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魚我所欲也》三年中考真題+模擬題(解析版)
[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養(yǎng),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辟患者何不為
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
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節(jié)選自《魚我所欲也》)
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鄢相回的一項是()
A.不可得兼風雨兼程統(tǒng)籌兼顧
B.不為茍得一絲不可草全性命
C.人之所晉深晉痛疾褒善貶晉
D.可以辟患不以物喜嚴陣以待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3.文段中蘊含著一個人生準則,請你概括出來。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你對這一準則的理解。
【答案】
1.B
2.不僅賢人有這種心,人人都有,只不過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
3.準則:舍生取義。
理解:生命是珍貴的,當面對生死抉擇的緊要關頭,要堅守正義而不惜犧牲生命。在新
的時代也要見義勇為,勇于堅持正義的事業(yè),做于人于國有益的事。
【解析】
1.A.同時占有幾樣東西或進行幾件事情'加倍的,雙倍的,同時占有幾樣東西或進行
幾件事情;
B.都是“茍且”的意思;
C.厭惡'厭惡'罪惡、邪惡,與“善”相對;
D.憑借'因為'來;
故選Bo
2.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非獨,不僅、不只是;是心,
這種心;勿,不;喪,喪失。
3.第一問:考查篩選信息。根據(jù)文本中的“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可知,人生準則是:舍生取義。即在生與義發(fā)生矛盾時,
要選擇義,放棄生。
第二問:考查閱讀啟示。開放類試題,言之成理即可。如:舍生取義不僅適用于古代,
同樣適用于當代。當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與個人的利益發(fā)生矛盾沖突時,應果斷的放棄個
人利益,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在中華民族實現(xiàn)百年復興的關鍵節(jié)點,“舍生取義”
這一人生準則顯得更加重要。
【參考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就
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
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
所想要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
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災禍我也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
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
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辦法為什么不可以做呢?采
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
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
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心,人人都
有,只不過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
[2022?貴州黔東南?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甲、乙兩則文言文選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題。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
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
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
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節(jié)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萬事莫貴于義。今謂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斷子之手足,子為④之
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日:'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
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⑤以相殺,是貴義于其身也。故日:
萬事莫貴于義也。”
(節(jié)選自《墨子?貴義》)
【注釋】①予:給,送。②子:你。③冠履:鞋子和帽子。④為:愿意。⑤一言:一句
話,即關系到正義與非正義的一句話。
1.下列每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舍生而取義者萬事皆貴于義也
B.故不為茍得也何政
C.非獨賢者有曷心也曷貴義于其身也
D.人皆有之斷子之手足
2.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無建的一項是()
A.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B.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C.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D.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3.對選文內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年的一項是()
A.甲文在引出“舍生而取義”的論點后,運用比喻論證,分別從“所欲”“所惡”兩
方面論述。
B.甲文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是心”,相對于“賢者”來說,普通人容易喪失。
C.乙文論證的中心觀點是“萬事莫貴于義”。
D.甲、乙兩文都是關于“義”與“利”的論述,都闡明了“義”的重要性。
4.將甲、乙兩個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②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
【答案】
1.C
2.C
3.A
4.①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辦法有什么不
可以做呢?
②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貴。
【解析】
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要根據(jù)具體的語境來分析辨別詞義。
A.義:名詞,道義/名詞,正義;
B.故:連詞,所以/名詞,緣故;
C.是:代詞,這/代詞,這;
D.之:代詞,這種(本性)/助詞,的;
故選C。
2.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要根據(jù)句意及結構來分析劃分停頓。
句意: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
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魚”“我所欲也”是比喻之一,分為主謂兩部分;“熊
掌”“亦我所欲也”是比喻之二,分為主謂兩部分;“二者不可得兼”是假設,“舍魚
而取熊掌者也”是結論。據(jù)此可斷為: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魚而取熊掌者也。
故選C。
3.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
A.甲文開頭,從人們常見的欲望談起,從魚和熊掌不可得兼,運用比喻論證和類比論證
的方法,提出“舍生而取義”的中心論點;然后運用對比論證,分別從“所欲”“所惡”
兩方面進行正反論述。因此本項中“運用比喻論證,分別從‘所欲''所惡'兩方面論
述”錯誤;
故選A。
4.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
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
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1)如使:假如,假使;甚:超過;貝I」:那么;辟:同“避”,躲避;為:做;
(2)則:就;若:如;身:生命。
【參考譯文】:
【甲】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
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
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
我所想要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
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災禍我也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
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如果
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辦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
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
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
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
都有,只不過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
【乙】
墨子說:“一切事物沒有比正義更可貴的。(如果)現(xiàn)在對某人說:'給你帽子
和鞋子,然后斬斷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這件事)呢?這人一定不愿意。為什么?
就因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貴。又說:'給你天下,然后把你殺死,你愿不愿意做
(這件事)呢?'一定不愿意。為什么?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貴。(可是)為了爭論
一句話而互相廝殺,這就是把正義看得比生命更為可貴?。∷哉f:一切事物沒有比正
義更可貴的。”
[2022?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
閱讀《魚我所欲也》(節(jié)選)和《世說新語》(節(jié)選)回答下面小題。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
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睜也。如使人之
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其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
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
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乙】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日:“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目:“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即至,謂巨伯曰:“大
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目:“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吾身
代友人命?!辟\相謂曰:“吾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
1.請你解釋文中加點詞語。
(1)故患有所不辟也()(2)賊踹至()
2.請你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遂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
3.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
4.荀巨伯可稱為甲文中的''賢者”,請從甲乙兩文中各找出句原文,加以證明。
5.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無數(shù)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義”奉為人生準則,請你舉出一個
事例。在今天,你是如何理解“舍生取義”的呢?
【答案】
1.同“避”,躲避已經
2.(1)不僅賢人有這種心,人人都有,只不過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2)于是調回
外出打仗的軍隊,使整個城都因此獲救。
3.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
4.【甲】“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或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乙】“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寧以吾身代友人命?!?/p>
5.(1)示例:文天祥寧死不向元軍投降;蘇武被扣于匈奴始終大義凜然,寧死不屈;
史可法寧死不向清軍投降,甘愿處死;譚嗣同在能夠出走的情況下沒有出走,而是選擇
了為變法流血犧牲……(寫出一個即可)
(2)示例:在危難關頭,當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受到損害時,作為國人要犧牲個人利
益,甚至獻出生命也在所不異:在和平時期,每個人都要為國家,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
獻;付出不求回報,無私奉獻,促進社會發(fā)展進步,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
斗。
【解析】
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
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
(1)“故患有所不辟也”的句意是:因此有的災禍我也不躲避。辟:同“避”,躲避。
(2)“賊既至”的句意是:賊人已經來到。既:已經。
2.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
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
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
(1)句中的“非獨(不僅)、是心(這種心)、皆(全,者Q、耳(罷了)”幾個詞
是重點詞語。
(2)句中的“遂(于是,就)、還(回)、獲全(獲得保全)”幾個詞是重點詞語。
3.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先對句
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語句“遠來
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的意思是:(我)遠道而來看望你,你卻要我離開,敗壞道
義來求生?!斑h來相視”省略了主語“荀巨伯”,根據(jù)句意,正確的句讀是:遠來相視
/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
4.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篩選。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篩選出符合題意的語句作答。
【乙】文敘寫荀巨伯大老遠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卻遇上了戰(zhàn)亂。荀巨伯不肯舍朋友而去,
并且愿意犧牲自己以保全友人。文章中“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吾身代友人命”體
現(xiàn)荀巨伯是個“賢者”。荀巨伯的行為也符合【甲】文所說的“生,亦我所欲也:義,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和“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
患有所不辟也”所說的“賢者”的標準。
5.開放性試題。
(1)從積累的中華民族歷史上仁人志士的“舍生取義”的事跡概括作答。如:文天祥
被無軍俘虜后,寧死不屈,拒絕降元;聞一多怒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手槍等,答案是多元
的。
(2)“舍生取義”意思是為了正義事業(yè)不怕犧牲。我們生活在和平時代,但當國家利
益、民族利益受到損害時,我們應該以國家利益為重,為了正義事業(yè),不惜犧牲自己的
生命,做到無私奉獻,促進社會發(fā)展進步,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能從維護
正義而不怕犧牲有角度來談理解即可。答案為唯一。
【參考譯文】:
【甲】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
么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
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
但我所想要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
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災禍我也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
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如果
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辦法為什么不可以做呢?
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
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
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心,人人都
有,只不過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
【乙】荀巨伯到遠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來攻城。朋友對荀巨伯說:“我
如今是快死的人了,你趕快離開吧!"荀巨伯說:“我遠道而來看望你,你卻要我離開;
敗壞道義來求生,這難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嗎?”這時胡人已經到了,問荀巨伯說:“大
軍一到,整個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獨自停留在這里?"荀巨伯回答說:“我的
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棄他而離開,寧愿用我的性命來換取朋友的生命?!焙?/p>
后相互議論說到:“我們這些不懂道義的人,卻要攻入這個講究道義的國家!”于是調
回外出打仗的軍隊,使整個城都因此獲救。
[2022?四川南充?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題。
【甲】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
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
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
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
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
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
心。
(選自《孟子?告子上》)
【乙】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目:“吾
誓與城為殉,然倉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者?”副將軍史德
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后。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
中?!?/p>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
不能執(zhí)刃,遂為諸將所擁而行。至小東門,大兵如林而至,馬副使鳴藤、任太守民育及
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閣部也。”被執(zhí)至南門。和碩豫親王以
先生呼之,勸之。忠烈大罵而死。初,忠烈遺言:“我死當葬梅花嶺上。”至是,德威
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選自《梅花嶺記》,有刪改)
【注】:①【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謚號。因曾擔任內閣大學士,
故自稱“閣部”。
6.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故審有所不辟也患:憂慮,擔心
B.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同“德”,感恩、感激
C.是亦不可以目乎已:停止
D.被熱至南門執(zhí):押解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汝當以同姓為吾后
B.所欲有甚于生者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C.舍生耐取義者也遂為諸將所擁而行
D.蹴爾而與之諸將果爭前抱持之
8.下列對文本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注重推理,邏輯嚴密。開篇通過類比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從正反兩方面有力地
論證了中心論點。
B.乙文記述了江都城被攻陷后,和碩豫親王勸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大罵而死,他的部
將遵照他的遺言將他葬在梅花嶺上。
C.甲文孟子善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進行說理,使抽象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乙文飽含
深情地敘述了史可法的悲壯事跡,極具感染力。
D.甲文孟子認為“正義”“大義”比生命重要,能給予人不茍且偷生、不避禍患的勇
氣;乙文史可法用行動捍衛(wèi)了他心中的“大義”。
9.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1)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2)然倉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者?
【答案】
6.A
7.D
8.B
9.(1)優(yōu)厚的俸祿卻不辨別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它,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
(2)但(在)匆忙慌亂中不能落在敵人的手里死去,誰(能)替我在城破時完成這個
(為國而死)的大節(jié)呢?
【解析】
6.A.句意:因此有的災禍我也不躲避?;迹旱溁迹瑸碾y;
故選Ao
7.A.介詞,為了/動詞,作為;
B.介詞,引出比較的對象,比/介詞,在;
C.表順承,可不譯/表修飾,可不譯;
D.均為代詞,都譯為“他”;
故選D。
8.B.根據(jù)【乙】文第二段結尾處“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可知,
到最后未尋得史可法的尸骨,于是拿史可法衣冠代替尸骨埋葬在梅花嶺上;“他的部將
遵照他的遺言將他葬在梅花嶺上”表述有誤;
故選Bo
9.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
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
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1)萬鐘:優(yōu)厚的俸祿;辯:同“辨”,辨別;何加:有什么益處;
(2)然:但是;倉皇:匆忙慌亂;為:替。
【參考譯文】:
【甲】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就
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
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
所想要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
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災禍我也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
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
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辦法為什么不可以做呢?采
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
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
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心,人人都
有,只不過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
一碗食物,一碗湯,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會餓死。如果盛氣凌人地呼喝
著給他吃,饑餓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腳踢給別人吃,就連乞丐也會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優(yōu)厚的俸祿卻不辨別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它,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是為了
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認識的窮人感激我嗎?以前有人為了大義寧死也不愿接受,
現(xiàn)在卻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它;以前有人為了大義寧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卻為了妻
妾的侍奉接受了它;以前有人為了大義寧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為了認識的窮人感激自己
接受了它。這種做法難道不應該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之心。
【乙】
順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被(清兵)圍困的(形勢)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
知道局勢(已)不可挽救,(就)召集眾將領告訴他們說:“我發(fā)誓與揚州城同作殉國
(之物),但(在)匆忙慌亂中不能落在敵人的手里死去,誰(能)替我在城破時完成
這個(為國而死)的大節(jié)呢?”副將軍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愿意)擔負這一任務。
忠烈高興地說:“我還沒有兒子,你應當憑同姓的關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寫信(稟
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記入(我的)家譜,排在(太夫人的)孫兒輩中。”
二十五日,(江都)城淪陷,忠烈抽出刀來自刎。眾將領果然爭著上前抱住他(不
讓他自殺)。忠烈大聲呼喚德威,德威(悲痛)流淚,不能舉刀,于是被眾將領簇擁著
走。到小東門,清兵像密林般地到來,副使馬鳴驟、太守任民育和都督劉肇基等眾將領
都戰(zhàn)死了。忠烈就瞪著眼看敵人說:“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閣部”。被(俘)押到南
門,和碩豫親王用“先生”(的名稱)稱呼他,勸他投降。忠烈大罵而死。當初,忠烈
(留下)遺言:“我死后應葬(在)梅花嶺上。”到這時,德威尋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
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嶺上)。
[2022?天津紅橋?二?!?/p>
閱讀《魚我所欲也》一文,完成下面小題。
魚我所欲也
《孟子》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用,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
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
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型爾而與
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
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J乎?此之謂失
其本心。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死亦我所涉惡:討厭,憎惡
B.蹣爾而與之蹴:踩踏
C.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得:得到
D.是亦不可以弓乎已:停止
2.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B.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C.得之則生,弗得則死行道之人弗受
D.呼爾而與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3.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在“生”和“義”無法兼顧的情況下,應該“舍生而取義”。這一思想
對后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B.文中的“本心”是指人與生俱來的良心、良知,作者認為“本心”只有圣賢才具有,
普通人是沒有的,因為“賢者能勿喪耳”。
C.選文綜合運用了類比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方法,注重推理,邏輯嚴密。
D.文中,作者大量使用排比和對偶句,這樣使文章讀起來節(jié)奏感強,并且極富文采和
氣勢。
【答案】
1.C
2.A
3.B
【解析】
1.C.”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的意思是:現(xiàn)在(有人)為了認識的窮人感激自
己卻接受了它。得:同“德”,感激。故選C。
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都是介詞,表比較;
B.動詞,做/介詞,為了;
C.代詞,它/助詞,的;
D.動詞,給/語氣詞,嗎;
故選Ao
3.B.有誤,結合“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的意思“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
有,只不過有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可知“只有圣賢才具有,普通人是沒有的”錯誤。
故選Bo
【參考譯文】: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
么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道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
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
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
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
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
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干呢?采用
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
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
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
都有,只不過有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會餓死??墒禽p蔑地吆喝著給人
吃,饑餓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腳踢給別人吃,乞丐也因輕視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祿卻
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它。這樣,高官厚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
妻妾的侍奉和認識的窮人感激我嗎?以前(有人)寧肯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有人)卻
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寧肯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有人)卻為了妻
妾的侍奉卻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寧肯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有人)為了認識的窮人
感激自己卻接受了它。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本
性。
[2021?湖南婁底?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魚我所欲也
《孟子》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
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
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
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
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
其本心。
4.下列各句中,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得之/則生B.呼爾/而與之
C.行道之人/弗受D.此之謂失/其本心
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鄉(xiāng)鄰)B.死亦我所晉(討厭,憎恨)
C.所欲有甚于生者(在)D.所識窮乏者得我與(獲得)
6.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名軻,春秋時期思想家,《孟子》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認
為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共同編著的。
B.選文開頭從人們常見的欲望談起,用當時難得的食物(魚與熊掌)設喻和類比,舉
例淺近,說理深刻。
C.選文②段中“行道之人”“乞人”不愿受侮辱去得到那點飲食來活命,這是從反面
舉例詮釋了“舍生取義”的觀點。
D.選文②段中分析了“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三個原因,其中“宮室之美”指國家方面,
“妻妾之奉”指自家方面。
7.將下列文言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8.通讀選文,談談對“本心”的理解和如何守住“本心”。
【答案】
4.D
5.B
6.B
7.①不僅賢明的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這種思想,不過是賢明的人能夠保有本心不
喪失罷了。
②高官厚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它。這樣,高官厚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
8.“本心”在本文是指羞惡之心,孟子認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喪失,
“賢者能勿喪耳”。因為人只有擁有“義”,才能分清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
這樣才能不被“萬種”所誘惑,而像“不食嗟來之食”的人一樣,內心有一種凜然的“義”
(也就是本心)。
【解析】
4.考查朗讀節(jié)奏劃分。D?“此之謂失其本心”的正確句讀是:此之謂/失其本心。故
選D。
5.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
A.鄉(xiāng):同“向”,先前、從前,不是“鄉(xiāng)鄰”;
C于:介詞,比,不是“在”;
D.得:同“德”,感激,不是“獲得”;
故選Bo
6.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A.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人,不是“春秋時期”;
C.不是從“反面舉例”詮釋了“舍生取義”的觀點,而是從“正面舉例”;
D.“為宮室之美”的意思是:為了住房的華麗?!皩m室之美”不是指國家方面;
故選Bo
7.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
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
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
(1)句中的“非獨(不只,不僅)、賢者(有才德,有賢能的人)、是(這)、心(思
想)、喪(喪失)”幾個詞是重點詞語。
(2)句中的“萬鐘(指高位厚祿)、辯(同'辨')、于(對)、何加(什么益處)”
幾個詞是重點詞語。
8.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孟子所說的“本心”,是指與生俱來的良心、良知,
表現(xiàn)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在本文中側重指羞惡之心。
孟子認為通過不正當?shù)氖侄尉涂梢员H?,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過不正當?shù)霓k法
就可以避免禍患,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是因為還有比生命更為人們所珍愛的“義”,
還有比死亡更為人們所厭惡的“不義”。不單是賢人有這種重義之心,而是人人都有,
只是普通人容易喪失了。因此,從這個意義說,人只有擁有“義”,就能做到不被“萬
種”所誘惑,而像“不食嗟來之食”的人一樣有“義”,這樣也就能夠守住人的“本心”
了。據(jù)此理解分析作答。
【參考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就
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
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
所想要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
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因此有災禍我也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能
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們
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辦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
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
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
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
有,只不過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
一碗食物,一碗湯,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會餓死。如果盛氣凌人地呼喝
著給他吃,饑餓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腳踢給別人吃,就連乞丐也會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它。這樣,高官厚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是為了
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認識的窮人感激我嗎?以前有人為了大義寧死也不愿接受,
現(xiàn)在卻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它;以前有人為了大義寧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卻為了妻
妾的侍奉卻接受了它;以前有人為了大義寧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為了認識的窮人感激自
己接受了它。這種行為難道不可以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2021?四川資陽?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
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選自《孟子?告子上》)
【乙】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
日:“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目:“大
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目:“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吾身
代友人命?!辟\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
(選自《世說新語?德行》)
注釋:①值:恰逢,趕上。②郡:古代的行政區(qū)劃,這里指城。
1.下列各項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組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皆以美于徐公
B.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入則無法家拂士
C.敗義以求生可以為師矣
D.遂班軍畫還康肅笑畫遣之
2.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1)死亦我所晉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荀巨伯匹看友人疾
(4)不忍等之
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4.孟子認為在“生”與“義”處于兩難選擇時,應舍生取義。請簡要說說荀巨伯是怎
樣踐行這一主張的?
【答案】
1.D
2.①厭惡,討厭;②同“避”,躲避;③從遠方;④丟下,舍棄。
3.①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有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
②朋友對巨伯說:“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趕緊離開!”
4.荀巨伯探望重病的朋友,這是“義”。胡賊攻打城池,他的生命遇到危險,不聽朋
友的勸離,而是選擇留下。冒著生命危險也要保護他的病友,這就是舍生取義。不僅救
了朋友的性命,更讓敵軍自慚而退。
【解析】
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介詞,勝過、超過/介詞,比;
B.連詞,那么/連詞,如果;
C.連詞,來/介詞,憑借;
D.表承接,可不譯\表承接,可不譯;
故選D。
2.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
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
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
①句意:死亡也是我所厭惡的。惡:厭惡,討厭;
②句意:所以有禍患(我)不躲避。辟:同“避”,躲避;
③句意:荀巨伯從遠方來探望重病的朋友。遠:從遠方;
④句意:我不忍心舍棄他。委:丟下,舍棄。
3.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1)非獨,不僅,不只是。是
心,這種心理。皆,都。喪,喪失。(2)語,告訴,對……說。去,離開。
4.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體現(xiàn)了荀巨伯對友人真摯的情義,友人生病,便來探望。
“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友人勸荀巨伯離開,荀巨
伯說自己不能“敗義以求生”,體現(xiàn)了荀巨伯對“義”的堅持,即使面對死亡的危險,
也不背離朋友。
“寧以吾身代友人命”,荀巨伯愿意用自己的死亡來換取朋友的生存,這就是舍生取義。
【參考譯文】:
【甲】
魚,是我所想要的東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東西。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
(我)會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東西;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東西。這
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會舍棄生命而選取道義。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還有
比生命更想要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還有比
死亡更厭惡的事,所以有禍患(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沒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東西,那么
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們沒有比死亡更厭惡的事情,那
么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這種方法可以生存卻不采用,按
照這種方法可以躲避禍患卻不去做。是因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東西(那就是義),有比
死亡更厭惡的東西(那就是不義)。不僅僅是賢人有這種思想,每個人都有這種思想,
只不過賢人能夠操守這種道德不丟失罷了。
【乙】
荀巨伯從遠方來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趕上胡賊攻打城池。荀巨伯的朋友對荀巨伯
說:“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趕緊離開!”荀巨伯說:“我從遠方來探望你,你卻讓我
離開,為了茍且偷生而毀掉道義,這難道是我荀巨伯應該做的嗎?”這時胡賊已經到了,
問荀巨伯:“大軍到了,整個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獨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說:
“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棄他,我寧愿用我的性命來換取朋友的性命。”胡賊
聽了說:“我們這些不懂道義的人,卻侵入了這么有仁義的國家!”于是調回外出打仗
的軍隊,使整個城都因此獲救。
L2022?廣東?江門市第二中學二?!?/p>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
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
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熟爾而與之,
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將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家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
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
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
今
【乙】
天祥至潮陽力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②遂以客禮見之。與母入厘山,使
為書招張世杰③。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
《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
之。厘山破,軍中置酒大會,弘范日:“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
將不失為宰相也?!碧煜榉ㄈ怀鰞?,目:“國之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
死而二其心乎。”……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日吾事畢南鄉(xiāng)拜而死。論目:自古志士,
欲信大義于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
心之安爾。觀天祥從容伏質,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謂之“仁”哉。
(節(jié)選自《宋史》,有刪改)
【注釋】①潮陽:地名,與后文的“隹山”都是廣東的地名。②弘范:元朝將領。③張
世杰:南宋將領。
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故卓有所不辟也
(2)廨爾而與之
(3)萬鐘則不解禮義而受之
(4)萬鐘于我何加也
2.把【甲】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3.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與俱入匡山/四時俁備B.使為書招張世杰/乃丹下帛日
C.天祥淺然出浮/臨表涉零D.國亡不能救/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4.請用“/”給【乙】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
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xiāng)拜而死
5.請根據(jù)【甲】【乙】兩篇選文回答問題。
(1)請你用自己的話說說,【乙】文中文天祥的哪些表現(xiàn),能夠闡明【甲】文“舍生
取義”的觀點。
(2)【甲】文中的“義”與【乙】文中的“仁”有何相同之處。
【答案】
1.(1)禍患、災難(2)踩踏(3)同“辨”,辨別(4)益處
2.(1)不僅賢人有這種本心,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它)罷了。
(2)這樣的做法不可以停止嗎?這就叫失去了人固有的羞惡之心。
3.C
4.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日/吾事畢矣/南鄉(xiāng)拜而死
5.(1)①文天祥被俘后,堅決不向張弘范行跪拜禮;②寫詩明志,拒絕招降要求;③
國家滅亡后,不受利誘,不事二主;④向著南方拜別從容就義。
(2)都可以理解為仁義、仁愛、正義,是指不違背本心(指與生俱來的良心良知的修
養(yǎng));有利于國家和民族的大義。
【解析】
1.本題考查重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詞語解釋時要注意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
如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現(xiàn)象。
(1)“故患有所不辟也”的意思是:所以有的禍患我不躲避?;迹旱溁?、災難。
(2)“蹴爾而與之”的意思是:踩踏過給別人吃。蹴:踩踏。
(3)“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意思是:(可是有的人)見了優(yōu)厚的俸祿卻不辨別
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辯:同“辨”,辨別。
(4)“萬鐘于我何加也”的意思是: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來說有什么益處呢。力口:益處。
2.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做到譯句文從
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注意重點詞的解釋:
(1)是,這種;心,本心;勿,不;喪,喪失,丟掉;耳,罷了。
(2)已,停止;謂,叫作;本心,本性,這里指人的羞惡之心。
3.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俱:一起/全,都;
B.書:信/寫;
C.涕: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醫(yī)療設備研發(fā)與應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股權收購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企業(yè)股權激勵項目執(zhí)行與改進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產投資分期付款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蔬菜種子進口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酒樓市場拓展與股權激勵方案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模具生產項目質量保證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家居貨款擔保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船舶抵押借款合同范本修訂版3篇
- 二零二五年戶外活動用安全護欄租賃合同3篇
- 2024至2030年中國柔性電路板(FPC)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IGCSE考試練習冊附答案
- 小學三年級下一字多義(答案)
- Unit 6 同步練習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農耕研學活動方案種小麥
- 九三學社申請入社人員簡歷表
- 非諾貝特酸膽堿緩釋膠囊-臨床用藥解讀
- 設備管理:設備管理的維護與保養(yǎng)
- 2024年佛山市勞動合同條例
- 土特產行業(yè)現(xiàn)狀分析
-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簡便計算大全500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