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高三下學期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歷史試卷_第1頁
江西省上饒市高三下學期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歷史試卷_第2頁
江西省上饒市高三下學期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歷史試卷_第3頁
江西省上饒市高三下學期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歷史試卷_第4頁
江西省上饒市高三下學期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饒市2024屆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良渚城址周邊發(fā)現(xiàn)的大型水利設施,是世界上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堤壩系統(tǒng)之一。其治水用水系統(tǒng)的形成,與古埃及文明和古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形成機制相似。這說明了()A.良渚古城是人類早期城市文明代表B.中華文明與小亞細亞文明同步發(fā)展C.中華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D.史前人類文明都重視水利設施建設【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和古代世界。大型水利設施的修建體現(xiàn)良渚文化已發(fā)展到較高水平,是人類早期城市文明代表,A項正確;良渚文化的水利設施與古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形成機制相似,但不同文明發(fā)展存在差異,不可能完全同步發(fā)展,排除B項;材料未提及良渚文明以外的新石器時代中國的文化遺址,不能體現(xiàn)文明的多元起源,排除C項;據材料可知,良渚文化以及古埃及文明、古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都重視水利,但它們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人類早期文明”,屬于以偏概全,排除D項。故選A項。2.有學者指出:“在(漢武帝以后)漢朝,《春秋》仿佛是一部憲法。凡有政治上和法律上的重大問題,都引《春秋》解決?!边@反映了西漢中后期()A.法律儒家化最終完成 B.儒生的參政意識增強C政治倫理化趨向明顯 D.儒學向基層社會傳播【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代(中國)。漢武帝時獨尊儒術,此后,儒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故在漢朝,“《春秋》仿佛是一部憲法,凡有政治上和法律上的重大問題,都引《春秋》解決”,C項正確;“最終完成”的表述錯誤,排除A項;材料并未體現(xiàn)出儒生對于當時政治發(fā)展的態(tài)度,排除B項;材料并未涉及儒學在當時的發(fā)展態(tài)勢,排除D項。故選C項。3.考古發(fā)掘證明,北魏洛陽城的核心格局繼承和發(fā)展了中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規(guī)模、位置和名稱等與魏晉一致。北魏此舉意在()A.促進北方各民族交融 B.樹立北魏政權的正統(tǒng)性C.推行中原的禮儀制度 D.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目的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北魏時期。北魏是少數民族政權,遷都洛陽,在洛陽建設中借鑒中原正統(tǒng)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意在強調其政權的正統(tǒng)性,B項正確;A項是作用,不是目的,排除A項;北魏的目的是要維持自己的統(tǒng)治,排除C項;D項不是目的,排除D項。故選B項。4.《開元天寶遺事·探春》:“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車跨馬,供帳于園圃,或郊野中,為探春之宴?!睆母咦谥撩C宗有名公主共計98人,其中二嫁24人,三嫁3人。唐代女子還活躍于商業(yè)領域及體育運動中。這些現(xiàn)象反映出李唐()A.婦女的政治地位較高 B.受到少數民族習俗的濡染C.推行開放外交政策 D.佛教倫理重構女性價值觀【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唐朝中國。據材料,唐朝時期,女性有到郊外踏春游玩的習俗,唐朝的公主有很多改嫁的,唐代女子還活躍于商業(yè)領域及體育運動中,反映社會風氣開放,對女性束縛較少。結合所學,李唐家族起于西魏時關隴集團,帶有鮮明的鮮卑族色彩,唐朝時期民眾交往頻繁,少數民族風氣影響中原地區(qū),這是李唐的女性較為開放的原因,B項正確;材料未提及婦女在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不能體現(xiàn)政治地位較高,排除A項;材料所述體現(xiàn)少數民族風俗的影響,與民族交融而非中外交往有關,排除C項;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主要與民族交融有關,而非受到佛教倫理的影響,且“重構”說法夸大,排除D項。故選B項。5.1723年爆發(fā)羅布藏丹津叛亂后,清廷國家權力開始借平叛之威“下沉”到(青海)河湟鄉(xiāng)村地區(qū)?!胺睬薪?、洮、岷州內地番人與百姓雜處者,但就其原管番目委充鄉(xiāng)約里長;其不產五谷,無可耕種者,就其原有番目給予土千百戶職銜,頒發(fā)號紙,令其管束”。據此可知,清朝對河湟邊疆地區(qū)的治理()A.拓展了疆域版圖 B.促進了當地經濟的開發(fā)C.完善了宗教體系 D.鞏固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723年(中國)。根據“凡切近河、洮、岷州內地番人與百姓雜處者,但就其原管番目委充鄉(xiāng)約里長;其不產五谷,無可耕種者,此種部落與切近內地者不同,自應就其原有番目給予土千百戶職銜,頒發(fā)號紙,令其管束”,可見清代河湟鄉(xiāng)村治理打破了原來權力世襲和固化,王朝的權力可以深入鄉(xiāng)村,實現(xiàn)了由間接管理向直接管理的飛躍,對加強國家認同和社會整合有積極意義,從而鞏固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D項正確;材料未提及統(tǒng)治區(qū)域的擴大,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加強對于邊疆地區(qū)的治理力度,并未涉及雖當地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排除B項;材料涉及的是加強對于邊疆地區(qū)的治理,并無宗教相關信息,排除C項。故選D項。6.1903年,清廷學部重臣張之洞主持制訂了《學務綱要》(史稱癸卯學制)。綱要第24條規(guī)定:“各學堂皆學官音”。他指出:“各國語言,全國皆一致”,是由于“從小學教字母拼音始”,必須“擬以官音統(tǒng)一天下之語言”。這一舉措()A.強化了國民文化認同 B.有利于思想觀念的統(tǒng)一C.豐富了民族主義內涵 D.推動了新式教育的普及【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各學堂皆學官音”“各國語言,全國皆一致”,是由于“從小學教字母拼音始”……必須“擬以官音統(tǒng)一天下之語言”可知清政府此舉強化了國民文化認同感,A項正確;B項有利于統(tǒng)一思想觀念與史實不符,排除B項;C項“豐富民族主義內涵”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D項”普及”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A項。7.中華書局于1914年出版的《新制本國史教本》敘述了遠古至民國初年的歷史,該書“緒論”認為:“造成中國今日之歷史其最大者,厥為二端:以制度言,則君主之專制是也:以習俗言,則人心之尚文是也?!睋丝芍?,該教本意在()A.肯定君主專制的歷史作用 B.反思數千年歷史文化傳統(tǒng)C.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行為 D.強調民國建立的現(xiàn)實意義【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目的題。時空是:1914年中國。據材料,1914年出版的《新制本國史教本》在“緒論”中提出:“中國今日之時勢,弱甚矣,貧甚矣,其至于此,非一朝一夕之故,而數千年歷史之遷變之所造成者也。造成中國今日之歷史其最大者,厥為二端:以制度言,則君主之專制是也;以習俗言,則人心之尚文是也?!卑呀袊e弱積貧的原因,歸結為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也就肯定了中華民國建立、結束君主專制的現(xiàn)實意義,D項正確;《新制本國史教本》將君主專制視為導致近代中國貧弱的重要原因,并非肯定其作用,排除A項;該教材出版于民國初年,向學生教授進步思想和共和觀念,而非單純?yōu)榱藢W術研究和反思歷史,排除B項;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活動主要是在19151916年,時間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8.毛澤東在《論持久戰(zhàn)》指出,中日之間的較量,也不僅是現(xiàn)代化程度的較量,而且還是意志與人心的較量。他認為“必須使每個士兵每個人民都明白為什么要打仗,打仗和他們有什么關系?!睋丝芍?,毛澤東()A.提出了全面抗戰(zhàn)路線 B.強調政治動員的重要性C.注重農民群眾的力量 D.闡述了對日作戰(zhàn)的方針【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時空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據材料,毛澤東在《論持久戰(zhàn)》中指出,中日戰(zhàn)爭也是意志與人心的較量,要加強對士兵和民眾的教育和動員,讓他們明白抗日救國的大義和責任,體現(xiàn)強調政治動員的重要性,B項正確;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陜北洛川召開擴大會議,通過了《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和《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全面抗戰(zhàn)路線的形成,與材料所述不符,排除A項;據材料“每個士兵每個人民”可知毛澤東不僅僅注重農民,還注重士兵和其他抗日力量,排除C項;“對日作戰(zhàn)的方針”包括軍事戰(zhàn)略、群眾政策、經濟政策等方面,說法寬泛,未能具體概括材料內容和主旨,排除D項。故選B項。9.如表為國家對東北工業(yè)投資占全國工業(yè)投資的比重變化表,其中“三五計劃”時期的投資比重降低,主要是基于()時期“一五計劃”“二五計劃”“三五計劃”比重37.4%20%10.8%A.東北工業(yè)布局的調整 B.地方經濟發(fā)展的要求C.計劃經濟體制的改革 D.國家安全局勢的變化【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時空是:19661970年中國?!叭逵媱潯逼陂g(19661970),國家正值“三線建設”,為國防建設的需要實行工業(yè)投資調整,加大對西南、西北的投資,削減對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投資,D項正確;東北工業(yè)投資占全國工業(yè)投資的比重下降,反映東北整體的情況,而非東北內部的布局調整,排除A項;材料所述變化主要是為了應對日趨緊張的國際形勢和美、蘇日益嚴峻的戰(zhàn)爭威脅,而非考慮地方經濟發(fā)展的要求,排除B項;“三五計劃”時期尚屬于計劃經濟,對計劃經濟體制的大規(guī)模改革是在改革開放后,排除C項。故選D項。10.實現(xiàn)碳達峰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是著力解決資源環(huán)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xiàn)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莊嚴承諾。這主要說明我國()A.積極解決工業(yè)所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B.為世界經濟均衡增長提供中國方案C.努力推進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建立D.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和全球治理觀【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的中國。中國積極穩(wěn)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充分彰顯了我國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fā)展的巨大勇氣、堅定信心和空前力度,充分展現(xiàn)了我國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氣候治理的大國擔當,體現(xiàn)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和全球治理觀,D項正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主要是為了推進綠色低碳發(fā)展,主要目的是經濟轉型,而非污染治理,排除A項;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主要與全球氣候治理有關,而非為推動世界經濟均衡增長,排除B項;“努力推進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說法寬泛,未能具體和準確概括材料主旨,且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主要與氣候、經濟有關,與政治秩序關系不大,排除C項。故選D項。11.關于阿拉伯帝國文明地位,權威的科學史學家的評價是,縱向來看,它在人類歷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承前啟后的作用。對“啟后”理解正確的是,阿拉伯文化()A.促進文藝復興運動的到來 B.融合了古希臘羅馬的人文精神C.直接推動了西歐社會轉型 D.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的分水嶺【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阿拉伯帝國時期。歐洲文藝復興的大師們從阿拉伯語書寫的這些古代希臘與羅馬巨著開始,點燃了復興的火炬,促進了文藝復興的到來,A項正確;選項B屬于“繼承”而非“啟后”,排除B項;C項直接推動表述不科學,排除C項;D項應為橋梁而非分水嶺,排除D項。故選A項。12.12世紀西方設立的行會,主要任務是維護行業(yè)利益,促進行業(yè)發(fā)展,同時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參與賑災救濟、資助窮人等行善積德的活動。由此推知,12世紀西方的行會()A.削弱了封建專制思想的束縛 B.催生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C.帶有一定的社會與宗教色彩 D.與世俗王權爭奪行業(yè)利益【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時空是:中世紀歐洲。據材料“主要任務是維護行業(yè)利益,促進行業(yè)發(fā)展”并結合所學可知,中世紀歐洲的行會起著行業(yè)管理的作用,規(guī)范手工業(yè)者和商人的經營活動,帶有社會性。據材料“參與賑災救濟、資助窮人等行善積德的活動”可知,行會受基督教教義的影響,帶有宗教色彩,C項正確;材料未提及行會宣揚民主人權、動搖封建專制,不能得出削弱了封建專制思想的束縛,排除A項;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是在1415世紀,與材料時間12世紀相距較大,且材料還提及行會參與賑災救濟、資助窮人,排除B項;材料提及行會維護行業(yè)利益,但未體現(xiàn)與王權爭奪,排除D項。故選C項。13.問世于1591年的《遵生八箋》記載,辣根經由南洋進入浙江、廣東,稱為“晉椒”。18世紀傳入西南地區(qū),被稱為“海椒”。美國漢學家達白安從辣椒的命名情況以及可能傳播的三條路線得出了辣椒傳播的相關結論。結合如圖,從歷史解析角度來看,這一結論最有可能是()A.不同區(qū)域不同名字,支持辣椒多點傳入論B.不同區(qū)域不同名稱,支持辣椒源多品種說C.不同記載不同稱呼,支持辣椒源于本土論D.不同學者不同觀點,支持辣椒多源理論說【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時空是:明清時期中國。據材料,辣根經由南洋進入浙江、廣東,稱為“晉椒”。18世紀傳入西南地區(qū),被稱為“海椒”。傳播途徑不同,命名也不同。根據傳播途徑與命名的關系,可得出不同區(qū)域不同名字,支持辣椒多點傳入論,A項正確;材料提及辣椒的不同名字與傳播途徑有關,未提及名字不同是因為品種不同,排除B項;辣椒原產于美洲,而非源于本土,排除C項;關于辣椒的傳播途徑,需要依據相關史料加以研究論證,對不同學者的觀點也要認真分析鑒別,不能僅僅根據學者觀點不同就斷定辣椒傳入是多源的,排除D項。故選A項。14.下圖是創(chuàng)作于1860年的繪畫《郵局:差一分鐘到六點》。作品描繪了人們爭先恐后地趕在倫敦圣馬丁勒格蘭郵局6點關門前把郵件寄出的場景。據此推斷,該作品反映出工業(yè)革命后的英國()A.貧富分化持續(xù)拉大 B.都市工作節(jié)奏加快C.各地聯(lián)系日益密切 D.市民追求時尚生活【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60年(英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這是一幅創(chuàng)作于1860年的歷史題材繪畫,描繪了人們爭先恐后地趕在倫敦圣馬丁勒格蘭郵局6點關門前把郵件寄出的場景。這個場景當然也反映了工業(yè)革命后交通的發(fā)展,使各地的聯(lián)系日益密切,C項正確;選項A未能在材料中體現(xiàn)出來,排除A項;材料體現(xiàn)的不是工作節(jié)奏,而是郵件寄出的節(jié)奏,排除B項;材料里體現(xiàn)不出來市民的生活,排除D項。故選C項。15.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借助全球化的歷史機遇,積極推進內部改革,取得了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最終促使G8會議向“G8+5”會議演變。這一演變反映了()A.歐美外交影響力削弱 B.全球經濟格局發(fā)生變動C.各國利益漸趨一體化 D.新興國家主動融入世界【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二戰(zhàn)后的現(xiàn)代史(世界)。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全球化推動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積極推進內部改革,取得了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和不斷上升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沖擊美國霸權地位,導致全球經濟格局發(fā)生變動,B項正確;材料強調經濟未體現(xiàn)歐美外交影響力削弱,排除A項;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各國利益和行動不可能高度一致化,排除C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新興市場經濟國家,而不是新興國家主動融入世界,排除D項。故選B項。16.如圖是英國漫畫家凱文·卡拉赫于2023年創(chuàng)作漫畫《Nothungryatthemoment》。這張漫畫頗具深意,呈現(xiàn)出兩組情境,兩張餐桌,卻傳達著相同的隱喻。據此判斷,“相同的隱喻”是指()A.美國強行干涉他國內政 B.冷戰(zhàn)思維威脅世界和平C.俄烏戰(zhàn)爭源于北約東擴 D.戰(zhàn)爭加劇地緣政治危機【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時空是:2023年世界。分析漫畫內容,在左側餐桌上,我們看到一只刺猬,其背上寫著“烏克蘭”,而坐在椅子上的是一只熊,代表著俄羅斯,反映俄烏沖突。而在右側的餐桌上,坐著代表中國的龍,額頭上寫有“戰(zhàn)爭”字樣的服務員將寫有“臺灣”字樣的餐盤端上桌。中國龍卻回應道:“我現(xiàn)在不餓”,明顯不希望像俄羅斯那樣陷入一場復雜的沖突中。這幅漫畫巧妙地捕捉了西方烏克蘭戰(zhàn)爭的緊張局勢以及東方臺海地區(qū)的緊張氣氛,暗喻美國企圖挑動臺海局勢,將中國卷入戰(zhàn)火。俄烏戰(zhàn)爭、臺海地區(qū)的緊張背后有美國遏制打壓俄羅斯和中國的陰謀,體現(xiàn)冷戰(zhàn)思維威脅世界和平,B項正確;俄烏戰(zhàn)爭不屬于內政問題,排除A項;材料體現(xiàn)俄烏沖突與美國有關,未體現(xiàn)北約東擴,排除C項;臺海地區(qū)并未發(fā)生戰(zhàn)爭,排除D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其中17題12分,18題14分,19題14分,20題12分,共52分。17.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朱邑,字仲卿,廬江郡舒縣人,西漢循吏。初為桐鄉(xiāng)嗇夫,為政廉平不苛,遷廬江太守卒史。舉賢良方正,授大司農丞,遷北海太守,治行第一、遷大司農,掌管全國租稅、錢谷、鹽鐵和財政。廉平不苛,以愛利為行,未嘗笞辱人,存問者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愛敬焉?!盀槿舜竞?,篤于故舊,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身為列卿,居處儉節(jié)”?!稘h書·卷八十九·循吏傳》注:循吏,奉職守法的官員。材料二西漢和東漢記載入史書的循吏共計18人,有明確記載的選拔方式有孝廉、茂才、賢良、明經、辟除、征召、任子、納貲(資)這八類,涉及次數較多的有辟除、孝廉、辟除、征召。黃霸是循吏中仕途軌跡記載最詳細,也是次數最多的,黃霸涉及到的選拔方式為2次納費、2次察廉、2次舉賢良、3次征召。除王成記載不詳外,其他循吏最少也會經歷1次選拔,平均每人2.7次,差不多就是每個循吏在仕途生涯會經歷3次不同方式的選拔?!幾孕禊i鵬《文官制度與漢代政治治理研究——以漢代循吏群體為視角》(1)根據材料一、指出朱邑被列入《循吏傳》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概括漢代選官制度的特點并加以評述。【答案】(1)個人素養(yǎng)角度:清廉奉公;寬仁愛民。(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工作政績角度:政績卓著,在官方和民間都獲得高度認可。國家治理角度:漢代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維護統(tǒng)治需要循吏;儒學思想逐漸成為統(tǒng)治思想。(2)特點:多種官員選拔方式相結合;征辟制和察舉制是漢代選官的重要方式;存在任子、納貲等重視人情血緣或財資的選官制度。(至少兩點)評述:選官多元靈活,有傳承也有創(chuàng)新,有利于提高官僚隊伍的素養(yǎng),促進漢代社會治理;推動儒家思想的傳承弘揚;存在營私現(xiàn)象,具有時代局限性;后期選官權為士族把控,不利于選拔真正的人才。【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西漢時期(中國)。據材料“初為桐鄉(xiāng)嗇夫,為政廉平不苛,遷廬江太守卒史?!笨傻贸銮辶罟?,寬仁愛民;據材料“廉平不苛,以愛利為行,未嘗笞辱人,存問者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愛敬焉?!笨傻贸稣冏恐?,在官方和民間都獲得高度認可;據所學知識,西漢王朝政治狀況可得出漢代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維護統(tǒng)治需要循吏;據所學知識西漢儒學在漢武帝時期成為主流思想可得出儒學思想逐漸成為統(tǒng)治思想?!拘?詳解】本題是第一問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西漢時期(中國)。據材料“西漢和東漢記載入史書的循吏共計18人,有明確記載的選拔方式有孝廉、茂才、賢良、明經、辟除、征召、任子、納貲(資)這八類?!笨傻贸龆喾N官員選拔方式相結合;據材料“涉及次數較多的有辟除、孝廉、辟除、征召”可得出征辟制和察舉制是漢代選官的重要方式;據所學知識可得出存在任子、納貲等重視人情血緣或財資的選官制度。本題是第二問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西漢時期(中國)。要分析其積極的作用,也要分析其消極作用。據材料“西漢和東漢記載入史書的循吏共計18人,有明確記載的選拔方式有孝廉、茂才、賢良、明經、辟除、征召、任子、納貲(資)這八類,涉及次數較多的有辟除、孝廉、辟除、征召?!笨傻贸鲞x官多元靈活,有傳承也有創(chuàng)新;據材料“除王成記載不詳外,其他循吏最少也會經歷1次選拔,平均每人2.7次,差不多就是每個循吏在仕途生涯會經歷3次不同方式的選拔?!笨傻贸鲇欣谔岣吖倭抨犖榈乃仞B(yǎng),促進漢代社會治理;據所學西漢儒學的發(fā)展可得出推動儒家思想的傳承弘揚;結合魏晉南北朝選官演變成看出身可得出存在營私現(xiàn)象,具有時代局限性;后期選官權為士族把控,不利于選拔真正的人才。18.閱讀下面材料,并回答問題。迪上尼在上海上海迪士尼樂園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作為好萊塢電影代表之一迪士尼初登上海。材料一海派文化是在中國江南傳統(tǒng)文化(吳越文化)的基礎上,融合開埠后傳入的對上海影響深遠的歐美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上海的一般區(qū)劃分為公共租界、法租界和華界……到20世紀30年代,在此期上海移民的數量遠遠超過世居于此的原住民。——呂翠鳳《走進上?!贰⑻普癯!渡虾J贰穲D1作為滬上一本娛樂性非常強的畫報,《良友》雜志率先介紹了迪士尼和他的米老鼠。在1932年1月刊中,畫報用整版圖片介紹米老鼠是美國最受歡迎的明星。材料二上海電影院的大規(guī)模建造和翻新開始于20年代。到1931年,全國有聲電影96家,其中31家在上海。20世紀20年代上海就已經是好萊塢電影的天下。1930—1937年正值迪士尼的萌芽時期,傳入很多迪士尼動畫形象。材料三1939年上海發(fā)行了《白雪公主遇難記》。第十章節(jié)選如下:“打到吃人的混世魔王!”“弱小民族團結起來!”“爭取最后勝利!”“公主!你太偉大了,我們用團結來安慰你的靈魂,建設大眾的國防保護我們祖國,創(chuàng)造真正和平……”材料四太平洋戰(zhàn)爭開始后,好萊塢電影受到重創(chuàng)。“孤島”消失后,上海的電影事業(yè),包括放映、發(fā)行與制片三個方面,都起了很大的變化。美國電影和蘇聯(lián)電影都不能公映了,代之而起的是日本電影。日寇投降后,海上運輸恢復,美國影片(不管新的舊的)便又大量地涌進中國,重新霸占了中國的放映市場。——摘編自程季華等《中國電影發(fā)展史》(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30年代迪士尼在上海傳播的原因。(2)根據上述材料,概括迪士尼在上海的傳播歷程并分析影響。【答案】(1)第一批開放的通商口岸;租界范圍大,外來移民多,東西方文化交融;電影、報刊、雜志等近代傳媒的發(fā)展;上海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臨海近蘇杭,有利于商品流通和文化交融。(2)傳播歷程:初步形成:20世紀30年代,迪士尼文化與上海本土文化結合(從圖2可以看出),在大眾宣傳中普及。蕭條:太平洋戰(zhàn)爭開始后,好萊塢電影政府受到限制;上海被日本占領時期,迪士尼文化傳播陷入低潮。復蘇:全民抗戰(zhàn)勝利后,上海政治環(huán)境寬松,迎來迪士尼文化傳播繁榮時期。影響:抗戰(zhàn)時迪士尼文化本土化傳播有利于推動民族意識的發(fā)展;促進東西方文化交融,推動上海文化近代化;形成上海特有的文化,為上海文化交流國際化奠定基礎;迪士尼文化的傳播同時也是西方文化滲透的表現(xiàn)?!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據材料一“海派文化是在中國江南傳統(tǒng)文化(吳越文化)的基礎上,融合開埠后傳入的對上海影響深遠的歐美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并結合所學可知,第一批開放的通商口岸;據材料一“上海的一般區(qū)劃分為公共租界、法租界和華界”“到20世紀30年代,在此期上海移民的數量遠遠超過世居于此的原住民”可知,租界范圍大,外來移民多,東西方文化交融;據材料一“在1932年1月刊中,畫報用整版圖片介紹米老鼠是美國最受歡迎的明星”材料二“上海電影院的大規(guī)模建造和翻新開始于20年代”并結合所學可知,電影、報刊、雜志等近代傳媒的發(fā)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上海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臨海近蘇杭,有利于商品流通和文化交融。【小問2詳解】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第一小問傳播歷程,據圖2和材料一“海派文化是在中國江南傳統(tǒng)文化(吳越文化)的基礎上,融合開埠后傳入的對上海影響深遠的歐美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可知,20世紀30年代,迪士尼文化與上海本土文化結合,在大眾宣傳中普及;據材料四“太平洋戰(zhàn)爭開始后,好萊塢電影受到重創(chuàng)”可知,太平洋戰(zhàn)爭開始后,好萊塢電影政府受到限制;上海被日本占領時期,迪士尼文化傳播陷入低潮;據材料四“日寇投降后,海上運輸恢復,美國影片(不管新的舊的)便又大量地涌進中國,重新霸占了中國的放映市場”可知,全民抗戰(zhàn)勝利后,上海政治環(huán)境寬松,迎來迪士尼文化傳播繁榮時期。第二小問影響,據材料三“公主!你太偉大了,我們用團結來安慰你的靈魂,建設大眾的國防保護我們祖國,創(chuàng)造真正和平”并結合所學可知,抗戰(zhàn)時迪士尼文化本土化傳播有利于推動民族意識的發(fā)展;據材料一“海派文化是在中國江南傳統(tǒng)文化(吳越文化)的基礎上,融合開埠后傳入的對上海影響深遠的歐美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可知,促進東西方文化交融,推動上海文化近代化;形成上海特有的文化,為上海文化交流國際化奠定基礎;據材料四“美國影片(不管新的舊的)便又大量地涌進中國,重新霸占了中國的放映市場”并結合所學可知,迪士尼文化的傳播同時也是西方文化滲透的表現(xiàn)。19.閱讀下面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北京市第三屆(1951—1952年)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的構成情況代表類別具體類型人數政府代表軍官會及北京市人民政府代表17黨派代表中共、民革、民盟、民建,民進、農工、九三、新民主主義青年團30機關及部隊代表衛(wèi)戍部隊、公安部隊、機關工作人員31人民團體代表工會、農協(xié),工商業(yè)聯(lián)合會,學聯(lián),婦聯(lián)、醫(yī)藥衛(wèi)生;新聞工作者;民主青年聯(lián)合會;中蘇友好協(xié)會;保衛(wèi)世界和平反美國侵略委員會;供銷合作總社;救濟總會;體育總會227國營工礦企業(yè)職工代表

70??埔陨蠈W校教職工學生代表

45區(qū)域代表

27邀請代表包含少數民族代表11名71——資料來源:依據《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文獻資料匯編(1979—1993)》第143145頁資料整理材料二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身份構成(19541959)(單位:%)工人農民干部知識分子民主黨與無黨派歸僑軍隊文教科技人員其他10.204.6521.046.0236.952.455.796.2015.17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職業(yè)構成(19982003)(單位:%)工人農民企業(yè)家領導干部基層干部教授科研人員中小學教師作家藝術家法律界人士醫(yī)生金融業(yè)人士軍人警察運動員1.011.8820.5441.551.2411.661.711.612.312.590.672.620.4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文獻資料匯編》(1)根據材料一、概括北京市第三屆人民代表構成特點及實踐意義。(2)根據材料二、以“人大代表選舉的時代性”為題,展開論述。(要求:史論結合,論據充分,表述清晰)【答案】(1)特點:代表來自各行各業(y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體現(xiàn)新民主主義特色。意義: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積累經驗。(2)題目:人大代表選舉具有時代性。論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的選舉,與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密切相關。1953年我國開始實施一五計劃,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需要突出工人階級的重要地位,因此工人階級在代表中占比較高。民主黨派與知識分子占比較高,體現(xiàn)國家戰(zhàn)略上發(fā)揮各階級的積極性,去建設國家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經濟制度逐步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因此在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中,企業(yè)家占比較高,工人農民占比有所下降。改革開放后,民主制度不斷完善,基層民主有所發(fā)展,第九屆代表中基層干部有一定比例。隨著國家產業(yè)結構的調整,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金融、法律等第三產業(yè)從業(yè)人員比例有所上升。綜上所述,從第一屆按身份對人大代表進行分類,到第九屆按照職業(yè)進行分類,反映了人大代表的選舉適應了我國社會與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51—1952年中國。特點:據材料,北京市第三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類別包括政府代表、黨派代表、企業(yè)職工代表、學校教職工學生代表等,來自各行各業(y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代表廣泛的代表性體現(xiàn)人民民主原則,具有新民主主義特色。意義:結合所學從鞏固政權、影響后世方面分析,得出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積累經驗。【小問2詳解】本題為論述題之歷史事物闡釋題,時空是當代中國。根據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身份構成可得出,民主黨與無黨派、工人占比較高。根據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職業(yè)構成可得出,企業(yè)家占比較高,工人農民占比有所下降,基層干部有一定比例,金融、法律等第三產業(yè)從業(yè)人員比例有所上升。結合所學,人大代表的身份、職業(yè)構成與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背景有關,體現(xiàn)“人大代表選舉的時代性”??山Y合20世紀50年代、20世紀90年代末21世紀初的歷史背景,對人大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