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新教材必修1試題 (十)_第1頁
高中化學新教材必修1試題 (十)_第2頁
高中化學新教材必修1試題 (十)_第3頁
高中化學新教材必修1試題 (十)_第4頁
高中化學新教材必修1試題 (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章鐵金屬材料

培優(yōu)提升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lC-12N-140-16Na-23Mg-24Al-27S-32CI-35.5Fe-56Cu-64

第I卷(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正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國“勇氣號'"'機遇號''探測車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收集有關FezCh及硫酸鹽的信息,以證

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經存在過H2O。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鋁熱劑就是單指FezCh和鋁粉的混合物

B.檢驗紅磚中的紅色物質是否是FezCh的操作步驟是:樣品一粉碎—加水溶解—過濾一向濾液中滴加KSCN溶

C.分別還原amolFezCh所需以、Al、C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3

D.明研屬于硫酸鹽,是混合物

【答案】C

【解析】A.作為鋁熱劑重要組成的金屬氧化物,鋁熱劑應為A1和過渡元素的氧化物所形成的混合物,故A錯

、口

1■天;

B.FezCh不溶于水,且和水不反應,應加入鹽酸或稀硫酸溶解后再加KSCN溶液,FeQa的檢驗過程:樣品一粉

碎T加酸溶解T過濾T向濾液中滴加KSCN溶液,故B錯誤;

C.amoIFezCh被還原得到6amol電子,則分別消耗H2、ARCO3amol、2amol、3amol,物質的量之比為3:2:

3,故C正確;

D.明磯為KA1(SO4)242H2O,是結晶水化合物,屬于硫酸鹽,為純凈物,故D錯誤;

2.下列實驗現象敘述正確的是()

A.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存在S04”

B.硫粉在純氧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鐵粉加入稀硫酸,銀白色固體表面有氣泡產生,固體減少,放熱,溶液由無色變淺綠色

D.水通電:兩極均有氣體生成,正極多,負極少,體積比約為1:2

【答案】B

【解析】A.亞硫酸根離子能夠被強氧化劑硝酸氧化為硫酸根離子,故滴入硝酸酸化的BaCh溶液,產生白色沉

淀,溶液中可能存在SQF,A項錯誤;

B.硫粉在純氧中燃燒產生二氧化硫,現象為: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B項

正確;

C.鐵粉為黑色粉末,所以鐵粉加入稀硫酸,黑色固體表面有氣泡產生,C項錯誤;

D.水通電,兩極均有氣體生成,正極為氧氣,體積少,負極為氫氣,體積多,體積比約為1:2,D項錯誤;

3.將KSCN溶液加入到下列所指定的各溶液中,溶液不會顯紅色的是()

A.加入足量的鐵粉后的FeCb溶液

B.鐵絲在足量氯氣中燃燒后所得產物的水溶液

C.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綠磯溶液

D.加入新制氯水后的FeCh溶液

【答案】A

【解析】將KSCN加入溶液中,溶液不顯紅色,說明溶液中無Fe3+。

A.發(fā)生的反應為Fe+2FeCb=3FeC12,鐵粉過量,溶液中無Fe?+,A符合題意;

B.鐵絲在足量氯氣中燃燒得到的FeCb溶于水后得到FeCh溶液,加入KSCN溶液會顯紅色,B不符合題意;

C.溶液中的Fe?+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Fe3,加入KSCN溶液會顯紅色,C不符合題意;

D.發(fā)生的反應為C12+2FeCb=2FeCb,加入KSCN溶液會顯紅色,D不符合題意。

4.向HX)mLFe2(SC)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溶液中剩余固體的質量與加入鐵粉

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點時溶液中的陽離子為cd+、Fe2+Fe3+

B.b點時溶液中發(fā)生的反應為Fe3++Cu2+=Cu+Fe2+

C.c點時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o.5molL-1

D.原溶液中Fe2(SO4)3和CuSO4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1:1

【答案】D

【解析】A.向H)()mLFe2(SC)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鐵粉,先發(fā)生反應:Fe+2Fe3+—3Fe2+.后

發(fā)生反應:Fe+Cu2+=Cu+Fe2+?山圖可知,加入鐵粉0.56g(即O.Olmol)之后開始出現固體,且按

Fe+2Fe3+—3Fe?+反應知,0.56g鐵粉用于消耗鐵離子,則鐵離子為0.02mol,原Fe2(SC)4)3為“Imol,故a

點溶液中的陽離子為Ci?+、Fe?+和Fe3+,A正確;

B.由圖可知,力口入鐵粉0.56~1.68g(即0.01?0.03mol)時,剩余固體為0~L28g,此段發(fā)生的反應為

Fe+Cu2+=Cu+Fe2+)即0.02molFe用于Fe+Cu2+=Cu+Fe2+,故銅離子為0.02mol,析出銅0.02moLB正確;

C.加入鐵粉0.56~2.24g(即0.01?0.04mol)時,若發(fā)生反應Fe+Cu”=Cu+Fe?+,則最多生成Cu().03mol

(即1.92g),而由圖可知,剩余固體為1.84g,所以1.84g為置換出的Cu和剩余的鐵粉的質量,設0.03mol鐵

粉中與Ci?+反應的為miol,剩余ymol,則生成Cu的質量為64xg,剩余鐵的質量為56yg,所以:x+y=0.03、

64x+56y=1.84,解得x=0.()2、y=0.()l,因此加入鐵粉1.68g(即0.03mol)時,恰好與溶液中的Q?+反

應完全,溶液中的溶質為FeSO4,又根據前面的分析可得反應Fe+2Fe3+—3Fe?+生成的Fe?+為0.03mol,又

因為反應Fe+Cu2+=Cu+Fe2+生成的Fe2+為0.02mol,所以c點時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0.03mol+0.02mol)4-0.IL=0.5mol-L"1,C正確;

D.由前面的分析可得,原溶液中Fe3+為0.02mol,則Fe2(SO,3為O.Olmol,Q?+為0.02mol,則CuSO」為

0.02mol,原溶液中Fe2(SO,3和CuSC)4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為1:2,D錯誤;

5.13.6gFe和FezCh的混合物,加入150mL足量的稀硫酸,在標準狀況下收集到1.12LH2,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

加KSCN溶液不變紅。為中和過量的H2so4,并使Fe元素全部轉化為Fe(OH)2沉淀,恰好消耗了200mL3moi/L

的NaOH溶液,則該稀H2sCM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A.2.25mol/LB.2mol/LC.3mol/LD.0.6mol/L

【答案】B

【解析】Fe和FezCh的混合物與稀H2so4反應,Fe和FezCh均無剩余,且有Ha生成,說明反應生成FeSO4,為

了中和過量的硫酸,而且使FeS04完全轉化成Fe(OH)2,共消耗3moiL」的NaOH溶液200mL,說明反應后

的溶液溶質只有Na2so4,根據硫酸根守恒,則n(H2so4)=n(Na2so4),根據鈉離子守恒,則n(Na2so只=l/2n

(NaOH),則有:n(H2SO4)=n(Na2so4)=l/2n(NaOH)=l/2x3mol-L'x0.2L=0.3mol,故該硫酸的物質的量

濃度為:c(H2so4)=0.3molv0.15L=2molL

6.向50mL稀H2sO,與稀H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鐵粉,假設加入鐵粉的質量與產生氣體的體積(標準狀

況)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假設C點之前每一段只對應一個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已知酸性條件下氧化性:

NO,>Fe3+>H+)()

|V/L

主二中千

叫m(FeyK

A,參加反應鐵粉的總質量m2=5.6g

B.所用混合溶液中c(HNO3)=0.5mol/L

C.開始時產生的氣體為H?

D.AB段發(fā)生的反應為置換反應

【答案】A

【解析】A.酸性條件下,已知氧化性:NO;>Fe3+>H+,04段發(fā)生反應:

Fe+NO;+4H+=Fe*+NOT+2H2。,AB段發(fā)生反應:Fe+2Fe3+=3Fe2+>

+2+

8c段發(fā)生反應:Fe+2H=Fe+H,T-鐵粉最終全部轉化為Fe?+,根據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數目相

等可知,3xn(NO)+2x?(H2)=2n(Fe),

即3x—1J2£-+2x皿=2n(Fe),

L68LTn(Fe)=0.1mol,質量為5.6g,故A正確;

22.4L/mol22.4L/mol

B./?(NO)=1.12L22AL/mol=0.05mol,則所用混合溶液中c(HNC)3)=0.05mol+0.05L=Imol/L,故

B錯誤;

C.開始時產生的氣體為NO,故C錯誤;

32+

DAB段發(fā)生反應:pe2pe-----3Fe,故D錯誤。

7.某學生用NaHCCh和KHCO3組成的某混合物進行實驗,測得如下數據(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下列分

析推理正確的是()

50mL鹽酸50mL鹽酸50mL鹽酸

m(混合物)9.2g15.7g27.6g

%(標況)2.24L3.36L3.36L

A.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5.0mol?L1

B.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出混合物中NaHCCh的物質的量分數為50%

C.9.2g混合物中NaHCCh和KHCCh分別為5.0g和4.2g

D.15.7g混合物恰好與鹽酸完全反應

【答案】B

【解析】A.鹽酸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3.36L,結合H++HCCh=FbO+CO23可知n(HC1)=n(CO2)

=3.36L+22.4L/mol=0.15mol,故鹽酸的濃度為:0.l5mol+0.05moi=3mol/L,故A錯誤;

B.第一組中鹽酸不足,固體混合物完全反應,設NaHCCh和KHCCh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y,則84x+100y=9.2g,

x+y=2.24+22.4=0.l,解得:x=y=0.05mol,貝U碳酸氫鈉的物質的量分數為0.05mol+0.1molxl00%=50%,故B正確;

C.根據B的計算可知,加入固體混合物中NaHCCh和KHCC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9.2g混合物中NaHCCh

和KHC03分別為4.2g和5.0g,故C錯誤;

D.由上述分析可知,向50mL鹽酸中加入15.7g混合物時,鹽酸不足,固體混合物過量,故D錯誤;

8.由下列實驗及現象推出的相應結論正確的是()

實驗現象結論

管中固體逐漸由橙色變

A向填有硫酸處理的K2cl'2。7硅膠導管中吹入乙醇蒸氣乙醇具有還原性

為綠色

向鹽酸酸化的CU(NC)3)2溶液中通少量SO2,然后滴入

B產生白色沉淀CM+氧化性大于H2SO4

BaC12溶液

打磨后的鋁片放入Hg(NO3)2溶液中片刻,用濾紙吸干鋁片發(fā)燙并逐漸長出白汞與氧氣反應放熱,白色

C

后置空氣中色針狀固體物質為HgO

向2支分別盛有相同濃度的K4Fe(CN)6和CuSO4溶液前者無明顯現象,后者

DKsp(FeS)<Ksp(CuS)

中分別滴入2滴H2s飽和溶液產生黑色沉淀

【答案】A

【解析】A.KzCnCh可氧化乙醇,則固體逐漸由橙色變?yōu)榫G色,可知乙醇具有還原性,故A正確;

B.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可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離子與鋼離子結合生成硫酸鋼沉淀,結論不合理,故B

錯誤;

C.打磨后的鋁片放入Hg(NCh)2溶液中片刻,發(fā)生置換反應,鋁表面為鋁汞合金,且鋁被空氣氧化為氧化鋁

并放熱,故C錯誤;

D.DFe(CN)6中電離產生的Fe?+濃度極低,導致c(Fe2+)比c(Cu2+)小得多,則分別滴入2滴H2s飽和溶

液,現象不能說明結論,故D錯誤;

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NaHCCh與石灰水反應,當〃(NaHCCh):川Ca(OH)2]=2:1B寸,HCO;完全轉化為CaCCh

B.Fe與稀硝酸反應,當〃(Fe):"(HNC)3)=1:1時,鐵元素在溶液中主要以Fe?+形式存在

C.A1CL溶液與燒堿溶液反應,當體積比為1:4時,鋁元素恰好以Al。2形式存在

D.CO2通入石灰水中,當n(CCh):n[Ca(OH)2]=2:3時,能得到澄清溶液

【答案】B

【解析】A.NaHCCh與石灰水反應,當"(NaHCO3):〃[Ca(OH)2]=2:l時,發(fā)生反應:

2NaHCO3+Ca(OH)2=CaCO3J+Na2CO3+2H2O,故A錯誤;

B.Fe與稀硝酸反應,鐵過量時發(fā)生反應:3Fe+8HNO3—3Fe(NO3)2+2NOT+4H2O,鐵不足時發(fā)生反應:

Fe+4HNO3=Fe(NO3)3+NO?+2H,O,當”(Fe):〃(HNO3)=l:l時,按

3Fe+8HNO3-3Fe(NO3)2+2NOT+4H2O,且鐵有余,故鐵元素在溶液中主要以Fe?+形式存在,B正確;

C.A1CL溶液與燒堿溶液反應,當體積比為1:4時,因為不知道兩種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故難以知道鋁離子和

氫氧根離子的物質的量,故不能知道鋁元素的形式存在,C錯誤;

D.CO2通入石灰水中,發(fā)生反應: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

CO2與Ca(OH)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時,恰好反應生成CaCO3,即COz與Ca(OH)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1時反

應得至UCaCO3,CCh與Ca(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時,恰好反應生成Ca(HCCh)2,即CO2與Ca(OH)2的物質

的量之比為22時反應得到Ca(HCC>3)2,當〃(CO2):〃[Ca(OH)2]=2:3時,得到CaCCh沉淀,氫氧化鈣過量,故D

錯誤:

10.下列實驗過程中產生沉淀的物質的量(Y)與加入試劑的物質的量(X)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A.甲向A1C1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且邊滴邊振蕩

B.乙向NaAKh溶液中滴加稀鹽酸至過量且邊滴邊振蕩

C.丙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過量

D.丁向NaOH、Ba(OH)2、NaAKh的混合溶液中逐漸通入CO2至過量

【答案】C

【解析】A.向AlCb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且邊滴邊振蕩,先產生氫氧化鋁沉淀:

AlC13+3NaOH=Al(OH)3,+3NaCl,繼續(xù)滴加NaOH溶液,AI(OH)3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沉淀溶解:

NaOH+Al(OH)3=NaAlO2+2H2O,所以沉淀量達到最大消耗NaOH和沉淀溶解消耗NaOH的比為3:1;A錯誤;

B.向NaAQ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立刻產生白色氫氧化鋁沉淀,發(fā)生反應:A1O2+H++H2O=A1(OH)31,隨著鹽

++

酸的逐滴加入,開始形成的沉淀又逐漸溶解,發(fā)生反應:A1(OH)3+3H=AP+3H2O,所以沉淀量達到最大消耗的

鹽酸和沉淀完全溶解消耗的鹽酸的物質的量之比是1:3.B錯誤;

C.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開始滴加NaOH發(fā)生反應為A13++3OH-=A1(OH)3],先產

生氫氧化鋁沉淀,當A伊沉淀完全后,然后發(fā)生反應NH4++0H=NH3?H9;此時沉淀氫氧化鋁的量不變,最后

繼續(xù)滴力LINaOH,發(fā)生反應Al(OH)3+OH-=AICh-+2H2O,氫氧化鋁沉淀溶解,沉淀量達到最大消耗NaOH、沉淀

量不變和沉淀溶解消耗NaOH的比為3:1:1;C正確;

D.向NaOH、Ba(OH)2、NaAlCh的混合溶液中逐漸通入二氧化碳至過量,首先發(fā)生反應:

Ba(OH)2+CO2=BaCO3;+H2O,產生白色沉淀,然后發(fā)生:CO2+2NaOH=Na2CO3+H2O,此時沉淀的量不變,再發(fā)

生反應2NaAlO2+CCh+3H2O=2Al(OH)3l+Na2cCh,產生沉淀,又發(fā)生反應:Na2co3+H2O+CCh=2NaHCO3,沉淀

量不變,最后發(fā)生反應:BaCO3+2H2O+2CO2=Ba(HCO3)2,沉淀部分溶解,D錯誤;

11.在硫酸鐵溶液中,加入ag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g鐵,充分反應后得到eg殘余固體,且a>c,則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A.殘余固體可能為鐵和銅的混合物

B.最后得到的溶液可能含有Fe3+

C.殘余固體是鐵,溶液中一定不含C#+

D.殘余固體全部是銅

【答案】D

【解析】加入的a克銅粉由于發(fā)生了如下的反應2Fe3++Cu=2Fe2'+Cu2+而全部溶解,如果這部分銅在加入b

克鐵粉后被全部還原出來,則c應與a相等;現題給條件中已知a>c,這明加入的a克銅沒有全部被還原,溶液

中還有CM+,同時也說明加入的鐵粉不足(否則a克銅將會被全部還原出來),加入的鐵被氧化成Fe2+;而Fe3

+由于不能與單質銅共存,說明在溶液中已經不再存在;綜上所述,說明c克濾渣是銅,濾液中還存在Cu2+、Fe2

+、H'這三種陽離子。答案選D。

12.向100mLFe2(S04)3和CuSCh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溶液中固體剩余物的質量與加入鐵粉

的質量如圖所示。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時溶液中陽離子僅為CP+和Fe2+

B.b點時溶液中發(fā)生的反應為:Fe+C#+=Cu+Fe2+

C.C點時加入的鐵粉與Cl?+反應

D.原溶液中Fe2(SCU)3和CuSO4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1:1

【答案】B

【解析】A.a點表示的是加入鐵粉后,溶液中固體的質量仍為0,此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Fe3+=3Fe?+,

由于反應仍未結束,故a點溶液中存在的陽離子有Fe,+、Cu2+、Fe2+,選項錯誤,A不符合題意;

B.b點表示加入鐵粉后,溶液中固體的質量增加,此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Cu2+=Cu+Fe2+,選項正

確,B符合題意;

C.當加入鐵粉的質量大于1.68g后,圖中曲線出現了拐點,由點(2.24,1.84)可知,鐵粉增加的質量與固體剩

余物增加的質量相等,故c點沒有發(fā)生反應,選項錯誤,C不符合題意:

D.當加入鐵粉質量為0.56g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Fe3+=3Fe2+,故溶液中

+56g

n(F?)=2n(Fe)=^-=2x^'=0.02mol,故溶液中n[Fe2(S04)3]=0.01mol;當加入鐵粉的質量為

'7M56g/mol

0.56~I.68g(即1.12g)時,能夠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Cu2+=Cu+Fe2+,則溶液中

2+

n(Cu)=〃(Fe)=二=/=0.02m",故溶液中n(CuSCh)=0.02mol;因此溶液中Fe2(SO4)3與CuSO4

''M56g/mol

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選項錯誤,D不符合題意;

13.向一定量的Fe、FeO、FezCh、FesCU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imol/L的鹽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反應,放出

11.2mL(標準狀況)氣體,所得溶液加入KSCN溶液不變紅色。用足量的CO在高溫下還原相同質量的此混合

物,所得鐵的質量為()

A.2.8gB.11.2gC.5.6gD.無法計算

【答案】A

【解析】鹽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鹽酸沒有剩余,向反應所得溶液加KSCN溶液無血紅色出現,說明溶液

為FeCL溶液,根據氯元素守恒可知n(FeC12)=1n(HCl)=ixO.1Lx1mol/L=0.05mol;用足量的CO在高溫下還原相

同質量的混合物得到鐵,根據鐵元素守恒可知n(Fe)=n(FeCh)=0.05mol,質量為0.05molx56g/mol=2.8g;答案選A。

14.把3.9gMg、Al組成的混合物與足量鹽酸反應,產生標準狀況下的氫氣4.48L。下列推斷中不正確的是()

A.參加反應的Mg為2.4gB.參加反應的HC1為0.4mol

C.Mg、Al在反應中共失去0.4mol電子D.若與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能產生0.15molH2

【答案】A

【解析】已知〃出2)=0.2mol,由質量守恒可得,參加反應的鹽酸"(HC1)=O.4mol,故B正確;由電子轉移守恒可

得,反應中共轉移電子〃(e)=0.4mol,故C正確;由反應方程式Mg+2HC1=MgCb+H2T和2Al+6HCl=2AlCb

+3H2T可知,設混合物中Mg為xmol,Al為ymol,即由質量守恒得24x+27y=3.9,由電荷守恒得2x+3y=0.4,

解得x=0.05mol,y=0.1mol,所以參加反應的Mg的質量為1.2g,所以A錯誤;若與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則只有O.lmol鋁反應,由電子轉移守恒求得,能生成0.15molHz,所以D正確。

15.以下物質之間的每步轉化中,都能通過一步實現的是()

①Fe—FeCb—Fe(0H)2―Fe(0H)3

②Na—NazO—Na2co3-NaHCCh—NaOH

③Mg—MgC12—Mg(OH)2

④A1-ALO3TA1(OH)3

⑤Al—NaAlGh—Na2cCh

A.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①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氯化亞鐵與堿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氫氧化亞鐵被氧氣氧化為氫氧化

鐵,每步轉化都能一步反應實現,故①正確;②鈉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鈉,4Na+O2=2Na2O,氧化鈉和CO2反應

生成Na2co3,Na2cO3與過量的水和CO2反應生成NaHCCh,NaHCCh與足量的Ca(0H)2反應生成NaOH,故②

正確:③鎂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鎂,Mg+CbW=MgCb,氯化鎂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

MgCL+2NaOH=Mg(OH)21+2NaCl,故③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④鋁解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鋁,氧化鋁不溶于水,

不能一步生成氫氧化鋁,故④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⑤A1與NaOH反應生成NaAlCh,NaAKh溶液中通入適

量的CO2,得Na2c03溶液,故⑤正確;故選C。

16.在FeCb、CuCb、FeCb的混合溶液中,Fe3+、Cu2+>Fe?+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1,現加入適量鐵粉,使溶液

中三種離子的物質的量之比變?yōu)?:2:4,則參加反應的鐵粉與原溶液中Fe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2:1B.1:2C.1:3D.1:4

【答案】C

【解析】設原先溶液中Fe3+、Cu2\Fe?+的物質的量依次為3mol、2mol,Imol,根據三種離子物質的量的變化,

Cu?+物質的量并沒有發(fā)生變化,說明沒有參加反應,反應離子方程式:2Fe3++Fe=3Fe?+,Fe3+物質的量減少了2mol,

說明消耗Imol鐵,故參加反應的鐵粉與原溶液Fe3+物質的量之比為1:3,故選項C正確。

第II卷(非選擇題共52分)

二、非選擇題:包括第17題~第21題5個大題,共52分。

17.(12分)納米銅是一種性能優(yōu)質的超導材料,以輝銅礦(主要成分為CsS)為原料制備納米銅粉的工藝流程如

圖所示。

納米銅粉

資料:腫(N2H4)無色油狀液體,溶于水生成水合脫N2H4.比0(水合肺有強還原性,生成無污染物質,易揮發(fā))

(1)①上述流程中可以加快反應速率的措施有o

A.過濾和萃取B.升高溫度C.增大壓強D.研磨礦石

②用FeCb溶液浸取輝銅礦中銅元素的反應為:Cu2s+4FeC13=2CuCb+4FeC12+S。浸取時,在有氧的環(huán)境下可維

持Fe3+較高濃度,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萃取”時,兩種金屬離子萃取率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當pH>1.7時,pH越大,金屬離子萃取率越低,其中

Fe3+萃取率降低的原因是。

(3)“反萃取”得到的CuS04溶液制備納米銅粉時,CiP+的還原率隨pH和溫度的變化如下表所示:

PH6789101112

CM+還原率(%)34609092959290

產物形態(tài)磚紅色Cu2O銅粉紫黑色納米銅

溫度30405060708090

CF+還原率(%)25457080959085

產物形態(tài)磚紅色Cu2O銅粉紫黑色納米銅

①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

②超過70℃時Cu2+的還原率降低的原因是。

③以輝銅礦為原料制備納米銅粉的工藝條件選擇70℃、pH=10的理由是。

(4)“水相1”中加入適量氨水,靜置,再經過濾、、干燥、等操作可得到Fe2O3o

(5)假設制得納米銅的質量為akg,則最少投入朧的物質的量是。

2++3+

【答案】U)BD4Fe+O2+4H=4Fe+2H2O(

2)Fe3+水解程度隨pH的升高而增大

2+

(3)02Cu+N2H4+4OH=2Cu+N2T+4H2O

②超過70℃時水合腓(或陰)易揮發(fā),腫(或水合陰)濃度降低,Cu2+還原率降低

③70℃、pH=10時Cu?+還原率最高,同時可以得到高純度的納米銅

(4)洗滌燃燒或灼燒(5)竺士mol或者^^mol或者7.81amol

12816

【解析】(1)①上述流程中反應在溶液中進行,升高溫度、研磨礦石可以加快反應速率,故答案為BD;

②浸取時,在有氧的環(huán)境下可維持Fe3+較高濃度,因在有氧環(huán)境下亞鐵離子被氧化生成鐵離子,反應的離方程式

2++3+2++3+

為4Fe+4H+O2=4Fe+2H2O,故答案為4Fe+4H+O2=4Fe+2H2O;

(2)由于Fe3+的水解程度隨著pH的升高而增大,當pH>1.7時,pH越大,金屬離子萃取率越低,故答案為Fe”的

水解程度隨著pH的升而增大:

⑶①“反萃取”得到的CuS04溶液制備納米銅粉時,堿性條件下,Cu2+與N2H4反應生成氮氣和銅,該反應的離子

方程式為2Cu2++N2H4+4OH-=2Cu+N2f+4H2。,故答案為2CF++N2H4+4OH=2Cu+N2T+4H2。:

②根據資料“水合肺有強還原性,生成無污染物質,易揮發(fā)”,超過70℃時CM+的還原率降低的原因是:超過70℃

時水合腳(或朋)易揮發(fā),朋K或水合肺)濃度降低,CM+還原率降低,故答案為:超過70℃時水合冊(或臟)易揮發(fā),

腫(或水合腫)濃度降低,CW+還原率降低:

③以輝銅礦為原料制備納米銅粉的工藝條件選擇70℃,pH=10的理由是CM+還原率最高,同時可以得到高純度

的納米銅,故答案為:CM+還原率最高,同時可以得到高純度的納米銅;

(4)萃取后的“水相1”中含有鐵離子,加入叁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氫氧化鐵煨燒可得到氧化鐵,方法為在

萃取后的“水相1”中加入適量氨水,靜置,再經過濾、洗滌、干燥、煨燒(或灼燒)可得到Fez。:產品,故答案

為:洗滌;饌燒;

⑸由2CM++N2H4+4OH=2Cu+N?T+4H2。可知,制得納米銅的質為akg,則最少投入陰的物質的量是

ax1000g11000a,_,103a125a

——~rx-=mol=7.81amol,故答案為:—mol或者-----mol或者7.81amol。

64g/mol212812816

18.(10分)無水氯化鋁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工業(yè)上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bCh,含有Fe2O3>SiO2等雜

質)制取無水氯化鋁的一種工藝流程示意如下:

己知:

物質SiCl4AlChFeChFeCh

沸點/℃57.6180(升華)300(升華)1023

(1)氯化鋁在水中形成具有凈水作用的氫氧化鋁膠體,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步驟I中焙燒使固體水分揮發(fā)、氣孔數目增多,其作用是(只要求寫出一種)。

(3)步驟I中焙燒生成三種固體單質,其中生成非金屬單質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步驟H生成的尾氣中含有Ch,一定溫度下,CL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氧化產物只有NaClO和NaCICh,

經測定溶液中CIO-和CIO;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3:1,則在C12被吸收過程中被還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

物質的量之比為o

(5)結合流程及相關數據分析,步驟II冷卻之后得到的氯化鋁(粗品)中含有的主要雜質為(填化學式)。

(6)工業(yè)生產過程中需要控制加入鋁粉的量,以提高鋁粉的利用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廢渣”的主要成分有NaCl

和(填化學式)。

【答案】(1)A13++3H2OK^A1(OH)3+3H+(2)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充分或防

止后續(xù)步驟生成的AlCb水解(3)SiO2+2C^Si+2COt(4)2:1(5)FeCh(6)FeCh

【解析】(I)氯化鋁在水中形成具有凈水作用的氫氧化鋁膠體,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Al3++3H2。A1(OH)3+3H+。

(2)步驟I中焙燒使固體水分揮發(fā)、氣孔數目增多,其作用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充分

或防止后續(xù)步驟生成的AlCh水解。

(3)步驟I中焙燒生成三種固體單質,均為置換反應,其中生成非金屬單質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SiO2+2C^Si+2COto

(4)步驟II生成的尾氣中含有C12,一定溫度下,C12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氧化產物只有NaClO和NaCKh,

經測定溶液中CIO?和CIO?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3:1,則根據轉移電子數守恒可知,

6Ch+12OH=3C1O-+C1O3+8C1+6H2O,在Ch被吸收過程中被還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物質的量之比為

8:4=2:lo

(5)結合沸點可知,步驟II冷卻之后得到的氯化鋁(粗品)中含有的主要雜質為FeCh?

(6)工業(yè)生產過程中需要控制加入鋁粉的量,以提高鋁粉的利用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鋁粉把氯化鐵還原,“廢

渣”的主要成分有NaCl和FeCh,

19.(10分)已知A為淡黃色固體,R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的單質,T為生活中使用最廣泛的金屬單質,

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C、F是無色無味的氣體,H是白色沉淀,W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出現血紅色。

(1)物質A的化學式為一,F化學式為一;

(2)B和R在溶液中反應生成F的離子方程式為一;

(3)H在潮濕空氣中變成M的實驗現象是一,化學方程式為—。

(4)A和水反應生成B和C的離子方程式為一,由此反應可知A有作為一的用途。

(5)M投入鹽酸中的離子方程式—o

【答案】⑴NazChH2

(2)2A1+2OH+2H2O2AIO2+3H2T

(3)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4Fe(OH)2+O2+2H2O=4Fe(OH)3

(4)2Na2O2+2H2O=4Na*+4OH-+O2T供氧劑

+3+

(5)Fe(OH)3+3H=Fe+3H2O

【解析】A為淡黃色固體,其能與水反應,則其為NazCh:R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的單質,則其為Al:

T為生活中使用最廣泛的金屬單質,則其為Fe;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則其為FesO"Na?。?與水反應生成

NaOH和Ch,所以C為02;A1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所以F為Hz,B為NaOH;FeQ4與

鹽酸反應,生成FeC13、FeCb和水,FeCL再與Fe反應,又生成FeCb,所以E為FeCb;它與NaOH溶液反應,

生成白色沉淀Fe(0H)2,它是H;Fe(OH)2在空氣中被氧化為Fe(OH)3,它與鹽酸反應生成FeCb,它為W。

(1)物質A的化學式為Na2O2o答案為:Na2O2

F化學式為H2。答案為:H2

(2)NaOH和A1在溶液中反應生成H2的離子方程式為2A1+2OH-+2H2O=2AlO2-+3H2b答案為:

2A1+2OH-+2H2O=2AlCh-+3H2T

(3)Fe(OH)2在潮濕空氣中變成Fe(0H)3的實驗現象是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答案為:白

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

化學方程式為4Fe(OH)2+O2+2H2O=4Fe(OH)3。

(4)Na2O2和水反應生成NaOH和O2的離子方程式為2Na2O2+2H2O=4Na"+4OH+O2T。

答案為:2Na2Ch+2H2O=4Na++40H-+O2T

由此反應可知A有作為供氧劑的用途。答案為:供氧劑

(5)Fe(OH)3投入鹽酸中的離子方程式Fe(OH)3+3H+=Fe3++3H2。。

+3+

答案為:Fe(OH)3+3H=Fe+3H2O

20.(10分)綠機是含有一定量結晶水的硫酸亞鐵,在工農業(yè)生產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學興趣小組對綠機的

一些性質進行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試管中加入少量綠磯樣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再向試管中通入空氣,

溶液逐漸變紅。由此可知:、。

(2)為測定綠磯中結晶水含量,將石英玻璃管(帶兩端開關Ki和K2)(設為裝置A)稱重,記為mig。將樣品

裝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將裝置A稱重,記為nug。按下圖連接好裝置進行實驗。

KiK.n

it?

①儀器B的名稱是o

②將下列實驗操作步驟正確排序(填標號);重復上述操作步驟,直至A恒重,記為m3g。

a.點燃酒精燈,加熱b.熄滅酒精燈c.關閉Ki和K2

d.打開Ki和K2,緩緩通入N2e.稱量Af.冷卻到室溫

③根據實驗記錄,計算綠研化學式中結晶水數目x=(列式表示)。若實驗時按a、d次序操作,

則使X(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3)為探究硫酸亞鐵的分解產物,將(2)中已恒重的裝置A接入下圖所示的裝置中,打開Ki和K2,緩緩通入

N2,加熱。實驗后反應管中殘留固體為紅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為(填標號)。C、D中有氣泡冒出,并可觀察到的現象分別為

a.品紅b.NaOHc.BaChd.Ba(NO3)2e.濃H2SO4

②寫出硫酸亞鐵高溫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答案】(1)樣品中沒有Fe3+Fe2+易被氧氣氧化為Fe3+

76(7H->—HI)

(2)①干燥管②dabfee③―V偏小

9(加3一叫)

高溫

(3)①c、a生成白色沉淀、褪色②2FeSO4=Fe2O3+SO2T+SO3t

【解析】

(1)樣品溶于水滴加KSCN溶液,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說明樣品中無Fe3+;再向試管中通入空氣,溶液逐漸

變紅,這說明有鐵離子產生,即硫酸亞鐵易被空氣氧化為硫酸鐵,鐵離子遇KSCN溶液顯紅色;

(2)①根據儀器構造可知B是干燥管;

②由于裝置中含有空氣,空氣能氧化硫酸亞鐵,所以加熱前需要排盡裝置中空氣,利用氮氣排出空氣,為了使

生成的水蒸氣完全排除,應該先熄滅酒精燈再冷卻,然后關閉Ki和K2,最后稱量,即正確的排序是dabfee;

③樣品的質量是(m2—mi)g,加熱后剩余固體是硫酸亞鐵,質量為(m3—mi)g,生成水的質量為(m2—m.?)

g,

FeSOjxHaOs^FeSOj+xH2O

15218x

(m3—mi)g(m2—m3)g

15218x76(g—

則:7------1=7-------1,解得:x=—7^~~洋;

(外一叫)g9(外一町)

若實驗時按a、d次序操作,在加熱過程中硫酸亞鐵被空氣氧化為硫酸鐵,導致m3增加,因此x偏小;

(3)①最終得到紅棕色固體,說明有氧化鐵生成,即分解過程發(fā)生J'氧化還原反應,根據化合價變化可知一定

有S02生成,這說明硫酸亞鐵分解生成氧化鐵、S02和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