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業(yè)氣象災害風險預警霜凍害_第1頁
農(nóng)業(yè)氣象災害風險預警霜凍害_第2頁
農(nóng)業(yè)氣象災害風險預警霜凍害_第3頁
農(nóng)業(yè)氣象災害風險預警霜凍害_第4頁
農(nóng)業(yè)氣象災害風險預警霜凍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DB23/TXXXX—XXXX

農(nóng)業(yè)氣象災害風險預警霜凍害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霜凍害風險等級劃分和風險預警啟動條件。

本文件適用于霜凍害風險預警工作。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gòu)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yīng)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88—2008作物霜凍害等級

GB/T34817—2017農(nóng)業(yè)干旱預警等級

3術(shù)語和定義

下列術(shù)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霜凍害

由于日最低氣溫下降使植株莖、葉溫度下降到0℃或0℃以下,使正在生長發(fā)育的作物受到凍傷,從

而導致減產(chǎn)、品質(zhì)下降或絕收。

[來源:QX/T88—2008,2.2]

3.2

霜凍害風險

發(fā)生霜凍害的預期損失程度。

3.3

霜凍害風險預警

對業(yè)已開始、正在發(fā)展或即將發(fā)生的霜凍害風險發(fā)出警報。

4風險等級劃分

依據(jù)霜凍害風險指數(shù)(R),將霜凍害風險劃分為1級(高風險)、2級(較高風險)、3級(中風險)、

4級(較低風險)、5級(低風險),見表1。霜凍害風險指數(shù)(R)按照附錄A的規(guī)定計算。

表1霜凍害風險等級劃分

風險等級對應(yīng)含義風險指數(shù)R表征顏色

1高風險[ave+σ,+∞)紅色

2較高風險(ave+0.5*σ,ave+σ]橙色

3中風險(ave-0.5*σ,ave+0.5*σ]黃色

1

DB23/TXXXX—XXXX

風險等級對應(yīng)含義風險指數(shù)R表征顏色

4較低風險(0,ave-0.5*σ]藍色

5低風險0白色

注:ave為區(qū)域內(nèi)非零霜凍害風險指數(shù)均值,σ為區(qū)域內(nèi)非零霜凍害風險指數(shù)標準差。各地區(qū)可根據(jù)實際數(shù)據(jù)分布

特征,對上述分級指標進行適當調(diào)整。

5風險預警啟動條件

霜凍害影響程度和范圍達到表2中A、B、C、D四個條件之一的,預警發(fā)布主體啟動霜凍害風險預警。

表2霜凍害風險預警啟動條件

預警發(fā)布主體

預警啟動條件

省級市級

預計未來3天,全省4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預計未來3天,全市2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

啟動條件A高風險影響,或全省受高風險影響面積占種植高風險影響,或全市受高風險影響面積占種植

面積的5%及以上。面積的20%及以上。

預計未來3天,全省6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預計未來3天,全市3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

啟動條件B較高風險及以上影響,或全省受較高風險及以較高風險及以上影響,或全市受較高風險及以

上影響面積占種植面積的8%及以上。上影響面積占種植面積的30%及以上。

預計未來3天,全省8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預計未來3天,全市4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

啟動條件C中風險及以上影響,或全省受中風險及以上影中風險及以上影響,或全市受中風險及以上影

響面積占種植面積的11%及以上。響面積占種植面積的40%及以上。

預計未來3天,全省10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預計未來3天,全市5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

啟動條件D較低風險及以上影響,或全省受較低風險及以較低風險及以上影響,或全市受較低風險及以

上影響面積占種植面積的14%及以上。上影響面積占種植面積的50%及以上。

注:黑龍江省大宗作物主產(chǎn)縣(市、區(qū))的相關(guān)信息見附錄D。

2

DB23/TXXXX—XXXX

A

A

附錄A

(規(guī)范性)

霜凍害風險劃分方法

A.1霜凍害風險指數(shù)計算

霜凍害風險指數(shù)按式A.1計算。

0,?=0或?=0

?={······················(A.1)

??×?+??×?+??×?+??×(1??),?≠0且?≠0

式中:

R——霜凍害風險預警指數(shù);

H——致災因子危險性指數(shù);

E——承災體暴露性指數(shù);

V——承災體脆弱性指數(shù);

F——防災減災能力指數(shù);

??——致災因子危險性指數(shù)權(quán)重;

??——承災體暴露性指數(shù)指數(shù)權(quán)重;

??——承災體脆弱性指數(shù)指數(shù)權(quán)重;

??——防災減災能力指數(shù)指數(shù)權(quán)重。

權(quán)重系數(shù)由層次分析法(附錄B)計算得到。表A.1給出推薦權(quán)重值。

表A.1風險指數(shù)各個指標推薦權(quán)重系數(shù)

因子????????

權(quán)重0.530.260.140.07

A.1.1致災因子危險性指數(shù)

按照QX/T88—2008給出的指標確定霜凍害類型。各類型霜凍害致災因子危險性指數(shù)(H)按表A.2

賦值。

表A.2致災因子危險性指數(shù)賦值標準

霜凍害類型H

重度1

中度0.66

輕度0.33

無霜凍0

A.1.2承災體暴露性指數(shù)

按式A.2計算大宗作物種植面積比例指數(shù)IE。

1∑n??(A.2)

??=n?i=1?·····································································

??

3

DB23/TXXXX—XXXX

式中:

??——某縣(市、區(qū))第i年大宗作物種植面積,單位為公頃(hm2);

?

??——預警區(qū)域第i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單位為公頃(hm2)。

n——總年數(shù)。

按附錄C的方法對大宗作物種植面積比例指數(shù)IE進行標準化,得到承災體暴露性指數(shù)E。

A.1.3承災體脆弱性指數(shù)

按式A.3計算大宗作物單產(chǎn)變異系數(shù)IV。

1∑n(????)2

?=?√i=1?·································································(A.3)

???n

式中:

??——某縣(市、區(qū))第i年大宗作物單產(chǎn),單位為千克每公頃(kg/hm2);

??——某縣(市、區(qū))大宗作物單產(chǎn)多年平均值,單位為千克每公頃(kg/hm2);

n——總年數(shù)。

按附錄C的方法對大宗作物單產(chǎn)變異系數(shù)IV進行標準化,得到承災體脆弱性指數(shù)V。

A.1.4防災減災能力指數(shù)

按式A.4計算產(chǎn)量比值TF。

1∑n??(A.4)

??=n?i=1?·····································································

??

式中:

??——某縣(市、區(qū))第i年大宗作物單產(chǎn),單位為千克每公頃(kg/hm2);

?

??——預警區(qū)域第i年大宗作物單產(chǎn),單位為千克每公頃(kg/hm2);

n——總年數(shù)。

按附錄C的方法對產(chǎn)量比值TF進行標準化,得到防災減災能力指數(shù)F。

4

DB23/TXXXX—XXXX

B

B

附錄B

(資料性)

層次分析法

B.1層次分析法

B.1.1構(gòu)造判斷矩陣

由n個指標,構(gòu)造n階判斷矩陣T,見式B.1。

?11??1?

T=[???]································································(B.1)

?1?????

式中:

???——該項所對應(yīng)的指標??比指標??的重要程度。取值1,表示指標??與指標??一樣重要;取值3,

表示指標??比指標??重要一點;取值5,表示指標??比指標??重要;取值7,表示指標??比指標??重要得

多;取值9,表示指標??比指標??極端重要;取值2、4、6、8介于上述鄰近兩項之間;相應(yīng)倒數(shù)表示不

重要程度。;

B.1.2計算權(quán)重

求出判斷矩陣T的最大特征根λ???和特征向量W,對W進行歸一化后即為各指標相對權(quán)重。

B.1.3一致性檢驗

按式B.2計算一致性指標C?。

??

?=???·····································································(B.2)

???1

根據(jù)矩陣階數(shù),按表B.1查找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

表B.11~9階判斷矩陣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

判斷矩陣階數(shù)R?

10

20

30.58

40.90

51.12

61.24

71.32

81.41

91.45

按式B.3計算一致性比例C?。當C?<0.1時,一般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則應(yīng)對判

斷矩陣作適當修正。

??

??=···········································································(B.3)

??

5

DB23/TXXXX—XXXX

C

C

附錄C

(資料性)

標準化方法

C.1標準化方法

數(shù)據(jù)標準化按式C.1計算。

???

?′=???·····································································(C.1)

?????????

式中:

?′——歸一化后的數(shù)據(jù);

?——樣本數(shù)據(jù);

????——樣本數(shù)據(jù)中的最小值;

????——樣本數(shù)據(jù)中的最大值。

6

DB23/TXXXX—XXXX

D

D

附錄D

(資料性)

大宗作物主要種植區(qū)

D.1大宗作物主產(chǎn)縣(市、區(qū))

2020年大宗作物主產(chǎn)縣(市、區(qū))見表D.1

表D.1大宗作物主產(chǎn)縣(市、區(qū))

區(qū)域水稻在2000公頃以上的縣(市、區(qū))大豆在2000公頃以上的縣(市、區(qū))玉米在2000公頃以上的縣(市、區(qū))

哈爾濱市轄區(qū)、依蘭縣、方正縣、哈爾濱市轄區(qū)、依蘭縣、方正縣、哈爾濱市轄區(qū)、依蘭縣、方正縣、

哈爾濱市巴彥縣、木蘭縣、通河縣、延壽縣、賓縣、巴彥縣、木蘭縣、通河縣、賓縣、巴彥縣、木蘭縣、通河縣、

尚志市、五常市、賓縣延壽縣、尚志市、五常市延壽縣、尚志市、五常市

齊齊哈爾市轄區(qū)、龍江縣、依安縣、齊齊哈爾市轄區(qū)、龍江縣、依安縣、齊齊哈爾市轄區(qū)、龍江縣、依安縣、

齊齊哈爾市泰來縣、甘南縣、富??h、訥河市、泰來縣、甘南縣、富??h、克山縣、泰來縣、甘南縣、富??h、克山縣、

克山縣、拜泉縣克東縣、拜泉縣、訥河市克東縣、拜泉縣、訥河市

雞西市轄區(qū)、虎林市、密山市、雞雞西市轄區(qū)、虎林市、密山市、雞雞西市轄區(qū)、虎林市、密山市、雞

雞西市

東縣東縣東縣

鶴崗市鶴崗市轄區(qū)、蘿北縣、綏濱縣鶴崗市轄區(qū)、蘿北縣、綏濱縣鶴崗市轄區(qū)、蘿北縣、綏濱縣

雙鴨山市轄區(qū)、集賢縣、友誼縣、雙鴨山市轄區(qū)、集賢縣、友誼縣、

雙鴨山市集賢縣、友誼縣、寶清縣、饒河縣

寶清縣、饒河縣寶清縣、饒河縣

大慶市轄區(qū)、肇州縣、肇源縣、林大慶市轄區(qū)、肇州縣、肇源縣、林

大慶市肇源縣、林甸縣、杜爾伯特縣

甸縣、杜爾伯特縣甸縣、杜爾伯特縣

伊春市鐵力市伊春市轄區(qū)、鐵力市、嘉蔭縣伊春市轄區(qū)、鐵力市、嘉蔭縣

佳木斯市轄區(qū)、富錦市、撫遠市、佳木斯市轄區(qū)、同江市、富錦市、佳木斯市轄區(qū)、同江市、富錦市、

佳木斯市

樺南縣、樺川縣、湯原縣撫遠市、樺南縣、樺川縣、湯原縣撫遠市、樺南縣、樺川縣、湯原縣

七臺河市七臺河市轄區(qū)、勃利縣七臺河市轄區(qū)、勃利縣七臺河市轄區(qū)、勃利縣

牡丹江市轄區(qū)、海林市、寧安市、牡丹江市轄區(qū)、海林市、寧安市、牡丹江市轄區(qū)、海林市、寧安市、

牡丹江市

林口縣、東寧縣、穆棱市穆棱市、東寧市、林口縣穆棱市、東寧市、林口縣

黑河市轄區(qū)、北安市、嫩江市、五黑河市轄區(qū)、北安市、嫩江市、五

黑河市北安市、五大連池市

大連池市、遜克縣、孫吳縣大連池市、遜克縣、孫吳縣

綏化市轄區(qū)、肇東市、海倫市、望綏化市轄區(qū)、肇東市、安達市、海綏化市轄區(qū)、肇東市、安達市、海

綏化市奎縣、蘭西縣、青岡縣、慶安縣、倫市、望奎縣、蘭西縣、青岡縣、倫市、望奎縣、蘭西縣、青岡縣、

綏棱縣、安達市、明水縣慶安縣、明水縣、綏棱縣慶安縣、明水縣、綏棱縣

大興安嶺地直、漠河縣、呼瑪縣、

大興安嶺地區(qū)

塔河縣

7

DB23/TXXXX—XXXX

參考文獻

[1]楊衛(wèi)東.黑龍江省氣象災害防御技術(shù)手冊[M].北京:氣象出版社,2017.

[2]李帥,杜春英.黑龍江農(nóng)業(yè)氣象應(yīng)用服務(wù)手冊[M].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出版社,2013.

[3]李帥,杜春英.黑龍江省農(nóng)業(yè)與氣候[M].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出版社,2012.

8

ICS07.060

CCSB18

23

黑龍江省地方標準

DB23/TXXXX—XXXX

農(nóng)業(yè)氣象災害風險預警霜凍害

(征求意見稿)

XXXX-XX-XX發(fā)布XXXX-XX-XX實施

黑龍江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23/TXXXX—XXXX

農(nóng)業(yè)氣象災害風險預警霜凍害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霜凍害風險等級劃分和風險預警啟動條件。

本文件適用于霜凍害風險預警工作。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gòu)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yīng)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88—2008作物霜凍害等級

GB/T34817—2017農(nóng)業(yè)干旱預警等級

3術(shù)語和定義

下列術(shù)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霜凍害

由于日最低氣溫下降使植株莖、葉溫度下降到0℃或0℃以下,使正在生長發(fā)育的作物受到凍傷,從

而導致減產(chǎn)、品質(zhì)下降或絕收。

[來源:QX/T88—2008,2.2]

3.2

霜凍害風險

發(fā)生霜凍害的預期損失程度。

3.3

霜凍害風險預警

對業(yè)已開始、正在發(fā)展或即將發(fā)生的霜凍害風險發(fā)出警報。

4風險等級劃分

依據(jù)霜凍害風險指數(shù)(R),將霜凍害風險劃分為1級(高風險)、2級(較高風險)、3級(中風險)、

4級(較低風險)、5級(低風險),見表1。霜凍害風險指數(shù)(R)按照附錄A的規(guī)定計算。

表1霜凍害風險等級劃分

風險等級對應(yīng)含義風險指數(shù)R表征顏色

1高風險[ave+σ,+∞)紅色

2較高風險(ave+0.5*σ,ave+σ]橙色

3中風險(ave-0.5*σ,ave+0.5*σ]黃色

1

DB23/TXXXX—XXXX

風險等級對應(yīng)含義風險指數(shù)R表征顏色

4較低風險(0,ave-0.5*σ]藍色

5低風險0白色

注:ave為區(qū)域內(nèi)非零霜凍害風險指數(shù)均值,σ為區(qū)域內(nèi)非零霜凍害風險指數(shù)標準差。各地區(qū)可根據(jù)實際數(shù)據(jù)分布

特征,對上述分級指標進行適當調(diào)整。

5風險預警啟動條件

霜凍害影響程度和范圍達到表2中A、B、C、D四個條件之一的,預警發(fā)布主體啟動霜凍害風險預警。

表2霜凍害風險預警啟動條件

預警發(fā)布主體

預警啟動條件

省級市級

預計未來3天,全省4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預計未來3天,全市2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

啟動條件A高風險影響,或全省受高風險影響面積占種植高風險影響,或全市受高風險影響面積占種植

面積的5%及以上。面積的20%及以上。

預計未來3天,全省6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預計未來3天,全市3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

啟動條件B較高風險及以上影響,或全省受較高風險及以較高風險及以上影響,或全市受較高風險及以

上影響面積占種植面積的8%及以上。上影響面積占種植面積的30%及以上。

預計未來3天,全省8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預計未來3天,全市4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

啟動條件C中風險及以上影響,或全省受中風險及以上影中風險及以上影響,或全市受中風險及以上影

響面積占種植面積的11%及以上。響面積占種植面積的40%及以上。

預計未來3天,全省10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預計未來3天,全市5個及以上縣(市、區(qū))受

啟動條件D較低風險及以上影響,或全省受較低風險及以較低風險及以上影響,或全市受較低風險及以

上影響面積占種植面積的14%及以上。上影響面積占種植面積的50%及以上。

注:黑龍江省大宗作物主產(chǎn)縣(市、區(qū))的相關(guān)信息見附錄D。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