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古詩文復習《〈論語〉十二章》-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古詩文寒假復習預習課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3/32/wKhkGWcyo-CASqGxAAG8M4bTcHI989.jpg)
![七年級上冊古詩文復習《〈論語〉十二章》-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古詩文寒假復習預習課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3/32/wKhkGWcyo-CASqGxAAG8M4bTcHI9892.jpg)
![七年級上冊古詩文復習《〈論語〉十二章》-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古詩文寒假復習預習課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3/32/wKhkGWcyo-CASqGxAAG8M4bTcHI9893.jpg)
![七年級上冊古詩文復習《〈論語〉十二章》-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古詩文寒假復習預習課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3/32/wKhkGWcyo-CASqGxAAG8M4bTcHI9894.jpg)
![七年級上冊古詩文復習《〈論語〉十二章》-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古詩文寒假復習預習課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3/32/wKhkGWcyo-CASqGxAAG8M4bTcHI989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上冊古詩文復習《論語十二章》(解析版)
一、和鶴點。顧
《裕轄十二才》原丈及副笄
(1)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用子乎?"
譯文: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
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
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過呢?”
(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
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夠獨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為
外物所迷惑;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時能聽得進不同意見;七十歲時
能隨心所欲,卻不會逾越法度規(guī)矩。"
(4)原文: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從而得到新的體會與理解,可以憑借這成為老師。"
(5)原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茫而無所適從。只空想?yún)s不學習,就會有疑惑。"
(6)原文: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清
苦,顏回卻不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
(7)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孔子說:“對于學習,知道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趣
的人。"
(8)原文: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沖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
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
(9)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去學習,看到他們的
缺(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10)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譯文: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呀!
(11)原文: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p>
譯文: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但一個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12)原文: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并堅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懇切地向別人提問并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
在其中了。"
生祠能累
(一)通假字
1.不亦說乎說:通悅,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有:通又,用于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
(-)古今異義詞語
1.三省吾身(三,古義:泛指多今義:表示確數(shù))
2飲水(水,古義:冷水今義:指所有的水)
3.可以為師矣(可以,古義:可以憑借;今義:表示可能或能夠)
(三)詞類活用
1.學而時習之時:名詞作狀語,按時2.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詞作狀語,每日
3.溫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詞作名詞,舊的知識、新的理解與體會
4.傳不習乎傳:動詞作名詞,傳授的知識5.飯疏食飲水飯:名詞作動詞,吃飯
6.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理解桃軟與考題
1.闡述"學"和"思"辯證關(guān)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
2.求學應(yīng)該謙虛,向一切人學習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3.新舊知識相結(jié)合的句子是: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當別人不了解自己、誤解自己時,孔子提出不要焦慮: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孔子贊嘆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zhì)的句子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6.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tài)度是: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由此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AAPP會議在重慶召開,山城百姓喜迎各國嘉賓,《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
"有朋自遠方來,不宜說悅乎“
9強調(diào)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的一句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0.與朋友交往應(yīng)該做到誠信的句子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11.珍惜時間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2.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意思相近的一句話是;逝者如斯夫,不
舍晝夜。
13.強調(diào)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志向,并矢志不渝的句子是: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二、制超旅株
(2022?山西運城?七年級期中)閱讀《論語》(節(jié)選),完成下面小題。
子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p>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p>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子日:“三軍可奪師也,匹夫不可奪志也?!?/p>
子夏日:“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日:“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不憂,不惑,不懼。"子貢口:"夫子自道②也?!?/p>
[注釋]①道:品質(zhì)。②自道:說的是自己,子貢認為老師自謙。
1.請給下列句中加點字標注讀音。
C1)人不知而不爆_________(2)博學而箏志
2.解釋下面加點字的意思。
C1)不亦說乎(2)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完成下面語句的翻譯。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翻譯:,。
(2)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譯:,。
4.為文中空缺處依次選擇恰當?shù)膬?nèi)容,正確的一項是()
①勇者②仁者③知者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
5.完成選文中"夫子"人物小檔案。
姓名(1)___________________
時代春秋末期
諸子百家流派(2)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故事韋編三絕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則有關(guān)學習的成語
經(jīng)典語錄
或名言警句,試卷上的除外)
6.孔子及其弟子在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及做人修養(yǎng)方面有很多觀點,閱讀上面節(jié)選的內(nèi)容,請選擇體會最
深的一點結(jié)合具體句子談?wù)勀愕恼J識。
(2022?廣東?廣州大學附屬中學七年級期中)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論語》十二章
子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不逾矩。”(《為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日:“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
也》)
子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保ā妒龆罚?/p>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p>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子日:“三軍可奪師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保ā蹲雍薄罚?/p>
子夏日:“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7.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賢哉,回也
B.為人謀而不忠乎可以為師矣
C.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回也不改其樂
D.相委晅去擇其善者頂從之
8.請把"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9.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認為,在學習上能時常溫習學過的知識,就可以憑借這一點當老師了。
B.顏回"不改其樂",是因為他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即使生活困頓,也自得其樂。
C."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以軍事作戰(zhàn)來類比學習方法。
D.孔子說的“博學而篤志"意思是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
10.(2022?浙江?余姚市子陵中學教育集團七年級期中)閱讀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子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队阂病罚?/p>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p>
子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子夏日: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材料二: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
明矣,而或?不達②于事,識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③?
【注】①或:有時②達:付諸③其奚決焉:怎么解決問題呢?焉,代詞,指代上述的"理"和"識"。
(1)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⑵下列句子中加下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為樂)
B.三人行,必有我?guī)煶#ㄕZ氣詞,?。?/p>
C.四或不達于事(表轉(zhuǎn)折,但)
D.舍問,其奚決焉(舍棄)
⑶翻譯句子。
①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②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⑷恰當?shù)膶W習方法能提高學習效率。你從以上材料中歸納出了哪些學習態(tài)度或?qū)W習方法?(至少寫出二種)
請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實際,具體談?wù)勂渲幸环N學習態(tài)度或者學習方法。
(2022?福建三明?七年級期中)閱讀下面兩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一《學
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一一《學而》
③子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一一《為政》
④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币灰弧妒龆?/p>
【乙】
趙簡子?問子貢②曰:“孔子為人何如?”子貢對口:"賜不能識?也。"簡子不說曰:“夫子事孔子數(shù)十年,
終業(yè)④而去之,寡人問子,子曰'不能識',何也?"子貢日:"賜譬⑤渴者之飲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猶江海也
賜則奚⑥足以識之?"簡子曰:"善哉,子貢之言也!”
(選自《論語》)
【注釋】①趙簡子:趙國開國君主,名鞅。②子貢: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賜,字子貢。③識:了解。
④終業(yè):完成學業(yè)。⑤譬:好像。⑥奚:怎么。
1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圓)(2)保疏食()
(3)簡子不詡?cè)眨ǎ?)終業(yè)而去之()
12.下列對乙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氐琥的一項是()
A.賜譬渴者之/飲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猶江海也賜則奚/足以識之
B.賜譬渴者之飲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猶江海也/賜則奚足以識之
C.賜譬渴者/之飲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猶江海/也賜則奚足以識之
D.賜譬渴者之飲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猶江海/也賜則奚/足以識之
13.把下列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善哉,子貢之言也。
14.乙文中子貢認為孔子的賢明就像江海一樣深不可測。甲文中孔子在修身做人方面有哪些具體要求?請
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其中三點。
15.(2022?安徽淮北?七年級期中)閱讀。
【甲】
子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币灰弧稙檎?/p>
子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币灰弧稙檎?/p>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币灰弧妒龆?/p>
子夏日:"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一一《子張》
(節(jié)選自《〈論語〉十二章》)
【乙】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
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
思其義,所得多矣?!?/p>
(節(jié)選自朱熹《司馬光好學》)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溫故而知新
②博學而等志
③審記問不若人
④游息矣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②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⑶你能從【甲】【乙】兩文中分別感悟到哪些學習的道理?分別寫出三條來。
16.(2022?福建省永春第五中學七年級期中)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
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浚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p>
方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
不顧。
(《世說新語》)
【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學而》)
⑴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①相等而去
②尊君在不
③陳太丘與友期行
④吾日三省吾身
(2)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友人慚,下車引之。
②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⑶對下列句子朗讀停頓的劃分不氐碉的一項是()
A.陳太丘與友/期行
B.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貝1J是/無禮。
C.吾日/三省/吾身
D.為人謀/而不忠乎
⑷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簡要概括【甲】【乙】兩篇短文在個人修身方面啟示人們哪些道理?
(2022,河北石家莊?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回答后面小題
【甲】
子日:“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p>
子在川上目:“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日:“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夏日:“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p>
(《〈論語〉十二章》節(jié)選)
【乙】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
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
17.用"/"標出下面句子中的節(jié)奏停頓(每小句只標一處)。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8.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酒者如斯夫逝:
(2)博學而寫志篤:
(3)無以蒙遠致:
(4)年與時驅(qū)馳:
19.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20.這兩篇文章都講到了一個共同的話題,即"志",結(jié)合《〈論語〉十二章》和《誡子書》兩篇課文,談?wù)勀?/p>
是如何理解"志"與"學”的關(guān)系的。
21.(2022?貴州?銅仁市第十一中學七年級期中)比較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問題。
【甲】
子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子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稙檎?/p>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队阂病?/p>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p>
子夏日:"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節(jié)選自《論語》)
【乙】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
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日:"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
大學。
(節(jié)選自《西京雜技》)
(1)下列加點字解釋錯誤的是()
A.不亦說乎同"悅",愉快
B.人不知而不限生氣,惱怒
C.衡乃與其傭作于是
D.可以為師矣可以
(2)下面"而"的用法與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人不知畫不慍
A.學而時習之
B.擇其善者而從之
C.博學加篤志
D.鄰居有燭畫不逮
⑶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②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
⑷【甲】文選自《論語》,是古代四書之一,這是古代君子的做人行事守則,也是個人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的方法準則。宋初宰相趙普,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傳世典故,可見《論語》這部書的影響力之廣泛。
其內(nèi)容主要是對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和的表述,【乙】文中講述了匡衡和為了想要去大戶
人家讀書而的故事,兩文表述的共同點都是學習。
(2022?福建福州?七年級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A.曾子目:“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選自《論語?學而》)
B.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p>
(選自《論語?公冶長》)
【乙】
華歆與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①難之。朗日:“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
欲令所攜人。歆口:“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②?"連攜拯如初。世以此
定華、王之優(yōu)劣。
(選自《世說新語?德行》)
【注】①輒:立即,就。②邪:通“耶”,語氣詞"嗎"。
22.根據(jù)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加點詞語方法提示解釋(填寫文
字)
參考成語
后賊追至(1)至:
從古至今至死不悟
王欲舍所攜關(guān)聯(lián)教材
(2)舍:
人太丘舍去(《陳太丘與友期》)
使用詞典選擇義項
遂攜拯如初遂:①順心,稱意;②成功;③(3)遂:
于是,就。
2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
其言而觀其行
B.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C.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D.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2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吾日三省吾身。
(2)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
25.華歆的做法歷來為人所稱道,請結(jié)合材料【甲】簡要分析。
26.(2022?江蘇?常州市清潭中學七年級期中)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
①子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
而)
②子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③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保ā妒龆罚?/p>
④子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p>
⑤子日:“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保ā蹲雍薄罚?/p>
⑥子夏日:“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保ā蹲訌垺罚?/p>
乙
太史公目: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彪m不能至,然心鄉(xiāng)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
華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
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②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
矣!
一一選自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注釋:①低回:徘徊,流連。②六藝:六經(jīng),即《詩》《書》《禮》《易》《春秋》。
⑴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人不知而不爆
②學而不思則耳
③道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
④可謂至圣矣
⑵請將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②雖不能至,然心鄉(xiāng)住之。
⑶結(jié)合甲、乙兩文,說說司馬遷贊孔子"可謂至圣矣”的原因。
27.(2021?河南周口?七年級期中)請把《〈論語》十二章》中的名句工整地抄寫下來,并用"/"給畫橫線處
的句子斷句。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8.(2022?全國?七年級專題練習)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完成下列思維導圖。
顏色—碧綠、()
()、肥胖
形態(tài)
美麗的臃腫、()
聲音長吟、()、彈琴
味道()
神秘的()的故事
動詞:掃、露、支、撒主。對童年生活的()
誘人的捕鳥()罩情感對童趣不再的()
動詞:系、()、拉、
書屋()清雅,感到新鮮
方正、質(zhì)樸、()
教書先生
表面()、實則()
學習內(nèi)容單調(diào)枯燥
跑出去()
讀書之余
有趣
“我”對世界()
相識前
與()老師的相遇自暴自棄、沒有方向
■
教我()善于啟發(fā)
相識后教我()()
再塑生命的人莎莉文老師品質(zhì)
井房散步,教我()()
()油然而生愛心耐心
改變了()感知生命
體會到()的感情
:,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平?與朋友交
!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
(),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不亦君子乎?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p>
不善者而改之。
(),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乎?與朋友交
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七
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修養(yǎng)
賢哉,回也?。ǎ?,一瓢飲,在陋
巷,(),回也不改其樂。賢哉,
回也!
飯疏食,飲水,(),樂亦在其中
矣。(),于我如浮云。
(),不舍晝夜。
三軍可奪帥也,()也。
29.(2019?浙江杭州?七年級階段練習)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這個句子的意思。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0.(2022?全國?七年級課時練習)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不亦說乎()(2)吾日三省吾身()
⑶與朋友交而不停乎(乂4)溫故而知新)
⑸思而不學則陽(乂6)逝者如斯夫()
⑺曲版而枕之()⑻博學而箏志()
31.(2022?全國?七年級課時練習)翻譯下面句子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云。
(5)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7)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2.(2022?全國?七年級課時練習)《論語》是—經(jīng)典之一,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體裁)著作。
它與《》《》《》合稱為《四書》,共二十篇??鬃樱?,字仲尼,魯國人。
我國古代偉大的一家、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者。
33.(2022?全國?七年級)文學常識填空。
孔子名,字,時期的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家、家、家
學派創(chuàng)始人。
《論語》是家學派經(jīng)典著作之一,內(nèi)容是記錄及其弟子的,與《》《》
《》合稱"四書"。
參考答案:
1.(1)yun(2)du2.說:同"悅",愉快樂:以......為快樂
3.只是讀書卻不認真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yún)s不讀書,就會疑惑。選取他們的優(yōu)點而學
習,如果也有他們的缺點就加以改正。4.D5.孔丘儒家示例: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
矣。6.我體會最深的是學習方法方面,要將"學"和"思"結(jié)合起來,才能學得扎實深刻。"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是讀書卻不認真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yún)s不讀書,就會疑惑,讓我明白
了自己學習時要邊讀書邊思考的道理。
【解析】1.考查字詞注音能力。
慍---yun,慍:生氣,發(fā)怒;
篤一一du,篤:堅守。
2.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
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為:不也是很愉快嗎?說:同"悅",愉快;
(2)句意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樂:以......為快樂。
3.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
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
(1)句重點詞語: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殆,疑惑。
(2)句重點詞語:擇,選擇;善者,好的方面,優(yōu)點;改,改正。
4.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勇者:指有勇氣的人,勇敢的人;仁者:指有德行的人;知者:睿智,有見識的人。
第一空,結(jié)合"不憂(不憂愁、憂慮)",應(yīng)選擇"仁者";
第二空,結(jié)合"不惑(不迷惑)",應(yīng)選擇"知者";
第三空,結(jié)合"不懼(不畏懼)",應(yīng)選擇"勇者";
故選D。
5.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理解。
第一、二空,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陂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
國栗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大成至圣先師”。
第三空,結(jié)合閱讀積累,選取孔子有關(guān)學習的成語或名言警句,作答即可。注意不能寫試卷上已有的。
示例:不恥下問、學而不厭。
6.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題目的
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nèi)容,選擇語句。本題為一道開放題,在節(jié)選的章節(jié)中選取與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
及做人修養(yǎng)相關(guān)的語句,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實際,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孔子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很有效的學習方法。一味讀書而不去思考,就會被書
牽著鼻子走,而失去主見,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反之,一味空想而不去學習和實踐,終將一無所得,
提醒我們要將學習和思考結(jié)合起來。
示例二:我感受最深的是"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三軍之勇,可以劫取首領(lǐng),而普通的人,
卻不可奪其志氣。形容一個人志氣的重要。人要有志氣、有品格,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改變自
己的心志,應(yīng)該堅定信念,矢志不渝。
【點睛】參考譯文:
孔子說:"學習并且按時地去復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
了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孔子說:"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
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向卻不可改變。"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
了。"
孔子說:"君子之道有三個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愁,睿智的人不迷惑,勇毅的人不畏懼。"
子貢說:"這正是老師的自我表述啊!"
7.D8.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枕著它睡,樂趣也就在其中了。9.B
【解析】7.考查一詞多義。
A.句末語氣詞,表判斷\句末語氣詞,表感嘆;
B.替,給'做;
C.快樂'樂趣;
D.表順承,可不譯'表順承,就;
故選Do
8.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飯,吃。疏食,粗糧。水,冷水。曲,彎曲。
而,表順承。樂,樂趣。亦,也。
9.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
A.根據(jù)“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可知,只有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才可以
做老師;
C.根據(jù)"匹夫不可奪志”可知,以軍事作戰(zhàn)來類比人應(yīng)志向堅定;
D.”博學而篤志”是子夏說的;
故選Bo
【點睛】參考譯文:
孔子說:"掌握(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
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了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
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感。五十歲知道
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做事才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guī)
矩。"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做老師了。"
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不學習就會心中充滿疑惑而無定見。"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
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
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我把
它看作天上的浮云?!?/p>
孔子說:"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
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孔子在河邊感嘆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
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向卻不可改變。"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
了。"
10.⑴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2)B
⑶①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做老師了。
②喜愛學習卻不多問,不是真的喜愛學習的人。
⑷將學習當做樂趣;溫故知新;取長補短;珍惜時間;謙虛好學;勤學好問;堅定志向;廣泛學習。
示例:在學習過程中,總會遇到或多或少地不懂地問題,遇到問題時,我們應(yīng)該謙虛地向別人請教,
因為只有謙虛好問,才能不斷提高自己。
【詳解】(1)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
句意為:提問和學習,是相輔相成地進行的,不學習就無法提出疑問,不提出疑問就無法增加知識。
"也"為句末虛詞,"問與學"為前句主語,應(yīng)在"問與學”后斷一處;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為并列關(guān)系,在中間應(yīng)斷一處;
故斷句為: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2)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實詞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題,重點在于實詞的積累,同時也可借助整個句子的
意思來判斷。
B.句意: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焉:兼詞,在其中;
故選Be
(3)本題考查重點句子的翻譯,翻譯時,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通暢。注意
重點字詞以及常見句式的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重點詞:
①溫:溫習;故:學過的知識;知:獲得;新:新的理解和體會;以:憑借;為:成為;矣:了;
②好:喜歡;者:......的人。
(4)本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
這一點去做老師了。強調(diào)思考是學習的關(guān)鍵,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fā)現(xiàn),才可以為師,點明學習方法"溫
故知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
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講的學習態(tài)度,體現(xiàn)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啟發(fā)我們將學習當做樂趣;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意思是:幾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
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強調(diào)無論何時何
地,都要虛心向別人請教,取長補短,同時要有端正的態(tài)度;啟發(fā)我們?nèi)¢L補短、謙虛好學;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思是:時光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啟發(fā)我們要珍惜時間;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
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強調(diào)廣泛學習,堅定志向;
材料二"君子之學必好問",強調(diào)了好問的重要性。結(jié)合經(jīng)歷表達自己的看法即可。
示例:我們應(yīng)該珍惜時間,有學習任務(wù)時要及時完成,不能拖拉,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提高自己的
學習效率。
【點睛】參考譯文:
材料一: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做老師了?!?/p>
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好的方
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p>
孔子在河岸上說:"時光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
了。"
材料二:
君子學習一定要喜歡提問。提問和學習,是相輔相成地進行的,不學習就無法提出疑問,不提出疑問
就無法增加知識。喜歡學習卻不多問,不是真能好學。道理明白了,可是不能用于實踐;懂得了那些大的
道理,可是還可能不了解那些細節(jié);如果放棄了提問,怎樣解決呢?
11.生氣,惱怒吃同"悅",愉快離開12.B13.(1)溫習學過舊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
理解和體會,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做老師了。
(2)子貢的話說得很好。14.①別人不了解自己,不要生氣;②替人做事要忠誠;③與朋友交往
要守信用;④不追求"不義”的富貴。
【解析】H.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慍:生氣,惱怒。
(2)句意:我整天吃粗糧。飯:吃。
(3)句意:趙簡子不高興說。說:同"悅”,愉快。
(4)句意:完成學業(yè)才離開他。去:離開。
1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
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本句句意為:
我好像饑渴的人在江海邊喝水一樣,知道滿足罷了??鬃泳拖窠R粯?,我又怎么能夠了解他。畫線句子
由“賜譬渴者之飲江海知足而已"和"孔子猶江海也賜則奚足以識之"分別說的是"我"和孔子,故中間應(yīng)停頓。
而“賜譬渴者之飲江海"與"知足而已”構(gòu)成因果關(guān)系,"孔子猶江海也"與"賜則奚足以識之"也構(gòu)成因果關(guān)系,
也應(yīng)該停頓,故斷句為:賜譬渴者之飲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猶江海也/賜則奚足以識之。
故選Bo
13.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注意重點字詞。重點字詞有:
(1)溫,溫習;故,學過的知識;知,獲得;新,新的理解和體會;以,憑借;為,成為;矣,了。
(2)善,好;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言,話語。
14.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
由甲文"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可知,孔子在修身做人方面強調(diào)人家不了解自己,自己不要惱怒,
這也是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
由甲文"為人謀而不忠乎"可知,替別人辦事要盡心竭力。
由甲文"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可知,同朋友交往要誠實可信。
由甲文"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可知,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不能去追求。
【點睛】參考譯文:
【甲】①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
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
②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了
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
③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乙肝患者購買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人工智能與制造業(yè)融合項目合同補充協(xié)議示范文本
- 保羅皮爾斯合同范本
- 出賣公司合同范本
- 買房銀行抵押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海鮮餐飲連鎖門店食材供應(yīng)合同
- 兔寶寶合同范本
- 上門做飯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國家層面
- 供氣標準合同范本
- 工程量清單及招標控制價編制方案
- 納龍心電說明書
- 2023湖北成人學位英語考試真題及答案1
- 《大數(shù)據(jù)金融》教學大綱(第六學期)附課程考核標準
- 物業(yè)管理企業(yè)用工風險與防范對策
- 拜耳法氧化鋁生產(chǎn)工藝流程框圖
- 零售藥店處方藥銷售自查整改報告word(范文)
- 叉車日常維護保養(yǎng)檢查記錄表
- 心源性休克的護理.ppt課件
- 精品解析:2022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考語文試題(原卷版)
- 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及臺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