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二講“而”的用法一、考點一、考點掌握“而”字在文言文中的常見用法。二、課內(nèi)引入二、課內(nèi)引入1.“學而時習之”(《論語》)——“而”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譯為“然后”“就”。2.“人不知而不慍”(《論語》)——“而”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可譯為“卻”。3.“博學而篤志”(《論語》)——“而”表示并列關(guān)系,可不譯。4.“曲肱而枕之”(《論語》)——“而”表示修飾關(guān)系。5.“俄而雪驟”(《詠雪》)——“而”與“俄”組成詞,“俄而”,表示時間短暫,不久。6.“已而夕陽在山”(《醉翁亭記》)——“而”與“已”組成詞,“已而”,表示時間短暫,不久三、知識講解三、知識講解1、“而”作連詞,這是最主要的用法。判別時,一定要理清“而”前后詞語或分句之間的關(guān)系。它一般表示以下關(guān)系:①并列關(guān)系。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而”連接前后并列的分句,表并列,可不譯)《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記》言和而色夷《送東陽馬生序》②承接關(guān)系。這種關(guān)系一般表示“而”前后的分句或詞語有動作的先后?!岸笨勺g作“就”“接著”,或不譯。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而”相當于“就”)《鄒忌諷齊王納諫》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醉翁亭記》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zhàn)》③轉(zhuǎn)折關(guān)系,相當于“然而”、“可是”、“卻”??蛇B接分句也可連接詞語??蛇h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十二則》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師表》④修飾關(guān)系。這種用法較多,有時易混淆為“順承關(guān)系”,其實只要仔細分析“而”前后詞語的關(guān)系,還是容易區(qū)別的:如果“而”前面的詞語或短語在句中作修飾、限制語,“而”之后是中心語(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簡而言之,“而”前后的詞語構(gòu)成偏正關(guān)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而”肯定表修飾。表示時間、情態(tài)、方式、方向等,可譯為“地”“著”,或不譯。朝而往,暮而歸“朝”“暮”分別是“往”“歸”的時間狀語?!蹲砦掏び洝贰>枚撕汀端蜄|陽馬生序》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笑”表情態(tài),是“止”的狀語?!队薰粕健?。傭者笑而應(yīng)曰《陳涉世家》。呼爾而與之《魚我所欲也》號呼而轉(zhuǎn)徙《捕蛇者說》2、跟其它詞構(gòu)成復音虛詞。有以下幾種情形:(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例句:“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薄稁熣f》(2)“而后”,相當于“然后”。例句:假諸人而后見也《送東陽馬生序》衡于慮,而后作《生于憂患,死于安樂》(3)“既而”、“已而”,相當于“不久”,“一會兒”。例句:既而風定《山市》既而兒醒《口技》已而夕陽在山《醉翁亭記》(4)“而或”,相當于“有時”。例句:而或長煙一空《岳陽樓記》四、例題解析四、例題解析(一)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與“人不知而不慍”中“而”相同的一項是()A.溫故而知新B.學而時習之C.擇其善者而從之D.學而不思則罔【答案】D(二)下列句子中“而”字表修飾關(guān)系的是()A.學而不思則罔B.康肅笑而遣之C.思而不學則殆D.睨之久而不去【答案】B(“康肅笑而遣之”中“而”表修飾)五、自主練習五、自主練習(一)凡戰(zhàn),所謂餌者,非謂兵者置毒于飲食,但以利誘之,皆為餌兵也。如交鋒之際,或乘牛馬,或委財物,或舍輜重①,切不可取之,取之必敗。法②曰:“餌兵勿食。”漢獻帝建安五年,袁紹遣兵攻白馬③,操擊破之,斬其將顏良。遂解白馬之圍,徙其民循河而西。紹渡河追之,軍至延津④南。操勒兵駐營南坡下,令騎解鞍放馬。是時,白馬輜重就道⑤。諸將以為敵騎多,不如還保營。荀攸⑥曰:“此所謂餌兵,如之何去之!”紹騎將文丑⑦與劉備將五六千騎前后至。諸將曰:“可上馬?!辈僭唬骸拔匆?。”有頃,騎至稍多,或分趣⑧輜重。操曰:“可矣?!蹦私陨像R。時騎不滿六百遂縱兵擊大破之,斬丑。①輜重:物資。②法:兵法。③白馬:地名。④延津:地名。⑤輜重就道:(白馬方面的曹軍)運輸車隊正行進在路上。⑥荀攸:曹操的軍師。⑦文丑:袁紹部將。⑧趣:奔赴。與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徙其民循河而西A.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B.而頃刻兩斃(《狼》)C.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記》) D.朝而往(《醉翁亭記》)(二)鑿壁偷光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①,衡乃穿壁②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③,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而問衡,衡曰:“原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袊@,資④給以書,遂成大學⑤。(《西京雜記》)【注】①逮:及。②穿壁:在墻上找洞。③文不識:姓文名不識。④資:借。⑤大學:大學問家。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樣的一項是(
)A.鄰舍有燭而不逮。 B.匡衡勤學而無燭。C.與其傭作而不求償。 D.學而時習之。(三)威王之寶威王二十四年,與魏王會田①于郊。魏王問曰:“王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蔽和踉唬骸叭艄讶藝∫玻杏薪?jīng)寸之珠②照車前后各十二乘③者十枚,奈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與王異。吾臣有檀子④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東取,泗上⑤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將以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魏惠王慚,不懌而去。(選自《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注:①田:打獵。后寫作“畋(tián)”。②經(jīng)寸之珠:直徑一寸的大明珠。③乘:車,兵車。包括一車四馬。④檀子:人名。下文“朌子”“黔夫”“種首”均為人名。⑤泗上:泗水之濱。下面句子中“而”字的用法與意義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奈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A.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B.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C.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記》)D.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核舟記》)(四)列子學射,中①矣,請于關(guān)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②中者乎?”對曰:“弗③知也”關(guān)尹子曰:“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④關(guān)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關(guān)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獨射也,為國與身亦皆如之?!薄读凶印ふf符篇》【注釋】①中:打著。②所以:……的原因。③弗:不。④報:報告。下列選項中“而”字的用法和“退而習之三年”中的“而”字的用法相同的是(
)A.學而不思則罔 B.擇其善者而從之C.人不知而不慍 D.切問而近思六、當堂總結(jié)六、當堂總結(ji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課后作業(yè)七、課后作業(yè)(一)鐘毓、鐘會少有令譽①。年十三,魏文帝②聞之,語其父鐘繇曰:“令卿二子來?!庇谑请发垡姟X姑嬗泻?,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zhàn)戰(zhàn)惶惶,汗出如漿?!睆蛦枙骸扒浜我圆缓??”對曰:“戰(zhàn)戰(zhàn)栗栗,汗不敢出?!庇种耽芨笗儗?,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假寐以觀之。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庇謫枙我圆话?,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注釋】:①令譽:美好的聲譽。②魏文帝:指曹丕。③敕:皇帝的命令。④值:正趕上。1.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詞。(1)魏文帝聞之(2)毓對曰(3)卿何以不汗(4)假寐以觀之2.下列“而”字與“毓拜而后飲”的“而”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俄而雪驟 B.擇其善者而從之 C.博學而篤志 D.人不知而不慍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又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钡囊馑际牵河智》晁麄兊母赣H白天睡覺,于是就一起偷喝藥酒。從這處可以看出倆兄弟幼時的調(diào)皮。B.鐘氏兩個兒子少負盛名,所以引得魏文帝的好奇,下旨前來一探究竟。C.同樣是緊張,兩人的答案卻不相同。鐘毓出汗,而鐘會不汗都體現(xiàn)了緊張對皇上的尊敬。D.讀了文章,我們會發(fā)現(xiàn)鐘毓、鐘會兩兄弟都很聰明,但性格截然不同。鐘毓機智聰明,能言善辯;鐘會老實厚道。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子猶①曰:貧者,士之常也;儉者,人之性也。貧不得不儉,而儉者不必貧,故曰“性也”。然則儉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儉而吝,則雖堆金積玉,與乞兒何異?鄭余慶素吝。一日,忽召親朋數(shù)人會食。眾皆怪之。侵晨赴之。日高,余慶方出,呼左右曰:“吩咐廚家蒸爛去毛,莫拗折項!”眾相顧,以為必蒸鵝鴨之類。又久之,盤出,醬醋亦極香新。但見每人前粟飯一碗,蒸葫蘆一枚,皆匿笑強進。王羆性儉率。鎮(zhèn)河東日,嘗有臺使②至,羆為設(shè)食,乃裂去薄餅緣。羆曰:“耕種收獲,其功已深,舂③爨④造成,用力不少。爾之擇選,當是未饑!”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慚。(原文有刪改)【注釋】①子猶:即本文作者馮夢龍。②臺使:中央最高行政機構(gòu)派出的使者。③舂(chōnɡ):用杵搗去谷物的皮殼或搗碎。④爨(cuàn):生火做飯。1.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1)眾皆怪之()
(2)嘗有臺使至()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貧不得不儉,而儉者不必貧A.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湖心亭看雪》)B.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核舟記》)C.臨溪而漁
(《醉翁亭記》)D.人不知而不慍
(《論語》)3.下列句子中,與“乃裂去薄餅緣”句式相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5屆初三畢業(yè)班3月適應(yīng)性線上測試(一)英語試題含答案
- 西北師范大學《沙盤模擬與管理建?!?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彩色幾何靜物課件
- 小學生知識類話劇繪本
- 廣東省安全員B證第四批(項目負責人)復審模擬題及答案
- 幼兒教育學緒論
- 電廠及變電站電氣設(shè)備5電氣主接線1
- 培訓學校教師師德培訓
- 小學語文教學技能培訓
- CTR數(shù)據(jù)分享-突圍jpg
- 不同行業(yè)的制度分析
- GB/T 45255-2025公共信用綜合評價規(guī)范
- 中考地理一輪復習考點練習課件專題12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極地地區(qū)(含答案)
- 抵押擔保承諾書
- 武漢市2024-2025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級數(shù)學試題(一)(含答案)
- 完整版高中古詩文必背72篇【原文+注音+翻譯】
- 人工智能領(lǐng)域博士攻讀計劃
- 西亞第1課時 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人教版2024)
- 主管護師200道考點押題和口訣(護考)
- (一模)哈三中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 地理試題(含答案)
- 中考語文文學批注-成語辨析(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