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層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1頁
地球的圈層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2頁
地球的圈層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3頁
地球的圈層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4頁
地球的圈層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球的圈層結構第一章行星地球學習目標結合材料,分析地震波傳播速度的特點和地球內(nèi)部圈層的劃分及主要特征。

結合地球內(nèi)、外圈層示意圖,熟練掌握各圈層的分布,并說出各圈層的特點。地球的內(nèi)部圈層結構我們無法看見地球的內(nèi)部,有哪些辦法可以知道地球內(nèi)部的情況?科拉超深鉆孔是蘇聯(lián)于1970年在科拉半島所進行的一項科學鉆探,其中最深的一個鉆孔達12,262米,不到地球半徑的1/500打鉆?聽聲辨瓜地震波辨地球1.地震波概念:

當?shù)卣鸢l(fā)生時,地下巖石會發(fā)生彈性震動,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叫地震波。地震地震發(fā)生時的震動方向有什么特點?地震波橫波(S)縱波(P)質點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速度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質點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一致速度較快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發(fā)生地震時,地震波中的縱波傳播速度快,地面上的人首先感到_____搖晃;接著橫波傳來,地面上的人感到_____搖晃。2、地震波分類上下左右二者的傳播速度都與傳播介質的性質有關通過地震發(fā)生后的地震波曲線圖記錄,可以恢復地震波速度隨深度的變化規(guī)律。內(nèi)核外核地幔地殼橫波縱波03691215速度/km?S-1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深度/km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6371地面地心3329005150地震波速度的突然變化說明了什么?大陸地殼比較厚大洋地殼比較薄莫霍界面地幔地殼地殼平均39-41千米平均5-10千米厚薄不一1、地球的內(nèi)部圈層的最表層——地殼由固體巖石組成的堅硬外殼(主要元素:O,

Si,

Al,

Fe,

Ca,

Na,

K,

Mg)080400900290051506370內(nèi)核深度/km外核地核地幔下地幔地殼巖石圈軟流層上地幔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由堅硬巖石組成2、地幔從莫霍界面直至2900千米深處的古登堡界面,可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一般認為這里可能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合稱巖石圈。古登堡界面(2900km)莫霍界面(33km)080400900290051506370內(nèi)核深度/km外核地核地幔下地幔地殼3、地核古登堡界面到地心,厚度約3400多千米,可分為內(nèi)核與外核,主要由高磁性的鐵鎳物質組成。熔融狀態(tài)的金屬物質(可能與地球磁場的形成有關)高密度固體金屬物質古登堡界面(2900km)莫霍界面(33km)核心歸納地球的內(nèi)部圈層自己動手畫一張地球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自己動手畫一張地球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33km2900km莫霍界面地殼古登堡界面地核上地幔下地幔頂部上部下部80km400km軟流層巖石圈地幔

地球外部圈層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二、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大氣圈水圈生物圈閱讀教材總結各圈層的特點和組成1.大氣圈概況:由氣體和懸浮物組成的復雜系統(tǒng)。主要成分:氮和氧意義:①使地球上的溫度變化和緩;②提供生物生存必須的氧氣;③產(chǎn)生天氣現(xiàn)象概況:地表和近地表各種形態(tài)水體的總稱。大氣水地表水生物水地下水組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氣水、生物水等。2.水圈意義:①促進地表物質遷移和能量轉換;②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發(fā)展不可或缺概況: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范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巖石圈的上部。

1

423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3.生物圈意義:①獲取環(huán)境中的能量;②促進太陽能的轉化;③改變大氣圈和水圈的組成;④改造地表形態(tài)······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巖石圈之間有什么關系?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地殼地幔地核莫霍古登堡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縱橫地球的圈層結構內(nèi)部圈層外部圈層劃分依據(jù)分層地震波

界面

界面巖石圈總結:2020年3月25日10時49分(北京時間)在千島群島發(fā)生7.5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圖1為“震中位置(圖中甲)示意圖”,圖2是“地球內(nèi)部地震波傳播速度示意圖”。據(jù)此完成1~2題。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內(nèi)部圈層的A.地殼

B.地幔

C.內(nèi)核 D.外核√2.地震發(fā)生后,正在千島群島附近海域航行輪船上的人感受到的震動是A.先水平晃動,后上下顛簸

B.先上下顛簸,后水平晃動C.有水平晃動,無上下顛簸

D.有上下顛簸,無水平晃動√地球內(nèi)部圈層的劃分依據(jù)是()DA.巖漿組成物質的不同B.巖漿比例的不同C.各層厚度的不同D.地震波傳播速度的突然變化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圖中,表示地底儲有石油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當c處巖層發(fā)生地震時,地表科研人員測得地震波在經(jīng)過f界面時的變化是(

)①縱波速度加快②縱波速度減慢③橫波速度加快④橫波速度減慢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B一般認為,火山爆發(fā)時噴出的巖漿來自(

)A.a(chǎn)巖層內(nèi)部B.c巖層內(nèi)部C.d巖層內(nèi)部D.e巖層內(nèi)部5、下列巖層組合表示巖石圈的是(

)A.a(chǎn)+b+cB.a(chǎn)+c+dC.b+c+dD.c+d+eCA大氣圈、水圈、生物圈是地球的外部圈層?!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反映了外部圈層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關系。下圖是地球圈層間的物質交換示意圖,圖中序號①②③代表外部圈層。上圖中①②③分別代表哪個外部圈層?①為水圈,②為生物圈,③為大氣圈。連接地球內(nèi)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結構的圈層是哪個圈層?巖石圈?!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反映的是哪兩個圈層之間的關系?巖石圈和生物圈。大洋地殼和大陸地殼厚度相同。軟流層位于上地幔,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x根據(jù)地震波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的速度變化,將地球內(nèi)部劃分出三層。界面深度(KM)地震波速的變化分界意義莫霍面33(大陸部分)P波和S波的速度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