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事故現場處置方案_第1頁
特種設備事故現場處置方案_第2頁
特種設備事故現場處置方案_第3頁
特種設備事故現場處置方案_第4頁
特種設備事故現場處置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特種設備現場處置方案TOC\o"1-2"\h\u11823第一章現場概況 384771.1類型及特點 46071.2現場環(huán)境描述 413291第二章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4217622.1應急組織架構 4285392.1.1應急指揮部 425632.1.2應急救援小組 548652.1.3專業(yè)技術小組 5273772.1.4保障小組 5215882.2職責分配 599252.2.1應急指揮部職責 574512.2.2應急救援小組職責 5258062.2.3專業(yè)技術小組職責 5293192.2.4保障小組職責 5112842.3指揮協(xié)調 5255242.3.1應急指揮部要充分發(fā)揮領導作用,加強與各相關部門和單位的溝通協(xié)調,保證處置工作有序、高效。 6109252.3.2應急救援小組要緊密配合應急指揮部,嚴格按照救援方案執(zhí)行任務,保證得到有效控制。 6317782.3.3專業(yè)技術小組要充分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技術支持,保證處置的科學、合理。 612412.3.4保障小組要全力保障救援現場的各項需求,保證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 625316第三章現場緊急救援 6209603.1救援隊伍組織 6216343.1.1救援隊伍構成 6238183.1.2救援隊伍職責 6216583.1.3救援隊伍培訓與演練 6130943.2救援設備與物資準備 676123.2.1救援設備 624273.2.2救援物資 6187253.2.3救援設備與物資的維護與更新 7125753.3救援行動實施 7136283.3.1救援現場劃分 786963.3.2救援行動流程 7104903.3.3救援行動協(xié)調 7171553.3.4救援行動記錄 725516第四章現場警戒與疏散 74024.1警戒區(qū)域劃分 79454.2疏散路線與方式 860364.3疏散組織與指揮 817432第五章現場調查與分析 885025.1調查組組成 8205605.1.1調查組應由部門、企業(yè)負責人、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法律顧問等組成,具體成員應根據的性質、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確定。 8256815.1.2調查組組長應由部門指派,負責組織、協(xié)調調查工作,保證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998075.1.3調查組應設立秘書組,負責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協(xié)助組長開展調查工作。 91325.1.4調查組應邀請第三方專家參與,以提高調查的客觀性和權威性。 97165.2原因分析 9135495.2.1調查組應詳細梳理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經過、損失等情況,全面收集現場及相關資料。 9288125.2.2調查組應對設備、操作人員、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查找可能導致的原因。 943175.2.3調查組應通過技術鑒定、現場勘查、詢問當事人等方式,對原因進行詳細排查。 968615.2.4調查組應結合發(fā)生的背景、相關法律法規(guī)、企業(yè)安全管理狀況等因素,綜合分析原因。 9202235.3調查報告撰寫 9174935.3.1調查報告應遵循客觀、公正、真實、準確的原則,全面反映調查過程和結果。 9222065.3.2調查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940185.3.3調查報告撰寫完成后,應提交給部門審批。審批通過后,報告正式生效。 9322515.3.4調查報告應按照規(guī)定期限完成,并向社會公布,以提高調查的透明度。 927300第六章現場處理與善后 10136456.1處理措施 10158296.1.1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10233936.1.2劃定現場安全區(qū)域 10192696.1.3救援人員穿戴防護裝備 1061946.1.4緊急救援 10146086.1.5現場調查 10264206.1.6報告 10295676.2善后工作安排 10285846.2.1恢復生產 10103686.2.2調查報告 1011986.2.3整改措施 10286626.2.4培訓教育 10130126.2.5建立檔案 1139766.3賠償與補償 11120826.3.1賠償范圍 11322086.3.2賠償標準 11236376.3.3補償措施 11102656.3.4賠償與補償實施 1131618第七章現場環(huán)境保護 11222957.1環(huán)境污染監(jiān)測 1154047.1.1監(jiān)測內容 11128497.1.2監(jiān)測方法 11146427.2環(huán)境污染控制 1277747.2.1控制措施 123827.2.2應急處理 12237147.3環(huán)境恢復與治理 12185257.3.1恢復措施 12116887.3.2治理方案 1225735第八章應急預案的修訂與完善 13110298.1預案修訂程序 13306148.2預案演練與評估 13195898.3預案更新與發(fā)布 133474第九章培訓與宣傳教育 14320789.1培訓計劃與內容 14322899.1.1培訓目的 1444789.1.2培訓對象 14174309.1.3培訓內容 1470909.1.4培訓方式 14262129.1.5培訓時間 14293639.2宣傳教育形式 1496679.2.1宣傳教育目的 15279109.2.2宣傳教育形式 15318969.3培訓與宣傳教育效果評估 15188839.3.1評估指標 15109589.3.2評估方法 15147139.3.3評估周期 155572第十章應急預案的監(jiān)督與考核 152020410.1監(jiān)督管理機制 151754510.1.1組織架構 15790910.1.2職責分工 151713210.1.3監(jiān)督檢查 162034010.1.4信息反饋與整改 161899810.2考核評價體系 16673810.2.1考核指標 161754110.2.2考核方法 16903110.2.3考核周期 161026910.3考核結果應用與改進 161913210.3.1考核結果反饋 162103710.3.2獎懲措施 16969710.3.3改進措施 16124410.3.4持續(xù)改進 16第一章現場概況1.1類型及特點本次特種設備類型主要涉及壓力容器、起重機械、鍋爐等設備的故障或操作不當引發(fā)的安全。特點如下:(1)突發(fā)性:發(fā)生時間、地點難以預測,往往在瞬間造成嚴重后果。(2)嚴重性:可能造成設備損壞、人員傷亡、環(huán)境污染等嚴重后果。(3)連鎖反應:可能引發(fā)其他相關設備的故障,造成更大范圍的損失。(4)緊急性:發(fā)生后,需要迅速采取措施進行處置,以減輕損失。1.2現場環(huán)境描述現場環(huán)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地理位置:詳細描述發(fā)生地點的地理位置,如位于某工業(yè)園區(qū)、建筑工地等。(2)設備狀態(tài):詳細記錄發(fā)生時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如壓力容器的工作壓力、溫度等參數,起重機械的運行軌跡等。(3)人員分布:描述現場的人員分布情況,包括操作人員、維修人員、現場管理人員等。(4)周邊環(huán)境:分析現場周邊環(huán)境,如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質、有毒有害氣體等。(5)安全設施:檢查現場的安全設施是否完好,如安全閥、報警器、消防器材等。(6)救援通道:評估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程度,如消防通道、緊急疏散通道等。(7)氣象條件:記錄發(fā)生時的氣象條件,如溫度、濕度、風速等。(8)其他相關信息: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其他有助于分析和救援的相關信息。第二章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2.1應急組織架構2.1.1應急指揮部應急指揮部是特種設備現場處置的最高領導機構,由企業(yè)主要領導擔任總指揮,負責全面領導、指揮處置工作。2.1.2應急救援小組應急救援小組是應急指揮部的執(zhí)行機構,由企業(yè)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專業(yè)人員組成,負責具體實施現場的救援工作。2.1.3專業(yè)技術小組專業(yè)技術小組由企業(yè)內外的專家組成,負責為應急救援小組提供技術支持,保證處置的科學、高效。2.1.4保障小組保障小組負責為應急救援小組提供物資、設備、交通等保障,保證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2.2職責分配2.2.1應急指揮部職責(1)制定特種設備現場處置總體方案,明確救援目標、任務和措施。(2)組織協(xié)調各相關部門和單位,保證處置工作的順利開展。(3)向上級領導報告情況,爭取外部支持和援助。(4)負責善后處理工作。2.2.2應急救援小組職責(1)迅速組織現場救援,控制發(fā)展,減輕損失。(2)協(xié)助應急指揮部制定具體救援方案,并組織落實。(3)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救援進展情況。(4)負責現場救援人員的培訓和管理。2.2.3專業(yè)技術小組職責(1)為應急救援小組提供技術支持,分析原因,制定救援技術措施。(2)協(xié)助救援小組評估風險,制定安全防護措施。(3)參與調查和處理。2.2.4保障小組職責(1)為應急救援小組提供所需物資、設備、交通等保障。(2)負責救援現場的通訊、供電、供水等工作。(3)協(xié)助救援小組做好現場的清理、消毒等工作。2.3指揮協(xié)調2.3.1應急指揮部要充分發(fā)揮領導作用,加強與各相關部門和單位的溝通協(xié)調,保證處置工作有序、高效。2.3.2應急救援小組要緊密配合應急指揮部,嚴格按照救援方案執(zhí)行任務,保證得到有效控制。2.3.3專業(yè)技術小組要充分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技術支持,保證處置的科學、合理。2.3.4保障小組要全力保障救援現場的各項需求,保證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第三章現場緊急救援3.1救援隊伍組織3.1.1救援隊伍構成現場緊急救援隊伍應由以下人員組成:企業(yè)內部專業(yè)救援人員、安全管理人員、醫(yī)療救護人員、消防人員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3.1.2救援隊伍職責(1)企業(yè)內部專業(yè)救援人員:負責現場救援行動的具體實施,包括人員搜救、設備搶修等。(2)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現場安全監(jiān)控,保證救援行動安全有序進行。(3)醫(yī)療救護人員:負責現場傷員的救治和緊急處理。(4)消防人員:負責現場火災的撲滅及防止火勢蔓延。(5)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負責協(xié)調救援資源,為救援行動提供必要支持。3.1.3救援隊伍培訓與演練企業(yè)應定期組織救援隊伍進行培訓,提高救援技能和應對能力。同時定期開展救援演練,保證救援隊伍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有效地開展救援工作。3.2救援設備與物資準備3.2.1救援設備現場緊急救援所需設備包括:救援車輛、救援器材(如擔架、急救包、破拆器材等)、通信設備、照明設備、防護裝備等。3.2.2救援物資救援物資包括:醫(yī)療藥品、防護用品、食品、飲水、生活用品等。企業(yè)應根據類型和現場需求,合理配置救援物資。3.2.3救援設備與物資的維護與更新企業(yè)應定期檢查、維護救援設備,保證設備功能良好。對于過期、損壞的救援物資,應及時更新,保證救援物資的有效性。3.3救援行動實施3.3.1救援現場劃分根據現場情況,將救援現場劃分為救援指揮區(qū)、救援作業(yè)區(qū)、醫(yī)療救護區(qū)等,保證救援行動有序進行。3.3.2救援行動流程(1)啟動救援預案,組織救援隊伍迅速趕赴現場。(2)現場救援人員按照職責分工,開展救援工作。(3)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現場安全監(jiān)控,保證救援行動安全。(4)醫(yī)療救護人員對傷員進行救治,及時轉送重傷員至醫(yī)院。(5)消防人員負責火災撲滅,防止火勢蔓延。(6)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協(xié)調救援資源,為救援行動提供支持。3.3.3救援行動協(xié)調救援行動中,各救援隊伍應保持密切溝通,保證救援工作協(xié)同高效。企業(yè)應與當地相關部門保持聯(lián)系,及時報告救援進展情況,爭取外部支援。3.3.4救援行動記錄救援行動過程中,應詳細記錄救援隊伍人員、設備、物資使用情況,以及救援進展情況,為后續(xù)救援工作和調查提供依據。第四章現場警戒與疏散4.1警戒區(qū)域劃分為保證現場的安全,應立即對現場進行警戒區(qū)域的劃分。警戒區(qū)域應依據類型、影響范圍、周邊環(huán)境等因素綜合考慮,劃分為以下三個等級:(1)一級警戒區(qū):核心區(qū)域,主要包括設備、泄漏源及附近危險區(qū)域。一級警戒區(qū)內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保證救援人員的安全。(2)二級警戒區(qū):一級警戒區(qū)周邊,可能受到影響或存在潛在風險的區(qū)域。二級警戒區(qū)內人員應限制活動,禁止無關人員進入。(3)三級警戒區(qū):二級警戒區(qū)周邊,受影響較小的區(qū)域。三級警戒區(qū)內人員應保持警惕,密切關注動態(tài)。4.2疏散路線與方式為保證現場人員的安全疏散,應提前規(guī)劃疏散路線與方式。以下為疏散路線與方式的建議:(1)疏散路線:根據現場地形、建筑布局等因素,合理規(guī)劃疏散路線,保證人員能夠迅速、有序地撤離現場。(2)疏散方式:采用以下幾種疏散方式相結合:(1)步行疏散:現場周邊人員通過步行方式,按照規(guī)劃好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2)車輛疏散:對于行動不便的人員,可利用救援車輛進行疏散。(3)緊急疏散:在發(fā)展迅速、危險程度較高時,啟動緊急疏散預案,通過廣播、警報等方式通知人員迅速撤離。4.3疏散組織與指揮為保證疏散工作的順利進行,應加強疏散組織與指揮:(1)成立疏散指揮部:發(fā)生后,立即成立疏散指揮部,負責組織、協(xié)調和指揮疏散工作。(2)明確疏散責任:各級領導、各部門負責人要明確疏散責任,保證本部門人員的安全撤離。(3)疏散人員培訓:定期對員工進行疏散培訓,提高員工的疏散意識和能力。(4)疏散信號發(fā)布:發(fā)生后,及時發(fā)布疏散信號,保證人員能夠迅速響應。(5)疏散情況記錄:在疏散過程中,記錄疏散人員數量、時間、地點等信息,為后續(xù)救援工作提供依據。(6)疏散后的安置:疏散完成后,及時對人員進行安置,保證人員的安全和生活需求。第五章現場調查與分析5.1調查組組成5.1.1調查組應由部門、企業(yè)負責人、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法律顧問等組成,具體成員應根據的性質、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確定。5.1.2調查組組長應由部門指派,負責組織、協(xié)調調查工作,保證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5.1.3調查組應設立秘書組,負責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協(xié)助組長開展調查工作。5.1.4調查組應邀請第三方專家參與,以提高調查的客觀性和權威性。5.2原因分析5.2.1調查組應詳細梳理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經過、損失等情況,全面收集現場及相關資料。5.2.2調查組應對設備、操作人員、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查找可能導致的原因。5.2.3調查組應通過技術鑒定、現場勘查、詢問當事人等方式,對原因進行詳細排查。5.2.4調查組應結合發(fā)生的背景、相關法律法規(guī)、企業(yè)安全管理狀況等因素,綜合分析原因。5.3調查報告撰寫5.3.1調查報告應遵循客觀、公正、真實、準確的原則,全面反映調查過程和結果。5.3.2調查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基本情況:發(fā)生時間、地點、損失等情況。(2)調查過程:調查組組成、調查方法、調查過程等。(3)原因分析:詳細分析發(fā)生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4)責任認定:根據原因分析,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5)處理建議:針對原因和責任認定,提出處理建議。(6)防范措施:針對暴露出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5.3.3調查報告撰寫完成后,應提交給部門審批。審批通過后,報告正式生效。5.3.4調查報告應按照規(guī)定期限完成,并向社會公布,以提高調查的透明度。第六章現場處理與善后6.1處理措施6.1.1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發(fā)生后,現場指揮人員應立即啟動特種設備應急預案,迅速組織相關人員到達現場,保證救援工作的及時、有效開展。6.1.2劃定現場安全區(qū)域現場指揮人員應迅速劃定現場安全區(qū)域,設立警示標志,保證無關人員不得進入現場,防止次生災害的發(fā)生。6.1.3救援人員穿戴防護裝備救援人員在進行救援作業(yè)時,應穿戴相應的防護裝備,如防化服、防毒面具等,保證個人安全。6.1.4緊急救援救援人員應迅速開展緊急救援,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急救,盡快將傷者送往醫(yī)療機構救治。6.1.5現場調查發(fā)生后,應立即組織調查組,對原因、性質、損失等進行全面調查,為后續(xù)處理提供依據。6.1.6報告現場指揮人員應按照報告程序,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情況,保證信息暢通。6.2善后工作安排6.2.1恢復生產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快恢復特種設備正常運行,減少對生產的影響。6.2.2調查報告調查組應在發(fā)生后15日內提交調查報告,報告應包括原因、性質、責任劃分、處理建議等內容。6.2.3整改措施針對調查報告提出的問題,企業(yè)應制定整改措施,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整改。6.2.4培訓教育企業(yè)應對全體員工進行警示教育,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知識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6.2.5建立檔案企業(yè)應建立檔案,對進行調查、處理、整改等情況進行詳細記錄,以備查證。6.3賠償與補償6.3.1賠償范圍根據損失情況,企業(yè)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受傷人員、財產損失等進行賠償。6.3.2賠償標準企業(yè)應根據國家相關規(guī)定,合理確定賠償標準,保證賠償金額合理、公正。6.3.3補償措施對于因導致生活困難的受害者,企業(yè)應采取相應補償措施,如提供臨時救助、安排就業(yè)等,以緩解受害者生活壓力。6.3.4賠償與補償實施企業(yè)應在處理后30日內,完成賠償與補償工作,保證受害者合法權益得到保障。第七章現場環(huán)境保護7.1環(huán)境污染監(jiān)測7.1.1監(jiān)測內容在特種設備現場,應立即啟動環(huán)境污染監(jiān)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大氣污染監(jiān)測:對現場周邊的大氣質量進行實時監(jiān)測,包括有害氣體、粉塵、異味等;(2)水質污染監(jiān)測:對現場周邊的水源進行監(jiān)測,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排放水;(3)土壤污染監(jiān)測:對現場周邊的土壤進行監(jiān)測,評估土壤污染程度;(4)噪聲污染監(jiān)測:對現場周邊的噪聲進行監(jiān)測,保證噪聲排放符合國家標準。7.1.2監(jiān)測方法采用以下方法對現場環(huán)境污染進行監(jiān)測:(1)現場快速檢測:使用便攜式檢測設備對大氣、水質、土壤等污染指標進行快速檢測;(2)實驗室分析:對采集的樣品進行實驗室分析,以獲得更準確的監(jiān)測數據;(3)在線監(jiān)測:通過安裝在線監(jiān)測設備,實時了解現場環(huán)境污染情況。7.2環(huán)境污染控制7.2.1控制措施為有效控制現場環(huán)境污染,采取以下措施:(1)源頭控制:針對原因,采取相應的源頭控制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2)隔離控制:對現場進行隔離,防止污染物擴散;(3)稀釋控制:通過增加新鮮空氣、清水等稀釋污染物,降低污染濃度;(4)吸附控制:使用活性炭、沸石等吸附材料對污染物進行吸附;(5)生物降解控制:利用微生物對污染物進行生物降解。7.2.2應急處理在現場,應根據污染物的性質和濃度,采取以下應急處理措施:(1)對泄漏的液體污染物進行收集、隔離和回收;(2)對泄漏的氣體污染物進行稀釋、吸附和排放;(3)對受污染的土壤進行覆蓋、隔離和修復;(4)對受污染的水源進行隔離、凈化和處理。7.3環(huán)境恢復與治理7.3.1恢復措施在現場環(huán)境污染得到控制后,采取以下恢復措施:(1)對受污染的土壤進行修復,包括客土置換、化學穩(wěn)定化、生物降解等;(2)對受污染的水源進行凈化處理,保證水質達標;(3)對受污染的大氣進行治理,降低污染濃度;(4)對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修復,恢復生物多樣性。7.3.2治理方案根據現場環(huán)境污染程度和特點,制定以下治理方案:(1)制定詳細的治理方案,明確治理目標、治理措施和治理期限;(2)實施治理工程,保證治理效果;(3)對治理工程進行驗收,評估治理效果;(4)建立長期環(huán)境監(jiān)測機制,保證環(huán)境質量持續(xù)改善。第八章應急預案的修訂與完善8.1預案修訂程序為保證特種設備現場處置方案的有效性和適應性,預案的修訂程序應遵循以下步驟:(1)收集信息:定期收集特種設備案例、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guī)、技術標準、應急預案等方面的信息,為預案修訂提供依據。(2)分析評估:組織專家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評估現有預案的適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找出需要修訂和完善的內容。(3)修訂預案:根據分析評估結果,對預案進行修訂,包括調整組織架構、優(yōu)化應急響應流程、更新救援資源等內容。(4)征求意見:修訂完成后,征求相關部門和人員的意見,保證預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5)審批發(fā)布:預案修訂完成后,提交給相關部門進行審批,審批通過后予以發(fā)布。8.2預案演練與評估為檢驗預案的實戰(zhàn)效果,應定期開展以下預案演練與評估工作:(1)組織演練:根據預案要求,定期組織特種設備應急演練,提高應急隊伍的協(xié)同作戰(zhàn)能力。(2)評估演練:對演練過程進行全程監(jiān)控和評估,分析演練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為預案的修訂提供依據。(3)總結反饋:演練結束后,組織參演人員進行總結反饋,分享經驗教訓,提高應急處理能力。(4)持續(xù)改進:根據演練評估結果,對預案進行持續(xù)改進,使其更加完善。8.3預案更新與發(fā)布為保證預案的時效性,應按照以下程序進行預案更新與發(fā)布:(1)定期審查:每年至少對預案進行一次全面審查,保證預案與當前法律法規(guī)、技術標準、企業(yè)實際情況等保持一致。(2)更新內容:根據審查結果,對預案進行更新,包括調整應急組織架構、更新救援資源、優(yōu)化應急響應流程等內容。(3)發(fā)布預案:更新完成后,重新發(fā)布預案,保證相關部門和人員了解并熟悉預案內容。(4)培訓與宣傳:組織預案培訓,提高應急隊伍和廣大員工的安全意識及應急處理能力。(5)持續(xù)監(jiān)督:對預案實施情況進行持續(xù)監(jiān)督,保證預案的有效執(zhí)行。第九章培訓與宣傳教育9.1培訓計劃與內容9.1.1培訓目的為保證特種設備現場處置方案的順利實施,提高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特制定本培訓計劃。9.1.2培訓對象本培訓計劃適用于特種設備現場處置方案的各級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安全監(jiān)察人員及相關輔助人員。9.1.3培訓內容(1)特種設備現場處置方案的基本概念、原則和方法;(2)特種設備的類型、特點及危害;(3)現場救援組織與協(xié)調;(4)調查與分析;(5)應急預案的制定與演練;(6)現場急救與自救;(7)現場環(huán)境保護與善后處理;(8)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標準。9.1.4培訓方式采用理論授課、案例分析、現場教學、模擬演練等多種方式進行培訓。9.1.5培訓時間每年組織一次集中培訓,每次培訓時間為23天。9.2宣傳教育形式9.2.1宣傳教育目的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全體員工對特種設備現場處置方案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圍。9.2.2宣傳教育形式(1)制作宣傳海報、展板、宣傳冊等資料,放置于公司內部顯眼位置;(2)利用公司內部網絡、群、OA系統(tǒng)等平臺,發(fā)布案例、安全知識等內容;(3)組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