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10)辨別并賞析修辭手法_第1頁
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10)辨別并賞析修辭手法_第2頁
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10)辨別并賞析修辭手法_第3頁
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10)辨別并賞析修辭手法_第4頁
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10)辨別并賞析修辭手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10)辨別并賞析修辭手法(10)辨別并賞析修辭手法——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

常見的十二種修辭手法

1.比喻

(1)定義: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個事物比喻另一個事物的一種修辭手法。

(2)結構: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用來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聯(lián)系本體和喻體的詞語,比喻關系的標志)三部分組成。

(3)構成條件:①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②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③本體和喻體的感彩要一致。

(4)種類:

①明喻:本體、喻體和比喻詞都出現(xiàn)的比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這初秋之夜如一襲藕荷色的蟬翼一樣的紗衫,飄起淡淡的哀愁。

②暗喻:又叫隱喻,本體和喻體都出現(xiàn),兩者之間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詞語聯(lián)結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的山水畫。

③借喻:只出現(xiàn)用來代替本體的喻體(直接敘述喻體)而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xiàn)。

例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④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描述。

例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5)作用:①化平淡為生動;②化深奧為淺顯;③化抽象為具體。

2.比擬

(1)定義:根據(jù)想象把物當作人來寫、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甲物當作乙物來寫的一種修辭手法。

(2)形式:事物“人化”,人“物化”,甲物“乙物化”。

(3)種類:

①擬人:把物當作人來描寫,賦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動作等,讓無生命的事物好像有生命一樣能活動,讓有生命的事物好像人一樣有思維和情感。

例下面溪水大概是涸了,看著有無數(shù)用為筑橋剩下的大而笨的白色石塊,懶懶散散睡了一溪溝。

②擬物:把人當作物來描寫,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描寫。

例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

(4)作用:①增加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②使人或事物更加生動形象;③表意豐富,有利于表達作者鮮明的情感態(tài)度;④增強語言的親切感。

3.借代

(1)定義:不直接說出人或事物的名稱,而是借用與其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的一種修辭手法。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體"用來代替的事物叫“借體”。

(2)種類:

種類例句

特征代本體紅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個老娘……

材料代本體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標志代本體誰料竟會落在“三道頭"之類的手里的呢,這豈不冤枉!

人名代著作我們要多讀點魯迅。

綽號代本人蘆柴棒,去燒火!

專名代泛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

具體代抽象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部分代整體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3)運用借代應注意的問題:

①借體和本體關系密切,借體必須具有鮮明的代表性,能突出地代表本體,讓人一看就明白所指稱的事物。

②用人物特征作借體時,要注意褒貶色彩:代表正面人物時宜用褒義的稱號;代表反面人物時,宜用令人厭惡的事物。

(4)作用:①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練,語言富于變化;②引人聯(lián)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4.夸張

(1)定義: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一種修辭手法。

(2)種類:

種類釋義例句

擴大夸張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長、強……)處說。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縮小夸張故意把一般事物往?。ㄉ?、慢、矮、短、弱……)處說。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超前夸張在兩件事之間,故意把后出現(xiàn)的事說成是先出現(xiàn)的或與先出現(xiàn)的事同時出現(xiàn)的。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成灰。

(3)作用:①突出事物的本質;②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③創(chuàng)造意境,以引起聯(lián)想;④強化作者的某種感情。

5.對偶

(1)定義:將字數(shù)相等、意義相關或相反、結構相同或相似、用詞互相對應的兩個短語或句子對稱地排列在一起,這種修辭手法叫對偶。

(2)種類:

種類釋義例句

按內容正對從兩個角度、兩個側面表示相似相關的關系。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反對表示相反關系或對立關系。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串對上下句意義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也叫“流水對”。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按形式工對字數(shù)、詞性、結構平仄、用字等均符合對仗要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寬對基本符合對仗要求,形式要求相對寬松。飲馬魚驚水,穿花露滴衣。

(3)運用對偶應注意的問題:切忌脫離內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對仗。

(4)作用:①形式整齊,結構對稱,有一種整齊均勻的美感效果;②詞句凝練概括,富有表現(xiàn)力,能夠把相關事物間的關系表現(xiàn)得集中鮮明;③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

6.排比

(1)定義: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強化感情的修辭手法叫排比。

(2)種類:

①成分排比: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

例他們不會高聲朗笑,不會拼死搏擊,不會孤身野旅,不會背水一戰(zhàn)。

②分句排比:一個復句的各個分句組成排比。

例他們的品質是那樣地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地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地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地美麗和寬廣!

(3)作用:①用于敘事,內容集中,重點突出;②用于議論,論述透徹,條分縷析;③用于抒情,氣勢磅礴,節(jié)奏鮮明。

7.反復

(1)定義: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使用某個詞語、句子或句群。

(2)種類:

①接連反復。

例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②間隔反復。

例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3)作用:①強化感情;②增強氣勢。

8.設問

(1)定義:無疑而問,自問自答,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的一種修辭手法。

(2)作用:①提醒注意,引發(fā)思考;②突出某些內容,使文章有波瀾;③有時出現(xiàn)在篇首或段首,起到引起下文或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9.反問

(1)定義: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增強表達效果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句句末一般用問號,有時也用嘆號。

(2)種類:

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你也可以說它是中國人走向現(xiàn)代的起點,但是,哪一個民族走向現(xiàn)代時的步履會像在上海那樣匆促慌張自怯雜亂無章?

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你不覺得我們的戰(zhàn)士是最可愛的人嗎?

10.反語

(1)定義:反語即“說反話”,故意運用跟本意相反的話語來表達本意,含有否定、諷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種帶有強烈感彩的修辭手法。

(2)種類:

①諷刺反語:以揭露、批判、諷刺、嘲弄為目的,表達貶義的反語。

例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

②風趣反語:為了達到風趣的效果而說的反語,字面上表達的是貶義,實際上表達的是褒義或因情深難言,或因避嫌忌說,并不包含諷刺、嘲弄之意。

例黛玉聽了睜開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

(3)作用:①可以揭露、批判、諷刺和嘲弄消極方面,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②可以鮮明地表現(xiàn)說話人的態(tài)度和立場;③可以使語言生動有趣。

11.雙關

(1)定義:雙關是利用詞的多義性及同音(或音近)條件,有意使語句有雙重意義的一種修辭手法。

(2)種類:

①意義雙關:利用詞的多義性,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

例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又暗指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②諧音雙關:利用詞的同音(或音近)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

例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晴"與“情”諧音,表面上是晴天的“睛”,內含感情的“情”)

(3)作用:①使語言表達含蓄、幽默;②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象。

12.通感

(1)定義:又叫“移覺”,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手法。

例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2)作用:①能豐富表情達意的審美情趣,增強表達效果;②化抽象為具體,突出特征;③調動讀者的多種感覺,激發(fā)聯(lián)想。

方法總結

一、區(qū)分幾種易混淆的修辭手法

易混修辭區(qū)別示例

比擬與比喻①比擬是仿照擬體的特征摹寫本體,重點在“擬”;比喻是用喻體比方本體,重點在“喻"。②比擬的本體和擬體彼此交融,本體必須出現(xiàn),擬體一般不出現(xiàn);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一主一從,本體或出現(xiàn)或不出現(xiàn),而喻體必須出現(xiàn)。③判斷比喻重點看名詞,判斷比擬重點看動詞和形容詞。東西長安街成了喧囂的黃河,它在歲月里奔騰,它又溫情脈脈地展露歡顏。(“東西長安街成了喧囂的黃河”是暗喻,“長安街"和“黃河”分別是本體和喻體?!八跉q月里奔騰"是擬物,把長安街當成了動物?!八譁厍槊}脈地展露歡顏”是擬人,“溫情脈脈"展露歡顏”是人的情態(tài))

借喻與借代①借喻重在打比方,可換成明喻;借代重在指稱,不能換成明喻。②借喻的本體和喻體之間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體和借體之間具有相關性。①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②何以解憂?唯有杜康。(①以“雪"比喻“浪花”。②以傳說中的酒圣“杜康"代指“酒”)

排比與對偶①排比是三項或三項以上的連說,而對偶則是兩項的對說。②排比不限字數(shù),句式大體相似即可;對偶不僅要求兩句字數(shù)相等,還要求結構一致。③排比中常含有反復出現(xiàn)的詞語,對偶中則力求避免相同字詞反復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①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②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①為排比,四句均用“魚"字提摯。②為對偶中的寬對)

設問與反問①形式上:設問是先問再回答;反問是只問不答但問題的答案卻在句子之中。②作用上:設問是為了引起讀者的注意,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反問是為了加強語氣,明確表達某種觀點或思想感情。各位同學還不能準確區(qū)分“設問”和“反問"嗎?應該不會吧!難道老師講得還不夠細致嗎?(第一個問句后面有回答“應該不會吧!”,是設問。第二個問句用“難道"和“不”雙重否定,表達肯定的意思,是反問)

反復與排比①側重不同:反復強調語氣,加強情感;排比使行文有節(jié)奏感,朗朗上口,增強文章氣勢。②寫法不同:反復是有意讓一個句子或詞語重復出現(xiàn);排比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相關、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排列。③數(shù)量不同:反復是相同的詞語或句子出現(xiàn)兩次即可;排比則要求詞語或句子必須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有時反復和排比兩種修辭手法也可以交織在一起。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②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③狂風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干旱旱不壞它。(①兩個“知否"為連續(xù)反復。②為排比。③從整體結構看,四個句子構成排比,其中四個“它”是間隔反復)

二、賞析修辭手法題“兩關鍵”——解構成、析效果

解構成依其結構,分析構成比喻把……比作……,本體是……喻體是……,兩者都……有較強的相似性

比擬把……人格化,將……(物)當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