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 課件-高考歷史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3一輪復習_第1頁
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 課件-高考歷史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3一輪復習_第2頁
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 課件-高考歷史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3一輪復習_第3頁
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 課件-高考歷史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3一輪復習_第4頁
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 課件-高考歷史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3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6講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課程標準:了解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和其他商路的開辟;通過了解商品所體現(xiàn)的特色文化,理解貿易活動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1.分析:古代商路、貿易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內容,高考注重考查古代絲綢之路。2.預測: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的特點、海上絲綢之路上中國商品外銷情況以及絲綢之路上的東西方文化交流可能會是高考考查的重點。2025年高考分析預測歷年高考真題講練A.世界市場已基本形成B.海上絲綢之路開辟C.印度洋貿易往來活躍D.歐洲早期殖民擴張[2022天津]下圖中包含了近年打撈出的一艘沉船的重要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印證(

)C歷年高考真題講練[2021重慶]下圖是分別在埃及、阿富汗和中國出土的羅馬攪胎玻璃瓶,有學者指出它們是羅馬工匠制作的。這可用于佐證(

)B1、埃及出土的羅馬攪胎玻璃瓶(公元1世紀)2、大月氏王陵出土的羅馬攪胎玻璃瓶(公元30年)3、洛陽東漢墓出土的羅馬攪胎玻璃瓶(公元2世紀)A.大月氏成為絲綢之路的中心

B.絲綢之路促進中西文化交流C.羅馬攪胎玻璃瓶技術沿絲綢之路東傳

D.東漢與羅馬帝國建立了官方直接往來【2022.6浙江】中華海洋文明源遠流長,海路綿延,聯(lián)通中外。下列關于古代中國海外經濟文化交流的認知,不正確的是(

)歷年高考真題講練A.唐宋以來,“海上絲綢之路”也被稱為“瓷路”B.宋元時期,海外商運發(fā)展,商品遠銷東歐、北非C.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指南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D.明清時期,禁止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D時空坐標世界文化的運河,東西科技的橋梁時空坐標絲綢之路的路線西域絲路草原絲路海上絲路西南絲路一、陸上絲綢之路如何理解將張騫通西域稱為“鑿空”這種說法?《史記·大宛列傳》:"然張騫鑿空,其后使往者皆稱博望侯。"裴骃集解引蘇林曰:"鑿,開;空,通也。騫開通西域道。"根據(jù)課文描述,絲綢之路貿易在張騫通西域之前就已存在。但沒有形成比較固定的路線,而且斷斷續(xù)續(xù),不大為世人所知,因此史家將張騫通西域視為開辟道路的創(chuàng)舉,稱其為鑿空。

其次,張騫通西域是絲綢之路交通和貿易的標志性事件,其前后的絲綢之路交通和貿易,無論在規(guī)模、穩(wěn)定性還是影響力等方面,確實不可同日而語。所以,鑿空的提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古代絲綢之路興起的原因(3)傳道弘法:在絲路上,既有外域高僧沿絲路來華傳教,如鳩摩羅什、菩提達摩等;也有中土高僧西行取經,如東晉法顯和唐代玄奘;還有中土佛徒異域傳道,如東渡日本的鑒真。(1)軍事外交:在古代,軍事外交構成歷朝對外遣使的主要意圖,兩漢派出的使節(jié)幾乎全部肩負軍政使命,正是這種軍事外交推動了“鑿空”西域的偉業(yè)。(2)商業(yè)訴求:早在張騫西行之前,沿河西走廊、天山南北路的貿易通道就已存在,中原絲織品西傳甚早。張騫通西域后,從長安到中亞、西亞的使節(jié)、商賈往來不絕。絲綢之路的發(fā)展歷程陸上絲綢之路的興衰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

材料一

唐朝以來海上絲綢之路以中國的揚州、明州(今寧波)、泉州、番禺(今廣州)為起點。絲綢之路不僅僅運輸絲綢,而且運輸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貨物和香料、藥材、寶石等進口貨物。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主要是因為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內部往來不易,因此許多人便積極向海上發(fā)展?!幾岳顟c新《海上絲綢之路》(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其興盛的原因。特點:以東南沿海港口為起點;貿易范圍較廣;出口貨物以手工業(yè)品為主;進口貨物以原料、貴重奢侈品為主。原因: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商品經濟繁榮,經濟重心逐漸南移;指南針的發(fā)明和造船航海技術的發(fā)展;統(tǒng)治者推行開明的對外政策和重視海外貿易。探究材料二

從出現(xiàn)伊始,絲綢之路就始終主宰著人類文明的進程。它仿佛是一條無形的紐帶,將沿途的一個個亞歐文明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各民族、各文明的科技、制度和文化不斷地發(fā)生劇烈碰撞,最終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幾訹英]彼得·弗蘭科潘《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文明交流方面歸納絲綢之路帶來的影響。絲綢之路影響了世界文明進程;使得不同地區(qū)經濟文化交往聯(lián)系密切;促進了物種傳播和人口流動;推動了科學技術交流與發(fā)展。探究——絲路影響二、歐亞大陸其他重要商路海上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萬里茶道(2024·山東中學聯(lián)盟高考押題·2)圖1是東南亞地區(qū)出土漢朝文物地點示意圖。這可以用來證明漢朝時期()東南亞地區(qū)出土漢朝文物地點示意圖(注:圖中數(shù)字標號為地點遺址)A.朝貢貿易繁榮狀況

B.海上絲綢之路開拓的歷史C.儒家文化圈的范圍

D.佛教傳入中國的主要路線B(2024·廣西高三4月模擬·2)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的絲綢之路航線東端的廣西合浦漢墓群約有100座墓出土了玻璃器。漢代,廣西地處邊陲,其文化科學技術都相對落后,唯獨本地玻璃容器的制作水平高于中原,據(jù)此推斷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A.廣西注重學習中原技術從而超越中原B.國家統(tǒng)一推動了民族文化的互鑒融通C.海上絲綢之路成為對外交往主要通道

D.中外存在跨區(qū)域的文化與技術的交流D材料一

通過以茶易馬,即所謂“茶馬貿易”,中原獲得了緊缺的馬匹,西北少數(shù)民族所需茶葉依賴中原地區(qū)供給,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央王朝因茶葉而掌握了“華夏邊緣”地區(qū)的命脈。從唐代開始,歷代統(tǒng)治者都積極采取茶馬治邊政策。唐肅宗開創(chuàng)了政府茶馬交易的先河。北宋則在成都、秦州(今甘肅天水)等地置榷茶和買馬司以管理茶馬互市。明代厲行茶馬治邊政策,把這項政策作為統(tǒng)治西北地區(qū)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明代文學家湯顯祖在《茶馬》詩中寫道:“黑茶一何美,羌馬一何殊”“羌馬與黃茶,胡馬求金珠”。足見當時茶馬交易市場的興旺與繁榮。探究——茶馬古道與治邊政策根據(jù)材料一,指出中國歷代政府重視茶馬交易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政治上,通過控制茶馬交易,以加強對廣大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管理;經濟上,能大大增加政府收入;商貿上,茶馬交易強烈互補性的客觀需求。材料二茶馬古道源于中國西南邊疆和西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于唐宋,繁于明清,二戰(zhàn)中后期最盛。公元7世紀,吐蕃在青藏高原崛起,并于唐初南下,在金沙江上架設鐵橋,打通了滇藏往來的通道。宋元明清各朝政府在西南各地大力開辟驛路,設置驛站,且管理越來越嚴格細致。清末民初,茶商大增??谷諔?zhàn)爭中后期,茶馬古道成為抗戰(zhàn)大后方主要的國際通道?!瓪v史上的茶馬古道并不只有一條,它以川藏道、滇藏道與青藏道(甘青道)三條道路為主線,輔以眾多的支線和附線,地跨川、滇、青、藏,外延至南亞、西亞、中亞和東南亞各國。川藏茶馬古道全長四千余千米,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是古代西藏和內地聯(lián)系必不可少的橋梁和紐帶。(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茶馬古道的特點及歷史意義。(8分)特點:歷史悠久;道路眾多,覆蓋面廣;道路狹窄簡陋,交通條件艱苦;是古代我國西南地區(qū)陸上交通及外貿的主要通道;受到官民雙方的重視。意義古代:推動了古代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開發(fā)和經濟文化交流;是古代西藏和內地聯(lián)系必不可少的橋梁和紐帶。近代:茶馬古道是抗日戰(zhàn)爭中后期重要的國際通道,對取得抗戰(zhàn)最后勝利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F(xiàn)代:為新中國西南地區(qū)的基礎建設提供了重要條件;古道所蘊含的崇高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永恒的精神財富。(8分)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物質文化的交流物質文化的交流請從以上信息中總結中西文化交流的特征雙向性:中華文明的外傳與異域文明的內傳,豐富和發(fā)展了雙方的文化,構成了世界文化發(fā)展史上的積極因素。多元性:中外文化交流內容豐富多樣,涉及藝術、宗教、科技、物種等多方面內容。(2024·上海楊浦區(qū)二模·1)與伊本·白圖泰同行(24分)伊本·白圖泰(1304年一1377年),是摩洛哥穆斯林律法學者、古代世界著名的旅行家,著有《異境奇觀——伊本·白圖泰游記》。伊本·白圖泰旅行經歷述略綜合練習(1)根據(jù)伊本·白圖泰的旅行路線,將他所到之地與他可能的所見所聞進行匹配。(填寫字母,12分)A.看到當?shù)爻隹邳S金、象牙、奴隸B.許多學者在廷巴克圖講學和訪問C.接觸到《天方夜譚》流傳的手抄本D.蘇丹任命行省總督,重要職位由穆斯林擔任E.當?shù)亟虝苑Q信仰正統(tǒng)的教義,所在地為該教的中心F.在運河邊看到南糧北運的繁忙場景①②③④⑤⑥(1)①C②A③E④D⑤F⑥B。(12分)2)以下伊本·白圖泰還可能接觸的文化成果中,屬于歐洲文化的是(雙選,4分)A.伊本·西那《醫(yī)典》B.《荷馬史詩》C.《查士丁尼法典》

D.《羅摩衍那》伊本·白圖泰在游記中記錄:他到達北京時,正遇上大汗出征其堂弟非魯茲,結果大汗兵敗被殺,非魯茲即汗位一事。材料二:白圖泰對元朝首都政治情況的敘述完全失實。白圖泰到達中國的1346年,正是元順帝至正六年。此時,元朝統(tǒng)治雖已走向衰落,但沒有發(fā)生順帝的堂弟叛亂之事,順帝也并非在平叛時被殺。元順帝之死是在此二十幾年以后的事情……游記中這一段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敘述,正是白圖泰未曾到過北京的有力證明?!S永璋:《伊本·白圖泰訪華若干問題探討》(3)要解決上述對伊本·白圖泰記載的質疑,在史料實證層面,應該采取哪些方法?(6分)方法:搜集不同史料,研究其中的不同記載的真實性;辨析史料來源,注意同源不能互證;考查史料流傳的過程,分析其準確性;分析史料作者的身份等,注意其中的敘述傾向;運用史料相互印證,注意歷史與邏輯的一致性等。BC四、絲綢之路與“”一帶一路材料一2015年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全國兩會期間與廣西代表團代表座讀時指出,“一帶一路”戰(zhàn)略規(guī)劃對廣西的定位是發(fā)揮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連的獨特優(yōu)勢,加快北部灣經濟區(qū)和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開發(fā),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qū)開放發(fā)展新的戰(zhàn)略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綱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廣西最大的優(yōu)勢是沿邊、靠海,是陸海相連的交通樞紐。早在漢武帝時,廣西合浦新開辟了通往印度、斯里蘭卡的航線,成為走向東南亞、南亞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fā)港。近年來,廣西堅持江海陸空并進,重點編織港口網(wǎng)、高速公路網(wǎng)、鐵路網(wǎng)、航空網(wǎng)和通信光纖網(wǎng)“五張網(wǎng)”,積極建設面向東盟的港口聯(lián)盟、陸路通道和航空樞紐,面向東盟的互聯(lián)互通大通道初步形成。(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廣西對接“一帶一路”的條件。(6分)條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huán)境,良港眾多;西漢時期廣西就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fā)港之一,有著深厚的歷史傳統(tǒng);享有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優(yōu)勢;交通網(wǎng)絡便捷。材料二廣西與東盟國家建設大通道的過程,也是跨國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過程。中國和東盟國家有著19億人口,族群復雜,宗教文化多樣,基礎設施互聯(lián)互通,隨著產業(yè)對接與產能合作的日益深入,源自復雜社會差異和宗教文化差異誘發(fā)的摩擦也會日益頻繁,如何管控好摩擦,推動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落地生根,也是廣西建設面向東盟國際大通道的重要任務。近年來,廣西搭建了與東盟國家的眾多人文交流平臺,舉辦了中國——東盟博覽會文化展、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