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渣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DB41-T 1610-2018_第1頁
煤制油渣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DB41-T 1610-2018_第2頁
煤制油渣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DB41-T 1610-2018_第3頁
煤制油渣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DB41-T 1610-2018_第4頁
煤制油渣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DB41-T 1610-2018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080

P66

DB41

河南省地方標準

DB41/T1610—2018

煤制油渣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ofAsphaltPavementModifiedbySlagof

CoaltoOil

2018-06-19發(fā)布2018-09-19實施

河南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

DB41/T1610—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材料...............................................................................1

4.1煤制油渣添加劑.................................................................2

4.2基質瀝青.......................................................................2

4.3集料及填料.....................................................................2

5混合料配合比設計...................................................................2

5.1一般規(guī)定.......................................................................2

5.2煤制油渣添加劑摻量.............................................................2

5.3配合比設計.....................................................................2

6施工技術要求.......................................................................4

6.1一般規(guī)定.......................................................................4

6.2施工準備.......................................................................5

6.3混合料的拌制...................................................................5

6.4混合料的運輸與攤鋪.............................................................5

6.5混合料的壓實及成型.............................................................5

6.6開放交通及其他.................................................................6

6.7路面施工接縫...................................................................6

7質量管理與檢查驗收.................................................................6

7.1材料檢查.......................................................................6

7.2施工過程中質量管理與檢查.......................................................6

7.3交工驗收工程質量檢查與驗收.....................................................6

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煤制油渣顆粒度測定方法...........................................7

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煤制油渣含水率測定方法...........................................8

附錄C(規(guī)范性附錄)煤制油渣改性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要求.............................9

附錄D(資料性附錄)煤制油渣改性瀝青混合料配合比示例................................10

I

DB41/T1610—2018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由河南省交通運輸廳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南省交通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原公路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河

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新登分公司、北京紫瑞天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交科公路研究院有限公司、

鄭州大學、河南省高速公路養(yǎng)護智能決策工程研究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笑風、吉世鵬、李林濤、郭桂林、李鐵成、胡予磊、胡占紅

本標準參加起草人:郝孟輝、梁清源、楊博、陳曉、胡超峰、盧旺林、樂金朝、武少峰、朱大治、

武威、陰麒麟、劉軍、吳禹、龐占勇、祝闖、康存利、李瑞霞、陳凌、王一杰、任丙彥、胡倫福、張鴻

志、曹鋒軍、賈海洋、李威、王曉力、毛海臻、辛貝貝、王中一、崔高雅、馬轉、李崔義、劉恒光、樊

子琪。

II

DB41/T1610—2018

煤制油渣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煤制油渣改性瀝青路面施工的術語和定義、材料、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施工技術要求、

質量管理與檢查驗收。

本標準適用于各等級公路煤制油渣改性瀝青路面施工,其它道路也可參照執(zhí)行。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1033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測定

GB/T1034塑料吸水性的測定

GB/T3682熱塑性塑料熔體質量流動速率和熔體體積流動速率的測定

GB/T29050道路用抗車轍劑瀝青混凝土

JT/T860瀝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劑

JTGE20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guī)程

JTGF40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

JTGF80/1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第一冊土建工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煤制油渣添加劑

以煤制油附產物油灰渣為主要原料,輔以高分子有機化合物材料,經過物理共混改性加工而成的均

勻顆粒的路用改性材料。

3.2

煤制油渣改性瀝青混合料

由煤制油渣添加劑、基質瀝青以及一定級配的礦質集料及填料通過直投式工藝高溫拌合得到的符合

技術要求的瀝青混合料。

3.3

直投式工藝

將一定級配的集料加入拌缸后,再將煤制油渣添加劑通過吹入或皮帶運輸等機械方式直接投入拌缸

中,后續(xù)加入基質瀝青、礦粉等拌和的工藝。

4材料

1

DB41/T1610—2018

4.1煤制油渣添加劑

技術要求見表1。

表1煤制油渣添加劑技術要求

項目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

外觀—顆粒狀,均勻、無粘結目測

顆粒度%≥95附錄A

密度g/cm31.08~1.12GB/T1033

含水率%≤0.1附錄B

熔融指數g/10min≥0.3GB/T3682

針入度(25℃)0.1mm1.0~5.5JTGE20T0604

軟化點℃≥110JTGE20T0606

粘度(220℃)mPa?s≥3000JTGE20T0625

吸水率%≤0.5GB/T1034

4.2基質瀝青

宜選用符合JTGF40相關規(guī)定的70號或9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

4.3集料及填料

粗集料、細集料及填料的技術要求應符合JTGF40的相關規(guī)定。

5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5.1一般規(guī)定

5.1.1配合比設計應采用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包括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以及生

產配合比驗證三個階段。

5.1.2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應對各冷料倉進行標定,按目標配合比設計的冷料比例確定各冷料倉的皮

帶轉速。

5.2煤制油渣添加劑摻量

可參考已有工程經驗,結合項目特點綜合確定,一般為基質瀝青用量的12%~20%,并等量減少基質

瀝青用量。

5.3配合比設計

5.3.1混合料的目標配合比設計流程見圖1。

2

DB41/T1610—2018

圖1混合料目標配合比設計流程圖

3

DB41/T1610—2018

5.3.2混合料設計級配范圍應符合表2的要求。

表2礦料級配范圍

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

級配范圍

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

AC-13——10090~10068~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

AC-16—10090~10076~9260~8034~6220~4813~369~267~185~144~8

AC-20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

5.3.3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宜采用JTGE20規(guī)定的馬歇爾試驗方法,其技術要求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當

采用其他設計方法時,應按本標準規(guī)定進行馬歇爾試驗及各項配合比設計檢驗。

表3混合料馬歇爾試驗技術標準

試驗指標單位技術標準

擊實次數次75(雙面)

穩(wěn)定度kN≥8

流值mm1.5~5

設計空隙率VV%3~5

瀝青飽和度VFA%65~75

相應公稱最大粒徑/mm——

礦料間隙率VMA(當空19≥13

%

隙率為4%時)16≥13.5

13.2≥14

5.3.4按JTGE20規(guī)定的試驗方法進行路用性能試驗,各項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的要求。

表4混合料路用性能技術要求

項目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

動穩(wěn)定度次/mm≥3500JTGE20T0719

浸水馬歇爾試驗殘留穩(wěn)定度%≥85JTGE20T0709

凍融劈裂試驗的殘留強度比%≥80JTGE20T0729

低溫彎曲試驗破壞應變με≥2500JTGE20T0715

瀝青混合料試件滲水系數ml/min≤80JTGE20T0730

6施工技術要求

6.1一般規(guī)定

4

DB41/T1610—2018

6.1.1施工最低氣溫不應低于15℃,路面潮濕、大風、雨雪天氣不得施工。

6.1.2施工前應保證下臥層干燥、潔凈、界面粗糙、結構完好。

6.1.3正式施工前,應鋪筑試驗段。

6.2施工準備

6.2.1鋪筑瀝青面層前,應檢查基層或下臥層的質量,不符合要求的不應鋪筑。下臥層被污染時,應

清洗或銑刨后方可鋪筑瀝青混合料。

6.2.2施工溫度應符合表5的要求。

表5施工溫度范圍

工序控制溫度/℃

基質瀝青加熱155~165

集料加熱190~200

混合料出廠175~185

混合料廢棄≥200

混合料運輸至現場≥165

攤鋪≥160

初壓開始≥150

碾壓終了≥90

開放交通≤50

6.3混合料的拌制

6.3.1各冷料倉應按已標定的皮帶轉速進行供料。

6.3.2當原材料級配發(fā)生較大變化時,應重新進行目標配合比設計和各冷料倉的標定,并按重新標定

后的皮帶轉速進行供料。

6.3.3采用直投式工藝拌和,集料表面應均勻裹覆瀝青結合料。

6.3.4混合料宜采用間歇式拌和設備拌和,煤制油渣添加劑的投放與粗集料放料同時進行,先干拌10

s,再加入瀝青、礦粉濕拌不少于45s,總拌和時間應不少于55s。

6.3.5煤制油渣添加劑宜采用設備吹入或皮帶運輸等機械方式連續(xù)投入,投放設備計量精度允許正誤

差2%,不允許出現負誤差。

6.4混合料的運輸與攤鋪

6.4.1混合料的運輸應考慮運距、拌和效率等因素配置足夠的運料車。

6.4.2混合料運輸過程中應覆蓋保溫,運料車到達施工場地后,應逐車檢測溫度,不符合施工溫度要

求的混合料不得使用。

6.4.3攤鋪過程中,運料車應在攤鋪機前方1m~3m處空擋等候,避免撞擊攤鋪機。

6.4.4混合料攤鋪宜采用大功率、抗離析攤鋪機單機全幅攤鋪或多臺攤鋪機梯隊同步攤鋪。

6.5混合料的壓實及成型

5

DB41/T1610—2018

6.5.1混合料各階段壓實應遵循“緊跟、有序、慢壓、高頻”的原則,碾壓溫度應符合表5的要求。

6.5.2碾壓速度和碾壓溫度應根據試驗段確定,碾壓段長度初壓為10m~20m、復壓及終壓為20m~

50m。

6.5.3鋼輪、膠輪壓路機組合方式及碾壓遍數應根據試驗段確定,且壓路機數量宜不少于5臺。

6.6開放交通及其他

6.6.1煤制油渣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時應封閉交通,禁止車輛通行,待路面溫度低于50℃時方可開放

交通。

6.6.2已鋪筑好的煤制油渣改性瀝青路面應控制交通,不得污染損壞,并做好通車后的養(yǎng)護管理工作。

6.7路面施工接縫

6.7.1路面施工接縫應緊密、平順,不得形成明顯的接縫離析。

6.7.2上、下層的縱向接縫應錯開15cm(熱接縫)或40cm(冷接縫)以上。相鄰兩幅或上、下層的

橫向接縫應錯開100cm以上。

7質量管理與檢查驗收

7.1材料檢查

7.1.1進場前,各種原材料應以“批”為單位取樣檢測,瀝青、集料等重要材料應提交正式的檢測報

告,煤制油渣添加劑應根據表1要求提供檢測報告,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得進廠。

7.1.2煤制油渣添加劑運輸時應避免日曬、潮濕、玷污和劃傷,保持外包裝完好。

7.1.3煤制油渣添加劑存放在干燥、通風處,避免紫外線照射,不得與有機溶劑一同存放。

7.1.4煤制油渣添加劑進場后應按每100t或每批次的頻率抽檢,技術要求應符合表1的要求。

7.2施工過程中質量管理與檢查

7.2.1施工過程中檢查項目和檢查頻率應符合JTGF40的相關規(guī)定。

7.2.2煤制油渣添加劑的摻量應按照設計文件規(guī)定執(zhí)行,允許正誤差2%,不允許出現負誤差。

7.2.3混合料成品溫度應逐車檢測,溫度符合表5的規(guī)定。

7.2.4路面壓實度、空隙率、滲水系數應符合表6的規(guī)定。

表6路面密實狀況檢查與驗收技術要求

技術要求

項目單位試驗方法

上面層中面層

壓實度%≥98≥97JTGE60T0924

空隙率%≤6≤7JTGE20T0705

滲水系數ml/min≤120≤200JTGE60T0971

7.3交工驗收工程質量檢查與驗收

交工驗收過程中檢查項目和頻率應符合JTGF80/1的相關規(guī)定。

A

6

DB41/T1610—2018

BA

附錄A

(規(guī)范性附錄)

煤制油渣顆粒度測定方法

A.1范圍

本試驗適用于確定煤制油渣的顆粒度。

A.2試驗儀器

電子天平:感量為0.01g;篩:孔徑為2mm和孔徑為8mm。

A.3方法與步驟

A.3.1雙層篩分法,隨機取約200g煤制油渣試樣,稱其重量為m。

A.3.2將已稱重好的煤制油渣放在8mm篩上,保持水平狀態(tài)過篩,左右往返,邊篩邊拍打3分鐘。

A.3.3取通過8mm篩和不能通過2mm篩的煤制油渣,稱其重量為m1,計算其百分率w。

A.4計算

粒徑在2mm~8mm之間的煤制油渣百分率按式(A.1)計算:

m

W1100…………(A.1)

m

式中:

W---粒徑在2mm~8mm之間的煤制油渣質量百分率,%;

m1---粒徑在2mm~8mm之間的煤制油渣質量,kg;

m---煤制油渣試樣總質量,kg。

A.5試驗結果

A.5.1同一批次的煤制油渣需做平行試驗三次,取其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

A.5.2粒徑在2mm~8mm之間的煤制油渣質量百分率大于95%,則試樣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7

DB41/T1610—2018

CB

附錄B

(規(guī)范性附錄)

煤制油渣含水率測定方法

B.1范圍

本試驗適用于確定煤制油渣的含水率。

B.2試驗儀器

電子天平:感量為0.01g;烘箱:溫度設定值為100℃。

B.3方法與步驟

B.3.1取干燥、潔凈的器皿,稱其質量m1;

B.3.2隨機取煤制油渣試樣約100g,放入器皿中,稱重并記錄m2;

B.3.3將已稱重好的煤制油渣連同器皿放入100℃的烘箱中,烘干1h以上;

B.3.4烘干1h后,每隔30min稱取器皿和試樣總質量,待前后兩次質量相差小于0.1g時,將其拿到

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再稱重m3。

B.3.5計算煤制油渣含水率ρ。

B.4計算

煤制油渣含水率按式(B.1)計算。

mm-

ρ31100………(B.1)

mm

2-1

式中:

ρ---煤制油渣含水率,%;’

m1---器皿質量,kg;

m2---器皿和烘干前試樣總質量,kg;

m3---器皿和烘干后試樣總質量,kg。

B.5試驗結果

同一批次的煤制油渣需做平行試驗三次,取其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

8

DB41/T1610—2018

DC

附錄C

(規(guī)范性附錄)

煤制油渣改性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要求

C.1拌和時間

在室內進行瀝青混合料目標配合比設計時,拌和順序為先加熱集料,再按比例加入煤制油渣,同時

干拌90s,然后加瀝青拌90s,再加礦粉拌90s

C.2試驗溫度

瀝青混合料的試驗溫度應符合表C.1的規(guī)定。

表C.1混合料室內試驗溫度要求

工序控制溫度/℃

集料和礦粉加熱170~175

瀝青加熱155~165

拌和160~165

試件成型150~155

C.3最大相對密度測定

本標準中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應采用真空法測定,不允許采用計算法。

9

DB41/T1610—2018

ED

附錄D

(資料性附錄)

煤制油渣改性瀝青混合料配合比示例

D.1一般說明

本附錄以AC-16配合比設計為例對煤制油渣改性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思路及流程加以說明。本示

例所用瀝青為70號道路石油瀝青,采用馬歇爾試驗配合比設計方法,確定瀝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種及配比,

礦料級配、最佳瀝青用量,并進行路用性能試驗。

D.2確定工程設計級配范圍

D.2.1瀝青路面的混合料設計級配范圍應符合5.3.2表2的要求。

D.2.2本示例的礦料配合比設計借電子計算機的電子表格用試配法進行。礦料級配設計計算表、級配

曲線圖見表D.1、圖D.1。

表D.1AC-16礦料級配設計計算表示例

礦料規(guī)格(mm)種類

礦料規(guī)格(mm)種類3#2#1#礦粉總計級配

孔徑礦料配合比例/%

mm設計

3#2#1#礦粉45.020.033.02.0100中值

范圍

各規(guī)格礦料通過百分率(配合前)/%各規(guī)格礦料通過百分率(配合后)/%%%%

19100.0100.0100.0100.045.020.033.02.0100.0100.0100

90-10

1692.0100.0100.0100.041.420.033.02.096.495.0

0

13.278.1100.0100.0100.035.120.033.02.090.184.076-92

9.527.499.6100.0100.012.319.933.02.067.370.060-80

4.752.18.397.8100.00.91.733.02.037.648.034-62

2.360.03.977.7100.00.00.825.62.028.434.020-48

1.180.03.363.5100.00.00.021.02.023.024.513-36

0.60.00.040.499.90.00.013.32.015.317.59-26

0.30.00.034.898.80.00.011.52.013.512.57-18

0.150.00.020.095.10.00.06.61.98.59.55-14

0.0750.00.010.078.40.00.03.31.64.96.04-8

10

DB41/T1610—2018

圖D.1AC-16礦料級配設計曲線圖示例

D.3馬歇爾試驗

D.3.1本示例采用擊實法成型馬歇爾試件,真空法測定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等,試驗按照JT

G-E20執(zhí)行。

D.3.2煤制油渣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石料加熱溫度與拌和溫度較基質瀝青混合料有所不同,試驗技術要

求見5.3和附錄C。

D.4確定最佳油石比

D.4.1本示例按±0.5%的比例間隔變化取油石比,預估基質瀝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為4.5%。

D.4.2根據瀝青混合料的體積參數及馬歇爾穩(wěn)定度試驗結果,確定基質瀝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本

示例試驗結果見表D.2。

表D.2AC-16型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結果

毛體積相對密礦料間隙率瀝青飽和度

油石比/%穩(wěn)定度/kN空隙率/%流值/mm

度/(g/cm3)VMA/%VFA/%

3.52.50111.746.372.0513.3852.39

4.02.51312.185.042.0613.3862.32

4.52.52011.034.182.0913.5669.14

5.02.52010.693.432.0913.9775.46

5.52.51910.312.872.1014.4180.08

D.4.3按照最佳油石比的計算流程,從圖D.2可以看出,毛體積密度最大值對應的油石比a1=4.6%,穩(wěn)

定度最大值對應的的油石比a2=4.0%,目標空隙率對應的油石比a3=4.6%,瀝青飽和度中值對應的油石比a

4=4.6%,則OAC1=(a1+a2+a3+a4)/4=4.45%。同時,由試驗結果可知,OACmin=4.2%,OACmax=5%,則OAC2=(O

ACmin+OACmax)/2=4.6%,所以,最佳油石比OAC=(OAC1+OAC2)/2=4.53%。綜合考慮,最后選取基質瀝

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為4.5%。

11

DB41/T1610—2018

D.4.4在已知基質瀝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基礎上,根據煤制油渣的特性,等量替換20%基質瀝青使用

量,即為煤制油渣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經計算可得,本示例中煤制油渣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最

佳油石比為3.6%。

圖D.2AC-16型混合料馬歇爾試驗結果

D.5路用性能試驗

12

DB41/T1610—2018

D.5.1按照確定的煤制油渣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成型試件,本示例中基質瀝青油石比為3.6%,

煤制油渣與礦料比為0.9%。

D.5.2本示例路用性能試驗方法相應按照JTGE20執(zhí)行,試驗數據如表D.3所示,路用性能滿足規(guī)定的

技術要求。

表D.3煤制油渣改性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試驗結果

項目單位試驗結果技術要求

動穩(wěn)定度次/mm4728≥3500

殘留穩(wěn)定度%86.26≥85

殘留強度比%91.28≥80

破壞應變με2891≥2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DB41/T1610—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材料...............................................................................1

4.1煤制油渣添加劑.................................................................2

4.2基質瀝青.......................................................................2

4.3集料及填料.....................................................................2

5混合料配合比設計...................................................................2

5.1一般規(guī)定.......................................................................2

5.2煤制油渣添加劑摻量.............................................................2

5.3配合比設計.....................................................................2

6施工技術要求.......................................................................4

6.1一般規(guī)定.......................................................................4

6.2施工準備.......................................................................5

6.3混合料的拌制...................................................................5

6.4混合料的運輸與攤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