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論語》《大學之道》《老子四章》理解性默寫過關檢測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論語》《大學之道》《老子四章》理解性默寫過關檢測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論語》《大學之道》《老子四章》理解性默寫過關檢測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論語》《大學之道》《老子四章》理解性默寫過關檢測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論語》《大學之道》《老子四章》理解性默寫過關檢測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理解性默寫過關檢測時間:30分鐘

總分:100分《論語十二章》1、《論語·顏淵》中,“

,

”兩句,孔子認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禮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是仁人。2、《〈論語〉十二章》中孔子認為君子與小人價值觀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曉以大義,而品質低劣者只能動之以利的句子是:“

,

?!?、孔子用在《論語》中,用“

,

”兩句闡釋文與質的關系。4、在《〈論語〉十二章》中,“

,

”這兩句最能體現(xiàn)孔子對追求真理的態(tài)度。5、新時代的廣大青年,要做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模范,要勇?lián)鷱妵鴫舻闹卮筘熑?,正如《論語十二章》中曾子所說:“

,

”6、《舊唐書·魏征傳》中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聯(lián)想到《論語十二章》中的“

,

”兩句。7、《論語十二章》中,孔子認為君子除了不應追求物質享受外,還需要“

”才稱得上好學。8、《論語》告訴我們,不但要學習有長處的人,還要以有短處的人為警戒的句子是“

,

”。9、《論語》中,孔子對有道德有修養(yǎng)的君子在吃飯和居住方面提出了“

,

”的要求10、《〈論語〉十二章》中表現(xiàn)文采和質樸兼?zhèn)洳庞腥烁聍攘Φ膬删涫恰?/p>

,

”。11、《〈論語〉十二章》中“

,

”兩句,揭示了處理人際關系的一項重要原則——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同時體現(xiàn)了更強的自我責任感和道德約束力。12、《〈論語〉十二章》中,孔子強調人要有仁愛之心,否則遵守禮儀也沒什么用的句子是“

”。13、在《論語》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學生要多讀《詩經(jīng)》、多學詩,因為學詩可以激發(fā)熱情,可以提高觀察力,還“

”,意思是還可以團結群眾,抒發(fā)不滿。14、在《論語》十二章中,孔子認為實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別人的句子是:

?15、在《〈論語〉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虧一簣是因為“

”,而能夠持之以恒則是因為“

”?!洞髮W之道》16、《大學之道》中寫性情安和才能思慮精祥,思慮精祥才能處事合宜的句子是:“

,

”。17、《大學》中寫知道應達到的“至善”境界,則志向堅定不移志向堅定才能夠做到心不妄動的句子是“

”。18、《大學》中寫每一樣東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的句子是:“

”。19、《大學》寫心不妄動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慮精詳?shù)木渥邮牵骸?/p>

”。20、《大學》用““

,

”。兩句強調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為為人處世的根本。21、《大學》中,論說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的句子:“

,

”。22、《大學之道》中,齊家的前提條件是“

”,修身的前提條件是“

”。23、《大學之道》中,寫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種關系整齊有序的句子是:““

”。24、《大學之道》中,寫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的句子是:“

”。25、《大學之道》中,寫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的句子是“

”。26、《大學之道》中的““

”說明獲得知識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

”則說明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對外物之理認識充分。27、《大學之道》中,寫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種關系整齊有序,先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的句子是“

,

”。28、《大學之道》中,論說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對外物之理認識充分,對外物之理認識充分后意念才能真誠的句子是“

”。29、《大學之道》中,用“

”。兩句強調家庭經(jīng)營有序與國家治理安好的重要性。30、《大學之道》中,寫修養(yǎng)品性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種關系整齊有序,使家族中的各種關系整齊有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

,

”。31、《大學之道》中,寫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yǎng)品性,修養(yǎng)品性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種關系整齊有序的句子是“

,

”。32、《大學之道》中,寫每一樣東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的句子是“

”?!独献铀恼隆?3、《老子》第二十四章中對偏執(zhí)的人、自以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給予了理性的警告,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是對自我夸耀之人的勸諫。34、了解別人很重要,認識自己更難能可貴,在《老子》四章中表達這一意思的句子是“

,

”。35、《老子四章》中勸誡人不要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的兩句是:“

,

”。36、我們常說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綢繆,在《老子四章》里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的句子是“

”。37、《老子》四章中指出,人們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時候失敗了,即“

”,如果能做到“

”,就不會失敗。38、儒、道兩家都曾用“行路”來論述積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勸學》中說“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老子》中說““

,

”。39、老子認為,在最后關頭仍像開始的時候那樣謹慎從事,就不會讓事情失敗的句子是:“

”。40、荀子在《勸學》中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老子》中也有類似的表述:“

”這些名言都啟發(fā)我們做事要從點滴做起。41、老子以車輪為例,形象說明“有”與“無”相互依存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

,

”。42、在《老子》第三十三章中關于有志和長久的精彩論述是:“

,

”。4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的“

”認為知己知彼才是聰明人。44、老子在闡釋治國之道時,連舉三個現(xiàn)象說明事物是不斷積累和發(fā)展的,其中以建筑為例進行闡釋的句子是“

,

”。45、《老子》第二十四章中用“

,

”來比喻急躁冒進,自我炫耀,反而達不到自己的目的。46、《老子》第三十三章中,“

,

”兩句表明人的肉體生命是短暫的,但人的精神可以永垂千古,那才是真正的長壽。47、《老子》總是提醒世人注意觀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視的一面。如通過觀察車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無”的意義,并得出“

,

”的結論。48、老子認為,在事情將成之時,人們不夠謹慎,開始懈怠,所以出現(xiàn)“

,

”的結果。49、《老子》對偏執(zhí)的人、自以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給予了理性的警告,其中“

,

”兩句是對自我夸耀之人的勸諫。50、《〈老子〉四章》中,老子認為戰(zhàn)勝他人與戰(zhàn)勝自己的結果不同的句子是“

,

”。答案《論語》十二章1、一日克己復禮

天下歸仁焉2、君子喻于義

小人喻于利

3、

質勝文則野

文勝質則史4、朝聞道

夕死可矣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7、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9、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10、文質彬彬,然后君子。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人而不仁,如禮何”。13、可以群,可以怨”14、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5、“吾止也”,“吾往也”?!洞髮W之道》16、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17、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18、物有本末,事有終始。19、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20、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2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22、先修其身”,“先正其心”。23、“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24、“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25、“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26、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27、“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28、“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29、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30、“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31、“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32、物有本末

事有終始《老子四章》33、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35、“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6、“為之于未有,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