列對《登高》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聯(lián)著重刻畫眼前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tài),俱得表現(xiàn),一“哀”字則奠定了全詩的感情
基調(diào),并為首聯(lián)刻畫的長江秋日圖增加了不盡的悲愴意味。
B.頷聯(lián)抓住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著重渲染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讓讀者用想象加以補充,充分感受曠
遠意境、宏闊意象中的豪情壯志。
C.頸聯(lián)表現(xiàn)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xiāng)漂泊寫到多病纏身,寫盡無限悲愁。
D.尾聯(lián)承接頸聯(lián),進一步抒發(fā)自己的悲秋苦恨之情,既有一己潦倒的生活之苦,更有一生無法釋懷的國難
家愁。
閱卷人
得分
11.首聯(lián)兩句中,“渚清沙白鳥飛回”既有“渚清沙白”這樣的描寫,也有“鳥飛回”這樣的描寫,整句屬
于的寫法。而“哀”字寫猿嘯聲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緒,這里采用的是寫法。頷聯(lián)兩句中,
“蕭蕭”寫出了的情態(tài),“滾滾”寫出了的氣勢,這兩句意境更加,感情更加。整首詩充分體現(xiàn)了杜甫的
風格。
12.《登高》后四句的抒情議論。第三聯(lián)從著筆。由到鑫病殘生,“萬里、百年”呼應上
聯(lián)的“",使悲秋具體而沉痛。第四聯(lián)從白發(fā)日多寫到,使人聯(lián)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
。這樣,詩人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13.詩《登高》中“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一聯(lián)共寫了六種景物:、、、
、、o分另!J用、、、、、
來描寫。十四字寫六種景,極為凝練。
閱卷人三、詩歌鑒賞
得分
14.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2)題。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前人評此詩頸聯(lián)有“片言明百意”之贊語,“百意”體現(xiàn)在哪里?
(2)“艱難苦恨繁霜鬢”一句中,“艱難”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15.閱讀《登高》,完成問題。
(1)有人稱贊此詩為“杜集七言律第一”、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歷來被推為律詩中的杰作,
千百年來為世人傳誦。試就其對仗工整做簡要分析。
(2)詩的前兩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圖景?感情基調(diào)如何?
16.“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的“無邊”“不盡”二詞能否刪去?為什么?
17.背誦《登高》,完成下面小題。
(1)下面對《登高》一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猿嘯哀”和“鳥飛回”,畫面慘淡,氣氛悲涼,以映照詩人心上的凄涼。
B.頷聯(lián)“無邊”“不盡”,使詩的境界顯得廣闊深遠,氣象萬千??梢钥闯鲈娙诵那榧な幉灰眩荷毓庖资牛?/p>
長年漂泊,人生無常。
C.頸聯(lián)將以上兩聯(lián)景物描寫中所蘊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萬里”與上聯(lián)的“無邊”對應,“百年”與“不
盡”對應,從時、空兩個方面把詩人的憂思表現(xiàn)得既深且廣。
D.詩人由異鄉(xiāng)漂泊寫到多病殘生,又從白發(fā)我志不得伸歸結到時世艱難,抒發(fā)了詩人自己長年漂泊、老病
孤愁的復雜感情。
(2)詩的前兩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圖景?感情基調(diào)如何?
18.背誦《登高》,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對詩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風急天高猿嘯哀”,點明了登高時風急天高,猿啼悲秋的特定環(huán)境。
B.“渚清沙白鳥飛回”。詩人視線轉向江水洲渚,動靜結合,境界開闊。
C.“無邊落木蕭蕭下”,描述了秋天樹葉紛紛飄落的蕭索景象。
D.“艱難苦恨繁霜鬢”,表明登高時,詩人因悲傷而頭發(fā)突然變白。
(2)下面對“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這聯(lián)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萬里”指詩人為生活所迫,漂泊異鄉(xiāng),離家很遠。
B.“百年”指詩人離家時間很長,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無盡的思念。
C.“多病”指詩人疾病纏身,身體衰弱。
D.“獨”是形容詩人獨自一人登臺,孤獨寂寞的境況。
(3)下面對《登高》這首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本詩是詩人在燮州期間寫的一首即景傷懷的律詩。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情。
B.本詩是詩人垂暮之年、深秋時節(jié)登高望遠的個人詠懷之作,不涉及憂國憂民之情。
C.本詩用字精當,對仗工整,情景交融,被贊為“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D.本詩寫出詩人晚年離開成都以后生活的艱辛,內(nèi)心的凄苦。
19.閱讀杜甫《登高》,完成下面小題。
(1)對這首詩的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二句寫詩人登高所見所聞,“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勾畫出一幅“萬類霜天競
自由”的優(yōu)美畫面。
B.三、四句寫詩人遠眺所見,仰望蕭蕭而落的樹葉,俯視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fā)了
自己的情懷。
C.五、六句詩人把以上景物描寫蘊涵的感情明朗化了,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傾訴了
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思想感情。
D.七、八句寫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悲愁難以排遣,“無限悲涼之意,溢于言外”。
(2)分析作者復雜感情的具體內(nèi)容。
20.古代詩歌閱讀
移居(其二)
陶淵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nóng)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①不勝②,無為忽去茲。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注釋】①將:豈;②勝:美;③紀:經(jīng)營。
(1)下列對本詩作者及作品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陶淵明是我國東晉著名田園詩人,其塑造的“菊花”形象成為眾多失意文人的精神寄托。
B.本詩從體裁上來說為五言詩。詩歌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本詩為近體詩。
C.陶詩貴在淡而不枯,質而實綺,能在真率曠達的情意中化入淵深樸茂的哲理,從田園耕鑿的憂勤里討出
人生天然的樂趣。
D.本詩描寫不同地點的生活場面,構成一個完整的統(tǒng)一體,充分表現(xiàn)了農(nóng)村的生活氣氛。
(2)對這首詩的理解,恰當?shù)膬身検牵ǎ?/p>
A.全詩生動地描寫了詩人佳日登高賦詩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與友人邊飲酒邊斟酌詩句。
C.”相思則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無為忽去茲”意思是不要急著離開這種生活。
E.最后兩句是說應該通過自己的辛勤勞作解決衣食問題。
《登高》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
三、知識點匯總
6,原文
登高杜甫〔唐代〕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7、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fā)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消愁的酒杯O
8、課下注釋:
詩題一作《九日登高》。古代農(nóng)歷九月九日有登高習俗。選自《杜詩詳注》。作于唐代
宗大歷二年(767)秋天的重陽節(jié)。
猿嘯哀:猿凄厲的叫聲?!端?jīng)注?江水》引民謠云:“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渚(zhti):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
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兀夯匦?。
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
蕭蕭:模擬草木飄落的聲音。
萬里:指遠離故鄉(xiāng)。
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xiāng)。
百年:猶言一生,這里借指晚年。
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
苦恨:極恨,極其遺憾??啵瑯O。
繁霜鬢:增多了白發(fā),如鬢邊著霜雪。繁,這里作動詞,增多。
潦倒:衰頹,失意。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剛剛停止。重陽登高,按慣例應當喝酒。可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說“新停”。
9、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歷二年)秋天,杜甫時在夔州。這是他在五十六歲時寫
下的。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fā)了他身世飄
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10、賞析:
杜甫的《登高》總體上給人一種蕭瑟荒涼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將個人身世
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涼的秋景之中,極盡沉郁頓挫之能事,使人讀來,感傷之情噴
涌而出,如火山爆發(fā)而一發(fā)不可收拾。
詩人由秋及人,有感而發(fā),寫自己年老多病,拖著殘軀獨自登上高臺,那種異鄉(xiāng)懷人的
情感噴薄而出,心中苦悶躍然紙上。尾聯(lián)“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連用四個
字“艱”“難”“苦”“恨”,組合在一起,極盡筆墨突出詩人內(nèi)心的痛苦和郁悶程度之深,
愁腸百結,愁緒萬千,以致于白了頭發(fā),傷了身體,失了流年,壯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
愁苦之緒,綿延不絕,令人哀悸。
詩前半寫景,后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lián)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
家的工筆,形、聲、色、態(tài),一一得到表現(xiàn)。次聯(lián)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
只宣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三聯(lián)表現(xiàn)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
由異鄉(xiāng)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四聯(lián)又從白發(fā)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
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四、專項練習
《登高》復習訓練
題號―二三總分
評分
閱卷人一、單選題
得分
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玉露凋傷楓樹林凋傷:草木凋落衰敗。艱難苦恨繁霜鬢繁:增多。
B.滔清沙白鳥飛回渚:水中小塊陸地垂倒新停濁酒杯潦倒:衰頹,失意
C.畫圖皙識春風面?。涸?jīng)一去紫臺連朔漠去:離開
D.艱難苣恨繁霜鬢苦:極渚清沙白鳥飛回回:回旋
2.選出對《登高》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
A.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首聯(lián)圍繞夔州的特定環(huán)境,詩人以“風急”二字帶動全聯(lián),然后隨
著視線的移動依次引出“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一聯(lián)對仗工整,讀來富有節(jié)
奏感,共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體現(xiàn)了杜甫非凡的藝術功力。
B.頷聯(lián)集中表現(xiàn)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樹葉和奔流不息、
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也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沉郁悲涼的詩句顯示詩人出
神入化的筆力。
C.前兩聯(lián)極力描寫秋景,直至頸聯(lián)才點出一個“秋”字,“獨登臺”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
眺,“悲秋”二字寫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目睹蒼涼悲壯的秋景不由想到自
己淪落異鄉(xiāng)、年老多病的處境,故而生出無限的悲愁之緒。
D.頸聯(lián)中的“萬里”“百年”和上聯(lián)中的“無邊”“不盡”遙相呼應,使讀者想到詩人的
愁苦孤獨就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詩至此已給客居思鄉(xiāng)的一般含義添
上了久客孤獨的內(nèi)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融入離鄉(xiāng)萬里、人到暮年的感慨,詩意顯得
更加深沉。
3.杜甫的《登高》一詩,被人稱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古今七言律詩之冠”,請選出對
其對仗理解不當?shù)囊豁棧ǎ?/p>
A.首句“風”“天”“猿嘯”分別與下句的“渚”“沙”“鳥飛”對仗,讀來富有節(jié)奏感。
B.頷聯(lián)的對仗十分精工?!盁o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沉郁悲涼的
對句出神入化。
C.頸聯(lián)的“萬里”“百年”和上聯(lián)的“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
D.頸聯(lián)表現(xiàn)感情,“萬里”“百年”分別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
4.下列加線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風急天高猿嘯哀高:高遠
B.滔清沙白鳥飛回渚:水中小洲
C.無邊落木蕭蕭下蕭蕭:象聲詞,風吹落葉的聲音
D.艱難苦恨繁霜鬢苦恨:痛苦遺憾
5.對本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詩人登高的見聞。詩人對風、天、猿嘯、渚、沙、鳥飛等具體的景物進行了生動
具體細致的刻畫。
B.頷聯(lián)也是寫景,但手法與首聯(lián)不同,如果說首聯(lián)是一幅工筆畫的話,那么頷聯(lián)就是一幅
寫意畫。詩人抓住典型的景物一一蕭蕭的落木、滾滾的流水,加以渲染,給讀者留下了廣
闊的想象空間。
C.頸聯(lián)詩人點名詩旨。詩人登高望遠,由無邊的落木、不盡的長江,聯(lián)想到自己漂泊萬里,
暮年多病,抒發(fā)怨天尤人的牢騷,這是孤獨者的慨嘆。
D.杜甫是憂國憂民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對人生有大悲憫。“艱難苦恨繁霜鬢”是他關于現(xiàn)
實觀照的結果。
6.選出對《登高》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
A.全詩通過登寫高所見景色,傾訴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
B.詩人在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樹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的同時,無形
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悲愴。
C.詩中的“萬里”“百年”與頷聯(lián)中的“無邊”“不盡”相呼應,詩人的羈旅之愁與感就
像落葉與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情景交融。
D.此詩首聯(lián)著重刻畫眼前景物,頷聯(lián)著重渲染秋江氣氛,頸聯(lián)表達感情,從縱橫兩方面著
筆,由多病纏身寫到異鄉(xiāng)飄泊,尾聯(lián)又從白發(fā)日多,多病停杯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
的根源。
7.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的“風”“天”“猿嘯”分別與下句的“渚”“沙”“鳥飛”對仗,讀來富有節(jié)奏。
B.尾聯(lián)的“繁霜鬢”對“濁酒杯”,能使讀者在深沉重濁的韻調(diào)之中,體味出詩人顛沛流
離的痛苦心情。
C.全詩情景交融,筆法錯綜變化卻又相互照應。但落筆的角度相同,都圍繞著詩的中心一
-“悲秋”。
D.本詩對偶工穩(wěn),音調(diào)鏗鏘,瑯瑯上口。尾聯(lián)兩句的對偶給人以一種神清目爽整飭對稱的
美感,在抑揚有致的韻調(diào)中,表達出詩人需要抒發(fā)的感情。
8.下列對《登高》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聯(lián)精選意象,多角度寫景,既寫出了深秋時節(jié)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發(fā)了凄涼、孤寂
之情。
B.頷聯(lián)氣象雄渾,境界開闊,為頸聯(lián)、尾聯(lián)抒發(fā)情感創(chuàng)設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個人的
痛苦在這個背景下顯得分外渺小,倍添悲涼。
C.頸聯(lián)中“悲”是全詩的詩眼,它集中表達了詩人在全詩中蘊蓄的復雜情感,詩歌所抒之
情纏綿俳惻,動人心弦。
D.詩歌前半部分寫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選景,寓情于景,情與景渾然一體,淋漓盡致
地表達了詩人的憂國傷時之情。
9.下列詞語在句中的意義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玉露凋傷楓樹林(凋傷:使草木凋落衰?。?/p>
B.無邊落木蕭蕭下(樹上落下的樹枝)
C.萬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鄉(xiāng))
D.艱難苦恨繁霜鬢(苦恨:極其遺憾)
10.下列對《登高》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聯(lián)著重刻畫眼前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tài),俱得表現(xiàn),一“哀”字則奠
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并為首聯(lián)刻畫的長江秋日圖增加了不盡的悲愴意味。
B.頷聯(lián)抓住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著重渲染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讓讀者用想象加以補
充,充分感受曠遠意境、宏闊意象中的豪情壯志。
C.頸聯(lián)表現(xiàn)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xiāng)漂泊寫到多病纏身,寫盡無
限悲愁。
D.尾聯(lián)承接頸聯(lián),進一步抒發(fā)自己的悲秋苦恨之情,既有一己潦倒的生活之苦,更有一生
無法釋懷的國難家愁。
閱卷入二、填空題
得分
11.首聯(lián)兩句中,“渚清沙白鳥飛回”既有“渚清沙白”這樣的描寫,也有“鳥飛回”這樣
的描寫,整句屬于的寫法。而“哀”字寫猿嘯聲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緒,這里
采用的是寫法。頷聯(lián)兩句中,“蕭蕭”寫出了的情態(tài),“滾滾”寫出了的氣勢,這兩句意境
更加,感情更加。整首詩充分體現(xiàn)了杜甫的風格。
12.《登高》后四句的抒情議論。第三聯(lián)從著筆。由到鑫病殘生,“萬里、
百年”呼應上聯(lián)的“",使悲秋具體而沉痛。第四聯(lián)從白發(fā)日多寫到,使
人聯(lián)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這樣,詩人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13.詩《登高》中“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一聯(lián)共寫了六種景物:、
、、、、。分別用、、、
、、來描寫。十四字寫六種景,極為凝練。
閱卷人三、詩歌鑒賞
得分
14.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⑴?⑵題。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前人評此詩頸聯(lián)有“片言明百意”之贊語,“百意”體現(xiàn)在哪里?
(2)“艱難苦恨繁霜鬢”一句中,“艱難”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15.閱讀《登高》,完成問題。
(3)有人稱贊此詩為“杜集七言律第一”、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歷來被推為
律詩中的杰作,千百年來為世人傳誦。試就其對仗工整做簡要分析。
(4)詩的前兩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圖景?感情基調(diào)如何?
16.“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的“無邊”“不盡”二詞能否刪去?為什么?
17.背誦《登高》,完成下面小題。
(1)下面對《登高》一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猿嘯哀”和“鳥飛回”,畫面慘淡,氣氛悲涼,以映照詩人心上的凄涼。
B.頷聯(lián)“無邊”“不盡”,使詩的境界顯得廣闊深遠,氣象萬千??梢钥闯鲈娙诵那榧な?/p>
不已:韶光易逝,長年漂泊,人生無常。
C.頸聯(lián)將以上兩聯(lián)景物描寫中所蘊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萬里”與上聯(lián)的“無邊”對應,
“百年”與“不盡”對應,從時、空兩個方面把詩人的憂思表現(xiàn)得既深且廣。
D.詩人由異鄉(xiāng)漂泊寫到多病殘生,又從白發(fā)我志不得伸歸結到時世艱難,抒發(fā)了詩人自己
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
(2)詩的前兩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圖景?感情基調(diào)如何?
18.背誦《登高》,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對詩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風急天高猿嘯哀”,點明了登高時風急天高,猿啼悲秋的特定環(huán)境。
B.“渚清沙白鳥飛回”。詩人視線轉向江水洲渚,動靜結合,境界開闊。
C.“無邊落木蕭蕭下”,描述了秋天樹葉紛紛飄落的蕭索景象。
D.“艱難苦恨繁霜鬢”,表明登高時,詩人因悲傷而頭發(fā)突然變白。
(2)下面對“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這聯(lián)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萬里”指詩人為生活所迫,漂泊異鄉(xiāng),離家很遠。
B.“百年”指詩人離家時間很長,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無盡的思念。
C.“多病”指詩人疾病纏身,身體衰弱。
D.“獨”是形容詩人獨自一人登臺,孤獨寂寞的境況。
(3)下面對《登高》這首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本詩是詩人在建州期間寫的一首即景傷懷的律詩。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情。
B.本詩是詩人垂暮之年、深秋時節(jié)登高望遠的個人詠懷之作,不涉及憂國憂民之情。
C.本詩用字精當,對仗工整,情景交融,被贊為“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D.本詩寫出詩人晚年離開成都以后生活的艱辛,內(nèi)心的凄苦。
19.閱讀杜甫《登高》,完成下面小題。
(1)對這首詩的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二句寫詩人登高所見所聞,“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勾畫出一
幅“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優(yōu)美畫面。
B.三、四句寫詩人遠眺所見,仰望蕭蕭而落的樹葉,俯視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
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
C.五、六句詩人把以上景物描寫蘊涵的感情明朗化了,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緊地聯(lián)系
在一起,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思想感情。
D.七、八句寫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悲愁難以排遣,“無限悲涼之意,溢于言外”。
(2)分析作者復雜感情的具體內(nèi)容。
20.古代詩歌閱讀
移居(其二)
陶淵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nóng)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①不勝②,無為忽去茲。衣食當須紀③,力耕不吾欺。
【注釋】①將:豈;②勝:美;③紀:經(jīng)營。
(1)下列對本詩作者及作品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陶淵明是我國東晉著名田園詩人,其塑造的“菊花”形象成為眾多失意文人的精神寄托。
B.本詩從體裁上來說為五言詩。詩歌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本詩為近體詩。
C.陶詩貴在淡而不枯,質而實綺,能在真率曠達的情意中化入淵深樸茂的哲理,從田園耕
鑿的憂勤里討出人生天然的樂趣。
D.本詩描寫不同地點的生活場面,構成一個完整的統(tǒng)一體,充分表現(xiàn)了農(nóng)村的生活氣氛。
(2)對這首詩的理解,恰當?shù)膬身検牵ǎ?/p>
A.全詩生動地描寫了詩人佳日登高賦詩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與友人邊飲酒邊斟酌詩句。
C.“相思則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無為忽去茲”意思是不要急著離開這種生活。
E.最后兩句是說應該通過自己的辛勤勞作解決衣食問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凋傷:使草木凋落衰敗。
故答案為:A
理解詩歌實詞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義法:由于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詩歌環(huán)境中只可能
有一個意義,即根據(jù)具體的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語境中,
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
2.【答案】B
【解析】“仰望”錯誤
3.【答案】D
【解析】分別從橫(空間)、縱(時間)兩個方面著筆。
4.【答案】D
【解析】苦恨,極恨,非常悔恨
5.【答案】C
【解析】“怨天尤人”與“孤獨者”錯。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是一貫的,他并不孤獨。
6.【答案】A
【解析】傾訴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
7.【答案】C
【解析】雖然全詩是情景交融的寫法,但是落筆的角度是不同的:前兩句主要寫景,描繪了
一幅高遠、壯闊的秋景圖。后兩句以敘事為主,敘述了自己年老多病、孤苦無依的無奈。由
此體現(xiàn)出悲秋的情懷。C項說落筆的角度的相同的,是錯誤的。
此題考查學生對作品中作者所運用的落筆的角度的理解能力。做該題時,要求學生在通讀作
品,全面了解作品內(nèi)容的基礎上,根據(jù)題干問題,做具體的分析辨別,然后認真組織語言,
得出答案。
8.【答案】C
【解析】“纏綿俳惻”情感錯
此題考查學生對作者在詩歌中所運用的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的理解能力。做該題時,學生應
首先找到文章中的描寫景物的語句,通過景色所表現(xiàn)出的色彩明暗、動靜結合等等方面感受
人物的心情以及作者的情感。
9.【答案】B
【解析】指秋天飄落的樹葉
此題考查學生對新聞標題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A項、C項和D項這三個句子都是表意不明
的句子,也就是說每個句子都可以理解成兩個意思,因此都是表意不明。
10.【答案】B
【解析】B項,“豪情壯志”錯,“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
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
故選Bo
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重要字詞含義作用、情感和藝術手法的分析鑒賞能力。解答此類題,
要通讀詩歌,整體把握詩歌內(nèi)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礎上,回歸詩歌,尋找答題點;最
后精讀相關詩句,看所給選項的內(nèi)容是否能在詩歌中找到依據(jù),或者是否能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合
理地推斷出來或者是否正確。
11.【答案】靜態(tài);動態(tài);動靜結合;寓情于景;秋風掃落葉的聲態(tài);大江東去的雄邁氣勢;
雄渾開闊;慷慨低沉蒼涼悲痛;沉郁頓挫。
【解析】
“渚清沙白”是靜態(tài)描寫,“鳥飛回”是動態(tài)描寫,有靜有動,整句屬于動靜結合的手
法?!鞍А弊郑ㄟ^寫物透露出作者的情感,屬于寓情于景的手法?!笆捠挕睂懗隽饲镲L掃
落葉的聲態(tài),“滾滾”寫出了大江東去的雄邁氣勢,這兩句營造出雄渾開闊的意境,抒發(fā)了
慷慨低沉蒼涼悲痛的感情。杜甫詩歌的風格是:沉郁頓挫。
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涉及詩歌內(nèi)容、手法、情感,解答本題,需充分了解這首詩歌的內(nèi)
容,掌握每句詩運用到的手法,和整首詩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12.【答案】時空;異鄉(xiāng)飄泊;無邊、不盡;護病斷飲;時世的艱難
【解析】第三聯(lián)從時空著筆。由異鄉(xiāng)飄泊到鑫病殘生,“萬里、百年”呼應上聯(lián)的“無邊、
不盡”,使悲秋具體而沉痛。第四聯(lián)從白發(fā)日多寫到護病斷飲,使人聯(lián)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
是時世的艱難。這樣,詩人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此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涵義的能力。做該題時,首先要抓住文段中的信息語句,
然后理清相關句子之間的關系,最后對這些句子進行總體的分析評價。
13.【答案】風;天;猿;渚;沙;鳥;急;高;嘯哀;清;白;飛回
【解析】這首詩歌借景抒情,作者在詩歌中一共寫了江風、闊天、清猿、江岸、砂礫、飛鳥
六種景物的不同表現(xiàn)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懷,可謂字字珠現(xiàn),句句逼真,景色與情感達到了天人
合一的完美程度。
此題考查學生領悟作品豐富內(nèi)涵和主旨的能力。要求學生平時多讀書,在閱讀的過程中,多
批注,多思考,通過大量的生活現(xiàn)象看到后面的本質培養(yǎng)自己敏銳的洞察力。
14.【答案】
(1)“萬里”寫離家之遠;“秋”寫時之凄慘;“作客”寫漂泊異地;“?!睂懗D昶?;
“百年”寫一生;“多病”寫身體之衰弱;“臺”寫高峻闊遠之地;“獨”寫孤苦伶仃,愁
苦難遣。
(2)“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
【解析】
(1)本題考查分析詩句豐富含義的能力。解答本題,先理解“百意”的意思是含義多,再
具體分析詩句中重要字的含義,分析出其中包含的多層含義。
(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這類題目
解答時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抓顯情語。指詩中最生動傳神的、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觀點和
情感態(tài)度的詞語或句子;②分析景語。注意按照“意象一意境一詩情”的思路去揣摩;③了
解古代詩歌類別和常見的內(nèi)容,把握詩歌的思想情感。如本題,還可以根據(jù)詩人個人的人生
遭遇來思考。
15.【答案】
(1)本詩前三聯(lián)尤為突出。是字字對,詞詞對,不僅詞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對,音韻諧和。
讀起來有節(jié)奏感。
(2)深秋晴空如海,猿嘯空谷傳響,風霜高潔,水落石出;無窮的落葉和不盡的長江,一
幅壯闊圖景。極力渲染雄渾悲涼的氣氛。
(3)不能。因為這兩個詞擴大了詩的意境,有了它們,后面的“蕭蕭”和“滾滾”才有附
著點,才能更顯出秋之悲涼廣曠。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結構的基本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nèi)容進行具體分析,重點
把握詩歌的主要特點即可。
(2)此題考核鑒賞詩歌的形象的能力,主要概括詩歌的畫面特征,概括詩歌畫面的內(nèi)容是
詩歌??嫉念}目之一,答題時首先描述畫面的內(nèi)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為“通過……
等景物,描繪出一幅……(意境特征)+時令+地點圖景。有時后面需要再加上情感。
(3)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語言的能力。這是一道考核煉字的題目,兩個詞語都是形容詞,起到
生動形象、意境廣闊的作用。
16.【答案】
(1)B
(2)圖景:深秋晴空如海,猿嘯空谷傳響,風霜高潔,水落石出;無窮的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zhèn)€人車輛抵押債權債務處理專項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產(chǎn)置換及配套設施建設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錨桿施工與地質災害防治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車租賃與城市交通規(guī)劃合同4篇
- 個人二手房交易法律合同版
- 2025年度配電箱智能化改造項目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之間房屋買賣稅費承擔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代賬系統(tǒng)應用服務合同2篇
- 2025年度鋁合金汽車零部件研發(fā)采購合同3篇
- 2025年護理院護理團隊建設與管理合同3篇
- 小兒甲型流感護理查房
-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2021年全國高考物理真題試卷及解析(全國已卷)
- 拆遷評估機構選定方案
- 趣味知識問答100道
- 鋼管豎向承載力表
- 2024年新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全冊教學課件(新版教材)
- 人教版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核心素養(yǎng)目標全冊教學設計
- JJG 692-2010無創(chuàng)自動測量血壓計
- 三年級下冊口算天天100題(A4打印版)
- CSSD職業(yè)暴露與防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