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遼寧省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聯考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意境說也是中國文藝理論的重要范疇,它的影響,它的生命力不下于文氣說。意境說最初只應用于詩歌,后來波及小說。廢名說過:“我寫小說同唐人寫絕句一樣?!彼^“唐人絕句”,就是不著重寫人物,寫故事,而著重寫意境,寫印象,寫感覺。物我同一,作者的主體意識很強。這就使傳統(tǒng)的小說觀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小說和詩變得難解難分。這種小說被稱為“詩化小說”。這種小說的語言也就不能不發(fā)生變化。這種語言,可以稱之為詩化的小說語言——因為它畢竟和詩還不一樣。所謂詩化小說的語言,即不同于傳統(tǒng)小說的純散文的語言。這種語言,句與句之間的跨度較大,往往超越了邏輯,超越了合乎一般語法的句式(比如動賓結構)。比如:“老白粗茶淡飯,怡然自得?;堉螅P門獨坐。門外長流水,日長如小年?!保ā豆嗜送隆な兆旨埖睦先恕罚┤绻眠壿媷乐?、合乎語法的散文寫,也是可以的,但不易產生如此恬淡的意境。強調作者的主體意識,同時又充分信賴讀者的感受能力,愿意和讀者共同完成對某種生活的準確印象,有時作者只是羅列一些事物的表象,單擺浮擱,稍加組織,不置可否,由讀者自己去完成畫面,注入情感?!半u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薄翱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边@種超越理智,訴諸直覺的語言,已經被現代小說廣泛應用。如:“抗日戰(zhàn)爭時期,昆明小西門外。米市,菜市,肉市。柴馱子,炭馱子。馬糞。粗細瓷碗,砂鍋鐵鍋。燜雞米線,燒餌塊。金錢片腿,牛干巴。炒菜的油煙,炸辣子的嗆人的氣味。紅黃藍白黑,酸甜苦辣咸?!保ā夺炄说暮⒆印罚┻@不是作者在語言上?;ㄕ?,因為生活就是這樣的。如果寫得文從理順,全都“成句”,就不忠實了。語言的一個標準是:訴諸直覺,忠于生活。文言和白話的界限是不好分的?!耙宦非锷郊t葉,老圃黃花,不覺到了濟南地界?!笔俏难裕€是白話?只要我們說的是中國話,恐怕就擺脫不了一定的文言的句子。中國語言還有一個世界各國語言沒有的格式,是對仗。對仗,就是思想上、形象上、色彩上的聯屬和對比。我們總得承認聯屬和對比是一項美學法則。這在中國語言里發(fā)揮到了極致。我們今天寫小說,兩句之間不必,也不可能在平仄、虛實上都搞得銖兩悉稱,但是對比關系不該排斥。比如:“羅漢堂外面,有兩棵很大的白果樹,有幾百年了。夏天,一地濃蔭。冬天,滿階黃葉。”如果不用對仗,怎樣能表達時序的變易,產生需要的意境呢?(摘編自汪曾祺《小說語言的詩意》)材料二: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在具體創(chuàng)作中,怎樣讓文學語言鮮活靈動起來?首先,作家要承認文學語言本身有著獨立的審美價值。汪曾祺說,語言是思想,語言是文化,語言更是一個生命體。既然是生命體,就要擁有與別人不一樣的感情和色彩。沈從文評判優(yōu)秀文學語言的依據,就是要“浸透了作者的人格和感情”。同時,文學語言又不能像橘子皮那祥隨意剝離。它表面看是技巧和形式,但又超出了技巧和形式,是巧妙融合到整篇作品骨子里的。其次,文學語言是作品氣脈、氣質和作家心力、品質等的綜合體現,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究竟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都t樓夢》為何一直被奉為中國文學語言之集大成者?就是曹雪芹在十幾年時間里用超凡的才華傾心傾力打造的結果。文學語言比故事內容更有生活的黏著力,更容易先聲奪人。余華對文學語言的運用體會是,先在語言技巧和形式敘述上展現出“不一樣”,再回歸個體現實,使語感、樂感、視點甚至幻覺凸顯。閱讀他的作品時,可以察覺到余華運用語言的本真心智和力量。美妙的文學語言不會憑空產生,作家要結合作品內容和語句反復琢磨、深入推敲,所以作家既要假以時間上的沉思,又要有氣脈、氣質和心力、心慧的巧妙運用。文學語言要求明凈耐品、活色生香,如果嘈雜喧囂了,氣韻和節(jié)奏就會敗壞。難怪阿來說:“語言不好,即使作品能紅極一時,也不會傳之久遠!”再次,文學語言上的生動表達,并非高不可攀,反復修改是作家必備的基本功。一個對自己作品不修改、不訂正的作家,文學語言上的表達僅憑第一次出版就包打天下,總是令人惋惜的。文學語言要求作家對作品經時間沉淀后多次審視,使作品語言節(jié)奏、韻律和風格集中顯現,產生獨特的魅力。(摘編自付秀宏《讓文學語言鮮活靈動起來》)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意境說作為中國重要的文藝理論,最初只應用于詩歌,后來又波及小說,它的影響力和生命力不亞于文氣說。B.傳統(tǒng)小說的純散文語言,句與句之間跨度較大,往往邏輯不夠嚴謹,也不合乎一般語法,比較注重營造意境。C.詩化小說的語言既強調作者的主體意識,又充分信賴讀者的感受能力,作者愿意和讀者共同完成對某種生活的準確印象。D.美妙的文學語言,既需要作家長時間的沉思、反復琢磨推敲,又需要作家巧妙運用氣脈、氣質和心力、心慧。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化小說與傳統(tǒng)小說相比,創(chuàng)作觀念上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小說的語言也隨之發(fā)生變化。B.汪曾祺和沈從文都認為文學語言本身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其中要融入作者個人的情感。C.《紅樓夢》之所以被奉為中國文學的一座高峰,是因為曹雪芹在十幾年時間里用超凡的才華傾心打造了語言。D.文學語言比故事內容更有生活的黏著力,更容易引起讀者的關注,講究語言的技巧和形式敘述非常必要。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阿來《塵埃落定》中以一個“傻子”的視角來敘述距我們已經很遙遠的土司家族的興衰史,給讀者帶來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B.遲子建《煙火漫卷》里有這樣一句:“河面上星光蕩漾,就像一片爽朗的笑聲?!薄靶β暋钡拿鑼戇\用通感手法,鮮活生動。C.賈平凹《暫坐》寫西京上空的霧霾時戲謔道:“喲,北京的霧霾也給咱飄些來了?!”“給咱”兩字體現出語言的個性化。D.喬葉小說《最慢的是活著》寫小時候“我”不被祖母喜歡,反復修改得來“低凹的溫暖中就又有一種高凸的冷漠”這一句。4.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談到了文學語言的問題,不過二者論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材料一運用舉例、對比等論證方法,更鮮明地體現了詩化小說的語言特點,使論證更具體充分。C.材料二在提出問題后,采用并列式論證結構從三個方面闡述問題,思路清晰,結構嚴謹。D.材料二舉《紅樓夢》和余華的例子,來論證優(yōu)秀的作品在語言運用上是與眾不同的。5.下面一段文字出自汪曾祺的小說《鑒賞家》,請結合材料一分析該語段語言詩化的特點。立春前后,賣青蘿卜?!鞍舸蛱}卜”,摔在地下就裂開了。杏子、桃子下來時賣雞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團雪,只嘴兒以下有一根紅線的“一線紅”蜜桃。再下來是櫻桃,紅的像珊瑚,白的像瑪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賣瓜。七八月賣河鮮:鮮菱、雞頭、蓮蓬、花下藕?!即鸢浮?.B2.C3.A4.D5.(1)物我同一,突出作者主體意識。這段描寫用水果表示一年光景變化,著重寫意境,寫印象,寫感覺,使語言富有詩的意境美。(2)超越邏輯,不強調合乎語法。句與句之間跨度較大,從“立春前后”到“端午前后”“夏天”“七八月”,跳躍性強,沒有固定的句式,不講究語法。(3)訴諸直覺,忠于生活。青蘿卜、杏子、桃子、櫻桃等,只是羅列一些事物,稍加組織,由讀者自己去完成畫面,注入情感,不求文從理順?!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傳統(tǒng)小說的純散文語言”錯誤,原文的表述是“所謂詩化小說的語言,即不同于傳統(tǒng)小說的純散文的語言。這種語言,句與句之間的跨度較大,往往超越了邏輯,超越了合乎一般語法的句式”,可見,不是“傳統(tǒng)小說”,應為“詩化小說的語言”。故選B?!?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材料內容進行判斷的能力。C.“是因為曹雪芹在十幾年時間里用超凡的才華傾心打造了語言”錯誤,原文的表述是“文學語言是作品氣脈、氣質和作家心力、品質等的綜合體現,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究竟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都t樓夢》為何一直被奉為中國文學語言之集大成者?就是曹雪芹在十幾年時間里用超凡的才華傾心傾力打造的結果”,可見“用超凡的才華傾心打造”的不僅僅是語言。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論點、論據及論證方法的能力。材料二討論的是在具體創(chuàng)作中,怎樣讓文學語言鮮活靈動起來。A.強調作品的視角,不符合材料二的觀點。故選A?!?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論點、論據及論證方法的能力。D.“論證優(yōu)秀的作品在語言運用上是與眾不同的”錯誤,材料二舉《紅樓夢》和余華的例子,是來論證作家要對自己作品的語言傾注心血和功夫。故選D。【5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運用材料內容的能力。①原文說“物我同一,作者的主體意識很強。這就使傳統(tǒng)的小說觀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小說和詩變得難解難分”?!傲⒋呵昂?,賣青蘿卜”“杏子、桃子下來時賣雞蛋大的香白杏”“再下來是櫻桃,紅的像珊瑚,白的像瑪瑙”這段描寫用水果表示一年光景變化,著重寫意境,寫印象,寫感覺,使語言富有詩的意境美。物我同一,突出作者主體意識。②結合“這種語言,句與句之間的跨度較大,往往超越了邏輯,超越了合乎一般語法的句式(比如動賓結構)”可知,超越邏輯,不強調合乎語法。這段描寫句與句之間跨度較大,從“立春前后”到“端午前后”“夏天”“七八月”,跳躍性強,沒有固定的句式,不講究語法。③結合“這種超越理智,訴諸直覺的語言,已經被現代小說廣泛應用”可知,訴諸直覺,忠于生活。這段描寫青蘿卜、杏子、桃子、櫻桃等,只是羅列一些事物,稍加組織,由讀者自己去完成畫面,注入情感,不求文從理順。(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幸福的花兒越開越胖秦湄毳一縷陽光從高高的窗戶斜進食堂大廳來,光瀑如一條懸掛的小河,塵埃在這光的河床里,密密匝匝飛騰,一閃,一閃。正值春日午后,一堆斑斕的花朵奔跑著,沖進礦上職工食堂。打飯的服務員舉著湯勺拎著菜鏟子愣住了,那些晚了鐘點升井的煤礦工人們,正站著、坐著在大嚼特嚼,比力氣似的正呼嚕呼嚕喝著粥,“遼闊”的食堂大廳,不知從哪個角落里傳來一聲又一聲“哼——哼——”異樣的聲音,吃飯的人,都停了吃喝,空氣凝住了,只有頂棚上旋轉著的大吊扇在吱吱旋轉。所有的眼睛一眨不眨,全都盯在那只肆無忌憚地奔進食堂來的那一團滾動的花朵——一頭渾身纏滿迎春花的豬!看,一頸、一背、一肚、四蹄,甚至小尾巴上,也甩著一串金黃色的迎春花。豬——哇——哈哈——所有的人哄堂大笑,有誰還笑噴了,湯和菜灑落得哪兒都是。“嗨,又是喂豬那娘們兒作精哩!”“娘的,男人死了都不知道心疼!”“過的啥日子,還有心這樣做。”這時,一個滿身同樣花哨的女人吆喝著,揮著一根柳樹枝子,跟孫悟空追趕白骨精似的沖進來:“喲,嗬!爬回圈里去!快!滾!”她攆著轟著趕著追著,圓乎乎的兩團,分不清哪是豬,哪是花,哪是肉團,哪是花苞。這樣兩個“花皮球”,一高一低在食堂里熱鬧非凡地表演,笑的、罵的、吆喝的都有,食堂里的人像是在看戲耍。終于,矮的那堆花,嘰里咕嚕滾著,躥向食堂門上的門簾子,那團高胖的花花綠綠轉回臉,扭頭看一眼那些盯著她的眼珠子,大眼珠、小眼珠,雙眼皮、單眼皮,眼珠里有冷,有漠、有憐、有憫、有嘲、有諷……她看不見,沒感覺,脊背上“五味雜陳”,麻麻的一片,她用柳枝挑著簾子一角,側歪著花花胖胖的身子擠出去,只一蹭,頭上戴的那一圈“花紅柳綠”,還搖搖搖,差點兒墜落下來,女人咧一下大嘴巴,抬手去扶住,沖著食堂里哈一下腰,怪異的表情跌滿地,她追攆著那只戴滿了花朵的豬而去了?!皣W——”她身后人們又笑翻了天!那一縷從高高的窗戶斜進食堂大廳來的陽光,在聲浪里搖蕩,光瀑閃斷,懸掛在空中的小河坍泄了,又默默聚集起來,塵埃一飄一飄地飛……她是誰呢?唉,就是礦上豬場喂豬那女的唄。這個給豬掛花掛草的女人,如今已經退休了,可人們還是習慣地稱她為養(yǎng)豬的女人,或者稱她是“給豬戴花那女的”“喂豬那娘們兒”,也有街坊鄰里的女人會對著孩子說“給豬戴花的那個嬸”,還有叫她諢號“豬戴花”或者“香破天”……幾十年了,鮮有人知道她的姓名,而她也早就習慣了這亂七八糟的稱呼,也習慣了人前人后那些關于她的議論與訴說。她過她的日子,塵埃想飛揚就飛揚。她的男人曾是礦上的挖煤工,幾十年前出事故死了。那時,她才二十出頭,拖著高高低低的三個孩子來到礦上,接受事故科的后事處理。形貌拙笨,男人死了還不知道哭,打量她粗憨的模樣,事故科的人議論:“這女人來了能干啥,除非去喂豬?!本瓦@樣,她拖著三個年幼的孩子,轉戶口來到煤礦,頂替了死去男人的班。礦領導還真的安排她去了礦上的豬場喂豬去。她便格外賣力氣地養(yǎng)豬圈里那一欄一欄的豬。冬天的雪、秋天的雨、夏天的蚊蠅,她都耐受,抗得住腥臭,抵得了寒暑,她還咧著大嘴巴嚷,城里比鄉(xiāng)下總是舒坦,這活兒再苦再累,也沒有鄉(xiāng)下農活損耗人!她快樂得像她喂養(yǎng)的豬,吃飽喝好,舒服舒心——不想那死鬼,他都不管俺娘兒幾個了,不想他,喂豬、喂孩子、喂自己,過日子。春天,春天,來吧,來啊——喂豬的女人喂豬的時候,總是這么打著敲著豬食盆喊,像是一只叫春的貓,她一年有三季都在等待春天,都在盼望春天。她叫著“春天”,滿圈歡蹦亂跳,“春天”來了。豬場周圍瘋長著成灘成片的草,草堆里生出枝枝串串的花兒,各色的都有。粉的、紅的、黃的、藍的、白的、紫瑩瑩的、水靈靈的、清嫩嫩的、新鮮鮮的,扯來,串成串,編成花辮,結成花環(huán),給豬們戴脖子上,系尾巴上,扎大耳朵上,她自顧自在春風里笑,對著豬們笑,豬也快樂地沖她亂拱亂哼哼,花、豬、人,都在春里,花花的,香香的,鮮艷著,熱鬧起來,豬場里的光線,也瞬時芳香起來,明亮起來了。(摘選自《小說選刊》2020年4期)文本二:我寫了她。我也沒有意識到我寫了她。那個給豬戴花的女人,她存在于我的生活里,如空氣一般在。給豬戴花的女人,她就和我生活在一起,在小城,在煤礦,在我日日行走的街道上,在浩浩蕩蕩的人群里,在川流不息的時間長河中。我不記得它們,可它們已長成我生命里的日月山河。她是她,她也是茫茫人海里的很多個“她”;她在這個空間里,她也在那個空間里,她在不同的空間里;她在此時此地,也在彼年彼岸,眾生本是一人?!罢埛判陌?,那些虛構的名字背后確有其人,但是他們無足輕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弊8_@個時代、這個季節(jié),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摘選自《小說選刊》“秦湄毳創(chuàng)作談”)6.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故事的開端,未見其人先寫其豬,見其豬猶見其人,在設置懸念中,引領讀者展開對人物的探尋。B.通過“給豬戴花那女的”“豬戴花”等稱呼或諢號可以看出,養(yǎng)豬的女人平凡且卑微,甚至連姓名都沒有。C.小說情節(jié)本身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但作者運用了插敘的手法,使文章結構富于變化,避免了平鋪直敘。D.小說語言鮮活靈動,善于運用鋪排描寫。如“粉的……新鮮鮮的,扯來,串成串,編成花辮,結成花環(huán)”即是例證。7.下列有關作者創(chuàng)作小說的態(tài)度和主張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寫給豬戴花的養(yǎng)豬的女人,是來源于身邊的現實生活,是作者進行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產物。B.“她也是茫茫人海里的很多個‘她’”,既可看出“她”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也體現人物形象的典型性。C.小說虛構那些確有其人的名字,是因為作者認為他們對于一去不復返的時代來說已經無足輕重。D.“祝福這個時代……人間皆安”,表明作者對社會環(huán)境的美好期許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期待。8.文本一有很多隱喻、象征的表述,請結合文中畫線處三個加點詞語進行分析。9.文本二說“她在此時此地,也在彼年彼岸”,有評論說,養(yǎng)豬女身上有魯迅小說《祝?!分邢榱稚┑挠白?,但又看到了一個獲得新生的祥林嫂。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答案〗6.B7.C8.小說中的諸多意象具有隱喻、象征功能,表達出作家對生活的獨特感受。用“陽光”隱喻女人的形象,用“塵?!彪[喻喧囂擾攘的社會輿論,凸顯了女人的隱忍、樂觀和堅強;用“春天”象征美好幸福的生活。9.①“彼年彼岸”里有祥林嫂的影子:同樣面對充滿惡意的看客和調侃,同樣面對丈夫去世的人生困局,同樣的隱忍,同樣的勤勞。②“此時此地”是新生的祥林嫂:面對調侃和嘲笑,她不屑一顧,愛美愛花,活出個性張揚的自己;面對死去的丈夫,她稱之為“死鬼”,沒有拘于“夫權”的精神枷鎖;面對生活的苦難,她樂觀堅強,勇挑重擔,活成了對社會有用的“自我”。(意思符合即可)〖解析〗【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B.“甚至連姓名都沒有”錯,女人并非沒有姓名,而是人們不記得,從中可以看出女人的平凡卑微、無足輕重。故選B。【7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C.“是因為作者認為他們對于一去不復返的時代來說已經無足輕重”錯,結合“請放心吧,那些虛構的名字背后確有其人,但是他們無足輕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可知,是他們無足輕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故選C。【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文章表現手法的能力。結合前文“她攆著轟著趕著追著,圓乎乎的兩團,分不清哪是豬,哪是花,哪是肉團,哪是花苞。這樣兩個‘花皮球’,一高一低在食堂里熱鬧非凡地表演,笑的、罵的、吆喝的都有,食堂里的人像是在看戲?!笨芍@里是寫女人追趕著豬進了食堂,而食堂中的人們則是“笑”“罵”“吆喝”。文中的女人面對充滿惡意的看客和調侃,依據樂觀頑強地生活,就像無論塵埃怎樣彌漫,陽光都會沖破黑暗一樣。所以“那一縷從高高的窗戶斜進食堂大廳來的陽光,在聲浪里搖蕩,光瀑閃斷,懸掛在空中的小河坍泄了,又默默聚集起來,塵埃一飄一飄地飛”中,作者是用“陽光”隱喻女人的形象,用“塵?!彪[喻喧囂擾攘的社會輿論,凸顯女人的隱忍、樂觀和堅強。女人努力的生活,“不想那死鬼,他都不管俺娘兒幾個了,不想他,喂豬、喂孩子、喂自己,過日子”,可見她盼的是美好幸福的生活。所以“她一年有三季都在等待春天,都在盼望春天”中,作者是用“春天”象征美好幸福的生活?!?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能力。結合“所有的人哄堂大笑,有誰還笑噴了,湯和菜灑落得哪兒都是”“笑的、罵的、吆喝的都有,食堂里的人像是在看戲?!薄斑@個給豬掛花掛草的女人,如今已經退休了,可人們還是習慣地稱她為養(yǎng)豬的女人,或者稱她是……”“她拖著三個年幼的孩子,轉戶口來到煤礦,頂替了死去男人的班。礦領導還真的安排她去了礦上的豬場喂豬去。她便格外賣力氣地養(yǎng)豬圈里那一欄一欄的豬”可知,養(yǎng)豬女丈夫去世,自己拉扯三個孩子艱辛生活,還要遭受人們的嘲諷、調侃,可見她的身上有祥林嫂的影子。結合“她看不見,沒感覺”“女人咧一下大嘴巴,抬手去扶住,沖著食堂里哈一下腰,怪異的表情跌滿地,她追攆著那只戴滿了花朵的豬而去了”“她也早就習慣了這亂七八糟的稱呼,也習慣了人前人后那些關于她的議論與訴說。她過她的日子,塵埃想飛揚就飛揚”“不想那死鬼,他都不管俺娘兒幾個了,不想他,喂豬、喂孩子、喂自己,過日子”“扯來,串成串,編成花辮,結成花環(huán),給豬們戴脖子上,系尾巴上,扎大耳朵上,她自顧自在春風里笑,對著豬們笑”可知,養(yǎng)豬女雖然命運悲苦,可她天性樂觀,不像祥林嫂那樣去計較別人等待眼光和嘲諷,自己快樂的生活,愛花愛美,不給別人看,活給自己,可見,她是一個不同于祥林嫂的新時代女性形象。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齊桓公時,有處士曰小臣稷,桓公三往而弗得見?;腹唬骸拔崧劜家轮坎惠p爵祿,無以易萬粟之主;萬乘之主不好仁義,亦無以下布衣之士?!庇谑俏逋说靡娭?。或曰:桓公不知仁義。夫仁義者,憂天下之害,趨一國之患,不避卑辱,謂之仁義。故伊尹①以中國為亂,道為宰于湯;百里奚以秦為亂,道為虜于穆公。皆憂天下之害,趨一國之患,不辭卑辱,故謂之仁義。今桓公下匹夫之士將欲憂齊國而小臣不行見小臣之忘民也。忘民不可謂仁義。仁義者,不失人臣之禮,不敗君臣之位者也。是故四封之內,執(zhí)禽②而朝名曰“臣”;臣吏分職受事名曰“萌”。今小臣在民萌之眾,而逆君上之欲,故不可謂仁義。仁義不在焉,桓公又從而禮之。使小臣有智能而遁桓公,是隱也,宜刑;若無智能而虛驕矜桓公,是誣也,宜戮。小臣之行,非刑則戮。桓公不能領臣主之理而禮刑戮之人,是桓公以輕上侮君之俗教于齊國也,非所以為治也。故曰:桓公不知仁義。(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一》)材料二:有道之士,固驕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驕有道之士。賢主則不然。士雖驕之,而已愈禮之,士安得不歸之?士所歸,天下從之。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于窮巷之中、甕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遂,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齊桓公見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見。從者曰:“萬乘之主,見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見,亦可以止矣?!被腹唬骸安蝗?。士驁祿爵者,固輕其主;其主驁霸王者,亦輕其士。縱夫子驁祿爵,吾庸敢驁霸王乎?”遂見之,不可止。世多舉桓公之內行,內行雖不修,霸亦可矣。誠行之此論,而內行修,王猶少。(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慎大覽·下賢》)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今A桓公B下C匹夫D之士E將欲F憂齊國G而小臣H不行I見小臣J之忘民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易,意為“輕視”,與《燭之武退秦師》中的“以亂易整”的“易”,意思不相同。B.使,意為“假使”,與《阿房宮賦》中“使六國各愛其人”的“使”,意思相同。C.固,意為“本來”,與《六國論》“至于顛覆,理固宜然”的“固”的意思相同。D.舉,意為“列舉”,與《鴻門宴》“殺人如不能舉”中的“舉”,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伊尹與百里奚不顧自身卑賤的地位和受到的屈辱待遇,為天下的災害而憂慮,為國家的禍患而奔赴,齊桓公非常欣賞這類人。B.材料一中齊桓公認為君主能做到禮賢下士的前提是自身對仁義有追求,韓非子認為君主要擺正君與臣之間的關系。C.以禮相待士人,士人才會歸附,進而天下的人就會跟著歸附。這件事周文王和周武王都沒有完成,直到周公旦輔佐年幼的周成王才真正完成。D.世人多認為齊桓公私居時的品行雖然不好,但是稱霸還是可以的。如果私居品行好,又能切實遵循獲取人才的原則,恐怕不止稱王。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若無智能而虛驕矜桓公,是誣也,宜戮。(2)縱夫子驁祿爵,吾庸敢驁霸王乎?14.兩則材料對齊桓公的評價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說明理由。〖答案〗10.EGI11.D12.A13.(1)如果小臣稷沒有智慧才能卻虛偽地在齊桓公面前驕傲自滿、自我夸耀,這就是故意欺騙,應當把他殺掉。(2)縱使先生他看輕俸祿爵位,我怎么敢看輕王霸之業(yè)呢?14.①材料一認為齊桓公未擺正君臣關系,不懂仁義;②材料二認為齊桓公禮賢下士,足以稱霸?!冀馕觥健?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現在齊桓公謙恭地去見一個普通的讀書人,是在為齊國的政事憂慮,但小臣稷卻不愿出來做官,可見小臣稷忘記了民眾?!跋隆钡馁e語是“匹夫之士”,所以在E處斷句;“憂”的賓語是“齊國”,所以在G處斷句;“小臣不行”為主謂結構,所以在I處斷句。故選EGI?!?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現象的能力。A.正確。輕視/代替。句意:就沒有輕視大國君主的資本。/用混亂代替整編。B.正確。句意:如果小臣稷確有智慧才能卻躲避齊桓公。/假使六國各自愛護它的人民。C.正確。句意:有道的士人,本來就傲視君主。/發(fā)展到顛覆的結局,從道理上說本來應當這樣。D.錯誤。列舉/盡。句意:世人大多列舉(指責)齊桓公私居時的品行。/殺人只擔心不能殺完。故選D。【1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A.“齊桓公非常欣賞這類人”錯誤,原文“故伊尹以中國為亂,道為宰于湯;百里奚以秦為亂,道為虜于穆公。皆憂天下之害,趨一國之患,不辭卑辱,故謂之仁義”是作者的觀點,應是韓非子非常欣賞這類人。故選A?!?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若”,如果;“矜”,自我夸耀;“是”,這;“是誣也”,判斷句。(2)“縱”,縱使;“驁”,輕視;“庸”,怎么;“霸王”,王霸之業(yè)?!?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桓公不能領臣主之理而禮刑戮之人,是桓公以輕上侮君之俗教于齊國也,非所以為治也。故曰:桓公不知仁義”可知,材料一認為齊桓公未擺正君臣關系,不懂仁義;由材料二“士雖驕之,而己愈禮之,士安得不歸之?士所歸,天下從之”“世多舉桓公之內行,內行雖不修,霸亦可矣。誠行之此論,而內行修,王猶少”可知,材料二認為齊桓公禮賢下士,足以稱霸?!緟⒖甲g文】材料一:齊桓公時期,有個沒做官的讀書人名叫小臣稷,齊桓公去了三次也沒能見到他。齊桓公說:“我聽說普通的士人不看輕爵位俸祿,就沒有輕視大國君主的資本;大國君主不愛好仁義,也就沒有謙卑地對待普通士人的肚量?!庇谑侨チ宋宕尾乓姷叫〕拣?。有人說:齊桓公不懂得仁義。所謂仁義,就是為天下的災害而憂慮,為國家的禍患而奔赴,不顧及個人身處卑微的地位和受到屈辱的待遇,這才是仁義。所以伊尹因為中原地區(qū)出現動亂,通過做廚師向商湯獻策得到任用;百里奚因為秦國出現動亂,通過做俘虜(進入秦國)向秦穆公獻策得到任用。他們都是為天下的災害而憂慮,為國家的禍患而奔赴,不顧及個人身處卑賤的地位和受到屈辱的待遇,所以稱作仁義。現在齊桓公謙恭地去見一個普通的讀書人,是在為齊國的政事憂慮,但小臣稷卻不愿出來做官,可見小臣稷忘記了民眾。忘記民眾的行為不能稱作仁義。仁義的人,不會失掉作為臣子的禮節(jié),不會破壞君臣之間的尊卑秩序。因此四境之內,拿著鳥獸作為禮物朝見君主的稱作臣;臣子的下屬官吏按不同的職務管理政事的稱作萌?,F在小臣稷在民萌之列,卻違背君主的意愿,所以不能稱作仁義。仁義已經不在小臣稷那兒了,齊桓公卻按照仁義之士的規(guī)格禮遇他。如果小臣稷確有智慧才能卻躲避齊桓公,這是想隱匿起來不為君主做事,應當對他施以刑罰;如果小臣稷沒有智慧才能卻虛偽地在齊桓公面前驕傲自滿、自我夸耀,這就是故意欺騙,應當把他殺掉。小臣稷的行為,不是該處罰就是該殺。齊桓公不能整治(擺正)君臣之間的關系而去禮遇一個該罰該殺的人,這是齊桓公在用輕視和侮慢君主的風氣教化齊國臣民,不是用來作為治國之道的辦法。所以說:齊桓公不懂得仁義。材料二:有道的士人,本來就傲視君主;不賢明的君主,也傲視有道的士人。賢明的君主就不是這樣。(有道的)士人雖然以傲慢的姿態(tài)對待自己,而自己卻越發(fā)以禮對待他們,這樣,士人怎么會不歸附呢?士人歸附了,天下的人就會跟著他們歸附。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他朝見過的住在窮巷陋室中的人有七十個。(這件事)周文王開了頭而沒有做到,周武王做了而沒有完成,周公旦輔佐年幼的周成王才真正完成。這不正說明周成王親自禮賢下士嗎?齊桓公去見小臣稷,一天去三次都沒能見到。跟隨的人說:“大國的君主去見一個普通的士人,一天去了三次都沒能見到,就可以停止了?!饼R桓公說:“不對??摧p俸祿爵位的士人,本來就輕視君主;看輕王霸之業(yè)的君主,也會輕視士人??v使先生他看輕俸祿爵位,我怎么敢看輕王霸之業(yè)呢?”于是齊桓公見到了小臣稷,隨從沒能阻止他。世人大多列舉(指責)齊桓公私居時的品行,他私居時的品行雖然不好,但稱霸還是可以的。如果真的按上述原則去做,而且私居時的品行又好,就是稱王恐怕還不止呢。(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唐多令林黛玉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①。一團團、逐對成逑②。飄泊亦如人命?。嚎绽`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拾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臨江仙薛寶釵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紓渥ⅰ舰傺嘧訕?,在今徐州市,唐朝張建封為其愛妾關盼盼所建。張死后,關盼盼獨居此樓十多年。②逐對成速:形容柳絮與柳絮碰到時,粘在一起?!板稀奔础扒颉?。15.下面對兩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林詞“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透露出青春終將逝去的哀怨,完全契合黛玉的形象,與她曾自稱“草木之人”巧妙照應。B.薛詞“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將蘇軾詞中“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翻出新意,把蘇詞中表達的情感作以逆轉。C.薛詞“蜂圍蝶陣亂紛紛”一句,以蜂蝶紛飛之狀,來喻寫柳絮四處飄飛、疏狂自得,著一“亂”字,尤其傳神。D.兩首柳絮詞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句句詠物,處處有“我”,物性我情,水乳交融,堪稱詠物詩的上乘之作。16.同是寫柳絮,但兩詞卻各有特色,請任選其一并結合整本書閱讀《紅樓夢》的相關內容,分析薛寶釵或林黛玉在境遇、性格方面的特點?!即鸢浮?5.C16.示例1:林詞的柳絮漂泊、命薄、愁苦、傷感、任性,意境靈動,充滿了理想主義。這與黛玉的性格是相符的。林詞抒發(fā)了自己寄人籬下,漂泊無依,凄楚哀婉的境況,表達了無依無靠、無力掌握自己命運的悲哀,以及內心的孤獨與悲傷。示例2:薛詞的柳絮自信、隨緣、開朗、積極向上,意境渾厚,充滿了現實主義。這與薛寶釵的性格是相符的。柳絮不隨流水,不墮泥土,憑借風力,飛上云霄。這表現了薛寶釵積極入世、不自怨自艾、志存高遠的心態(tài)。〖解析〗【15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詞內容及藝術特色的能力。C.“來喻寫柳絮四處飄飛、疏狂自得”錯誤。這一句的意思是“成群的蜂蝶紛紛追隨柳絮”,烘染春意喧鬧的大好時光,并沒有突出“柳絮的疏狂自得”。故選C。【1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鑒賞詩歌形象及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兩首詞中,柳絮的意象不同,林詞全詞以飄泊的柳絮自比,抒發(fā)了林黛玉寄人籬下感懷傷逝的悲苦之情。這首詞以“粉墮”“香殘”開篇,借柳絮的飄零映射自身的漂泊;用柳絮的“逐對成氈”對應自身空自纏綿而傷心絕望的愛情。過片將愁生白發(fā)的郁悶移注給柳絮。結尾在“憑爾去,忍淹留”以及“誰舍誰收”的無奈嘆息中道出了自身的凄慘結局及其周圍人物的冷酷無情。意境靈動、富有才情、別具一格,理想主義。林詞用語多雙關,明顯有借柳絮隱說人事的用意,其中寄寓著黛玉對自己不幸身世的悲切哀嘆。她以“粉”“香”暗指自己人格品質的潔白與芬芳,而以“墜”“殘”隱喻自己任憑命運簸弄的不幸。黛玉發(fā)出“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的悲嘆。這表面上象是說柳絮命薄,隨風飄流,實際上卻是自嘆命薄,擔心情好雖難分,心事總成空?!安菽疽仓?,韶華竟白頭”,當美好春光即將結束的時候,白茫茫的柳絮掛滿樹冠,猶如愁白了頭,而詩行后面卻透露出自傷青春終將逝去的哀怨之情。她感到自己和柳絮一樣無法逆料最終的結局,因而“嘆今生、誰舍誰收”,柳絮飄墜,無人收拾自比?!凹夼c東風春不管”,既是說柳絮被東風吹落,春光不管,更是擔憂自己將來不知被命運拋向何處,而知己無法過問。薛詞這首詞上片狀物,著力描寫風飏柳絮、悠然起舞的情狀。詞的開頭“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流露出一種歡愉融洽的欣喜之情。以“蜂團蝶陣亂紛紛”的描寫,來進一步烘染這春意喧鬧的大好時光,從而唱出了詞人對春光的一曲贊歌?!叭f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非常細膩地體現了柳絮盡管四處飄飛,也仍不改初衷,無牽無系,隨緣自適的曠達襟懷。意境渾厚、淳樸,現實主義。這首詞表面上寫的是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實際上巧妙地借柳絮之口委婉地道出薛寶釵青云平步的志向。“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此處寫柳絮的不愿意隨波逐流、飄墜塵埃,正好為詞的下片抒寫柳絮直上青云的心愿,巧妙地埋下了伏線?!叭f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非常細膩地體現了柳絮盡管四處飄飛,也仍不改初衷,無牽無系,隨緣自適的曠達襟懷。這首詞表面上寫的是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實際上則是薛寶釵這位“人情練達世事明”的封建“淑女”自我個性的寫照,表現了薛寶釵的積極入世的心態(tài)。(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詩經·大雅·蕩》中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這與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意思相近。(2)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人們沒有長遠打算,“________________”一句則表明盤庚不會因外部原因改變自己的計劃。(3)“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杜牧《阿房宮賦》以“________________”批評了后代統(tǒng)治者的錯誤做法,蘇洵《六國論》則以泱泱大國“________________”表達對重蹈覆轍的憂慮?!即鸢浮剑?)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2)人習于茍且非一日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3)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關漢卿是元代一位A的戲劇作家,是梨園中的行家里手。他有“躬踐排場,面傅粉墨,以為我家生活,偶倡優(yōu)而不辭”(臧懋循《<元畫選>序二》)的實際演出經驗。他的所有劇作都是為劇團生存、為舞臺演出而寫。關漢卿一生創(chuàng)作的雜劇超過60部,留存至今的有18部。他揮動如椽巨筆,不但勾勒出那個時代的社會全景,而且也表現出對宇宙人生的不懈追問和對復雜多變的人性深入骨髓的挖掘。他稱自己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確實B。他的戲劇語言,一向以本色當行著稱?!扒M人情,字字本色?!睂τ诓煌娜宋?,關漢卿根據身份、教養(yǎng)、地位等,讓其語言當俗則俗,宜雅則雅,完全體現不同人物的氣質和個性。《望江亭》的白士中是個溫文爾雅的士子,他在稱贊譚記兒時說:“我這夫人十分美貌。不消說了;更兼聰明智慧,事事精道,端的是佳人領袖。美女班頭,世上無雙。人間罕比。”辭藻文雅,音韻和諧,不失文采風流。而《竇娥冤》中的張驢兒,俗不可耐,言語令人作嘔。他對蔡婆婆說:“你教竇娥順了我,叫我三聲嫡嫡親親的丈夫,我便饒了她?!边@雖是三言兩語,卻把他饞貓式的欲望和一副惡棍無賴的嘴臉刻畫得C。18.請在文中橫線處依次填入恰當的成語。19.下列句子中的“便”與文中加點的“便”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只要依靠群眾,便是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B.沒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任務便無法完成。C.你得便來一趟,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商量。D.公園里增設了不少游樂設施,游客無不稱便。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辭藻文雅,音韻和諧,簡要分析這一效果是如何取得的?!即鸢浮?8.大名鼎鼎名副其實淋漓盡致19.B20.(1)“不消說”“端的是”使用文言語匯,語言簡潔、雅致;(2)“佳人領袖,美女班頭,世上無雙,人間罕比”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冀馕觥健?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A處,所填成語體現關漢卿作為劇作家的地位,可填“大名鼎鼎”。大名鼎鼎:形容名氣很大。B處,這里是說關漢卿對自己的評價與實際相符,可填“名副其實”。名副其實:指名聲或名稱與實際相符合。C處,這里是說關漢卿對張驢兒的刻畫非常充分,可填“淋漓盡致”。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說話表達得非常充分、透徹。也可形容非常痛快。【19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的語境義的能力。文中加點的“便”是副詞,意為“就”。A.連詞,表示假設讓步,意為“即使”。B.副詞,意為“就”。C.名詞,意為“方便的時候或順便的機會”。D.形容詞,意為“方便、便利”。故B。【2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用詞上,畫線句是《望江亭》的白士中稱贊譚記兒時說的話,作為溫文爾雅的士子,他的語言典雅簡潔,多使用文言詞語,如“不消說”“端的是”。句式上,“佳人領袖,美女班頭,世上無雙,人間罕比”都是四字短語,也是主謂短語,句式整齊一致,朗朗上口,有一種音韻美。(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日照香爐生紫煙”是廣為流傳的千古名句,①由于涉及較深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和物理知識,②老師教學時往往不解釋,③然而解釋的也多有誤會,④說應該是“白煙”,⑤李白可能因為欣賞瀑布太久眼花而看成紫色造成的。A,得先從光的傳播說起。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波長不一的單色光混合而成的復色光,當它進入大氣層后,會跟空氣分子、塵埃、氣溶膠等介質相撞,從而產生散射。B:紅光波長最長,藍光次之,紫光最短;紫光散射強度最大,藍光次之,紅光最小。秋高氣爽或雨過天晴,大氣中的塵埃和氣溶膠較少,陽光在大氣分子強烈的散射下,藍光和紫光散射到四周甚至布滿天空,而人眼對藍色更加敏感,對紫色感覺次之,所以天空看起來呈蔚藍色。有人會問,C,李白為何不寫成“生藍煙”呢?一是很可能李白觀看瀑布時,由于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香爐峰上氣流分子的直徑和紫光的波長差不多,所以散射光中紫光最強,散射最多,很容易被人看到。二是相對天空而言,香爐峰距離觀察者更近,更容易看到紫光。21.文中第一段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稍鰟h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22.請根據圖文信息,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即鸢浮?1.③(即使)解釋的也多有誤會;⑤李白可能因為欣賞瀑布太久眼花而看成紫色。22.A.要把“生紫煙”現象說清楚B.散射強度與波長成反比C.既然人眼更易感受到藍光〖解析〗【2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③不合邏輯,強加關系?!敖忉尩囊捕嘤姓`會”與“老師教學時往往不解釋”之間并不存在轉折關系,應把“然而”刪掉,也可以加上“即使”。⑤結構混亂,句式雜糅。“因為……造成的”句式雜糅,應刪掉“造成的”?!?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A處,通過后句“得先從光的傳播說起”可知,該處是在討論相關問題,結合上下文可知,此處是在討論李白詩句中出現的“生紫煙”現象,所以此處可填“要把‘生紫煙’現象說清楚”。B處,根據此處冒號的解釋說明的作用,可知此處應是對后文的總括。結合后文“紅光波長最長,藍光次之,紫光最短;紫光散射強度最大,藍光次之,紅光最小”和圖中信息,可知散射強度與波長的關系,所以此處可填“散射強度與波長成反比”。C處,根據后文“李白為何不寫成‘生藍煙’呢”可知,此處應填“生藍煙”的依據,結合上文“而人眼對藍色更加敏感,對紫色感覺次之”可知,此處可填“既然人眼更易感受到藍光”。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渡袝酚醒浴按篑婕毿校K累大德?!币鉃椴蛔⒁庑」?jié)方面的修養(yǎng),到頭來會傷及大的道德節(jié)操。而《鴻門宴》中說“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币鉃樽龃笫虏槐乩頃氈δ┕?jié),行大禮不用回避小的責備。以上材料對青年自身的認識和發(fā)展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即鸢浮铰浴冀馕觥竭@是一道引語式的材料作文題。作文材料由兩句名言組成?!渡袝分械摹安获婕毿校K累大德”,意為不顧惜小節(jié)方面的修養(yǎng),到頭來會傷害大節(jié),釀成終生的遺憾,強調在道德方面要注重小節(jié)。強調了修養(yǎng)“小節(jié)”對養(yǎng)成大德的重要性,勿以惡小而為之,小的方面注意不夠,修養(yǎng)不好,必將影響大的美好品德的養(yǎng)成?!而欓T宴》中的“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意思是做大事的人不顧忌細節(jié),行大禮不在乎小的瑕疵。人不能太顧忌細枝末節(jié),不然就會束手束腳,寸步難行。劉邦在鴻門宴出逃,如果還顧忌著給項羽告別,那肯定沒有后來的大漢王朝。大丈夫,不拘小節(jié)。著眼大局,人生才能有大的發(fā)展。干大事可以不考慮細微末節(jié),行大禮不避小的責備,強調在做事方面不要拘泥于小節(jié)。由此看來,兩則材料是從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對“小節(jié)”的看法,“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是對自己的要求。只有嚴于律己,注重小節(jié)方面的修養(yǎng),才能使“大德”不受虧損;“大行不顧細謹”是強調大事面前,不必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如果處處計較,反而會患得患失,變得畏首畏尾,放不開手腳,終影響大局。構思行文時,可采用并列式結構進行論述。首先由材料引出中心論點,注重細枝末節(jié)的修養(yǎng)才守得住大的操守。然后分別論述養(yǎng)大德和顧小節(jié)的重要性,闡明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捎美C法和引證法,如魯迅平時待人平易寬厚,對地位低的人仍舊親切,這是他待人的小節(jié);沈從文面對他人指出的錯誤不惱,反而虛心接受并感激不已。再如名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立意:1.躬行盛世向光行,堅持節(jié)操修小節(jié)2.寬人之“小過”,成己之“大德”3.著眼大局,力謀發(fā)展。4.修養(yǎng)大德,兼顧小節(jié)。
遼寧省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聯考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意境說也是中國文藝理論的重要范疇,它的影響,它的生命力不下于文氣說。意境說最初只應用于詩歌,后來波及小說。廢名說過:“我寫小說同唐人寫絕句一樣?!彼^“唐人絕句”,就是不著重寫人物,寫故事,而著重寫意境,寫印象,寫感覺。物我同一,作者的主體意識很強。這就使傳統(tǒng)的小說觀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小說和詩變得難解難分。這種小說被稱為“詩化小說”。這種小說的語言也就不能不發(fā)生變化。這種語言,可以稱之為詩化的小說語言——因為它畢竟和詩還不一樣。所謂詩化小說的語言,即不同于傳統(tǒng)小說的純散文的語言。這種語言,句與句之間的跨度較大,往往超越了邏輯,超越了合乎一般語法的句式(比如動賓結構)。比如:“老白粗茶淡飯,怡然自得。化紙之后,關門獨坐。門外長流水,日長如小年?!保ā豆嗜送隆な兆旨埖睦先恕罚┤绻眠壿媷乐敗⒑虾跽Z法的散文寫,也是可以的,但不易產生如此恬淡的意境。強調作者的主體意識,同時又充分信賴讀者的感受能力,愿意和讀者共同完成對某種生活的準確印象,有時作者只是羅列一些事物的表象,單擺浮擱,稍加組織,不置可否,由讀者自己去完成畫面,注入情感?!半u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边@種超越理智,訴諸直覺的語言,已經被現代小說廣泛應用。如:“抗日戰(zhàn)爭時期,昆明小西門外。米市,菜市,肉市。柴馱子,炭馱子。馬糞。粗細瓷碗,砂鍋鐵鍋。燜雞米線,燒餌塊。金錢片腿,牛干巴。炒菜的油煙,炸辣子的嗆人的氣味。紅黃藍白黑,酸甜苦辣咸?!保ā夺炄说暮⒆印罚┻@不是作者在語言上?;ㄕ?,因為生活就是這樣的。如果寫得文從理順,全都“成句”,就不忠實了。語言的一個標準是:訴諸直覺,忠于生活。文言和白話的界限是不好分的。“一路秋山紅葉,老圃黃花,不覺到了濟南地界?!笔俏难裕€是白話?只要我們說的是中國話,恐怕就擺脫不了一定的文言的句子。中國語言還有一個世界各國語言沒有的格式,是對仗。對仗,就是思想上、形象上、色彩上的聯屬和對比。我們總得承認聯屬和對比是一項美學法則。這在中國語言里發(fā)揮到了極致。我們今天寫小說,兩句之間不必,也不可能在平仄、虛實上都搞得銖兩悉稱,但是對比關系不該排斥。比如:“羅漢堂外面,有兩棵很大的白果樹,有幾百年了。夏天,一地濃蔭。冬天,滿階黃葉?!比绻挥脤φ蹋鯓幽鼙磉_時序的變易,產生需要的意境呢?(摘編自汪曾祺《小說語言的詩意》)材料二: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在具體創(chuàng)作中,怎樣讓文學語言鮮活靈動起來?首先,作家要承認文學語言本身有著獨立的審美價值。汪曾祺說,語言是思想,語言是文化,語言更是一個生命體。既然是生命體,就要擁有與別人不一樣的感情和色彩。沈從文評判優(yōu)秀文學語言的依據,就是要“浸透了作者的人格和感情”。同時,文學語言又不能像橘子皮那祥隨意剝離。它表面看是技巧和形式,但又超出了技巧和形式,是巧妙融合到整篇作品骨子里的。其次,文學語言是作品氣脈、氣質和作家心力、品質等的綜合體現,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究竟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都t樓夢》為何一直被奉為中國文學語言之集大成者?就是曹雪芹在十幾年時間里用超凡的才華傾心傾力打造的結果。文學語言比故事內容更有生活的黏著力,更容易先聲奪人。余華對文學語言的運用體會是,先在語言技巧和形式敘述上展現出“不一樣”,再回歸個體現實,使語感、樂感、視點甚至幻覺凸顯。閱讀他的作品時,可以察覺到余華運用語言的本真心智和力量。美妙的文學語言不會憑空產生,作家要結合作品內容和語句反復琢磨、深入推敲,所以作家既要假以時間上的沉思,又要有氣脈、氣質和心力、心慧的巧妙運用。文學語言要求明凈耐品、活色生香,如果嘈雜喧囂了,氣韻和節(jié)奏就會敗壞。難怪阿來說:“語言不好,即使作品能紅極一時,也不會傳之久遠!”再次,文學語言上的生動表達,并非高不可攀,反復修改是作家必備的基本功。一個對自己作品不修改、不訂正的作家,文學語言上的表達僅憑第一次出版就包打天下,總是令人惋惜的。文學語言要求作家對作品經時間沉淀后多次審視,使作品語言節(jié)奏、韻律和風格集中顯現,產生獨特的魅力。(摘編自付秀宏《讓文學語言鮮活靈動起來》)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意境說作為中國重要的文藝理論,最初只應用于詩歌,后來又波及小說,它的影響力和生命力不亞于文氣說。B.傳統(tǒng)小說的純散文語言,句與句之間跨度較大,往往邏輯不夠嚴謹,也不合乎一般語法,比較注重營造意境。C.詩化小說的語言既強調作者的主體意識,又充分信賴讀者的感受能力,作者愿意和讀者共同完成對某種生活的準確印象。D.美妙的文學語言,既需要作家長時間的沉思、反復琢磨推敲,又需要作家巧妙運用氣脈、氣質和心力、心慧。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化小說與傳統(tǒng)小說相比,創(chuàng)作觀念上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小說的語言也隨之發(fā)生變化。B.汪曾祺和沈從文都認為文學語言本身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其中要融入作者個人的情感。C.《紅樓夢》之所以被奉為中國文學的一座高峰,是因為曹雪芹在十幾年時間里用超凡的才華傾心打造了語言。D.文學語言比故事內容更有生活的黏著力,更容易引起讀者的關注,講究語言的技巧和形式敘述非常必要。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阿來《塵埃落定》中以一個“傻子”的視角來敘述距我們已經很遙遠的土司家族的興衰史,給讀者帶來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B.遲子建《煙火漫卷》里有這樣一句:“河面上星光蕩漾,就像一片爽朗的笑聲?!薄靶β暋钡拿鑼戇\用通感手法,鮮活生動。C.賈平凹《暫坐》寫西京上空的霧霾時戲謔道:“喲,北京的霧霾也給咱飄些來了?!”“給咱”兩字體現出語言的個性化。D.喬葉小說《最慢的是活著》寫小時候“我”不被祖母喜歡,反復修改得來“低凹的溫暖中就又有一種高凸的冷漠”這一句。4.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談到了文學語言的問題,不過二者論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材料一運用舉例、對比等論證方法,更鮮明地體現了詩化小說的語言特點,使論證更具體充分。C.材料二在提出問題后,采用并列式論證結構從三個方面闡述問題,思路清晰,結構嚴謹。D.材料二舉《紅樓夢》和余華的例子,來論證優(yōu)秀的作品在語言運用上是與眾不同的。5.下面一段文字出自汪曾祺的小說《鑒賞家》,請結合材料一分析該語段語言詩化的特點。立春前后,賣青蘿卜?!鞍舸蛱}卜”,摔在地下就裂開了。杏子、桃子下來時賣雞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團雪,只嘴兒以下有一根紅線的“一線紅”蜜桃。再下來是櫻桃,紅的像珊瑚,白的像瑪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賣瓜。七八月賣河鮮:鮮菱、雞頭、蓮蓬、花下藕?!即鸢浮?.B2.C3.A4.D5.(1)物我同一,突出作者主體意識。這段描寫用水果表示一年光景變化,著重寫意境,寫印象,寫感覺,使語言富有詩的意境美。(2)超越邏輯,不強調合乎語法。句與句之間跨度較大,從“立春前后”到“端午前后”“夏天”“七八月”,跳躍性強,沒有固定的句式,不講究語法。(3)訴諸直覺,忠于生活。青蘿卜、杏子、桃子、櫻桃等,只是羅列一些事物,稍加組織,由讀者自己去完成畫面,注入情感,不求文從理順。〖解析〗【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傳統(tǒng)小說的純散文語言”錯誤,原文的表述是“所謂詩化小說的語言,即不同于傳統(tǒng)小說的純散文的語言。這種語言,句與句之間的跨度較大,往往超越了邏輯,超越了合乎一般語法的句式”,可見,不是“傳統(tǒng)小說”,應為“詩化小說的語言”。故選B?!?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材料內容進行判斷的能力。C.“是因為曹雪芹在十幾年時間里用超凡的才華傾心打造了語言”錯誤,原文的表述是“文學語言是作品氣脈、氣質和作家心力、品質等的綜合體現,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究竟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紅樓夢》為何一直被奉為中國文學語言之集大成者?就是曹雪芹在十幾年時間里用超凡的才華傾心傾力打造的結果”,可見“用超凡的才華傾心打造”的不僅僅是語言。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論點、論據及論證方法的能力。材料二討論的是在具體創(chuàng)作中,怎樣讓文學語言鮮活靈動起來。A.強調作品的視角,不符合材料二的觀點。故選A?!?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論點、論據及論證方法的能力。D.“論證優(yōu)秀的作品在語言運用上是與眾不同的”錯誤,材料二舉《紅樓夢》和余華的例子,是來論證作家要對自己作品的語言傾注心血和功夫。故選D?!?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運用材料內容的能力。①原文說“物我同一,作者的主體意識很強。這就使傳統(tǒng)的小說觀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小說和詩變得難解難分”?!傲⒋呵昂?,賣青蘿卜”“杏子、桃子下來時賣雞蛋大的香白杏”“再下來是櫻桃,紅的像珊瑚,白的像瑪瑙”這段描寫用水果表示一年光景變化,著重寫意境,寫印象,寫感覺,使語言富有詩的意境美。物我同一,突出作者主體意識。②結合“這種語言,句與句之間的跨度較大,往往超越了邏輯,超越了合乎一般語法的句式(比如動賓結構)”可知,超越邏輯,不強調合乎語法。這段描寫句與句之間跨度較大,從“立春前后”到“端午前后”“夏天”“七八月”,跳躍性強,沒有固定的句式,不講究語法。③結合“這種超越理智,訴諸直覺的語言,已經被現代小說廣泛應用”可知,訴諸直覺,忠于生活。這段描寫青蘿卜、杏子、桃子、櫻桃等,只是羅列一些事物,稍加組織,由讀者自己去完成畫面,注入情感,不求文從理順。(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幸福的花兒越開越胖秦湄毳一縷陽光從高高的窗戶斜進食堂大廳來,光瀑如一條懸掛的小河,塵埃在這光的河床里,密密匝匝飛騰,一閃,一閃。正值春日午后,一堆斑斕的花朵奔跑著,沖進礦上職工食堂。打飯的服務員舉著湯勺拎著菜鏟子愣住了,那些晚了鐘點升井的煤礦工人們,正站著、坐著在大嚼特嚼,比力氣似的正呼嚕呼嚕喝著粥,“遼闊”的食堂大廳,不知從哪個角落里傳來一聲又一聲“哼——哼——”異樣的聲音,吃飯的人,都停了吃喝,空氣凝住了,只有頂棚上旋轉著的大吊扇在吱吱旋轉。所有的眼睛一眨不眨,全都盯在那只肆無忌憚地奔進食堂來的那一團滾動的花朵——一頭渾身纏滿迎春花的豬!看,一頸、一背、一肚、四蹄,甚至小尾巴上,也甩著一串金黃色的迎春花。豬——哇——哈哈——所有的人哄堂大笑,有誰還笑噴了,湯和菜灑落得哪兒都是?!班?,又是喂豬那娘們兒作精哩!”“娘的,男人死了都不知道心疼!”“過的啥日子,還有心這樣做?!边@時,一個滿身同樣花哨的女人吆喝著,揮著一根柳樹枝子,跟孫悟空追趕白骨精似的沖進來:“喲,嗬!爬回圈里去!快!滾!”她攆著轟著趕著追著,圓乎乎的兩團,分不清哪是豬,哪是花,哪是肉團,哪是花苞。這樣兩個“花皮球”,一高一低在食堂里熱鬧非凡地表演,笑的、罵的、吆喝的都有,食堂里的人像是在看戲耍。終于,矮的那堆花,嘰里咕嚕滾著,躥向食堂門上的門簾子,那團高胖的花花綠綠轉回臉,扭頭看一眼那些盯著她的眼珠子,大眼珠、小眼珠,雙眼皮、單眼皮,眼珠里有冷,有漠、有憐、有憫、有嘲、有諷……她看不見,沒感覺,脊背上“五味雜陳”,麻麻的一片,她用柳枝挑著簾子一角,側歪著花花胖胖的身子擠出去,只一蹭,頭上戴的那一圈“花紅柳綠”,還搖搖搖,差點兒墜落下來,女人咧一下大嘴巴,抬手去扶住,沖著食堂里哈一下腰,怪異的表情跌滿地,她追攆著那只戴滿了花朵的豬而去了?!皣W——”她身后人們又笑翻了天!那一縷從高高的窗戶斜進食堂大廳來的陽光,在聲浪里搖蕩,光瀑閃斷,懸掛在空中的小河坍泄了,又默默聚集起來,塵埃一飄一飄地飛……她是誰呢?唉,就是礦上豬場喂豬那女的唄。這個給豬掛花掛草的女人,如今已經退休了,可人們還是習慣地稱她為養(yǎng)豬的女人,或者稱她是“給豬戴花那女的”“喂豬那娘們兒”,也有街坊鄰里的女人會對著孩子說“給豬戴花的那個嬸”,還有叫她諢號“豬戴花”或者“香破天”……幾十年了,鮮有人知道她的姓名,而她也早就習慣了這亂七八糟的稱呼,也習慣了人前人后那些關于她的議論與訴說。她過她的日子,塵埃想飛揚就飛揚。她的男人曾是礦上的挖煤工,幾十年前出事故死了。那時,她才二十出頭,拖著高高低低的三個孩子來到礦上,接受事故科的后事處理。形貌拙笨,男人死了還不知道哭,打量她粗憨的模樣,事故科的人議論:“這女人來了能干啥,除非去喂豬?!本瓦@樣,她拖著三個年幼的孩子,轉戶口來到煤礦,頂替了死去男人的班。礦領導還真的安排她去了礦上的豬場喂豬去。她便格外賣力氣地養(yǎng)豬圈里那一欄一欄的豬。冬天的雪、秋天的雨、夏天的蚊蠅,她都耐受,抗得住腥臭,抵得了寒暑,她還咧著大嘴巴嚷,城里比鄉(xiāng)下總是舒坦,這活兒再苦再累,也沒有鄉(xiāng)下農活損耗人!她快樂得像她喂養(yǎng)的豬,吃飽喝好,舒服舒心——不想那死鬼,他都不管俺娘兒幾個了,不想他,喂豬、喂孩子、喂自己,過日子。春天,春天,來吧,來啊——喂豬的女人喂豬的時候,總是這么打著敲著豬食盆喊,像是一只叫春的貓,她一年有三季都在等待春天,都在盼望春天。她叫著“春天”,滿圈歡蹦亂跳,“春天”來了。豬場周圍瘋長著成灘成片的草,草堆里生出枝枝串串的花兒,各色的都有。粉的、紅的、黃的、藍的、白的、紫瑩瑩的、水靈靈的、清嫩嫩的、新鮮鮮的,扯來,串成串,編成花辮,結成花環(huán),給豬們戴脖子上,系尾巴上,扎大耳朵上,她自顧自在春風里笑,對著豬們笑,豬也快樂地沖她亂拱亂哼哼,花、豬、人,都在春里,花花的,香香的,鮮艷著,熱鬧起來,豬場里的光線,也瞬時芳香起來,明亮起來了。(摘選自《小說選刊》2020年4期)文本二:我寫了她。我也沒有意識到我寫了她。那個給豬戴花的女人,她存在于我的生活里,如空氣一般在。給豬戴花的女人,她就和我生活在一起,在小城,在煤礦,在我日日行走的街道上,在浩浩蕩蕩的人群里,在川流不息的時間長河中。我不記得它們,可它們已長成我生命里的日月山河。她是她,她也是茫茫人海里的很多個“她”;她在這個空間里,她也在那個空間里,她在不同的空間里;她在此時此地,也在彼年彼岸,眾生本是一人?!罢埛判陌桑切┨摌嫷拿直澈蟠_有其人,但是他們無足輕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祝福這個時代、這個季節(jié),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摘選自《小說選刊》“秦湄毳創(chuàng)作談”)6.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故事的開端,未見其人先寫其豬,見其豬猶見其人,在設置懸念中,引領讀者展開對人物的探尋。B.通過“給豬戴花那女的”“豬戴花”等稱呼或諢號可以看出,養(yǎng)豬的女人平凡且卑微,甚至連姓名都沒有。C.小說情節(jié)本身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但作者運用了插敘的手法,使文章結構富于變化,避免了平鋪直敘。D.小說語言鮮活靈動,善于運用鋪排描寫。如“粉的……新鮮鮮的,扯來,串成串,編成花辮,結成花環(huán)”即是例證。7.下列有關作者創(chuàng)作小說的態(tài)度和主張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寫給豬戴花的養(yǎng)豬的女人,是來源于身邊的現實生活,是作者進行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產物。B.“她也是茫茫人海里的很多個‘她’”,既可看出“她”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也體現人物形象的典型性。C.小說虛構那些確有其人的名字,是因為作者認為他們對于一去不復返的時代來說已經無足輕重。D.“祝福這個時代……人間皆安”,表明作者對社會環(huán)境的美好期許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期待。8.文本一有很多隱喻、象征的表述,請結合文中畫線處三個加點詞語進行分析。9.文本二說“她在此時此地,也在彼年彼岸”,有評論說,養(yǎng)豬女身上有魯迅小說《祝?!分邢榱稚┑挠白?,但又看到了一個獲得新生的祥林嫂。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即鸢浮?.B7.C8.小說中的諸多意象具有隱喻、象征功能,表達出作家對生活的獨特感受。用“陽光”隱喻女人的形象,用“塵?!彪[喻喧囂擾攘的社會輿論,凸顯了女人的隱忍、樂觀和堅強;用“春天”象征美好幸福的生活。9.①“彼年彼岸”里有祥林嫂的影子:同樣面對充滿惡意的看客和調侃,同樣面對丈夫去世的人生困局,同樣的隱忍,同樣的勤勞。②“此時此地”是新生的祥林嫂:面對調侃和嘲笑,她不屑一顧,愛美愛花,活出個性張揚的自己;面對死去的丈夫,她稱之為“死鬼”,沒有拘于“夫權”的精神枷鎖;面對生活的苦難,她樂觀堅強,勇挑重擔,活成了對社會有用的“自我”。(意思符合即可)〖解析〗【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B.“甚至連姓名都沒有”錯,女人并非沒有姓名,而是人們不記得,從中可以看出女人的平凡卑微、無足輕重。故選B?!?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C.“是因為作者認為他們對于一去不復返的時代來說已經無足輕重”錯,結合“請放心吧,那些虛構的名字背后確有其人,但是他們無足輕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可知,是他們無足輕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故選C。【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文章表現手法的能力。結合前文“她攆著轟著趕著追著,圓乎乎的兩團,分不清哪是豬,哪是花,哪是肉團,哪是花苞。這樣兩個‘花皮球’,一高一低在食堂里熱鬧非凡地表演,笑的、罵的、吆喝的都有,食堂里的人像是在看戲耍”可知,這里是寫女人追趕著豬進了食堂,而食堂中的人們則是“笑”“罵”“吆喝”。文中的女人面對充滿惡意的看客和調侃,依據樂觀頑強地生活,就像無論塵埃怎樣彌漫,陽光都會沖破黑暗一樣。所以“那一縷從高高的窗戶斜進食堂大廳來的陽光,在聲浪里搖蕩,光瀑閃斷,懸掛在空中的小河坍泄了,又默默聚集起來,塵埃一飄一飄地飛”中,作者是用“陽光”隱喻女人的形象,用“塵?!彪[喻喧囂擾攘的社會輿論,凸顯女人的隱忍、樂觀和堅強。女人努力的生活,“不想那死鬼,他都不管俺娘兒幾個了,不想他,喂豬、喂孩子、喂自己,過日子”,可見她盼的是美好幸福的生活。所以“她一年有三季都在等待春天,都在盼望春天”中,作者是用“春天”象征美好幸福的生活?!?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能力。結合“所有的人哄堂大笑,有誰還笑噴了,湯和菜灑落得哪兒都是”“笑的、罵的、吆喝的都有,食堂里的人像是在看戲耍”“這個給豬掛花掛草的女人,如今已經退休了,可人們還是習慣地稱她為養(yǎng)豬的女人,或者稱她是……”“她拖著三個年幼的孩子,轉戶口來到煤礦,頂替了死去男人的班。礦領導還真的安排她去了礦上的豬場喂豬去。她便格外賣力氣地養(yǎng)豬圈里那一欄一欄的豬”可知,養(yǎng)豬女丈夫去世,自己拉扯三個孩子艱辛生活,還要遭受人們的嘲諷、調侃,可見她的身上有祥林嫂的影子。結合“她看不見,沒感覺”“女人咧一下大嘴巴,抬手去扶住,沖著食堂里哈一下腰,怪異的表情跌滿地,她追攆著那只戴滿了花朵的豬而去了”“她也早就習慣了這亂七八糟的稱呼,也習慣了人前人后那些關于她的議論與訴說。她過她的日子,塵埃想飛揚就飛揚”“不想那死鬼,他都不管俺娘兒幾個了,不想他,喂豬、喂孩子、喂自己,過日子”“扯來,串成串,編成花辮,結成花環(huán),給豬們戴脖子上,系尾巴上,扎大耳朵上,她自顧自在春風里笑,對著豬們笑”可知,養(yǎng)豬女雖然命運悲苦,可她天性樂觀,不像祥林嫂那樣去計較別人等待眼光和嘲諷,自己快樂的生活,愛花愛美,不給別人看,活給自己,可見,她是一個不同于祥林嫂的新時代女性形象。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齊桓公時,有處士曰小臣稷,桓公三往而弗得見?;腹唬骸拔崧劜家轮坎惠p爵祿,無以易萬粟之主;萬乘之主不好仁義,亦無以下布衣之士?!庇谑俏逋说靡娭??;蛟唬夯腹恢柿x。夫仁義者,憂天下之害,趨一國之患,不避卑辱,謂之仁義。故伊尹①以中國為亂,道為宰于湯;百里奚以秦為亂,道為虜于穆公。皆憂天下之害,趨一國之患,不辭卑辱,故謂之仁義。今桓公下匹夫之士將欲憂齊國而小臣不行見小臣之忘民也。忘民不可謂仁義。仁義者,不失人臣之禮,不敗君臣之位者也。是故四封之內,執(zhí)禽②而朝名曰“臣”;臣吏分職受事名曰“萌”。今小臣在民萌之眾,而逆君上之欲,故不可謂仁義。仁義不在焉,桓公又從而禮之。使小臣有智能而遁桓公,是隱也,宜刑;若無智能而虛驕矜桓公,是誣也,宜戮。小臣之行,非刑則戮?;腹荒茴I臣主之理而禮刑戮之人,是桓公以輕上侮君之俗教于齊國也,非所以為治也。故曰:桓公不知仁義。(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一》)材料二:有道之士,固驕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驕有道之士。賢主則不然。士雖驕之,而已愈禮之,士安得不歸之?士所歸,天下從之。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于窮巷之中、甕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遂,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齊桓公見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見。從者曰:“萬乘之主,見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見,亦可以止矣?!被腹唬骸安蝗?。士驁祿爵者,固輕其主;其主驁霸王者,亦輕其士??v夫子驁祿爵,吾庸敢驁霸王乎?”遂見之,不可止。世多舉桓公之內行,內行雖不修,霸亦可矣。誠行之此論,而內行修,王猶少。(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慎大覽·下賢》)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今A桓公B下C匹夫D之士E將欲F憂齊國G而小臣H不行I見小臣J之忘民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易,意為“輕視”,與《燭之武退秦師》中的“以亂易整”的“易”,意思不相同。B.使,意為“假使”,與《阿房宮賦》中“使六國各愛其人”的“使”,意思相同。C.固,意為“本來”,與《六國論》“至于顛覆,理固宜然”的“固”的意思相同。D.舉,意為“列舉”,與《鴻門宴》“殺人如不能舉”中的“舉”,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伊尹與百里奚不顧自身卑賤的地位和受到的屈辱待遇,為天下的災害而憂慮,為國家的禍患而奔赴,齊桓公非常欣賞這類人。B.材料一中齊桓公認為君主能做到禮賢下士的前提是自身對仁義有追求,韓非子認為君主要擺正君與臣之間的關系。C.以禮相待士人,士人才會歸附,進而天下的人就會跟著歸附。這件事周文王和周武王都沒有完成,直到周公旦輔佐年幼的周成王才真正完成。D.世人多認為齊桓公私居時的品行雖然不好,但是稱霸還是可以的。如果私居品行好,又能切實遵循獲取人才的原則,恐怕不止稱王。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若無智能而虛驕矜桓公,是誣也,宜戮。(2)縱夫子驁祿爵,吾庸敢驁霸王乎?14.兩則材料對齊桓公的評價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說明理由?!即鸢浮?0.EGI11.D12.A13.(1)如果小臣稷沒有智慧才能卻虛偽地在齊桓公面前驕傲自滿、自我夸耀,這就是故意欺騙,應當把他殺掉。(2)縱使先生他看輕俸祿爵位,我怎么敢看輕王霸之業(yè)呢?14.①材料一認為齊桓公未擺正君臣關系,不懂仁義;②材料二認為齊桓公禮賢下士,足以稱霸?!冀馕觥健?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現在齊桓公謙恭地去見一個普通的讀書人,是在為齊國的政事憂慮,但小臣稷卻不愿出來做官,可見小臣稷忘記了民眾?!跋隆钡馁e語是“匹夫之士”,所以在E處斷句;“憂”的賓語是“齊國”,所以在G處斷句;“小臣不行”為主謂結構,所以在I處斷句。故選EGI?!?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現象的能力。A.正確。輕視/代替。句意:就沒有輕視大國君主的資本。/用混亂代替整編。B.正確。句意:如果小臣稷確有智慧才能卻躲避齊桓公。/假使六國各自愛護它的人民。C.正確。句意:有道的士人,本來就傲視君主。/發(fā)展到顛覆的結局,從道理上說本來應當這樣。D.錯誤。列舉/盡。句意:世人大多列舉(指責)齊桓公私居時的品行。/殺人只擔心不能殺完。故選D?!?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A.“齊桓公非常欣賞這類人”錯誤,原文“故伊尹以中國為亂,道為宰于湯;百里奚以秦為亂,道為虜于穆公。皆憂天下之害,趨一國之患,不辭卑辱,故謂之仁義”是作者的觀點,應是韓非子非常欣賞這類人。故選A?!?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若”,如果;“矜”,自我夸耀;“是”,這;“是誣也”,判斷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CPBA核心考點試題及答案
- CPBA考試自測試題及答案
- 漢語言文學自考聽說讀寫能力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屆北京市西城區(qū)北京教育學院附中高考化學三模試卷含解析
- 公共事業(yè)管理行業(yè)動態(tài)觀察試題及答案
- 電工常用工具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小自考漢語言文學重要考點提示試題及答案
- 教你如何應對CPBA考試中的突發(fā)情況試題及答案
- 小自考行政管理決策與執(zhí)行試題及答案
- 企業(yè)戰(zhàn)略決策支持試題及答案
- 生物質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最終版.ppt
- 紅頭文件模板
- 固定收益部績效考核辦法
- 光纖端面清洗操作規(guī)范方案和判定標準
- Power---PowerVM安裝配置手冊
- 小型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設計
- 1 ultrafleXtreme質譜儀
- 超聲操作規(guī)范
- 六類網線檢測報告(共9頁)
- 高中三年成績單模板(新留學)
- 2020急診科護士分層培訓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