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憫是人的天性》課件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1頁
《憐憫是人的天性》課件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2頁
《憐憫是人的天性》課件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3頁
《憐憫是人的天性》課件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4頁
《憐憫是人的天性》課件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憐憫是人的天性

“這種能力(指自我完善的能力),當初曾使人類隨著時間的推移脫離了他終日平平靜靜無憂無慮的原始狀態(tài),然而隨著時代的前進,它又使人在獲得啟蒙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謬誤;既培養(yǎng)了道德,也犯了過錯,最后終于使他成為他自己和大自然的暴君?!?/p>

——《盧梭全集》(第4卷)[法]盧梭著;李平漚譯.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242頁.憐憫是人的天性張婷婷學習目標1、閱讀課文,利用思維導圖梳理課文的論證思路,體會邏輯思維的嚴密性。2、分析關鍵概念,把握“憐憫心”的本質內涵,提升審視文章觀點的能力。3、探究人的自然本性,剖析現實意義及文化價值,發(fā)展批判性意識。目

錄catalogue任務一:初讀課文,理清脈絡任務二:細讀課文,分析關鍵概念任務三:對比聯讀,學習論證方法任務四:探究現實意義資料鏈接1、知識鏈接2、作者鏈接3、寫作背景鏈接資料鏈接1、知識鏈接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的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指出自己的觀點并加以論證。駁論是跟立論緊密聯系著的,因為反駁對方的錯誤觀點,往往要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論點,以便徹底駁倒錯誤論點。先破后立資料鏈接2、作者鏈接盧梭,是法國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學家、文學家,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等。資料鏈接3、寫作背景鏈接本文節(jié)選自《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該書是1753年盧梭應法國第戎科學院的征文而寫的。在性質上,這是部闡發(fā)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僅次于1762年盧梭著的《社會契約論》;而在思想體系上,《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可視為《社會契約論》的基礎和緒論。在這本書里,盧梭已經發(fā)現了人類歷史發(fā)展本身所具有的兩面性和所包含的內在矛盾。他認為貧困和奴役,亦即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關系的產生是隨著私有制而來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確立的基礎上的。任務一初讀課文。理清脈絡任務一小組合作,閱讀課文,制作思維導圖,理清文章行文脈絡。任務一1、闡述自然狀態(tài)下人的特點——評判人在自然狀態(tài)還是社會狀態(tài)下更幸福2、破:駁斥霍布斯——立:憐憫是人的天性3、憐憫是純粹的天性運動——舉例論證(蘇拉、亞歷山大)4、自然狀態(tài)下的憐憫心和社會狀態(tài)下的自愛心對比5、憐憫心對人類社會的作用任務二細讀課文,分析關鍵概念任務二1、憐憫心的內涵。憐憫心(內涵)(1)憐憫心是我們這樣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難折磨的人最應具備的稟性,是最普遍和最有用的美德。(2)憐憫是純粹的天性的運動,是先于思維的心靈的運動。(3)憐憫派生出人類的種種社會美德(慷慨、仁慈、人道、善意、友誼)。任務二憐憫心(作用)憐憫心是一種自然的感情,它能緩和每一個人只知道顧自己的自愛心,從而有助于整個人類的相互保存。憐憫心VS自愛心狀態(tài)行為表現心理傾向出發(fā)點憐憫心自然狀態(tài)看到別人受難時毫不猶豫地去幫助他“在謀求你的利益的時候,要盡可能不損害他人”利他自愛心理智狀態(tài)汲汲于關心自己,遠離一切使他感到苦難的事物“你想死就死吧,只要我平安無事就行了”利己任務三對比聯讀,學習論證方法任務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先立觀點列舉對方觀點明確其錯誤之處強調自己的觀點《憐憫是人的天性》列舉對方觀點點明對方觀點的錯誤之處分析對方觀點的錯誤之處引出自己的觀點VS任務四探究現實意義任務四當今社會日新月異,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和平是時代的主題和主旋律,世界和平也是我們共同的愿望。但是在和平的背后也充滿了戰(zhàn)爭和沖突。巴以沖突中從最初的火箭彈襲擊,到現在的戰(zhàn)火紛飛,百姓流離失所,每一顆子彈都似乎在向和平發(fā)出挑戰(zhàn)。無辜的生命在戰(zhàn)火中消逝,家園在炮火中化為廢墟。為此,不少國家向巴勒斯坦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這都是在憐憫心的驅使下的行為。在盧梭看來,人在自然狀態(tài)下無好人惡人之分,也無邪惡和美德之別。他堅持人性本善的絕對性。人的天性是“自然本性”,但是因為人類歷史和人類制度,在利益的驅使下,“自愛心”超越了“憐憫心”導致一些人只“汲汲關心于自己”,才導致了悲劇的發(fā)生,這應該給我們以啟迪和思考。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EFFD57CDD81682DA9E8C1D2789AE270565D3816C6D6F3CB331590FA052A65D65A2419D3E2DEBE7B90FB9CB48BDA79B33E02DBFA6A88D2214A1DE88160A2A5DA7課堂小結這是一篇理論性極強的駁論文,課文運用了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先破后立,反對霍布斯“人性本惡”的觀點,點明文章的中心論點,即憐憫心是人的天性。并闡述了憐憫心的豐富內涵,以及其與自愛心的區(qū)別,最后指出了憐憫心對人類社會的重要作用。課文論證豐富,邏輯嚴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具有豐富的人文價值和現實意義,引人深思。作業(yè)布置馬克思認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而盧梭卻把憐憫心看作是先于理性思考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